3《古诗两首》导学案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474.50 KB
- 文档页数:4
3《古诗两首》预习案参备人:审核人:班级:使用人:2、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1、读两首古诗,有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解决,并把它写下来。
写拼音:啼:寺:泊:2、再读古诗,两首古诗都描写了什么季节的景色?说说大意。
﹡快乐学字1、仔细观察本文生字,看准间架结构,和关键笔画,把他们写在田字格里,比一比。
2、给本课生字组三个词,写在课本上,要美观哦!去百度一下关于作者的资料,及写作背景吧!3《古诗两首》第一课时导学案参备人审核人:班级:使用人:意思。
2.学习《山行》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的感情。
3、背诵古诗,默写古诗《山行》。
★把易写错的字和老师一起写在田字格中。
★自读古诗,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
★读书比赛,组内成员比一比,选出本组的读书冠军。
1、根据课后的解释,以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远上、石径、斜、坐、霜叶、红于”等词的意思。
2、结合插图想一想: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这些景物是怎样的?3、说说整首诗的大意。
1、换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诗()()霜()()径()()()()()()()()2、填空《山行》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季节)在山里行走时的所见所感。
描绘了一幅由、、、构成的山林秋景图,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其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中“坐”是的意思;“于”是的意思。
这两句是的意思是:。
3《古诗两首》第二课时导学案主备人:参备人:审核人:班级:使用人:1、学习《枫桥夜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能说出诗题中“泊”的意思。
3、能通过朗读把体会到的感情表达出来。
1、自读古诗,体会诗句中游子张继夜泊枫桥时,他看到了什么?(所见)听到了什么?(所闻)心情如何?(所感)。
2、思考“泊”“啼”“愁”在诗中的意思,体会诗的大意。
1、《枫桥夜泊》泊: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啼:渔火:对:3、《枫桥夜泊》这首诗中,作者看到的景物有:、、、,听到的声音有:、。
《古诗两首》导学案班级小组姓名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诗3个生字,正确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会背诵《元日》,理解《元日》诗意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自主学习1、我能把本课的3个生字正确美观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我认为这几个字书写时容易出错。
2、我会默写这首诗并写出诗意。
,。
,。
三、小组合作: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四、学完后我的收获是?疑惑是?第二课时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诗1个生字,正确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会背诵《江雪》,理解《江雪》诗意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自主学习1、我能把本课的1个生字正确美观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2、我会默写这首诗并写出诗意。
,。
,。
三、小组合作: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四、学完后我的收获是?疑惑是?《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案主备人:卜燕妮协备人:吝春艳年级:四学科:语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诗3个生字,正确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会背诵《元日》,理解《元日》诗意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背诵《元日》。
难点:理解《元日》诗意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无比璀璨的明珠,寥寥数字,却饱含着诗人深厚的思想感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自主学习:学生独立完成导学案中“自主学习”,教师巡回点拨。
3、合作学习:学生组内合作完成导学案中“合作探究”,师适时点拨。
4、展示交流:学生在班内交流导学案中“合作探究”。
5、点拨拓展:说说关于“关于节日”的诗句。
6、课堂检测:完成导学案中“课堂检测”。
六、教学反思:《古诗两首》第二课时教案主备人:卜燕妮协备人:吝春艳年级:四学科:语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诗1个生字,正确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会背诵《江雪》,理解《江雪》诗意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古诗两首》导学案课题4、古诗两首所属单元第一单元课时本课教学 3 课时主备人李蕊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初步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2、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初步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自主调整[温故知新]1、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
谁能背几首给大家听呀?2、关于苏轼、杜牧你了解多少?3、我会填。
(可参考课文填写——课件出示)赠刘景文(苏轼宋)()()()()擎雨盖,菊残犹有()()()。
()()()()(),正是()()()。
山行(杜牧唐)()()寒()()径斜,()()()。
停()()()(),霜()()()。
4、我能快速记住下列生字菊:部首(),结构(),组词()。
古诗为我们呈现出美的意境,让我们获得美的感受。
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看看诗中写了哪些内容?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豪放,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上独具一格。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
杜牧的诗文集《樊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诗豪放、旷达、俊逸。
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4、我能读准字音,读好词语(小黑板出示)赠送姓刘擎雨盖残:部首(),结构()组词()。
君:部首(),结构()组词()。
橙:部首部首(),结构()组词()。
橘:部首(),结构()组词()。
径:部首(),结构()组词()。
斜:部首(),结构()组词()。
5、展示朗读古诗(再次课件出示补充好的两首古诗)[导学释疑]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自主学习——自我展示)2、《赠刘景文》中荷花、荷叶、菊花各有什么特点?荷尽菊残的时候还有什么呢?(自主学习——自我展示)3、这么优美、这么丰富的秋天给人们带来的是什么呢?(有感情地诵读——自我展示)4、《山行》一诗中写了寒山、——、——、人家、枫林和——六种景物(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古诗两首》导学案学生姓名班级组号评价等级【学习目标】1.正确认识“腊、浑、豚”三个生字,会写“莫、腊、浑、疑”四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游山西村》。
3.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学习重点】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学习难点】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所蕴涵的哲理。
导课:请同学们抢答古诗的意思,作者简介等。
(约4分钟)【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
(独立完成、同伴互助、小组内解决。
13分钟)1.初读古诗,理解词义(大声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古诗语言的韵律节奏美。
遇到不认识的字词通过查字典或与同伴交流,读完后完成下列练习并两两相互检查并纠错)。
(1)《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_。
《游山西村》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_。
(1)缘”共___笔,第四笔是_____。
组词:____、______(2)我能结合注释理解下列词语。
题:______ 只缘:______ 不识:______ 山西村:______ 莫:______ 浑:______豚:_________ 疑:______2.诵读古诗,理解诗意。
(1)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古诗的诗意。
(2)脍炙人口的古诗名句往往内涵深刻,耐人寻味,我知道了古诗《题西林壁》中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游山西村》一诗景物描写中也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读《题西林壁》,我体会到,是说明诗人不能认清庐山真正面目的原因。
通过读《游山西村》,想画面,知道了“,”这两行诗句描写了山西村的美景。
二、合作探究。
(先自己分析,然后在组内按a_b_c_D顺序展开交流,每个组员都要积极主动发言,控制好时间,小组长负责对组员评价。
10分钟。
)1.通过读《题西林壁》,从这首诗中我不仅能感受到庐山的美,而且还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俗话说:“旁观者清,当事者迷。
学校七一路学校年级二科目语文学生姓名年级主任翟福莲主备人赵建琼学科组长石梅课型精读学习内容25. 古诗两首课时一二次备课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 6 个生字及由生字构成的词语。
会认8 个生字。
2.用自己的话谈谈诗句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诵、背诵古诗。
4.经过朗诵,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1.学会生字新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导教案流程: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二.自主学习,学习生字词1.自由朗诵,画出生字,看拼音读准字音。
2.学会书空练习生字,比一比,谁记得快。
3.给生字组词。
4.指导写字。
达成预习作业:我能把以下生字注上拼音并口头组一个词。
舟乘音客何汪赠欲踏潭三.导读古诗,认识粗心1.学习第一、二行,谈谈“少小”,“老大”指什么?(2)解说“无改”就是“没有改变”。
(3)读一读这两行诗,想想,这句描述了如何的情形?(诗人幼年时走开家乡到老了才回来,家乡的口音没有改变可头发全花白了)2.学习第二、三行。
(l )看图,诗人碰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2)谈谈“见”、“识”、.“哪处”的意思。
(3)指导朗诵这一句诗,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诗句中的情形。
(孩子们见着了结不认识他,笑着问客人是从什么地方来的)3.仔细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四.指导朗诵,背诵全诗1.有节奏地朗诵全诗。
少小/离家 / 老大回,乡音/无改 / 鬓毛衰。
小孩 / 相见 / 不认识,笑问/客从 / 哪处来。
2.领读,指名读、分组读、配上音乐读,频频吟诵。
五、讲堂检测1、看拼音写词语。
yīn yu èk qiè shē ngyīnr úh ék r né è ch ng zhéōu2、组词舟()乘()音()客()丹()剩()意()各()3、我会默写古诗,并填写。
回乡偶书贺知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姓名小组评价【自主导学】一、借助拼音朗诵古诗。
二、认读生字,学记生字。
三、边读边温习课前资料,整体了解古诗大意。
【闯关一学法指导】1、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生字与词语。
2、借助资料,了解作者,理解诗意。
【闯关二学法指导】吟诵方法:课中诵,诵中说,说中解诗意,品诗味、入诗境。
课题29古诗两首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识“乞、霄、烛、晓”4个生字,会写“乞、巧、霄”等8个生字。
2、学习古诗《乞巧》,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4、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
【闯关一】夯实基础1、我会读本课4个生字和会写本课8个生字。
2、自由朗读,读正确、读流利这首诗。
3、同桌互读互查。
1、尝试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闯关二】再读感悟,品味诗意1.学生自读自悟。
2.小组合作,根据课后资料袋和“牛郎织女”的故事来理解诗意。
3.全班交流,吟诵诗句。
【闯关三】练说促背,趣味识记教师激趣:一个节日中蕴含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一首诗又取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
同学们了解了神话故事,又学习了这首古诗,收获一定不少。
请把这个美丽的神话故事讲给别人听。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古诗《嫦娥》,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
4、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闯关一】夯实基础1、自由朗读,读正确、读流利这首诗。
2、同桌互读互查。
2、尝试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3、【闯关二】再读感悟,品味诗意1、朗诵古诗,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来。
2、知作者,解诗意。
3、根据查找的资料,请你说说嫦娥是什么样的人?4、背诵古诗。
【闯关三】拓展延伸1、请继续收集神话故事,如《盘古开天地》、《后羿射日》等。
2、阅读《寒食》《元日》《清明》等以节日为题的古诗。
【闯关一学法指导】根据预习要求,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读古诗、知作者、解诗题、懂诗意、展想象、悟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