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自然景观结合人文景观的审美特征浅析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6
泰山自然景观结合人文景观的审美特征浅析【摘要】通过对泰山景区进行了亲身的参观以及大量的阅读与泰山相关的文献资料,结合自身的感受以及文献资料的记载,我对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
经过研究分析,我认为泰山的伟大在于其雄伟的自然景观与其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泰山以“朝天”为中心的整体构思,表达了中国美学思想中“和”这个美学范畴,了解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间的这种和谐,对我们进一步解读泰山这部“历史巨著”意义深远。
同时对于我以后研究其它的旅游景点,领略其中的美更是一种有益的启发。
【关键词】泰山;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审美特征;完美结合;和谐【正文】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自然景观雄伟高大,著名风景名胜有天柱峰、日观峰、百丈崖、仙人桥、五大夫松、望人松、龙潭飞瀑、云桥飞瀑、三潭飞瀑等。
同时泰山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数千年来,先后有十二位皇帝来泰山封禅。
孔子留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赞叹,杜甫则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唱。
泰山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
“泰山天下雄”,泰山自然景观的最重要的审美特征就是雄壮。
泰山的美首先表现在其雄壮的自然景观上。
而构成自然景观的最基本、最关键的要素就是其形态美。
形态是自然景观空间呈现形式的外在表现,主要有景观的线条、大小、高低、造型等要素构成。
形态是自然景观基本的美学元素,也是自然景观形式美的最基本、最单纯、最直接、最外显的审美语言符号。
自然景观的形态美是景观的审美主体在第一时间的第一审美知觉。
一山天下雄,正是对泰山雄伟的外在形态的最直接的概括。
泰山海拔1545米,为我国东部最高山脉,坐北朝南,山体通体打开,一眼望遍全山,如同一尊巨佛横卧在华北平原上。
一座主峰玉皇顶直插云霄,其余山脉以此为中心呈放射状四面散开,实在是壮观之至,雄壮之美尽显于此。
泰山的崇高美摘要:一、泰山简介二、泰山的崇高美1.自然景观2.历史文化内涵三、泰山旅游资源1.登山路线2.著名景点四、泰山的文化价值1.文学作品中的泰山2.泰山的文化象征意义五、泰山的保护与传承正文:【泰山简介】泰山位于我国山东省中部,是五岳之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景观。
自古以来,泰山就是皇家祭祀的重要场所,被誉为“天下第一山”。
【泰山的崇高美】【自然景观】泰山自然景观独特,有着丰富的地质地貌。
泰山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磅礴。
泰山拥有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为游客呈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历史文化内涵】泰山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有着众多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
泰山上的古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如岱庙、南天门、玉皇顶等。
此外,泰山还有许多碑刻和历史故事,如秦始皇封禅、汉武帝巡狩等,使泰山成为了中国历史的见证。
【泰山旅游资源】【登山路线】泰山有五条登山路线,分别是红门路线、天柱峰路线、桃花峪路线、天街路线和玉皇顶路线。
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体力和兴趣选择合适的路线登山。
【著名景点】泰山的著名景点有岱庙、南天门、玉皇顶、日观峰、经石峪等。
每个景点都有各自的特点和美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
【泰山的文化价值】【文学作品中的泰山】泰山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如杜甫的《望岳》、陆游的《泰山行》等。
这些文学作品展现了泰山巍峨壮观的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敬仰之情。
【泰山的文化象征意义】泰山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被誉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泰山所蕴含的“天人合一、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泰山的保护与传承】泰山是我国的重要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需要得到充分的保护。
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泰山的保护力度,对泰山上的古建筑、碑刻等进行了修复和保护。
同时,泰山也被列入了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关注。
《泰山风光》吴组缃第一篇范文《泰山风光》吴组缃读后感泰山,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竞相吟咏的对象,其雄伟壮观、气象万千的风光,不知引发了多少诗人、画家的遐想。
吴组缃先生的《泰山风光》正是这样一部向读者展现泰山神韵的佳作。
书中,吴组缃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泰山的四季风光,春之生机、夏之繁茂、秋之斑斓、冬之素裹,将泰山的自然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写道:“春来草木知时,万物更新,泰山亦然。
”短短一句,便将泰山的春天描绘得栩栩如生。
作者在书中对泰山的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挖掘,从古代的帝王封禅,到文人墨客的题咏,再到民间的传说,无不体现出泰山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正如书中所述:“泰山不仅仅是一座山,更是一部厚重的历史。
”书中对泰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紧密结合进行了独特的解读。
在作者看来,泰山之美,不仅在于其雄伟的自然风光,更在于其深厚的人文底蕴。
这种观点在书中多次得到印证,如:“泰山之美,美在自然,美在历史,美在人文。
”书中文字犀利,旁征博引,触类旁通。
作者通过对泰山的描绘,引发了对人生、历史、文化的诸多思考。
例如,在描述泰山日出的壮观景象时,作者写道:“日出东方,光华万丈,人生短暂,吾辈当自强不息。
”此句既展现了泰山的壮美,又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我对这本书的整体看法是:它不仅让我领略到了泰山的自然风光,更让我对泰山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书中观点独特,文字优美,令人回味无穷。
正如书中所言:“泰山之美,美在内涵,美在底蕴。
”吴组缃先生的《泰山风光》正是这样一部展现泰山内涵与底蕴的佳作。
第二篇范文《泰山风光》吴组缃读后感——从自然与人文的交织视角在《泰山风光》一书中,吴组缃先生以独特的视角,将泰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为我们呈现出一幅丰富多彩的泰山画卷。
在这篇读后感中,我将尝试从自然与人文交织的视角,重新审视这本书,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深层意义。
泰山,自古以来便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其雄伟壮观的自然风光令人神往。
泰山的人文景观价值赏析泰山文化内涵分析与欣赏东岳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泰安市,被誉为五岳之首。
地势相对平缓的鲁中地区突现海拔一千五百多米的泰山,与周围地势的强烈反差给人以泰山高大、雄壮、险峻,的感觉。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历代皇帝更是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登山求仙;文人骚客也争相登山、留下不朽佳作。
因此,泰山留下了众多文化价值极高的人文景观。
我与2011年9月领略过泰山的雄壮和丰厚的文化内涵;下面就结合自己的理解,对泰山文化进行赏析泰山传说泰山周边流传着很多美好民间的传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影响最大的就是碧霞元君和泰山石敢当。
碧霞元君(当地人称亦泰山奶奶)是道教的重要女神。
民间传说碧霞元君更神通广大,能保佑农耕、经商、旅行、婚姻,能疗病救人,尤其能使妇女生子,儿童无恙。
碧霞祠香火极盛,当地人对她信仰极盛。
求子、求时运、求健康之人络绎不绝。
泰山曾经每年都会举行碧霞元君出巡仪式,出巡之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信徒、当地民众准备鞭炮贡品,出巡线路沿途民众跪拜行礼,求元君保佑,场面宏大、威严。
现存的《泰山碧霞元君出巡图》就描绘了元君出巡的胜景。
在泰山周边,农村盖房子一般都会求一个泰山石“泰山石敢当”镇宅。
相传泰山脚下住着青年石敢当,在当地非常有名,爱打抱不平。
有一姑娘中了妖气,石敢当帮忙赶走了妖风,但是敢他一次,他就去别处作恶。
后来,石敢当想了一个办法“请石匠在石头上刻上我的家乡和名字--泰山石敢当,谁家闹妖风,就把这石头放在谁家的门外,妖怪就不敢进去了。
”此后,泰山石敢当降妖的事越传越远。
以后,人们为了避邪所以人们在盖房子的时候,总是把刻有“泰山石敢当”的石头砌在墙上或放在门口,用来避邪。
…美好的泰山传说体现了善良的中国人民气球能够得到上天的保佑,希望风调雨顺,天下太平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是大河农业文明影响下的中国人民思想状态的体现。
同时,也增加了泰山的神秘色彩,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泰山文化.泰山封禅封禅,即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
泰山美学分析摘要: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
文章通过对泰山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地理地位等方面的阐述,从美学的角度对泰山进行分析。
关键词:泰山、自然风光、文化、遗产、美。
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自然景观雄伟高大,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著名风景名胜有天柱峰、日观峰、百丈崖、仙人桥、五大夫松、望人松、龙潭飞瀑、云桥飞瀑、三潭飞瀑等。
泰山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
数千年来,先后有十二位皇帝来泰山封禅。
孔子留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赞叹,杜甫则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唱。
一、自然风光.民间俗语曰泰山:岱宗乃宗岳也,山莫大于之,史莫古于之!泰山雄伟,海拔1545米,地质年龄近30亿年,山体分三层台阶式地质结构,犹如登天台阶,坐北朝南,山体通体打开,一眼望遍全山,如佛似坐。
一座主峰玉皇顶,直通云霄。
一条10.1公里的登封盘路御道,一线通天。
泰山主峰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而成。
从祭地经帝王行宫的岱庙,到封天的玉皇顶,构成长达十公里的地府——人间——天堂的一条轴线。
泰山的风景名胜以主峰为中心,呈放射形分布,历经几千年的保护与建设,泰山拔起于齐鲁丘陵之上,主峰突兀,山势险峻,峰峦层叠,形成“一览众山小”和“群峰拱岱”的高旷气势。
泰山多松柏,更显其庄严、巍峨、葱郁;又多溪泉,故而不乏灵秀与缠绵。
缥缈变幻的云雾则使它平添了几分神秘与深奥。
它既有秀丽的麓区、静谧的幽区、开阔的旷区,又有虚幻的妙区、深邃的奥区;还有旭日东升、云海玉盘、晚霞夕照、黄河金带等十大自然奇观及石坞松涛、对松绝奇、桃园精舍、灵岩胜景等十大自然景观,宛若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人文景观,其布局重点从泰城西南祭地的社首山、蒿里山至告天的玉皇顶,形成“地府”、“人间”、“天堂”三重空间。
泰山人文自然景观浅析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自然景观雄伟高大,著名风景名胜有天柱峰、日观峰、百丈崖、仙人桥、五大夫松、望人松、龙潭飞瀑、云桥飞瀑、三潭飞瀑等。
同时泰山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数千年来,先后有十二位皇帝来泰山封禅。
孔子留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赞叹,杜甫则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唱。
泰山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
泰山具有丰富的自然美,如果我们把风景自然美的形象特征概括为雄、奇、险、秀、幽、奥、旷的话,那么泰山除了从总体上和宏观上具有雄伟的特征外,还在雄中蕴含着奇、险、秀、幽、奥、旷等美的形象。
如斗母宫东溪内的“三潭叠瀑”,可谓“雄中藏秀”;“舍身崖”、“百丈崖”可谓“寓险于雄”;“仙人桥”,“扇于崖”造化钟神,堪称奇观;登泰山南天门则可领略“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及“旷然小宇宙”的诗情画意;而岱阴后石坞却是探幽寻奥的“天仙洞府”。
并且泰山是中国古建筑的荟萃之地,其中不乏精华所在。
在泰山看古代建筑,岱庙当然是必去的,从岱庙出北门后,徒步攀登,王母池、孔子登临处、十八盘、南天门、碧霞祠……均堪称杰作,泰山南麓的普照寺为著名佛教庙宇,泰山之北的齐长城更是世界之最。
泰山古建筑最突出的特点将是对地理环境的利用,它巧妙地因自然之势,又以人工之力加强和美化自然环境。
其一,在封禅祭祀活动的序列空间位置的选择上、充分利用泰山南坡由缓渐陡之势、造成登“天梯”的意境。
此路沿溪而上、人在谷中行、属“封闭型”自然景观、下段是紧紧收缩、直至岱顶才开放。
前奏长、对比十分强烈、对于“祭天”活动来说、造成环境感应的心理状态、若步步登天、扣人心弦。
登临南天门骤然开阔、恰似升仙。
因此,这样的地理环境是封禅祭祀空间序列的杰作。
其二、在建筑单体或群体位置的选择与建筑结构的创作上,有跨道而建的门户建筑,有登山转折处导向性建筑,有临溪而设的赏景建筑,有半山悬挂的宗教建筑,也有耸立于山巅的祭祀建筑等。
泰山人文自然景观浅析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自然景观雄伟高大,著名风景名胜有天柱峰、日观峰、百丈崖、仙人桥、五大夫松、望人松、龙潭飞瀑、云桥飞瀑、三潭飞瀑等。
同时泰山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数千年来,先后有十二位皇帝来泰山封禅。
孔子留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赞叹,杜甫则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唱。
泰山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
泰山具有丰富的自然美,如果我们把风景自然美的形象特征概括为雄、奇、险、秀、幽、奥、旷的话,那么泰山除了从总体上和宏观上具有雄伟的特征外,还在雄中蕴含着奇、险、秀、幽、奥、旷等美的形象。
如斗母宫东溪内的“三潭叠瀑”,可谓“雄中藏秀”;“舍身崖”、“百丈崖”可谓“寓险于雄”;“仙人桥”,“扇于崖”造化钟神,堪称奇观;登泰山南天门则可领略“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及“旷然小宇宙”的诗情画意;而岱阴后石坞却是探幽寻奥的“天仙洞府”。
并且泰山是中国古建筑的荟萃之地,其中不乏精华所在。
在泰山看古代建筑,岱庙当然是必去的,从岱庙出北门后,徒步攀登,王母池、孔子登临处、十八盘、南天门、碧霞祠……均堪称杰作,泰山南麓的普照寺为著名佛教庙宇,泰山之北的齐长城更是世界之最。
泰山古建筑最突出的特点将是对地理环境的利用,它巧妙地因自然之势,又以人工之力加强和美化自然环境。
其一,在封禅祭祀活动的序列空间位置的选择上、充分利用泰山南坡由缓渐陡之势、造成登“天梯”的意境。
此路沿溪而上、人在谷中行、属“封闭型”自然景观、下段是紧紧收缩、直至岱顶才开放。
前奏长、对比十分强烈、对于“祭天”活动来说、造成环境感应的心理状态、若步步登天、扣人心弦。
登临南天门骤然开阔、恰似升仙。
因此,这样的地理环境是封禅祭祀空间序列的杰作。
其二、在建筑单体或群体位置的选择与建筑结构的创作上,有跨道而建的门户建筑,有登山转折处导向性建筑,有临溪而设的赏景建筑,有半山悬挂的宗教建筑,也有耸立于山巅的祭祀建筑等。
浅析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关系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几大风景名胜区的探讨分析,阐释风景名胜区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在时空环境与审美情趣方面的关系。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关系Abstract: This paper through several major scenic area of our country, analyzes the, explains the scenic natural landscape and humanistic landscape in the mu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nd in time and space and environment and aesthetic aspects of the relationship.Key Words: scenic spot; natural landscape; humanistic landscape; relationship 在风景名胜区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始终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自然景观是风景名胜区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人文景观是风景名胜区增长与发展的核心。
每个风景名胜区的发展都离不开其独特的自然景观,更离不开其不断丰富的人文景观。
1 概念1.1 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
设立风景名胜区的目的主要在严格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地开发利用,供社会公众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风景名胜区分为国家级与省级两个级别。
迄今为止,全国共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七批次共208处。
1.2 自然景观自然景观是指在自然力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景观,诸如自然形成的河流、山川等,一切自然景观都是大自然长期发展变化的产物,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造而成,具有天然赋存的特点,即天赋性,因而它是旅游的第一环境。
泰山自然景观结合人文景观的审美特征浅析
【摘要】通过对泰山景区进行了亲身的参观以及大量的阅读与泰山相关的文献资料,结合自身的感受以及文献资料的记载,我对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
经过研究分析,我认为泰山的伟大在于其雄伟的自然景观与其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泰山以“朝天”为中心的整体构思,表达了中国美学思想中“和”这个美学范畴,了解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间的这种和谐,对我们进一步解读泰山这部“历史巨著”意义深远。
同时对于我以后研究其它的旅游景点,领略其中的美更是一种有益的启发。
【关键词】泰山;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审美特征;完美结合;和谐
【正文】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自然景观雄伟高大,著名风景名胜有天柱峰、日观峰、百丈崖、仙人桥、五大夫松、望人松、龙潭飞瀑、云桥飞瀑、三潭飞瀑等。
同时泰山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数千年来,先后有十二位皇帝来泰山封禅。
孔子留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赞叹,杜甫则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唱。
泰山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
“泰山天下雄”,泰山自然景观的最重要的审美特征就是雄壮。
泰山的美首先表现在其雄壮的自然景观上。
而构成自然景观的最基本、最关键的要素就是其形态美。
形态是自然景观空间呈现形式的外
在表现,主要有景观的线条、大小、高低、造型等要素构成。
形态是自然景观基本的美学元素,也是自然景观形式美的最基本、最单纯、最直接、最外显的审美语言符号。
自然景观的形态美是景观的审美主体在第一时间的第一审美知觉。
一山天下雄,正是对泰山雄伟的外在形态的最直接的概括。
泰山海拔1545米,为我国东部最高山脉,坐北朝南,山体通体打开,一眼望遍全山,如同一尊巨佛横卧在华北平原上。
一座主峰玉皇顶直插云霄,其余山脉以此为中心呈放射状四面散开,实在是壮观之至,雄壮之美尽显于此。
雄壮美是巨大力量的展示,具有惊心动魄的气势,能够引发自然景观的审美主体由衷的赞叹与敬仰。
雄壮的泰山,古往今来让无数的参观者产生发自内心的仰慕与敬畏。
伟大的诗人东游至此,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的由衷感慨。
然而“泰山天下雄”,一方面在于其“盘横竖百里”之大,拔起于华北大平原,凌驾于齐鲁丘陵之上的高峻,更在于人文精神意义上的崇高与至尊。
旅游景观的人文主义精神主要通过其悠久的人文景观所包含的厚重的文化底蕴来展现,而这种展现就是旅游景观的人文景观美。
人文景观美泛指劳动创造的一切美好事物,它区别于自然景观美,又以自然景观美为素材、背景、陪衬、对象,往往是自然美和人工美的有机结合。
人文景观美蕴含着人类文明的一切成就,是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有机结合,是真、善、美得有机统一。
从审美学角度分析,
人文景观的审美特征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审美和实用的双向发展;第二,社会美和艺术美的融合统一;第三,深层的文化底蕴。
[1]
“泰山,从一座山,到自然山,文化山,精神山!这是世界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
”[2]这句简短的评价,指出了人文景观在泰山景观中的重要地位。
泰山文化底蕴深厚,其古建筑将建筑、绘画、雕刻、山石、林木融为一体,称为东方文明伟大而庄重的象征。
除此之外,自秦始皇始,先后有12位皇帝举行泰山封禅祭拜大典,历朝有94位皇帝以各种级别参拜!使得泰山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国山”。
泰山人文景观的审美特征主要在于其人文景观营造的一种意境美。
包括人文景观烘托的意境美、特色点化的理想意境美、诗文描绘的空灵意境美、神话渲染的离奇意境美、宗教色彩的神秘意境美。
[3]其中人文景观烘托的意境美主要是指以自然为主题,配以亭台楼阁之类的人文景观,如同泰山上的壶天阁、五松亭等;特色点化的理想意境美主要指用文字点化,使特色更加鲜明的景观,比如泰山南天门;诗文描绘的空灵意境美主要是指古代文人在景点留下一些墨香笔迹,让后人咀嚼品味,比如泰山上的2500余处历代刻石,李斯、颜真卿等历代书法家均留迹于此,着实增加了泰山的文化底蕴;神话渲染的离奇意境美主要是利用神话传说来解释和渲染景点的神秘性,泰山东岳庙就是为祭奠传说中的泰山神,人们在参观这一景点的同时,也了解了一段古老的神话,在无形之中增添了景点的一份神奇之美;宗教色彩的神秘意境美,“天下名山僧占多”,高度概括了中国著名山水
跟宗教的关系,深山埋古刹,营造了一种神秘意境美。
泰山是一座文化名山,佛教文化则是泰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泰山普照寺为千年古刹,历经战火,多次重修保存至今,称为一个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为泰山文化乃至中华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
泰山美包括自然景观美和人文景观美的有机结合,把富有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的自然景观同悠久的民族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价值更高,内容更为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浑然一体的泰山风景景观。
[4]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关系是:自然景观因人文景观而显著、充实;人文景观因自然景观而得以保存和发展。
泰山的人文景观包括宫室、碑坊、道路、桥梁、亭台、石刻等等。
人文景观的营构主要是为了烘托和渲染泰山本身的万千气象。
风景区设计者好像是一位玉雕巨匠,他没有用雕刻掩盖玉的素质,而是更巧妙地显示了玉石本身的美。
泰山的美在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而这种美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和”。
所谓“和”,也就是多样统一所形成的整体和谐,泰山的美就在于它的宏大的整体和谐。
以泰山上的亭台与泰山小路的和谐布局为例:泰山山路曲折,登山过程中难免给人一种眩晕的感觉,而在盘山而上的曲折山路上设立几个亭或者坊则会产生调节游人情绪的作用。
如果说山路是流动的景观,则途中的亭台就是静止的景观。
陈从周认为,园林有动观有静观之分,静观是园中予游览者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则是要有较长的游览线。
二者说来,小园应以景观为主,动观为辅。
大园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
[5]泰山山路曲折漫长,
从这种意义上,泰山俨然是一座以动观为主,景观为辅的“宏大的园林”。
从岱宗坊到岱顶是一条长长地游览线,步移景换,体现了泰山以动观为主的特点。
期间静观的点,也就路途中散落的亭台,对于游览怎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不如途中的对松亭就是游人驻足欣赏万松山景物最理想的地方。
从山路和途中亭台的布局中,我们看到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和谐:造型、风格各异的亭台楼榭散布在幽深曲折的山路上,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替出现,多变而不繁琐,一种和谐之美溢于其中;同时还有一种游人与景观之间的和谐:攀爬山路难免劳累,而突然出现的亭台则为游人提供了一个歇息的场所,坐在亭子里,一边休息,一遍欣赏着亭台外的自然风光或者前人留在亭台廊柱上的诗词绘画,那感受怎一个“惬”字了得!
泰山是一座气势雄壮的大山,同时更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名山。
泰山的美离开了它的雄壮的自然特征,一切艺术想象都会失去依凭。
然而泰山的没并不仅限于自然特征,也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上。
泰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和谐的完美结合,体现了泰山的美。
因此,泰山作为一个盛名景区,规划开发中就要兼顾到泰山景观整体的和谐。
既要保持自然本身的和谐,又要解决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和谐,以及景观与游人心里、生理上的和谐。
而作为以为游客,在游览中我们善于结合景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去发现、追求两者之间的那份和谐之美。
【参考文献】
[1]李祝舜.旅游人文景观的审美特征旅游科学,[M]1996.01
[2] 刘秀池.泰山大全[M]. 山东:山东友谊出版社,1995.8
[3]孙东敏.自然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遥感学院[M]1995.05
[4]曹南燕.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中国风景名胜区[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
[5]陈从周.说苑[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