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 估算2课件 冀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3.90 MB
- 文档页数:12
二《运用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掌握估算方法的基本步骤及其应用;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学习策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共同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估算方法的基本步骤;2.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1.对问题进行估算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情境导入教师可用以下情境导入新课:“你们想要知道班级里人数最多的是哪个班吗?如果你们想知道这个答案,你们会怎么做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并在讨论中引导学生想到估算这一方法。
1.2 引入概念教师引入估算的概念并解释其基本原理。
例如:“估算是一种近似计算的方法,通过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一些已知信息,来得到一个适当的数值来解决实际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需要用到估算方法。
”2. 知识讲解2.1 估算方法的基本步骤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估算方法的基本步骤,例如:1.初步分析问题,确定估算范围;2.确定所需数据的单位,进行单位换算;3.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4.进行近似计算,得到约数;5.执行最后的估算过程,并得出结果。
教师可结合实际问题进行讲解,让学生深入理解估算的基本步骤。
2.2 估算方法的应用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教师示范如何运用估算方法来解决,例如:1.确定年级里最高的同学身高;2.估算本班同学的个数;3.估算某种食品的总销量。
3. 组织实践3.1 组织小组活动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选出一个实际问题,并运用估算方法进行解决。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相互讨论,共同探究,分享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2 总结讨论每个小组分享其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思路,教师在总结中指出估算方法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注意的细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究。
4. 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将自己所处的宿舍楼的总层数、总户数和各类人员的人数进行估算,并将这些信息记录在日志中。
4 估 算
项目内 容
1.列竖式计算。
19×30= 21×9= 99×6= 19×49=
2.92人参观动物园,票价为每人9元,买门票大约需要多少元钱?
分析与解答:
(1)估算的方法:方法一 把9看作10,把92看作90,9≈10,92≈90,10×90=( )元
方法二 把92看作90,92≈90 9×90=( )元
方法三 把9看作10,9≈10 10×92=( )元
第二种估算方法和实际需要的钱数相差最少,要使估算结果接近实际结果,学会选择合理的估算方法也很重要。
(2)把乘数看成与它接近的( )时,用“≈”连接,如18≈20,相乘的积用等号连接。
3.估算的方法有很多种,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把其中一个两位数看成与它最接近的
( ),另一个两位数不变或者把两个乘数都看成( ),再进行计算,得出估算结果。
4.一所学校的阶梯教室有22排,每排有18个座位。
这个阶梯教室大约能坐多少人?
5.一份稿件,平均每行有29个字,共有31行,这份稿件大约有多少个字?
温馨
提示
知识准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答案:1.570 189 594 931 2.(1)900 810 920 (2)整十数 3.整十数 整十数4.22×18≈400(人) 5.29×31≈900(个)。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2.2.1 估算|冀教版1. 教学目标本节课要求学生:•了解估算的含义和作用•学习估算的方法•能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2. 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估算方法的介绍与学习•实际问题的估算2.2 教学难点•针对不同的实际问题运用不同的估算方法•通过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3. 教学准备•教材《三年级数学冀教版下册》•课件:估算的方法•黑板、白板、粉笔/马克笔等文具•学生的教材4. 教学流程4.1 教师引入•让学生看一组数:23、57、99。
问学生这三个数的和是多少,是否需要精确计算?引出估算的概念。
4.2 重点讲解•讲解估算方法:取整、约数、倍数、近似数等。
•将估算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
4.3 案例演练•通过上述方法,估算一组数的和。
•解决 -4℃到阳台长度的问题:阳台有多长?•解决庆祝喜庆节日:请同学们估算一下,你们班级喜庆的气球至少需要多少个?4.4 学生练习•课后布置估算的小作业,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评价•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如何估算实际问题。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是否能够熟练解决估算问题。
6. 课后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更多实际估算问题,例如家庭开销、体育比赛获胜者等等。
•给学生推荐估算相关的书籍和网站。
7. 教学反思本节课对学生的理解和运用估算法的能力进行了提升,但在案例演练环节,需要更加注重实际问题的难度和复杂度,以便更好地考验学生的解题能力。
此外,需要指导学生在估算过程中考虑估算结果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2.1 估算 | 冀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生活情境,感受估算的意义和价值,初步建立估算的概念。
2. 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进行简单的估算。
3. 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估算的概念和意义。
2. 常用的估算方法。
3. 实际情境中的估算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常用的估算方法,能在实际情境中进行简单的估算。
2. 难点: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以及在不同情境下进行准确的估算。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估算的意义和价值。
2. 学生分享生活中用到估算的经历,激发对估算的兴趣。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讲解估算的概念和意义。
2. 学生通过实例,体会估算的方法和技巧。
3. 教师介绍常用的估算方法,如四舍五入法、倍数法等。
三、实践操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估算练习,选取适当的估算方法。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估算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师批改练习题,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板书设计:估算概念和意义常用的估算方法实际情境中的应用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的相关练习题。
2. 搜集生活中的估算实例,下节课分享。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估算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和技巧。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进行简单的估算。
但在不同情境下进行准确的估算仍需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能力。
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教学过程”部分,因为这个部分详细描述了课堂的具体实施步骤,这对于理解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实现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