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历史文化资源
- 格式:doc
- 大小:172.50 KB
- 文档页数:9
商丘古城简介商丘古城位于中国河南省的商丘市,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古城。
商丘古城以其独特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背景而闻名于世。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商丘古城的历史、文化和景点。
商丘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商丘在商朝时期成为了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真正的王朝,其都城就设在商丘。
商丘的发展和繁荣可谓与商朝的兴衰密不可分。
商丘古城的文化底蕴丰富多彩。
由于商朝曾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商丘以文化名城而闻名。
商丘的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文物、传统艺术、民间风俗等。
其中,商丘的传统手工艺和民间艺术是独具特色的。
例如,商丘是著名的剪纸之乡,剪纸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商丘的民间传统音乐“商丘鼓”也是享有盛名的。
商丘古城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和历史遗迹。
其中最知名的是“国家5A 级旅游景区” - 伊川公园。
伊川公园是商丘市最大的公园,占地面积达到400多亩。
公园内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 - 伊川古堰。
伊川古堰是一处古代的水利工程,建于明代,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它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四大古堰之一。
除了伊川公园,商丘古城还有其他许多著名景点。
其中包括三皇祠、殷墟遗址公园和豫韵门等。
三皇祠是一座供奉中国古代传说中三皇的祠庙,被誉为商丘的文化象征。
殷墟遗址公园则是商丘最重要的考古遗址之一,是中国考古学界的重要研究基地。
豫韵门是商丘的城门之一,与其他古老城市的城门一样,象征着古城的辉煌历史。
除了这些主要景点,商丘古城还有许多其他的历史名迹和文化景观。
例如,南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处自然风光秀美的旅游胜地,著名的书法家欧阳中石的故居也是商丘一大文化名胜。
这些景点和名迹都体现了商丘古城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商丘古城也是中国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的重要场所。
每年的清明节,商丘古城都会举办盛大的祭祖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外地人前来观光。
此外,在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和中秋节期间,商丘古城也会举办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为游客提供了享受传统文化的机会。
商丘的名胜古迹简介商丘地理位置优越,素有“豫东门户”之称,处豫、苏、皖四省结合部。
商丘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陇海铁路、京九铁路、北京至珠海的105国道、连云港至新疆霍尔果斯的310国道,双双在此交汇,商(商丘)-合(合肥)-杭(杭州)高铁正在修建,她将形成了全国瞩目的黄金交通枢纽。
她对外交通方便快捷,但目前城市建设比较落后,相信她以后定会腾飞发达的。
商丘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商民族的发祥地。
早在传说中的五帝时代,颛顼、帝喾就曾在此建都。
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在这里建立商朝,北宋(960-1126年)时曾作为陪都。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商丘留下众多的人文景观。
建于1511年的商丘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距今已有500年历史。
古城按八卦修建,外圆内方,形如古钱币,城内棋盘式街道、龟背形地势,梅花形水井分布,设计独特而合理。
城内建筑为硬山歇檐式明清建筑,按“八卦”图形排列,古色古香,堪称建筑艺术瑰宝。
城郭呈圆形,内城为方形,象征天圆地方,阴阳调和,招财进宝之意。
城湖环城一周,城郭、城湖、城墙三位一体,其保存之完整,内涵之丰富,国内罕见商丘古城,历经风雨、洪水、兵祸,古城数次兴衰,夏、商、宋、梁等时代的城池已深埋叠压在黄土之下。
《现存商丘古城为明代归德府城,明弘治十六年(1503)破土动工,明正德六年(1511年)基本竣工,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城外筑起城郭,从而形成城墙、城湖、城廓三位一体的独特格局。
空中俯视,整座古城内方外圆、状如古钱,寓天圆地方、天地相生、招财进宝之意,隐喻商丘为“三商之源”。
城墙周长3.6公里,面积1.13平方公里,城内地势呈龟背形,城里多为四合院建筑。
古城有东、西、南、北四个拱券式城门,东门曰宾阳,西门曰垤泽,南门曰拱阳,北门曰拱辰。
四门外原各有瓮城,瓮城又各有一个扭头城门,北门向西,东门和西门向南,南门向东,古有“四门八开”之说。
城内有93条形如棋盘街道,按五行相生相克布局,东、西两门相错一条街,成为中国同时期古城中的唯一。
商丘古城调研报告商丘古城调研报告(上)商丘古城位于河南省南部,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地方。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商丘古城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发掘其独特的魅力。
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我们对商丘古城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
一、商丘古城的历史与文化商丘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公元前1600年商朝晚期。
商丘古城作为商代文化遗址的代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据考古发掘结果显示,商丘古城的规模庞大且布局合理,代表了中国古代城市的典型特征。
商丘古城内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以古代宫殿和庙宇为主要建筑形态。
其中,商丘圣庙是商丘古城的代表性建筑之一,供奉着中国历史上最崇高的儒家思想代表之一孔子。
圣庙以其庄重肃穆的氛围和精致的建筑风格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二、商丘古城的旅游资源与发展商丘古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历史遗址、文化景点和民俗风情等。
其中,商丘古城遗址是商丘古城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
遗址内保存了丰富的商代文物,对于研究商代历史和文化有着重要价值。
此外,商丘古城还有许多古老的庙宇、纪念馆和艺术馆等景点,展示了商丘丰富的文化底蕴。
商丘古城的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当前,商丘古城已成为一个备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然而,古城旅游开发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交通不便利、设施不完善等。
因此,商丘古城的旅游发展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提升,以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旅游体验。
三、商丘古城的保护与传承商丘古城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古城作为历史的见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需要得到有效保护。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商丘古城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保护意识不强、保护措施不到位等。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商丘古城的文化遗产,我们建议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古城保护的认知和重视。
同时,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制定相关法规和规定,加强对商丘古城的保护力度。
此外,还应加强研究和合作,吸引专业人才参与古城的保护和研究工作。
饮食文化之旅商丘作为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华古老饮食文化的荟萃之地,亦是中华烹饪鼻祖伊尹的诞生地。
商丘烹饪汇古今于一炉,地方特色各类名吃有千余种之多。
商丘菜法源于自然,用料真实,原汁原味,有色香味浓之誉,无华而不实之嫌。
所用器皿也是大盘子、大碗,看上去大开眼界,吃起来回味无穷。
其中比较有特色的、足以尽显中原传统烹饪技艺的菜肴有:砂锅羊肉、子衣炖甲鱼、乌鸡炖子衣、垛子羊肉、虫草炖葫芦鸡腿、炸八宝葫芦鸭、葱烧梅花参、翡翠鱼肚、三秋烤河鳗、三秋酸辣汤等。
还有开花烧饼、葱油饼、胡辣汤、油茶等一些特色小吃也是远近闻名,令人回味无穷。
虾子烧素是明清时古城归德的一道名菜。
制作方法是:用温油将面筋炸透,撕成块状,然后加入虾子、香菇、银耳、鸡鸭汤,用文火煨汤收汁。
虾子烧素香、味、形俱佳,具有浓厚的豫东风味── 色重、香浓、汤厚、火透。
糁汤糁汤以肥嫩羊肉、牛肉、鸡丝为主要原料,配以大麦仁及多种作料。
制作方法:头天晚上将白条鸡、牛羊肉洗净放入甑(将木桶套在锅上)内,改文火煮熟,次日早上将煮好的汤浇开勾芡,食用时放入小磨香油、胡椒,撒上韭黄或蒜苗花,喝起来不腥不膻、原汁原味。
商丘水激馍相传创于明代。
制作方法是将硬面馒头切成寸许长,指头般粗细的馍锭儿,干后放入40 度左右的热水中浸透,再放入滚油中炸成金黄色,捞出后放入糖汁中,成品色泽鲜艳,香甜可口。
因糖汁中有水,馍炸好后要放在水里激一下,所以叫“水激馍”。
清乾隆年间列为贡品。
五香糟鱼选择夏邑城湖鲫鱼为原料,整鱼不去鳞片,剖腹去内脏,经腌制、油炸、放入多种佐料精工焖制而成。
其香味浓郁而醇正,骨酥刺烂形不变,为宴席佐餐佳品。
魏庄麻糖魏庄麻糖是梁园区双八镇的传统特产。
迄今已有200 多年生产历史,以甜、香、松、脆四大特点而久负盛名。
麻糖粗细均匀,芝麻沾满不露皮,两端封口不通气,不粘牙,食之酥脆,香甜适口。
景家麻片景家麻片曾被清朝康熙皇帝列为贡品。
景家麻片选料精良,制作精细。
商丘的历史文化商丘文化灿烂,轶闻趣事丰富多彩。
这里有“相思树”的悲剧,有“月下老人”的喜剧;有“闹龙街”的幽默,有“葫芦诗”的戏谑;有“桃花扇”的凄美爱情故事;有“高祖斩蛇”的威武神勇传说,可谓包罗万象,不胜枚举。
商丘是许多美丽故事传说的发源地:相思鸟吟唱千年一曲、大小乔醉曹千口一传、花木兰忠贞千古一人、月老人牵情千里一线、李太白娶妻千金一壁、李香君贞烈千古一扇,“庄周梦蝶”、“守株待兔”、“拔苗助长”、“朝三暮四”等成语的发源地均在商丘。
1、《相思树》:西周成王三年(前1039年),微子封于宋,都睢阳(近商丘)。
宋国最后一个国君康王戴偃废兄而立后,东侵齐,南掠楚,西败魏,与邻国齐、楚皆成敌国。
他将血盛在牛皮袋中,悬而射之,名曰“射天”。
他像纣王一样沉溺于酒色,荒淫无度。
群臣凡进谏者一律射杀。
所以诸侯都叫他“桀宋”。
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天资国色。
康王闻之大喜,便将何氏抢入宫中。
韩凭为夺妻之恨发了几句怨言,被降罪下狱,继而又带罪去成西修青陵台。
韩凭之妻何氏于是作《乌鹊歌》以明志:“南山有乌,北山张罗;乌鹊高飞,罗当奈何!乌鹊双飞,不乐凤凰;妾是庶民,不乐宋王。
”不久何氏有向韩凭密传书信,信曰:“其雨霏霏,河大水深,日出当心。
”不料此书落到了康王之手。
康王以示左右官员,但都不解其义。
谋士苏贺看了半天,突然悟出,向康王道:“其雨霏霏,是说无限悲伤,思念丈夫之甚。
河大水深,是说她无法往来,以探望丈夫。
日出当心,是说她将以死拒大王而殉丈夫。
”康王大骇,若有所失,闷闷不乐。
为防何氏殉情,命宫女严加看守。
韩凭闻讯,无限悲愤,深知再无缘与妻子相见,便含恨而终,何氏闻韩凭自尽,痛不欲生,暗将衣服腐蚀,伺机殉夫。
一日,康王携何氏游青陵台。
何氏俯视台下,突然看到不远处韩凭新坟,泪如雨下,百感交集,悲痛欲绝,纵身投台殉情。
随从官员和宫女无不惊骇,急忙阻拦,不料衣服因被腐蚀而不中手,可怜如花似玉般的何氏竟坠台身忘。
康王至台下,见何氏身亡叹息不已,一步三回首,恋恋不舍。
商丘殷墟古代中原文明的发源地商丘殷墟是中国历史上一处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古代遗址,位于河南省商丘市境内。
它是商代中原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被誉为中国青铜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商丘殷墟古代中原文明的发源地,不仅积淀了中原地区的文化基础,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商丘殷墟的发掘始于20世纪初,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掘,揭示出了商代中原文明的重要特点和文化内涵。
殷墟位于黄河南岸,是商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遗址内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陶器、石器等文物,展现了商代文明的独特魅力。
首先,商丘殷墟的发现证明了商代的存在和繁荣。
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集权国家,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历史的新阶段。
商丘殷墟作为商代的都城,成为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对整个中原地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次,商丘殷墟的发现丰富了我们对商代社会的了解。
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商代社会具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也具备明确的阶级分化和等级制度。
青铜器作为商代文明的重要代表,不仅是实用工具,更是显示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商丘殷墟的青铜器制作工艺精湛,品种繁多,反映了商代人民的高超技艺和富饶的物质文化。
此外,商丘殷墟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宗教信仰和神话传说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商代文化中,人们对于自然和神灵的崇拜非常重要,很多神话和传说的故事源自这一时期。
如《伊尹传》中的伊尹就是商代的著名政治家和文化人物,他在商丘殷墟的历史遗址上留下了许多重要的文化遗产。
商丘殷墟古代中原文明的发源地,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中原地区的古代历史和文化。
殷墟的发现证明了中国古代文明的悠久和灿烂,也为我们研究和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我们应该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中原文明,为中华文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商丘殷墟是古代中原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它的发现揭示了商代文明的特点和内涵,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商丘非遗情况汇报商丘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商丘非遗包括传统技艺、传统表演艺术、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等多个门类,是商丘市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商丘市非遗情况的汇报:一、传统技艺商丘市的传统技艺丰富多样,如刺绣、剪纸、泥塑、竹编等,其中以商丘刺绣最为著名。
商丘刺绣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工艺特色,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刺绣作品精美细腻,图案多样,色彩鲜艳,深受人们喜爱。
商丘市政府积极组织开展刺绣技艺传承和培训工作,推动商丘刺绣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二、传统表演艺术商丘市的传统表演艺术有豫剧、评剧、河南清音、河南梆子等多种剧种,其中豫剧是商丘市的地方剧种,具有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艺术魅力。
商丘市每年都会举办豫剧演出和比赛活动,吸引了众多观众和剧迷。
同时,商丘市也加大对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力度,鼓励青少年参与其中,推动传统表演艺术的发展。
三、传统音乐和舞蹈商丘市的传统音乐和舞蹈形式多样,有古筝、琵琶、民间舞蹈等多种表现形式。
商丘市每年都会举办各种音乐和舞蹈比赛和演出活动,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传统音乐和舞蹈艺术。
商丘市政府也加大对传统音乐和舞蹈的培训和推广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传统音乐和舞蹈。
四、传统戏剧和美术商丘市的传统戏剧有昆曲、河南梆子等,而传统美术则包括民间绘画、年画等。
商丘市政府通过举办各种传统戏剧和美术展览活动,推动传统戏剧和美术的传承和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些传统艺术形式。
总结商丘市非遗资源丰富,传统文化底蕴深厚,非遗的传承和发展事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商丘市政府将继续加大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力度,通过举办各种展览、比赛、培训等活动,推动商丘非遗的传承和发展,让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贡献。
商丘市内旅游景点
商丘市是中国河南省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
以下是一些商丘市内的知名旅游景点:
1. 商丘云台山:位于商丘市区东北部,是中国五岳之一的云台
山风景区。
这里山清水秀,景色优美,有悬崖峭壁、峰石奇观和古建筑群等。
2. 商丘殷墟:商丘市是商代的发源地,商丘殷墟是商代遗址中
最重要的一处。
这里是商朝的都城遗址,被誉为“中国考古学的摇篮”,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3. 司马迁故居:位于商丘市区西南方向,是中国著名历史学家
司马迁的故居遗址。
这里展示了司马迁的生平事迹和他所著的《史记》的内容。
4. 梦溪园:位于商丘市区西北部,是一座具有明清风格的园林。
这里有湖泊、花草、假山、廊桥等景观,是游览、休闲的好去处。
5. 禹王台:位于商丘市区东南部,是商丘市的标志性建筑。
禹
王台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大禹而建,是一座宏伟的纪念性建筑。
以上只是商丘市内的部分旅游景点,还有许多其他的名胜古迹和风景区等待您的探索。
无论您对历史文化、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观感兴趣,商丘市都能给您带来不同的旅游体验。
商丘市旅游攻略
商丘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历史悠久,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商丘市旅游资
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以下是商丘市旅游攻略,带
您领略这座古老城市的魅力。
商丘市的历史文化
商丘市作为河南省的古都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商丘是中国封建礼仪
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历史上曾是九州重要城市之一,留下了众多古迹和文物。
游客可
以前往商丘文庙、睢阳古城、太昊陵等景点,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商丘市的美食文化
商丘市的美食以豫菜为主,口味鲜美,特色独具。
游客可以品尝到当地特色小吃
如汤圆、烩面、卤面等,还可以品尝到正宗的地方菜肴,如商丘烩菜、鸡油炒面等。
美食是了解一个城市文化的重要途径,不妨在商丘品尝当地美食,体验地道的河南味道。
商丘市的自然风光
商丘市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还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
游客可以前往潞河风
景区、天河湿地公园等地,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尤其是在春季,商丘的樱花盛开,如
诗如画,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赏花踏青。
在商丘市的怀抱中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商丘市的民俗风情
商丘市是一个充满民俗风情的城市,各种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丰富多彩。
游客可
以参加元宵灯会、庙会等民俗活动,感受当地人民的热情和喜庆氛围。
商丘的民俗文
化源远流长,传统技艺和民间艺术表演也是一大亮点,让游客领略到不一样的文化风情。
商丘市旅游攻略为您提供了多方面的游览建议,希望您在商丘市的行程中能够畅
游古今,感受历史的厚重和现代的活力。
商丘有什么旅游景点
商丘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景点。
以下是商丘市的一些著名景点:
1. 商丘古城:商丘市区保留了许多历史古迹,如毛遂墓、毛庄古城墙、勾践台等,颇具历史韵味。
2. 隆尧古庙群:位于商丘市北约10公里的隆尧古庙群是河南
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含了众多的古庙和文化遗址,如关帝庙、北岳庙等。
3. 穆坪山风景区:位于商丘市境内的穆坪山被誉为"华夏第一山",有着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道教文化。
4. 梁园古镇:位于商丘市境内的梁园古镇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是一个以明代建筑风格为主的古镇,保留了许多古建筑和文物。
5. 光明寺:位于商丘市境内的光明寺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唐代,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寺庙之一。
6. 遗址公园:商丘市有一些历史文化遗址公园,如伏牛山、永和故城遗址公园等,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历史文化并欣赏自然风景。
以上景点仅为商丘市一部分,还有许多其他的旅游景点等待您的探索。
商丘古城的调查报告商丘古城是河南省商丘市的一个古城遗址,位于商丘市的市区内。
商丘古城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调查报告将对商丘古城的历史沿革、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分析。
一、历史沿革商丘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多年的商代。
商丘作为一个古代国家的首都,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商周时期商丘属于鲁邑,秦汉时期为郡县治所。
唐代初期,商丘被指定为郡治。
宋代时,商丘成为大名府府治。
明清时期,商丘是典型的商贾之乡。
在中国历史上,商丘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文化遗产1.范仲淹祠:范仲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和作品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范仲淹祠建于明代,是对这位伟人的纪念和敬意。
2.文公祠:商丘市是文庙所在地,文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丘文庙的规模雄伟,建筑风格独特,是对中国文化和儒家思想的纪念。
3.史家墓群:位于商丘市郊区的史家墓群是对中国古代历史研究的重要地方。
墓群中埋葬了许多历史学家和史料学家,他们的研究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4.宋城遗址:宋城遗址是商丘古城的主要遗址之一,遗址内保存了大量的宋代文化遗存,包括建筑、雕塑和书画等。
三、旅游资源1.古城墙:商丘古城墙是商丘历史最悠久的建筑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古城墙周围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街区,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古代商丘的繁荣与辉煌。
2.丹江口生态旅游区:丹江口是商丘古城旁边的一个生态旅游区,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宜人。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郊野风光和休闲旅游活动。
3.宋城乐园:宋城乐园是商丘古城内的一个主题公园,以宋代文化为背景,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到宋朝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
四、建议1.加强保护:商丘古城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应加强对古城遗址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维护其原貌和历史文化价值。
商丘文化介绍300字
商丘,位于河南省东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古城。
商丘被誉为“文化古都”、“礼仪之邦”,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商丘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数千年前,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七雄之一的楚国都城之一。
在战国时期,商丘是楚国的东北重镇,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尤其在东汉时期,商丘成为东汉王朝的都城,孔子的弟子颜回曾在这里传播儒家思想,为商丘注入了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
商丘以其丰富的儒家文化和礼仪文明而闻名于世。
商丘孔庙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孔庙之一,是商丘文化的象征之一。
庙内有孔子像和颜回像,庄重而古朴的建筑风格展现了古代礼仪之邦的风采。
此外,商丘还有众多的古建筑群,如梁丘宇、张良庙等,这些建筑充分展示了商丘作为古代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
商丘的民间传统文化也十分丰富多彩,例如河南大调、苏河梆子等地方戏曲艺术,在商丘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这些文艺形式传承着古老的文化传统,为人们提供了欣赏和学习的机会。
总体而言,商丘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儒家文化和独特的礼仪文明而成为一座不可忽视的文化名城。
在现代,商丘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一座蕴含着丰富人文内涵的城市,吸引着无数游客和学者前来领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商丘文化调研报告商丘文化调研报告一、引言商丘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中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商丘市的文化发展现状及其对地方经济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如何提升商丘市的文化软实力。
二、商丘市的历史文化商丘市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故地红皮书中即有商丘市的丰功伟绩。
商丘市是商周时期的东周故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
商丘市的文化遗产众多,如商丘二里头遗址、商丘孔庙和孔庙学宫、陈留驿、商丘故城等。
这些文化遗产不仅见证了商丘的历史,也为这座城市增添了独特的文化魅力。
三、商丘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丘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
其中,商丘面食、商丘扇子和商丘京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商丘面食因独特的香味和制作技艺而闻名遐迩,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品尝。
商丘扇子以其精美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商丘的一张名片。
京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丘的京剧表演团体承载了商丘人民对于京剧的热爱和传承。
四、商丘市的文化产业商丘市的文化产业发展较为活跃,涵盖了文化创意设计、影视制作、演艺经纪、旅游文化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商丘市注重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大对文化企业的支持和引导力度,培育和壮大文化产业集群。
这些举措不仅推动了商丘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为地方经济的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商丘市的文化旅游商丘市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商丘孔庙和孔庙学宫、商丘故城等历史遗迹是游客必去之地,也是商丘市的文化名片。
商丘市积极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不断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质量,引导和培育新兴文化旅游项目,致力于打造融入本地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六、商丘市文化软实力的研究与思考商丘市的文化根基深厚,而文化的软实力则需要进一步提升。
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商丘市应加强文化的创新与传承,注重培养和引进文化人才,通过打造和丰富文化产品,提升商丘市的品牌影响力。
此外,商丘市还应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激发企业家投身文化产业的热情,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吸引更多的资源和资本,为商丘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
历史沿革商丘为上古帝王之都,约在公元前24世纪,燧人氏、颛顼、帝喾先后建都于商丘。
帝喾之子契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今商丘),为商族人的始祖。
约公元前16世纪,契的14世孙成汤,灭夏称商,都南亳(今商丘)。
约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三年,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成王封殷商后裔微子启于商丘,称宋国。
周赫王二十九年(前286)齐、楚、魏灭宋而三分宋地,商丘属魏。
秦时,本地分属砀郡与陈郡。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改为梁国,属豫州。
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将梁国改为梁郡。
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后秦时仍为梁郡。
南朝宋、齐为南梁郡,属南徐州。
北魏为梁郡,属南兖州。
隋开皇初梁郡废,十六年(596)置宋州,大业三年(607)复置梁郡。
唐武德四年(621)又改为宋州,天宝元年(742)置睢阳郡,属河南道,乾元元年(758)复为宋州。
五代梁三年(909)升为宣武军,五代唐庄宗同光元年(923)改为归德军,五代周时仍为宣武军。
北宋初复置宋州,景德三年(1006)升宋州为应天府,属京东西路(应天府始为京东东路路治,后为京东西路路治),大中祥符七年(1014)诏升为南京,为北宋陪都。
靖康二年(1127)五月,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商丘)即位,商丘为南宋开国都城。
金太宗天会八年(1130)更名为归德府,属南京路。
元为归德府,属河南布政使司。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降府为州,属开封府。
嘉靖二十四年(1545)升州为府。
清沿明制,仍为归德府。
民国2年(1913)裁归德府,所属各县划归豫东道。
1914年改豫东道为开封道。
1932年为第二行政督察区,直到1948年。
1948年11月全区解放后为豫皖苏第一行政区,1949年3月改为商丘专区,辖商丘市和商丘县及睢县、民权、宁陵、柘城、虞城、夏邑6县。
1950年5月商丘县城关区改建为商丘市,原商丘市改为朱集市。
1951年8月朱集、商丘二市合并为商丘市,市治朱集。
1952年1月,永城县由皖北专区划归商丘专区。
1958年12月,商丘专区并入开封专区,1961年12月恢复商丘专区。
1967年改为商丘地区。
1977年10月兰考县由开封地区划归本区,1980年8月兰考重归开封地区。
1997年6月,商丘地区行政公署和商丘市合并为地级商丘市二、历史文化特征与名城特色商丘是商人、商品、商文化的发源地。
商丘古城是全国保存较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1986年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永城芒砀山大型汉梁王陵墓群出土的金镂玉衣,被评为1991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汉墓壁画被专家誉为“敦煌前的敦煌”。
商丘目前共有国家、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数百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9处。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商丘古城、芒砀山汉墓群、宋国故城、燧皇陵、应天书院、阏伯台、柘城李庄遗址、永城王油坊遗址、睢县阎庄圣寿寺塔、永城崇法寺塔。
1.历史文化特征(1)年代的久远性。
商丘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五千年的文明史。
是炎黄、燧人氏、神农氏等三皇五帝的重要活动区,颛顼、帝喾在此建都,现存有燧人氏陵、炎帝陵、帝喾陵等。
(2)记忆的完整性。
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中华五千年,脉络相延,从未间断。
一部商丘史记录着各个朝代的兴替史,折射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史。
商丘一游,可历中华五千年。
(3)底蕴的厚重性。
商丘历史文化厚重,是重要的古都,建都时间最早,跨度最长,前后共历2000年。
继炎帝颛顼、帝喾后,夏朝少康中兴,在此建都,是商朝的开国之都,并两次为都,周朝宋国建都755年,汉朝梁国建都300多年,北宋时为陪都,是南宋的第一个都城。
所以,商丘是六朝古都。
同时商丘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中国钻木取火的发源地,炎黄文明古都,中国商人、商业、商品、商文化的发源地,夏商朝最早建都地,六朝古都,中国旅游发源地,中国景区文化发祥地(4)思想的本源性。
商丘是老子、孔子的祖籍,是庄子、墨子的故里。
孔孟在此传经讲学。
儒、道、墨教在这里起源,与外来的佛教在这里相互汇合、相互交融、相互作用,形成了中华民族正宗、本源的思想体系和文化内涵,主导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
(5)文化的多彩性。
商丘的文化光辉灿烂,丰富多彩。
如:火文化的万丈光焰,商文化的万年风采,酒文化的万载甘醇,食文化的万里飘香,儒文化的和谐礼仪,道文化的奥妙无穷,庄文化的超脱旷达,根文化的千丝万缕,佛文化的灵光禅意,黄河文化的宽厚博大,运河文化的悠远绵长,木兰文化的忠孝智勇,红色文化的灿烂辉煌。
(6)传说的美丽性。
这里是许多美丽传说的发生地。
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回响着相思鸟的千载哀鸣,展现着“大乔小乔”的千年风采,挽系着“月下老人”的“千里红线”,竖立着李太白的“千金买壁”,流传着“桃花扇”的千古风流,传诵着花木兰的千世流芳。
还有一些启迪智慧、幽默风趣的成语故事。
如:“庄周梦蝶”的美仑美幻,“守株待兔”的憨态可掬,“拔苗助长”的天真可笑,“朝三暮四”的童趣可爱等等。
(7)历史的领先性。
这里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长期处于领先的地位,一条浑重的黄河,万里奔腾,冲积出一方肥沃的原野;一渠清澈的睢水,千古流淌,浸润起一尊巍峨的高台。
积天地之灵气,聚河川之韵脉。
孕育了许许多多声震环宇、改变世界的先祖先宗,许许多多的圣贤圣哲,许许多多的宝物宝地,许许多多的唯一第一。
他们如日月照耀长空,似江河经行大地,或开启人类文明的新纪元,或引发历史进程的大转折,或推动经济文化的大跨越,或促进社会政治的大进步。
2.名城特点(1)六朝古都商丘为六朝古都:帝喾高辛之都、夏朝少康中兴之都、商朝开国之都、周朝宋国之都、汉朝梁国之都、南宋开国之都。
商丘是中国夏、商朝最早建都的城市,有5000余年的建城史、1500余年的建都史,是炎黄、燧人氏、神农氏等三皇五帝的建都地。
商丘是中国重要的古都建都时间最早,跨度最长,前后共历1500多年。
商丘为上古帝王之都,约在公元前24世纪,颛顼建都于商丘。
帝喾之子契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今商丘),为商族人的始祖。
约公元前16世纪,契的14世孙成汤,灭夏称商,初都南i亳(今商丘),商丘为商朝的第一个建都地,并先后六次在商丘建都。
约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三年,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成王封殷商后裔微子启于商丘,称宋国,商丘为宋国国都。
西汉商丘为汉代最强盛的诸侯国梁国的国都。
北宋时期,商丘为北宋陪都,靖康二年(1127)五月,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商丘)即位,商丘成为南宋的开国都城。
(2)姓氏之根商丘是中华姓氏的重要发源地,据考证,仅帝喾一系,就派生出姓氏1249个,其中单姓789个、复姓460个,遍布海内外。
除帝喾后裔外,有据可查的姓氏在商丘的,还有葛、虞、陶、陈、田、桑、甾、犬、火、睢等。
汉民族人口最多的100个大姓氏中,帝喾之后占59个;在《百家姓》438个姓氏中,有242个源于商丘。
目前台湾省的“陈、林、黄、张、李、王、吴、刘、蔡、杨”10大姓氏中,有7个姓氏“根”就在商丘。
当今姓氏中,朱、傅、商、宋、梁、葛、汤、虞、龙等千余个姓氏的“根”在商丘。
(3)文化商丘文化灿烂,轶闻趣事丰富多彩:文化品牌有三商文化、火文化、汉梁文化、姓氏文化、根亲文化、宋文化、孔祖文化、庄子文化、道教文化、木兰文化、旅游文化、葛天文化、酒文化、授时文化。
这里有“相思树”的悲剧,有“月下老人”的喜剧;有“闹龙街”的幽默,有“葫芦诗”的戏谑;有“桃花扇”的凄美爱情故事;有“高祖斩蛇”的威武神勇传说,可谓包罗万象,不胜枚举。
商丘是许多美丽故事传说的发源地:相思鸟吟唱千年一曲、大小乔醉曹千口一传、花木兰忠贞千古一人、月老人牵情千里一线、李太白娶妻千金一壁、李香君贞烈千古一扇,“庄周梦蝶”、“守株待兔”、“拔苗助长”、“朝三暮四”等成语的发源地均在商丘。
(4)思想源头:中国百家争鸣主阵地、中国儒家思想发祥地、中国道家思想发源地、中国墨家思想发源地(5)名人故乡:“三皇五帝”商丘占三位:燧人氏、炎帝朱襄氏、帝喾高辛氏,火神阏伯、造字始祖仓颉、华商始祖王亥、商朝开国之君商汤、孔子祖籍、墨子故里、老子故里、庄子故里、花木兰家乡3.人文景观现状商丘市文物古迹极为丰富,其中分布在市区范围以内的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见下表:商丘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市级9 帝喾陵史前睢阳区10 黄岗市汉墓群汉宁陵县11 鄭城石桥明永城市12 清凉寺清梁园区13 无忧寺塔宋睢县14 利民城隍庙明、清虞城县15 东岳无齐庙清柘城县16 张庄清真寺清民权县17 中原野战军前方指挥部1948 柘城县18 刘庄平民夜校遗址1929 睢县19 毛主席视察黄楼纪念馆1968 梁园区20 汉高祖斩蛇处(含纪念碑)汉永城市21 木兰祠元虞城县22 恒山汉墓群汉民权23 葵丘会盟台民权24 隋唐大运河遗址睢阳区25 灵台寺遗址梁园区周集乡苑庄村26 栗城遗址夏邑县27 蒙墙寺遗址梁园区李庄乡蒙墙寺村28 文雅台睢阳区城东南29 关帝庙民权县30 锦鸡园柘城县城南31 老君台汉墓梁园区老君台村32 宋荦墓清睢阳区路河乡大史楼33 鲁紫铭碑林永城市三。
商丘古城的进一步开发保护和建设1.商丘古城介绍商丘古城即明清时期归德府城,现存地上古城始建于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距今已有500年的历史,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
1986年,商丘古城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商丘古城1996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商丘古城由砖城、城湖、城廓三部分构成,城墙、城廓、城湖三位一体、外圆内方,成一巨大的古钱币造型,建筑十分独特,有商丘作为华夏之邦商业、商品、商文化发源地之隐喻。
目前商丘古城下,同时叠压着春秋时期的宋国都城、秦汉和隋唐时期的睢阳城、宋代应天府南京城等6座都城、古城。
商丘古城是目前世界上现存的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上城的大型古城遗址。
商丘古城城墙周长3.6 公里,有东西南北四门,城内地势为龟背形,城内建筑多为四合院建筑。
由于年代久远,兵祸天灾,古城曾多次被毁,又多次重建,但范围都在南北十里之内。
城门为拱券式,至今保存完好。
东门曰宾阳,西门曰垤泽,南门曰拱阳,北门曰拱辰。
四门外原有四个瓮城(即在城门外再建一小城,侧面开门,旨在加固城防),瓮城又各有一个扭头城门,北门向西,东门和西门向南,南门向东,所以,商丘古城古有“四门八开”之说。
根据五行相生相克之说,为防金木相克,古城东西两门相错一条街,成为中国古城中的唯一商丘古城。
如今的商丘古城内街道仍保持着古代的建筑风貌。
坐落在古城内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侯方域的“ 壮悔堂” 招引着八方的游客。
在商丘古城南古宋河畔有名扬中外的、镌刻着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手迹《八关斋会报德记》的八关斋。
明嘉靖以后至清初,商丘古城内出过两位大学士(宰相)、五位尚书以及十多位侍郎、巡抚、御史、总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