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1.1.2 货币的职能和纸币 新人教版必修1
- 格式:ppt
- 大小:1.67 MB
- 文档页数:5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知识点:货币的职能货币职能的含义:是货币本质的体现,指货币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货币从产生时就具有的职能)①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它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②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则需要现实的货币。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
货币的其他职能包括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比较:①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做社会财富的代表被保存起来,这时货币执行着贮藏手段的职能。
②支付手段:随着商品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
在赊销赎够中,货币被用来偿还债务。
后来,它又被用来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
③世界货币:当货币越出国内市场,在世界市场上购买外国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在国与国之间转移时,它就具有了世界货币的职能。
比较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含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原因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与一切商品交换表现形式观念上的货币现实上的货币其他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判断货币的常用职能:①价值尺度:多用“标价”、“价格”等词语。
②流通手段:多用“购买”、“买卖”等词语。
③贮藏手段:多用“保存”、“退出流通领域”等词语。
④支付手段:多用“赊销赊购”、“还债”、“利息”、“税款”、“工资”等词语。
理解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的: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的“基本”是指这两个职能从货币产生时就存在,货币的职能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
①价值尺度:A、价值尺度含义。
价值尺度主要是以货币为尺度表现和衡量其它一切商品的价值的大小。
在这里,“一切”体现了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
货币的基本职能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3-5页,看看货币有哪两种基本职能?分别是什么意思?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1)、货币有两种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2)、价值尺度价值尺度就是作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子,把商品的价值,也就是包含的人类劳动多少用金银表示出来。
提出问题:金银为什么成为价值尺度,衡量商品价值大小?教师点评:因为金银是商品,有价值,可以与商品价值作比较。
用金银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大小,就叫做商品的价格。
平时我们说某种商品多少钱,就是指商品的价格。
需要说明的是,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时,不需要现实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
(3)、流通手段。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4页,思考这种商品交换活动与直接的无物交换有什么不同?学生活动:思考讨论,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在直接的物物交换中,卖和买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不可以分开的。
货币产生后,商品交换是以货币为中间媒介进行的,交换活动分成卖和买两个过程,卖和买在时间上、空间上都可以分开。
想一想生活中的交换活动是不是这样?这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叫做商品流通。
用公式表示:商品――货币――商品。
教师点拨: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发挥了什么作用?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中间媒介,这种作用或者叫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教师点拨:在商品流通中,货币能否是观念中的货币,而不用现实货币?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必须是现实货币,因为它是财富的代表。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5页一二自然段内容,思考:货币产生后的商品交换方式,给商品生产者带来什么样的威胁?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商品流通中,由于买卖是分开的,生产者只有卖出商品,付出的劳动才能得到补偿,否则,就会亏损,甚至破产倒闭。
因此,生产者必须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好的商品。
教师活动:同学们想想,货币可以交换一切商品,是不是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越多越好?教师点评:不是的。
第二课货币的基本职能纸币第3、4课时时间:课前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2)理解纸币的含义极其优点。
(3)知道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4)了解价格的含义2、能力目标:综合认识货币职能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爱护人民币的情感和辨别假钞的意识。
二、学习重点难点:重点:货币的职能、纸币难点:纸币三、学习方法指导:把握关键词,找出有效信息。
四、基础知识梳理(预习本框内容,完成预习题1——7填空题)1、货币的职能是货币的体现。
货币从产生的时候起,就具和两种基本职能。
2、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尺度。
货币产生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来表现,商品价值的大小就表现为。
3、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叫做价格。
4、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的货币。
5、货币充当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以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公式是。
6、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7、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课中学案一、检查课前学案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2)理解纸币的含义及其优点。
(3)知道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4)了解价格的含义2、能力目标:综合认识货币职能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爱护人民币的情感和辨别假钞的意识。
三、探讨展示、探究活动一:1、这里的数量单位所表示的是什么?它们体现了货币的哪种职能?教师总结:数量单位表示的是商品的价格,体现了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
这里可以引导学生联想,想到商品基本属性、交换、货币单位等。
探究活动二:这里的货币发挥了什么作用?教师总结:本场景中,在卖与买两个相互衔接的阶段中,货币发挥了流通手段职能,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
这里要引导学生看到动态的商品流通,还可以埋下伏笔,如:布和菜如何才能卖掉换成钱、如何卖出好价钱?探究活动三:摔坏的一定是商品生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