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含天然有毒物质的食物
- 格式:ppt
- 大小:4.29 MB
- 文档页数:75
天然毒素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有毒物质,常见的天然毒素包括:
氰化物:常见于苹果、橘子、葡萄等水果中,对人体有中毒性。
食物中的有机磷农药:常见于水果、蔬菜、肉类中,对人体有毒性。
铅:常见于饮用水、食物中,对人体有毒性。
牛磺酸:常见于牛奶、乳制品中,对人体有毒性。
黄曲霉毒素:常见于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产品中,对人体有毒性。
这些天然毒素在食品中的含量通常都很低,但如果摄入过量,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因此,建议在食用食品时注意控制摄入量,以保证自己的健康。
第六章动植物中天然有毒物质1 概念•是指一些动植物本身含有某种天然有益成分或由于贮存条件不当形成某种有毒物质,被人食用后所引起的中毒。
包括:河豚鱼、有毒贝类等引起的有毒动物中毒和毒蕈、豆角、木薯、含氰苷果仁引起的有毒植物中毒。
该类食物中毒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
2 来源动物性中毒食品:1、天然含有有毒成分如:河豚鱼。
2、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大量的有毒成分如:鲐鱼植物性中毒食品:1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植物或其加工制品如:大麻油、桐油2、加工过程中未能破坏或除去有毒成分(如木薯、苦杏仁等)3、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成分如:发芽的马铃薯等第二节动植物中的天然有毒物质一、植物性有毒成分在植物性有毒成分中,目前已发现的植物毒素约有1000余种。
但是它们大部分都属于植物次生性代谢物,主要的种类有氰苷、皂苷、茄碱、棉子酚、毒菌的有毒成分以及植物凝集素等。
• 1、毒苷物质糖分子中的环状半缩醛的羟基和非糖类化合物分子中的羟基脱水缩合而成具有环状缩醛结构的化合物。
具有毒性的一般为氰苷和皂苷。
(1)氰苷:主要存在于某些豆类、核果和仁果的种仁以及木薯的块根等植物体中。
其毒性作用是潜在的,只有当氰苷发生降解,产生氢氰酸时,才表现出比较严重的毒性。
氢氰酸的氰离子可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铁离子结合,使呼吸酶失去活性,氧不能被组织细胞利用,导致组织缺氧而陷于窒息状态。
苦杏仁氰苷为剧毒,对人的最小致死量0.4~1mg/kg.bw,约相当于1~3粒苦杏仁。
(2)芥子甙(硫代葡萄糖苷):硫苷类有毒成分,又称作为致甲状腺肿原。
主要存在于甘蓝、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及葱、大蒜等植物。
是引起菜籽饼中毒的主要有毒成分。
(3)皂苷:代表物质为大豆皂苷。
皂苷具有破坏红血球的溶血作用,所以当使用过量时,则可引起中毒。
• 2、生物碱:是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碱性,味苦多为复杂的环状结构茄碱:又称为龙葵碱或龙葵素, 存在于茄子、马铃薯等茄属植物中,在一般情况下茄碱的含量很小,所以不会使食用者发生中毒。
含有天然有毒物质的食物食用小常识在常见的食物中,有少数含有一定的毒素。
在食用前应该经过正常处理,消除毒害因素,以免引起中毒。
1、四季豆四季豆一定要煮透、煮熟才能食用。
未煮熟的四季豆,其中的皂素对消化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其所含凝血素有凝血作用。
此外它的亚硝酸盐和胰蛋白酶抑制物都能产生一系列的肠胃刺激症状,产生食物中毒,主要是胃肠炎症状。
在煮熟后,其凝血作用的物质就分解了。
2、蚕豆蚕豆种子含有巢菜碱苷,是6-磷酸葡萄糖的竞争性抑制物,是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即蚕豆黄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春夏吃青蚕豆时常有中毒发生,而且一般在吃生蚕豆后4~24小时后即可发病。
预防办法是不要生吃新鲜嫩蚕豆,应该煮熟后食用。
3、生豆浆豆浆虽然营养丰富,且易消化吸收,但由于生大豆也含有毒成分,当食用未煮熟的豆浆时,亦可引起中毒。
特别是在豆浆加热到80℃左右时,皂素受热膨胀,泡沫上浮,形成“假沸”现象,其实此时存在于豆浆中的皂素等有毒害成分并没有完全破坏,如果饮用这种豆浆即会引起中毒,通常在食用0.5~1小时后即可发病,主要是胃肠炎症状。
煮豆浆时,如果“假沸”之后继续加热至沸,泡沫消失,即表明皂素等有毒成分受到破坏,然后小火煮10分钟,即可达到食用安全的目的。
也可以采取93℃加热30分钟,121℃加热5~10分钟,或喷雾干燥等方式有效消除有害成分。
4、木薯木薯的块根富含淀粉,是食品和工业淀粉的良好来源。
不过,木薯的全株各部位,包括根、茎、叶都含有毒物质。
而且新鲜块根毒性较大。
其有毒物质是亚麻仁苦苷。
如摄入生的或未煮熟的木薯及其汤,都会中毒。
这是由于亚麻仁苦苷与共存于木薯中的亚麻仁苦苷酶或经胃酸水解,产生游离的氢氰酸所致,一般食用150~300g生木薯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预防的办法:是食用木薯前先去皮,水浸薯肉,使氰苷溶解,泡6天,可除掉70%的氰苷,再加热煮熟,即可食用。
或者采用切片水浸晒干(去皮、切片、水浸3~6天,沥水,晒干)、熟薯水浸(去皮、切片、水浸48小时,沥干、蒸熟)等方法均可去毒。
天然食品有毒的例子
天然食品中可能存在一些有毒的例子。
比如,李子中含有一种叫
做氰化物的毒素,其中多核李子的含量更高。
若摄入过多的氰化物,
可能会导致中毒症状,如头晕、恶心、呼吸困难甚至严重的中毒情况。
苹果种子中也含有微量的氰化物,但正常食用数量是安全的。
而蓝莓
和葡萄中的叶酸可能会与某些药物相互作用,导致健康风险。
此外,
植物中一些未成熟的果实可能含有有毒成分,如未成熟的番茄和黄瓜
中的龙葵素,若摄入可能带来健康风险。
然而,这些有毒物质通常是
在食用过量或不当处理的情况下才会带来问题。
所以在选择和食用天
然食品时,我们需要注意适量摄入,并确保正确烹饪和处理,以减小
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