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顾客财产及产品防护控制程序(改)

顾客财产及产品防护控制程序(改)

顾客财产及产品防护控制程序(改)
顾客财产及产品防护控制程序(改)

1 目的

使用适当的搬运、贮存方法和防护手段,保护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在搬运、贮存过程中和施工产品质量不受损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进出库原材料和施工现场产品搬运、贮存和施工过程质量的保护及已竣工产品交付前的防护控制。

3 职责

3.1 公司材料设备部门负责产品的搬运、贮存和防护工作的管理。

3.2 项目部负责组织实施产品的搬运、贮存和防护工作。

4 工作程序

4.1 总则

公司(分公司)和项目部在质量策划中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对重要的采购产品(包括顾客提供的产品)的搬运、储存及有特殊要求的施工过程和已竣工的工程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保证采购产品和工程质量完好无损。

4.2 产品的搬运

4.2.1 在搬运过程中注意材料、产品和人身安全,保护好产品标识不受损坏和遗失。

4.2.2对特大、特重、超长的构件或设备,易燃、易爆、有毒及贵重物资的搬运,应配备必要的设备及工具,人员经过训练或富有经验。必要时,制定搬运方案,提出搬运方法、行驶线路、运输设备、产品标识保护、人员操作等方面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后贯彻执行。

4.2.3 构件吊装、现场水平和垂直运输的控制同上条。

4.3 产品的贮存

4.3.1材料、半成品、设备等外来物资在仓库或施工现场都必须有适当的贮存环境和防护措施。针对不同的物资保证必要的防雨、防潮、温控、防火、防爆、防污染环境或其他防损坏措施。4.3.2 保持物资仓库整洁,物资堆放合理有序,做好相应标识,定期翻仓,以免物资堆放时间过久,造成损失。

4.3.3 砂、砖、石等材料堆放,要做到砖成跺,砂石成堆、灰膏入槽、管材一头齐,构配件搁置点必须垂直成线。搬运后产生的偏差马上纠正。

4.3.4 项目部材料员根据施工平面布置图指导产品的堆放,避免场内二次搬运。

4.3.5 材料员应注意化学品和危险品等有毒、易燃、易爆产品的贮存条件,做好防毒、防火和相应标识。详见《化学品和危险品管理程序》。

4.3.6 过期、已作废、不合格的物资不得发放,并做好标识,隔离存放。

4.3.7 物资出场须经项目经理批准方可放行。

4.4 产品的保护

4.4.1 产品的保护由项目部制定具体的防护措施,由专人负责。防止偷窃、失火、污染、损坏等意外发生,确保原材料、产品的安全。

4.4.2 室内存放,仓库应及时关门。需防护的产品应采取覆盖、围栏或挂警示牌等措施。

4.4.3 注意施工程序,保护已完工的楼地面、墙饰面、墙面等,使其不被污染、损坏。对留设的管道、地漏、出水口等部位做好保护,以防堵塞。

4.4.4 对易受损的装饰工程,应做好完工后的保护措施。木地板注意防火,铝合金门窗及塑料制品安装后及时配备防护措施。卫生洁具防止重放、撞碰、划伤表面,在工程精装修阶段采取覆盖措施进行保护,派专人分层、分片看管。

4.4.5 工序交接应包含必要的防护交接。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产品的防护工作不到位、无效时,应及时纠正。

5、对顾客提供产品和财产的控制和保护

5.5.1 对顾客提供的产品和财产(包括:成品、半成品、设备等)应在工程合同或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说明产品的名称、数量、质量要求,供应合格品的责任以及有关要求的验证、贮存、维护和沟通的规定。

5.5.2 合同规定由顾客提供的产品,应进行验证,验证和标识的方法、内容和要求与采购产品相同。但我方的验证不能免除顾客提供可接受产品的责任。如发生质量问题,责任仍在顾客。对顾客指定的供方和采购产品,如由我方进行采购的,在进行采购前,需对供方的供货能力、信誉及质量进行考核,只能采购合格供方的产品,考核办法、内容和要求,按本程序有关规定要求执行。

5.5.3对顾客提供已验证合格入库的产品,我方就承担保管、使用和防止其损坏、变质的责任。在贮存期间,要根据产品的技术性能和使用要求定期进行检查,加强管理。如在贮存、保管、搬运和使用过程中,发生(发现)损坏和变质等情况,我方要及时报告顾客,协商处理办法,并作好记录,加强与顾客的联系和沟通,做好配合和服务工作。

5.5.4顾客财产是指我方控制下或使用中的顾客所拥有的产品、设施、信息,以及提供的规范、图样、运输等。

5.5.5保护顾客财产包括对其进行登记和标识,在接受顾客财产时,应进行验证。其他保护要求和措施按4.5.3条要求执行。

6、相关/支持文件

6.1搬运方案

6.1产品保护措施

7.记录

无。

顾客财产管理程序(含记录)

顾客财产管理程序 (IATF16949-2016) 1.0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对客户提供的产品做好验证、贮存和维护控制,以确保客户提供的产品满足产品品质及符合环保要求,以确保客户个人信息的安全性; 2.0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对客户提供产品的控制,个人信息的控制; 3.0权责: 本程序由业务课、质量部、生产课、开发部、物流课、总经办配合; 3.1物流课 3.1.1负责客户提供产品的接收、入库、贮存、保管和发放; 3.1.2负责对客户提供产品的标识; 3.2质量部 3.2.1负责对客户提供产品的检验确认; 3.3业务课 3.3.1负责合同中有关客户提供产品的条款的约定; 3.3.2负责与客户交涉、解决客户提供的产品在验证和使用过程中发生的问题; 4.0定义 客户财产:包括客户提供的原物料、检治具、技术环保资料、个人信息等;5.0工作内容 5.1业务课同客户签订合同时,对客户提供的产品要在合同中注明产品名称、

数量、交货期等,并按交货期组织提货或接收客户送达,如果所提(接收)产品在数量、品质标准、技术资料等方面有与合同规定不符合时,同客户交涉解决,并做好记录; 5.2客户提供原辅料的检验、贮存和维护; 5.2.1客户提供产品到货后,由仓库保管员办理入库手续,并单独建账,分别贮存保管,贮存条件要满足客户提供产品的贮存要求,防止损坏和丢失,按《仓储管理程序》进行作业,并通知质量部检验确认; 5.2.2生产课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如实详细记录;并知会业务同客户联系,交涉解决; 5.2.3经确认不合格及非环保的产品,由生产课负责隔离保管,客户认为必要时,质量部进行复验,业务课负责与客户联系,具体协商处理办法或将不合格品退给客户; 5.2.4如果顾客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的情况,应向客户报告,并做相应的赔偿; 5.3客户提供设备、工治具的控制和管理 5.3.1仓库保管员接收客户提供的产品后按《设备设施及工作环境管理程序》进行管理; 5.3.2仓库负责对客供财产进行控制; 5.3.3对客户提供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由生产课负责管理和控制,如发生产品损坏,不适用或丢失等情况,按《不合格品管制程序》交业务课与客户联系协商处理; 5.4客户个人信息的控制

顾客反馈控制程序

1 编制目的 通过对顾客信息反馈系统的控制,以实现对顾客要求是否已得到满足的监视和改进,不断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与医疗器械产品有关的顾客反馈的处理以及顾客满意度的测量。 3 部门职责 1)销售部负责顾客反馈信息的接收,处理顾客投诉;与顾客联络,组织对顾客满意度进行测量,确定顾客的需求和潜在需求。 2) 质控部、技术部负责分析顾客反馈信息,以及顾客投诉涉及技术等产品质量方面的处理,确保顾客满意的需求。 3)管理者代表负责对顾客反馈的处理审批,以及组织相关部门对满意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4 工作程序 4.1 顾客反馈信息的收集、分析与处理 4.1.1 顾客反馈信息包括: 1) 顾客抱怨; 2) 顾客和使用者调查结果; 3) 关于产品要求的反馈; 4) 顾客要求和合同资料; 5) 市场需求; 6) 监管部门有关投诉的通知。 4.1.2 销售部负责收集顾客反馈信息,作为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监控。 4.1.3 对顾客面谈、信函、电话、传真等方式进行的咨询、提供的建议,由销售部专人解答记录、 收集,填写《顾客反馈处理单》;暂时未能解答的,要详细记录并与有关部门研究后予以答复。

4.1.4 销售部应保存顾客投诉记录,包括电话、书函、传真、报纸、网上信息。协同管理者代表对顾客提出的反馈应进行原因分析,确定处理方式,填写《顾客反馈处理单》并及时上报总经理。视情况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单》,责成有关部门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并跟踪实施效果。 4.1.5 销售部利用外出的各种活动,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和顾客需求的动向,通过各种商业活动积极与顾客沟通,收集有关信息及时反馈给公司有关部门。 4.2 顾客反馈信息的分析 4.2.1 当顾客反馈出现质量事故时,销售部应及时与顾客进行沟通,取得详尽的顾客反馈信息,并组织质控部、技术部等相关部门对出现的事故进行原因分析,确定处理方式,并填写《顾客反馈处理单》,将分析信息反馈给顾客。 4.2.2 销售部应保存所有顾客投诉调查分析的记录,信息反馈进行汇总分析以提供质量问题的早期报警,及时作为纠正预防措施的输入。 4.3 顾客反馈信息的处理 4.3.1 一般顾客反馈信息由销售部负责确定处理方案,如为质量事故则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各部门确定顾客反馈信息的处理方案。如需退货,需登记产品退货记录。 4.3.2 顾客反馈信息处理方案由销售部与顾客协商,获得顾客认可以后予以落实,并负责后续顾客回访工作。 4.3.3 对于由顾客反馈信息暴露出的内部质量体系控制不合格项,由管理者代表提出纠正预防措施,并责成相关部门进行整改,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4.3.4 按国家或地区法规要求从生产后阶段获取经验,对这一经验的评审应构成反馈信息分析的一部分。 4.4 顾客满意度

顾客财产控制管理程序(doc 1页)

顾客财产控制程序 1、目的/范围 为了使顾客提供的材料、产品和图样、保密信息等知识产权得到妥善保管、维护和使用,保证最终产品满足要求,编制本程序。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顾客提供财产的控制。 2、职责 2.1生产部负责本程序的制定、修改和监督实施。 2.2产品实施单位负责本程序的具体实施。 3、顾客财产的范围 3.1顾客提供的零部件、钢材等材料。 3.2顾客提供的图样、标准保密信息、资料等知识产权。 4、对顾客财产的控制 4.1对顾客提供成品、材料的控制 4.1.1签订合同。在双方签订的合同中,对涉及顾客提供的成品、设施/设备、产品和材料的具体范围,都必须有明确的规定。 4.1.2认真验证做好标识。顾客提供的产品、材料进厂时,由仓库管理员进行现场验收,填写《仓库台帐》,并按《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加以标识。验收时应注意: a、所提供的产品和材料其品种、规格、型号和数量是否与合同相符。 b、所提供的产品是否满足有关质量标准要求。 c、对提供的主要材料的合格证、试验报告、使用说明书等资料及时收存、保管,必要时可以追溯。

d、对顾客提供的产品验收,不能减轻顾客提供合格产品的责任,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发现有规格、数量、质量、等级不符的情况,我方要向顾客及时通报或提出书面报告,以得到妥善处理。 4.1.3妥善保管和维护。 顾客提供的产品材料经过验收后,仓库管理员应按照《产品防护控制程序》针对产品、材料的特性,采取有效的防雨、防潮、防晒、防碰、防砸、防碎、防火、防盗等措施,认真保管和维护,不得因保管、维护不当发生损坏、丢失。如果出现问题时,应予以记录并向上级领导和顾客报告。 4.2对顾客提供的知识产权的控制 4.2.1对顾客提供的图样和资料,要登记在收发文件中,持有者应细心使用和保管,保持其清晰和完整。 4.2.2对顾客的保密信息,我方人员必须履行保密义务。 5、相关文件 5.1《记录控制程序》ZH/CX4.2.4-01 5.2《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ZH/CX7.5.3-01 5.3《产品防护控制程序》ZH/CX7.5.5-01 6、质量记录 6.1《仓库台账》ZH/JL 7.5.3-01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1、目的 在产品实现全过程中,规范防护标识、搬运、贮存、包装、交付和防护等活动,以保证形成产品的整个过程(加工、贮存、处置和流通期间)受到有效控制,以防止产品发生变化、污染或损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原材料、生产过程、成品的标识、搬运、贮存、包装、交付和防护。 3、术语、缩略语 本程序采用质量手册中的术语、缩略语。 4、职责和权限 4.1 各储存场所负责管辖范围内库存物资的搬运、贮存和保护; 4.2 生产部负责按照规定的包装要求实施包装,并负责过程流转时产品的搬运; 5、工作程序 5.1 搬运 5.1.1 搬运工具 应选用适宜的搬运设备和工具,防止产品磕碰、划伤和被污染,并确保产品质量在搬运过程中不受到影响。 5.1.2 搬运控制 产品搬运时应考虑: 1)不得破坏包装和标识,防止染色、暴晒、液体侵淋、磕碰、划伤等; 2)保持搬运通道畅通; 3)搬运过程中注意保护好产品,防止丢失或损坏; 4)产品装车时,应注意货物捆扎牢固。 5)搬运使用的设备和工具必须干净、整洁,确保产品质量在搬运过程中不受到影响。 6)必要时,由生产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搬运安全教育和培训,杜绝野蛮搬运、装卸,做到轻装轻卸。

5.1.3各阶段搬运分工 针对产品实现过程各阶段涉及的搬运,执行如下要求: 5.2标识控制 内销产品:适用时,设计开发小组应按适用的国家或行业标准以及法规要求进行产品包装储运图示标志的设计,以提供产品防护的信息(如防水、防潮、堆码等)。 外销产品:技术部应结合进口国法规要求、顾客要求进行产品包装储运图示标志的设计,以提供产品防护的信息。 5.3 包装控制 5.3.1生产部负责制定与产品防护要求相适应的产品包装的技术要求(如材质、印刷内容,并考虑产品的堆码、运输要求)。 5.3.2如果包装本身不能提供防护,将所需的特殊条件要求形成文件,必要时对包装的完整性实施验证。 5.3.3包装前应先检查包装袋(箱)、填充物,如发现有霉变、潮湿、污染和破损等异状应及时调换。 5.3.4操作工应按包装作业指导书要求实施包装。包装过程要规范,包装要清洁、牢固,做好标签。 5.3.5包装后产品应贮存在通风干燥处,避免雨淋曝晒和污染。 5.4贮存控制 5.4.1贮存环境 1)配置的产品贮存场所应当能够满足原材料、包装材料、产品的贮存条件和要求,控制要求如下:温、湿度:本公司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储存条件为清洁、通风、湿度≤75%的室内,当贮存场所的储存条件达不到预定要求时,应配置相应的环境控制设施(如空调、除湿机),并应对适用的储存条件进行监测。 照明:配置适宜的照明工具,确保操作工能在适宜的照度下工作; 通风:配备必要的通风条件(如开设窗户),并具有有效防止昆虫或其他异物进入的措施(如各出入口设置门、加装窗纱以防止昆虫进入、配置灭蚊灯、捕鼠器等设施) 2)若适用,对贮存期限有要求的产品,应严格控制在库数量和掌握其有效期,促进滞留产品的出库。

顾客反馈信息控制程序(含记录)

顾客反馈信息控制程序 (ISO13485-2016) 1.0目的 将在满足医疗器械法规的前提下对顾客反馈(满意)信息的监视,作为测量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方法之一,并以此来评价所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识别可改进的机会。 2.0范围 适用于在满足医疗器械法规的前提下,对顾客反馈(满意)信息的控制。 3.0职责 3.1市场部负责国内顾客反馈(满意)信息的收集和管理;外贸部负责国外顾客反馈(满意)信息的收集和管理。 3.2质量管理部负责分析顾客反馈(满意)信息,并监督相关责任部门实施改进。 4.0程序 公司建立反馈系统(以质量管理部为主,管理者代表及各相关部门参加),以提供质量问题的早期报警,且能输入到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过程中。如果国家或地区法规要求从生产后阶段获取经验,则对这一经验的评审应构成反馈系统的一部分。 4.1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 4.1.1顾客反馈信息包括对公司就产品质量、交付能力和服务等方面问题的直接反应和间接反应,也包括顾客需求和期望的信息,既包括顾客反馈的内容,也包括市场动态,还包括竞争对手的信息;同时包括满意的信息和不满意的信

息。 4.1.2收集信息的方式 a) 接受顾客抱怨(包括投诉和意见)。对顾客以面谈、信函、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反映的情况,由市场部或外贸部专人解答、记录、收集,暂时未能解决的,要详细记录并与有关部门研究后,予以答复;当发生因产品使用导致患者伤害或不合格品已交付的有关信息时,应执行《医疗器械报告控制程序》或通告制度; b) 与顾客沟通,如走访顾客、电话、邮件、问卷调查等。销售人员利用外出活动,与顾客沟通,掌握顾客需求和期望、市场动态,将收集的信息及时反馈公司的相关部门; c) 市场调研,收集市场或消费者组织、媒体和行业组织信息; d) 市场部每季度向代理商、医院和检验机构发出《产品质量情况反馈表》,填写产品质量情况和顾客建议;汇总作出《售出产品质量报告》,传递给质量管理部。外贸部每季度根据国外顾客的反馈信息作出《售出产品质量报告》,传递给质量管理部。 4.1.3信息的分析和处理 质量管理部组织分析,对需要落实整改的,或需要进行纠正、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的,发出《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处理单》,责任部门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质量管理部跟踪验证效果。市场部或外贸部根据情况,将实施结果反馈给顾客。 4.2信息的总体评价 a)评价可使公司了解在满足顾客要求方面的现状,满足程度的趋势和不足,从而识别改进的机会;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共5页 第1页 HY/A 2.GZ0015-2001 修改状态:0 版本:A1.目的确保产品在整个形成和最终交付过程中的质量,使产品完好达到顾客满意。 2.范围使用于公司对原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成品在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过程中的控制。 3.职责3.1仓库负责制定《仓储管理制度》,负责产品贮存控制,并选择和使用适宜的搬运工具和方法。 3.2 研发中心负责包装设计及编制包装作业指导书。 3.3供应部负责采购包装材料符合规定要求。 3.4生产分厂负责按包装作业指导书进行包装,选择和使用适宜的搬运工具和方法。 3.5销售总部负责运输公司的选定及其运输质量监控。 3.6各部门负责所属区域内物品的防护。 4.工作程序4.1搬运过程控制4.1.1生产分厂负责人根据产品的特点,配备适宜的搬运工具,如叉车.油压车等规定合理的搬运方法。 4.1.2搬运工具和方法的选择及使用应考虑下列问题: a.搬运时轻搬轻放,不损坏包装.不压坏或碰伤产品.防止跌落;

b.产品堆放时,采用链结式或五五码放,尽量重的在下,轻的在上,以降低重心,高度应符合包装箱外标识的要求,且不能当住行进的视线; c.搬运的方式符合包装箱外标识的要求;规划合理的搬运路线,保持行进通道畅通;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共5页 第2页 HY/A 2.GZ0015-2001 修改状态:0 版本:A d.搬运过程中保护好包装箱外的标识,防止丢失或损坏; e.危险物品需制定专门的搬运方法或使用特殊的搬运工具(如橡胶手套.皮围裙.防毒面罩等) f.机动叉车的操作人员需持证上岗,并按要求做好维护保养工作。 4.1.3运输工具应保持清洁,按指定地点搬运入库,码放整齐,排放合理。 4.1.4具体按《装卸岗位职责》.《叉车驾驶员岗位职责》执行。 4.2贮存过程控制4.2.1出入库手续4.2.1.1原辅材料库保管员接到供应部(国际业务部)“入库通知单”.检验部“原辅材料检验报告单”后核对品名.型号(规格).数量.标识等无误后,开具“验收单”办理入库;半成品.成品入库后需做好标识,并及时登帐和放置“存货料(卡)”。

顾客反馈控制程序

顾客反馈控制程序 顾客反馈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使顾客反馈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并采取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消除造成产品或服务不合格的因素,防止其再次发生,以满足顾客要求,有效提高顾客满意度。】 2.范围: 适用于公司顾客反馈(顾客以电话、信函、传真、拜访、电子邮件等方式表达的顾客抱怨)的输入、传递、处理及反馈过程。 3.定义:无 4.职责: 市场部是顾客反馈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接收、沟通确认、分析、传递和处理结果反馈顾客; 各责任部门针对顾客反馈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及实施; 质量部负责组织各责任部门针对顾客反馈所制定的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效果的验证并反馈(需要时与顾客进行沟通)。 5.程序:职责/接口 1.顾客/公司 3.市场部、质量部/制造部、技 术部等相关部门,顾客反馈报告 及解决通知 4.责任部门/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 程序、顾客反馈报告和解决通知

6.注释: 注释1:[框2]市场部是公司的顾客反馈归口管理部门,相关部门从不同渠道收集到的顾客信 息反馈均应传递到市场部汇总。 注释2:[框3] 市场部收到顾客反馈后应立即记录并填写“顾客反馈报告及解决通知”,并会 同质量部调查分析,确定责任: 2.1属顾客责任:由质量部填“质量信息回复单”协同市场部请顾客确认,详见《售后质量 信息管理规定》; 2.2属公司责任:质量部在“顾客反馈报告及解决通知”签署意见后下发到责任部门,使其 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2.3属供方责任的:质量部会同物流部按相关协作配套质保协议书的有关条款执行。并将相关记录填写在《PRR 报告》中。 注释3:[框4] 3.1责任部门接通知单后可用SPC 及多方论证方法找出主、次原因,根据主要原因制定相应措 施并填写 “顾客反馈报告及解决通知” [顾客有要求时,填写顾客规定的表格,如:8D 报告、(长安公司)配套件不良对策表]报质量部; 3.2纠正预防措施由质量部(必要时报管理者代表审查批准)核准后(顾客有要求时按顾客要 求格式填写表单)反馈给顾客,质量部应在顾客要求的时间内回复顾客,若需延迟应与顾客联络并征得其同意; 3.3责任部门对未批准的措施需重新分析原因而再制定。 5.责任部门/ 纠正和预防措施 控制程序、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7.市场部、质量部/相关部门、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8.相关部门/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6.质量部/纠正和预防措施控 制程序

QCA.G7C00 顾客财产控制程序y

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Doc. No : Q/CA.G7C00 文件名称 顾客财产控制程序 文件版次 DOC. REV. A TITLE Control Procedure for Customer Property 文件总页数 TOTAL PAGES 4

1 目的Purpose 对顾客提供的财产进行验证、标识、储存、维护和保管,确保其得到有效控制,防止其被损坏、遗失、变质、过期或不适用等情形发生。 To identify, mark, store and maintain customer’s property, make sure their properties are well controlled, to prevent it from being damaged, lost, deteriorated, outdated or not applicable. 2 范围Scope 本程序适用于顾客向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提供的原材料、辅助材料、产品(包括样品)、机器设备、知识产权(如:规范、图纸、技术资料、技术指导、保密信息)等。 This document applies to the customer’s properties provided to Tianshui Huatian Technology Co., Ltd.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Company) such as raw materials, auxiliary materials, products (including samples), equipments,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such as: specifications, drawings, technical information, technical guidance,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etc. 3 引用文件References 3.1 《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Q/CA.G4200 Document and Data Control Plan 3.2 《质量记录的控制程序》Q/CA.G4300 Quality Record Control Plan 3.3 《产品搬运、储存、包装、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Q/CA.G7700 3.4 《集成电路、分立器件芯片进料检验标准》Q/CA.G8102 IC and Discrete Device Chips Incoming Inspection Qualit Control Plan of Moving, Storing, Packing, Preserving and Transferring Products y Standard 3.5 《客户资料转换作业指导书》Q/CA.G7108 Customer Document Conversion Working Instruction 4 术语和定义Definitions 顾客财产:指顾客提供的产品图纸、工装、工具、设备、可回收使用的包装材料或顾客的知识产权。

顾客财产控制程序DOC

顾客财产控制程序(制度范本.DOC格 式)?DOC 1、目的:对顾客提供的财产进行控制,保证顾客提供财产符合规定的要求。 2、范围:适用于对顾客提供的财产的控制。 3、职责: 3、1采购业务部负责在合同中,明确规定顾客提供财产(包括产品、提供的设备、图样等)的范围、方式及相关责任。 3、2仓库负责顾客提供财产数量的验收、贮存和保管。 3、 3工程部负责顾客提供财产的验证和检验。 4、定义:无 5、工作程序: 5、1物资清单 5、1、1采购业务部签定合同时,应明确规定财产供应范围、方式及责任。 5、1、2在技术文件确定的前提下,顾客提供财产的类型、规格、数量,采购业务部应当列出清单并作为合同的附件。 5、2物资验证 5、2、1工程部根据《顾客提供财产清单》,物资在途通知及到货情况,及时进行验收并进行验收并填写《入库单》后入库。

5、2、2顾客财产开箱验证时,采购业务部、工程部参加验证。 5、2、3进货验证按《进货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执行,发现缺件、损坏、不适用情况,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5、2、4本公司的验证不能减轻顾客提供合格财产的责任。 5、3顾客财产管理 5、3、1仓库负责储存和保存工作。 5、3、2经验证发现缺件、损坏、不适合的财产,在待处理期间,库房应作好标识并负责代管。 5、3、3过程中或最终检验发现的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5、3、4顾客提供的财产,由工程部负责财产(包括产品、提供的设备、图样等)清单的更改控制;仓库负责编制《顾客财产实际使用汇总表》,交货后作为供财务部成本核算。 6、相关文件和记录 6、1 Q/BFBO1-2003《进货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6、2 Q/BFB01-2003《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6、3 BF/QJ -35《顾客提供财产清单》 6、4 BF/QJ -36《顾客财产实际使用汇总表》

3C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3C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1.目的 对产品的搬运、贮存、包装和交付等环节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以防止产品损坏或变质,确保公司产品的品质,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生产物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搬运、贮存、包装和交付。 3.引用文件 3.1 DXC-09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3.2 DXC-10 《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程序》 3.3 DXC-14 《制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3.4 DXC-15 《最终产品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3.5 DXC-19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3.6 DXC2-QA-20 《物料、产品贮存期限》 3.7 DXC2-QA-29 《物料报废作业流程》 3.8 AD-034-A 《化学危险物品管理指引》 3.9 DXC2-PM-18 《货仓收发作业指导书》 4.职责 4.1 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中产品的搬运、贮存和防护工作。 4.2 品质部负责产品质量的检查、标识工作。 4.3 货仓负责仓存产品的搬运、贮存和防护工作。 4.4 PMC负责联络和安排最终产品的交付工作。

5.程序内容 5.1 搬运程序 5.1.1搬运人员需使用适当的搬运工具,并定期维护保养,确保搬运工具处于适用 状态。 5.1.2物品搬运前,搬运人员须先确认物品的标识,若未标识或标识不明的物品不 得随意搬运。 5.1.3搬运时,应按包装箱上的贮运标志要求轻拿轻放、相互协作;货品必须放置 妥当,避免货品的倒塌或掉落,以省力化及安全为原则进行。 5.1.4堆高层数按包装箱上贮运标志要求。若未明确贮运要求,则最高不超过2米 且要保证最底层物料外包装不变形,以防损坏。 5.1.5搬运中有异常发生时,如有掉落、包装破损等情形时,搬运人员应通知品质 部有关人员确认并作相应处理。 5.2 仓库贮存程序 5.2.1货仓主管根据公司产品、物料的不同类别和性质做好仓库区域划分和区域标 识,并编制区域分布图。 5.2.2产品标识执行《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执行 《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程序》。 5.2.3仓管员根据检验状态标识和产品标识按区域贮存物品,确认贮存物品标识的 正确性及完整性。当某区域空间不够时,可借位摆放、并做显著标识,以便 于区分和识别。 5.2.4物料堆放整齐有序,充分提高场地和空间利用率。 5.2.5物料整顿、堆放、抽检、发放过道畅通,避免仓库里面的物料积压时间过长, 有利于物料时效控制。 5.2.6生产性物料和其他常用辅料、杂料,应设置《物料登记卡》,物料进出填写 要规范。每种物料进出仓均应有完整的记录。

GJB9001顾客财产控制程序

GJB9001顾客财产控制程序 1 范围 为了妥善保管公司使用或在公司控制下的顾客财产,确保顾客财产的完整性和正确性,特制定本程序。本程序对顾客财产的控制方法做出了规定,是公司的法规性文件。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对顾客财产(包括原材料、半成品、仪器、顾客的知识产权和个人信息等)的控制和管理。 2 引用文件 GB/T19000-2008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GB/T1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JB9001B-2009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JB1405A-2006 装备质量管理术语 3 职责 3.1 销售部是顾客财产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与顾客联系与协调。 3.2 技术部负责按《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执行顾客提供的仪器、工装夹具的接收和管理。 3.3 设计所、技术部负责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顾客提供的技术资料、图纸、产品样品的接收和管理。 3.4 物资供应部负责顾客提供原材料,计划生产部负责顾客提供半成品的保管、

贮存和发放工作,销售部负责成品的保管、贮存和发放工作。 3.5 各生产单位负责顾客提供产品生产过程的防护。 3.6 检验员负责顾客提供原材料、半成品的进料检验。 4 控制要求 4.1 工作流程 4.2 签定技术协议 4.2.1 为保证顾客提供合格、适用的产品,必要时,由销售部会同设计所、技术部与顾客签定产品协议(合同)。 4.2.2 协议(合同)内容应包括 4.2.2.1 所提供原材料、半成品的性能指标; 4.2.2.2 测试方法和测试、贮存、适用条件; 4.2.2.3 需要注明的其他要求。 4.3 接收登记 顾客提供半成品由销售部负责按类别转交物资供应部或计划生产部登记接收,由检验员按《产品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进行。

顾客财产控制程序

022 顾客财产控制程序 一、目的: 有效控制客户财产 , 以符合品质及 HSF要求。 二、范围: 客户财产之鉴别﹑检验﹑储存及维护均适用。 三、权责: 3.1 业务部: 客户财产的通知。 3.2 物流课: 客户财产标识入仓、维护与储存。 3.3 品保部: 客户财产的验证。 四、定义: 4.1 顾客财产 : 指客户因订单需要提供至本公司之原料﹑半成品﹑样品﹑辅助材料 ﹑客户成品﹑模治具、客户图纸、技术、资料等。 五、作业流程:见附件 六、作业内容: 6.1 顾客提供财产进厂后,项目担当者根据顾客提供的财产清单进行财产名称、规格/ 型号、数量等核对接收,并将财产填入《顾客财产清单及流动记录表》汇总,对于客户的技术资料,由工程部依《文件控制程序》外来文件处理。 6.2 客户财产品点收与标识 : 仓管清点核对无误后 , 开出《受托加工材料入仓单》注明客供品后,交 IQC 填写材料送检单 , 进行检验作业。 6.3 客户财产之验证 : 6.3.1 IQC接到《受托加工材料入仓单》后,依《进料检验规范》和《产品检验控制程序》执行品质检验﹑确认品质及HSF相关要求,并依规定进行状态标识。 6.3.2 当客户财产经检验合格后, 则由 IQC 贴合格标示并通知仓管入库。 6.3.3 当客户财产品检验不合格时, 由IQC开出进料不合格报告单交由业务部与客户协商对策解决 , 具体依《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规定执行。 6.4 客户财产品的储存与维护: 6.4.1 仓库接入库通知后 , 应作适当的区域规划及标识。 6.4.2 不同客户的材料应分开存放, 相同客户提供之物料应集中放置。 6.4.3 仓管对客户财产应不定期进行抽查, 如发现材料有逾期时则仓管人员以邮件或联络单形式通知品保部重检, 具体依《产品防护控制程序》之规定进行。 6.5 客户财产品如有遗失、损坏或不适用;品保部应填写《联络单》知会业务部与客户协调处理。 6.6 物流课应对客户财产建立专用帐本作进、销、存管理。 6.7 顾客财产保管部门应对顾客提供的工装(如: 工具、刀具、夹具、模具、机器设备、测量器具)作标识,标识应包括顾客的简称,必要时可包括进厂日期,使每一工装 / 设备的所属关系清晰可见,并由各相关部门项目责任者将顾客提供的财产统一集中贮存和保管。6.8 如顾客提供的财产为机器设备、工装时,其使用及维护方法由使用单位按《设备控制 程序》,进行维护和保管。 6.9 客户财产品的动态管制。 6.9.1 物流课在发出客供品时,仓管在领料单上填写发出数量的同时附上客供品流动记录表交领料单位,物流课要对客供品流动记录表予以编号并及时进行追踪。 6.9.2 领用单位在使用客供品后,详细填写相关内容 ( 如生产通知单号、客户名称、订单号与物料号、产品入库单号以及合格数量、不合格数量、报废数量、差异数等),在当批订单制作完成后将成品、余料、不良材料同客供品流动记录表一并交物流课。 6.9.3 物流课将客供品所制作之成品货物发出时,数量要登记到《顾客财产清单及流动记录表》上。 6.9.4 每月定期对客供品予以盘点, 将盘点表交业务部与生管,由业务部与客户定期 书面核实客供数量 , 发现差异时 , 由生管负责调查并将结果知会业务部与物流课。 6.9.5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客供品有损坏后,生产现场应分开包装与填制报废单( 对于客供品的计量单位要统一) 交生管审核 ( 如在生产通知单上有注明报废产品退客户时可按入库程序交物流部退客户) ,同时追查其原因。 6.10 凡本程序产生之记录,依《记录控制程序》之规定作业。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含记录)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ISO13485-2016) 1.0目的 对于产品从接收、加工、放行、交付直到预期目的地的所有阶段,应针对产品的符合性提供防护,防止产品损坏和错用。 2.0范围 适用于针对产品符合性及顾客要求对其提供防护,应包括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包括隔离)等,防护也适用于产品的组成部分。 3.0职责 3.1质量管理部及各相关部门负责产品标识的实施和控制。 3.2产品所在现场的责任人负责产品搬运的实施和控制。 3.3生产部负责产品包装的实施和控制。 3.4库房管理员负责原材料库、成品库的产品贮存的实施和控制。 3.5生产部负责成品交付的实施和控制。 4.0程序 建立对产品符合性提供防护的作业指导书,控制有存放期限或特殊贮存条件要求的产品。 4.1产品标识的控制 质量管理部负责制定《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对其实施进行监督和检查;并负责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状态加以标识。 包装箱上应有产品名称、型号、厂名、地址、产品注册证号、企业标准号、体积、毛重、防潮、防震等。

对返回再处理的产品应作明显的标识,以便在任一时刻均能被识别,并与正常生产的产品区分开来。 各相关部门按照《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执行。 4.2产品搬运的控制 产品所在现场的负责人根据产品的特点,配置适宜的搬运工具,规定合理的搬运方法,应考虑: a) 不得破坏包装,防止跌落、磕碰、挤压; b) 按照包装箱外标识的要求进行搬运;保持搬运通道畅通;搬运过程中注意保护好产品,防止丢失或损坏; c) 对易损坏物品应使用专用的搬运工具。 4.3包装控制 a) 研发部负责确定包装材料、包装设计和要求;并编制《包装作业指导书》; b) 生产部包装人员在包装过程中应注意核对产品《合格证》;保持产品外观清洁、完整,按装箱单核对随机配件及各种技术文件,包装后加上正确的标识; c) 产品应有符合医疗器械法规要求的使用说明书、检验合格证和标签。 4.4贮存控制 a) 编制《库房管理制度》,规范原材料库、半成品库和成品库的管理,按规定分类码放; b) 库房应配置适当的设备(消防设备等),以保持安全适宜的贮存环境; c) 对有存放期限或特殊贮存要求的物品的环境及安全,按其明确要求加以控制并记录; e) 所有贮存物品应填写《入库单》、《出库单》并建立台帐,库房每月定期盘点,

信息反馈控制程序

修订状态X 拟文部门销售部执行日期 1目的 对是否已满足顾客要求的信息进行监视,作为对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测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与医疗器械产品有关的顾客沟通过程中顾客反馈信息的获取和利用。 3职责 3.1销售部负责顾客信息的收集、传递,组织处理顾客投诉意见和建议。 3.2质管部负责分析顾客反馈信息,确定责任部门并监督措施的实施。 4内容 4.1顾客反馈信息的收集和评价 4.1.1销售部负责收集顾客反馈的信息,对顾客信函、电话、来访或传真等反馈信息进行登 记,填写《反馈信息记录表》,及时处理顾客意见,必要时应将信息及时传递给质管部。 4.1.2销售人员应在销售活动中及时了解和掌握顾客需求,通过售后服务积极与顾客沟通, 并将收集的信息及时反馈给销售部及相关部门。 4.1.3销售部应按季度将收集汇总的有关产品质量信息反馈给质管部处理。 4.1.4质管部应对来自内、外部的产品质量信息进行梳理,组织质量分析,视轻重程度及时 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并跟踪检查实施效果。 4.2顾客有关产品抱怨的评价 4.2.1质管部应评价所有收到的顾客有关产品的抱怨。 4.2.2质管部应确定对产品的抱怨是否因为产品属于不合格品,或虽是合格品,但在使用中 出现问题。比如产品本身的设计缺陷引起的抱怨或使用说明书不恰当引起的抱怨。 4.2.3质管部对顾客抱怨的原因进行调查,调查至少包括:产品名称、产品编号、抱怨日期、 抱怨人姓名和地址、抱怨的性质、调查的结果、采取的纠正措施、如未采取措施的原 因、调查的日期和人员或对抱怨的回复等。调查的结果应确定产品是否不能按标准要 求运行、是否引起死亡或严重伤害和产生的伤害是否与产品本身有关等内容。 4.2.4质管部应记录所有顾客抱怨的评价的记录,包括抱怨的原因调查、采取的纠正措施、 退回或库存产品的隔离、处理措施和对顾客抱怨的回复等。 4.3顾客满意程度测量 4.3.1销售部每年第四季度电话调查顾客满意度,填写《顾客满意度调查表》,就产品质量、 服务和交付过程等满意程度进行调查,同时收集相关意见和建议。 4.3.2质管部对以上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确定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明确公司需改进的方面,

21顾客财产控制程序

1.目的 为确保顾客财产有识别、验证、储存和维护的方法,以及在发生丢失、损坏或不适用状况下能加以 及时处理,维护客户利益。 2.范围 适用于对顾客提供的技术资料(技术要求、图纸、说明、设计资料)、样机、工装、模具、设备及生 产用的配件、辅料,计量器具等相关物品的控制。 3.职责 3.1营销部负责顾客财产的接收、传递。 3.2研发部负责顾客技术资料和样机的管理。 3.3制造部负责顾客提供的工装、模具、设备的管理。 3.4物流部负责配件、辅料的入库、收发、储存。 3.5品质部负责顾客提供配件、原辅料和计量器具的检验和管理。 4.程序 4.1顾客财产的定义 所有权属于顾客的,并按协议提供组织使用的财产。包括:产品、知识产权、技术资料、设备、工装、检测设备、信息、数据以及代储存、运输等财产。 4.2顾客技术资料、样机的管理 4.2.1顾客技术资料按照《文件控制程序》和《技术文件管理规定》执行。 4.2.2营销部负责对顾客提供的技术资料和样机进行点收,并填写“客户提供件转交单”一式二份,自存一 份。 4.2.3营销部将收到的客户技术资料、样机及“客户提供件转交单”交研发部。 4.2.4研发部收到技术资料、样机后,应根据客户类别登记“顾客财产明细表”,并将新登记好的台帐发一 份给制造部技术工程处,便于对工装、模具、设备更好的管理。 4.2.5技术资料和样机应妥善放置,并由指定专人保管,防止损坏和丢失。 4.2.6其他部门因工作需要,需查阅技术资料和借用样机,经研发部保管员同意后,方可登记《顾客财 产借用登记表》,借出查阅和借用时,应保持技术资料、样机的完好。 4.2.7借用部门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归还研发部。 4.2.8研发部项目完成后,须对客户技术资料和样机进行检查,发现损坏或丢失应及时向营销部汇报, 由营销部同客户议定处理方式。 4.2.9当本批生产完毕后,研发部应将技术资料和样机退回营销部,由营销部退还客户。 4.2.10若顾客要求自行处理,研发部应将技术资料按照《文件控制程序》和《技术文件管理规定》列册 归档,样机交物流成品仓入库管理。 4.3顾客提供的工装、模具、设备的管理 4.3.1营销部负责对顾客提供的工装、模具、设备进行点收,并填写“客户提供件转交单”一式二份,自存 一份。 4.3.2制造部按照《设备管理制度》和《工艺装备管理制度》执行相关管理。 4.4顾客提供的配件、原辅料、计量器具管理 4.4.1营销部人员接到顾客提供的配件、辅料后,填写“客户提供件转交单”,一式二份,自存一份,分 发给物流部签字确认,再按《进料检验管理规定》和《仓储管理规定》执行。 4.4.2相应仓管员收到顾客送货后,根据送货清单进行配件、辅料的清点核对,确定品名、规格、数量 无误后,交给品质部检验员检验。 4.4.3顾客提供的物料,由品质部依据送货清单及顾客样品执行抽检,具体按照《进料检验管理规定》 执行。 4.4.4顾客来料检验合格后,物流部仓库办理入库手续,并在顾客送货清单上签名,报制造部相关人员。 4.4.5顾客提供的物料如有损坏、遗失或不适用时,制造部通知营销部,由营销部及时通知顾客并加以 处理。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介绍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制订: 审核: 批准: 受控印章:

1、目的 为了保证产品在标识、搬运、储存、保管、包装、保护和交付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控制,保证产品的完整性,避免产品质量恶化,满足客户要求。 2、适应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所有产品。 3、职责 3.1 生产部:负责领用的材料(或零件)、半成品、未入库成品等的防护工作。 3.2 成品仓库:负责成品的储存、防护和保管。 3.3 非成品仓库:负责原材料等非成品的储存、防护和保管。 3.4 贸易部:负责交付产品的防护工作,准确、及时、安全地交付给客户。 3.5 品管部:负责所检验产品的防护工作。 3.6 采购部:负责所采购的产品在途的防护工作。 4、工作流程 4.1 搬运 4.1.1 搬运时,按照产品堆放要求堆放。重物放于底部,重心置中,并注意各层面之防护,妥善保护 产品标识,确保搬运过程中处于良好的质量状态。 4.1.2 人力搬运注意轻拿轻放,放置地面应平稳;看清标识,不得倒放。 4.1.3 产品堆叠,不得超越厂区规划道路宽度,单层高度不得超过物料架高度,叠放层数不得超过 规定的层数。 4.1.4 操作行车、升降机、叉车等载物工具时,应遵循《设备操作标准书》,防止损坏产品。 4.1.5 行进过程中,应对搬运的产品采取防淋措施,以免雨、雪、、风、雾损坏产品。 4.2 储存 4.2.1 储存区分为:待检区、良品区和不良品区。 4.2.2 储存条件:仓储场地须通风、通气、通光、干净,白天保持空气流畅,根据天气变化开关门窗, 以保物料干燥,防止受潮。 4.2.3 储存区内产品应以常湿、常温环境下(或者产品要求的特定环境)储存。 4.2.4 储存规定 4.2.4.1 储存应遵循的原则: ◆防火、防水、防压; ◆定点、定位、定量; ◆先进先出; ◆不直接接触地面; ◆相似易混产品应明晰区分放置。 4.2.4.2 产品上下叠放时要做到“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4.2.4.3 易受潮产品,严禁直接摆放在地上,应放货架或卡板上进行隔离。 4.2.4.4 呆滞产品、报废产品必须分开储存。 4.2.4.5 不允许有火种进仓,下班时应关好门窗及电源。 4.2.5 储存安全 4.2. 5.1 对危险化学物品的保管,需遵守“三远离,一严禁”的原则,即“远离火源,远离水源,远 离电源,严加混合堆放”。 4.2. 5.2 危险化学物品和易燃易爆品要进入指定区域,并有专人管理。 4.2. 5.3 仓库内严禁烟火,严禁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

8顾客信息反馈及处理控制程序

8.1顾客信息反馈及处理控制程序(抱怨) 1、目的 为了充分与准确的了解客户需求,掌握客户对本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满意程度的有关信息,确保客户意见能够迅速反馈处理,提高客户的满意程度。 2.范围 适用于客户的投诉、补偿、退货以及客户意见的调查测量,包括同本公司进行直接交易的客户或本公司认可的潜在客户。 3.定义 3.1客户投诉案件:售前、售中及售后由于本公司产品质量、服务等问题而造成客户不满意的事件。 4.职责 4.1销售服务部:负责与顾客沟通,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和顾客满意度调查,受理、回复客户投诉。 4.2生产部及孵化场:负责对交付客户产品的品质检验,和协助对客户投诉、纠正预防的事因调查和原因分析,提出不断改进的建议。 4.3销售服务部:负责对客户投诉、纠正预防改善对策的制定和实施。 5.作业内容 5.1本公司任何部门收到客户的投诉反映时,立即通知销售服务部,由销售服务部填写《顾客信息反馈记录表》,并由区域经理立即对客户投诉的内容进行调查分析,明确责任方,提出解决方法给客户。若不能判定责任方,应召集相关部门分析。 5.2销售服务部在调查分析时,认为有必要前去故障现场与客户共同分析,可前往或连同各相关部门共同分析或去客户处处理。 5.3对于客户投诉,销售服务部须在一周内填写《顾客信息反馈记录表》答复客户,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记录客户对处理方案的意见。 5.4处理对策 5.4.1 经调查分析为本公司责任,按以下规定处理: 5.4.1.1对客户提出有质量问题的产品进行补偿; 5.4.1.2完成产品补偿后,将补偿产品信息交回销售部备案。 5.4.1.3完成服务后,由销售服务部填写《顾客信息反馈记录表》的服务内容,将原因、

QC080000:2017顾客财产控制程序文件(含流程图)

1、目的 对顾客的财产进行标识、验证、保护和维护的控制,确保顾客财产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2、适用范围 适用于顾客提供的物资(原材料、零配件、包装材料、退回加工产品、工具、设备等)、技术文件/样板(知识产权)的控制和管理。 3、职责 3.1品管部负责对物资提供的物资进行验证,工具、设备由行政部设备组验证; 3.2仓库负责对顾客提供的产品进行入库数量点收并做好标识与贮存保护; 3.3业务部负责顾客提供物资信息的传达,与顾客进行沟通;对顾客提供的技术文件/样板(知识产权)发放、回收。按顾客要求的销毁; 4、工作程序 4.1顾客提供物资的控制 4.1.1业务部接受顾客订单时,确认是否有客供物资,若有则在《生产通知单》上注明 客供物资的信息。物控组/采购部注意传达《生产通知单》客供物资的信息,以 避免误订不必要的物资。 4.1.2 客供物资到司前,业务部把客供物资的相关信息通过《客供物料记录表》传达给 货仓收料组。 4.1.3客供物资入司时,仓库管理员根据业务部提供的客供物资的信息进行收货,确认 品名、规格、数量等无误、包装无损后,将其放置在待检区,并在物资的货物标 贴盖上“客供物料”印章,然后填写《免费物资/赠品送货单》通知IQC(工具 设备类由设备组进行确认并反馈业务部)进行检验。 4.1.4IQC根据对应物资的检验指引(含HSF方面检测),对客供物资进行检验,并与 检验结果填写在《免费物资/赠品送货单》上。检验不合格时,IQC填写《来料不格报告》反馈给业务部,业务部根据反馈的情况填写《顾客财产异常记录表》; 4.1.5验收合格后,货仓填写《免费物资/赠品送货单》录入ERP单独的仓位,并把物 资摆放在专门的区域并标识为客供物资;按《产品防护控制程序》要求做好贮存保管工作;客供物资出库时,填写《免费/赠品物料出库单》进行发料。 4.1.6在收料、贮存、维护、使用过程中发现顾客提供的物资有丢失、损坏超过客户标 准要求,或客供物资不适用时,应及时反馈业务部,出现不合格和不适用时进行必要隔离和标识,业务部了解情况后,填写《顾客财产异常记录表》,及时反馈给顾客,与顾客协商处理办法,并按协商后的办法对顾客物资进行处理。 4.1.7顾客财产应用于顾客指定的用途,未经顾客书面同意,不得作他用或做不适当的 处理(维修、报废)。 4.1.8客供物资若在我司存放超过2个月,存放部门应及时反馈业务部,业务部了解滞 留的原因,业务部应催促客户尽快给出处理意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