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袋麦子丰县创新外国语学校张爱景
- 格式:docx
- 大小:9.54 KB
- 文档页数:4
【三年级作文】续写——三袋麦子_400字春天来了,农民叔叔们开始了春耕春种的忙碌。
小明的爸爸也在田间里辛勤劳作。
有一天,小明去田地里玩,看见了很多农民叔叔在收割麦子。
小明好奇地问:“叔叔,你们在做什么呀?”农民叔叔笑着说:“我们在收割麦子呢,这些麦子可是我们一年的辛苦成果呢。
”小明听了很是惊讶,他问:“叔叔,麦子有什么用呢?”农民叔叔笑着说:“麦子有很多用处呢,可以做成面粉、饭团、麦片……”小明听了很是开心,他决定帮爸爸一起劳作。
小明回到家,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去帮爸爸割麦子。
”妈妈笑着说:“好啊,去吧,要听话哦。
”小明高兴地跑到田地里,看见爸爸正在收割麦子。
小明接过镰刀,努力地帮爸爸割麦子。
经过一番辛勤劳作,他们收获了三袋麦子。
回到家里,妈妈帮着把麦子晒干,然后带着小明去磨房磨面。
在磨房里,小明看见了一个大大的石磨,上面还有一根粗大的杠杆。
磨工师傅把麦子放进了石磨,然后使劲地转动杠杆,石磨开始转动,咔咔地响声传出来,麦子在石磨里一点点地变成了面粉。
小明眼睛一亮,他觉得这太神奇了。
磨房里传来一阵清香,麦子变成了面粉,小明高兴地抱起大袋面粉回家了。
妈妈用这些面粉做了饼干、汤圆和面条,小明看着这些美味的食物,心里真是开心极了。
过了几天,小明收到了一个邀请函,是学校组织的“春季庙会”活动。
小明决定做一些面粉食物去参加庙会。
于是,他和妈妈一起动手做了很多美味的食物。
在庙会上,小明的饼干、汤圆和面条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他们都夸小明做的食物很好吃。
小明高兴极了,他觉得自己真是了不起,因为他种下的麦子变成了面粉,然后做成了美味的食物。
他知道了劳动的意义,也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
从此以后,小明更加珍惜食物,也更加尊重辛勤劳动的人们了。
【续写《三袋麦子》作文】续写《三袋麦子》作文优秀8篇续写《三袋麦子》作文篇一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各送给小鸭,小鸡,一份节日礼物―一袋麦子。
小鸭看着金灿灿的麦子,高兴的喊着:“太好了,这个春节,我有足够的`麦子吃了!”他急忙把麦子抱回家。
接着,土地爷爷去了小鸡家,小鸡看着金灿灿的麦子,说:“我要吃一半,种一半。
”一年后,土地爷爷又去看望小鸭和小鸡。
他先来到小鸭家。
小鸭说:“谢谢你去年送我的那袋麦子,让我吃到了足够的麦子。
”老人点点头。
土地爷爷又来到了小鸡家。
小鸡带着土地爷爷来到了里屋,老人一看,顿时愣住了。
小鸡说:“这是我的收获,您带一些回家吧。
”老人高兴得说:“谢谢你。
”续写《三袋麦子》作文篇二吃完麦子,又是过年了。
兰德爷爷每个人都送了一口袋小麦,所以他必须再测试一次。
小猪,上次觉得太贪心了,这次把地上的麦子都种了。
至于小牛,他觉得应该把麦子种在地里,熟了就留一小部分给自己吃,另一半开拉面店。
至于小猴子,他认为应该把小麦种在地里,等它成熟了,留一些给自己吃。
别人开农场不是更好吗?一年后,土地爷爷又去看望小猪、小牛和猴子。
土地爷爷来到猪的。
家,猪说:“土地爷爷,你看,我在地里种了小麦,等它成熟了,我家就堆不下了。
”老人点点头。
兰德爷爷又来小牛家了。
小牛说:“麦子都种在地里了,成熟了给自己留了一些。
另一家开了拉面店,土地爷爷,我想请你吃一碗拉面!”土地爷爷很开心。
老人又来到了小猴子的家。
小猴子说:“请跟我来。
我有个惊喜给你。
”老人跟着小猴子来到了田野。
哇!地上金色的小麦,还有很多蝴蝶和蜜蜂,真的很美!多么大的农场啊!土地爷爷和邻居们对小猴子赞不绝口。
续写《三袋麦子》作文篇三过年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熊,小猪,和小猴每人一袋麦子说你们谁用麦子做的事多,谁就可以得到我的神笔!看看他们用麦子做了些什么吧!小猪看着这一袋马子,不知道拿它做啥好,心想做麦子蛋糕吧!又香又甜,口感松软想着都馋的。
不得了,刚把麦子拿到厨房,一想“不能做蛋糕,要不然一年的麦子一天就吃完了,不划算呀!泡大麦茶吧!嗯!就这么定了!小猪喝上了大麦茶。
放飞音乐梦想——
丰县创新外国语学校赴邱集小学送教活动暨
邱集镇中心小学千人陶笛启动仪式
2018年11月23日上午,邱集镇中心小学报告厅传来阵阵悠扬的陶笛声。
这是丰县创新外国语学校赴邱集小学陶笛送教活动暨邱集镇中心小学千人陶笛启动仪式活动现场。
三、四、五年级全体师生和部分受邀嘉宾、学生家长等近150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睢宁县教育局艺体办刘中华主任首先致辞,对丰县创新外国语学校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邱集小学的陶笛教学实践进行了肯定,并对邱集小学以后的体育艺术工作提出了新的希望。
丰县迎新外国语学校的校长蒋敬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率先给全校师生们进行了陶笛演奏。
在活动仪式上,丰县创新外国语学校的教师陶笛演奏队及学生陶笛演奏队进行了现场演奏,悠扬醉人的旋律让观众们沉醉其中。
活动仪式后,邱集小学给每一位孩子免费发放陶。
今后,我们将认真组织陶笛教学,加大练习力度,争取让每个孩子都能掌握陶笛的吹奏方法,将我校的体育艺术2+1工作抽更高层次的推进。
2024年初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九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班级拟开展“我爱天中”主题系列活动,以下是班长小文准备的部分材料,请你帮他完善。
1.下面是天中风景推介语,其中有些字词小文把握不准,请帮他判断。
(共4分)天中大地,山清水秀,景色宜人。
白云山群峰染翠,行人拾.级而上,如入仙境;嵖岈山怪石嶙峋,游客纷至沓来,谈笑风①(声生);宿鸭湖碧波荡漾,游人泛舟湖上,心旷神②(怡佁);铜山湖澄.澈见底,游者双手掬.水,荡起涟漪……走进这块美丽的土地,犹如置身摇曳多姿的画卷。
(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作出选择。
(2分)A.shídèng jūB.shèdèng júC.shèchéng jūD.shíchéng jú(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2分)2.小文想在下面这段话中引用一些古诗名句,请帮他补写。
(8分)浓浓乡情,令人动容。
天中人无论身处何方,始终牵挂故乡。
西风劲吹的异乡道路上,他们远眺落日余晖,不禁诵出马致远的名句“①,②”(《天净沙·秋思》);黄昏时分的黄鹤楼上,他们向北遥望,不由地吟出崔颢的佳句:“③ ? ④”(《黄鹤楼》);秋日雨夜的异乡巴蜀,难眠的他们渴望与亲人团聚,不禁想起李商隐的诗句“⑤,⑥”(《夜雨寄北》);冬末春初的北固山下,他们眺望故乡,不由地忆起王湾的佳句“⑦?⑧”(《次北固山下》)。
3.为了宣传天中人的爱心事迹,小文找到了一则新闻,发现其不完整。
请帮他完善。
(共4分)驻马店网讯(记者张遥驼)3月15日,首届“河南慈善奖”表彰大会在郑州举行,隆重表彰为全省公益慈善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
【二年级作文】二年级改写扩写:三袋麦子续写_650字今天,我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到了农村的一家农场,看到了一位农民叔叔正在收割麦子。
我们兴致勃勃地跑过去,农民叔叔看到我们非常高兴,就邀请我们帮忙收割麦子。
我们满口答应,拿起镰刀,跟着农民叔叔一起收割麦子。
天气很热,我们汗流浃背,但是看到一袋袋金黄色的麦子被收割起来,我们觉得非常开心。
农民叔叔告诉我们,这些麦子将会被用来酿造美味的面包和小米粥,我们听了非常感兴趣。
收割完麦子之后,农民叔叔拿出了三袋麦子,说是送给我们的奖励。
我们高兴地接过麦子,感激地和农民叔叔告别。
回到家里,我们把麦子拿到院子里晾晒,然后一起商量着怎么使用这些麦子。
最后我们决定,把麦子磨成面粉,煮成小米粥和做成面包。
于是,我们开始了忙碌的工作。
我们把麦子挑出杂质,然后放到石磨上磨成面粉。
磨面粉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力转动石磨的石轮,虽然很辛苦,但是我们乐在因为我们知道这些麦子将会成为我们自己亲手制作的美味食物。
磨好面粉之后,我们就开始煮小米粥和制作面包。
小朋友们分工合作,有的负责煮粥,有的负责揉面,有的负责发酵。
每个人都尽心尽力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因为大家都希望能够尽快品尝到自己亲手做的美味食物。
经过一番忙碌,终于,一锅香喷喷的小米粥和一块金黄色的面包出炉了。
我们高兴地围坐在一起,品尝着我们自己亲手制作的美食,觉得非常美味。
这次的经历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食物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它背后需要农民叔叔的辛勤劳作,需要我们的汗水,更需要我们的珍惜和感恩之心。
我们也学会了分工合作,体验到了亲手制作食物的乐趣。
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参与这样的活动,让我们更懂得珍惜粮食,更懂得感恩农民叔叔的辛勤劳作。
张鹏程校长感动中原颁奖词
“白发校长”张鹏程入选2021“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2021“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崔光霞商丘市柘城县第三实验中学康相涛河南农业大学高宝莲濮阳市范县希望中学郭家宝中原工学院李宏昌安阳市安阳县许家沟乡管家庄学校王变变、靳塬统许昌市禹州市花石镇观音堂小学康怀鹏洛阳市汝阳县第二高级中学陈兴义河南理工大学张鹏程周口市太康县清集镇二郎庙小学张秋萍河南省实验幼儿园张鹏程周口市太康县清集镇二郎庙小学2018年9月,张鹏程调任清集镇二郎庙小学校长。
张鹏程下决心改善办学条件,把自己建房子的积蓄14万改建公办幼儿园,又投入5万翻新小学教学楼,把教室改造成食堂、宿舍,接收留守儿童……几年来他和孩子们吃住在一起,从来没有在家住一天。
为了让孩子们吃得好一点,他用工资给孩子们加餐。
师资紧缺,资金缺乏,他就教数学、英语、语文,兼职厨师、门卫、清洁工、修理工、水电工……长期的劳心劳力使其看起来比同龄人苍老。
2021年他在网上走红,被网友亲切的称为“80后白发校长爷爷”。
“一句农村的孩子总要有人来陪”感动万千网友。
个人读书小传丰县创新外国语学校张爱景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
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
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
因此,在教学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教学中最大的乐趣。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径。
教师今天的学习主要不是记忆大量的知识,而是掌握学习的方法——知道为何学习?从哪里学习?怎样学习?如果一个老师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即使他教的门门功课都很优异,他仍然是一个失败的学习者。
教书的生活虽然清贫,但一本好书会使我爱不释手,一首好诗会使我如痴如醉,一篇美文会使我百读不厌。
我深深地知道,只有乐学的教师,才能成为乐教的教师;只有教者乐学,才能变成为教者乐教,学者乐学,才能会让学生在欢乐中生活,在愉快中学习,这就是我终身从教的最大追求。
“任尔东南西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
”一天爱读书容易,一辈子爱读书不易。
任何人都可以使梦想成为现实,但首先你必须拥有能够实现这一梦想的信念。
有信念自有毅力,有毅力才能成功。
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就将停止教学。
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
“做一辈子教师”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
教师只有再度成为学生,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
使广大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创造性地开展教书育人工作。
常读书使我明白了许多新道理: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移植的过程,应当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包括环境“人——环境”系统。
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
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教师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教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
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
2023年《三袋麦子》教学反思2023年《三袋麦子》教学反思1一、在说、想、演中内化课文的语言小猪、小牛和小猴各收到土地爷爷的一口袋麦子后,小猪作者着重写了他的语言,而小牛作者则写了他的想法,小猴则短短地写了他的动作,于是我在课堂中内化课文的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让学生分别说一说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心里会想些什么,小牛看了又看饱满的麦粒,会说些什么?小猴看了麦粒,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同学们对这几种动物很熟悉,能够揣摩出他们的所说所想,有的同学说:“小猪想到我以后天天有好东西吃了。
”“呵!呵!土地爷爷真好,能给我送来这等好东西,欢迎土地爷爷天天到我家来做客。
”而小牛拿到麦子,捧在手中左看有看,边看边说:“瞧!这黄灿灿的麦子真舍不得吃。
我要把它保存起来慢慢吃,天天吃会吃完的。
”而小猴呢,有的同学说:“小猴一拿到那袋麦子,打开一看:‘要是我把这袋麦子种下地,明年一定能收获更多的麦子。
’于是他来到田间,把麦子种下了地。
”通过学生的想象,让学生畅所欲言,小动物的形象更加丰满、形象,在孩子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通过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态等让学生进行表演,教师对学生字词句的掌握程度不是就可以真知灼见了吗?在表演土地爷爷与小牛、小猴的对话时,学生记住了朗读时我所强调的“神秘”、“兴奋”等神情,并且把文中的生词“节俭”、“收获”运用到自己的人物对话中。
这样,一篇课文下来,学生不仅在教师的点拨下学习到了不少的精辟词句,而且对所学的词句进行了及时的巩固,最主要的是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的字词句,提高了语言运用的能力。
不仅是对课文中的语言进行内化的过程,也是训练了口语交际,口语表达的也得到了锻炼,也培养了创新的能力。
二、在读、说、演中活化土地爷爷土地爷爷是一个贯穿课文线索的一个人物,一年以后土地爷爷重返故地,作者用形象化的一句话来描写土地爷爷。
如看着小猪憨厚可爱的样子,土地爷爷忍不住哈哈大笑。
这时,土地爷爷会想些什么呢?他又会说些什么?同学们自然会想起《西游记》中的猪八戒,纷纷责备小猪“真是改不了贪吃的本性。
三袋麦子(部级优课)
作者:
来源:《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2021年第18期
学科:小学语文教材版本:苏教2011课标版(三年级下册)
主讲教师:张胜男学校:黑龙江省大庆市东城领秀学校
教学分析:本节课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努力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独创性的理解;注重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
重点难点:理解三个小动物的美好品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阅读过程中各抒己見,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创造性思维。
有效习作:掀起你的盖头来
郑爱峰
【期刊名称】《陕西教育(教学)》
【年(卷),期】2012(000)010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笔者认为只有在实践中借助“人文性”,摒弃传统习作教学,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
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
【总页数】1页(P13-13)
【作者】郑爱峰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桥林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24
【相关文献】
1.掀起幸福的"盖头"来——北川县擂鼓镇盖头村见闻
2.掀起你的盖头来--以课堂观察的角度看语文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3.掀起文本的“红盖头”——寻找文本突破口的有效途径
4.新疆美食,掀起你的盖头来
5."春风"掀起了富民强村的"红盖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丰盈探索过程促进思维发展
侯好春;张爱英
【期刊名称】《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年(卷),期】2018(000)001
【摘要】小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课程教学要求以学生作为教学内容的主体,教师要积极培养小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能够自主完成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养成探索精神,促进小学生自身思维的发展。
【总页数】2页(P94-95)
【作者】侯好春;张爱英
【作者单位】山东省寿光市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卧铺小学;山东省寿光市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卧铺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5
【相关文献】
1.丰盈数学探究过程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J], 李华;
2.注重概念构建过程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有序数对”概念构建过程的三次教学设计与思考 [J], 方丹红;程爱平
3.丰盈探索过程促进思维发展——特级教师贲友林“图形中的规律”教学片段赏析 [J], 钱燕
4.过程性变式,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过程性变式设计理念下的"三角形"单元复习教学探索 [J], 沈强
5.过程性变式,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过程性变式设计理念下的“三角形”单元复习教学探索 [J], 沈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真诚在教学工作中的渗透
杨凤钦
【期刊名称】《黄河之声:科教创新版》
【年(卷),期】2007(000)003
【摘要】真诚就是要求教师以“真实的我”出现在学生面前,开诚布公地与之交谈,直截了当表达想法,不装腔作势,不戴假面具,不搞角色扮演,不虚情假意,而是表里如一,真实可信。
而真诚并不等于有什么说什么,想到什么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总页数】2页(P)
【作者】杨凤钦
【作者单位】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彭杜乡小侯中心小学;河北衡水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2.4
【相关文献】
1.高中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J], 张焕
2.教书必先育人——浅谈任课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德育渗透 [J], 王国泰
3.高中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J], 张焕;
4.高中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J], 张焕;
5.如何在教学工作中有效渗透心理教育 [J], 邝安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9、三袋麦子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表演故事内容。
4.品析重点词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
在阅读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已见,让学生懂得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品析重点词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
2.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表演故事内容。
一、复习
上一次我们听了童话故事《三袋麦子》,大家还记得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
(过年了,(谁)送给(谁)(什么)作为节日礼物。
一年以后,出现了三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
二、设疑导入新课
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呢?今天我们继续欣赏这个故事。
三、精讲课文(1―― 4)自然段
导学1
1)三个小动物收到土地爷爷的麦子后,分别觉得这是怎样的麦子?
2)比一比,三个小动物对待麦子的处理方法有什么不同?
3)比一比,土地爷爷对待三个小动物的做法分别是什么态度?
1、请小朋友把书打开,自读全文。
边读边用“―”划出描写小猪的句子,用“―”戈仙描写小牛的句子,用“…”戈仙描写小猴的句子。
并小组合作完成小列表格:
2、学习课文第二、六自然段,交流描写小猪的句子。
导学2
1)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心情怎样?课文里哪个词语最能体现小猪当时的心情?
2)他是怎样处理这袋麦子的?结果怎样?
小组汇报
(1)谁来读读描写小猪的句子。
(2)土地爷爷送给小猪这一袋麦子,在小猪眼里是什么样子的?(黄灿灿)
它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心里会想些什么?(吃)心情怎样?课文里哪些词语体现小猪当时的心情,你能找出来吗?(开心、迫不及待)
(3)“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你们在什么时候也有过迫不及待的情况?指导朗读,读出小猪的心情
(4)他是怎样处理这袋麦子的?结果怎样?
(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结果很快就吃光了。
)
(5)小猪的做法,土地爷爷是什么态度?(哈哈大笑)它会对小猪说什么?
(6)你觉得这是一头怎样的小猪?你是从哪里读懂的?
(6)揭示小猪的特点。
原先老师很讨厌猪,它又胖又懒。
听了这个故事我不禁对小猪刮目相看,开始喜欢它了,知道为什么吗?
小猪以美食家的全新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
(7)指导朗读:这样的小猪你喜欢吗?让我们用喜欢的语气朗读第二自然段,要让老师也陶醉在各种各样的美食之中,迫不及待地想尝一尝小猪的手艺。
指导读小猪说的话。
3、学习第三、七自然段,交流描写小牛的句子。
过渡:这真是一头憨厚可爱的小猪,那小牛又是怎样的呢?导学3
1)小牛又是怎样处理麦子的?结果呢?2)当土地爷爷了解小牛的想法和做法后,会怎样夸奖小牛呢?
3)你从小牛身上发现了哪些优点?
(口述:刚才我们用抓住关键词的方法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现在请同学们用
同样的方法来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学生轻声读课文
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捧起”“看了又看”“心想”等词语细致描写了小牛得到麦子后的表现。
“先……再……”这个句子告诉我们小牛是多么细心。
)你从小牛身上发现了哪些优点(勤劳、节俭、有打算)指名感情朗读。
4 、学习第四、八、九三个自然段
导学4
1)小猴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他会怎么做呢?结果又如何?
2)你从小猴身上发现了什么优点?
3)土地爷爷是怎样评价小猴的?(1)交流描写小猴的句子。
口述:白胡子的土地爷爷拜访了小猪、小牛后,最后来到了小猴家,谈起了
去年的那口袋麦子。
大家想一想,土地爷爷会怎么问小猴?(指名回答)小猴又是怎么回答的?(小猴“神秘”地说:“请跟我来。
” )⑵ 口述:小猴没有直接说出它的那口袋麦子现在怎么样了,而是卖了一个关子,同学们你们想知道那口袋麦子现在怎么样了吗?
我们一起跟着小猴去
⑶ 师引读,生跟读
土地爷爷跟着小猴到里屋一看,啊,麦囤里堆得——(生齐读:满满的)
小猴说——(生齐读:我把麦子种下了地,这都是我的收获。
您带一些回家
吧。
)老人抚摸着小猴的头,兴奋地说——(生齐读:你真聪明!真能干!)
⑷ 口述:土地爷爷兴奋地夸小猴聪明能干,那么同学们你们认为小猴聪明吗?
为什么?(小猴把一口袋麦子变成了更多的麦子)
⑸ 指导朗读
① 提问:小猴的话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高兴、自豪)
(教师相机指导,通过“拉着” “神秘” “都是”“您带一些……”等词语体会小猴自豪、喜悦的心情)
② 指名朗读,齐读
(看来小猴不仅聪明,还很有见地。
)
5、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如果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
板书设计:
小猪憨厚可爱
三袋麦子小牛勤劳节俭
小猴聪明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