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自动变速器教案5
- 格式:doc
- 大小:97.51 KB
- 文档页数:4
自动变速器教案第一章:自动变速器概述1.1 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历程1.2 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1.3 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1.4 自动变速器与手动变速器的比较第二章:自动变速器的类型与结构2.1 常见的自动变速器类型2.2 液力变矩器2.3 行星齿轮机构2.4 控制阀体2.5 电磁阀与控制单元第三章:自动变速器的工作流程3.1 变速器的工作模式3.2 升挡与降挡过程3.3 变速器油液循环3.4 变速器故障诊断与维修第四章:自动变速器的维修与检测4.1 自动变速器的检查与维护4.2 变速器油液的检查与更换4.3 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4.4 变速器部件的检修第五章:自动变速器故障案例分析5.1 故障案例一:变速器油液过热5.2 故障案例二:变速器无法升挡5.3 故障案例三:变速器异响5.4 故障案例四:变速器滑行无力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知识、结构原理、工作流程以及维修检测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掌握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概念,了解不同类型的自动变速器及其结构组成,熟悉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与工作流程,掌握自动变速器的维修与检测方法,并能够分析实际故障案例。
第六章:现代自动变速器技术6.1 无级变速器(CVT)6.2 双离合变速器(DCT)6.3 混合动力车辆的自动变速器6.4 未来自动变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第七章:自动变速器油液与冷却系统7.1 自动变速器油液的性能要求7.2 油液的加注与更换标准7.3 变速器冷却系统的作用与结构7.4 油液与冷却系统的维护与故障诊断第八章: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单元(ECU)8.1 ECU的基本功能与结构8.2 ECU的故障诊断与编程8.3 传感器与执行器的功能与故障诊断8.4 OBD系统与车辆诊断接口第九章:自动变速器的大修与再制造9.1 变速器大修的必要性9.2 大修过程中的主要步骤9.3 变速器再制造与组件更换9.4 大修后的变速器性能测试与调整第十章: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与案例分析10.1 故障诊断的基本步骤与方法10.2 常见故障现象与原因分析10.3 故障诊断工具与设备的使用10.4 典型故障案例分析与维修流程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与主要组成部分解析: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是理解整个系统运作的基础,而主要组成部分则是掌握变速器结构的关键。
汽车应用技术《自动变速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主要组成部分。
2. 掌握自动变速器的类型、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3. 学会自动变速器的检查、维护和故障诊断方法。
4.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汽车维修技术人才。
二、教学内容1. 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概念自动变速器的定义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历程2. 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行星齿轮组的工作原理控制阀的工作原理3. 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组控制阀电磁阀离合器与制动器4. 自动变速器的类型概述液力自动变速器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手自一体变速器5. 自动变速器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优点缺点适用场景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主要组成部分、类型、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2. 采用演示法,展示自动变速器的实物和内部结构,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自动变速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自动变速器在实际车辆中的应用和故障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车辆中进行自动变速器的检查、维护和故障诊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资源1. 自动变速器实物或模型2. 自动变速器原理图3. 自动变速器故障案例及解决方案4. 实践操作车辆5. 相关教材、课件和视频资源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自动变速器基本概念、工作原理、主要组成部分、类型、优缺点及适用场景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自动变速器知识点的掌握。
3. 实践操作考核:评估学生在实际车辆中对自动变速器的检查、维护和故障诊断能力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2. 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自动变速器的类型、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4. 自动变速器的检查、维护和故障诊断方法。
教学难点:1. 自动变速器工作原理中的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组和控制阀的复杂作用。
汽车应用技术《自动变速器》教案第一章:自动变速器概述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让学生掌握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1.2 教学内容自动变速器的定义和作用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组、控制阀等)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采用直观演示法,展示自动变速器的组成部分和结构。
1.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自动变速器基本概念的理解。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自动变速器的组成部分示意图。
第二章:液力变矩器2.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液力变矩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让学生掌握液力变矩器的工作过程及其控制。
2.2 教学内容液力变矩器的定义和作用液力变矩器的基本结构(如涡轮、泵轮、导轮等)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液力变矩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采用直观演示法,展示液力变矩器的工作过程。
2.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液力变矩器的基本原理的理解。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液力变矩器的结构示意图。
第三章:行星齿轮组3.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行星齿轮组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让学生掌握行星齿轮组的工作过程及其控制。
3.2 教学内容行星齿轮组的定义和作用行星齿轮组的基本结构(如太阳轮、行星轮、内齿轮等)行星齿轮组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行星齿轮组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采用直观演示法,展示行星齿轮组的工作过程。
3.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行星齿轮组的基本原理的理解。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行星齿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第四章:控制阀4.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控制阀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让学生掌握控制阀的工作过程及其控制。
4.2 教学内容控制阀的定义和作用控制阀的基本结构(如阀体、阀门、弹簧等)控制阀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控制阀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教学设计:自动变速器教案第一章:自动变速器概述1.1 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历程1.2 自动变速器的优点1.3 自动变速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1.4 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类型及应用第二章:液力变矩器2.1 液力变矩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2.2 液力变矩器的性能参数2.3 液力变矩器的维护与检修2.4 液力变矩器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三章:行星齿轮机构3.1 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与工作原理3.2 行星齿轮机构的性能参数3.3 行星齿轮机构的维护与检修3.4 行星齿轮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第四章:液压控制系统4.1 液压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4.2 液压控制系统的性能参数4.3 液压控制系统的维护与检修4.4 液压控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五章:电子控制系统5.1 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5.2 电子控制系统的性能参数5.3 电子控制系统的维护与检修5.4 电子控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第六章: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与排除6.1 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现象与原因6.2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方法6.3 自动变速器故障排除步骤与技巧6.4 典型自动变速器故障案例分析第七章:自动变速器零件的检修与更换7.1 自动变速器零件的检查与评估7.2 自动变速器零件的检修方法7.3 自动变速器零件的更换步骤7.4 常见自动变速器零件的检修与更换案例第八章:自动变速器油液与冷却系统8.1 自动变速器油液的类型与性能要求8.2 自动变速器油液的更换与检查8.3 自动变速器冷却系统的作用与结构8.4 自动变速器冷却系统的维护与检修第九章:自动变速器与车辆性能的关系9.1 自动变速器对车辆动力性的影响9.2 自动变速器对车辆经济性的影响9.3 自动变速器对车辆稳定性的影响9.4 自动变速器与车辆驾驶性能的优化第十章:自动变速器技术的未来发展10.1 自动变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10.2 先进自动变速器技术的应用10.3 自动变速器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10.4 自动变速器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展望第十一章: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与排除实践11.1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工具与设备11.2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与排除流程11.3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案例分析11.4 自动变速器故障排除实践技巧第十二章:自动变速器零件检修与更换操作12.1 自动变速器零件检修工具与方法12.2 自动变速器主要零件的更换步骤12.3 自动变速器零件检修与更换实践案例12.4 自动变速器零件检修与更换的安全注意事项第十三章:自动变速器油液与冷却系统维护13.1 自动变速器油液的类型与性能检测13.2 自动变速器油液更换与检查操作13.3 自动变速器冷却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3.4 自动变速器冷却系统的维护与检修实践第十四章:自动变速器与车辆性能优化14.1 自动变速器对车辆动力性的影响分析14.2 自动变速器对车辆经济性的影响评估14.3 自动变速器对车辆稳定性的影响研究14.4 自动变速器性能优化技术与应用第十五章:自动变速器技术未来发展趋势15.1 自动变速器技术发展趋势分析15.2 先进自动变速器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前景15.3 自动变速器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创新展望15.4 自动变速器技术发展的挑战与机遇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概念、结构原理、故障诊断与排除、零件检修与更换、油液与冷却系统维护、与车辆性能的关系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汽车应用技术《自动变速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2. 掌握自动变速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
3. 学会诊断和排除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
二、教学内容1. 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2. 自动变速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
3. 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2. 采用演示法,展示自动变速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并解决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
四、教学准备1. 准备自动变速器的实物或模型,用于讲解和演示。
2. 准备自动变速器的相关资料和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汽车维修实际案例,引起学生对自动变速器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 演示:展示自动变速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过程。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自动变速器的模拟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5. 案例分析:分析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诊断和排除故障。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采用课堂问答方式,评估学生对自动变速器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的掌握情况。
2. 通过实操演练,评估学生对自动变速器维护和保养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布置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诊断和排除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介绍自动变速器在不同车型中的应用案例,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2. 探讨自动变速器的发展趋势,如双离合器变速器、混合动力变速器等。
八、教学互动1. 设置疑问:在讲解自动变速器基本工作原理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何需要自动变速器。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动变速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分享彼此的见解。
3. 问题解答:鼓励学生提出关于自动变速器的问题,教师进行解答九、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对自动变速器知识的掌握情况。
任务8 自动变速器的电路分析与检测自动变速器(英语:Automatic Transmission,简称:AT),亦称自动变速箱,台湾称为自排变速箱,香港称为自动波,通常来说是一种可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自动改变齿轮传动比的汽车变速器,从而使驾驶员不必手动换档,也用于大型设备铁路机车。
自1950年代以来,绝大部分在美国销售的汽车都是采用自动变速器的,但在欧洲和其他地区却并非如此。
自动变速器,特别是早期产品,往往降低了燃油效率和功率。
一、汽车自动变速器的类型1、液力自动变速器(AT)2、机械无级自动变速器(CVT)3、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AMT)4、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目前轿车普遍使用的是AT,AT几乎成为自动变速器的代名词。
AT是由液力变扭器、行星齿轮和液压操纵系统组成,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达到变速变矩。
其中液力变扭器是AT最重要的部件,它由泵轮、涡轮和导轮等构件组成,兼有传递扭矩和离合的作用。
二、自动变速器挡位一般来说,自动变速器的挡位分为P、R、N、D、2、1或L等。
P(Parking):用作停车之用,它是利用机械装置去锁紧汽车的转动部分,使汽车不能移动。
当汽车需要在一固定位置上停留一段较长时间,或在停车之后离开车辆前,应该拉好手制动及将拨杆推进“P”的位置上。
要注意的是:车辆一定要在完全停止时才可使用P挡,要不然自动变速器机械部分会受到损坏。
另外,自动变速轿车—[装置空挡启动开关,使得汽车只能在“P”或“N”挡才能启动发动机,以避免在其他挡位上误启动时使汽车突然前窜。
R(Reverse):倒挡,车辆倒后之用。
通常要按下拨杆上的保险按钮,才可将拨杆移至“r”挡。
要注意的是:当车辆尚未完全停定时,绝对不可以强行转至“r”挡,否则变速器会受到严重损坏。
N(Neutral):空挡。
将拨杆置于“N”挡上,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动力已经切断分离。
如短暂停留可将拨杆置于此挡并拉出手制动杆,右脚可移离刹车踏板稍作休息。
----------------------- 教案首页----------------------科目:__自动变速器___ 班级:08汽应第___1_课时至第____3__课时课题:_ 自动变速器_______________教学重点:____1、典型自动变速器的类型组成__________2、行星齿轮机构的组成_________教学难点:____行星齿轮机构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要求:_____1、熟悉典型自动变速器的类型与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熟悉行星齿轮机构的组成与工作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具准备:_A341E自动变速传动机构总成5套巩固和作业安排:___课后书面作业(作业题见教材本章后附)_____________________ 授课教师:__寻显阔____ 教研组:___________ 教务处:____________08汽车应用技术《自动变速器》教案一1.授课题目:自动变速器2.授课时间:1至 3 课时3.课型:新授课/ 理论课/ 实物观察认识4.教学目的:知识点 1、掌握自动变速器的类型特点组成;2、熟悉典型自动变速器的组成;3、熟悉变矩器组成与工作原理能力点 1、掌握变矩器组成5. 教学重点:变矩器工作原理;6. 教学难点:变矩器工作原理7. 教学方法:理论讲述辅以多媒体手段8. 教具准备:变矩总成9. 作业处理:课堂练习。
10. 授课内容、过程与板书设计;一、概述;1)自动变速的发展;上世纪四十年代,美国开始出现第一台液控自动变速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日本开始出现电控自动变速器。
01自动变速器基本概念与原理Chapter定义作用分类特点各类自动变速器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但都具有自动换挡、操作简便、提高驾驶舒适性等共同特点。
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机构控制系统030201工作原理简介常见故障诊断方法故障自诊断常规检查道路试验仪器检测02实训设备与工具介绍Chapter实训台架功能及使用方法实训台架结构功能演示使用方法诊断仪器与工具选择诊断仪器工具选择操作注意事项变速器油液操作规范注意检查变速器油液的质量和数量,定期更换以确保变速器正常工作。
电气系统设备防护对实训设备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安装防护罩、设置警示标识等。
个人防护学员需穿戴防护服、手套、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确保操作安全。
应急处理制定应急处理预案,包括设备故障、人员受伤等情况的应对措施,确保实训过程的安全可控。
安全防护措施03拆卸与装配操作流程演示Chapter01确保车辆停放在平坦、硬实的地面上,并使用驻车制动器固定车辆。
020304断开车辆电源负极,以确保安全操作。
准备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如扳手、螺丝刀、举升机、拆卸工具等。
穿戴好防护用品,如手套、眼镜、口罩等。
拆卸前准备工作01020304拆卸变速器外壳拆卸离合器和制动器拆卸齿轮和轴拆卸其他部件关键部件拆卸步骤装配流程演示清洗各部件检查各部件装配齿轮和轴安装变速器外壳装配离合器和制动器装配其他部件加入适量的变速器油检查变速器油位调试变速器检测变速器性能调试与检测方法04故障诊断与排除技巧分享Chapter常见故障类型及原因分析换挡故障可能由于变速器油压不足、换挡电磁阀损坏、传感器失灵等原因导致。
异响故障可能由于轴承磨损、齿轮啮合不良、变速器内部杂质等原因产生。
漏油故障密封件老化、变速器壳体破裂或连接螺栓松动等都可能导致漏油。
诊断方法应用示例使用故障诊断仪01路试检查02油压检测03排除技巧总结换挡故障排除根据故障诊断结果,更换损坏的电磁阀、传感器等部件,清洗或更换变速器油。
安全教育(80')底盘二模块实训安全操作规程1.教学前必须熟悉本安全操作规程。
学生经考核合格后,才能参加本项目的学习。
2.各实训项目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按有关要求进行操作。
3.学生不准擅自拆卸未经任课教师同意的零部件。
当在实习过程中损坏、遗失工具或实习零件时,应及时向任课教师反映。
4.实训学习过程中对各种工、量具、零部件及用品要轻拿轻放,爱护现场的设施设备。
5.学习过程中严禁在教学区内随意串组、串岗。
6.必须注意用电安全及设备、人身安全。
严禁擅自开关电闸及动用任何未经任课教师同意使用的设施设备。
7.必须做好场地、工具的清洁及物品的摆放工作,做到“三不落地”、“四清洁”。
8.严格按照拆装程序进行部件的拆装,注意劳动保护和操作安全,严禁用手锤直接敲击零件。
9.注意各零件的相互装配记号,便于恢复原始装配状态。
10.在使用油类等易燃物品时,应先征得任课教师的同意及在指定的地点使用。
11.正确合理使用各类工具、量具。
12.未经任课教师允许,严禁学生擅自动用实训的任何设施设备。
教学回顾(5″)见首页讲授内容(70″)本节属现场教学,需将学生分为两到三组,由两位或三位教师分别带领进行教学。
首先通过一些事例激发学生对自动变速器的学习兴趣,然后在进行一下内容的讲授。
一、自动变速器的优点和缺点优点:1.提高了发动机和传动系的使用寿命2.提高了汽车的通过性3.具有自动适应性4.操纵轻便缺点: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传动效率较低。
二、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组成液力变矩器:作用相当于手动变速器中的离合器,将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软性连接。
行星齿轮变速机构:实现变速变矩的机构。
控制系统:控制自动变速器的升档和降档。
变速器壳体:安装的基体。
油冷却系统:保证自动变速器的正常工作,进行冷却和润滑。
三、自动变速器的分类按结构分: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本田)、辛普森行星齿轮式自动变速器(丰田)、复合行星齿轮自动变速器(三菱)按控制方式分:全液压控制自动变速器(AT)、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ECT)按传动比变化方式分:有级式自动变速器、无级式自动变速器按安装位置分:横置前驱动(带减速器、差速器)、纵置后驱动(不带减速器、差速器)四、液力变矩器1.液力变矩器的作用a.自动离合器的作用,传递(不传递)发动机扭矩至变速器;b.增大由发动机产生的扭矩;c.驱动自动变速器内液压控制系统的油泵;d.缓冲发动机和传动系的扭振;e.起到飞轮作用,使发动机转动平稳。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一)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二)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三)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四)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五)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六)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七)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八)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九)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十)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十一)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十二)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十四)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十五)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十六)。
教学设计:自动变速器教案第一章:自动变速器概述1.1 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历程1.2 自动变速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1.3 自动变速器的主要优点与缺点1.4 自动变速器在现代汽车中的应用第二章: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2.1 液力变矩器2.2 行星齿轮组2.3 控制机构2.4 离合器与制动器第三章:自动变速器的控制原理3.1 液力控制自动变速器(AT)3.2 机械控制自动变速器(AMT)3.3 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ECT)3.4 CVT无级变速器第四章:自动变速器的维护与故障诊断4.1 自动变速器的维护方法与周期4.2 自动变速器故障的常见原因与表现4.3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与维修流程4.4 自动变速器维修工具与设备第五章:自动变速器故障案例分析5.1 液力变矩器故障案例5.2 行星齿轮组故障案例5.3 控制机构故障案例5.4 离合器与制动器故障案例第六章:液力变矩器维修与更换6.1 液力变矩器的检查与维护6.2 液力变矩器内部零件的更换6.3 液力变矩器油液的更换与添加6.4 液力变矩器故障案例分析第七章:行星齿轮组的维修与调整7.1 行星齿轮组的检查与维护7.2 行星齿轮组内部零件的更换7.3 行星齿轮组齿轮间隙的调整7.4 行星齿轮组故障案例分析第八章:控制机构的维修与故障诊断8.1 控制机构的检查与维护8.2 控制机构内部零件的更换8.3 控制机构故障的诊断与排除8.4 控制机构故障案例分析第九章:离合器与制动器的维修与更换9.1 离合器与制动器的检查与维护9.2 离合器与制动器内部零件的更换9.3 离合器与制动器间隙的调整9.4 离合器与制动器故障案例分析第十章:自动变速器综合故障诊断与案例分析10.1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流程与方法10.2 自动变速器综合故障的诊断与排除10.3 自动变速器维修经验与技巧分享10.4 自动变速器故障案例分析与总结第十一章:自动变速器性能测试与评估11.1 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性能测试方法11.2 动态测试与静态测试的实施步骤11.3 自动变速器性能指标的评估与优化11.4 自动变速器测试设备与工具的使用第十二章:自动变速器在欧洲的排放标准与法规12.1 欧洲排放标准的发展历程12.2 自动变速器在欧洲的排放法规要求12.3 自动变速器排放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12.4 排放测试方法的实施与监督第十三章:自动变速器在新能源车辆中的应用13.1 新能源车辆自动变速器的设计与挑战13.2 电动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与特点13.3 混合动力汽车自动变速器的技术发展13.4 新能源车辆自动变速器的未来趋势第十四章:自动变速器在赛车领域的应用14.1 赛车自动变速器的设计与要求14.2 赛车自动变速器的调校与优化14.3 赛车自动变速器故障的诊断与排除14.4 赛车自动变速器的发展趋势与创新第十五章:自动变速器的未来技术发展15.1 自动变速器技术的创新与突破15.2 自动驾驶技术对自动变速器的影响15.3 新材料与新工艺在自动变速器中的应用15.4 自动变速器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概念、结构、控制原理、维护与故障诊断,以及自动变速器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自动变速器电子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主要介绍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原理,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演示,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原理;2.技能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演示,掌握自动变速器的操作技能;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汽车技术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重点1.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2.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和部件。
四、教学难点五、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引入问题或实例,引起学生对自动变速器的兴趣与注意,如:-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汽车的速度可以自动调节?-你知道自动变速器是如何工作的吗?2.知识讲解(30分钟)介绍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包括:-自动变速器的作用和意义;-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和构造;-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自动变速器的工作模式和档位。
3.案例分析(30分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自动变速器故障的判断和处理方法,如:-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变速器出现异响,可能是什么问题?-汽车无法正常挂入一些档位,该如何解决?通过分组讨论和小组展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能力。
4.实际操作演示(30分钟)在实际的汽车底盘模型上演示自动变速器的操作,包括挂挡、换挡和调节档位,让学生亲自操作并体验自动变速器的工作过程。
通过反复演示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内容,掌握自动变速器的操作技能。
5.总结(10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并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检验他们对自动变速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纠正错误和解答疑惑。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展示和实际操作的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包括对自动变速器的理解和操作技能的掌握。
七、拓展延伸学生可以通过参观汽车维修厂或进行实地考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自动变速器的维护与保养知识,加深对汽车技术的了解。
八、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意见,对教案进行修正和改进,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课教师讲课日期上课班级上课地址讲课课题自动变速器概括课题总课时2课次 1 讲课方式理论课□ 实训课□议论课□ 实验课□习题课□其余□1.认识变速器的发展及应用教课目标2.掌握变速器的分类及要求3.认识变速器的优弊端1.认识变速器的发展及应用主要教课内容 2.掌握变速器的分类3.认识变速器的优弊端教课要点要点: 1.掌握变速器的分类; 2.认识变速器的优弊端及难点难点: 1.认识变速器的优弊端教课方法多媒体、 PPT及手段作业部署教课反省详细教课 (实训 )内容及过程学生活动一、导入:回首手动变速器的作用引入自动变速器二、正式上课1.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及应用1)1940 年,通用汽车企业第一次子汽车上安装自动变速器(耦合器,行星 4 档变速系统,自动换挡系统);2)1948 年,通用别克在别克车上安装自动变速器(变矩器,行星 4 档变速系统,自动换挡系统);3)50 年月,日本从西方引进自动变速器,发展迅猛;4)近十年,计算机控制的液力自动变速器广泛推行。
2.自动变速器的分类1)液力自动变速器2)液压传动自动变速器3)电力传动自动变速器4)有级式机械自动变速器5)无极式机械自动变速器3.变速器的优弊端三、作业部署见上页作业部署讲课教师上课班级讲课课题讲课方式教课目标及要求主要教课内容教课要点及难点教课方法及手段作业部署讲课日期上课地址液力自动变速器的构造课题总课时2课次 1 及原理 (液压传动装置 )理论课□实训课□议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其余□1认识液力变速器的构成2.掌握液力传动装置的工作过程1.液力变速器的构成2.液力传动装置的工作过程要点:掌握液力传动装置的工作过程难点:掌握液力传动装置的工作过程多媒体、 PPT教课反省详细教课 (实训 )内容及过程学生活动一、导入:回首导入二、正式上课1.液力自动变速器的构成1)由液力变速器传动装置和液压控制齿轮变速装置构成,按控制方式也可由液压控制和电子液压控制方式构成。
授课教师授课日期上课班级上课地点授课课题自动变速器概述课题总课时 2 课次 1 授课方式理论课□实训课□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其他□教学目的及要求1.了解变速器的发展及应用2.掌握变速器的分类3.了解变速器的优缺点主要教学内容1.了解变速器的发展及应用2.掌握变速器的分类3.了解变速器的优缺点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 1.掌握变速器的分类;2.了解变速器的优缺点难点:1.了解变速器的优缺点教学方法及手段多媒体、 PPT 作业布置教学反思具体教学(实训)内容及过程学生活动一、导入:回顾手动变速器的作用引入自动变速器二、正式上课1.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及应用1)1940年,通用汽车公司第一次子汽车上安装自动变速器(耦合器,行星4档变速系统,自动换挡系统);2)1948年,通用别克在别克车上安装自动变速器(变矩器,行星4档变速系统,自动换挡系统);3)50年代,日本从西方引进自动变速器,发展迅猛;4)近十年,计算机控制的液力自动变速器普遍推广。
2.自动变速器的分类1)液力自动变速器2)液压传动自动变速器3)电力传动自动变速器4)有级式机械自动变速器5)无极式机械自动变速器3.变速器的优缺点三、作业布置见上页作业布置授课教师授课日期上课班级上课地点授课课题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及原理(液压传动装置)课题总课时 2 课次 1 授课方式理论课□实训课□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其他□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液力变速器的组成2.掌握液力传动装置的工作过程主要教学内容1.液力变速器的组成2.液力传动装置的工作过程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掌握液力传动装置的工作过程难点:掌握液力传动装置的工作过程教学方法及手段多媒体、 PPT作业布置教学反思具体教学(实训)内容及过程学生活动一、导入:回顾导入二、正式上课1.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组成1)由液力变速器传动装置和液压控制齿轮变速装置组成,按控制方式也可由液压控制和电子液压控制方式组成。
教案首页
授课要点及时间安排
一、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的结构
·液力变矩器虽能传递和增大发动机转矩,但变矩比不大,变速范围不宽,远不能满足汽车使用工况的需要。
为进一步增大扭矩,扩大其变速范围,提高汽车的适应能力,在液力变矩器后面又装一个辅助变速器――有级式齿轮变速器。
该齿轮变速器多数是用行星齿轮变速的。
·行星齿轮变速器是由行星齿轮机构及离合器、制动器和单向离合器等执行元件组成。
行星齿轮机构通常由多个行星排组成.行星排的多少与档数的多少有关,其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可用最简单的单排行星齿轮机构说明。
单排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组成
(1)单排行星齿轮机构的三个基本元件是:太阳齿轮、齿圈、行星齿轮及行星齿轮架。
(2)太阳齿轮位于中心位置;几个行星齿轮借助于滚针轴承和行星齿轮轴安装在行星齿轮架上,这些行星齿轮与太阳齿轮相啮合,并一般均匀布置在太阳齿轮周围;外面是同行星齿轮相啮合的齿圈。
(3)单排行星齿轮机构通过固定不同的元件或改变联锁关系,可得出不同的传动状态。
二、行星齿轮工作原理
(1)行星齿轮机构运动规律
·设太阳轮、齿圈和行星架的转速分别为n1、n2和n3,齿数分别为Z1、Z2、Z3;齿圈与太阳轮的齿数比为α。
则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由作用在该机构各元件上的力矩和结构参数可导出表示单排行星齿轮机构一般运动规律的特性方程式:
·n1+αn2-(1+α)n3=0 和 Z1+Z2=Z3
(2)行星齿轮机构各种运动情况分析
·由上式可看出,由于单排行星齿轮机构具有两个自由度,在太阳轮、齿圈和行星架这三个基本构件中,任选两个分别作为主动件和从动件,而使另一元件固定不动(即使该元件转速为0),或使其运动受一定的约束(即该元件的转速为某定值),则机构只有一个自由度,整个轮系以一定的传动比传递动力。
下面分别讨论各种情况。
固定件主动件从动件转速旋转方向
齿圈太阳轮行星架减速
与主动件同向行星架太阳轮加速
太阳轮
齿圈行星架减速
与主动件同向行星架齿圈加速
行星架太阳轮齿圈减速
与主动件反向齿圈太阳轮加速
·在 n3= n1 或n2= n3 时,同时可得 n1= n2= n3。
故,若使三元件中的任何两个元件连成一体旋转,则第三元件转速必与二者转速相等,即行星排按直接挡传动,传动比i=1
·即所有元件都不受约束,可以自由转动,则行星齿轮机构失去传动作用,此种状态相当于空挡。
三、行星齿轮机构在自动变速器上的应用
·在现代汽车行星齿轮变速器中,广泛地采用了辛普森式(Simpson)双排行星齿轮机构和腊文脑(Ravigneaux或译为"拉维奈尔赫")式复合行星齿轮机构。
腊文脑式复合行星齿轮系统的结构特点为:两排行星齿轮机构共用一个齿圈和一个行星齿轮架。
行星齿轮架上的两套行星齿轮互相啮合。
其中,短行星齿轮与小太阳齿轮相啮合,长行星齿轮与大太阳齿轮相啮合。
辛普森式行星齿轮系统由共用一个太阳齿轮的前、后两排行星齿轮机构组成。
下图为丰田A340E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机构
·有三个行星排,可组合出四个档位
·不同行星排有的元件是公用的
·固定元件的动作由制动器和单向离合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