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的人文景观价值赏析
- 格式:docx
- 大小:21.44 KB
- 文档页数:3
泰山中国五岳之一的庄严圣地泰山是中国五岳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象征。
它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境内,巍峨壮观,自古以来就被誉为庄严圣地。
本文将从泰山的历史沿革、自然景观和文化价值三个方面来探讨泰山作为中国五岳之一的庄严圣地的特点。
一、泰山的历史沿革泰山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219年,当时秦始皇嬴政曾多次前往泰山祭拜。
此后,泰山成为了中国君王封禅的圣地。
历代皇帝,无论是汉、唐、宋、明、清还是近代的国民党政府,都曾在泰山举行过封禅仪式,以表达对天地的崇敬之情。
二、泰山的自然景观泰山地势雄伟壮观,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是华东地区最高的山峰。
泰山以奇峰、怪石、陡壁和云海等自然景观著称,其中最为著名的景点有补天石、十八盘、天街、玉皇顶等。
每年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登山观光,感受泰山壮丽的自然美景。
三、泰山的文化价值1. 儒家文化:泰山被视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孔子曾说过:“泰山,其大也,尧、舜之所尊,禹、汤之所东”。
泰山作为儒家文化的象征,被誉为“圣人之山”,代表着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2. 文学艺术:泰山是中国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
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在泰山中汲取灵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歌、书法和绘画作品。
3. 宗教信仰:泰山作为道教和佛教的圣地,吸引着众多信徒的朝拜。
崇尚自然、追求内心宁静的道教思想与泰山的山水景观相得益彰,形成了独特的宗教氛围。
4. 世界文化遗产:泰山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进一步凸显了泰山的文化价值和重要性。
总结:泰山作为中国五岳之一的庄严圣地,具有丰富的历史沿革、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价值。
面对如此庄重的地方,我们应该倍加珍视,通过保护和传承泰山的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到这片圣地的伟大和美丽。
同时,我们也应该以泰山为榜样,更加坚定我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将美丽的大自然传递给后代。
泰山名胜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泰山,作为中国的五岳之一,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名山。
泰山不仅以其壮观的自然景观而闻名,还因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在泰山名胜世界中,有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瑰宝向人们展示了泰山深厚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首先,泰山名胜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之一是泰山石刻。
泰山石刻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石刻之一,也是中国石刻艺术的杰作之一。
这些石刻位于泰山主峰下的“天街”,它们记录了泰山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著名人物。
这些石刻具有深厚的艺术价值,它们的雕刻技术精湛,内容翔实,是了解泰山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途径。
其次,泰山名胜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之二是泰山文化。
作为中国的圣山,泰山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自古以来,泰山一直是文人墨客崇拜的对象,并产生了许多优美的文学作品。
其中,最著名的是古代文人的诗词和碑刻。
泰山文化还体现在泰山的建筑物、雕塑和宗教仪式等方面。
这些文化遗产向人们展示了泰山作为文化圣地的独特魅力。
此外,泰山名胜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之三是泰山寺庙建筑。
在泰山上,有许多古老的寺庙,这些寺庙融合了佛教和道教的元素,并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
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泰山南麓的天衢和位于主峰顶部的中天门。
这些庙宇保存完好,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典范,也是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重要遗产。
最后,泰山名胜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之四是泰山的历史遗迹。
泰山的历史遗迹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泰山北麓的东平国家遗址和位于泰山中部的岱庙。
东平国家遗址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首都遗址之一,它见证了中国先秦时期的政治和文化发展。
岱庙是古代中国帝王祭祀泰山的场所,也是中国古代祭祀文化的代表之一。
这些历史遗迹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为人们研究泰山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总之,泰山名胜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展示了泰山深厚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这些瑰宝包括泰山石刻、泰山文化、泰山寺庙建筑和泰山的历史遗迹。
这些文化遗产不仅彰显了泰山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而且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丽与多样性。
山东泰山五岳之首帝王之山泰山,又称为“帝王之山”,是我国五岳之首,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境内。
作为中国道家文化的圣山之一,泰山以其雄伟壮丽的山峰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泰山的地理特征、历史沿革以及文化价值等方面介绍这座令人敬畏的山峰。
一、地理特征泰山位于华东地区,东经117°08′,北纬36°16′。
它是一座单体山,由五个主峰组成,分别是玉皇顶、中岳顶、南天门、北天门和凤凰山。
其中,玉皇顶海拔1,532.7米,是泰山的最高峰,也是整个中华大地最早被登顶的高峰之一。
泰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形态使得它成为万里山河的中心,吸引着众多游客和朝圣者前来一睹其风采。
二、历史沿革泰山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名山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沿革。
据史书记载,早在商朝晚期,泰山就成为古人礼神祭天的场所。
在秦、汉时期,泰山逐渐发展成为皇帝登临的圣地。
在隋唐时期,泰山成为佛教中的重要道场和文化交流中心。
自古以来,泰山一直是文人墨客的写作题材,许多著名的文化名人都曾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传世的诗词。
三、文化价值泰山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作为我国古代帝王登临之地,泰山具有浓厚的封建帝王文化氛围。
在泰山顶端的玉皇顶,可以看到曾被列入世界遗产的古代观音阁,以及“华表”、“玉皇殿”等历史建筑物,这些都是泰山文化的重要遗产。
此外,泰山还有丰富的道教文化,融入了华夏文明的哲学思想。
泰山的道教建筑群和影响深远的道家文化,为该山增添了更多神秘色彩。
四、旅游景点泰山以其壮丽的山势和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着大批游客。
泰山被誉为“五岳独尊”,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和登山爱好者。
其中,登顶泰山是许多人向往的梦想之一。
登山过程中,可以观赏到陡峭的天街、焕然一新的莲花峰、望楼水库等美景。
除此之外,泰山还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十八盘、仙人庙、天柱峡等,各具特色,令人流连忘返。
五、保护与开发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泰山的保护与开发工作越来越受到关注。
浅谈泰山旅游景点资源的开发与鉴赏摘要: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
泰山地处齐鲁大地,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象征和缩影,具有雄伟壮丽的自然风景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关键词:景点赏析旅游资源价值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旅游资源是作为旅游活动的客体而存在的,是旅游目的地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核心要素,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就一个旅游目的地而言,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是至关重要的,是旅游景点保持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一、泰山旅游景点泰山的风景名胜以主峰为中心,呈放射形分布,历经几千年的保护与建设,泰山拔起于齐鲁丘陵之上,主峰突兀,山势险峻,峰峦层叠,形成“一览众山小”和“群峰拱岱”的高旷气势.泰山多松柏,更显其庄严、巍峨、葱郁;又多溪泉,故而不乏灵秀与缠绵.缥缈变幻的云雾则使它平添了几分神秘与深奥。
它既有秀丽的麓区、静谧的幽区、开阔的旷区,又有虚幻的妙区、深邃的奥区;还有旭日东升、云海玉盘、晚霞夕照、黄河金带等十大自然奇观及石坞松涛、对松绝奇、桃园精舍、灵岩胜景等十大自然景观,宛若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人文景观,其布局重点从泰城西南祭地的社首山、蒿里山至告天的玉皇顶泰安市泰山石刻(25张),形成“地府”、“人间"、“天堂”三重空间。
岱庙是山下泰城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前连通天街,后接盘道,形成山城一体。
由此步步登高,渐入佳境,而由“人间”进入“天庭仙界”。
泰山风景区内,有山峰156座,崖岭138座,名洞72处,奇石72块,溪谷130 条,瀑潭64处,名泉72眼,古树名木万余株,古遗址42处,古墓葬13处,古建筑58处,历代刻石2500余处,石窟造像14处,近现代文物12处,文物藏品万余件。
其中城子崖遗址、现存最早的石塔-四门塔、大汶口遗址、灵岩寺、岱庙、千佛崖石窟造像、龙虎塔、九顶塔、冯玉祥墓,唐大观峰石刻,北齐经石峪金刚经,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著名景点有:十八盘泰山有3个十八盘之说。
泰山人向天的倾诉赏析一、泰山的历史与地位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境内,是中国五岳之首。
自古以来,泰山就有“五岳独尊”的美誉,被誉为“天下第一山”。
泰山的地势险峻,绵延峻岭,峰峦叠嶂,景色壮丽,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融合,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登山观赏。
二、泰山的美丽景观泰山有着众多的美丽景观,其中包括: 1. 千佛峰:位于泰山的最高峰,峰顶建有万仙阁,登上千佛峰可以俯瞰整个泰山的壮丽景色。
2. 玉皇顶:泰山的中心地带,是登山者们最终的目的地,站在玉皇顶上可以看到360度的美景。
3. 少室山:是泰山的东南麓,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名山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4. 补天石:传说中补天时断落下的石头,是泰山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5. 太室阙:是中国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最壮丽的古代建筑群之一,是泰山的重要文化景观。
三、泰山的诗词与文化泰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创作源泉,许多著名的诗词作品都与泰山有着密切的关系。
### 1. 诸葛亮《过雒山道中作》泰山是中国山脉中最著名的山之一,不少文人墨客都在登泰山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
例如,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在途经泰山时写下了《过雒山道中作》:“登泰山而小天下,此山也者,天下之大山也。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泰山的雄伟与壮丽。
2. 杜甫《登泰山封禅事后寄方外僧》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也曾登上泰山,并在封禅事后写下了《登泰山封禅事后寄方外僧》:“齐州泰山天下雄,登高会稽古未穷。
”这首诗以豪迈的语言描绘了泰山的壮丽与庄重。
3. 白居易《访袁拾遗不遇,泰山夜归宿李杜茅山韵》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在游历泰山时,与袁宏道相识,但未能见面,后来在回程途中,白居易写下了《访袁拾遗不遇,泰山夜归宿李杜茅山韵》:“聊向背城登短岭,气味周行独不杳。
溪迴静野复平甸,月晓兰亭欲曙霞。
”这首诗以平和的语气诉说了他与泰山的心灵沟通。
4. 李白《夜泊黄州》李白是唐代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在《夜泊黄州》中写道:“猿鸟恋旧林,人事有代谢。
泰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发表时间:2009-11-07T09:35:25.420Z 来源:魅力中国作者:范宏亮[导读]【摘要】分析了泰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相互和谐,泰山以“朝天”为中心的整体构思,表达了中国美学思想中“和”这个美学范畴。
通过分析道路与溪水、山谷的结合,以及泰山盘道上的亭、坊、石栏和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表明了泰山景观的特点是自然本身的和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以及景观与游人心理、生理上的和谐。
【关键字】泰山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谐;朝天;艺术风格1.引言泰山美包括自然景观美和人文景观美的有机结合,把富有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的自然景观同悠久的民族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价值更高,内容更为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浑然一体的泰山风景景观。
[1]自然特征是自然美的物质基础,但泰山的美离不开民族的历史文化。
泰山作为历代登临胜地, 不同于一般自然风光。
它不是纯自然的存在,它经过了历代的精心营构。
在这一点上泰山景观带有某种园林性质。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关系是:自然景观因人文景观而显著、充实;人文景观因自然景观而得以保存和发展。
泰山的人文景观包括宫室、碑坊、道路、桥梁、亭台、石刻等等。
人文景观的营构主要是为了烘托和渲染泰山本身的万千气象。
风景区设计者好像是一位玉雕巨匠,他没有用雕刻掩盖玉的素质,而是更巧妙地显示了玉石本身的美。
泰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结合,从整体上看有以下特点:2.泰山以“朝天”为中心的整体构思泰山以“朝天”为中心的整体构思,它的美在于和谐的整体,它是形成美的重要因素。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很早就提出“和”这个美学范畴。
所谓“和”,也就是多样统一所形成的整体和谐。
泰山的美就在于它的宏大的整体和谐。
这里充分体现了我国的民族文化及美学思想。
2.1岱庙的整体构思。
从泰山南麓的遥参亭、岱庙到玉皇顶,一切安排都是围绕“朝天”这个主题。
由岱庙南边的通天街、双龙碑、双龙池、遥参坊、遥参亭步入岱庙 , 这是“朝天”的酝酿阶段。
泰山之美自然景观与人文遗产的结合泰山,作为中国五岳之首,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遗产而闻名于世。
泰山地势险峻,钟灵毓秀,被誉为“万山之祖”。
本文将从自然景观和人文遗产两个方面展开叙述,探讨泰山之美的独特魅力。
一、自然景观泰山位于山东省的中部,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
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丰富的自然景观。
首先是那壮观的山势,令人叹为观止。
泰山主峰海拔1,533米,千百年来吸引了无数登山爱好者。
泰山的顶峰云中峰,常年云雾缭绕,在阳光的照射下尤为神秘。
每到清晨和傍晚时分,云海蒙蒙,层层叠叠,若隐若现,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登上云中峰,远眺群山峻岭,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其次是泰山丰富的植被和动物资源。
泰山地处暖温带过渡带,植被种类繁多,植被覆盖率超过80%。
山上有茂密的松林,树姿挺拔,枝繁叶茂。
游客在攀登山顶的途中,可以欣赏到各种野花和林中小溪,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此外,泰山还是许多野生动物的乐园。
泰山是中国大熊猫的重要分布区之一,其中有一些栖息在这片山林中。
此外,泰山还栖息着石鸡、山羊、狍子等多种珍稀动物。
这些动物的存在为泰山增添了一份野趣和生机。
因此,泰山以其壮丽的山势、蒙蒙的云雾和多样的植被动物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之一。
二、人文遗产除了自然景观,泰山还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遗产。
泰山作为中国文化名山之一,是道教、佛教和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首先是道教文化。
泰山上的大红门,是中华道教圣地之一。
大红门的左侧是南天门,右侧是老君石,构成三重门的门楼。
登上大红门,可以看到三界石、地仙石等神秘的道教石刻。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泰山脚下的泰安地区会举行盛大的道教祭祀活动,吸引了众多信徒和游客。
其次是佛教文化。
泰山上的泰山寺,座落在莲花峰顶,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刹之一。
泰山寺有着悠久的历史,被誉为“东岳大庙”,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之一。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佛教的宁静和祥和。
最后是儒家文化。
登泰山的壮丽与崇高美感泰山,作为中国五岳之一,素有“五岳独尊”的美誉。
自古以来,登泰山一直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壮丽之旅。
无论是运动爱好者、文化研究者还是自然景观爱好者,都能在登泰山的过程中体验到壮丽与崇高的美感。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论述登泰山所带来的壮丽与崇高美感。
首先,登泰山的壮丽景观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震撼。
泰山是中国东部地区最高的山脉,山峰陡峭,奇峰林立,尤其以“天街”和“太华峰”最为著名。
当游客登上山顶时,会看到群山峻岭、云雾缭绕,这种壮丽的景象仿佛将人置身于云中,令人心旷神怡。
此外,登泰山还有许多闻名遐迩的景点如“玉皇顶”、“佛顶”等,这些景点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也让人叹为观止,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其次,登泰山让人体验到了壮丽与崇高之美的精神层面。
在攀登的过程中,人们需要面对陡峭的山路和艰难的气候条件,需要克服身体的疲惫和困难。
然而,正是这些困难和挑战,让人们内心产生一种壮丽与崇高的感觉。
在攀登过程中,人们可以从中体味到挑战自我的勇气和毅力,也能感受到自然环境的伟大和威严。
登上泰山的顶峰后,人们往往会感到一种身心愉悦和成就感,这种愉悦和成就感正是壮丽与崇高之美所带来的。
再次,登泰山的壮丽与崇高之美还体现在对历史文化的追溯与瞻仰上。
泰山被誉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在泰山上,有许多古建筑和文物遗迹,如“方孔石”、“碣石崖”等,这些古迹见证了泰山的历史与文化积淀。
在登泰山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探索泰山的历史文化,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同时,登泰山也是一种对历史名人的瞻仰和敬意。
泰山是儒家学派的发源地,曾多次被文化名人所登临,如孔子、文天祥等,他们对泰山的赞美和留下的诗词更增添了泰山的壮丽与崇高美感。
最后,登泰山还能给人一种身心放松和静心体验的壮丽与崇高美感。
在攀登过程中,人们可以远离城市喧嚣和日常压力,沉浸于大自然的怀抱中。
泰山拥有独特的山水风光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清新的空气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都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宁静的旅行场所。
泰山的美景介绍泰山位于中国山东省泰安市,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因其高大的山峰和独特的自然景观而闻名于世。
泰山的美景一直吸引着无数的游客,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泰山的美景。
泰山的山峰是其最大的亮点之一。
泰山的主峰顶峰海拔1532.7米,是华夏大地的第一高峰。
泰山的五岳之一,有着“天下第一山”的美誉。
泰山的山峰有五座大峰和二十四座小峰组成,其中的封顶峰、南天门等都是游客必去之地。
封顶峰是泰山最高的峰,登上峰顶可以俯瞰群山,感受高山的壮阔美景。
南天门是赏日出的最佳地点,每到清晨时分,数以万计的游客涌向山顶,等待看到最美的一刻——日出。
在南天门,你可以看到许多古代雕刻和华盖铁阵,这些都是历史遗迹,让人叹为观止。
泰山不仅有高耸的山峰,还有独特的自然景观。
泰山文化始于3000多年的前商代,经过千年的风雨洗礼,造就出了无数的景观。
泰山的景区有更衣洞、天街、八十四座仙人阁等等,都是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址。
更衣洞是泰山的著名景点之一,有着“第一洞天”之称,它是一个深入山腰内的巨大天然溶洞,有着神秘而独特的地貌景观;天街则是由天然石卵群组成的景观,看上去像是一条条笔直的路,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
八十四座仙人阁以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吸引了许多游客。
这些景点,每个都有着自己的故事,都昭示着泰山这座优美山峰的历史。
泰山的美景不仅限于山峰和景观,还有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泰安市区和泰山景区会举行隆重的泰安庙会。
这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代大型民俗文化活动,表达了人们对泰山女神祈求祝福的虔诚心愿,也是当地群众和外来游客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佳机会之一。
此外,泰山还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品,如山东碳画、轲台文化、表丝鞋等等,更是值得一看。
总结来说,泰山是一座充满人文历史、深厚文化底蕴的山峰。
泰山的美景,不仅包括高峰的壮丽,景观的秀美,还有生动传神的文化表现。
对于爱好自然和文化的游客来说,泰山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旅行目的地。
泰山人文自然景观浅析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自然景观雄伟高大,著名风景名胜有天柱峰、日观峰、百丈崖、仙人桥、五大夫松、望人松、龙潭飞瀑、云桥飞瀑、三潭飞瀑等。
同时泰山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数千年来,先后有十二位皇帝来泰山封禅。
孔子留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赞叹,杜甫则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唱。
泰山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
泰山具有丰富的自然美,如果我们把风景自然美的形象特征概括为雄、奇、险、秀、幽、奥、旷的话,那么泰山除了从总体上和宏观上具有雄伟的特征外,还在雄中蕴含着奇、险、秀、幽、奥、旷等美的形象。
如斗母宫东溪内的“三潭叠瀑”,可谓“雄中藏秀”;“舍身崖”、“百丈崖”可谓“寓险于雄”;“仙人桥”,“扇于崖”造化钟神,堪称奇观;登泰山南天门则可领略“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及“旷然小宇宙”的诗情画意;而岱阴后石坞却是探幽寻奥的“天仙洞府”。
并且泰山是中国古建筑的荟萃之地,其中不乏精华所在。
在泰山看古代建筑,岱庙当然是必去的,从岱庙出北门后,徒步攀登,王母池、孔子登临处、十八盘、南天门、碧霞祠……均堪称杰作,泰山南麓的普照寺为著名佛教庙宇,泰山之北的齐长城更是世界之最。
泰山古建筑最突出的特点将是对地理环境的利用,它巧妙地因自然之势,又以人工之力加强和美化自然环境。
其一,在封禅祭祀活动的序列空间位置的选择上、充分利用泰山南坡由缓渐陡之势、造成登“天梯”的意境。
此路沿溪而上、人在谷中行、属“封闭型”自然景观、下段是紧紧收缩、直至岱顶才开放。
前奏长、对比十分强烈、对于“祭天”活动来说、造成环境感应的心理状态、若步步登天、扣人心弦。
登临南天门骤然开阔、恰似升仙。
因此,这样的地理环境是封禅祭祀空间序列的杰作。
其二、在建筑单体或群体位置的选择与建筑结构的创作上,有跨道而建的门户建筑,有登山转折处导向性建筑,有临溪而设的赏景建筑,有半山悬挂的宗教建筑,也有耸立于山巅的祭祀建筑等。
泰山人文自然景观浅析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自然景观雄伟高大,著名风景名胜有天柱峰、日观峰、百丈崖、仙人桥、五大夫松、望人松、龙潭飞瀑、云桥飞瀑、三潭飞瀑等。
同时泰山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数千年来,先后有十二位皇帝来泰山封禅。
孔子留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赞叹,杜甫则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唱。
泰山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
泰山具有丰富的自然美,如果我们把风景自然美的形象特征概括为雄、奇、险、秀、幽、奥、旷的话,那么泰山除了从总体上和宏观上具有雄伟的特征外,还在雄中蕴含着奇、险、秀、幽、奥、旷等美的形象。
如斗母宫东溪内的“三潭叠瀑”,可谓“雄中藏秀”;“舍身崖”、“百丈崖”可谓“寓险于雄”;“仙人桥”,“扇于崖”造化钟神,堪称奇观;登泰山南天门则可领略“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及“旷然小宇宙”的诗情画意;而岱阴后石坞却是探幽寻奥的“天仙洞府”。
并且泰山是中国古建筑的荟萃之地,其中不乏精华所在。
在泰山看古代建筑,岱庙当然是必去的,从岱庙出北门后,徒步攀登,王母池、孔子登临处、十八盘、南天门、碧霞祠……均堪称杰作,泰山南麓的普照寺为著名佛教庙宇,泰山之北的齐长城更是世界之最。
泰山古建筑最突出的特点将是对地理环境的利用,它巧妙地因自然之势,又以人工之力加强和美化自然环境。
其一,在封禅祭祀活动的序列空间位置的选择上、充分利用泰山南坡由缓渐陡之势、造成登“天梯”的意境。
此路沿溪而上、人在谷中行、属“封闭型”自然景观、下段是紧紧收缩、直至岱顶才开放。
前奏长、对比十分强烈、对于“祭天”活动来说、造成环境感应的心理状态、若步步登天、扣人心弦。
登临南天门骤然开阔、恰似升仙。
因此,这样的地理环境是封禅祭祀空间序列的杰作。
其二、在建筑单体或群体位置的选择与建筑结构的创作上,有跨道而建的门户建筑,有登山转折处导向性建筑,有临溪而设的赏景建筑,有半山悬挂的宗教建筑,也有耸立于山巅的祭祀建筑等。
泰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泰山美包括自然景观美和人文景观美的有机结合,把富有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的自然景观同悠久的民族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价值更高,内容更为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浑然一体的泰山风景景观。
自然特征是自然美的物质基础,但泰山的美离不开民族的历史文化。
泰山作为历代登临胜地,不同于一般自然风光。
它不是纯自然的存在,它经过了历代的精心营构。
在这一点上泰山景观带有某种园林性质。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关系是:自然景观因人文景观而显著、充实;人文景观因自然景观而得以保存和发展。
泰山的人文景观包括宫室、碑坊、道路、桥梁、亭台、石刻等等。
人文景观的营构主要是为了烘托和渲染泰山本身的万千气象。
风景区设计者好像是—位玉雕巨匠,他没有用雕刻掩盖玉的素质,而是更巧妙地显示了玉石本身的美。
泰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结合,从整体上看有以下特点:2.泰山以“朝天”为中心的整体构思泰山以。
朝天”为中心的整体构思,它的美在于和谐的整体,它是形成美的重要因素。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很早就提出。
和”这个美学范畴。
所谓“和”,也就是多样统一所形成的整体和谐。
泰山的美就在于它的宏大的整体和谐。
这里充分体现了我国的民族文化及美学思想。
2.1岱庙的整体构思。
从泰山南麓的遥参亭、岱庙到玉皇顶,一切安排都是围绕“朝天”这个主题。
由岱庙南边的通天街、双龙碑、双龙池、遥参坊、遥参亭步人岱庙,这是“朝天”的酝酿阶段。
进岱庙有东西掖门,东日“仰高”,西日。
见大”。
庙内建筑群南北纵深排列,由正阳门经配天门、仁安门至天舰殿。
天贶殿作为主殿,高耸于露台之上,可说是泰山的象征。
庙内古柏峥嵘,石碑林立,唤起人们强烈的历史感。
从岱庙开始,由岱宗坊经一天门、中天门、南天门、玉皇顶,这是一个朝天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一切人文景观仍然是环绕着“朝天”这个主题。
2.2南天门的整体构思。
南天门犹如泰山的眼睛,在整体中居于突出的中心地位。
从岱宗坊便可遥望南天门,在登山途中随着山势变化,南天门时隐时现,仿佛在不断地招唤和吸引着游人。
泰山旅游文化研究报告泰山,位于中国山东省泰安市东南部,为中华民族的神山,被誉为“中华第一山”。
泰山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泰山旅游文化进行研究分析。
泰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处重要的宗教圣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自古以来,泰山就是祭祀天地和神明的重要场所,每到重要的季节和节日,数以万计的信徒和游客聚集在泰山进行祭祀和朝拜。
在泰山上还有着道教、佛教和儒家文化的熏陶,形成了独特的宗教文化氛围。
游客可以在泰山上感受到宏大的宗教仪式和虔诚的心灵教育,领略到中国传统宗教文化的魅力。
泰山还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在泰山上,有着独特的文化景观和建筑群落,如“岱庙”、“黑龙潭”、“碧霞祠”等。
这些建筑和景观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和园林艺术的精髓,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此外,泰山还是文人墨客的重要题材之一,吸引了众多文化名人为泰山题诗、题字和作画,留下了许多文化艺术作品。
泰山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每年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泰山不仅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如奇石峡、水帘洞、天外飞石等,还有着诸多的文化景观,如南天门、北天门、十八盘等。
游客可以在泰山上感受到壮丽的自然景色和独特的文化氛围,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然而,泰山旅游文化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由于泰山的知名度和旅游资源的丰富,导致了大量的游客涌入,造成了旅游压力过大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另一方面,泰山旅游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如宗教文化的衰退、文化景观的保护和传统文化的传承等问题。
因此,需要加强泰山旅游文化的保护和研究工作,提高游客的文化素养和旅游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综上所述,泰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通过对泰山旅游文化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特点。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加强泰山旅游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定期开展研究和学术交流,推动泰山旅游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综述泰山位于中国山东省的中部。
地处华北平原东侧。
拔起于鲁中南群山之上。
它融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与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于一体,自古就成为中外闻名的旅游胜地。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中国首例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名录。
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之首,拥有“中华国山”、“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列中华十大名山之首,位于山东泰安,自然景观雄伟高大,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著名风景有天烛峰、日观峰、百丈崖、仙人桥、五大夫松、望人松、龙潭飞瀑、云桥飞瀑、三潭飞瀑等。
泰山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首例自然文化双重遗产项目。
数千年来,先后有十二位皇帝来泰山封禅。
孔子留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赞叹,杜甫则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唱。
要登过泰山的人,无不对自山下至山顶长达九公里的登山盘道,尤其是最后的十八盘印象深刻。
这条从红门到南天门的登天之道,就是沿着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节理密集带而修筑,组经过的一天门中天门和南天门,实际上处于地质作用形成的三个阶梯式台阶。
泰山不仅以漫长的地质演化历史和重要而典型的地质遗迹,是地质学家着迷,而且还以其深厚的文化魅力,和优美的自然景观而令人神往。
泰山的一峰一岭一沟一壑甚至每个石刻碑体,都是亿万年地质历史演化的产物。
是地球历史的珍贵档案。
二、泰山的地貌构成泰山是世界级的地质公园,大约形成于三千万年前的新生代中期。
其地层是由世界上最古老的岩石之一构成的,主要是混合岩、混合花岗岩及各种片麻岩,其中还有许多火成岩体侵入。
变质时代距今24.5亿年,侵入于其中的伟晶岩最古老的年龄是25.86亿年,属于地壳发展史上的太古代。
这时鲁西地区(包括泰山在内)曾经是一个巨大的沉降带或海槽,上面堆积了泥砂质岩层和基性火山岩。
继而又发生了强大的造山运动,即泰山运动,使沉降带原先堆积的岩层褶皱隆起为古陆,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山系。
泰山的人文景观价值赏析泰山文化内涵分析与欣赏东岳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泰安市,被誉为五岳之首。
地势相对平缓的鲁中地区突现海拔一千五百多米的泰山,与周围地势的强烈反差给人以泰山高大、雄壮、险峻,的感觉。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历代皇帝更是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登山求仙;文人骚客也争相登山、留下不朽佳作。
因此,泰山留下了众多文化价值极高的人文景观。
我与2011年9月领略过泰山的雄壮和丰厚的文化内涵;下面就结合自己的理解,对泰山文化进行赏析泰山传说泰山周边流传着很多美好民间的传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影响最大的就是碧霞元君和泰山石敢当。
碧霞元君(当地人称亦泰山奶奶)是道教的重要女神。
民间传说碧霞元君更神通广大,能保佑农耕、经商、旅行、婚姻,能疗病救人,尤其能使妇女生子,儿童无恙。
碧霞祠香火极盛,当地人对她信仰极盛。
求子、求时运、求健康之人络绎不绝。
泰山曾经每年都会举行碧霞元君出巡仪式,出巡之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信徒、当地民众准备鞭炮贡品,出巡线路沿途民众跪拜行礼,求元君保佑,场面宏大、威严。
现存的《泰山碧霞元君出巡图》就描绘了元君出巡的胜景。
在泰山周边,农村盖房子一般都会求一个泰山石“泰山石敢当”镇宅。
相传泰山脚下住着青年石敢当,在当地非常有名,爱打抱不平。
有一姑娘中了妖气,石敢当帮忙赶走了妖风,但是敢他一次,他就去别处作恶。
后来,石敢当想了一个办法“请石匠在石头上刻上我的家乡和名字--泰山石敢当,谁家闹妖风,就把这石头放在谁家的门外,妖怪就不敢进去了。
”此后,泰山石敢当降妖的事越传越远。
以后,人们为了避邪所以人们在盖房子的时候,总是把刻有“泰山石敢当”的石头砌在墙上或放在门口,用来避邪。
…美好的泰山传说体现了善良的中国人民气球能够得到上天的保佑,希望风调雨顺,天下太平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是大河农业文明影响下的中国人民思想状态的体现。
同时,也增加了泰山的神秘色彩,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泰山文化.泰山封禅封禅,即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
泰山自然景观结合人文景观的审美特征浅析【摘要】通过对泰山景区进行了亲身的参观以及大量的阅读与泰山相关的文献资料,结合自身的感受以及文献资料的记载,我对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
经过研究分析,我认为泰山的伟大在于其雄伟的自然景观与其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泰山以“朝天”为中心的整体构思,表达了中国美学思想中“和”这个美学范畴,了解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间的这种和谐,对我们进一步解读泰山这部“历史巨著”意义深远。
同时对于我以后研究其它的旅游景点,领略其中的美更是一种有益的启发。
【关键词】泰山;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审美特征;完美结合;和谐【正文】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自然景观雄伟高大,著名风景名胜有天柱峰、日观峰、百丈崖、仙人桥、五大夫松、望人松、龙潭飞瀑、云桥飞瀑、三潭飞瀑等。
同时泰山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数千年来,先后有十二位皇帝来泰山封禅。
孔子留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赞叹,杜甫则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唱。
泰山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
“泰山天下雄”,泰山自然景观的最重要的审美特征就是雄壮。
泰山的美首先表现在其雄壮的自然景观上。
而构成自然景观的最基本、最关键的要素就是其形态美。
形态是自然景观空间呈现形式的外在表现,主要有景观的线条、大小、高低、造型等要素构成。
形态是自然景观基本的美学元素,也是自然景观形式美的最基本、最单纯、最直接、最外显的审美语言符号。
自然景观的形态美是景观的审美主体在第一时间的第一审美知觉。
一山天下雄,正是对泰山雄伟的外在形态的最直接的概括。
泰山海拔1545米,为我国东部最高山脉,坐北朝南,山体通体打开,一眼望遍全山,如同一尊巨佛横卧在华北平原上。
一座主峰玉皇顶直插云霄,其余山脉以此为中心呈放射状四面散开,实在是壮观之至,雄壮之美尽显于此。
旭日东升泰山景点泰山,位于中国山东省济南市东南部,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也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它以宏伟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大量游客。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泰山的壮丽景点和丰富的人文历史。
首先,让我们来欣赏泰山的日出美景。
泰山得名于每天清晨东方的第一缕阳光照耀在山顶上,如同一轮旭日东升。
在早晨,当高山与朝霞相互映衬,云雾缭绕,山巅云海绵延,这是泰山最美的时刻。
登临泰山,欣赏日出景色,仿佛融入了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与宏伟。
其次,泰山的主峰玉皇顶也是一个必访之处。
玉皇顶海拔1532米,是泰山的最高点。
登上玉皇顶,可以俯瞰整个泰山景观。
从那里,你可以看到巍峨壮丽的山峰,连绵不断的山脊,以及青松翠柏的森林。
站在玉皇顶,你会感受到一种与天地相融的宏伟气势,仿佛站在天地交汇之处,仰望蓝天白云,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除了自然景观,泰山还有许多人文历史景点值得一提。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孔子登临泰山的三孔。
孔子曾三次登泰山,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独特的一幕。
三孔分别是孔子庙、孔庙和孔林,它们之间相隔不远,成为游客们学习儒家文化和感受古人智慧的地方。
在孔子庙,你可以参拜先贤,品味传统文化的厚重;在孔庙,你可以了解孔子治学的地方;在孔林,你可以感受到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他对后世影响的深远。
此外,泰山还有很多其他景点,如天街、十八盘、贡院等。
天街是泰山的主要街道,这里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传统的商店,是游客了解泰山历史文化的好去处。
十八盘是通往泰山主峰的著名步道,蜿蜒曲折,需要攀登一段陡峭的石阶。
贡院是南宋时期的一所学校,这里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址,是了解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重要场所。
总的来说,泰山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无论是欣赏日出、登临主峰还是参观各个人文景点,泰山都能带给游客们深深的震撼和感动。
但在参观时,游客们也要注意保护环境,爱护自然资源,让泰山的美丽景色能够永远保存下去。
泰山文化内涵分析与欣赏
东岳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泰安市,被誉为五岳之首。
地势相对平缓的鲁中地区突现海拔一千五百多米的泰山,与周围地势的强烈反差给人以泰山高大、雄壮、险峻,的感觉。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历代皇帝更是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登山求仙;文人骚客也争相登山、留下不朽佳作。
因此,泰山留下了众多文化价值极高的人文景观。
我与2011年9月领略过泰山的雄壮和丰厚的文化内涵;下面就结合自己的理解,对泰山文化进行赏析
泰山传说
泰山周边流传着很多美好民间的传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影响最大的就是碧霞元君和泰山石敢当。
碧霞元君(当地人称亦泰山奶奶)是道教的重要女神。
民间传说碧霞元君更神通广大,能保佑农耕、经商、旅行、婚姻,能疗病救人,尤其能使妇女生子,儿童无恙。
碧霞祠香火极盛,当地人对她信仰极盛。
求子、求时运、求健康之人络绎不绝。
泰山曾经每年都会举行碧霞元君出巡仪式,出巡之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信徒、当地民众准备鞭炮贡品,出巡线路沿途民众跪拜行礼,求元君保佑,场面宏大、威严。
现存的《泰山碧霞元君出巡图》就描绘了元君出巡的胜景。
在泰山周边,农村盖房子一般都会求一个泰山石“泰山石敢当”镇宅。
相传泰山脚下住着青年石敢当,在当地非常有名,爱打抱不平。
有一姑娘中了妖气,石敢当帮忙赶走了妖风,但是敢他一次,他就去别处作恶。
后来,石敢当想了一个办法“请石匠在石头上刻上我的家乡和名字--泰山石敢当,谁家闹妖风,就把这石头放在谁家的门外,妖怪就不敢进去了。
”此后,泰山石敢当降妖的事越传越远。
以后,人们为了避邪所以人们在盖房子的时候,总是把刻有“泰山石敢当”的石头砌在墙上或放在门口,用来避邪。
…
美好的泰山传说体现了善良的中国人民气球能够得到上天的保佑,希望风调雨顺,天下太平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是大河农业文明影响下的中国人民思想状态的体现。
同时,也增加了泰山的神秘色彩,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泰山文化.
泰山封禅
封禅,即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
封禅大典是泰山独有的古老礼仪,构成了泰山崇拜与信仰的重要内容。
由于这为种礼仪的执行者是历代帝王,所以格外引人注目,其影响更为深远,形成了从传说中的古史到宋代皇帝,贯穿于原始社会和封建社会延绵相续的礼仪传统。
封禅的起源多与当时社会的生产力和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有很大的联系,人们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不能准确地把握,因此产生原始崇拜,特别是在恐惧的状态下,对日月山川、风雨雷电更是敬畏有加,于是“祭天告地”也就应运而生,从最开始的郊野之祭,逐渐发展到对名山大川的祭祀,而对名山大川的祭祀则以“泰山封禅”最具代表。
中国古代帝王为加强自己的统治,不约而同的宣传“神权天授”的理论,为了使这种理论得以证明,便有了封椫泰山的活动,使泰山祭天的作用得以延续,封建统治者的这种行为让泰山在人们心中的神山地位进一步强化,随后成为每代帝王一生必须的大事之一。
历代帝王在泰山封禅,构成了博大精深的泰山文化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也彰显了泰山在我国封建社会的不可撼动的崇高地位。
泰山石刻
泰山拥有历代刻石2500余处,堪称中国书法第一山。
泰山石刻涵括了整个中国的书法史,展示了中国书法艺术形变神异、一脉相承的发展脉络,书法艺术在泰山主要以石刻形式保存下来,其中大部为自然石刻,少量为碑碣。
汉武帝大一统无字碑、汉张迁碑、晋孙夫人碑……众多帝王、文人骚客再次留下歌功颂德、彰显文采的石刻。
其中现存中国最大最古的摩崖金刚经石刻刻在天然的2600平方米的石屏之上。
整个石刻以隶书为主,兼有楷、行、篆各种笔意。
形制雄伟,气势磅礴,书法纵逸遒劲,世人誉之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为历代书法爱好者所崇尚。
碧霞祠的东北,有一座山峰绝壁如削,俗称“大观峰”。
这里是泰山石刻最为集中的地方,布满了历代题刻,最著名的是唐玄宗于开元十三年,即公元725年登封泰山时御笔题写的《纪泰山铭》。
这块碑高13.3米,宽5.7米,碑文书24行,满行51字;碑额高3.95米,序言、铭文及额款共1008个字,是唐玄宗东封泰山歌功颂德的纪事碑,曾多次贴金,现在是一片金黄色,可以抵御风吹日晒。
碑文书写刚劲有力,是研究唐代书法和雕刻艺术的珍贵资料。
由于此碑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所以保护较好。
铭文的西侧是清代康熙皇帝的御笔“云峰”二字,因云雾常聚集于此而得名。
大观峰和云峰上遍布题刻:天日苍茫、呼吸宇宙、置身霄汉、青壁丹崖等,现在还能辨认的有七八十处,重重叠叠,密密麻麻;与《纪泰山铭》相映生辉。
置身泰山,仿佛进入了我国古代书法文化的大展厅,各朝各代的书法石刻随处可见,有的一块平时竟能见数个朝代的书法石刻,陡峭的山崖如何雕得如此辉煌的书法石刻?可见古人匠心独具、造诣深厚。
泰山石刻是研究古代书法艺术的重要资料,展现了我国古代文化大繁荣的景象,同时也表现了泰山当时繁荣的泰山文化。
泰山的石刻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以源远流长、品味高著称于世,是研究历史和书法镌刻艺术的宝贵资料。
从石刻的年代看,自秦至今,代代相继,各有佳作,前后延续达2200多年。
从石刻的品味看,有的为帝王亲制,有的出自重臣或名流之手,大都文辞优美,书体高雅,制作精巧,基本体现了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面貌。
从历史角度看,铭文所记事件,大都能与历史记载相印证或补史之缺,而且都与泰山的兴废有关。
从其艺术构思看,有的点石成景,有的点题意境,有的因石赋感,有的借景寓情,可谓意境契合,构思巧妙,为森林公园的规划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从艺术风格看,有的顺石势而飞舞,有的随山势而奔腾,有的着石苍古,有的洒脱飘逸,有的端庄严肃,有的活泼生动,真可谓百花齐放,洋洋大观。
就其书体而论,真、草、隶、篆,各体具备,殴、柳、颜、赵,应有尽有,构成了一部生动的书法艺术发展史。
不言而喻,研究书法镌刻艺术,不能不研究泰山的石刻;研究历史,特别是研究泰山发展史,不能不读泰山的碑文。
有人称“泰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缩影”,实不为过。
泰山宗教
泰山宗教是泰山文化的精髓。
由于泰山在历史上的神圣地位,使得各大宗教纷纷前来设坛传教,形成了儒、释、道、伊斯兰、基督教并存的局面,这种现象在国内外的名山大川中是极为罕见的。
泰山宗教文化的形成起源于原始宗教、大汶口文化、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
自然崇拜是最原始的宗教。
先人们对泰山的崇拜则是自然崇拜的一个重要内容。
从远古的自然崇拜,到秦汉的泰山封禅,使泰山的神山地位逐渐稳固,这也是各大宗教角逐泰山的历史原因。
泰山古有“神州”之称,“济南府人全,泰安州神全”。
在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泰安道观佛寺遍布全山,炼师羽士不乏其人,善男信女寒暑不绝。
历史上,泰山主要有儒教、佛教、道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
长期以来,它们在这里共存和发展着,以至今天仍庵、观、寺院、教堂并存,有“泰安三步一庙”俗话。
古时生产力低下,对周围事物的认知有限,对自然的改造有限。
人们相信上天有神仙管理者凡间的种种事务。
而泰山高大、雄伟、险峻,风景秀丽、云雾缭绕,人们自然对它充满了崇拜,人们认为山上居住着神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泰山,从一座山到自然山,文化山,精神山!这是世界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
它东临海,西靠黄河,凌驾于齐鲁大地,几千年来一直是东方政治、经济、文化的重点区域。
泰山文化深厚,其古建筑将建筑、绘画、雕刻、山石、林木融为一体,是东方文明伟大而庄重的象征。
泰山不就是风景秀地,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研究泰山文化对研究我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乃至世界,还没有一座山像泰山一样,在数千年持续不断的历史发展中,始终维系着一个古老民族“国泰民安”的信念与对“和平”、“统一”的企盼。
泰山,已成为一种象征。
在人们生生不息的活动中,泰山一直在寄托着每一个炎黄子孙对生活“和谐”、“平安”的期盼与向往。
泰山,是和平的承诺,和谐的保证。
在她的伟岸身躯默默地保护下,无论你在何时何地,都会感觉到来自泰山的力量,听到她一声平安的祝福!
泰山,中华民族精神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