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西方当代设计思潮
- 格式:ppt
- 大小:5.84 MB
- 文档页数:5
1、.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是西方国家的主要思想流派。
自由主义是西方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在巩固资产阶级政权、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的。
自由主义经历了传统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传统自由主义将个人自由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倡导个性解放,新自由主义力求把个人自由与公共利益相统一,使个人自由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传统自由主义将生命、自由和财产视为公民的自然权利,新自由主义强调公民权利范围的不断扩大、权利内容的不断丰富;传统自由主义主张法治与分权、推行代议制民主,新自由主义更强调法治与民主的关系、建立民主程序与民主秩序;传统自由主义认为契约为基础的国家应当是消极无为的,新自由主义主张扩大国家的积极作用、建设美好的福利国家。
(传统自由主义:传统自由主义始于洛克、经济自由主义始于亚当斯密斯、社会自由主义始于密尔。
新自由主义的有名代表人物是罗尔斯和他的正义论。
)2、自由主义的特征(1)个人主义,它宣告对任何社会集体的的否定,将个人独立的精神置于首位。
(2)平等主义,认为人们在精神上都有同等地位,否认人与人之间在法律地位或政治地位的不同(3)普遍主义,依据特殊历史群体和文化形式的重要性,承认群体的道德体系(4)社会向善主义,认为所有的社会群体和政治安排都是趋向进步的。
3、保守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主要分歧(1).新自由主义带有较多的理性主义特征,保守自由主义则带有较多的经验主义色彩。
(2)新自由主义一般强调肯定性自由(积极自由),保守自由主义强调的则是否定性自由(消极自由)。
<3.>新自由主义一般主张加强政府干预,保守自由主义则坚决捍卫自由市场秩序。
<4.>新自由主义一般主张扩大民主参与,保守自由主义则更强调民主的间接性质。
4、政府干预与福利国家格林根据积极自由观念,论证了加强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霍布豪斯用国家“经济主权”概念,为国家干预提供论证。
霍布豪斯还从发展福利事业的需要论证国家干预的必要性。
西方现代艺术思潮/cgi-bin/bbs/newcon?board=Others&file=M.1136047533.A&mode=3一、流派介绍★新古典主义18世纪30--40年代,(应当是19世纪!!!17XX年是18世纪,18XX年是19世纪,19XX年是20世纪,20XX年是21世纪。
王小箭批注!!!)欧洲进行的大规模古迹挖掘,重又点燃起人们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浓厚兴趣,新古典主义的种子开始萌发。
随着法国大革命的日渐临近,渴求改变现状的法国民众,更加反感散发着浓重的、没落的贵族气息的罗可可美术,期待有更严肃更高尚的美术。
在这种条件下,一股更雄劲的新古典主义之风,从欧洲的中心吹动起来。
代表画家达维特(Jaques Louis David,1748--1825)就是这种风格的创立者。
达维特生在罗可可美术流行的时代,随同老师维昂到罗马深造时,认真研究了古典美术,从而变成一位古典理想的坚定信徒。
代表作品:《荷拉斯三兄弟的宣誓》、《马拉之死》、《莱卡米耶夫人像》、《加冕式》安格尔(Jean-AugusteDominique Ingres,1780--1867)。
他在其一生中,以高傲的固执态度和卓越的艺术才华,坚持捍卫新古典主义的理想。
与达维特不同,安格尔是一位不懈地致力于纯化造型语言的画家,他保守的观念并不能掩盖其精湛的艺术造诣。
代表作品:《泉》、《莫伊特希夫人》、《大宫女》、《土耳其浴女》★浪漫主义法国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不但不再抵制和消灭封建专制的残余势力,反而与他们勾结,继续执行许多为君主政体所适用的法律,借以巩固他们的反动统治。
这使一部分资产阶级人士深感失望。
艺术上的浪漫主义运动正是对上述制度的不满和失望所引起的。
浪漫主义在法国,它的政治背景是王政复辟和七月革命的浪潮。
这种艺术思潮在反抗资产阶级统治时,往往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在抨击现实的同时,把希望寄托在人民革命上面,如雨果、拜伦、雪莱、德拉克洛瓦……等即是,这是积极的浪漫主义;另一种是在尖锐严酷的斗争面前恐惧或憎恨人民革命,把自己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或幻想的世界里,有的向往中世纪生活方式。
简述当代西方设计思潮
当代西方设计思潮涵盖了多个流派和理念,其中一些主要的设计思潮包括以下几个:
1. 后现代主义设计:后现代主义设计强调独特性、多样性和非线性的设计表达。
它突破了传统设计的规范和限制,注重创新和个性化,强调情感、体验和故事性的表达方式。
2. 可持续设计:可持续设计关注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性,旨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负面影响。
它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循环利用和环境友好的材料选择,以及社会责任和可持续生活方式的促进。
3. 用户体验设计:用户体验设计注重以用户为中心,关注用户的需求、期望和情感体验。
它强调用户参与和互动,通过用户研究、原型设计和用户测试等方法来优化产品和服务的用户体验。
4. 平面设计和视觉传达:平面设计和视觉传达在当代设计中扮演重要角色。
它涵盖了标志设计、海报设计、品牌形象设计等,强调视觉元素和视觉语言的运用,以有效传达信息和引起观众的共鸣。
5. 数字化设计: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设计在当代设计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它包括网页设计、移动应用设计、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领域,注重交互性、用户界面设计和数据可视化等方面的创新。
这些当代西方设计思潮在实践中常常相互交叉和融合,设计师们通过创新和探索不断推动设计领域的发展。
同时,设计也逐渐融入到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领域中,与科技、可持续发展、社会问题等紧密相连,为解决现实问题和创造美好未来做出贡献。
1/ 1。
西方当代艺术学号:**********姓名:***近现代西方美术思潮是以欧洲工业革命为历史背景的,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所显现的近现代西方哲学文化成为西方美术思潮的理论支撑。
西方现代艺术思潮与流派影响了我们的艺术创作思想,进而影响创作形式、内容。
艺术创作思想、内容形式、表现形式不断被"打碎",而这种"打碎"很快在自由的形式下得以组合,这种组合是一种超越发展。
探究打碎背后的意义更具意义。
印象主义:19世纪后半期~20世纪初期流行于法国、欧美乃至世界的一种艺术流派和文艺思潮。
十九世纪西方美术的中心在法国,印象主义最明显的特点则是,力图客观的描绘视觉现实中的瞬息片刻,主要是表现纯粹光的关系。
主要的印象主义画家有莫奈,马奈,毕沙罗等。
主要作品有莫奈的《印象:日出》等。
新印象主义:正当印象主义绘画方兴未艾之际,在这个团体中就逐渐滋生出一个新的支派,即新印象主义。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一群受到印象主义强烈影响的画家掀起了一场技法革新。
代表人物有乔治·修拉、保罗·西涅克、卡米尔·毕沙罗等。
代表作有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等。
后印象主义:也称“印象派之后”或“后期印象派”,是法国美术史上继印象主义之后的美术现象。
后印象主义不是一个画派,只是梵高、高更、塞尚为代表的一群画家以及画风的。
代表作有梵高的《向日葵》,塞尚的《坐在红扶手椅里的塞尚夫人》高更的《玛丽的迎接》等等。
表现主义:是指艺术中强调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而导致对客观形态的夸张、变形乃至怪诞处理的一种思潮,在社会动荡的时代表现尤为突出和强烈。
代表作有蒙克的《呐喊》《生命之舞》。
野兽主义:是自1898至1908年的法国盛行一时的一个现代绘画潮流。
作品画风与众不同,形态夸张,线条粗重,笔触狂放,色彩强烈刺激,形式更加自由被守旧派们挖苦称为“野兽派”主要代表画家有:马蒂斯,弗拉曼克,德兰等。
一、英国工艺美术运动(the Art and Graft Movement)·界定英国工艺美术运动诞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英国,它以约翰·罗斯金、威廉·莫里斯为代表,否定大工业生产,倡导艺术与技术相结合,反对为装饰而装饰,倡导真实自然的风格;其民主思想和现代设计改革精神,为现代设计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特征和评价特征:1)强调手工艺技术,明确反对大机器生产;2)反对矫揉造作、为装饰而装饰的维多利亚风格,倡导哥特式风格,注重功能,讲究简单、朴实无华;3)推崇自然主义,主张艺术向自然学习,喜爱使用自然纹饰;4)主张设计的诚实性,反对迎合世俗的哗众取宠,主张保持艺术的高雅格调。
评价:1)是现代设计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设计改良运动,其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原则,有助于弥补大工业生产带来的艺术与技术、审美与实用、设计与生产的分离,改善大工业产品粗制滥造的状况;2)其真实自然的设计风格,有助于清除雕琢堆砌、玩弄技巧之习,对后来的鲍豪斯产生了很大影响;3)对大工业生产的反对、对中世纪的向往,体现出一种浓厚的乌托邦倾向,使工艺美术运动不能成为领导历史潮流的主导风格。
·产生条件1、工业革命的影响1)工业革命后艺术与技术分离:大机器批量化生产,只讲技术、不讲艺术,追求数量和速度,忽视美观,使得工业产品普遍粗糙难看,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2)纯艺术家身处象牙塔中,与大工业生产脱离。
2、思想领域的推动1)笛卡尔哲学:清晰明白的概念就是真理,提出“天赋观念”,并提出普遍怀疑的理论(“唯理论”),促使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大胆怀疑大工业生产。
2)对古典主义的厌倦情绪:古典主义拘泥于“三一律”导致艺术创作的僵化,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反对古典主义式千篇一律的大机器产品。
3)普金:对当时社会只注重批量生产而忽略设计表示不满;倡导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一反罗马式厚重阴暗的半圆形拱门的建筑式样,广泛地运用线条轻快的尖拱券、造型挺秀的小尖塔、轻盈通透的飞扶壁、修长的立柱、彩色玻璃镶嵌的花窗,造成一种升华、天国神秘的幻觉,反映了基督教盛行期的时代观念和中世纪城市发展的物质文化面貌。
当代设计思潮调研——极简大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摘要: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1886年出生于德国,未接受过专业建筑教育。
父亲是一位石匠,受父亲的影响,密斯形成了精湛的建筑技艺与独特的建筑观点,后进入著名设计师彼得·贝伦斯的事务所,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建筑思想及其风格。
密斯技术精美的建筑思想与严谨的造型手法对建筑师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通过密斯的个人经历,来探讨密斯的建筑思想及其成因,对我们了解西方现代建筑设计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简约风格极简主义少就是多环保流动空间(一)简约风格简约主义起源于2 0世纪初西方现代派的极简主义(Minimalism)。
极简主义出现在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经济萧条的大背景下,包豪斯艺术学院(Bauhaus)的教育理念中提倡功能第一原则,它非常符合战后建设的要求。
简约风格的设计将设计元素、原材料、色彩等简化到最少程度。
这一设计风格的形成与当时城市重建过程中提倡节约的精神是一致的。
这也与现代派建筑大师包豪斯艺术学院第三任校长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提出的“Less Is More”即“少即是多”的设计思想相吻合。
甚至在现代派的功能至上的原则下,家具制造、建筑装饰上都以适合工业流水线的简单造型和提倡简约的思路下完成。
在结构上简化结构体系与构件,在造型上采用由直线、角、矩形与长方体组成的几何构图。
(二) 密斯·凡德罗的建筑主张崇尚简约一直是我国的优良传统。
如同我国的语言崇尚简约凝练的境界,特别在我国的诗词歌赋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作为“少即是多”的提出者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der Rohe)就曾经说过“我们反对一切审美方面的虚夸、教条和形式主义”这样的审美理念。
密斯说的“少”是精简,“多”是完美。
密斯的简约之美在于建筑结构上,密斯的建筑在结构上精益求精。
设计思潮课程学习要点一、学习范围以西方近现代设计运动为主,包括以下一些内容: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 in Belgium)法国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 in France)奥地利维也纳学派和分离派(Viennal School / Secession)德国青年风格派(Jugendstil)苏格兰格拉斯哥学派(Glasgow School)西班牙新艺术运动(Modernisme in Spain)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北欧)的设计运动(Innovation in Scandinavian Countries) 装饰艺术运动(Art Deco)法国装饰艺术运动(Art Deco in France)现代主义运动(Modern Movement)德国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Modernism in Germany)俄国构成主义运动(Constructivism)荷兰风格派运动(De Stijl)包豪斯(Bauhaus)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前卫设计思潮(Avant- garde)流线型运动(Streamline)当代主义(Contemporary)波普艺术(Pop Art)运动激进设计运动(Radical Design)与反设计(Anti- Design)新现代主义(Neo- Modernism)高技术风格(High-Tech)高情感设计(High- Touch)后现代主义(Post Modernism)孟菲斯(Memphis)极简主义(Minimalism)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二、参考书目:现代家具的美学20世纪家具20世纪西方家具设计流变世界现代家具发展史100年100位家具设计师中外家具发展史European 90's Furniturefunctionalist designFurniture The Western TraditionTwentieth- century Furniture Design西方近现代设计思潮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工艺美术运动也称手工艺运动,是19世纪后期在英国出现的设计改革运动。
西方现代建筑思潮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青岛理工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第一章测试1.路易·康是在现代建筑的推进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之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A:错 B:对答案:对2.“纽约五人”的作品呈现出白色的、无历史装饰的、高度抽象的风格,因此又被称为“白色派(the Whites)”,其中迈耶设计的代表作是:()A:赫尔辛基当代艺术博物馆 B:洛杉矶太平洋设计中心 C:道格拉斯住宅 D:流水别墅答案:道格拉斯住宅3.贝聿铭的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
他是新现代主义的重要成员。
()A:对 B:错答案:对4.柯布西耶1949-1954年设计建造的英国诺福克郡的亨斯坦顿高中(现名为Smithdon High School)是英国新粗野主义的第一个作品。
()A:对 B:错答案:错5.新理性主义20世纪60年代发源于意大利,又被称为坦丹萨学派((LaTendenza)。
()A:对 B:错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新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品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从建筑原型——(),图伦清真寺中找到了伊斯兰建筑的精髓,纯粹的形体,多变的结构。
A:麦加大清真寺。
B:费萨尔清真寺。
C:伊本·图伦清真寺。
D:巴德夏希大清真寺。
答案:伊本·图伦清真寺。
2.柯布西耶在拉图雷特修道院的宿舍部分按照模度设计了禁欲尺度的住居形态。
()A:对 B:错答案:对3.在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中,巨大尺度和透明的墙壁玻璃窗,凝聚了伊斯兰建筑的精神,象征着(),是伊斯兰教的“朝拜墙”。
A:米哈拉布 mihrab。
B:宣礼塔。
C:Ablaq。
D:半圆连续拱券。
答案:米哈拉布 mihrab。
4.安藤忠雄认为日本建筑、万神庙是东西方建筑空间的典型代表,两者存在着强烈的冲突。
他要将这两种对立的空间观念融和起来,使其独树一帜,他是新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
()答案:对5.风、水、光系列教堂中光之教堂最为著名,建筑以方盒子的形式表现出来,内部尽量减少开口,并通过对光的妙运用,赋予空间张力,光线从墙上的“十字”裂缝照射进来,塑造了神圣的仪式空间。
设计思潮课程学习要点一、学习范围以西方近现代设计运动为主,包括以下一些内容: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 in Belgium)法国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 in France)奥地利维也纳学派和分离派(Viennal School / Secession)德国青年风格派(Jugendstil)苏格兰格拉斯哥学派(Glasgow School)西班牙新艺术运动(Modernisme in Spain)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北欧)的设计运动(Innovation in Scandinavian Countries) 装饰艺术运动(Art Deco)法国装饰艺术运动(Art Deco in France)现代主义运动(Modern Movement)德国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Modernism in Germany)俄国构成主义运动(Constructivism)荷兰风格派运动(De Stijl)包豪斯(Bauhaus)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前卫设计思潮(Avant- garde)流线型运动(Streamline)当代主义(Contemporary)波普艺术(Pop Art)运动激进设计运动(Radical Design)与反设计(Anti- Design)新现代主义(Neo- Modernism)高技术风格(High-Tech)高情感设计(High- Touch)后现代主义(Post Modernism)孟菲斯(Memphis)极简主义(Minimalism)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二、参考书目:现代家具的美学20世纪家具20世纪西方家具设计流变世界现代家具发展史100年100位家具设计师中外家具发展史European 90's Furniturefunctionalist designFurniture The Western TraditionTwentieth- century Furniture Design西方近现代设计思潮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工艺美术运动也称手工艺运动,是19世纪后期在英国出现的设计改革运动。
当代西方建筑美学思潮一、多元化发展西方在历经现代社会的发展之后,于20世70年代步入后现代社会时期,价值体系的多元化在许多艺术领域展开,并逐渐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统一价值取向标准的对神圣与崇高的向往被单体个性的张扬所取代。
在一种比现代建筑更加强调人文关怀的背景下,伴随国内建筑设计市场的开放,中国建筑成为世界建筑师的实验场,在北京、上海几乎绝大部分标志性建筑都由外国人设计,而且这些设计都很大胆,具创新精神。
对库哈斯央视新大楼的追捧即体现了中国建筑界对西方建筑文化的神往与倾慕,而对该方案的批评则反映了坚守本土文化传统者的惯常立场。
各种思潮、人物与创作实践呈现出了极其多元的态势。
这种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也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而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与行为准则。
2语言与哲学建筑与语言有着极其相似的同构关系。
建筑与语言都是所指和能指的符号系统。
建筑设计的思维过程与语言的生成过程是一致的过程。
解构主义从语言和书写理论入手,有着宏大的关怀视角和深刻的历史背景。
它融会了西方哲学反形而上趋势的成果,而非理性主义思潮之大成。
埃森曼在威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和其他一些艺术作品中,把解构主义哲学家德里达“取消中心”和“文本的游戏思想作出了建筑形象上的直观表达,建筑成为其哲学思想在现实世界中的载体。
建筑学人士不断在探索理论体系的同时就必然要借用语言和哲学工具来思考!3简约与建构在习惯了现代建筑的流动空间、后现代主义的隐喻和解构主义的分裂特征之后建筑界开始关注一种继承和发展了现代建筑一个明显特征的潮流—向简约的倾向呈现出现代建筑传统的生命力纳为一种美学特征。
不过,这些“简约”,不免被归为作品的多样性以及简约背后所包含的丰富性甚至复杂性是超越了当年现代派建筑师们的想象力的。
从表象上看,这种倾向似乎要给充斥着符号和媚俗的建筑界注入一股清流,但它的确不仅仅是一种风格的呈现,因为其中众多的建筑师是力图将这种实践与回归建筑的建造艺术本原的思考联系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