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广玉兰
- 格式:pdf
- 大小:981.38 KB
- 文档页数:8
六年级语文下册《广玉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广玉兰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实物观察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广玉兰的美。
(2)运用比较、分类等方法,分析广玉兰的特点。
(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广玉兰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广玉兰特点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实物观察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广玉兰的美。
2. 比较教学法:运用比较、分类等方法,分析广玉兰的特点。
3. 情感教学法: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广玉兰实物或图片。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广玉兰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邀请学生分享对广玉兰的了解。
(3)简介广玉兰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朗读。
(3)学生齐读课文,感受广玉兰的美。
3. 分析讨论(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广玉兰的特点。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广玉兰的特点。
(3)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4. 实践应用(1)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2)学生表演课文情景剧。
5. 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本课所学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3)布置课后作业,如观察身边的植物,写一篇短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广玉兰特点的理解程度。
2. 生字词测试: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课后作业:收集学生写的观察植物的短文,了解学生的实践能力。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广玉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广玉兰〉》在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中,有一篇名为《广玉兰》的文章,它宛如一幅生动的画卷,将广玉兰的美丽与独特展现得淋漓尽致。
广玉兰,这种美丽的植物,在作者细腻的笔触下,仿佛有了生命,有了灵魂。
文章开篇,便以“一天晚上,我独自在丛林中散步,感到一股淡淡的幽香在空气中荡漾。
原来,在林阴道两旁,有许多开着白色花朵的高大树木,那一阵阵幽香就是从这儿散发出来的。
”这样的描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与芬芳的世界。
我们仿佛能跟随着作者的脚步,一同在那静谧的丛林中,探寻着这股幽香的源头。
接着,作者对广玉兰的花朵进行了细致的描绘。
“有的含羞待放,碧绿的花苞鲜嫩可爱。
有的刚刚绽放,几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那里面椭圆形的花蕊约有一寸长。
盛开着的广玉兰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
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花呢,花瓣虽然凋谢了,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它已长成近两寸长的圆茎。
圆茎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
” 这样的描写,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广玉兰花朵在不同阶段的姿态。
含羞待放的花苞,鲜嫩可爱;刚刚绽放的花朵,引得蜜蜂流连;盛开的花儿,洁白柔嫩如婴儿的笑脸;而凋谢后的花蕊,依然挺立枝头,孕育着新的生命。
这一系列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广玉兰花朵的美丽,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轮回与延续。
广玉兰的叶子也有着独特的魅力。
“广玉兰的叶片富有光泽,好像涂了层蜡,再配上有着铁锈色短柔毛的叶背和那微呈波状的边缘,使人觉得另有一番情趣。
密集油亮的绿叶终年不败,始终透着生气,透着活泼。
有了它的衬托,广玉兰花便显得格外皎洁、格外清丽了。
”作者通过对广玉兰叶子的光泽、叶背的柔毛和边缘的波状等特征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叶子的生机与活力。
它不仅仅是花朵的陪衬,更是整个广玉兰植株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文中还提到了广玉兰的旺盛生命力。
“秋冬时节,许多树的叶子凋落了,广玉兰却披着一身绿叶,与松柏为伍,装点着自然。
六年级语文下册《广玉兰》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广玉兰》。
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了解广玉兰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能力。
学会通过观察和描述,表达自己对广玉兰的认知和感受。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对植物多样性和美的欣赏能力。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广玉兰》的朗读和背诵。
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的学习和运用。
广玉兰的特点和生长环境的了解。
2.2 教学难点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对广玉兰的生长环境和特点的深入理解。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具准备课文《广玉兰》的文本。
广玉兰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生词和短语的卡片。
3.2 教学环境教室内的植物角或自然环境中的广玉兰树。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广玉兰树或展示广玉兰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提问学生对广玉兰的了解和印象。
4.2 朗读和背诵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广玉兰》两遍。
鼓励学生进行背诵,并提供帮助和指导。
4.3 生词和短语学习展示生词和短语的卡片,引导学生进行认读和朗读。
用例句或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生词和短语。
4.4 观察和描述组织学生观察广玉兰的实物或图片,并鼓励学生用语言描述广玉兰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朗读和背诵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朗读和背诵课文《广玉兰》。
5.2 生词和短语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复习课中学到的生词和短语,并尝试在句子中运用。
5.3 观察和描述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植物或自然环境中的植物,并用语言描述其特点和美丽之处。
第六章:教学反馈与评价6.1 课堂互动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理解程度。
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以促进课堂互动。
6.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进度。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六年级语文《广玉兰》《夹竹桃》苏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广玉兰》《夹竹桃》(一)《广玉兰》1. 牢记生字:荡漾.(yàng)玉琢.冰雕(zhuó)内涵.(hán)绽.放(zhàn)花蕊.(ruǐ)婴.儿(yīng)茎.(jìng)生锈.(xiù)凋.谢(diāo)2. 理解下列词语:荡漾:形容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观赏:参观,欣赏。
(欣赏:领略玩赏;认为好,喜欢)玉琢冰雕:用玉石或冰凌雕刻成的,形容明净美丽,一尘不染。
迫不及待:紧迫得不容等待;急切地或不能自制地要采取行动的;忍耐不住地渴望的;未经慎重考虑急忙而猛烈的一时冲动或急躁情绪。
孕育:怀胎、生育。
内涵:本课指花的特点。
质感:事物的本质给人外观上的感觉。
3. 结构分析:第一段(1):作者为广玉兰的花香所吸引。
第二段(2—5):广玉兰的色彩和质感、花开的各种形态及叶片的特点。
第三段(6):作者喜爱广玉兰的原因。
4. 精读课文:(1)轻声朗读第一段。
广玉兰是一种高大的常绿乔木,花很大,散发着阵阵幽香。
(2)默读第二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描绘广玉兰的,着重写了哪一方面?按花的色彩和质感、形态、叶子的特点的顺序写的,着重写了广玉兰花开时的形态特点。
(3)在第2自然段,找两个词概括花的特点。
花瓣洁净高雅从哪些语句看出来:“我无法用……而有弹性。
”这句话写得好吗?为什么?从中你体会出什么感情?a. 从花瓣色彩和质感两个方面写出了花的洁净、高雅。
b. “无法用语言文字准确形容”写出广玉兰实在是美,到了美不胜收、美不能言的境地。
c.表达出作者对盛开的花朵的喜爱之情。
(4)接着,作者又重点向我们介绍了什么?自由读第3自段,找出概括这一小段意思的重点词语。
形态:生生不息。
仔细读读有关句子,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得好,为什么,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出作者的什么感情?“有的含羞待放,碧绿的花苞鲜嫩可爱。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广玉兰生字《广玉兰》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书中一篇描写植物的课文,如果单从文字上分析它仅仅是为了表现广玉兰的美,表现广玉兰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店铺在此整理了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广玉兰》生字,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广玉兰》生字1【漾】读音:yàng巧记:无尾羊(),“永”远站水(氵)边。
字义:①水面微微动荡②液体溢出来组词:①漾起荡漾②漾出漾奶造字:形声法造句:秋风一吹,湖面上漾起了波纹。
笔顺:左窄右宽。
“永”横撇与右边的撇捺协调。
2【琢】读音:zhuó巧记:“豕”带一点出家门(豖),要和“王”子来见面。
字义:雕刻玉石,使成器物组词:精雕细琢玉不琢,不成器造字:形声法造句:这件玉器精雕细琢,造型考究,堪称国宝级的文物。
笔顺:左窄右宽。
右部弯钩斜中取正,捺宜长。
字歌:小鸡啄食虫追逐在一起最后放下来琢磨怎样吃3【涵】读音:hán巧记:海(氵)外来“函”。
字义:①包容包含②指涵洞组词:①内涵涵盖涵养②桥涵造字:形声法造句:这几篇评论文章有丰富的内涵。
笔顺:左窄右宽。
“函”书写时先写被包部分。
4【绽】读音:zhàn巧记:一“定”连线(纟)。
字义:裂开组词:绽开破绽绽放绽露开绽皮开肉绽造字:形声法造句:孩童的脸上绽开了天真无邪的笑容。
笔顺:左窄右宽。
“定”撇宜短小,捺稳住重心。
字歌:有丝露破绽加青是靛蓝金属做钢锭水在白洋淀5【蕊】读音:ruǐ巧记:三颗心(惢)上长小草(艹)。
字义:花蕊,种子植物有性生殖器官的一部分组词:花蕊雄蕊雌蕊造字:会意法造句:勤劳的小蜜蜂在芬芳的花蕊上采蜜。
笔顺:“艹”横宜长;三个“心”布白均匀。
6【婴】读音:yīng巧记:两个宝“贝”“女”。
字义:①婴儿,才生下来的小孩儿②触,缠绕组词:①婴儿女婴男婴妇婴婴孩溺婴②婴疾造字:会意法造句:可爱的婴儿躺在母亲的怀里睡熟了。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广玉兰教案简介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材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而成的。
广玉兰是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文章,是以描写广玉兰为主线的散文。
广玉兰教案是一份按照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广玉兰这篇文章。
本文介绍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广玉兰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评价等,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广玉兰这一篇文章。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广玉兰的特点和形象,形成对自然生态的尊重。
2.了解广玉兰的生长环境,掌握广玉兰的生长习性和分布情况。
3.理解广玉兰的文化内涵,理解“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广玉兰的形象和特点。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分析广玉兰的特点和形象,掌握广玉兰的生长环境。
2.理解广玉兰的文化内涵,掌握“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
教学难点1.理解广玉兰的文化内涵。
2.提高学生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广玉兰的特点和形象。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述广玉兰的生长环境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广玉兰的文化内涵。
2.观察法:带领学生到校园或者附近公园等地观察广玉兰的生长环境和特点,加深学生对广玉兰的认识。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掌握广玉兰的文化内涵和精神。
教学步骤1.导入:介绍广玉兰的形象和特点,引发学生对广玉兰的兴趣和好奇。
2.学习:讲述广玉兰的生长环境和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广玉兰的生长习性和分布情况。
3.感悟:引导学生理解广玉兰的文化内涵、《广玉兰》的创作背景,让学生深入感受“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
4.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展示学生对广玉兰的理解和感悟。
5.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