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机构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63.50 KB
- 文档页数:5
教学设计:自动变速器教案第一章:自动变速器概述1.1 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历程1.2 自动变速器的优点1.3 自动变速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1.4 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类型及应用第二章:液力变矩器2.1 液力变矩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2.2 液力变矩器的性能参数2.3 液力变矩器的维护与检修2.4 液力变矩器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三章:行星齿轮机构3.1 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与工作原理3.2 行星齿轮机构的性能参数3.3 行星齿轮机构的维护与检修3.4 行星齿轮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第四章:液压控制系统4.1 液压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4.2 液压控制系统的性能参数4.3 液压控制系统的维护与检修4.4 液压控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五章:电子控制系统5.1 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5.2 电子控制系统的性能参数5.3 电子控制系统的维护与检修5.4 电子控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第六章: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与排除6.1 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现象与原因6.2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方法6.3 自动变速器故障排除步骤与技巧6.4 典型自动变速器故障案例分析第七章:自动变速器零件的检修与更换7.1 自动变速器零件的检查与评估7.2 自动变速器零件的检修方法7.3 自动变速器零件的更换步骤7.4 常见自动变速器零件的检修与更换案例第八章:自动变速器油液与冷却系统8.1 自动变速器油液的类型与性能要求8.2 自动变速器油液的更换与检查8.3 自动变速器冷却系统的作用与结构8.4 自动变速器冷却系统的维护与检修第九章:自动变速器与车辆性能的关系9.1 自动变速器对车辆动力性的影响9.2 自动变速器对车辆经济性的影响9.3 自动变速器对车辆稳定性的影响9.4 自动变速器与车辆驾驶性能的优化第十章:自动变速器技术的未来发展10.1 自动变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10.2 先进自动变速器技术的应用10.3 自动变速器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10.4 自动变速器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展望第十一章: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与排除实践11.1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工具与设备11.2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与排除流程11.3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案例分析11.4 自动变速器故障排除实践技巧第十二章:自动变速器零件检修与更换操作12.1 自动变速器零件检修工具与方法12.2 自动变速器主要零件的更换步骤12.3 自动变速器零件检修与更换实践案例12.4 自动变速器零件检修与更换的安全注意事项第十三章:自动变速器油液与冷却系统维护13.1 自动变速器油液的类型与性能检测13.2 自动变速器油液更换与检查操作13.3 自动变速器冷却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3.4 自动变速器冷却系统的维护与检修实践第十四章:自动变速器与车辆性能优化14.1 自动变速器对车辆动力性的影响分析14.2 自动变速器对车辆经济性的影响评估14.3 自动变速器对车辆稳定性的影响研究14.4 自动变速器性能优化技术与应用第十五章:自动变速器技术未来发展趋势15.1 自动变速器技术发展趋势分析15.2 先进自动变速器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前景15.3 自动变速器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创新展望15.4 自动变速器技术发展的挑战与机遇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概念、结构原理、故障诊断与排除、零件检修与更换、油液与冷却系统维护、与车辆性能的关系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汽车应用技术《自动变速器》教案第一章:自动变速器概述1.1 课程目标1.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历程2.掌握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3.熟悉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件1.2 教学内容1.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历程2.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3.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件1.3 教学方法1.讲解2.图片展示3.视频播放1.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第二章:自动变速器的类型2.1 课程目标1.掌握不同类型的自动变速器特点2.了解常见自动变速器的应用2.2 教学内容1.不同类型的自动变速器特点2.常见自动变速器的应用2.3 教学方法1.讲解2.图片展示3.案例分析2.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第三章: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3.1 课程目标1.掌握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2.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工作过程3.2 教学内容1.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2.自动变速器的工作过程3.3 教学方法1.讲解2.动画演示3.小组讨论3.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第四章:自动变速器的组成部件4.1 课程目标1.熟悉自动变速器的各个组成部件2.了解各个组成部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4.2 教学内容1.自动变速器的各个组成部件2.各个组成部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4.3 教学方法1.讲解2.图片展示3.实物展示4.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第五章:自动变速器的维护与故障诊断5.1 课程目标1.掌握自动变速器的维护方法2.了解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流程5.2 教学内容1.自动变速器的维护方法2.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流程5.3 教学方法1.讲解2.案例分析3.小组讨论5.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第六章:液力变矩器6.1 课程目标1.理解液力变矩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2.掌握液力变矩器的结构特点6.2 教学内容1.液力变矩器的作用2.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3.液力变矩器的结构特点6.3 教学方法1.讲解2.图片展示3.视频播放6.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第七章:行星齿轮组7.1 课程目标1.熟悉行星齿轮组的基本结构2.掌握行星齿轮组的工作原理7.2 教学内容1.行星齿轮组的基本结构2.行星齿轮组的工作原理7.3 教学方法1.讲解2.图片展示3.动画演示7.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第八章:控制单元与传感器8.1 课程目标1.了解控制单元的作用2.掌握传感器的种类和功能8.2 教学内容1.控制单元的作用2.传感器的种类和功能8.3 教学方法1.讲解2.图片展示3.实物展示8.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第九章:自动变速器的性能测试与评估9.1 课程目标1.掌握自动变速器的性能测试方法2.了解自动变速器性能评估的标准9.2 教学内容1.自动变速器的性能测试方法2.自动变速器性能评估的标准9.3 教学方法1.讲解2.案例分析3.小组讨论9.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第十章:自动变速器的发展趋势10.1 课程目标1.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发展趋势2.掌握自动变速器未来技术的创新点10.2 教学内容1.自动变速器的发展趋势2.自动变速器未来技术的创新点10.3 教学方法1.讲解2.图片展示3.视频播放10.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重点和难点: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和各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
汽修授导型教案变速器结构和工作原理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变速器的作用和分类2. 掌握变速器的结构组成3. 理解变速器的工作原理4. 能够分析常见变速器故障并制定维修方案二、教学内容1. 变速器的作用和分类1.1 作用:调节发动机输出的扭矩和速度,以适应不同的行驶条件1.2 分类: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CVT 变速器等2. 变速器的结构组成2.1 输入轴:接收发动机传来的动力2.2 输出轴:将动力传递给驱动轮2.3 齿轮:实现不同速比的转换2.4 同步器:实现齿轮的平稳换挡2.5 油泵:提供变速器工作所需的油液2.6 控制单元:控制变速器的换挡逻辑和操作3. 变速器的工作原理3.1 液力变矩器:利用油液传递动力,实现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的连接3.2 齿轮换挡:通过不同齿轮的组合,实现不同的速比和扭矩输出3.3 同步器作用:消除齿轮间的转速差,实现平稳换挡3.4 控制单元作用:根据行驶条件,自动选择合适的挡位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演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2. 使用教学模型或实物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变速器结构3. 安排实操环节,让学生亲手操作变速器,加深对工作原理的理解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变速器作用和分类的掌握情况2. 实操考试:评估学生对变速器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理解程度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五、教学资源1. 教学模型或实物变速器2. PPT 课件3. 教学视频或纪录片4. 维修手册或教材5. 实操车辆和工具六、教学活动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变速器实物或图片,引发学生对变速器的兴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讲解变速器的作用和分类:详细讲解变速器的作用和各种类型的特点,结合实际车辆进行分析。
3. 分析变速器的结构组成:利用模型或实物,逐个讲解变速器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4. 讲解变速器的工作原理:结合示意图和实际操作,讲解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和换挡过程。
汽车应用技术《自动变速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2. 掌握自动变速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
3. 学会诊断和排除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
二、教学内容1. 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2. 自动变速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
3. 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2. 采用演示法,展示自动变速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并解决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
四、教学准备1. 准备自动变速器的实物或模型,用于讲解和演示。
2. 准备自动变速器的相关资料和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汽车维修实际案例,引起学生对自动变速器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 演示:展示自动变速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过程。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自动变速器的模拟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5. 案例分析:分析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诊断和排除故障。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采用课堂问答方式,评估学生对自动变速器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的掌握情况。
2. 通过实操演练,评估学生对自动变速器维护和保养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布置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诊断和排除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介绍自动变速器在不同车型中的应用案例,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2. 探讨自动变速器的发展趋势,如双离合器变速器、混合动力变速器等。
八、教学互动1. 设置疑问:在讲解自动变速器基本工作原理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何需要自动变速器。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动变速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分享彼此的见解。
3. 问题解答:鼓励学生提出关于自动变速器的问题,教师进行解答九、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对自动变速器知识的掌握情况。
《自动变速器结构与维修》课程单元教学方案设计一、首页二、教学活动设计三、考核评价标准1、能分析行星齿轮组成的能力2、能分辨行星齿轮基本变速原理的能力3、能描述汽车自动变速机构的能力4、能认识和简单分析行星齿轮在变速器上应用的能力四、主要知识点一、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的结构·液力变矩器虽能传递和增大发动机转矩,但变矩比不大,变速范围不宽,远不能满足汽车使用工况的需要。
为进一步增大扭矩,扩大其变速范围,提高汽车的适应能力,在液力变矩器后面又装一个辅助变速器――有级式齿轮变速器。
该齿轮变速器多数是用行星齿轮变速的。
·行星齿轮变速器是由行星齿轮机构及离合器、制动器和单向离合器等执行元件组成。
行星齿轮机构通常由多个行星排组成.行星排的多少与档数的多少有关,其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可用最简单的单排行星齿轮机构说明。
单排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组成(1)单排行星齿轮机构的三个基本元件是:太阳齿轮、齿圈、行星齿轮及行星齿轮架。
(2)太阳齿轮位于中心位置;几个行星齿轮借助于滚针轴承和行星齿轮轴安装在行星齿轮架上,这些行星齿轮与太阳齿轮相啮合,并一般均匀布置在太阳齿轮周围;外面是同行星齿轮相啮合的齿圈。
(3)单排行星齿轮机构通过固定不同的元件或改变联锁关系,可得出不同的传动状态。
二、行星齿轮工作原理(1)行星齿轮机构运动规律·设太阳轮、齿圈和行星架的转速分别为n1、n2和n3,齿数分别为Z1、Z2、Z3;齿圈与太阳轮的齿数比为α。
则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由作用在该机构各元件上的力矩和结构参数可导出表示单排行星齿轮机构一般运动规律的特性方程式:·n1+αn2-(1+α)n3=0 和 Z1+Z2=Z3(2)行星齿轮机构各种运动情况分析·由上式可看出,由于单排行星齿轮机构具有两个自由度,在太阳轮、齿圈和行星架这三个基本构件中,任选两个分别作为主动件和从动件,而使另一元件固定不动(即使该元件转速为0),或使其运动受一定的约束(即该元件的转速为某定值),则机构只有一个自由度,整个轮系以一定的传动比传递动力。
《手动变速器教案》PPT课件第一章:手动变速器概述1.1 手动变速器简介解释手动变速器的作用和基本原理展示手动变速器的结构和组成部分1.2 手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详细说明手动变速器的工作过程使用动画或图示展示齿轮的啮合和传动过程第二章:手动变速器的组成部分2.1 齿轮组介绍齿轮组的结构和功能解释不同齿轮的大小和齿数对变速器性能的影响2.2 离合器解释离合器的作用和原理展示离合器的构造和操作过程第三章:手动变速器的操作技巧3.1 离合器操作技巧教授正确的离合器操作方法解释如何平稳起步和换挡3.2 换挡操作技巧教授正确的换挡步骤和时机解释如何避免换挡时的冲击和磨损第四章:手动变速器的维护和故障排除4.1 手动变速器维护的重要性强调定期维护和检查的重要性解释维护间隔和常规检查项目4.2 手动变速器故障排除介绍常见的手动变速器故障现象教授如何诊断和解决这些问题第五章:手动变速器的安全驾驶5.1 安全驾驶习惯强调安全驾驶的重要性教授如何正确使用手动变速器提高行车安全5.2 紧急情况处理解释在紧急情况下如何使用手动变速器教授如何在紧急情况下安全停车第六章:手动变速器性能测试6.1 测试设备与方法介绍手动变速器性能测试所需的设备和工具详细说明测试方法和操作步骤6.2 测试结果分析教授如何解读测试结果解释测试数据对变速器性能评估的作用第七章:手动变速器维修与改装7.1 维修工具与设备介绍手动变速器维修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强调安全操作和正确使用工具的重要性7.2 变速器改装解释手动变速器改装的原理和适用场景教授如何进行改装操作和调整第八章:手动变速器在赛车运动中的应用8.1 赛车手动变速器特点介绍赛车手动变速器与民用变速器的差异强调赛车变速器在性能和耐久性方面的要求8.2 赛车手动变速器调校与驾驶技巧教授赛车手动变速器的调校方法解释赛车驾驶中手动变速器使用的特殊技巧第九章:手动变速器环保与节能9.1 手动变速器与环保讨论手动变速器在降低排放和提高燃油经济性方面的优势强调手动变速器对环境保护的贡献9.2 手动变速器节能驾驶技巧教授如何通过手动变速器驾驶节省燃油强调节能驾驶的重要性第十章:手动变速器的未来发展10.1 新技术在手动变速器中的应用介绍当前手动变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展示新型手动变速器技术的优势和应用场景10.2 手动变速器的市场前景分析手动变速器在全球汽车市场的前景讨论手动变速器在未来汽车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和难点解析1. 手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与组成部分:理解齿轮组的啮合过程和离合器的工作机制是掌握手动变速器操作的关键。
自动变速器教案3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分类;(2)掌握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3)学会分析自动变速器的工作过程及控制策略;(4)能够进行自动变速器的简单故障诊断与维修。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物、模型及图片,认识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自动变速器的拆装与调整方法;(3)通过案例分析,学会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基本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汽车技术的兴趣和热情;(2)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1)液力变矩器(2)行星齿轮机构(3)液压控制系统(4)电子控制系统2.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及分类(1)工作原理(2)分类:AT、CVT、DCT、AMT3.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1)液力变矩器:传递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动力,实现平稳起步;(2)行星齿轮机构:实现不同的传动比,以满足车辆行驶需求;(3)液压控制系统:控制离合器、制动器及变速器油路,实现换挡;(4)电子控制系统:接收传感器信号,控制变速器工作状态。
4.自动变速器的工作过程及控制策略(1)起步过程(2)加速过程(3)减速过程(4)换挡过程(5)停车过程5.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与维修(1)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2)故障诊断方法:利用诊断仪器、数据流分析、故障代码查询等;(3)故障维修方法:更换损坏零部件、调整控制参数、清洗油路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分类;2.观察法:观察实物、模型及图片,认识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3.实践法:实际操作,掌握自动变速器的拆装与调整方法;4.案例分析法:分析自动变速器故障案例,学会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
四、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提问、回答问题、实际操作等;2.终结性评价: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自动变速器知识的掌握程度;3.诊断性评价: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湖南省XX XX学院教案教学部门:汽车工程科课程名称:自动变速箱换档执行机构任课班级:任课教师:(20xx___~20xx____学年第一学期)构机构在自动变速器上的应用一、换档执行机构1、换档执行机构主要有离合器、制动器、单向离合器等组成。
(1)多片湿式离合器作用:连接变速器输入轴与单排的某个基本元件,或者连接前后两个单排的元件,或者连接单排的某两个基本元件。
(连接、锁止)离合器主要由离合器鼓、花键毂、活塞、主动摩擦片、从动钢片、回位弹簧等组成离合器鼓是一个液压缸,鼓内有内花键齿圈,内圆轴颈上有图文讲解(1)带式制动器制动器的功用是固定行星齿轮机构中的元件,防止其转动。
制动器有片式和带式两种形式。
片式制动器与离合器的结构和原理相同,不同之处是离合器是起连接作用而传递动力,而片式制动器是通过连接而起制动作用。
下面介绍带式制动器,结构、组成。
带式制动器由制动带和控制油缸组成,如图所示为带式制动器的零件分解图。
制动带是内表面带有镀层的开口式环形钢带。
制动带的一端支承在与变速器壳体固连的支座上,另一端与控制油缸的活塞杆相连。
图文讲解2)工作原理制动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制动带开口处的一端通过支柱支承于固定在变速器壳体的调整螺钉上,另一端支承于油缸活塞杆端部,活塞在回位弹簧和左腔油压作用下位于右极限位置,此时,制动带和制动鼓之间存在一定间隙。
制动时,压力油进入活塞右腔,克服左腔油压和回位弹簧的作用力推动活塞左移,制动带以固定支座为支点收紧。
在制动力矩的作用下,制动鼓停止旋转,行星齿轮机构某元件被锁止。
随着油压撤除,活塞逐渐回位,制动解除单向离合器作用:利用单向锁止的原理实现对单排元件的固定或者是单排中两个元件的锁止或者前后两个单排元件的连接。
图文讲解形式:楔块式和滚柱斜槽式。
滚柱式单向离合器组成:外圈、内圈、圆柱滚子、压紧弹簧、保持架。
工作原理:利用滚子与内外圈的摩擦力带动滚子在斜槽滚道内滚动,可实现锁止和打滑两个工作状态。
01自动变速器基本概念与原理Chapter定义作用分类特点各类自动变速器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但都具有自动换挡、操作简便、提高驾驶舒适性等共同特点。
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机构控制系统030201工作原理简介常见故障诊断方法故障自诊断常规检查道路试验仪器检测02实训设备与工具介绍Chapter实训台架功能及使用方法实训台架结构功能演示使用方法诊断仪器与工具选择诊断仪器工具选择操作注意事项变速器油液操作规范注意检查变速器油液的质量和数量,定期更换以确保变速器正常工作。
电气系统设备防护对实训设备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安装防护罩、设置警示标识等。
个人防护学员需穿戴防护服、手套、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确保操作安全。
应急处理制定应急处理预案,包括设备故障、人员受伤等情况的应对措施,确保实训过程的安全可控。
安全防护措施03拆卸与装配操作流程演示Chapter01确保车辆停放在平坦、硬实的地面上,并使用驻车制动器固定车辆。
020304断开车辆电源负极,以确保安全操作。
准备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如扳手、螺丝刀、举升机、拆卸工具等。
穿戴好防护用品,如手套、眼镜、口罩等。
拆卸前准备工作01020304拆卸变速器外壳拆卸离合器和制动器拆卸齿轮和轴拆卸其他部件关键部件拆卸步骤装配流程演示清洗各部件检查各部件装配齿轮和轴安装变速器外壳装配离合器和制动器装配其他部件加入适量的变速器油检查变速器油位调试变速器检测变速器性能调试与检测方法04故障诊断与排除技巧分享Chapter常见故障类型及原因分析换挡故障可能由于变速器油压不足、换挡电磁阀损坏、传感器失灵等原因导致。
异响故障可能由于轴承磨损、齿轮啮合不良、变速器内部杂质等原因产生。
漏油故障密封件老化、变速器壳体破裂或连接螺栓松动等都可能导致漏油。
诊断方法应用示例使用故障诊断仪01路试检查02油压检测03排除技巧总结换挡故障排除根据故障诊断结果,更换损坏的电磁阀、传感器等部件,清洗或更换变速器油。
引出问题:汽车为什么要采用变速器?变速器有什么功用?提示:从变速器的名称,可以知道变速器应该具有变速的功能,但这还不全面,还应从发动机的特性来考虑。
13.1概述13.1.1变速器的功用变速器是汽车传动系中最主要的部件之一。
它的功用是:1.在较大范围内改变汽车行驶速度的大小和汽车驱动轮上扭矩的大小2.实现倒车行驶(倒挡)3.实现空挡4.驱动其他机构提问:如果没有变速器,车辆可否正常行驶?13.1.2变速器类型按传动比变化方式,汽车变速器可分为有级式、无级式和综合式三种。
有级式变速器应用最广泛。
它采用齿轮传动,具有若干个定值传动比。
按所用轮系形式不同,有普通变速器和行星齿轮变速器两种。
所谓变速器挡数即指其前进挡位数。
无级式变速器的传动比在一定的数值范围内可按无限多级变化,常见的有电力式和液力式(动液式)两种。
综台式变速器是指由液力变矩器和齿轮式有级变速器组成的液力机械式变速器。
按操纵方式不同,变速器又可分为三种:强制操纵式变速器、自动操纵式变速器、半自动操纵式变速器。
13.1.3变速器工作原理一对齿数不同的齿轮啮合传动时,若小齿轮为主动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时,转速就降低。
若大齿轮驱动小齿轮时,转速升高。
这就是齿轮传动的变速原理。
汽车变速器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利用若干大小不同的齿轮副传动而实现变速的。
1.变速原理提示: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用课件或者实物进行演示如图13—1所示,发动机的扭矩经输入轴I输入,经两对齿轮传动,由输出轴Ⅱ输出,其中第一对齿轮,1为主动齿轮,3为从动齿轮;第二对齿轮,3为主动轮,4为从动轮。
汽车手动变速器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汽车手动变速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 掌握汽车手动变速器的使用方法。
3. 能够熟练操作汽车手动变速器进行换挡。
4. 培养学生的安全驾驶意识和技能。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汽车手动变速器的使用方法和换挡技巧。
2. 教学难点,学生掌握换挡时的配合和技巧。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工具,汽车手动变速器模型、教学PPT。
2. 教学材料,汽车手动变速器相关知识资料。
3. 教学环境,宽敞的驾驶训练场地。
四、教学过程。
1. 汽车手动变速器基本原理和结构的讲解。
(1)通过PPT介绍汽车手动变速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包括离合器、齿轮、换挡杆等组成部分。
(2)讲解汽车手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了解换挡时的操作步骤。
2. 汽车手动变速器的使用方法。
(1)讲解汽车手动变速器的使用方法,包括踩离合、挂挡、松离合等步骤。
(2)通过示范操作,让学生掌握汽车手动变速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3. 汽车手动变速器的换挡技巧。
(1)介绍汽车手动变速器的换挡技巧,包括顺畅换挡、快速换挡、减震换挡等技巧。
(2)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练习汽车手动变速器的换挡技巧,培养他们的操作技能。
4. 安全驾驶意识的培养。
(1)强调安全驾驶意识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2)引导学生在实际驾驶中要保持警惕,避免危险驾驶行为。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汽车手动变速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的使用方法和换挡技巧。
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安全驾驶意识和技能。
在以后的驾驶实践中,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操作汽车手动变速器,做到安全驾驶。
六、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在实际驾驶中,练习汽车手动变速器的换挡技巧,注意安全驾驶,做好记录并反馈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和体会。
七、教学反思。
1.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2. 学生对汽车手动变速器的掌握程度如何?3. 学生在实际驾驶中的表现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反思和总结,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汽车手动变速器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教学设计:自动变速器教案第一章:自动变速器概述1.1 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历程1.2 自动变速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1.3 自动变速器的主要优点与缺点1.4 自动变速器在现代汽车中的应用第二章: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2.1 液力变矩器2.2 行星齿轮组2.3 控制机构2.4 离合器与制动器第三章:自动变速器的控制原理3.1 液力控制自动变速器(AT)3.2 机械控制自动变速器(AMT)3.3 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ECT)3.4 CVT无级变速器第四章:自动变速器的维护与故障诊断4.1 自动变速器的维护方法与周期4.2 自动变速器故障的常见原因与表现4.3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与维修流程4.4 自动变速器维修工具与设备第五章:自动变速器故障案例分析5.1 液力变矩器故障案例5.2 行星齿轮组故障案例5.3 控制机构故障案例5.4 离合器与制动器故障案例第六章:液力变矩器维修与更换6.1 液力变矩器的检查与维护6.2 液力变矩器内部零件的更换6.3 液力变矩器油液的更换与添加6.4 液力变矩器故障案例分析第七章:行星齿轮组的维修与调整7.1 行星齿轮组的检查与维护7.2 行星齿轮组内部零件的更换7.3 行星齿轮组齿轮间隙的调整7.4 行星齿轮组故障案例分析第八章:控制机构的维修与故障诊断8.1 控制机构的检查与维护8.2 控制机构内部零件的更换8.3 控制机构故障的诊断与排除8.4 控制机构故障案例分析第九章:离合器与制动器的维修与更换9.1 离合器与制动器的检查与维护9.2 离合器与制动器内部零件的更换9.3 离合器与制动器间隙的调整9.4 离合器与制动器故障案例分析第十章:自动变速器综合故障诊断与案例分析10.1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流程与方法10.2 自动变速器综合故障的诊断与排除10.3 自动变速器维修经验与技巧分享10.4 自动变速器故障案例分析与总结第十一章:自动变速器性能测试与评估11.1 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性能测试方法11.2 动态测试与静态测试的实施步骤11.3 自动变速器性能指标的评估与优化11.4 自动变速器测试设备与工具的使用第十二章:自动变速器在欧洲的排放标准与法规12.1 欧洲排放标准的发展历程12.2 自动变速器在欧洲的排放法规要求12.3 自动变速器排放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12.4 排放测试方法的实施与监督第十三章:自动变速器在新能源车辆中的应用13.1 新能源车辆自动变速器的设计与挑战13.2 电动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与特点13.3 混合动力汽车自动变速器的技术发展13.4 新能源车辆自动变速器的未来趋势第十四章:自动变速器在赛车领域的应用14.1 赛车自动变速器的设计与要求14.2 赛车自动变速器的调校与优化14.3 赛车自动变速器故障的诊断与排除14.4 赛车自动变速器的发展趋势与创新第十五章:自动变速器的未来技术发展15.1 自动变速器技术的创新与突破15.2 自动驾驶技术对自动变速器的影响15.3 新材料与新工艺在自动变速器中的应用15.4 自动变速器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概念、结构、控制原理、维护与故障诊断,以及自动变速器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自动变速器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2. 掌握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熟悉自动变速器的工作流程和操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1. 自动变速器的概述自动变速器的定义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历程自动变速器与手动变速器的区别2. 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行星齿轮组的工作原理控制阀的工作原理3. 自动变速器的组成部分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组控制阀离合器和制动器4. 自动变速器的工作流程起步阶段加速阶段减速阶段制动阶段5. 自动变速器的操作方法档位操作行驶模式选择节能驾驶技巧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和组成部分。
2. 利用实物模型或图解,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3. 进行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熟悉自动变速器的操作方法。
4. 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自动变速器在实际驾驶中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环节,学生能回答出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2. 实物演示环节,学生能正确识别自动变速器的各个组成部分。
3. 操作演示环节,学生能熟练掌握自动变速器的操作方法。
4. 课后作业环节,学生能完成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教学课件2. 自动变速器实物模型或图解3. 自动变速器操作演示车辆4. 课后习题及答案自动变速器教案第二部分1. 掌握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了解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方法。
3. 熟悉自动变速器在不同行驶条件下的使用技巧。
二、教学内容:1. 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原理液力变矩器的原理行星齿轮组的原理控制阀的原理2. 自动变速器的操作方法档位操作行驶模式选择节能驾驶技巧3. 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故障现象的识别故障原因的分析维修方法的介绍4. 自动变速器在不同行驶条件下的使用技巧起步阶段的技巧加速阶段的技巧减速阶段的技巧制动阶段的技巧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教学环节与主要容具体教学目标教学活动
学生准备:
1、有级变速、无级变速的区别和优缺点?哪一个应用广泛?
2、常见变向机构以及它们如何实现变向?
3、滑移齿轮变速机构工作原理及应用?
4、从安装角度,齿轮分为哪几类以及它们的特点?
5、塔齿轮变速机构工作原理及应用?其传动比成等差数列还是等比数列?
6、倍增变速机构工作原理?其传动比成等差数列还是等比数列?
7、拉键变速机构工作原理?
8、锥轮—端面盘式无级变速机构工作原理?
9、分离锥轮式无级变速机构工作原理?
复习引入:
高考大纲的知识点
复习知识:
1、有级变速:能在一定围获得某几个速度。
无级变速:能在一定围获得任何一个速度。
2、变向机构:输入转向不变的条件下,改变从动件转向的装置。
3、滑移齿轮变速机构:由固定齿轮和滑移齿轮组成。
靠滑移齿轮来改变啮合位置,改变传动比。
4、塔齿轮变速机构:由滑移齿轮和一组宝塔式的固定齿轮组组成。
5、1、通过课前准备,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
习能力的培养。
2、了解无级变速和有
级变速的区别。
3、了解变向机构的特
点。
学生活动:课前准
备
学生:讲解
教师:点评
教学环节与主要容具体教学目标教学活动
5、应用在转速不高,但需要多种转速的场合。
如卧式车床进给箱中的基本螺距机构。
其中塔齿轮机构传动比成等差数列。
6、倍增变速机构:由固定齿轮、空套齿轮和滑移齿轮组成。
通过滑移齿轮的移动,改变啮合的空套齿轮数,改变传动比变速。
传动比成等比数列。
7、拉键变速机构:由空套齿轮、固定齿轮和拉键组成。
通过拉键位置变化,固定不同的空套齿轮啮合,改变传动比。
8、锥轮—端面盘式无级变速机构4、了解变速机构工作
原理。
5、掌握倍增变速机构
的分析与计算。
学生:讲解
教师:点评
教学环节与主要容具体教学目标教学活动
9、分离锥轮式无级变速机构
锥形轮4分开,R2变小
锥形轮2合拢,R1变大
(1)该机构的名称是变速机构。
主要由、机构组合而成。
(2)螺杆7两段螺纹的旋向(相同、不同)。
(3)采用该变速机构时,随着负荷性质的变化,发生现象。
(4)如果输入转速不变,要使输出转速比图示状态下高,则R1
(变大,变小),R2 (变大,变小)。
(5)设螺杆7的可见侧的转向为直线箭头向上,如要使输出转速比
图示状态低,则螺杆7左边的螺纹为(左旋,右旋),右边的
螺纹为(左旋,右旋)。
6、掌握分离锥轮式无
级变速机构的特点。
7、通过例题分析,培
养学生解题能力和自
主探究学习能力。
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