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搅拌桩检测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1
水泥土搅拌桩检测报告1. 引言水泥土搅拌桩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为确保搅拌桩的质量和稳定性,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估。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水泥土搅拌桩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估其质量和稳定性。
2. 数据采集2.1 选择检测点位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我们在施工现场选择了若干个典型的检测点位进行测试。
2.2 检测仪器我们使用了XXX型号的检测仪器,该仪器可以对水泥土搅拌桩进行多项参数的测量,包括桩身直径、强度、含水率等。
3. 检测过程3.1 检测前准备工作在进行具体的检测之前,我们首先清理了检测点位周围的杂物,并确定了检测仪器的测量范围和准确度。
3.2 检测参数我们按照设定的要求,对水泥土搅拌桩的直径、强度和含水率等参数进行了测量。
具体测量方法如下:•直径测量:使用测量仪器对搅拌桩的直径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来。
•强度测量:采用XXX方法对搅拌桩的强度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来。
•含水率测量:通过重量法或电阻法测量水泥土搅拌桩的含水率,并记录下来。
4. 检测结果分析4.1 直径测量结果根据我们的测量数据,我们可以得出水泥土搅拌桩的平均直径为XX cm,最小直径为XX cm,最大直径为XX cm。
这些数据表明搅拌桩的直径符合设计要求,并且变化范围在合理的范围内。
4.2 强度测量结果我们的测量结果显示水泥土搅拌桩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达到了预期的标准。
具体的强度数值为XX MPa,满足了工程的需求。
4.3 含水率测量结果通过测量,我们得知水泥土搅拌桩的含水率为XX%,这个数值与设计要求相符合,并且在合理的范围内。
5. 结论通过对水泥土搅拌桩的全面检测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水泥土搅拌桩的直径、强度和含水率等参数符合设计要求,并且在合理的范围内。
•水泥土搅拌桩的质量和稳定性良好,能够满足工程的需求。
6. 建议基于我们的检测结果和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继续进行定期的监测和检测,以确保水泥土搅拌桩的长期稳定性。
水泥搅拌桩检测方案目录1.工程概况 (1)2.编写依据 (2)3.检测目的 (2)4.检验内容及部位 (3)5.检测方法 (3)6.检验仪器设备 (7)7.安全及质量保证措施 (7)8.水泥搅拌桩试桩桩位平面布置图 (8)水泥搅拌桩试桩检测方案1.工程概况新建湄洲湾南岸铁路支线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湄洲湾南岸,该线路北起在建的福厦铁路仙游站厦门端接出,经泉州市泉港区和惠安县至斗尾站,线路沿途经过仙游县、泉港区及惠安县,正线全长39.87km,疏解线长4.381km。
试桩位于线路DK25+951~DK26+049段,该段地貌情况为大部分位于滨海海积平原,局部为剥蚀残丘,地面标高为 2.83~6.0m,多为旱地,地形平坦,开阔。
地质情况为:上覆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海积层Q4m 淤泥质粉质粘土,粉砂,细砂,中砂,粗砂,上更新统破积层(Q3dl+el),下伏燕山早期第一次侵入花岗岩(ηγ52(3))。
(1-2):素填土(Q4ml):褐黄色、灰黄色、灰色、分布不均,密度不一,以粉质粘土为主夹杂植物根茎,碎石等,层厚0.5-3.5m。
属于Ⅱ级普通土。
γ=18KN/m3,C=10kpa。
(2-1):Q4m 淤泥,深灰色,灰色,流塑-软塑,夹腐殖质和贝壳,含少量有机质,有腥臭味硬,偶夹少量中粉细沙,含量10-15%,层厚0-8.8m。
属于Ⅱ级普通土。
γ=16.5KN/m3,C=6kpa,【σ】=40kpa。
(6-1)Q4m 中砂,灰色、深灰色、灰黄色,松散-稍密,饱和、颗粒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泥质及贝壳碎片,层厚0-7.5m,γ=18KN/m3,C=0kpa,【σ】=120kpa。
(7-1)Q4m 粗砂,灰黄色、浅黄色,灰色,松散-稍密,稍湿-饱和、颗粒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泥质及贝壳碎片,层厚0-5.8m,γ=18KN/m3,C=0kpa,【σ】=150kpa。
(22-1):花岗岩W4 ((ηγ52(3)),全风化,浅黄色,褐灰色,风化强烈,岩芯呈土柱状,手捏易碎;矿物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黑云母。
水泥搅拌桩试验检测方案(1)水泥土试验为确定该工程深层搅拌桩采用哪种水泥掺入比合适,要在工程现场钻孔取土样到有相应资质的实验室做搅拌桩掺入比室内强度试验(养护室的温度为20±2℃,湿度大于90%,试验所用的水泥与试桩所用水泥一致。
所取土样主要为③层的淤泥质土,分别采用水泥掺入比12%、15%,18%,分别检验了龄期为7天、14天、28天、60天、90天的水泥试块抗压强度,每组试验6个试块,共90个试块。
按70.7×70.7×70.7的水泥砂浆试模进行水泥土的强度试验。
水泥土强度试验的试件编号表1:试件组号土样水灰比水泥掺入量% 龄期(天)A1-6③层的淤泥质土1:1 12 7B1-6③层的淤泥质土1:1 12 14C1-6③层的淤泥质土1:1 12 28D1-6③层的淤泥质土1:1 12 60E1-6③层的淤泥质土1:1 12 90F1-6③层的淤泥质土1:1 15 7G1-6③层的淤泥质土1:1 15 14H1-6③层的淤泥质土1:1 15 28I1-6③层的淤泥质土1:1 15 60J1-6③层的淤泥质土1:1 15 90K1-6③层的淤泥质土1:1 18 7L1-6③层的淤泥质土1:1 18 14M1-6③层的淤泥质土1:1 18 28N1-6③层的淤泥质土1:1 18 60O1-6③层的淤泥质土1:1 18 90试块强度实验数据记录表日期实验温度仪器实验员记录员校核员(2)试桩工艺参数确定试验为了确定深层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工艺,特要求做深层水泥土搅拌变径桩试桩,该桩具有提高地基承载力、控制地基沉降、降低地基处理费用等优点。
试桩按湿法成桩进行试验。
桩排成10行,每行3根桩,桩与桩成正方形布置,间距分三组1.5×1.5m,2.0×2.0m, 2.5×2.5m,呈每三个一组;1)水泥土搅拌桩的主桩直径Φ500,扩大的支盘桩径Φ1000;水泥掺入比为15%,水泥采用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
目录一、依据的检测标准及技术要求 (1)二、适用范围 (1)三、检测内容及频率 (1)四、检测原理 (1)五、检测龄期的要求 (2)六、试验准备 (2)七、检测方法 (3)八、检测数据的整理 (5)九、检测结果的判别、评定 (5)十、检测报告 (6)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增强体单桩静载荷试验方案一、依据的检测标准及技术要求(1)本检测方案依据的检测标准及技术要求是:《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
(2)项目公司管理文件及设计图纸、资料。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检测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增强体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
三、检测内容及频率3.1.检测内容判断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增强体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2 检测频率单桩复合地基增强体的单桩静载荷试验的数量应为总桩数的0.2%~0.5%,且不应低于3处。
四、检测原理复合地基增强体单桩静载荷试验是在桩顶部逐级施加竖向压力,观测桩顶部随时间产生的沉降,观察受检基桩在沉降过程中的的受荷状态,使用仪器按照规范要求采集数据并得到荷载-沉降(Q-s)曲线、沉降-时间对数(s-lgt)曲线等参数,采用一定的方法(规范、规程规定)分析、评价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水平,它是目前最可靠且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反力装置采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试验原理示意见下图所示。
图1 复合地基增强体单桩静载荷试验原理示意图五、检测龄期的要求水泥搅拌桩龄期要达到28d,或受检桩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要求。
六、试验准备6.1 收集和了解检测工程概况①工程项目名称,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名称;②场地工程地质勘察报告;③桩基本参数:桩型、桩径、桩长、桩身砼强度、持力层及极限承载力;④桩位图及桩基施工记录。
6.2 前期准备。
包括设备、仪器检定等检查准备工作。
6.3 试验仪表的选择最大试验荷载对应的油压不宜小于压力表量程的25%,避免“大称称轻物”。
同时,为了延长试验仪表的使用寿命,试验用压力表、油泵、油管在最大加载时的压力不应超过规定工作压力的80%。
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实验目的 (2)三、试验依据 (2)四、试验用料、检测标准及方法 (2)五、施工操作工艺 (3)六、质量保证体系及控制措施 (8)七、安全、文明、环保措施 (9)水泥搅拌桩试桩实验方案一、工程概况水泥搅拌桩地基处理:采用水泥搅拌桩地基处理,按梅花形布置,桩径50cm,桩间距分别为1.5*1.5m,搅拌桩长度根据设计要求并结合现场地质情况实际确定。
水泥搅拌桩所用水泥标号为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建议含量不小于15%,水灰比取0.5~0.6。
桩体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1.5MPa。
二、实验目的水泥搅拌桩施工前必须进行成桩试验,成桩试验应达到下列要求并取得以下技术参数。
2.1满足设计水泥用量的各种技术参数,如钻进速度、提升速度、搅拌速度、喷浆压力、单位时间喷入量等。
2.2检验桩身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即28d天龄期的强度不低于1.0MPa。
2.3检验单桩允许承载力(28d)能否达到设计要求。
2.5掌握下钻和提升的阻力情况,选择合理的技术措施。
2.6根据地层、地质情况确定水灰比及水泥掺量。
三、试验依据1、《水电水利工程土工试验规程》(DL/T 5355-2006);2、《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DLT5024-2005)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四、试验用料、检测标准及方法1、机具准备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必须配备性能可靠、符合标准、种类齐全的施工机械和设备,在施工前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试机工作,确保在施工期间正常作业。
机械和设备如下:深层搅拌机、灰浆拌制机、集料斗、灰浆泵、控制柜、自动记录喷浆量设备及其他辅助设备等。
2、材料准备2.1水泥: 采用42.5水泥,严禁使用过期、受潮、结块、变质的劣质水泥。
2.2配合比:深层搅拌的浆液以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为主配制水泥用量为水泥湿土重的15%、16%、17%,水灰比分别用0.50、0.55、0.60。
目录1.工程概况 (1)2.编写依据 (2)3。
检测目的 (2)4.检验内容及部位 (2)5.检测方法 (3)6。
检验仪器设备 (7)7.安全及质量保证措施 (7)8.水泥搅拌桩试桩桩位平面布置图 (8)水泥搅拌桩试桩检测方案1.工程概况新建湄洲湾南岸铁路支线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湄洲湾南岸,该线路北起在建的福厦铁路仙游站厦门端接出,经泉州市泉港区和惠安县至斗尾站,线路沿途经过仙游县、泉港区及惠安县,正线全长39。
87km,疏解线长4。
381km。
试桩位于线路DK25+951~DK26+049段,该段地貌情况为大部分位于滨海海积平原,局部为剥蚀残丘,地面标高为2.83~6.0m,多为旱地,地形平坦,开阔.地质情况为:上覆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海积层Q4m 淤泥质粉质粘土,粉砂,细砂,中砂,粗砂,上更新统破积层(Q3dl+el),下伏燕山早期第一次侵入花岗岩(ηγ52(3)).(1—2):素填土(Q4ml):褐黄色、灰黄色、灰色、分布不均,密度不一,以粉质粘土为主夹杂植物根茎,碎石等,层厚0.5-3.5m。
属于Ⅱ级普通土。
γ=18KN/m3,C=10kpa.(2-1):Q4m 淤泥,深灰色,灰色,流塑—软塑,夹腐殖质和贝壳,含少量有机质,有腥臭味硬,偶夹少量中粉细沙,含量10—15%,层厚0—8。
8m.属于Ⅱ级普通土。
γ=16.5KN/m3,C=6kpa,【σ】=40kpa。
(6—1)Q4m 中砂,灰色、深灰色、灰黄色,松散—稍密,饱和、颗粒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泥质及贝壳碎片,层厚0—7。
5m,γ=18KN/m3,C=0kpa,【σ】=120kpa。
(7-1)Q4m 粗砂,灰黄色、浅黄色,灰色,松散-稍密,稍湿—饱和、颗粒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泥质及贝壳碎片,层厚0—5.8m,γ=18KN/m3,C=0kpa,【σ】=150kpa。
(22—1):花岗岩W4 ((ηγ52(3)),全风化,浅黄色,褐灰色,风化强烈,岩芯呈土柱状,手捏易碎;矿物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黑云母.局部夹泥,遇水易软化,崩解。
编号:NHWB- 水泥搅拌桩单桩静载试验检测方案编制:审核:审批:目录1. 适用范围 .................................................... - 1 -2. 检测依据 .................................................... - 1 -3. 工程概况 .................................................... - 1 -4.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 - 1 -5. 仪器设备 .................................................... - 2 -6. 检测步骤和方法 .............................................. - 3 -7. 异常情况处理 ................................................ - 4 -8. 数据处理和结果判断 .......................................... - 5 -9. 检测过程注意事项 ............................................ - 5 -10. 本试验记录格式见 ........................................... - 5 -1. 适用范围本检测实施细则适用佛山市南海区新公交系统试验段五标段项目部水泥搅拌桩单桩承载力检测,本次单桩承载力为65KN和75KN。
2. 检测依据2.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2.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2.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
编号:NHWB- 搅拌桩抽芯检测方案编制:审核:审批:目录1. 适用围- 1 -2. 检测依据- 1 -3、工程概况- 1 -4.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1 -5. 仪器设备- 2 -6. 检测步骤和方法- 4 -7. 异常情况处理- 5 -8. 数据处理和结果判断- 5 -9. 本试验记录格式见:- 6 -1. 适用围本检测实施细则适用市南海区新公交系统试验段五标段项目部水泥搅拌桩的钻芯检测,检测90天钻芯抗压标准值不小于1.2MPa,目前进行28天快测,一般要求28天抗压标准值不小于1.0MPa。
2. 检测依据2.1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DBJ15-60-2008);2.2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JGJ 106-2003);2.3 《建筑桩基技术规》(JGJ 94-2008);2.4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JTJ/TF50-2011);2.5 《岩土工程勘察规》(GB50021-2001)。
2.6 市南海新型公共交通系统试验段5标水泥搅拌桩试桩方案。
2.7 相关图纸检测要求。
3、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市南海区,工程的试车线与出入段为直径0.5米的水泥土搅拌桩软地基加固,要求单桩承载力不于75KN,数量约8200根,抽检数量0.2%,场地路面软地基固要求单桩承载力不于65KN,数量约5350根,抽检数量0.2%,现场取不同部位的桩共16根,以上两种搅拌桩均做静载和抽芯试验。
4.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4.l 了解试验现场情况:包括检测桩的位置、道路、场地平整、水、电源及障碍物。
4.2 应按规规定收集必要的资料并记录于《桩基钻芯检测见证签认表》,主要包括:4.2.1 检测桩的平面位置、桩号;4.2.2 设计、施工、监理、监督单位;4.2.3 检测桩的设计施工资料(桩型、桩径、桩长、设计承载力);4.2.4 检测桩场地的工程地质资料。
4.3 对于仲裁检测或重大检测项目,或委托方有要求时,应制定检测方案。
附件:
水泥搅拌桩检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知识诚南起步区KS2号路第二标段(K1+300~K2+121)施工总承包,根据图纸平面设计图,现有综合管沟需要进行软基处理,设计均采用桩径为Ф500mm水泥土搅拌桩。
本期工程主要采用软基处理范围为:综合管沟K1+540~K1+600。
二、检测情况
本工程搅拌桩总数为360根,根据设计图纸和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的要求,必须进行以下几项检测:
1、单桩竖向抗压静荷载试验检测频率按1%,检测数量4根;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检测频率按1%,检测数量4根。
2、钻孔抽芯检测频率按1%,检测数量为4根。
3、水泥搅拌桩无侧限抗压强度检测按5%,检测数量为18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