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中华灯谜艺术及欣赏》讲义
- 格式:pdf
- 大小:475.41 KB
- 文档页数:11
灯谜知识讲座提纲第一节灯谜的起源灯谜和民间谜语的区别:《谜语》古称“隐语”,“廋辞”。
今通常指民间谜语。
我国著名古典文艺理论家刘思在《文心雕龙〃谐隐》中说:“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之嘲隐,化为谜语。
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
或体目文字,或图象物品,纤巧以弄思,浅察以炫辞。
义欲婉而正,辞欲隐而显。
”他对谜语从理论上作了高度的概括,对谜语发展的历史,谜语的定义及其特征都作了深刻的分折和精辟的阐述。
民间谜语与灯谜不同,灯谜属于文义谜,而民间谜语除了少量字谜外,都是以事物的特征来隐射的,因此,它属于事物谜。
它主要着眼于事物的形体,性能,动作等特征,运用拟人,夸张、比喻等手法来描绘谜底,从而达到隐射的目的。
它的谜底范围比较窄,除了少量字谜以外,极大多数都是事和物、如动物、植、用物、人体器官、自然现象、人类行为等。
它的谜面往往是山歌体的民谣,以四句形式出现较多,讲究押韵而有节奏,读之可以琅琅上口,而且形象生动,便于口头传诵。
由于民间谜语通俗易懂,故大多数都适宜少年儿童猜射。
因此,有时也把民间谜语称作儿童谜语。
自古以来,谜语由于其谜体不同,所以桥代的厥称亦有所变化。
谜语在春秋时叫“言隐”、“隐语”、“廋辞”;在汉时叫“射覆”,“离合”、“字谜”;在唐时叫“反语”、“歇后”;在五代叫“覆射”;在宋时叫“地谜”、“诗谜”、“戾谜”、“社谜”、“藏头”,“市语”;在元时叫“独脚虎”,“谜韵;”在明时叫“反切”、“商谜”、“猜灯”,“弹壁”,“弹壁灯”、“灯谜”、“春灯谜”;在清时叫“谜子”、“谜谜子”,“切口”、“缩脚韵”、“文虎”、“灯虎”、“春谜”、“灯谜”等。
谜语又叫儿童谜语,但并不是只有儿童才可以猜,意思是说:小孩都能猜。
说明谜语适合于任何人,包括文盲。
因为谜语是事物谜,只有物谜和字谜两种。
谜语不需写在纸上,甚至有的也写不到纸上,因为有些字根本就不存在。
而灯谜则不然,灯谜是文义谜,灯谜都可以写到纸上。
9.1 第二章《灯谜的猜射》[猜猜看]答案及题解2.1变形拆字类2.1.1 增补法谜解:1、家中添一口(字)豪2、从近处入手(字)逝3、皿(成语)一针见血4、添了两粒丸,变作两颗丹(字)册5、亘(交通用语一)直通車6、一一入扣(字一)担7、若(《红楼梦》诗句一)有言必应8、加一点就好(打字一)艮9、想生财,要聚才(打字一)贝10、日日涌现明星(打字一)胜10A、乞(《祭十二郎文》一句)以就口食2.1.2 减损法谜解:1、禁伐小树(字)二2、退休之前(字)木3、昨日之日不可留(字)乍4、别开一格自成家/(字)豪5、香移花残心忧空(打字一) 稽6、明月当空人尽仰(打字一) 昂7、俄(成语)舍己为人8、座中无人(字)庄9、国庆节(字)因10、泼水节(字)发11、半导体(字)付12、太(排球术语一)落点变化大13、晴日当空映草色字菁2.1.3 增损离合法谜解:1、花前约会(字)药2、断一半,接一半,接起来还是断(字)折3、人退休儿顶替(字)兀4、不顾白头要进取(字)最5、巧面棋子运匠心(秦代人名)李斯6、他去也,怎把心儿放(打字一) 作。
7、风雨空中雁行斜(字) 佩8、妇女解放翻了身(字)山9、前轴换好装后轴(象棋术语)抽车2.1.4 错位法谜解:1、向上爬就忘了本(字)未2、并非如此(字)非3、气管炎特效药(字)踹4、岗位调动(字)岖5、本位(交通名词)立体交叉6、情景交融(字二)惊、晴2.1.5 包含法谜解:1、加劲劳动,个个有份(字)力2、天没有地有,你没有他有(字)也3、有样东西是个宝,垃圾堆里把找(字)土5、个个参加运动会(字一) 云5、做合格党员,党员个个有份(字一) 口2.1.6 方位法谜解:1、张生待月在西厢(字)胜2、孔雀东南飞(字)孙3、南宋虽存北宋亡(字)林2、团中央(字)才5、喜上眉梢(字)声6、班前班后比团结(字)琵7、阁中四面尽观山(字)略8、请先下后上(字)讣9、放了上集接下集(字)林10、未写一字,语先含悲[8笔字]诔综合文字法1、兵(北京名胜一)八达岭2、说话十分得体(字)谢3、奏→春(成语)偷天换日4、桥头骏马飞(字)梭5、弃前仇携手协力(字)抛3、京中建起二环道(字)禀7、纵横六合之中/(字)辛4、月月亏空又超支(字)翅9、古树掩村柳叶飘(字)彭2.2 在字形上面做文章(象形拟物法)谜解:1、浪遏飞舟(字)心2、底线传中,射门进球(字)闽3、篱横竹露处,隐隐有人家(字)篇4、一棒子打弯狗腿(字)龙5、雁阵高飞欲雨天(字)会6、一钩残月带三星(字)心7、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字)米8、四面栅栏,请勿入内(字)囫9、画中一叠人民币(字)幸10、鸟瞰立交桥字井//11、披肩长发蝴蝶结字一飞12、雁阵渐去(出师表一句)远小人13、远树两行山倒影,一叶孤舟水横流(字一)慧2.3 在字义上面做文章2.3.1 正面会意谜解:1、择优录取(四字俗语)见好就收2、血肉筑成长城长(体育用语)组成人墙3、提高口才靠锻炼(五字俗语)常言说得好4、言听计从(司法用语)有法必依5、清平世界,岂容黄、赌、毒、贪、贿、腐泛滥(牙膏商标)蓝天六必治。
讲义与资料By冰轩&杜康探(2011.7.22)一.灯谜概念和分类介绍,1,什么是灯谜灯谜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雅俗共赏、民间风格浓郁的文字联想游戏。
灯谜起源于古代的隐语和瘦辞。
“灯谜”的命名始于明代,组织者在灯上粘贴谜条供人们去猜,因此叫做“灯谜”;又因为是元宵节的一种文字游戏,所以又叫做“春灯谜”。
灯谜与谜语不同。
时下流行的“天鹅谜”不在灯谜的范畴之内,只能属于谜语。
灯谜是以文字的含义,借用一字(词)多义、笔划组合、字型结构、摹状象形等特点,通过别解、会意、假借、象形、拆字、谐音等手法,使谜面和谜底在字的音、形、义上相扣合。
灯谜谜材范围广泛,文字简练,短小精悍,概括性强,趣味性强。
2,灯谜的构成和分类一般来说,一条灯谜由三部分(三要素)组成,即谜面、谜目、谜底。
谜面是创造者出的题目,谜目是猜射范围(即猜什么),谜底则是谜题的答案。
猜谜之前先要仔细分析谜面,再看要求猜什么,同时要看是否标有谜格。
灯谜的分类一般分成两类:一是离合谜,即从汉字的“形”入手;二是会意谜,即从汉字的“义”入手。
单纯从汉字的“音”入手的灯谜比较少见,一般作为辅助扣合出现,当然,时下网络灯谜流行一些英文字母的谜材,由声音的扣合也渐渐多了起来。
二.灯谜的一些猜射方法(一)会意法,主要是通过汉字的字义来扣合的,会意法分有:正扣法、反扣法、问答法、假借法等等。
现在讲正扣法,就是依照谜面所示内容,从正面去领会其意思,直接推敲出谜底。
比如,东家讲话(二字语文名词)主语需要指出的是,正面扣合不等于直解,如,爱国华侨(打电影一)海外赤子,这种情况下,谜底完全是对谜面的名词解释,没有任何别解,是不成谜的。
所以说,别解是灯谜的关键。
给你们练习一下:淘汰赛(猜一电脑用语)接下来是反扣法,这个与“正面会意法”恰好相反,要求猜的人根据谜面所示内容,从反面意思去思考。
一般谜底常见有“不”字。
如,劣质商品可调换(常用语)好不容易。
谜底理解为,好的东西就不可以换了,就是从反面来考虑。
《中华灯谜艺术》研究性课程教(学)案主讲:裔胜东第一课时:学习第一章第一节学习目标:1了解灯谜的定义与特性2知晓学习灯谜的娱乐身心、增加益智和陶冶情操等作用。
学习重点:灯谜的娱乐身心、增加益智和陶冶情操等作用。
学习内容与步骤:第一章源远流长的灯谜艺术第一节灯谜的定义与作用一灯谜的定义灯谜是利用汉字可变化的特点,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形、音、义的变异的答问式的联想游戏。
例1 砍伐森林,水必流失(猜一字)谜底:梳此谜从字的结构着手:“森”砍去“林”余“木”,加上“流”失去“水”,拆拼后得出谜底“梳”。
例2 竖看似酒瓮,横看象风箱(猜一字)谜底:酉此谜采用的是象形手法:“酉”字立着看,很像酒坛子,横着看又极像手拉式的古老风箱。
例3 为何考场不许同桌(猜保健用语)谜底:预防近视这条谜是在字义上作文章:谜底中的“近视”原本是一种病名,入谜之后,则将词义转换成“接近瞧看”的意思,原来的“预防近视”现在变成了“防止相互接近瞧看(抄袭)”。
二、灯谜的特性与作用灯谜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一门艺术,是中华四大文化国粹之一。
它之所以历时千百年而经久不衰,是因为它有以下五个特性;猜谜有娱乐身心、增加益智和宣传教育等方面的作用。
一)文学性一则灯谜,寥寥数语,却能独立成章,是一种最简短的文学作品。
不少谜作取材于古典文学名著、历史典故、历史故事等,又常选用古典诗词或名句为面,所以显得很有文采,猜谜时可以受到文学的熏陶。
如:①桃花潭水深千尺(成语)无与伦比李白《赠汪伦》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诗为李白漫游安徽泾县时所作。
谜底启下相扣,将“伦比”的“伦”借作“汪伦”的“伦”,意指桃花潭的千尺深水,也无法与汪伦的深情相比。
(二)知识性灯谜,往深里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各种内容都可入谜;往浅里说,俚语、口语、俗语等亦可作谜材,可谓包罗万象。
猜谜制谜,可以拓宽知识面,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①吾不如子房(五字常言)自我感觉良好“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灯谜文化_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灯谜“霄月堕尽不西归(猜一节气)”的谜底应该是:()参考答案:小雪2.根据汉字书写顺序,像“初、始、首”这些方位词既可以表示左右结构汉字的左边,又可以表示上下结构汉字的上边。
()参考答案:正确3.“重游西安,朝夕相伴(地理名词)”的谜底是“潮汐”。
()参考答案:正确4.“天上有星星(字)”的谜底是“头”。
()参考答案:错误5.请从下面的谜格中挑出一个与其他三个不是同一类的谜格。
()参考答案:徐妃格6.请根据灯谜的扣合,给灯谜“尖刻(国家名)比利时”选择一个合适的谜格。
()参考答案:求凰格7.下面谜格中,格名借取唐代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句的谜格是:参考答案:梨花格8.求凰格属于哪一类谜格?()参考答案:对偶类9.卷帘格和秋千格同属于()谜格。
参考答案:移字类10.在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中,昼夜等长的节气是春分和秋分。
参考答案:正确11.在灯谜猜射中,有时候要使得面底相扣,必须对谜面进行一定的顿读,如灯谜“如唤亲娘犹在耳(成药)清凉油”,理解此谜时,我们必须将谜面顿读为:()参考答案:如唤/亲娘犹/在耳12.灯谜“百岁还差一个月,返土归根情急切(8笔字)其”采用了()种扣合方式。
参考答案:三13.在以下象形中,哪个不是字母Q的象形?()参考答案:秤钩14.灯谜“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打一字)日”出自宋代()之手。
参考答案:王安石15.成语“见义勇为”最早见于《春秋·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参考答案:错误16.邮票谜中,一般会在谜底中附加和邮票相关的名词术语,以下可秦水田月以用在邮票谜中的字词有:()。
参考答案:票17.灯谜“动员合力好热切(字)”的谜底是:()。
参考答案:贺18.以下著名诗篇中,属于屈原的作品是()参考答案:《怀沙》_《天问》_《离骚》_《九歌》19.以下哪些说法也表示元宵佳节的食品元宵:()参考答案:汤团_浮元子_元宝_汤圆20.元宵节的传统民俗活动有()参考答案:闹花灯_猜灯谜_放烟花_吃汤圆21.灯谜“‘锦帆天子去’(猜端午民俗)划龙舟”的谜面中的“锦帆天子”是指:()参考答案:隋炀帝杨广22.灯谜“中秋合影(猜三字摄影名词)”的谜底是:()参考答案:满月照23.灯谜“饭前先要服半瓶(猜传统食品)”的谜底应该是:()参考答案:月饼24.灯谜“年已半百还含羞(猜端午节用品)艾草”在扣合时采用了借代法,其中共有()个借代。
通识类选修课《中华灯谜艺术及欣赏》讲义主讲:能动学院陈雪江第一章中华灯谜概述一、灯谜的名称春秋战国时期:隐、讔、言隐、廋词、廋语……汉代:隐语、射覆、离合……唐代:反语、覆射……宋代:谜、谜语、字谜、藏头、市语……元代:独脚虎、谜韵……明代:商灯、灯谜、弹壁灯、文虎、虎……清代:灯虎、春灯、缩脚虎、切口……北方:谜儿、闷儿……南方:谜子、谜谜子……二、灯谜的定义灯谜是专指文义谜,是以文字的三要素:形、音、义为基础,利用这三者各自的和相互之间的变化,通过别解(回互其辞)描述事物供人猜射欣赏的文学作品,一般由谜面、谜目、谜底组成。
也指贴谜面于花灯或悬挂供猜射的谜语。
古代对灯谜的完整定义: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
或体目文字,或图像物品,纤巧以弄思,浅察以炫辞。
义欲婉而正,辞欲隐而显。
(刘勰《文心雕龙》)三、灯谜和谜语的区别灯谜(文义谜)与谜语(事物谜)两者最大的区别是表现手法根本不同:1、谜语常以民歌、童谣、顺口溜等诗句形式为谜面,着眼于事物的形体、性能、动作等特征,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方法来描述谜底,重在形象思维。
谜语适合于口头传猜。
2、灯谜是凭借汉字的多音、多义、笔画灵活组合等特点,通过别解手法来扣合谜底的文字,重在字面别义的解说。
谜底具有唯一性、严密性。
四、灯谜的结构灯谜是一种微型的民间文学作品。
一条灯谜虽然只有几个字、十几个字,但它却要由“谜面”、“谜目”、“谜底”三个部分组成。
如:“春末夏初(字一)旦”,其中“春末夏初”为谜面,“字一”为谜目,“旦”为谜底。
“谜面”、“谜目”、“谜底”构成了灯谜三要素。
1、谜面:谜面是灯谜的主要部分(艺术表现部分),是灯谜提出问题的部分,也是供人们猜射的说明性文字。
它以言外之意的形式表达谜底的文义或描述谜底的文字形象,是为了揭示谜底而给定的条件或提供的线索。
谜面不只局限于字、词、句。
2、谜目:谜目是对谜底限定的范围。
是谜面和谜底之间的媒介和纽带,既限定了所要扣合的谜底所属的范围,也限定了数量。
如“字一”、“教育名词一”、“物理名词一”等就是谜目。
谜目标法一般要用全称,简化缩写一定要约定俗成,如:聊目、志目:《聊斋志异》篇目红人、石人:《红楼梦》人物名一才人、一才子名:《三国演义》人名五才人、五才子名:《水浒传》人名泊人:《水浒传》一百零八将人名泊诨、泊号:《水浒传》一百零八将诨号五唐、七唐:《唐诗三百首》五言句、七言句列人:《东周列国志》人名……3、谜底:谜底是谜面隐寓的文字,是谜面所提问题的答案。
它是根据谜面和谜目给定的已知条件,按照灯谜扣合机理而求出的未知部分。
谜底既要符合谜面的内在含义,又必须符合谜目所限定的范围。
五、灯谜的规则1、谜面要成文谜面文字要符合文法和语法,能表达一定的意思。
要是随便拼凑一个谜面,即使底面能扣合,也是索然无味的。
如以下各谜的谜面均不成文:竹间扁(成语)断简残编口玉(国际组织)联合国穴色(成语)空前绝后本来一走国际中(字)困2、底面不相犯要求:谜面与谜底不能有相同的字。
如果谜底的某个字在谜面出现就是“露面”(“犯面”),也叫做“面底相犯”,是灯谜的大忌。
“底面不相犯”是猜、制谜都必须共同遵守的基本规则。
如以下各谜均有露面的毛病:西出阳关无故人(电影名)人生悬崖勒马(国家名)危地马拉南北东面不安宁(陕西地名)西安3、扣合避免闲字“闲字”是指谜面或谜底中没有着落的某些字。
制作灯谜要求面底紧密相扣,不宜出现无法扣合的不相关的闲字。
如以下各谜中<>中的文字均为闲字:<洪湖水,>浪打浪(物理名词一)冲击波淡扫蛾眉<朝至尊>(化工品)轻粉谢客(陈子昂诗一句)<后>不见来者<桂林>山水甲天下(广东地名)汕头4、成谜须别解别解就是故意对字词进行曲解,不按本意去解释,与直接相对,它是灯谜最基本的特点。
如以下各谜都没有别解,都是直解,不符合要求:太阳升起(电影名)日出清明前一日(节日)寒食道歉(礼貌用语)对不起5、符合事理情理灯谜要求符合事实,符合客观存在。
如果谜面不合事理、有悖情理,就丧失了作为艺术的起码条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如以下各谜谜面均不符合事理情理:公历初一(广西地名)阳朔正月无初一(字)肯七人头上长棵草(字)花六、灯谜的特性1、文学性2、游戏性/娱乐性3、游戏性4、知识性5、趣味性6、逻辑性7、思想性七、灯谜“别解”的定义从灯谜角度来说“别解”的释义:“利用汉字一字多义进行非本义的释义,去解释谜底或谜面。
”灯谜别解的定义:利用汉字一字多义、一字多音的特点,故意不按谜面或者谜底字、词的本义(原本的意思)来解释谜面或谜底,而要用这些字、词所具有的其它义项(别义)来解释它。
无谜不别解,别解方成谜。
灯谜正是充分了运用了中国汉字独特的形音义三者可以变化的特点。
通过形变、音变和义变产生无穷的趣味。
我们也可以这么说,灯谜之所以能够存在至今也就是因为有中国汉字的形音义的统一和变化的特征。
例:秋叶半落,渔歌互答,闻有声霍起,此何声也?似鹤鸣,又若狐音(字)和谜面从形、义、音三者入手,并侧重于音,详尽解说底字:秋叶半落,取“秋”与“叶”字各一半成“和”;渔歌互答,此谓“唱和”,击出“和”之一义;闻有声霍起,言“和”可读如“霍”(huò)声;此何声也?谓此字可读为“何”( hé)声;似鹤鸣,又若狐音,则连说“和”字既读若“鹤”( h è),复又读如“狐”(hú)。
这是一条典型的利用汉字形音义三者结合的谜例。
八、从扣合机理看别解的表现形式1、语义别解将谜面或谜底中的某些字、词故意不按本义解,而用本义之外的其它义项来解释谜面与谜底的扣合关系。
例:瘦小姑喜得贵子,胖大嫂喜添千金(七言唐诗一句)不重生男重生女谜底中的“重”,本义为“重视、偏重”,这里要别解为“重量”而与谜面相扣。
谜底“重”别解后全句的意思变为“不重的生了男孩,重的生了女孩”。
由此可以看出灯谜的面和底不是直接的解释关系,只有通过别解谜底才能和谜面相扣。
例:溜冰回回能夺冠(三字口语)老滑头谜底中的滑头本意是指人“狡猾、油滑”,在扣合上就是将“滑”别解成“滑冰”,“头”别称成“头名”。
这样谜底意思就变成“老是滑冰成为第一名”以此扣合谜面。
2、顿读别解改变谜底或谜面词、句原来的音节读法,由音节变化而产生的语义变化(即别解)来进行扣合。
例:结巴有了啤酒肚(六字口语)一口吃成胖子谜底本义是因心急而不能实现,比喻胃口太大,办不到、不可能的事情。
谜底本来读句是“一口/吃成胖子”,为了扣合谜面,要将谜底分开顿读“一/口吃/成胖子”,通过“口吃”连读的别解达到扣合的目的。
例:溜冰莫大意(四字安全告示语)小心地滑谜底本应读作“小心/地滑”,解谜时要顿读,把音节改变成“小心地/滑”。
句读音节改变引起了义变,谜底“滑”由“滑溜、光滑”之义别解成“滑冰”,“地”由本来是实词的“地面”的意思转成语气助词。
例:自幼性情便狡黠(四字警示用语)小心地滑谜底本应读作“小心/地滑”,解谜时要顿读,把音节改变成“小/心地/滑”。
句读音节改变引起了义变,谜底“滑”由“圆滑、滑头”之义别解成“滑冰”,“地”由本来是实词的“地面”的意思,与心连读成为心地。
3、语音别解利用汉字的一字多音、一音多字、象声、拟声等特点制造歧义,由此产生异音异义的别解。
例:再测一遍(物理名词一)重量本条谜面中的“重”是多音字,本读作zhòng,表示“重力”,但在解谜时要异读成chóng,作“重复”解释。
“量”也是多音字,本读liàng,表示“数量”,但在这里要异读成liáng,作“测量”解释。
因而“重量”就要别解为“重复测量”来应合谜面。
例:春风得意马蹄疾(成语)乐在其中唐代著名诗人孟郊,年轻时潦倒场屋,两试皆北。
直到四十六岁进士及第,他欣喜之情,无以复加,随即写下《登科后》的七绝,其中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之句,意美诗美,被后人传颂至今。
谜底:乐在其中,本义是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典出《论语·述而》。
谜底“中(zhōng)”字音变,念作“乐在其中(zhòng)”,乃是“欢乐是在其高中了进士”之意。
4、字形别解利用对汉字的字形、结构的增、损、离、合等手段制造歧义,以此来完成谜面和谜底的扣合关系。
例:去澎湖前再赴台(法律名词)法治谜面的本义是“去了澎湖岛后再去台湾”,扣合时谜面必须形成别解,“去”字本义“去往”的意思,入谜则只是表示“去”这个的字形。
“前”原来表示的是时间状语,入谜则是指的是“澎湖”两个字的前面即两个“氵”,再和“台”这个字重新组合构成谜底“法治”。
前由表述时间变成了表述方位。
九、从灯谜结构看别解的表现形式1、谜面别解用离合法制成的灯谜所有的谜面都存在别解。
而用会意法制成的灯谜只有少数谜面别解的作品。
例:燕归来(毛主席词一句)还有吃的这是一条会意法灯谜,扣合时谜面不用本义。
“燕”本意是“燕子”。
“燕”古时通“宴”,。
于是谜面别解成“赴宴归来”,谜底“还”字别解为”“归还、还家”,读音由“hai”变为“huan”。
2、谜底别解用会意法制成的灯谜,绝大部分别解在谜底,谜面用本义。
例:闲来就想寻根烟(四字口语)没事找抽本条会意法灯谜,谜面用的是本义。
谜底原意是讲就“一个人闲到一定程度,做的事让人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要拿鞭子抽得地步!”,扣合时“抽”由抽鞭子别解为“抽烟来应合谜面。
3、面底双别解有些会意法灯谜的谜面、谜底都存在别解。
面底双别解的灯谜扣合多了一道曲折。
例:老有所为(称谓一)总干事本条灯谜扣合时谜面不用本义,“为”取做事之意,谜面别解成“老是有事做”。
谜底也要相应别解成“总是在做事情”而与谜面相扣。
总之,灯谜的别解表现在扣合机理上有语义别解、顿读别解、语音别解、字形别解四种形式,表现在结构区位上有谜面别解、谜底别解、面底双别解三种形式。
所以,我们见到谜题都要用求异思维来解析它,寻找出正常释义之外还能够“别解”成多少种其它的解释,这是解谜的关键所在。
十、灯谜的谜体谜体是灯谜的体裁。
灯谜的谜面与谜底之间的扣合离不开文字的声音、形态和意义的变化。
根据字的音、形、义的别解变化,产生了几种扣合迥然不同的谜体。
1、会意体:是灯谜中用得最普遍的体裁,它是从谜面的含义去领会,直接扣合谜底。
如:孕妇不宜迪斯科(口语)挺别扭上厕所收费一角(口语)十分方便太阳出来喜洋洋(祝颂语)生日快乐2、增损体:增损体又名“离合体”、“增损离合体”。
这种体裁是使用增加或减少(也包括转移)内容的手段使谜底与谜面吻合。
如:有了才,能生财(字)贝座中无人(字)庄苦心随日长(字)早3、象形体:象形体是取字体酷肖之象,使底面得以吻合。
如:彩云追月(英文字母)Q平地盖起三层楼(字)且酒吧椅边倚醉人(字)斤第二章灯谜的起源与发展中华灯谜源远流长,起源于3500年前民间口头文学,经历了先秦的萌芽至唐宋的成熟,元明清和民国的繁荣,新中国的兴盛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