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常见问题及润滑特性
- 格式:ppt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25
全合成油的定义市面上有很多所谓的全合成油,其实并非是真正科学意义上的全合成油,它们大多数属于高度精炼的第三类矿物油(GroupIII),而真正科学意义上的全合成油分两种,第一种是Polyalphaolefins(PAO),是原油中提炼出来的乙烯、丙烯经聚合、催化等复杂的化学反应炼制成的大分子基础液,另一种便是以酒精和脂肪酸为基础材料,经化学缩聚反应而合成的酯类油。
在2000年之前,一般只有以100%PAO或酯类为基础油的润滑油,才会在包装上印上“FullSynthetic”(全合成)这二个英文字。
在1999年,美国消费者维权机构,Better BusinessBureau,裁定美孚对嘉实多不应在以第三类基础油制成的产品上印上“Full Synthetic”字句的指控不成立,原因是“FullSynthetic”在包装上是市场推广用字,而并非科学用字。
自此以后,很多润滑油制造商纷纷称他们以第三类基础油制成的产品为全合成油。
而到了今天,有一些不负责任的小品牌,或不负责任的润滑油从业员,甚至宣称以更低质量的基础油所制成的产品为全合成油。
对机油的常见误解1)从包装上去辨别一款机油的品质很多车主在选购机油时企图从包装上去辨别一款机油的品质,那是徒劳的。
一款润滑油的包装只会告诉你油的规格与黏度,质量还是要用过才知道。
如果你不想乱试,你可以咨询资深和中肯的机修师傅,或者通过互联网络)搜寻有关不同人对不同品牌润滑油的评价,众人的说法会给你一个客观的答案。
2)机油的黏度越高越好这是一个很常见的误解。
通常,机油的黏度越大,所形成的油膜就越厚,流动性较差,阻力大所以耗能大,高黏度机油通常会用于比较旧的汽车,厚油膜有助于加强密封性,新车或刚大修过的汽车则适宜使用低黏度的机油,以节省燃料。
当然,在夏季高温、怠速、开开停停等恶劣的行驶情况下,品质较差的低黏度机油容易变稀,难以维持正常的油膜厚度从不利于发动机的寿命,适当选择黏度高一点的机油在某些情况下是有利的,但并不代表要盲目追求高黏度。
柴油机润滑油常见问题总结柴油机润滑油常见问题总结机油压力表亮红灯的原因?发动机的润滑系统主要由机油泵,机油滤清器,限压阀,旁通阀,油道,油底壳,机油散热器及机油压力传感器和压力指示装置等部件构成。
从理论上分析影响发动机润滑系统机油压力的主要因素:润滑油的粘度,发动机的转速及摩擦副的间隙大小。
在发动机转速相同时,磨损较严重的发动机由于摩擦副间隙增加,油压下降,因此,在使用同一品种同一质量粘度等级的车辆,随着车况变差,机油压力随着磨损或运转间隙的增大而变小(市面上,出现一些“机油精,“发动机修复剂”,“机油复活剂”其实它们也就是一些增粘剂,通过增加机油粘度,弥补因摩擦副间隙增加所带来密封效果减弱问题)。
由润滑油引起发动机亮红灯的原因:1)当油温升高时,油品黏度有较大的下降,2)燃料稀释导致油品粘度有较大的下降,3)把清净分散性好的油换上后,由于新油除去了阻塞在轴承间隙内的污垢,增加了摩擦副之间的间隙,导致机油压力下降,如:201某年5月15日以为客户反映用我公司生产悍虎国三机专用油,更换新油后,行驶2~3天出现机油压力不足的情况,检验油样发现,油样中烟炱含量较多,导致油品出现剪切性能下降。
4)在剪切率较强时,多级油品中的粘度指数改进剂,造成油品粘度的暂时性降低和永久降低。
由机械原因引起发动机亮红灯的原因:1)机油压力表或机油感应塞工作不正常或损坏。
机油限压阀调整不当或弹簧过软,2)机油泵损坏,零件严重磨损。
机油泵不能提供足够的润滑油,导致压力低。
3)连杆轴承,凸轮轴或曲轴主轴承磨损过大,轴瓦磨损造成了机油通过间隙被泄压,造成机油压力低。
4)机油滤清器裂漏,机油集滤器堵塞,旁通阀不密封,机油各油道或油管有堵塞,5)油底壳油量不足,机油油面过低,进油管接头松动或油管破裂。
为什么汽车大修后在走合期会出现亮红灯及烧机油现象?1)机油选用不当,选用了低档机油或者黏度过高的机油。
磨合期间应当适当用较低黏度机油以利用与排屑及散热,高粘度由于泵油困难及润滑不良。
润滑油根本知识一、什么是润滑油?答:润滑就是用润滑剂减少(或操纵)两摩擦外表之间的摩擦力或其他形式的外表破坏的作用,从而减少磨擦。
因为两个不同的外表接触,会互相产生摩擦,并产生以下后果:磨损、噪音、高温。
如果我们在两者之间加上了润滑剂,便可以减少上述情况的出现。
润滑油也是润滑剂其中的一种,它可使机件外表形成一个油膜,并介于两个互相接触的机件之间。
从而使两者间的活动变得更简单、平滑、快捷,大大降低摩擦所产生的损毁;因此,如果期望发动机到达最正确的润滑效果,选择正确的润滑十分重要。
二、润滑剂的主要功能是什么?1、操纵摩擦:在摩擦擦面之间参加润滑剂,形成润滑膜,减少摩擦面之间金属直接接触,从而降低摩擦系数,减少摩擦阻力减少功率消耗。
2、减少磨损:摩擦面之间具有肯定强度的润滑膜,能够支承负荷,预防或减少金属外表的直接接触,从而可减轻接触外表的塑性变形、溶化焊接、剪断再粘接等各种程度的粘着磨损。
3、冷却降温:润滑剂能够降低摩擦系数,减少摩擦热产生。
4、密封隔离:润滑剂特别是润滑脂覆盖于摩擦外表或其它金属外表,可隔离水气、湿气和其它有害介质与金属的接触,从而减轻腐蚀磨损,预防生锈,爱护金属外表。
5、减轻振动:润滑剂能将冲击振动的机械能转变为液压能,起到减缓冲击,汲取噪音的作用。
三、润滑油内的各类添加剂有什么用途?〔1〕清净分散剂的作用有增溶作用、分散作用、酸中和作用、吸附作用四种。
〔2〕抗氧和抗氧抗腐添加剂的作用是抑制油品的氧化过程,钝化金属对氧化的催化作用,到达延长油品使用和爱护机器的目的。
〔3〕降凝剂的作用是降低油品的凝点,使油品在低温时保持良好的流动性,提高发动机的低温起动性能。
〔4〕粘度指数改良剂可以增加油品的粘度,特别是能满足油品的低温使用性能要求。
〔5〕油性剂和极压抗磨剂能与金属外表起化学反响生成化学反响膜,预防金属外表的磨损、擦伤和熔焊。
〔6〕防锈剂的作用包含在金属外表形成吸附性爱护层、预防腐蚀介质与金属接触、起到防锈作用。
身的名义去生产这些专用规格的产品。
所以,有些汽车制造商便委托润滑油制造商,生产这些特别规格的产品,并以自己的品牌包装出售,这种情况以变速箱油较为常见。
另一方面,汽车制造商亦会单纯因为市场或整体营运利益的原因,推出自己品牌的润滑油产品。
作为车主须知道的便是只要所用的产品符合《车主手册》上所要求的规格,任何品牌的润滑油都可以在任何的车辆上使用美孚润滑油。
4.低价车不需用好机油?很多车主都有这个想法,不过最主要还是看追求的是什么。
在今天,想买一台十万元以下的新车,大家有很多选择,但我们都知道,这个价钱,不要对性能表现有过高的期望,这是生产成本的原因。
便宜的车,首先我们不能期望有很精密的传感系统和机械设计,那也表示,对发动机的保护、省油、发挥最理想的性能等便相对地逊色。
好的机油可以在某程度上弥补这些先天的不足。
而且可以使车辆性能得到提升。
而从另一角度看,对只是要一个代步工具的驾驶者来说,可能情愿三千公里换一次廉价质低的机油,也无谓多花数钱去换取什么驾驶感觉或更好的性能表现。
5.由矿物油转换成全合油前,是否需要特别的准备?一般来说,并不须要很特别的准备,因为通常在放油的时候,绝大部份的油已经放掉,旧油对新油的影响很轻微,而且现行普遍使用的规格(例如API)都有对机油的混合能力(Homogeneity and Miscibility)的要求,所以无论是从矿物油转全合成油,或从全合成油转矿物油,都无须特别的动作。
但是,如果你的车子已经累积一定公里数(比方说5万公里以上),而且以前用的机油质量不够理想,那么便建议清洗一下发动机,将积聚的油泥和碳化物彻底清除。
6.什么因素会影响润滑油的售价?最主要的是基础油的成分和添加剂的材料。
不同的基础油对润滑油的性能表现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当然上等的添加剂物料,会令好的基础油有更出色的表现,但好的基础油和添加剂原材料的价值,也是随性能表现上升的。
另外,研发费用、品牌价值、包装、进口关税、营销方式、售后服务、宣传投入等因素都会对润滑油的价格有直接的影响。
车用润滑剂常见问题解答1、多级内燃机油具有哪些优良性能?多级内燃机油属大跨度粘度级别油。
它可在一定地区冬夏通用,全年使用不需换油。
1、多机油具有良好的低温启动性能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可保证发动机顺利启动。
;2、提高燃油经济性,节能与使用单级油相比,一般降低2~3%的燃料消耗。
3、多机油能改善发动机的磨损和机油消耗。
2、合成型机油比矿物油型机油更好在哪里?与矿物油型机油相比,合成型机油可以改善油品对发动机的保护性能,尤其是在高温或极低温环境中。
合成型机油有以下优良特性:(1)极佳的低温流动性---合成型机油的粘度低,粘度指数高,可以节省汽车在低温启动时的能耗,延长蓄电池寿命;同时可以减少发动机部件在启动时出现的干磨损现象,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
(2)超卓的高温抗氧化性---合成型机油的热氧化安定性能远较矿物油型机油好,保证了机油在长期使用期内的性能稳定性。
(3) 蒸发损失低---合成油的蒸发损失远较矿物油低,可以降低油耗、减少废气排放以及延长催化转换器的使用寿命。
此外,与传统矿物油型机油相比,合成机油还具有油膜强度高和泡沫少的特点。
3、内燃机油有什么作用?答:主要作用分为四项:润滑、冷却散热、密封、清洁。
4、为什么要定期更换机油?因为机油在发动机内随车运行、运转时必然带来不可避免的:1、由于高温高压或有害物质的混入会产生化学反应(酸化)导致机油变质;2、混合气过浓或过稀、热车不够,使汽油渗入曲轴箱内,稀释机油,使机油变稀;3、燃油燃烧后会产生正常积碳、水和碳酸气体,还有机件金属粉末,这些杂质混入机油内形成油泥,使机油变质。
4、每种机油都有一定的行驶里程和时间限制,必须定期更换机油,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保障机车的正常运转和延长机件的使用寿命,使发动机长期保持最佳运动状态。
5、补加外加剂是否能更好地保护发动机?添加剂不能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实际上,额外的添加剂由于破坏了油品内在的化学平衡,甚至对发动机有害。
关于润滑油的常见问题1、粘度是不是越大越好?不对。
第一、发动机有个很重要的要求——抗磨性,而其中冷起动的磨损占70%,所以恰恰相反,只要满足汽柴油机润滑性、冷动性要求,粘度越薄越好,粘度越大,磨擦阻力也随之增加。
机油油膜厚度的保持不仅仅依靠油品自身的粘度还要靠抗磨添加剂聚合物的支撑作用,粘度过大,车辆在启动时低温状况下油料流速缓慢,当磨擦表面残存的机油挤出后不能及时得到补充,会使机件成倍地增加局面磨损。
适当降低粘度等级有利于减少磨擦阻力,提高车速节省能源,所以国际主流汽车润滑油都是高粘度指数而低粘度的。
第二、粘度是与环境温度相关的,温度越高,粘度越低。
2、汽车换油时倒出的油发“黑”?好的机油应尽量减少积碳的生成,在同等情况,同等周期,换出的油会明亮一点,但不可一概而论,因为:a)有的新机油本身就黑,是因为深褐色的清净分散剂量高造成的,所以偏重柴油机油的配方较偏重汽油机油的配方颜色深,偏日本配方的比通用配方的颜色深。
b)是清净分散剂起的作用,造成换入的机油把以前的油泥、积碳都洗下来了。
3、汽油机油中的SC、SD、SE、SF、SG、SH、SI、SJ有何意义,柴油机油中的CC、CD、CE、CF有何意义?SC、SD、SE、SF、SG、SH、SI、SJ,是美国石油学会(API)关于汽油机油的质量等级的分类。
CC、CD、CE、CF,是美国石油学会(API)关于柴油机油的质量等级分类,这几个级别的使用性能和质量等级分类,这几个级别的使用性能和质量档次依次升高。
4、什么是多级内燃机油,有何优良性能?为何推荐使用多级机油?多级内燃机油的油品规定了低温及高温区两个粘度范围,可在一定地区冬夏通用,是一年四季都可使用的油品,如15W/40、10W/30。
与单粘度机油相比,多粘度机油有以下优势性。
(1)全年使用;(2)良好的低温冷启动性能(减少起动磨损),气温较低时可满足适宜的流动性和泵送性;(3)提高燃油经济性;(4)降低润滑油消耗;(5)大多数重负荷发动机制造商推荐使用。
润滑油的基本知识一、石油的由来及成份石油又称原油,是一种黑褐色的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状的液体。
它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
成分主要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包括烃类、非烃类(S、N、O的化合物)。
根据产地可分为:石蜡基(烷烃>70%)、环烷基(环烷60%)、中间基(烷、环烷、芳烃含量接近)和沥青基四类。
它是一种有机矿物质。
在地壳中有机物经过高温、高压、高辐射作用生成的不可再生的能源。
二、石油的提炼事由是由各种不同分子量的烃类组成。
首先要经过蒸馏,把不同的相对分子重量的碳氢化合物按轻重分离出来,依次得到石油气→石脑油(航空汽油、汽油、喷气燃料、汽油)→煤油→柴油→重柴油→重馏分和残渣油。
其中的重馏分和残渣油就是润滑油基础油的原料。
加工工艺:重馏分并不能直接做润滑油的基础油,里面含有多环芳烃、胶质、沥青质、硫、氮和石蜡,使油品性能变差。
我们加工的目的,就是去掉这些非理想组分。
加工工艺有两种:(—)物理加工路线1.常减压蒸馏。
根据原油中各种组分存在沸点差这一特性。
通过这种方法把各种石油馏分分离出来。
①常压蒸馏,把350℃以前的低粘度馏分分离。
分别得到塔顶油(汽油)、常一线(煤油)、常二线(柴油)、常三线(重柴油)。
②减压蒸馏,是根据降低压强,液体的沸点也相应降低的原理,用来分馏350℃~500℃的高粘度的馏分。
分别得到减一线(做变压器油)、减二线、减三线、减四线、残渣油。
还有一部分重质润滑油料留在减压油中。
2.溶剂精制。
用酸、碱、苯酚等溶剂把重质润滑油的非理想组分溶解掉分离(抽出油),剩下的是理想组分的油——精制油。
通常所说的精制深度指溶剂精制过程中,溶剂抽出非理想组分越多,精制深度越深。
3.溶剂脱蜡。
为使润滑油在低温条件下保持良好的流动性,必须将其中易于凝固的蜡除去。
这一工艺叫脱蜡。
可以降低润滑油的凝点,同时也可得到蜡。
石油蜡:包括液蜡、石油脂、石蜡和微晶蜡。
液蜡,一般是指C9~C16的正构烷烃,在室温下呈液态;石油脂,又称凡士林;石蜡又称晶形蜡,它是从减压馏分中经精制、脱蜡和脱油而得到的固态烃类,其碳原子个数C18~C36;微晶蜡,是从石油减压渣油中脱出的蜡,经脱油和精制而得,它的碳原子个数为C36~C60。
常用润滑油分类及其特性一.润滑剂的分类润滑剂的品种繁多,但一般按其物理状态可分为液体润滑剂、半固体润滑剂、固体润滑剂、气体润滑剂等四大类。
根据GB/T498-1987的规定,将润滑剂和有关产品归类为L类产品,因而润滑剂总代号为L,即所有润滑剂代号的第一个字母均为L。
1.液体润滑剂:包括矿物润滑油、合成润滑油、动植物油和水基液体等。
2.半固体润滑剂(润滑脂):润滑脂在常温常压下呈半流动的油膏状态,故又称固体润滑剂,是由基础润滑油和稠化剂按一定的比例稠化而成。
3.固体润滑剂:固体润滑剂是以固体形态存在于摩擦介面之间起润滑作用的物质,有软金属、金属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
一般工业常用的固体润滑材料,二硫化钼、石墨、聚四氟乙烯等。
4.气体润滑剂,与液体一样,气体也是流体,同样符合流体的物理规律,因此在一定条件下气体也可以像液体一样成为润滑剂。
常用的提起润滑剂有空气、氦气、氮气、氩气等。
二.润滑油润滑油是液体润滑剂,一般是指矿物油与合成油,尤其是矿物润滑油。
目前全世界矿物润滑油的年产量超过20003吨,占润滑剂总产量的95%以上。
润滑油的代号及其意义根据GB/T7631.1-1987的规定,润滑油的代号由类别、品种及数字组成,其书写的形式为:类别+品种+数字。
类别是指石油产品的分类,润滑剂是石油产品之一,润滑材料产品用L表示。
品种是指壳牌润滑油的分组,是按其应用场合分组,分别用相应字母代表:A——全损耗系统;C——齿轮;D——压缩机;E——内燃机;F——定子、轴承、离合器;G——导轮;H——液压系统;M——金属加工;P——风动工具;T——汽轮机;Z——蒸汽气缸等,是品种栏的首字母,实际上品种栏内还可能有1个或多个其他字母,以表示该品种的进一步细分种类。
数字代表润滑油的粘度等级,其数值相当于40℃(有些则是批号,但要注明,否则是指40℃)是的中间运动粘度值,单位为mm2/s,按GB/T3141-1994规定有2、3、5、7、10、15、22、32、46、68、100、150、220、320、460、680、1000、1500、2200、3200共20个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