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流沉淀池设计计算书模板
- 格式:xls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4
某城市污水处置厂的最年夜设计流量Q max3/s,设计人口N=100000人,沉淀时间t=1.2h,无机械刮泥设备.之迟辟智美创作
要求:(1)画出平流式初沉池的草图;
(2)求平流式初沉池的各部份尺寸.
(主要参数:概况水力负荷q=2m3/m2··d;污泥斗为方斗,上口径边长为4500mm,下口径边长为500mm.)(1)草图
(2)[解]
(1)沉淀池的概况积:
A=Q max··3600/2=360m2
(2)沉淀区有效水深:
h2=q·t=2·
(3)沉淀区有效容积v1:
v1=Q max·t···3600=864m3
(4)沉淀池长度L:
L=v.t (20)
(5)沉淀池的总宽度B:
B=A/L=360/20=18m
(6)沉淀池的个数n:
n=B/b=18/4.5=4个
校核长宽比、长深比:
长宽比:L/b=20/4.5=4.4(4—5,符合要求) 长深比:L/h 2=20/2.4=8.3(8—12,符合要求)
(7)污泥区的总容积v :
v=S ·N ··100000·2/1000=100m 3 每格污泥区的的容积v ′:
v ′=v/n=100/4=25m 3
(8)污泥斗的容积v 1:
(9)污泥斗以上梯形部份容积v 2: 校核:V 1>V ′,26m 3,25m 3,符合要求
(10)沉淀池的总高度h :
hm )('3
1212141s s s s h V ++=。
平流沉砂池计算书平流沉砂池设计名变量依据取值最大流量Qmax0.970.97最小流量Qmin0.430.43变化系数k总 1.5 1.5设计流量时的水平流速v0.250.25污水在池内停留时间t6060每格池宽b22宽分格数n22长分格数22沉沙量x1或x2城市污水3储沙斗储沙天数t'22沉砂池超高h10.30.3沉砂池水流部分长度(两闸板之间长)L1515 水流断面积A 3.88 3.88池总宽度B44有效水深h20.970.97需要沉沙斗容积,城市污水计算V 3.35232 3.35 需要沉沙斗容积,生活污水计算V00沉砂池总高度H 2.84 2.84最小流速vmin0.2216494850.22污泥斗计算斗壁倾角阿尔法60 1.05斗高h3' 1.25 1.25单个斗顶部宽b20.90.9斗个数n44单个斗底宽b10.50.5单个斗顶部长b2 1.934049243 1.9单个斗容积V1 1.089097851 1.089斗总容积V总 4.356 4.36污泥斗总高h3 1.574 1.57池设计P72单位说明检验m3/s给出m3/s给出给出m/s设计,一般最大流速为0.3,最小为0.15s设计,一般不少于30,一般30~60,sm设计,不宜小于0.6,m设计,宽度方向的分格数设计,长度方向的分格数m3/(10^5m3),L,x2生活污水0.01~0.02L/d,x1城市污水3m3/10^5m3 d一般是取2天m一般不小于0.3m计算m2计算m计算m计算,不应大于1.2m,一般0.25~1.0,m合格m3计算,城市污水计算m3算,生活污水计算方法,在检验栏输入服务人口0m计算m/s计算,需要大于0.15m/s合格rad设计,一般是55°~60°m设计m设计,满足条件,不超过池宽长限制合格设计,斗的总个数,为分格数(长度方向)乘于宽度方向分格数m一般是0.5m计算,满足条件,不超过池长限制合格m3计算m3计算,需大于所需容积合格计算,由于污泥斗旁有一定坡度的渠,坡度0.06。
平流沉淀池设计计算⑴ 沉淀池分2组,每组设计流量:Q=Q/2=120000 /2=60000(m 3/d)=2500(m 3/h)=0.694(m 3/s)⑵设计数据的选用:沉淀池平均水平流速V=14mm/s沉淀时间T1=1.5h沉淀池表面负荷Q/A=q=0.6(mm/s)⑶计算沉淀池表面积A=Q/q=0.694×1000/0.6=1156.66( m 2)⑷沉淀池长L=3.6×V ×T=3.6×14×1.5=75.6(m)池宽B =A/L=1156.66/75.6=15.3( m)由于宽度较大,沿纵向设置一道导流墙,分为两格,导流墙砖砌,宽为240mm,每格池宽为(15.3-0.24)/2=7.53(m)。
(5)沉淀池有效水深H 水=QT/RL=2500×1.5/(15.3×75.6)=3.24(m)采用3.6m ,包括保护高。
絮凝池与沉淀池之间采用穿孔布水墙。
穿孔布水墙上的孔口流速采用0.2m/s ,则孔口总面积为0.694 /0.2=3.47(m 2), 每个孔口尺寸定为15cm ×8cm ,则孔口数为3.47/0.15/0.08≈289个。
(6)沉淀池放空时间按3h 计,放空管直径:3600324.36.753.157.07.05.05.0⨯⨯⨯⨯==T BLH d =0.367m 采用DN400mm ,排泥管亦采用DN400mm 。
出水渠断面宽度采用1m ,则出水渠起端水深633.0181.9694.073.173.132322=⨯==gBQ H ,加上出水堰保护高,则出水渠深度为1.0m 。
(7)水力条件校核过水断面面积w=B H 水/2=15.3×3.24/2=24.79m 2湿周x=7.53+2×3.24=14.01m水力半径R=w/x=24.79/14.01=1.77m弗劳德数Fr=V 2/Rg=1.42/177/981=0.1×10-44610~10--在之间,符合要求雷诺数Re=VR/v=1.4×177/0.01=24780(按20t C = 计,水的运动黏度0.0101cm 2/s)(8)集水系统采用两侧孔口出流式集水槽集水①集水槽个数N=8②集水槽中心距 a=B/N=7.53/4=1.88m③槽中流量q 0′=Q/N=0.694/8=0.087 m 3/s考虑到池子的超载系数为20%,故槽中流量q 0=1.2q 0′=1.2×0.087=0.1044 m 3/s ④槽的尺寸槽宽b=0.9 q 00.4=0.9×0.10440.4=0.365m 为便于施工取0.4m.槽长L=60000/500/8/2=7.5m 取10m ,则堰上负荷为375281060000=⨯⨯<500 m 3/(d ·m)起点槽中水深H 1=0.75b=0.75×0.4=0.3m终点槽中水深H 2=1.25b=1.25×0.4=0.5m为便于施工,槽中水深统一取H 2=0.5m⑤ 槽的高度H 3集水方法采用孔口出自由出流,孔口深度取0.07m ,跌落高度取0.05m ,槽超高取0.15m ,则集水槽总高度H 3=H 2+0.07+0.05+0.15=0.77m⑥孔眼计算A 、所需孔眼总面积 20144.007.081.9262.01044.02m gh q =⨯⨯==νωB 、单孔面积 孔眼直径采用10mm ,22520 3.140.017.851044w d m π-==⨯=⨯C 、孔眼个数4.18341085.7144.050=⨯==-ωωn 取1834个。
挡水式平流式沉淀池结构计算书1、设计资料1)执行规范规则《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本文简称《混凝土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本文简称《地基规范》《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本文简称《给排水结构规范》 《给排水工程结构设计手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设计简图3)设计参数:混凝土强度等级C25,抗渗等级P6; 钢筋采用HRB335,地基土质为粉土; 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 =80kPa; 底板悬挑覆土厚度0.5m;土重度去18kN/m 3, 土壤压缩模量E s =6.0MPa;吸泥机轮压P=20kN , 轮距a=2m;走道板活荷载取2kN/m 22、地基承载力验算:池内水重:(100-0.3)×(27-0.3)×3.3×10=87845.67kN 走道板重:25×[(21×(0.08+0.1)×0.8×2×(101+28)+2×21×(0.08+0.1)×0.35×(100-0.3)]=542.91kN池壁自重:25×[21×(0.2+0.3)×3.3×2×(100+27)+0.3×(100-0.3)×3.3]=7706.33kN底板自重:25×(100+0.9)×(27+0.9)×0.3=21113.33kN 底板挑土重:18×2×(100.7+27.7)×0.4×0.3=554.69kN ΣG k =87845.67+542.91+7706.33+21113.33+554.69=117762.93kN 吸泥机重F k =80kNP max =AG F k k +=9.279.10093.11776280⨯+=41.86kPa<f a =80kPa 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
设计参数设计流量:qmac=167l/s,设计流量:v=0.22m/s,水力停留时间:T=30s2.设计计算(1)沉砂池:l=VT=0.22×30=6.6m(2)流动截面积:a=q/v=0.167/0.22=0.76m2(3)砂砾室的总宽度,B:NBB n=2,每个格栅的宽度B=0.6mB=NB=2×0.6m=1.2m(4)有效水深H2,M:a=2.1(5)砂桶容积V,mmax﹣8VH2=b76.0=0.63m3XT51086400 87q,其中x是城市污水的沉降量,MT是除沙的间隔时间D,取t=2D;。
086400xtqv ﹣﹣﹣83/105m3污水,x=3m3/105m3;35587.010864002316710m﹣﹣﹣7﹣﹣7﹣﹣7﹣﹣﹣7﹣﹣﹣701086400231.那么:V0=2287.0﹥8﹥7=0.22m3(7)沉砂室的底部宽度为A1=0.5m,铲斗壁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为55°,铲斗高度H3=0.4m,则沉砂室的上部开口宽度为:ha55tan55tan﹥8﹥3,并且砂砾室的体积为4.02226(略大于V0=0.22m3,满足要求)(8)砂砾室的高度,H3'm采用重力排砂,池底的坡度为0.06,至砂斗。
砂砾室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砂砾室,另一个是从砂砾室坡度到砂砾斗的过渡部分。
砂砾室的宽度为ma06.15.04.02213.8.8.8.0.8.8.8.8.8.8.8.0.8.7.7.8.8.8.8.8.8322212325.05.025.006.1.8-72061°8�7261maaaahV0L。
沉砂室的总高度为h,M为超高h1=0.3m,H=H1+H2+H3'=0.3+0.63+0.63+0.52=1.45M(10)进水口的逐渐变宽::入口的逐渐变宽:::::::::::高度:H:高度:1=0.3m,H=H1+H2+H3'=0.3+0.63+0.52=1.45M (10)::::::::::::::::::::::::::::::::::::mbbl82。
设计参数设计流量:qmac=167l/s,设计流量v=0.22m/s,水力停留时间T=30s 2。
设计计算(1)碎石池:l=VT=0.22×30=6.6m(2)过流断面面积:a=q/v=0.167/0.22=0.76m2(3)碎石池总宽B:NBB n=2,每格宽B=0.6mB=NB=2×0.6m=1.2m(4)有效水深H2,m:a=2.1(5)砂桶容积v,mmax﹣8VH2=b76.0=0.63m3XT5108640087q,其中x为城市污水沉淀量,MT为除砂间隔时间D,取t=2D;。
该公司﹣﹣﹣﹣﹣﹣83/105m3污水,x=3m3/105m3;35587.010864002316710m﹣﹣﹣7﹣﹣7﹣﹣7﹣﹣7﹣﹣7﹣7﹣﹣7﹣231123; 7﹣7﹣7﹣7﹣7﹣7﹣7﹣7 A1=0.5m,斗壁与水平面倾角55°,斗高H3=0.4m,则沉砂池上口宽度为:ha55tan55tan﹥8﹥3,碎石池容积为4.02226(略大于V0=0.22m3,满足要求)(8)碎石池高度H3'm采用重力泄流,池底至砂桶的坡度为0.06。
砾石室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砾石室,另一部分是砾石室斜坡到砾石桶的过渡部分。
碎石室宽度为ma06.15.04.02213.8.8.8.0.8.8.8.8.8.8.8.8.8.8.8.8.8.8.8322213225.05.025.006.1.8-72061°8.7261Maaahv0L,碎石室总高度为h,M为超高h1=0.3m,H=H1+H2+H3’=0.3+0.63+0.63+0.52+0.52=1.45M(10)进口是逐渐加宽的::进口是逐渐加宽的。
::::::高度:高度:高度:1=0.3米,H=H1+H2+H3’=0.3+0.63+0.63+0.52=1.45米(1.45米(10):::::::::::::::::::::::::::::::::::Mbbl82.0200天26.0220Tan211211,8,8,8,3,8,8,8,8,8,8,8,8,8,8,8,8,8,8,8,8 2,8,8,8、8、3、8、2、8,其中B1为进水水箱的宽度。
二沉池土压应力:δ=γhK α=γhtg 2(45-)=18×0.5×h 1.设计资料:t=-80C ,t R =-200C赤壁厚度=0.3m,赤壁高度H=4.3m ,池内水深4.0m,底板厚度0.3m , 池内水压力Pw=10×4.0=40KN/㎡ 地基反力=47.5Kn/㎡﹤250KN/㎡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温度内力折减系邮:Kt=0.70,Kt R =0.20 2.①柱壳:圆形水池几何尺寸:H=4.0m,R=8.5m,h=0.3,d=2R+h=2×8.5+0.3=17.3m,0.308.33.03.17422≈=⨯=dh H ,R=8.65m 3.荷载计算 水压按满池计算γwH=1×4=4t/㎡; 1.0×4+2.5×0.3=4.75t/㎡; P=2.5×0.3×4=3t/m4.①圆柱壳(上端自由,下端固定) 表1.2.4—40:M=Eh Eh 231034.05431.03.43.0-⨯=• MEh Eh F 2231025.0734.13.43.0-⨯=•=柱δHEh Eh F 23310378.014.113.43.0-⨯=•=柱δ②底板 MEh Eh F 2310798.0559.265.83.0-⨯=•=板β5.结点刚度预算:Eh Eh Eh M 22210138.110798.01034.0---⨯-=⨯-⨯-=β6.各单元构件嵌固边缘力的计算 ①柱壳M=m m t /118.20331.0442--=⨯⨯- H m t Fp /176.444261.0-=⨯⨯-=柱②底板M 137.065.80.30172.065.875.42⨯⨯+⨯⨯=板Fp =-6.11+3.555=-2.55t-m/mH=07.结点变位计算①第一种荷载组合(水压+自重)a.∑FP M =-(-2.118)+(-2.55)=-0.432t-m/m ∑=-(-4.176)=4.176t/mb.β=-Eh Eh /103796.010138.1432.022⨯=⨯--- δ=08.各单位构件边缘力的计算 ①第一种荷载组合mm t Hmm t M /08.425.0)3796.0(176.4/98.134.0)3796.0(118.200--=⨯+-=--=⨯+-=柱柱9.柱壳各点的内力计算 ①第一种载荷组合a. =4×8.5×H xH x 34=b.mm t Hmm t M /08.4/98.100--=--=柱柱θN 1=116.63.098.1θN K Kno -=- =-1.98K=-1.98K=224.54)08.4(3.04θN K Kno -=-⨯ =4×(-4.08)K=-16.32K)(61210Mx Mx M +=柱壳各点的最终内力为No=+θN 1+Mx= +)(61210Mx Mx M +=经计算:最不利内力如下θN =123kn,外Mx=6KN ·m,Mo=1KN ·m 内Mx=19.8KN ·m ②第三种荷载组合因水压自由状态下的引起的内力、边缘力引起的二次内力,他们的组合下柱壳各点的内力中No 及Mx 变化不显著,此时省略。
1 设计参数水厂设两座网格絮凝平流沉淀池,每座池设计处理能力8万吨/天; 单座絮凝沉淀池设计流量:s m d m Q /9815.0/1048.8806.1334=⨯=⨯=;网格絮凝池反应时间:min 20=T ;网格絮凝池容积V=883.4m 3; 长20.0m ,平均水深3.95m, 宽11.2m 。
沉淀池液面负荷:23./2.7m h m q s =。
流速=1.5mm/s网格絮凝池采用斗底结构,由液动二位四通阀驱动池底阀排泥。
平流沉淀池采用泵吸式排泥机排泥。
2 絮凝池 2.1 池型布置236.2436.26.236m F =⨯⨯=; 絮凝池容积:3957605.1322685.1m QT V =⨯⨯==;絮凝池水深:m F V H 08.436.243/75.993/2===;设计H 2取4.10m 。
2.2 排泥絮凝池排泥采用小斗排泥,小斗下底平面尺寸m 40.040.0⨯;m tg H 3.15024.06.201=⨯-=;(见图2-2)排泥选用DN200液动底阀,排泥管直径DN200。
2.3 机械混合第一格池作为混合池;设计水深4.2m ,容积3392.2820.460.260.2W m =⨯⨯=混合时间s T 2322685.1392.28==混合池壁设4块固定挡板,每块宽度300mm ,约为池宽度的1/10。
挡板高度700mm ,为池深的1/6。
池上部为DN1300进水口,淹没深度500mm ,池下部为高度700mm 的出口。
采用的推进式搅拌器为2叶,叶轮直径为池宽的1/3~2/3,本设计取D o =1200mm 。
叶轮外缘线速度1.5~3m/s ,设计为V=3m/s 。
搅拌器转速秒转/482.11416.336060=⨯⨯==o o D V n π 旋转角速度秒弧度/52.1322=⨯==o D V ω 计算轴功率秒弧度/52.132408432=⨯==gZeBR CN oγω Kw 4.081.94086.01.012510005.043=⨯⨯⨯⨯⨯⨯⨯=式中 C ─阻力系数,0.2~0.5γ─水的容重,1000Kg/m 3 Z ─搅拌器叶数 e ─搅拌器层数 B ─搅拌器宽度(m) R o ─搅拌器半径(m)G ─设计速度梯度,500~1000(秒-1)需要轴功率Kw WG N 8102500392.28102.1161022621=⨯⨯⨯==-μ需要轴功率与计算轴功率相差甚大,因此采用产品样本中的适合该容积的定型产品,功率为3Kw ,并采用变频调速装置。
沉淀池沉淀池是利用重力沉降作用将密度比水大的悬浮颗粒从水中去除的处理构筑物,是废水处理中应用最广泛的处理单元之一,可用于废水的处理、生物处理的后处理以及深度处理.在沉砂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无机杂质,在初沉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其他固体物,在二沉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生物处理出水中的活性污泥,在浓缩池应用沉淀原理分离污泥中的水分、使污泥得到浓缩,在深度处理领域对二沉池出水加絮凝剂混凝反应后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沉淀池包括进水区、沉淀区、缓冲区、污泥区和出水区五个部分。
进水区和出水区的作用是使水流均匀地流过沉淀池,避免短流和减少紊流对沉淀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减少死水区、提高沉淀池的容积利用率;沉淀区也称澄清区,即沉淀池的工作区,是沉淀颗粒与废水分离的区域;污泥区是污泥贮存、浓缩和排出的区域;缓冲区则是分隔沉淀区和污泥区的水层区域,保证已经沉淀的颗粒不因水流搅动而再行浮起。
沉淀池的原理沉淀池是利用水流中悬浮杂质颗粒向下沉淀速度大于水流向卜流动速度、或向下沉淀时间小于水流流出沉淀池的时间时能与水流分离的原理实现水的净化。
理想沉淀池的处理效率只与表面负荷有关,即与沉淀池的表面积有关,而与沉淀池的深度无关,池深只与污泥贮存的时间和数量及防止污泥受到冲刷等因素有关。
而在实际连续运行的沉淀池中,由于水流从出水堰顶溢流会带来水流的上升流速,因此沉淀速度小于上升流速的颗粒会随水流走,沉淀速度等于卜-升流速的颗粒会悬浮在池中,只有沉淀速度大于上升流速的颗粒才会在池中沉淀下去。
而沉淀颗粒在沉淀池中沉淀到池底的时间与水流在沉淀池的水力停留时间有关,即与池体的深度有关。
理论上讲,池体越浅,颗粒越容易到达池底,这正是斜管或斜板沉淀池等浅层沉淀池的理论依据所在。
为了使沉淀池中略大于上升流速的颗粒沉淀下去和防止已沉淀下去的污泥受到进水水流的扰动而重新浮起,因而在沉淀区和污泥贮存区之间留有缓冲区,使这些沉淀池中略大于上升流速的颗粒或重新浮起的颗粒之间相互接触后,再次沉淀下去。
表6.5.1 沉淀池设计数据二次生物膜法后沉淀池活性污泥法后6.5.9 沉淀池应设置浮渣的撇除、输送和处置设施。
6.5.3 沉淀池的有效水深宜采用2.0~4.0m。
6.5.4 当采用污泥斗排泥时,每个污泥斗均应设单独的闸阀和排泥管。
污斗宜为60°,圆斗宜为55°。
按不大于2d的污泥量计算。
活性污泥法处理后的二次沉淀池污泥区容积,宜按6.5.6 排泥管的直径不应小于200mm。
6.5.7 当采用静水压力排泥时,初次沉淀池的静水头不应小于1.5m;二次后不应小于1.2m,活性污泥法处理池后不应小于0.9m。
6.5.8 初次沉淀池的出口堰最大负荷不宜大于2.9L/(s•m);二次沉淀池的1.7L/(s•m)。
6.5.1 沉淀池的设计数据宜按本规范表6.5.1的规定取值。
斜管(板)沉淀池6.5.14条的规定取值。
合建式完全混合生物反应池沉淀区的表面水力负荷宜按本规范第6.6值。
沉淀池类型 初次沉淀池6.5.2 沉淀池的超高不应小于0.3m。
表12 表面水力负荷和沉淀时间取值范围资料沉淀来源时间(h)日本 1.5指南0.5~3.04.0~5.0美国 1.5~2.5十洲 2.0~3.5标准1.5~2.52.0~3.50.5~0.80.5~1.01.7~2.5注: *单位为m 3/(m 2.h )。
2 沉淀池的污泥量是根据每人每日SS 和BOD 5数值,按沉淀池沉淀效率经理论推算求3 污泥含水率,按国内污水厂的实践数据制定。
6.5.2 关于沉淀池超高的规定。
德国排水工程手册按《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要求,对排放的污水应进行脱氮除磷II 沉淀池6.5.10 平流沉淀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每格长度与宽度之比不宜小于4,长度与有效水深之比不宜小于8,池长不宜大于60m;2 宜采用机械排泥,排泥机械的行进速度为0.3~1.2m/min;3 缓冲层高度,非机械排泥时为0.5m,机械排泥时,应根据刮泥板高度确定,且缓冲层上缘0.3m;4 池底纵坡不宜小于0.01。
平流式沉淀池设计说明1构筑物设计说明1.1工程概况废水排放量为0.2m3/s,人数为80000人,悬浮物为350mg/l1.2设计依据及原则《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1.3平流式沉淀池简述平流式沉淀池的池型呈长方形,由进水装置、出水装置、沉淀区、缓冲层、污泥区及排泥装置等组成。
污水在池内按水平方向流动,从池一端流入,从另一端流出。
污水中悬浮物在重力作用下沉淀,在进水处的底部设贮泥斗。
平流式沉淀池的主要优点是:有效沉淀区大,沉淀效果好,造价较低,对污水流量的适应性强。
缺点是:占地面积大,排泥较困难[1]。
2平流式初沉池的设计计算[2]2.1设计参数(1)沉淀池的个数或分格数应至少设置2个,按同时运行计算。
(2)初沉池沉淀时间取1-2h,表面负荷取 1.5-2.5m3/(m2·h),沉淀效率为40%-60% 。
(3)设计有效水深不大于3.0m,多介于2.5-3.0之间。
(4)池(或分格)的长宽比不小于4,长深比采用8-12。
(5)池的超高不宜小于0.3m。
(6)池底坡度一般为0.01-0.02。
(7)泥斗坡度约为45°-60°。
(8)进口需设挡板,一般高出水面0.1-0.15m,浸没深度≥0.25m,一般取0.5-1.0m,距离进水口0.5-1.0m;出口也需设挡板,距离出水口0.25-0.5m,浸没深度0.3-0.4m,高出水面0.1-0.15m。
2.2设计计算设计采用2座沉淀池,计算尺寸如下:(1)悬浮物的去除率 η=94%%10035020350=⨯- (2)沉淀区总面积设计处理污水量 Q max =0.2 (m 3/s)=0.2⨯3600=720 (m 3/h)设表面负荷q=1.5m 3/(m 2·h ),沉淀时间t=2h A=5.1720q 3600Qmax==480(m 2)(3)沉淀池有效水深h 2=qt=2⨯1.5=3(m)(4)沉淀区有效容积v 。
平流式沉淀池设计执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本文简称《混凝土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本文简称《地基规范》《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本文简称《给排水结构规范》《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138-2002), 本文简称《水池结构规程》-----------------------------------------------------------------------1 基本资料1.1 几何信息水池类型: 无顶盖有顶卧梁全地下长度L=32.000m, 分为L1=4.000m及L2=28.000m,宽度B=8.000m, 高度H1=6.800m, H2=4.300m,底板底标高Z1=-7.100m,Z2=-4.300m,池底厚h3=300mm, 池壁厚t1=300mm,底板外挑长度t2=350mm,池壁设壁柱,截面为300mmx500mm,间距为4m。
注:地面标高为±0.000。
1.2 土水信息土天然重度18.00 kN/m3 , 土饱和重度20.00kN/m3, 土内摩擦角30度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00.0kPa, 宽度修正系数ηb=0.00, 埋深修正系数ηd=1.00地下水位标高-6.800m,池内水深4.300m, 池内水重度10.00kN/m3,浮托力折减系数1.00, 抗浮安全系数Kf=1.051.3 荷载信息活荷载: 地面10.00kN/m2, 组合值系数0.90恒荷载分项系数: 水池自重1.20, 其它1.27活荷载分项系数: 地下水压1.27, 其它1.27活荷载准永久值系数: 顶板0.40, 地面0.40, 地下水1.00, 温湿度1.00考虑温湿度作用: 池内外温差0度, 弯矩折减系数0.65, 砼线膨胀系数1.00(10-5/°C)1.4 钢筋砼信息混凝土: 等级C30, 重度25.00kN/m3, 泊松比0.20保护层厚度(mm): 池壁(内35,外35), 底板(上35,下35)钢筋级别: HRB335, 配筋调整系数: 1.002 计算内容(1) 地基承载力验算(2) 抗浮验算(3) 荷载计算(4) 内力(考虑温度作用)计算(5) 配筋计算(6) 壁柱计算3 计算过程及结果单位说明: 弯矩:kN.m/m 钢筋面积:mm2裂缝宽度:mm计算说明:双向板计算按查表恒荷载:水池结构自重,土的竖向及侧向压力,内部盛水压力.活荷载:顶板活荷载,地面活荷载,地下水压力,温湿度变化作用.裂缝宽度计算按长期效应的准永久组合.3.1 地基承载力验算3.1.1 基底压力计算(1)水池自重Gc计算池壁自重G2=3031 kN壁柱自重G3=103 kN卧梁自重G4=100 kN集泥斗砼自重G5=1280 kN底板自重G6=2134 kN水池结构自重Gc=6648 kN(2)池内水重Gw计算池内水重Gw=11520 kN(3)覆土重量计算池顶覆土重量Gt1= 0 kN池顶地下水重量Gs1= 0 kN底板外挑覆土重量Gt2= 344 kN基底以上的覆盖土总重量Gt = Gt1 + Gt2 = 344 kN基底以上的地下水总重量Gs = Gs1 + Gs2 = 0.00 kN(4)活荷载作用Gh活荷载作用力总和Gh=128 kN(5)基底压力Pk基底面积: A=284.5 m2基底压强: Pk=(Gc+Gw+Gt+Gs+Gh)/A=(6648+11520+344+0.00+128)/284.5=65.52 kN/m23.1.2 修正地基承载力(1)计算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rmrm=18.00kN/m3(2)计算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r考虑地下水作用,取浮重度,r=20.00-10=10.00kN/m3(3)根据基础规范的要求,修正地基承载力:fa = fak + ηbγ(b - 3) + ηdγm(d - 0.5)= 100.00+0+1.00×18.00×(4.000-0.5)= 163.00 kPa3.1.3 结论: Pk=65.52 < fa=163.00 kPa, 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平流式沉淀池设计说明1构筑物设计说明1.1 工程概况废水排放量为 0.2m3/s ,人数为 80000 人,悬浮物为 350mg/l1.2 设计依据及原则《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1.3 平流式沉淀池简述平流式沉淀池的池型呈长方形,由进水装置、出水装置、沉淀区、缓冲层、污泥区及排泥装置等组成。
污水在池内按水平方向流动,从池一端流入,从另一端流出。
污水中悬浮物在重力作用下沉淀,在进水处的底部设贮泥斗。
平流式沉淀池的主要优点是:有效沉淀区大,沉淀效果好,造价较低,对污水流量的适应性强。
缺点是:占地面积大,排泥较困难[1]。
2 平流式初沉池的设计计算[2]2.1 设计参数(1)沉淀池的个数或分格数应至少设置 2 个,按同时运行计算。
(2)初沉池沉淀时间取 1-2h ,表面负荷取 1.5-2.5 m3/( m2·h),沉淀效率为40%-60% 。
(3)设计有效水深不大于 3.0m,多介于 2.5-3.0 之间。
(4)池(或分格)的长宽比不小于 4,长深比采用 8-12 。
(5)池的超高不宜小于 0.3m。
(6)池底坡度一般为 0.01-0.02 。
(7)泥斗坡度约为 45°-60 °。
(8)进口需设挡板,一般高出水面0.1-0.15m ,浸没深度≥ 0.25m,一般取0.5-1.0m ,距离进水口 0.5-1.0m ;出口也需设挡板,距离出水口 0.25-0.5m ,浸没深度 0.3-0.4m ,高出水面 0.1-0.15m 。
2.2 设计计算设计采用 2 座沉淀池,计算尺寸如下:( 1)悬浮物的去除率350 20η=100% 94%350( 2)沉淀区总面积设计处理污水量Q max=0.2 (m3/s)=0.2 3600=720 (m3/h)设表面负荷 q=1.5m3/(m2·h),沉淀时间 t=2hA= 3600Qmax 720 =480(m2)q 1.5( 3)沉淀池有效水深h2=qt=2 1.5=3(m)(4)沉淀区有效容积v。
平流式沉淀池设计说明1构筑物设计说明1。
1工程概况废水排放量为0。
2m3/s,人数为80000人,悬浮物为350mg/l1。
2设计依据及原则《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1。
3平流式沉淀池简述平流式沉淀池的池型呈长方形,由进水装置、出水装置、沉淀区、缓冲层、污泥区及排泥装置等组成.污水在池内按水平方向流动,从池一端流入,从另一端流出。
污水中悬浮物在重力作用下沉淀,在进水处的底部设贮泥斗。
平流式沉淀池的主要优点是:有效沉淀区大,沉淀效果好,造价较低,对污水流量的适应性强。
缺点是:占地面积大,排泥较困难[1].2平流式初沉池的设计计算[2]2。
1设计参数(1)沉淀池的个数或分格数应至少设置2个,按同时运行计算。
(2)初沉池沉淀时间取1-2h,表面负荷取1。
5-2。
5 m3/(m2·h),沉淀效率为40%—60%。
(3)设计有效水深不大于3。
0m,多介于2。
5-3.0之间.(4)池(或分格)的长宽比不小于4,长深比采用8-12。
(5)池的超高不宜小于0.3m.(6)池底坡度一般为0。
01-0.02.(7)泥斗坡度约为45°-60°。
(8)进口需设挡板,一般高出水面0.1—0。
15m,浸没深度≥0.25m ,一般取0.5—1。
0m ,距离进水口0。
5—1。
0m ;出口也需设挡板,距离出水口0。
25-0。
5m ,浸没深度0。
3—0.4m ,高出水面0。
1—0.15m 。
2。
2设计计算设计采用2座沉淀池,计算尺寸如下:(1)悬浮物的去除率 η=94%%10035020350=⨯-(2)沉淀区总面积设计处理污水量 Q max =0.2 (m 3/s)=0.2⨯3600=720 (m 3/h )设表面负荷q=1.5m 3/(m 2·h),沉淀时间t=2h A=5.1720q 3600Qmax==480(m 2)(3)沉淀池有效水深h 2=qt=2⨯1。
(完整版)平流沉淀池设计计算-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平流式沉淀池设计说明1构筑物设计说明1.1工程概况废水排放量为0.2m3/s,人数为80000人,悬浮物为350mg/l1.2设计依据及原则《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1.3平流式沉淀池简述平流式沉淀池的池型呈长方形,由进水装置、出水装置、沉淀区、缓冲层、污泥区及排泥装置等组成。
污水在池内按水平方向流动,从池一端流入,从另一端流出。
污水中悬浮物在重力作用下沉淀,在进水处的底部设贮泥斗。
平流式沉淀池的主要优点是:有效沉淀区大,沉淀效果好,造价较低,对污水流量的适应性强。
缺点是:占地面积大,排泥较困难[1]。
2平流式初沉池的设计计算[2]2.1设计参数(1)沉淀池的个数或分格数应至少设置2个,按同时运行计算。
(2)初沉池沉淀时间取1-2h,表面负荷取1.5-2.5 m3/(m2·h),沉淀效率为40%-60% 。
(3)设计有效水深不大于3.0m,多介于2.5-3.0之间。
(4)池(或分格)的长宽比不小于4,长深比采用8-12。
(5)池的超高不宜小于0.3m 。
(6)池底坡度一般为0.01-0.02。
(7)泥斗坡度约为45°-60°。
(8)进口需设挡板,一般高出水面0.1-0.15m ,浸没深度≥0.25m ,一般取0.5-1.0m ,距离进水口0.5-1.0m ;出口也需设挡板,距离出水口0.25-0.5m ,浸没深度0.3-0.4m ,高出水面0.1-0.15m 。
2.2设计计算设计采用2座沉淀池,计算尺寸如下:(1)悬浮物的去除率 η=94%%10035020350=⨯- (2)沉淀区总面积设计处理污水量 Q max =0.2 (m 3/s)=0.2⨯3600=720 (m 3/h)设表面负荷q=1.5m 3/(m 2·h ),沉淀时间t=2h A=5.1720q 3600Qmax ==480(m 2) (3)沉淀池有效水深h 2=qt=2⨯1.5=3(m)(4)沉淀区有效容积v 。
挡水式平流式沉淀池结构计算书1、设计资料1)执行规范规则《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本文简称《混凝土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本文简称《地基规范》《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本文简称《给排水结构规范》《给排水工程结构设计手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设计简图3)设计参数:混凝土强度等级C25,抗渗等级P6;钢筋采用HRB335,地基土质为软质岩,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 =180kPa,底板悬挑覆土厚度0.5m ,土重度去18kN/m 3,土壤压缩模量E s =6.0MPa,吸泥机轮压P=20kN ,轮距a=2m 。
走道板活荷载取2kN/m 22、地基承载力验算:沿池壁取1m 长度作为计算单元1)池内满水时池壁下地基承载力验算荷载计算:壁板自重:25×[(21×(0.08+0.1)×1×0.8+21×(0.2+0.3)×3.3×1]=22.43kN 底板自重:25×3×1×0.5=37.5kN底板悬挑覆土重:18×1×0.5×0.5=4.5kN底板以上水重:10×1×2.2×3.3=72.6kNG k =22.43+37.5+72.6+4.5=137.03kN池顶活荷载:Q=2×0.8×1=1.6kN吸泥机重量沿45*向下传递:P1=︒+⨯45tan 212H a P =3.3221202⨯+⨯⨯=4.65kN F k =1.6+4.65=6.25kN池顶活荷载产生弯矩:2×0.8×0.5=0.8kN.m/m池内水侧压力对池壁弯矩:223.33.3106161⨯⨯⨯=H q w =60kN.m/m 池外土重产生弯矩:18×0.5×0.5×0.4=1.8kN.m/m走道板自重产生弯矩:25×21×(0.08+0.1)×0.8×0.5=0.9kN.m/m 池外覆土对池壁弯矩:-2215.05.0186161⨯⨯⨯=H w γ=-0.375kN.m/m 池内水重产生弯矩:-10×2.2×3.3×1.2=-87.12kN.m/m底板自重产生弯矩:-25×3×0.5×0.8=-30kN.m/mΣM k =-54kN.m/m e=k k N M =03.13725.654+=0.38<63=0.5,W=62bl =6312⨯=1.5 P max =W M A G F k k k ++=5.1543103.13725.6+⨯+=83.76kPa<f a =180kPa 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
1、设计进水水质参数
设计流量(Q)5000m3/d
设计水温
(T)
25℃
COD(C0)500mg/L SS(S0)400mg/L NH3-N(N0)25mg/L TN(TN0)40mg/L 2、设计去除
率%
COD20%SS(S0)40% NH3-N0%TN(TN0)5% 3、设计出水
水质参数
COD(C e)400mg/L SS(S e)240mg/L NH3-N(N e)25mg/L TN(TN e)38mg/L 4、沉淀池相
关参数及一对于城市污
水,初沉池
表面负荷(q)1.2m3/(m2.h)
二次沉淀
池,活性污
沉淀时间(t)1.5h
生物膜法
后,表面负
水平流速
(v)
5mm/s
4.1、静压排
泥管的直径
4.2、初次沉
淀池的静压
4.3、平流沉
淀池的长宽
4.4、平流沉
淀池的长深
4.5、池底纵
坡:采用机
4.6、最大水
平流速:初
4.7、进出口
处应设置挡挡板淹没深
度:进口处
挡板位置:
距进水口
5、沉淀池设
计计算
5.1、池子的表面积(A)173.6111111m2
5.2、沉淀部
分有效水深
1.8m
5.3、沉淀部分有效容积312.5m3
5.4、沉淀池的池长(L 27m
5.5、沉淀池的总宽度
6.430041152m
复核长宽
比:
四舍五入得6m
复核长深
比:
5.6、设池子个(格)数
2个(格)则每个
(格)的宽
3m
5.7、污泥部
分所需的总两次清除污
泥间隔时间0.5d
污泥密度(γ)1t/m3
污泥含水率
(ρ0)
98%
V=Q*(S0-
S e)*10^(-
20m3
5.8、池体总高度(H)
2.72m
沉淀池超高
(h1)
0.3m
缓冲层高度
(h3)
0.5m
一般取值
0.3-0.5污泥区高度
(h4)
0.12m
5.9、污泥斗
容积(V1)设污泥斗高
度(h4")
0.75m
7.875四舍五入得8
BOD(B0)300mg/L TP(TP0)15mg/L
BOD(B0)15% TP(TP0)7.5%
BOD(B e)255mg/L TP(TP e)13.875mg/L
计算堰长L19.9553001320m
4.5
15
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