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明的四大源头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1
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 标签:发源地 ] Shine 2008-07-27 10:32满意答案好评率:0%众所周知,现代西方文明是由古希腊罗马文明经由中世纪的基督教而到近代的工业文明独立发展演变而成的.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共同构成了古代西方文明.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而罗马则是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和古代西方文明的统治者,它们为新生的资产阶级发动革命提供了解放的旗帜和思想武器.西方文明,人们常称之为蓝色海洋文明,其特点是经济上以商品经济为主,政治上拥有议会体制.而具备这一特点的海洋文明,最早出现在希腊半岛,因而希腊半岛成为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以后的西方文明在众多方面都承袭了希腊文明的许多因素,因此,希腊文明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古希腊比今天希腊共和国要大得多,古希腊的地理范围以希腊半岛为中心,包括东边的爱琴海和西边的爱奥尼亚海,以及今天土耳其西南沿海,意大利南部及西里西岛东部海岸地区,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明显不同于古代东方,希腊为多山地形,且岛屿较多,荒凉的山坡把平原分割成小块,土地只适合种葡萄,橄榄等,粮食不能自给.但海岸线很长,海岛密布,多良港,在陆地交通和交往及其困难的条件下,海洋成为当时的主要运输线.希腊的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小块的平原形成了希腊众多小国寡民的城邦,城邦处于土壤相对肥沃的地方或交通便利的地方,因而吸引来更多的移民,成为该地区的主要城市,许多小城邦就是这样形成的,彼此较为隔绝,而又生机勃勃的发展者.希腊平原少土地贫瘠,粮食不能自给,决定了只有通过商业贸易才能维持生存与发展,用自己生产的葡萄酒和橄榄油换回粮食和其他生活用品,而对希腊来说,这种贸易只能是海外贸易,海岸线很长海岛密布,多良港,又为这种工商业航海贸易提供了最为便利的条件.商业航海贸易须以平等交换为原则,商业贸易的发展要求自由的环境,以及顾及商业贸易者整体利益的政策,这一切有助于古希腊人平等观念的形成与民主政治的建立.阳光,大海,和岛屿是上帝给希腊人的恩赐.在小国寡民城邦一旦由于人口的增加而无法负荷时,希腊人就利用曲折的海岸,天然极佳的港口到海外建立殖民地,频繁的航海贸易活动使希腊人练就了勇于开拓,善于求索的民族性格,这种冒风险的职业,同时也锻炼了希腊人不畏强暴的精神,职业的流动性又使他们见多识广,对自由的要求也更为强烈.罗马文明是希腊文明的继续,罗马地处地中海亚平宁半岛,农业条件好于希腊,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罗马人不断地开疆拓土,随着一系列征服扩张活动,罗马将整个希腊都置于它的统治之下,建立了一个囊括整个地中海和不列颠在内的帝国.作为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和一个环绕地中海的帝国.罗马文明基本保持了希腊文明的特点,具有更多的商品经济成分和拥有议会的政治体制.希腊半岛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罗马是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和西方世界的统治者,希腊和罗马文明共同构成了古代西方文明.对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的思考008-07-06为什么会产生近百年来中国屈辱史?为什么西方文明在近代乃至现代超越了中华文明,而在现代文明中占据主导地位?我们中华文明怎么才能战胜西方文明,而主导世界文明发展的方向?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重大战略问题。
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雅典的民主制度和罗马法一.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发展,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罗马法逐渐成立了系统的法律体系和完整的诉讼程序,对近现代法治国家的成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雅典民主政治1.古希腊城邦:城邦含义:是希腊一种国家形态,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村落。
(即:城市国家)兴起时间:公元前8—6世纪;斯巴达和雅典是最大的城邦;希腊多山多岛的地理环境对希腊的最大影响: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形成;但不是民主制度形成的本源。
2.古希腊城邦政体城邦的主要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政体:君主制、寡头制(斯巴达)、僭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雅典)(贵族制和民主制最流行)公民:祖籍本邦,拥有必然财产的男性成员。
(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男性成员,排除外邦人、奴隶和妇女)3.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原因(1)政治:小国寡民、独立自治的城邦奠定社会基础(2)经济:海外贸易、工商业发达(本源)(3)地理:山多、地少、岛屿和海湾众多。
4民主政治演变进程:①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②贵族制与君主制的不同:是集体领导;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的法治原则;实行任期制和选举制5.民主制的确立:⑴梭伦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轨道;⑵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民主制(主要办法:陶片放逐法);伯里克利改革,民主制度达到“黄金时期”。
6.雅典民主政治的大体特点:人民主权和连番而治7.内容:A.公民大会:最高权利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最重要的程序—就某项事务展开辩论(公民大会成员是所有公民,表现了人民主权的的特点)B.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两次公民大会闭会期间,议事会是最高权利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C.民众法庭:日常司法机关;最大限度维持公正,避免行贿舞弊现象的发生(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成员都是通过抽签选举产生,都有任期,表现了连番而治的特点)8.雅典民主制的评价:踊跃:为人类提供集体管理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民主运作方式(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为后世积累了发展民主政治的经验消极:限制、窒息另一部份成员得自身发展能力,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械;少数人的民主(仅限于男性公民,奴隶和外邦人被排除在外)直接民主,难以保证管理者素养,致使权利被误用和滥用。
专题四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文明【考点导图】一、古希腊民主政治1.形成条件(1)地理因素:以海洋为依托,多山、多岛、环海。
(2)经济因素: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相对发达。
(3)政治因素: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4)人文因素: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平等互利的观念、较高的公民素质。
2.确立过程(1)梭伦改革: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2)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起民主政治。
(3)伯利克里改革: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3.特点(1)基本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2)实质:奴隶主贵族的民主。
4.历史评价(1)意义: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基础。
(2)局限:仅“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直接民主泛滥,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重要原因。
二、罗马法1.演变历程(1)起源阶段: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公元前5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制定,成文法代替习惯法。
(2)发展阶段: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公元3世纪,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3)完善阶段:更加系统化和法典化。
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完善了罗马法,形成了《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2.基本内容(1)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历史影响(1)罗马法是维护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2)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3)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影响广泛而深远。
(4)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
三、奴隶制经济繁荣发达1.古希腊的奴隶制经济达到了典型的发展阶段,商品经济发展较快,为古希腊辉煌文明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2.古罗马经济先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农业为基础,后随帝国对外征战,获得大量奴隶,出现奴隶经济发展繁荣的局面。
四、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1.产生的背景(1)公元前5世纪,雅典等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古代西方文明起源——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体系构建:阶段特征:政治:古代雅典逐渐形成了城邦民主政治,在专制主义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成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古罗马系统的法律体系和完整的诉讼程序,对近现代法治国家的建立产生了深远影响。
经济:奴隶制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海外贸易、工商业高度发达,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灿烂的海洋文明。
思想文化:古代希腊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文主义思想,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源头;苏格拉底强调“美德即知识”,柏拉图理性精神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线索一:古希腊民主政治1.民主政治形成条件:(1)地理条件:多山靠海、港湾岛屿众多、平原狭小。
(2)经济条件: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
(3)政治条件: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使公民有较多的直接参与政治事务的机会。
(4)思想条件: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平等互利的观念、较高的公民素质。
2.形成过程:3.影响(1)积极性:①雅典民主制是古希腊文化繁荣的基础,使古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②雅典民主制的理论和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2)局限性:①雅典民主仅限于成年男性公民。
对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无民主可言。
②从运作方式上看,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
线索二、罗马法1.形成条件:①政治:罗马城(前754—前753)与罗马共和国(前509)及罗马帝国(前27)的建立②经济:罗马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与繁荣③社会:平民的不断斗争,迫使统治者不断调整法律;罗马疆域的不断扩大④思想:古罗马“自然法”存在的思想与发展⑤主观:统治者重视。
1.发展历程(1)习惯法: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贵族可以随意解释法律。
(2)《十二铜表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颁布,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3)万民法取代公民法:①公民法仅适用于罗马公民,有其狭隘性。
②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境内的一切自由民,使法律有了更大的适用范围。
【秀秀读史】读李筠《西方史纲》——什么是西方及为什么古希腊是西方文明源头编者: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中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则是了解人生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最好途径。
一、什么是西方什么是西方?这个问题还真把我吓了一跳。
突然发现,自己原来感觉很熟悉的东西,变的陌生了。
英剧美剧?汉堡可乐?欧美是西方国家,但在东亚的日本也是,而在东欧的俄罗斯又不是。
西方到底在哪里?西方不以自然地理划分,不以文化传统来区分。
西方国家,它的身份标签有哪些?西方是一个文明,我们必须站在文明的高度来看西方。
著名学者亨廷顿,列出了西方文明的八大特征:(1)古典遗产,也就是古希腊罗马文化;(2)天主教和新教;(3)欧洲语言;(4)精神权威和世俗权威的分离;(5)法治;(6)社会多元主义;(7)代议制;(8)个人主义。
从这八点特征,你大概就可以从文明的高度辨别西方的面貌了。
除了个人主义严格来说是现代的,其他的古代西方就有了。
也就是说,西方在现代以前就已经是西方,有了自己独特的基因和成长的逻辑。
西方从古代走向现代,也很痛苦,一点也不中国轻松。
比如现代化关键一步的宗教战争,打掉了西方三分之一的人口,代价如此高昂,用“惨痛”二字都不足以形容。
西方文明的八大特征,只是静态的标准。
看西方还必须动态的看,从动态中找到结构的生成和演化,才算真正的看出文明的门道。
了解西方八大文明为何会出现,怎么出现,出现之后有了什么后果,它们怎么样结合到了一起。
按照文明的成长路径去理解,西方才能看的更清楚。
理解西方文明对于理解现在的中国非常重要。
它是理解中国、理解自己最重要的参照物,即“他者”。
就像小时候,你妈对你说,人家小明这次又考了一百分。
人总是会被拿来做比较,比较就必须有个他者。
人容易在比较中知道自己的长短,文明也一样。
西方文明就是那个最经常拿来和中国比较的“他者”,从和西方文明的比较中,中国得到了最多、最重要的关于自己的判断。
西方世界文明观的内容和成因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西方世界文明观源远流长,是一个传承千年的文化体系。
西方世界文明观的内容包括对人类生活、社会制度、思想观念等方面的认知,它是西方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世界文明观的形成,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多样的成因,下面我们将从多个方面来探讨。
一、历史渊源西方世界文明观的形成始于古希腊罗马文明。
古希腊是西方世界的源头,希腊的哲学、科学、政治和艺术成就对西方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希腊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建立了西方思想传统的基石,他们对“真理”、“美德”、“正义”等概念进行了探讨,奠定了西方文化的基本价值观。
罗马帝国继承了古希腊的文化传统,并在其基础上取得了更大的成就。
罗马法律、工程建设、军事战略、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经验被广泛传播,对整个西方文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罗马帝国的崩溃导致了中世纪的黑暗时期,但基督教的传播却给西方社会注入了新的文化活力。
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化是西方世界文明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督教对人类生命、道德、社会秩序等方面提出了深刻的思考,塑造了西方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中世纪教会的影响力之大,使得整个欧洲社会都受到宗教规范的约束,这对西方社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艺复兴运动是西方世界文明观的又一个重要历史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重视个体的独立性和创造力,强调人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发展。
文艺复兴思想家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成为了艺术史上的经典人物,他们的作品反映了人文主义的核心理念,表达了人类对生命和自然的无限敬畏。
二、内容特点西方世界文明观的内容丰富多样,体现了西方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其中包括对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的认知,以及对生命、道德、智慧等方面的追求。
西方文明观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自由意志,主张个体在社会中扮演积极的角色,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西方世界文明观还包括对权力和权威的反思,强调人民的参与和监督,提倡民主、平等和法治。
古希腊文明为什么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在世界文明史上,古希腊文明以其特异的风采与卓越的成就享誉后世,以至有“言必称希腊”之说。
的确,它的文化创造达到了人类文明的第一个高峰。
于是,古希腊文明的勃兴和它的“后来居上”,它的光灿夺目的业绩,被学界称为“希腊的奇总贡”。
在我们看来,要破译与解释这一文化之谜,在很大程度上要从古希腊文明的特征(亦即“希腊精神”)那里去寻找。
“希腊精神”:一种典范寻求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古希腊文明是城邦文明,它的城邦多为纤芥之邦,但这规模有限的空间,却是一个具有独立的政治生活、自足的经济生活和丰富的文化生活的共同体。
在这个狭小的共同体内,每一个成员都骷将其他成员置于其视野之内,因而在城邦公民中产生了某种认同感与亲近感。
对古希腊人来说,城邦意味着一-种共同的生活,它不只是一个生活共同体,而且也是实现人类自我完美的道德共同体。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希腊人总是把城邦制视为唯一适宜的国家组织形式。
因而,致力于社会团体与公民生活之间的和谐统一便成了古希腊城邦每个公民的基本信念。
但是,这种信念随着城邦的衰落而日渐淡化,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出现的“城邦危机”,极端个人主义与极端民主方式的滋长,导致公民责任感的消退,也就急剧地破坏了这种公民团体与公民生活之间的和谐与平衡,这在希腊世界,尤其在战败的雅典城邦表现得更为明显。
可以看出,希腊城邦的衰落之日,即为生物与环境和谐的失却之时,在公元前4世纪之后的希腊社会,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样一幅江河日下与日渐衰落的景象。
激发好学精神与创造精神在世界文明史上,古希腊人不愧为一个在继承基础上有着卓越创造的民族,他们的创造性源于他们的好学精神,天生的好奇心、刨根究底的追间与开放的民族性格,促使他们百般寻求知识,而不管这种知识来自何方,如“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哲学家泰勒斯等人为觅取真知,其足迹曾遍布东方各个角落。
“拜东方文明为师”,这在当时不失为是一种智者的眼光。
古希腊历史和哲学百科——西方文明的源头西方通常所用的“历史”一词源于古希腊语,其本意是“调查/探究”。
古希腊史学的代表人物有希罗多德(前484-425年)、修昔底德(约前460-400年)和色诺芬(前430-354年)。
希罗多德希罗多德被誉为西方的“历史之父”。
他的名著《历史》又名《希腊波斯战争史》)视野广阔,是一部以希腊为中心的世界历史。
修昔底德曾任雅典将军,在伯罗奔尼撤战争中率领军队对斯巴达作战,战后回雅典从事著述,写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共8卷。
色诺芬主要著作有《希腊史》、《远征记》、《居鲁士的教育》、《斯巴达政体论》、《回忆苏格拉底》、《家政论》、《论税收》等十余部。
古希腊史学思想的基本特征是人本观念。
这就是人的历史的叙述,人的行为、目标、成败的历史。
人本主义的基本出发点是“认识你自己”,即认识人类自身的历史。
史学中人本思想的最后归宿在于:历史的功用不是为神唱颂歌,而是保存人类的功业,教育后世。
从记神事发展到记人事,从用虔诚的笔调记下神明的恩赐发展到用批判的精神记载人类的功业,这是希腊史学诞生的一个标志。
历史记载人事,垂训后世,成为古希腊史学家的一个优良传统。
两千多年来。
希腊古典史学遗产成为指导和鼓舞西方史学前进的明灯。
古希腊哲学在人类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现代西方各国的“哲学” (Philosophy)一词都源于古希腊语。
古希腊的“哲学” 一词的原意是“爱智”,即“热爱智慧”的意思。
(1)古希腊哲学的特点:第一,哲学与科学交织在一起。
第二,古希腊哲学具有朴素、生动的特点。
第三,古希腊哲学充满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2)古希腊哲学的四个发展阶段:一、早期自然哲学阶段;二、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三、哲学的综合和系统化;四、后期或晚期希腊哲学。
第一阶段:公元前7世纪至前6世纪,哲学家重视宇宙本原的研究。
这个阶段的哲学被称为自然哲学,主要哲学流派有:米利都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爱非斯学派、爱利亚学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