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的组成
- 格式:ppt
- 大小:4.44 MB
- 文档页数:16
1、润滑的类型?答:流体润滑;边界润滑;无润滑或干摩擦。
2、润滑油的组成?答: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
3、什么叫润滑脂?答:在常温高压下呈半流状态,并且有胶体结构的润滑材料。
4、润滑油更换原因?答:①使用中受到温度,压力的影响,以及空气的氧化作用等润滑油氧化变杂,产生有机酸和沉淀物。
②润滑中添加剂消耗,分解,使油品质量下降;③混入燃料,切削液、水份、金属等机械杂质。
5、换油应注意事项?答:①在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良好润滑的前提下,要设法延长油的使用期;②尽量结合检修换油;③换油时对润滑部位和油系统要进行检查和清洗;④换下的油应可能再生,利用到次要设备上。
6、润滑材料的选择重要性?答:润滑料材选择正确与否对被润滑零件的工作状态,使用寿命有着很大的影响,若对润滑材料选用不当会使零件使用寿命缩短十几倍,甚至更严重。
7、润滑材料的分类?答:①气体润滑材料;②液体润滑材料;③半固体润滑材料;④固体润滑材料。
8、润滑材料的基本性能?答:①适当的粘度和流动性,以便于形成隔离摩擦表面的油膜或油楔;②具有较好的润滑性或油性以适应边界润滑的条件,使润滑材料能贴附在摩擦表面上,不致于挤压脱开影响润滑作用;③抗乳化能力强,抗泡沫性好,不易乳化,不易起泡沫,以免降低润滑效果;④较高的纯度和较高化学稳定性,在使用中不致于迅速氧化变质;⑤较低摩擦系数,较好的导热能力和较大的热容量;⑥腐蚀性能低,使金属的零件表面不受腐蚀损害。
9、润滑油的作用?答;①减少摩擦;②减少磨损;③降低温度;④防止锈蚀;⑤冲洗磨屑;⑥阻尼振动。
10、润滑“五定”。
答:①定人:定生产设备和润滑工作的执行者;②定时:定加油和换油期保证及时润滑;③定量:一次用油量,定加油或换油量,防止漏油,并节约用油;④定点:熟悉每台生产设备润滑部位、方法,配润滑装置或润滑工具;⑤定质:确定每台设备的润滑部位,应加什么样的润滑油(脂)品种、牌号,允许代用品种及使用时的处理要求。
润滑油的主要组成——基础油
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组成部分,所占比例随润滑油的品种和质量不同而异,一般都在80%以上。
其品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成品润滑油的好坏。
基础油——既是润滑油添加剂的“载体”,同时也是润滑的主体,润滑油性能能否正常挥发,基础油的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
按来源不同,基础油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矿物基础油和合成基础油。
接下来飞秒小哥向你介绍一下:什么是矿物基础油?什么是合成基础油?
所谓矿物基础油是指天然原油经过减压蒸馏和一系列精制处理而得的基础油,它的化学成分包括高沸点、高相对分子质量烃类和非烃类混合物。
而合成基础油一般是由于低分子组分经过化学合成而制备的较高分子的化合物,它又分为合成烃润滑油、有机酯和其他合成油三大类。
理想的润滑油基础油,应具有以下性能:(1)适当黏度和好的黏温性能;(2)低的蒸发损失;(3)优良的低温动性;(4)良好的氧化安定性;(5)适宜的对氧化产物及添加剂的溶解能力;(6)好的抗乳化性能及空气释放值。
一润滑油的组成
润滑油=基础油+添加剂
最基本的润滑作用是由基础油提供的,加入添加剂是为了改善润滑特征,取得最佳的润滑效果。
二基础油分类
(1)矿物油
原油经过常/减压蒸馏、脱蜡、脱沥青溶剂精制等处理得到的基础油(2)半合成油
矿物油再经加氢精制
(3)合成油
经过各种化学处理工艺(如各种聚合工艺)而得到的基础油
(4)矿物基础油
基础油分为石蜡基、中间基、环烷基
石蜡基:高粘度指数,氧化安定性好
环烷基:低倾点,低粘度指数
芳香基:氧化安定性差,溶解性能好
(5)合成基础油
主要类型有聚烯烃、烷基苯、双酯等,其中聚烯烃应用最广(PAO)。
合成基础油的特点
a.倾点低,低温性能好
b.粘度指数高,粘温性好
c.高温蒸发损失小
d.高温热稳定性和氧化安定性好
三主要添加剂种类
四常见的润滑油
最常见的润滑油:液压油、齿轮油、压缩机油、汽轮机油、压缩机油(空压机油、冷冻机油、真空泵油)、变压器油、导热油等
五常用选择
一般说,在中转速、中载荷和温度不太高的工况下,选用中粘度润滑油;在高载荷、低转速和温度较高的工况下,选用高粘度润滑油或添加极压抗磨剂的润滑油;在低载荷、高转速和低温的工况下,选
用低粘度润滑油;在宽高低温范围、轻载荷和高转速,以及有其它特殊要求的工况下,选用合成润滑油
六注意事项
含锌油对钢/钢摩擦副来说,抗磨性特别优秀。
对含银与铜部件有腐蚀作用。
无灰油的抗磨极压剂主要是硫化物与磷化物,与含锌油比,在水解安定性、破乳化性、过滤性、氧化稳定性方面有明显优势。
润滑油分子结构
1 结构
润滑油分子的结构主要由碳、氢和少量其他原子(如氧、氮、硫等)组成。
润滑油分子通常是由烷基、烯基、芳香基等基团构成,这
些基团的结构、数量和排列确定了润滑油的性能。
2 烷基结构
烷基是润滑油分子中最基本的结构单元。
它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
个氢原子组成的基团。
烷基分子在润滑油中主要起到润滑和防腐作用。
3 烯基结构
烯基是润滑油分子中含有双键的结构单元。
它比烷基具有更好的
抗氧化性能和极压性能。
烯基分子在润滑油中可以提高润滑效果、增
强极压性能和抗氧化性能。
4 芳香基结构
芳香基是润滑油分子中含有环状结构的结构单元。
它比烯基和烷
基更具有极压性能和抗氧化性能。
芳香基分子在润滑油中可以提高润
滑效果、增强极压性能、抗氧化性能和清洁性能。
5 多分支结构
多分支结构是润滑油分子中含有多个侧链的结构单元。
它具有良
好的溶解性和流动性,可以提高润滑效果和降低摩擦损失。
6 总结
润滑油分子的结构对润滑油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结构的润滑油分子具有不同的性质和适用范围,选择适合的润滑油能够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润滑油的组成1润滑油的组成润滑油的主要组分是基础油和添加剂。
(1)基础油基础油分为矿物油和合成油两大类。
矿油是指通过润滑油加工工艺得到的润滑油高、低粘度组分,中国的行业标准按粘度指数(VI)分为五类:①低粘度指数基础油(代号:LVI,VI < 40)②中粘度指数基础油(代号:MVI,VI = 40-80)③高粘度指数基础油(代号:HVI,VI ≥ 95)④很高粘度指数基础油(代号VHVI,VI ≥ 120)⑤超高粘度指数基础油(代号UHVI,VI ≥ 140)。
基础油粘度等级采用赛氏通用粘度(秒)划分:①低粘度组分称为中性油(Neutral),以100℉(37.8℃)赛氏通用粘度(秒)表示,如150N等;②高粘度组分称为光亮油(Bright Stock),以210℉(98.9℃)赛氏通用粘度(秒)表示,如150BS等。
合成油是指采用有机合成方法制得的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能的基础油。
目前已广泛采用的合成基础油主要有以下几类;①合成烃:采用乙烯聚合和以石蜡裂化所得的低分子烯烃聚合而得的合成烃油。
合成烃具有液体温度范围宽、粘 温性能好、粘度指数极高(可达135~145)、氧化安定性好(240℃)、热安定性好(可达340℃)、润滑性能好、挥发度好和抗剪切安定性好等优点。
②脂肪酸酯:是有机酸和醇的反应产物。
依醇或酸分子的大小或元素的不同,可生成各种各样的脂肪酸酯。
用作合成油的主要有:二元酸酯(双酯)、新戊基多元醇酯(三羟甲基丙烷酯和季戊四酯)和复酯(二元酸与乙二醇的反应产物)。
脂肪酸酯具有优良的粘-温性、高温性和优异的低温性,以及较好的抗磨性、氧化安定性等。
③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包括带或不带烷基的聚乙二醇和聚乙二醇醚。
这些化合物不仅具有优良的润滑性,而且具有凝点低、粘 温性和氧化安定性好等优点。
(2)添加剂添加剂一般为各种极性化合物、高分子聚合物和含有硫、磷、氯等活性元素的化合物。
在基础油中加入少量的这些化合物,使其各种性能呈现崭新的特性,得到更为满意的油品。
润滑油生产工艺流程润滑油生产工艺流程是指从原料采购、加工生产、包装仓储到配送的全过程。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润滑油生产的工艺流程。
首先是原料采购。
润滑油的主要原料是基础油和添加剂。
基础油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有矿物油、合成油和植物油等。
而添加剂是根据产品的性能要求添加的辅助剂,常见的有抗氧化剂、防锈剂、抗磨剂等。
在采购原料时,需要确保原料的质量符合生产要求。
接下来是加工生产。
润滑油生产工艺一般包括混合、加工、调整和包装等过程。
首先是混合,将基础油和添加剂按一定比例加入混合罐中,并进行充分搅拌,使其充分混合。
然后通过加工工艺将混合液体油处理成具有一定性能的润滑油产品。
加工工艺包括脱水、脱气、滤波、真空脱色、脱臭等步骤,目的是使润滑油的质量更稳定。
接着是调整,即根据产品要求调整润滑油的性能,例如调整其粘度、降低凝固点等。
最后是包装,将生产好的润滑油产品进行包装,常见的包装形式有塑料瓶、桶和桶等。
最后是配送。
润滑油生产完毕后,需要对产品进行储存和配送。
储存一般要求存放在干燥、无异味、无火源的仓库里,以确保产品质量。
配送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专门的运输工具将产品送到需要的地方,如加油站、机械设备生产厂家等。
在整个润滑油生产工艺流程中,质量控制十分重要。
生产人员需要根据产品的性能要求和工艺标准来操作,严格把控每个环节的质量。
在原料采购中,要选择质量合格的原料供应商,确保原料的质量稳定;在加工生产过程中,要保证每个工艺步骤的操作严谨,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在配送过程中,要确保产品安全运输,避免损坏或泄漏。
同时,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测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总而言之,润滑油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料采购、加工生产、包装仓储和配送等环节。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质量是关键,确保产品符合要求,并通过检测和监控手段保障产品的质量稳定。
润滑油的组分润滑油是一种用于减少摩擦和磨损、保护机械设备的重要润滑剂。
它由多种不同的组分组成,每个组分都发挥着特定的功能,共同为机械设备提供有效的润滑和保护。
本文将介绍润滑油常见的组分及其功能。
1. 基础油基础油是润滑油中最主要的组分,通常占据总体积的70%以上。
它是由石蜡、石脂、天然气或合成原料经过精炼和加工而得到的。
基础油根据其来源和处理方法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包括矿物油、合成油和生物基础油。
•矿物油:矿物油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原始原料,经过精炼和加工后得到。
它具有较高的粘度指数和良好的耐高温性能,适用于各种机械设备。
•合成油:合成油是通过化学反应合成得到的润滑剂。
它具有较低的挥发性、更好的抗氧化性能和更广的工作温度范围,适用于高温、高负荷和特殊环境条件下的机械设备。
•生物基础油:生物基础油是由植物油或动物油经过酯化等反应得到的。
它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环境友好性,适用于一些对环境要求较高的应用领域。
2. 添加剂添加剂是润滑油中的另一个重要组分,它们可以改善润滑油的性能、增强其抗氧化、抗磨损和清洁能力。
常见的添加剂包括抗氧化剂、防锈剂、抗磨剂、消泡剂等。
•抗氧化剂:抗氧化剂可以延长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的寿命,防止润滑油在高温条件下发生氧化降解。
常见的抗氧化剂有二苯胺类、酚类和硫醇类。
•防锈剂:防锈剂可以保护机械设备不受水分和腐蚀介质的侵蚀,防止金属零件生锈。
常见的防锈剂有有机酸盐、有机胺盐和磷酸盐。
•抗磨剂:抗磨剂可以减少金属表面之间的摩擦和磨损,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常见的抗磨剂有二硫化钼、二硫化钼酰等。
•消泡剂:消泡剂可以降低润滑油中产生的气泡,防止润滑油在高速运动时产生气蚀现象,保持润滑效果。
常见的消泡剂有硅油和聚硅氧烷。
3. 摩擦改进剂摩擦改进剂可以减少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和能量损失,提高润滑效果和工作效率。
常见的摩擦改进剂包括黏度指数改进剂、极压添加剂和摩擦削减添加剂。
•黏度指数改进剂:黏度指数改进剂可以提高润滑油在不同温度下的黏度稳定性,使其在不同工作条件下都能保持较好的润滑效果。
润滑油主要成分润滑油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和汽车等领域的重要润滑剂。
它主要由基础油和各种添加剂组成。
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而添加剂则用于增强其性能,并满足特定的使用要求。
1.矿物油基础油:矿物油基础油是由天然石油经过精炼处理而成的。
根据精炼程度的不同,矿物油基础油可以分为几个等级,如API(美国石油学会)标准中的API级别。
API级别通常根据石油油井中的地质特征和细菌污染程度来划分。
2.合成油基础油:合成油基础油是通过合成化学方法制造的,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更广泛的使用范围。
合成油可以由多种化学原料合成,如单体、聚合物、聚合等。
常见的合成油基础油包括聚α烯烃、酯类、聚醚、硅烷烃和液晶聚合物等。
3.类合成油基础油:类合成油基础油是矿物油和合成油的混合物。
它们通常具有矿物油的低成本和合成油的高性能特点。
类合成油基础油可以根据混合比例的不同,具有不同的特性。
除了基础油,润滑油还包含各种添加剂,用于改善其性能和保护机械设备。
以下是常见的润滑油添加剂:1.抗氧化剂:抗氧化剂能够有效延长润滑油的使用寿命,防止其在高温和氧气环境下氧化。
常见的抗氧化剂包括二-叔丁基对甲酚(BHT)、二-正丁基对甲酚(DMTP)和二-二己基对甲酚(DTPD)等。
2.抗磨剂:抗磨剂能够减少机械设备各个部件之间的磨损,提高润滑效果。
常见的抗磨剂包括磷酸盐类化合物、硫脲类和二硫化钼等。
3.极压添加剂:极压添加剂能够在高温和高压环境下形成保护膜,减少金属表面之间的直接接触,防止摩擦和磨损。
常见的极压添加剂包括硫醚、硫化脂和硫化酯等。
4.清净分散剂:清净分散剂能够清除机械设备中的沉积物和杂质,防止其对润滑油的运动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常见的清净分散剂包括胺类和酚醛树脂等。
5.抗泡剂:抗泡剂能够减少润滑油中的气泡形成,防止它们对润滑效果的干扰。
常见的抗泡剂包括有机硅化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等。
综上所述,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包括基础油和各种添加剂。
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体,通常由矿物油基础油、合成油基础油和类合成油基础油等组成。
润滑油基础知识培训试题一.填空题1、润滑的类型有流体润滑、边界润滑。
2、润滑油主要作用有减少摩擦、清洗、散热、防锈、密封、传递动力等。
3、润滑油的主要质量指标有外观、粘度、粘度指数、酸值、闪点、水分、机械杂质、倾点和凝点、氧化安定性、灰分和残炭等。
4、润滑油的组成:基础油 + 添加剂 = 润滑油。
5、润滑油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添加剂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不足,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6、影响润滑剂类型的俩个主要因素速度和负荷。
7、润滑油的粘度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升高粘度变小,温度降低粘度增大。
8、润滑油变黑原因:外界杂质进入油箱、油品变质、超过换油期、机器零件磨损。
9、酸值是评定新油和判断运行中油质氧化程度的重要化学指标之一。
10、温度是油品影响油品氧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11、润滑管理的“五定”是指定点、定质、定时、定量、定人。
12、油样应在补加新油前取,以免受新油干扰,或在停机前油仍热时或设备低速运转时取样。
13、盛油样品标签,应填写单位名称、油品名称、设备名称、取样位置、取样时间等,送样单位需将样品标签的内容全部填写,不得有遗漏。
14、常规检测需取油量一般为250ml,在盛油前应先去检查盛样品是否干净、干燥,必要时用少量油样将盛样瓶冲洗一下。
15、对于正确润滑最重要的润滑油特性是粘度,随着负荷的增加,润滑油的粘度也应增加。
16、随着温度的上升,需要具有 ___更高_____ 粘度的润滑剂;随着速度的增加,需要具有 ____低______ 粘度的润滑剂。
17、润滑油压力低的主要原因:油泵出力不够,冷油器泄漏,油系统管路泄漏,溢油阀故障或误开,油箱油位过低等18、齿轮油使用中出现腐蚀现象,可能因缺少防锈剂、油中含水、油氧化产生酸性物质造成,改进的方法是添加防锈剂的油、防止水分进入油中、防止污染物进入油中。
19、齿轮油使用中出现泡沫现象,可能因缺少抗泡剂、空气进入油中、油中含水造成,改进的方法是用含有抗泡剂油,防止空气和水进入油中20、齿轮油使用中出现不正常发热现象,可能因油粘度太大、载荷过高、齿箱外积灰太多造成,改进的方法是降低油粘度、降低载荷、清理积灰21、齿轮传动常见的失效形式有断齿、齿面磨损、齿面胶合、点蚀、齿面塑性变形。
润滑油泡沫过多的原因是什么?润滑油是机械设备的重要补给品,润滑油泡沫过多则会导致润滑效果降低,进而影响机械设备的正常工作。
那么,润滑油泡沫过多的原因是什么呢?本文将从润滑油的组成、使用条件、加注方式等多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润滑油的组成润滑油主要由基础油和各种添加剂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基础,它的性质直接影响润滑油的使用效果。
添加剂主要有抗氧化剂、抗磨剂、抗腐蚀剂等,它们的作用是提高润滑油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使用条件润滑油的使用条件是影响润滑油泡沫过多的因素之一。
在高温、高压、高速等环境下,润滑油容易发生气化,产生大量的气泡。
此外,如果润滑油在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受到过度振动和冲击等外力,也容易产生泡沫。
加注方式润滑油加注方式也是影响润滑油泡沫过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同型号的润滑油有不同的加注方式,如果使用不当,会导致泡沫过多。
一般来说,润滑油加注应注入润滑系统合适的位置,并按照要求加注量,避免过多或过少。
同时,在加注前应先排空气,确保润滑油进入系统前完全排除气体。
润滑油的选择润滑油的选择也是润滑油泡沫过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同型号的润滑油具有不同的性能和使用特点,选择不当会引起润滑油泡沫过多。
因此,在选择润滑油时,应根据机械设备的工作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润滑油型号和品牌。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润滑油的更换和维护,避免使用过期或污染的润滑油。
总结润滑油泡沫过多会影响机械设备的正常工作,了解产生润滑油泡沫的原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润滑油,避免润滑油泡沫过多的情况发生。
在使用润滑油时,应注意润滑油的组成、使用条件、加注方式和选择,这些因素关系着润滑油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果。
通过加强对润滑油的管理和维护,我们可以让机械设备更加稳定地运行。
润滑油的组成及其成分机油的组成大体可以分为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
其中基础油可分为:1、矿物油--Mineral从原油中提炼而成的,此种基础油因受限于原油先天性质、原油的来源、炼制技术、成本等条件,在黏度指数、流动点和氧化稳定性方面便有一定的限制要靠添加剂来改善。
2、合成油--Synthetic就是把矿物基础油用酯类或聚烯类来取代,再和添加剂参配就是合成机油,而若是基础油全用酯类或聚烯类取代便称为全合成机油若只有用部分则称为半合成机油。
3、植物油--Vegetable顾名思义就是从植物所提炼而成的,如黄豆油、篦麻油、植物油等,它能够在铁或钢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膜,现在有些试验性的赛车用油即采用植物油4、动物油--Animal通常用在齿轮的润滑上,如抹香鲸油有非常良好的抗磨和抗压的特性,它用于多数的有限度滑动的差速器,而真正发挥机油功能的是添加剂,有些添加剂为了配合不同的基础油的化学特性会稍作调整外,但其功效是完全相同的。
添加剂可分为:1、清净剂--Detergent引擎在高温操作时会产生结胶和积碳的现象,这些必须靠机油中的清净剂来清除,其成分为金属盐类。
2、驱散剂--Dispersant--或称分散剂引擎在低温操作时如非高速长时间行驶,会产生所谓的油泥为防止其产生,机油中必须添加驱散剂,将油泥均匀的分散在机油中避免油泥沉积在机油滤清器门推杆及活塞环上,造成润滑油路不顺而致使未被润滑的部分凿成磨损。
3、抗氧化剂--Anti-Oxidant机油在引擎的高温下特别容易与空气造成氧化反应,机油氧化之后颜色会加深,黏度会提高,因而增加引擎的负荷,同时氧化之后产生的有机酸也会腐蚀引擎的零件,因此保持机油的氧化稳定性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极高温的涡轮引擎。
4、防锈添加剂--Anti-Rust Additive为防止引擎的金属零件生锈,理所当然必须添加防锈剂,此种添加剂的成份均含有一极性基,利用分子间的极性吸附于金属表面,保护金属免受空气,水分及盐分侵蚀而生锈。
润滑油的组成
润滑油组成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
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1、润滑油基础油
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及合成基础油两大类。
矿物基础油应用广泛,用量很大(约95%以上),但有些应用场合则必须使用合成基础油调配的产品,因而使合成基础油得到迅速发展。
矿油基础油由原油提炼而成。
润滑油基础油主要生产过程有: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
1995年修订了我国现行的润滑油基础油标准,主要修改了分类方法,并增加了低凝和深度精制两类专用基础油标准。
矿物型润滑油的生产,最重要的是选用最佳的原油。
矿物基础油的化学成分包括高沸点、高分子量烃类和非烃类混合物。
其组成一般为烷烃(直链、支链、多支链)、环烷烃(单环、双环、多环)、芳烃(单环芳烃、多环芳烃)、环烷基芳烃以及含氧、含氮、含硫有机化合物和胶质、沥青质等非烃类化合物。
2、添加剂
添加剂是近代高级润滑油的精髓,正确选用合理加入,可改善其物理化学性质,对润滑油赋予新的特殊性能,或加强其原来具有的某种性能,满足更高的要求。
根据润滑油要求的质量和性能,对添加剂
精心选择,仔细平衡,进行合理调配,是保证润滑油质量的关键。
一般常用的添加剂有:粘度指数改进剂,倾点下降剂,抗氧化剂,清净分散剂,摩擦缓和剂,油性剂,极压剂,抗泡沫剂,金属钝化剂,乳化剂,防腐蚀剂,防锈剂,破乳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