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抗器并联
- 格式:ppt
- 大小:812.00 KB
- 文档页数:8
编号:SY-AQ-02610( 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并联电抗器的作用Function of shunt reactor并联电抗器的作用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1、削弱空载或轻载时长线路的电容效应所引起的工频电压升高。
这种电压升高是由于空载或轻载时,线路的电容(对低电容和相间电容)电流在线路的电感上的压降所引起的。
它将使线路电压高于电源电压。
当愈严重,通常线路愈长,则电容效应愈大,工频电压升高也愈大。
对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而言,空载或轻载时线路电容的充电功率是很大的,通常充电功率随电压的平方面急剧增加,巨大的充电功率除引起上述工频电压升高现象之外,还将增大线路的功率和电能损耗以及引起自励磁,同期困难等问题。
装设并联电抗器可以补偿这部分充电功率。
2、改善沿线电压分布和轻载线路中的无功分布并降低线损。
当线路上传输的功率不等于自然功率时,则沿线各点电压将偏离额定值,有时甚至偏离较大,如依靠并联电抗器的补偿,则可以仰低线路电压得升高。
1、减少潜供电流,加速潜供电弧的熄灭,提高线路自动重合闸的成功率。
所谓潜供电流,是指当发生单相瞬时接地故障时,在故障相两侧断开后,故障点处弧光中所存在的残余电流。
产生潜供电流的原因:故障相虽以被切断电源,但由于非故障相仍带电运行,通过相间电容的影响,两相对故障点进行电容性供电;由于相间互感的影响,故障相上将被感应出一个电势,在此电势的作用下通过故障点及相对地电容将形成一个环流,通常把上述两部分电流的总和称之为潜供电流。
潜供电流的存在,使得系统发生单相瞬时接地短路处的潜供电弧不可能很快熄灭,将会影响单相自动综合闸的成功率。
电力系统中串联电容器、并联电容器、串联电抗器、并联
电抗器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串联电容器:减少线路中的感性,使感性和容性达到平衡,达到线路中无电压的损失,达到线路输送的功率为自然功率,减少线路中的无功功率:并联电抗器,因为电抗器为大电感,一般应用在特高压的线路中,因为特高压的线路中采用分裂导线,线路中存在大量的容性的无功功率,这时候在线路的首段和末段并联电抗器,吸收这些容性功率,减少线路输送无功功率,输送的功率为自然功率,同时当线路轻载的时候,避免线路的过电压和发电机的带长线的自励磁和抑制了潜供电流,使单相故障的速度更快了,一般的600km的距离可以设置电抗器;并联电容器,并联在线路的末端,为负载提供了无功功率,使线路线路输送的无功功率减少,减少了线路中的损耗,同时可以提高负载侧的功率因素,并联在线路的首段,也就是母线侧,一般用于提高母线侧的功率因素,母线侧的功率因素一般可以达到0.95到0.98;串联电抗器,一般用于限流的左右,滤除谐波:除了串联电容器以外,都是通过无功功率来改善线路的电能质量,也要考虑这三种方式对于谐波的影响,产生高次谐波,对于电力电子仪器有害,一般通过并联电容器和电感来滤除谐波电流和电压,可以参考
静止补偿器中的可控硅电抗器。
并联电抗器1.并联电抗器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并联电抗器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常用于补偿系统电容。
它通过向超高压、大容量的电网提供可阶梯调节的感性无功功率,补偿电网的剩余容性充电无功功率控制无功功率潮流,保证电网电压稳定在允许范围内。
实践证明,对于一些电压偏高的电网,安装一定数量的并联电抗器是解决系统无功功率过剩,降低电压的有效措施,特别是限制由于线路开路或轻载负荷所引起的电压升高。
所以在一定的运行工况中,在超高压输电线路手段装设并联电抗器以吸收输电线路电容所产生的无功功率,称为并联电抗器补偿。
由于目前应用于电力系统的电抗器大都为固定容量的电抗器,其容量不能改变,无法随时跟踪运行工况的无功功率变化,造成电抗器容量的浪费,与目前节能减排的主题不相符合,所以,有必要研究可控电抗器这个热门话题,使得电抗器的容量可控可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我国发展智能电网的要求。
2.可控并联电抗器的分类、基本原理和优缺点图1可控并联电抗器的分类2.1 传统机械式可调电抗器调匝式和调气隙式是最早出现并广泛应用的可调电抗器。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调节线圈匝数或调节铁芯气隙的长度来改变电抗器的磁路磁导,从而改变电抗值。
调匝式可控电抗器较易实现,但是电抗值不能做的无级调整。
调气隙式由于机械惯性和电机的控制问题无法在工程上应用。
2.2 晶闸管可控电抗器(TCR)晶闸管可控电抗器,是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可控电抗器,它采用线性电抗器与反并联晶闸管串联的接线方式,通过控制晶闸管的触发角就可以控制电抗器的等效电抗值。
TCR的控制灵活,响应速度快,缺点是在调节时会产生大量的谐波,需要加装专门的滤波装置。
在高电压大容量的场合下,必须采用多个晶闸管串联的方式,造价昂贵,这使得它在超高压电网中的应用受到了相当大的限制,目前主要应用范围是35kV和10kV的配电网中。
2.3 磁控电抗器磁控电抗器是通过改变铁芯的磁阻来实现电感值可调。
磁阻大,电感小;磁阻小,电感大,改变磁阻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外加直流助磁来改变磁路的饱和程度;另一种是在控制绕组外加交流电流调节电抗器铁芯中的来实现电抗值可调的目的。
并联电抗器原理
并联电抗器是一种电力电子装置,用于改变电路中的功率因数或电感。
它由电感线圈和电容器组成,这些元件通过并联连接。
并联电抗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感或电容来实现对电路的调节。
当并联电抗器连接到电路中时,它会提供额外的电感或电容来改变电路中的等效电感或电容。
通过调节并联电抗器的参数,可以改变电路中的功率因数或电感。
当电路中需要增加电感时,可以连接一个并联电感器。
并联电感器通过提供额外的电感量,有效地增加了电路的总电感。
这在某些情况下是必要的,例如在交流电路中,增加电感可以改善功率因数,减少失真并提高电路的效率。
另一方面,当电路中需要增加电容时,可以连接一个并联电容器。
并联电容器通过提供额外的电容来增加电路的总电容。
这对于需要存储额外电荷或改变电路的频率响应的电路非常有用。
总的来说,通过连接并联电抗器,可以灵活地调整电路中的电感和电容,从而改变电路的功率因数或电感。
这对于各种电力和电子应用非常重要,例如电力系统中的功率因数校正、电子设备中的滤波和频率响应校正等。
简析并联电抗器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摘要:本文结合750KV超高压输电线路,对并联电抗器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首先概述了并联电抗器,简述了750kV超高压输电线路的主要特征,对并联电抗器在750kV超高压输电线路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并联电抗器;750KV超高压;输电线路;特征应用一、并联电抗器的概述并联电抗器一般接在超高压输电线的末端和地之间,起无功补偿作用。
并联电抗器绕组接线原理为上下两路并联的内屏-连续式绕组,用绝缘加强的电解铜换位导线绕制,上下两支路并联,每支路首端十数段为插入电屏的绝缘加强段,其余为连续段。
超高压并联电抗器内部结构一般有芯式结构和壳式结构。
芯式结构具有损耗低、振动小,不易发生局部过热的特点。
壳式结构常用的蝴蝶形层式线圈绕制工艺较复杂,而且套管等部件的国内制造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在国内超高压输电线路中均采用芯式结构高抗。
芯式高抗结构为:中间立铁芯饼摞成的铁芯柱,铁芯柱外套芯柱地屏、绝缘、绕组和围屏,旁轭外围旁轭地屏和围屏;在绕组两端设置器身磁屏蔽,在前后侧箱壁上设置箱壁磁屏蔽,从而在器身两侧由器身磁屏蔽和箱壁磁屏蔽构成完整的漏磁回路,屏蔽漏磁。
二、750kV超高压输电线路的主要特征分析750kV超高压输电线路具有输电距离长、电压等级高、线路充电功率大等特征。
具体表现为:(1)空载长线容升效应。
在750kV 超高压输电线路中由于输电线路中的电阻、电抗、电导和电纳是沿线路长度均匀分布的,一条空载长线可看作由无数个串联的L,C 回路构成,在工频电压作用下,线路的总容抗一般远大于导线的感抗,因此线路各点的电压均高于线路首端电压,而且愈往线路末端电压愈高。
对于空载超高压输电线路来说,输电线路的末端电压会高于首端电压。
为使末端电压值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需要在线路的适当位置并联高压电抗器来改善线路的电压分布,限制空载容升。
(2)单相接地时的潜供电流。
我国超高压输电线路一般都采用单相重合闸,以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水平,另外单相重合闸的过电压也比三相重合闸低得多。
低压并联电抗器的作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低压并联电抗器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其作用不可忽视。
本文将详细介绍低压并联电抗器的基本原理、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其应用领域。
通过深入探讨和分析,旨在全面了解低压并联电抗器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以及展望未来其发展趋势。
最终目的是使读者对低压并联电抗器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认识到其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1.1 概述部分的内容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对低压并联电抗器作用的概述,对文章结构的介绍以及阐明文章的目的。
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低压并联电抗器的基本原理、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应用领域。
结论部分将总结低压并联电抗器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低压并联电抗器的发展前景,最终得出结论。
文章1.2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介绍低压并联电抗器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探讨其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通过对低压并联电抗器的深入了解,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并为未来低压并联电抗器的发展提出更好的展望和建议。
同时,也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增进对电力系统中重要设备的认识,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发展做出贡献。
请编写文章1.3 目的部分的内容2.正文2.1 低压并联电抗器的基本原理低压并联电抗器是一种用于电力系统中的无源无功补偿装置,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电抗器的感性电抗和电容性电抗来补偿电网中的无功功率。
在电力系统中,由于电感和电容元件的存在,导致电网中产生一定的无功功率,这对电网的稳定运行和电能的传输造成不利影响。
低压并联电抗器通过提供一个与电网中的无功功率相反的无功功率,可以有效地将电网中的无功功率补偿掉,使得电网运行更加稳定。
低压并联电抗器的设计原理是根据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需求,通过合理配置感性电抗和电容性电抗,使得电抗器能够在电网运行过程中实现动态无功功率补偿。
通过调节电抗器中的感性和电容性元件的参数,可以使得电抗器提供所需的无功功率,从而达到电力系统无功功率补偿的目的。
并联电抗器故障分析及改进措施并联电抗器多安装于户外,受施工环境、器械质量以及人为因素等因素影响,并联电抗器故障时常发生,因此严重影响着电力系统的安全。
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一起66kV并联电抗器异常放电情况,结合实际案例提出并联电抗器维修建议,给同类设备运维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标签:并联电抗器;放电;故障1 概述2018年02月14日00时40分32秒,某换流站66kV II母A、B段母线保护电压动作,66kV#15并联电抗器保护动作,66kV #6627断路器跳闸,66kV #15电抗器退出运行。
2 故障設备检查情况2.1现场检查2018年2月14日00时40分32秒790毫秒,66kV II母A段、B段WMH-800A/R1保护装置动作,30毫秒后返回;40分32秒760毫秒,PST-648U 保护装置0ms启动,795ms过负荷告警,985ms过流II段动作,最大相电流0.758A,折算出故障电流为1516A,如图1所示。
#15电抗器B相本体第1包封有击穿现象,靠故障侧支柱绝缘子被熏黑,部分PRTV材料烧毁脱落,此绝缘子上面偏右位置的第十包封也存在黑迹,如图2所示。
2.2返厂解体检查电抗器返厂后进行解体检查,第1-3包封绝缘电阻为零,第4-10包封绝缘电阻为无穷大,故障位置应为第1-3包封。
从10层包封开始依次由外向内进行了解体,其中第10层包封表面光滑,无裂纹,下部存在被熏黑痕迹,如图3,图4所示。
3 故障原因3.1 短路电流与事故关系事故过程B相电流由额定(550A)上升到1516A。
说明这是绝缘持续破坏的过程,由初期的单匝断路故障形成的短路环,由于互感的存在造成温度剧烈上升,引起相邻匝间绝缘失效并相继断路,相邻短路环并联成一个整体。
故障初期,少量的匝间短路,并不能引起电抗器阻抗值的直观变化,这种微小的阻抗变化量不及母线电压的波动范围,并不能使过流电抗器的相电流增加到过流保护的整定值,只有故障绕组层短路20%以上时,阻抗才会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1]。
并联电抗器的原理
并联电抗器是一种用来补偿电感的装置,它的原理是通过将一个或多个电感元件连接在并联(即同时连接在电源和负载之间)来减小电路中的总电感。
并联电抗器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电感元件的自感作用来产生与负载的电感性质相反的感应电动势,从而抵消电路中的总电感。
当并联电感元件的感应电动势与电路中的总电感产生抵消作用时,电路中的总电感会减小,从而达到补偿电感的目的。
具体而言,当并联电感器连接在电源和负载之间时,电路中的电流会分流,一部分电流通过并联电感器流过,另一部分电流则通过负载流过。
并联电感器中的电感元件会产生一个反向的感应电动势,与电路中的总电感产生相等大小但相反方向的电感感应电动势。
这样,两个电感感应电动势相互抵消,从而减小了电路中的总电感。
通过适当选择并连电感器的电感值和连接方式,可以实现对电路中的总电感进行补偿。
并联电感器的原理在无功补偿、抑制电力系统电感影响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
并联空心电抗器直流电阻
一、什么是并联空心电抗器
并联空心电抗器,是由几个环形线圈组成的设备,通常用于直流电路的功率控制。
该设备由线圈制成,内部没有任何互联的电阻,因此,它可以阻止电流在直流电路中的流动,但不影响交流电路。
这种电抗器的主要作用是防止过载,降低功率消耗并保护电池。
二、空心电抗器的特点
空心电抗器的特点是绝缘良好,能够承受高电压并发热小。
它可以阻止电流的流动,在电路中产生电磁场,从而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
另外,这种电抗器的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使用寿命长,并且可以灵活地调整功率。
三、空心电抗器与直流电阻
由于空心电抗器具有极低的内阻,因此它非常适合用于直流电路中,可以阻断过大的电流流过电路从而达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空心电抗器中的电磁场可以减小电路的电阻,因为它们可以使电路中的电子运动减少,从而降低电流的流动。
四、并联空心电抗器的作用
并联空心电抗器通常用于直流电路,其主要作用是在电路中形成一个磁场,从而防止过流和过电压,以保护电路。
空心电抗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就像一个电子吸收器,可以吸收过量的电流,并通过磁场将过量的能量释放出去。
五、结论
并联空心电抗器是一种常见的保护电路的设备。
它的作用是防止过大电流的流动,充分利用电路中的磁场效应,从而降低电阻。
空心电抗器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能、抗高压、发热小、结构简单等特点。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症【定义】上腔静脉阻塞综合症(SVCS)又叫上腔静脉综合症,是由于患者上腔静脉阻塞而造成的一系列症状。
导致患者出现上腔静脉综合症的主要原因,是患者体内相关组织的纤维化、血栓形成、肿瘤侵犯以及外来压迫等通常大部分上腔静脉综合征都是由于肿瘤侵犯造成的。
【临床表现】1。
静脉回流障碍:头颈部、躯干及上肢出现水肿,伴皮肤及口唇发绀,平卧时加重,上半身直立后可缓解,常伴头晕、头胀、睑结膜充血.有时可见颈胸部静脉明显扩张、胸腹壁静脉曲张等。
2。
压迫症状:肿瘤等压迫周围器官、神经可出现咳嗽、呼吸困难、进食不畅、声音嘶哑、眼睑下垂、瞳孔缩小、面部无汗等。
3.神经功能受损:可出现视力下降、颅内压增高导致的恶心、喷射性呕吐等症状。
【护理常规】1.体位:抬高床头30°~45°,使膈肌下降,胸廓增大,以改善通气功能,改善患者缺氧症状.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肤体活动及意识状况等情况,并将观察结果详细记录。
3.加强对放疗的护理:放疗是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通过放射治疗可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缓解。
对于放疗初期患者产生的水肿河以使用利尿剂及地塞米松进行辅助治疗。
在患者进行放射治疗期间要观察其是否出现了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关症状以及头痛、视力下降等症状。
要注意观察患者放射区的皮肤反应要使放射确定的标识保持清晰,避免过度擦洗损伤皮肤。
4.静脉输液:避免从上肤静脉进入,以免引起患者血流速度缓慢而导致静脉炎和血栓河以选取在下肢静脉进行输液,同时注意输液的量和速度。
拔针时,按压的时间应为平时的2倍,且不要立即活动该侧下肢。
穿刺技术应娴熟,避免因反复穿刺对血管造成损伤,避免化疗药物尤其是发泡性化疗药物外渗.5.测血压:以左上肢为宜,因上腔静脉回阻,右上肢静脉压增高,故不宜测右上肢.6.加强用药的护理:掌握常用药物的使用量以及使用方法,防止患者出现药物使用不当造成的不适反映。
要适时地为患者建立静脉输液通路从而有效地保证药物能够及时进入患者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