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防火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7
小型水电站消防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9 消防9.0.1 电站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及《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872的规定,划分建筑物、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耐火等级。
9.0.2 厂区内消防车道宽不应小于4.0m,并宜与厂内交通道路合用。
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场。
9.0.3 电站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应根据建筑火灾危险性分类和耐火等级确定。
9.0.4 电站厂房的安全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当副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800m2,且同时值班人数不超过15人时,可设一个。
发电机层及以下各层,室内最远工作地点到该层最近的安全疏散出口的距离不应超过60m。
9.0.5 单台油容量超过1000kg的油浸主变压器及其他充油设备应设100%贮油坑,或20%贮油坑和公共贮油池。
9.0.6 电力电缆及控制电缆应分层敷设。
分层敷设的电缆层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0.5h 的隔板分隔。
9.0.7 电缆隧道及沟道应采取封堵和分隔措施。
9.0.8 单机容量不小于12.5MV·A的水轮发电机组和单台容量不小于12.5MV·A的室内油浸主变压器,应设置水喷雾等自动灭火系统。
9.0.9 厂房应设排烟设施,并应与厂内通风系统结合。
9.0.10 厂区消防给水水源可采用天然水源自流、专用消防水池、消防水泵供水等,消防给水可与生活、生产供水系统合并。
供水水质、水压、水量应满足消防给水的要求。
9.0.11 主厂房、副厂房及油罐室应设置消火栓。
耐火等级为一级、二级,可燃物较少且建筑体积不超过3000m3的丁类、戊类建筑物可不设室内、室外消防给水。
9.0.12 消防设备应按二级负荷供电,并采用单独的供电回路。
9.0.13 厂房的疏散通道、楼梯间、出口、消防水泵房等部位应设置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
9.0.14 消防控制设备应设在中央控制室内。
采用消防水泵供水时,宜在消火栓箱中设置消防水泵启动装置。
水力发电厂电缆防火阻燃措施设计规范文一、引言在水力发电厂中,电缆是输送电力的重要设备之一,但由于水力发电厂环境恶劣,存在着一定的火灾隐患。
为确保电缆运行安全,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必须采取有效的阻燃措施。
本文将对水力发电厂电缆防火阻燃措施的设计规范进行详细阐述。
二、阻燃材料选择1. 电缆绝缘材料的选择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优先选用阻燃等级较高的材料,如CLASS A等级或更高。
2. 在电缆支架和管道中,应选用阻燃性能较好的材料,如钢制管道或聚丙烯(PP)管道。
三、电缆敷设与通道防火设计1. 电缆敷设通道应根据水力发电厂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并符合国家建筑设计规范。
2. 电缆敷设通道应设有防火设施,如防火墙、防火门等,并进行定期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3. 电缆敷设通道中不得存放可燃物品,并保持通道干燥清洁。
4. 电缆敷设通道中的可燃建筑材料应采取防火措施,如涂刷防火涂料、使用防火板等。
四、电缆支架与固定设计1. 电缆支架应选择材质优良、耐腐蚀、阻燃性能好的材料,如不锈钢或阻燃型塑料材料。
2. 电缆支架应布置合理,保证电缆的整齐、平整敷设,并能够承受电缆及外力的作用。
3. 电缆固定应采用可靠的方法,如钢制夹具或阻燃型塑料夹具等,确保电缆不松动、不下垂。
五、电缆穿越楼板与壁板的防火设计1. 电缆穿越楼板或壁板处应设置防火套管,并保证套管与楼板或壁板之间的间隙密封。
2. 电缆穿越楼板或壁板的孔洞应进行防火处理,如填充防火胶泥等。
六、电缆接头与终端设备的防火设计1. 电缆接头应采用阻燃性能好的绝缘材料,并进行防火处理,如使用防火胶带进行包裹。
2. 电缆终端设备应设置防火罩或防火板进行保护,并确保其与电缆的连接紧固可靠。
七、电缆敷设与电缆桥架的防火设计1. 电缆敷设应尽量避免与易燃物接触,并与高温设备保持一定的距离。
2. 电缆桥架应选择耐高温、耐腐蚀、阻燃性能好的材料,并进行防火处理,如涂刷防火涂料。
八、应急演练和火灾报警装置的设置1. 水力发电厂应定期进行火灾应急演练,提高人员的火灾应急能力。
水电站工程消防专项设计报告水电站工程消防专项设计报告一、设计背景水电站工程是一种高风险的建设,其存在大量烟、火、雾、水等因素。
这些都会给水电站工程的消防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
为了保障水电站工程的消防安全,实现防火、灭火和人员救援等任务,需要制定全面的消防专项设计报告。
二、设计目标本设计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设计、规划、组织和建设消防安全系统,全面提高水电站工程的消防安全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护工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三、基本情况1、工程概况:水电站位于山间,地势较陡,周围有森林、草地等植被,一般为盆地或峡谷型水库。
2、建设规模:水电站规模为200MW,计划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预计建设周期5年。
3、平面布局:水电站的主要建筑物包括发电厂房、变电厂房、调度控制中心、除渣设施等,总占地约12万平方米。
四、消防设计1、消防水源及供水设施水源充足,消防设有专用消防泵房,提供天然水源及外部供水,并保证水压稳定、停电后储水量满足消防需要。
2、防火分区水电站应设置不少于3个防火分区,通过防火隔离带、防火墙、防火卷帘等设施,控制火灾蔓延范围。
3、自动灭火系统在机组间及其周边、变压器间、调度控制室、油站区、发电机区等关键部位安装适当类型及布局的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和灭火系统。
同时考虑电气和压力气体的危险性,选择相应的灭火介质及灭火系统。
4、疏散及避难措施设立疏散楼梯,表示逃生路线,安置避难场所,维护通道畅达且不吸烟,疏散指示灯及逃生照明也应放置在合适位置。
5、消防设备在重要电力设施、机组、电气控制室、调度中心等地方应装设手动灭火器材,如灭火器等。
6、培训和演习组织员工进行逃生演习和消防知识培训,确保员工掌握必要的应对火灾的能力和方法,提高员工的消防意识和技能。
五、总结本设计针对水电站工程消防安全情况,从水源及供水设施、防火分区、自动灭火系统、疏散及避难措施、消防设备和培训和演习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本设计全面提升了水电站工程的消防安全水平,为水电站工程消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水力发电厂电缆防火阻燃措施设计规模版1. 引言水力发电是一种利用水能转化为电能的清洁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重要的能源供应方式。
然而,水力发电厂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电缆防火的挑战,因此需要采取阻燃措施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
本文旨在设计水力发电厂电缆的防火措施,并提供一份模板供参考。
2. 选用防火材料在设计水力发电厂电缆防火措施时,选择适当的防火材料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防火材料:- 耐火电缆:耐火电缆是一种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能的电缆,可在火灾发生时保持电力传输功能。
在水力发电厂中,可优先选用耐火电缆作为主要电缆。
- 阻燃涂料:阻燃涂料是一种能够阻止火焰传播的涂料。
在水力发电厂中,可使用阻燃涂料对电缆进行涂覆,增加其防火性能。
- 阻燃包带:阻燃包带是一种覆盖在电缆表面的材料,可用于增加电缆的防火性能。
在水力发电厂中,可使用阻燃包带对电缆进行包裹,减少火灾风险。
3. 区分电缆类型水力发电厂中存在多种类型的电缆,如电力电缆、通信电缆等。
在设计防火措施时,需要根据电缆类型的不同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 电力电缆:电力电缆是用于输送电力的电缆,通常有较高的电流负荷。
对于电力电缆,可以使用耐火电缆作为首选,并配备阻燃涂料或阻燃包带,提高防火性能。
- 通信电缆:通信电缆一般用于传输信号和数据,一般电流较小。
对于通信电缆,可以选择阻燃涂料或阻燃包带增加防火性能。
4. 安装防火设施除了选用适当的防火材料外,还需要在水力发电厂中安装相应的防火设施,以加强电缆的防火性能。
- 防火隔离墙:对于重要的电缆线路,可在其周围安装防火隔离墙,以阻止火势蔓延。
防火隔离墙应采用耐火材料建造,以确保其耐火性能。
- 自动灭火系统:水力发电厂的防火措施应包括自动灭火系统。
自动灭火系统可通过火焰探测器和喷水装置检测并扑灭火灾。
在电缆区域安装自动灭火系统可以迅速控制火势,减少火灾损失。
- 防火标识:在水力发电厂中,应在电缆区域设置明显的防火标识,以提醒工作人员注意防火措施,并指示逃生通道。
水力发电厂电缆防火阻燃措施设计规范设计规范可以参考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如《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 50052)、《电气设计规范》(GB 50054)以及《电气设备的防火设计》(GB 50222)等。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电缆防火阻燃措施设计规范:
1. 选择阻燃电缆材料: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阻燃电缆材料,如阻燃聚氯乙烯(PVC),特殊要求的地方可以选择更高级别的阻燃材料,如阻燃交联聚乙烯(XLPE)。
2. 敷设保护层:在电缆敷设过程中,应考虑在电缆周围设置一层保护层,如阻燃涂料、阻燃胶带等,以增加电缆的阻燃性能。
3. 隔离和穿越防火分区:对于需要穿越防火分区的电缆,应设计合适的防火隔离和穿越设施,如防火卷帘、防火墙等,以阻止火势蔓延。
4. 设置独立的电缆通道:在发电厂内部,应合理设置独立的电缆通道,避免电缆与其他设备或管道的交叉敷设,减少潜在的火灾风险。
5. 定期检测和维护:定期对电缆进行检测,确保其阻燃性能符合要求,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更换。
6. 配备灭火设备:在发电厂内设置灭火器或自动喷水系统等灭火设备,以提供及时的火灾扑灭能力。
除了上述设计规范,还需要遵守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电缆防火阻燃措施的安全可靠性。
设计与施工过程中需要与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充分沟通和协调,以确保规范的实施。
水电站工程消防专项设计报告水电站工程消防专项设计报告一、项目背景水电站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供应设施,具有保证能源供应稳定、可再生资源利用高效的优势。
然而,水电站容易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保障水电站工程建设的消防安全,本报告对水电站工程消防专项设计进行了详细规划和方案制定。
二、消防安全需求分析水电站消防安全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员疏散安全:水电站工程通常高地势,地形比较复杂,如果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人员疏散将面临较大的困难。
因此,必须合理规划疏散通道、疏散楼梯等,确保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
2.火灾预防和控制:水电站工程存在较高的火灾风险,特别是在发电设备周围容易发生火花、火源等。
因此,在设计中需要采取有效的火灾预防控制措施,如设置灭火器、自动喷水灭火装置等。
3.消防设备配置合理性:消防站、消防水源以及各种消防设备的合理配置是水电站工程消防安全的关键。
根据水电站的特点,设计中需要明确消防水源的储备容量和供应方式,并设置对应的消防设备。
三、消防专项设计方案针对水电站工程消防安全需求,本报告提出以下消防专项设计方案。
1.人员疏散通道和疏散楼梯:在水电站的关键区域和人员密集区域设置专用的疏散通道和疏散楼梯,并保证其通畅无阻。
设计中需考虑水电站地势复杂的特点,合理规划疏散通道的路径和楼梯的位置,并设置适当的标志和指示灯。
2.火灾预防和控制:根据水电站工程的特点,在发电设备周围设置有效的火灾预防设施,如灭火器、自动喷水灭火装置等。
同时,完善火灾探测和报警系统,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消防水源和消防设备:通过周边水源或设备自备水源,确保消防水源的储备容量满足实际需要,并进行合理的供水管道规划。
在关键区域和设备周围设置适当数量的消防设备,如灭火器、消防栓等。
4.消防员培训和演练:组织消防员进行灭火救援和应急演练,提高其消防技能和应对能力。
定期进行灭火器维护和检修,确保消防设备的正常运行。
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是从各种视角出发指导水电工程建设的
保障安全的一系列规定。
在水电工程设计中一定要遵守相关规范,以确保建设安全,减少火灾管理中的可能性。
首先,在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设计,要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和防火规范,保持建筑物的安全可靠。
其次,应考虑各种安全威胁的可能性,在设计中应考虑水泵房、消防设备和其他防火设施的放置,同时考虑设计技术设备的防火特性。
此外,应特别注意火源的排放和控制,安装散热系统,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此外,应注意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管理,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及时处理发现的违反规定的问题,及时补充防火措施。
应特别关注建筑立面等易受火灾影响的地方,并进行及时维护和措施升级。
此外,在火灾管理中,应遵守有关规定,尤其是应该加强紧急疏散的教育培训,提高建筑物使用者的安全素质和火灾应急管理能力。
应建立完善的灭火器材管理制度,及时更换,检查和维护器材,以免发生火灾。
总之,为了保障水电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安全,一定要严格遵守《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充分考虑各种可能造成火灾的安全威胁,加强防火设施的设置和维护,严格控制火源,加强火灾安全管理教育,并定期进行检查,以便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 1 -。
1 前言由于*** 水电站距城镇较远,电厂内电气设备多且分散,厂内储存有透平油与绝缘油,引起火灾的机率大,火灾引起的后果严重、损失巨大。
因此水电站的防火就尤为重要。
本电站防火设计主要依据《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程》(SDJ278-90) 和国家有关规范。
2 厂房建筑物与安全疏散通道设计根据“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将工程消防设计与枢纽布置统筹考虑,在设计上合理布置厂区内的设备和建筑物,在各主要设备之间设置防火墙、防火门,保证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和安全疏散通道及出口等,并满足有关规范要求。
2.1 厂房建筑物主要生产和辅助生产建筑物、构筑物的耐火等级按二级考虑,其中泵房等按三级考虑;附属建筑物、构筑物的耐火等级按三级考虑。
上述场所均按规范配置相应的灭火器。
110 kV和220 kV户外式开关站布置在下游右岸平台上,站内的断路器全部采用瓷瓶式SF6断路器。
配置的消防设备有:站内工具间配置2台MFT35推车式干粉灭火器和2个MF4型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开关站出入口设置2个SS100室外消火栓。
3台主变压器均布置在副厂房顶160.10 m 高程层,为敞开式布置,防火间距大于10 m。
每台主变均设置水喷雾灭火系统。
消防车道利用交通道路,其宽度为5.5 m,上空障碍物距地面净高大于5 m回车场地面高程为160.10 m,面积为40.00 m X 47.25 m。
2.2 安全疏散通道根据布置需要在厂房115.00 m〜145.50 m高程设置6层,各层均有3个疏散口,可通过下游侧左、右两端的楼梯及电梯上至151.50 m 高程或直达厂顶160.10 m高程户外地面,还可通过3号机下游的楼梯上至151.50 m高程层。
151.50 m高程层可通过下游侧左、右岸两端的楼梯或电梯上至厂顶160.10 m高程户外地面。
最远工作点距最近楼梯口距离不超过60 m,各层疏散走道净宽在1.5 m以上,疏散门净宽均在1.2 m及其以上,疏散门采用防火门,各疏散口均安装疏散指示标志。
1 前言由于***水电站距城镇较远,电厂内电气设备多且分散,厂内储存有透平油与绝缘油,引起火灾的机率大,火灾引起的后果严重、损失巨大。
因此水电站的防火就尤为重要.本电站防火设计主要依据《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程》(SDJ278—90)和国家有关规范。
2 厂房建筑物与安全疏散通道设计根据“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将工程消防设计与枢纽布置统筹考虑,在设计上合理布置厂区内的设备和建筑物,在各主要设备之间设置防火墙、防火门,保证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和安全疏散通道及出口等,并满足有关规范要求。
2.1 厂房建筑物主要生产和辅助生产建筑物、构筑物的耐火等级按二级考虑,其中泵房等按三级考虑;附属建筑物、构筑物的耐火等级按三级考虑。
上述场所均按规范配置相应的灭火器.110 kV和220 kV户外式开关站布置在下游右岸平台上,站内的断路器全部采用瓷瓶式SF断路器。
配置的消防设备有:站内工具间配置2台MFT35推车式6干粉灭火器和2个MF4型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开关站出入口设置2个SS100室外消火栓。
3台主变压器均布置在副厂房顶160。
10 m高程层,为敞开式布置,防火间距大于10 m。
每台主变均设置水喷雾灭火系统。
消防车道利用交通道路,其宽度为5.5 m,上空障碍物距地面净高大于5 m,回车场地面高程为160。
10 m,面积为40.00 m×47.25 m。
2。
2 安全疏散通道根据布置需要在厂房115。
00 m~145.50 m高程设置6层,各层均有3个疏散口,可通过下游侧左、右两端的楼梯及电梯上至151。
50 m高程或直达厂顶160.10 m高程户外地面,还可通过3号机下游的楼梯上至151.50 m高程层.151。
50 m高程层可通过下游侧左、右岸两端的楼梯或电梯上至厂顶160.10 m高程户外地面。
最远工作点距最近楼梯口距离不超过60 m,各层疏散走道净宽在1。
5 m以上,疏散门净宽均在1。
五道河水电站防火设计摘要:河口五道河一级电站设计装机容量2×2500kW,年发电量2378.31万kW.h。
本文介绍水电站的水消防系统、电气灭火系统、化学灭火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水电站;水消防系统;化学灭火系统;设计1 工程概况河口五道河一级电站位于河口县瑶山乡,红河流域支流五道河中游地段,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03°40′~103°42′、北纬20°49′~22°49′。
电站距河口县城约58km,距瑶山乡政府13km,交通条件便利。
河口县五道河一级电站工程,由取水拦河坝、引水渠、前池、泄水道、压力管道及主、副厂房、升压站、尾水渠等工程组成,设计装机容量2×2500kW,年发电量2378.31万kW.h。
工程的机电设备主要集中在电站厂房、升压站和电站管理区内。
电厂内电气设备多且分散,厂内储存有透平油与绝缘油,引起火灾的机率大,火灾引起的后果严重、损失巨大。
因此水电站的防火就尤为重要。
本电站防火设计主要依据《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SDJ278-90)、《小型水力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071-2002)和国家有关规范。
2 设计原则本电站的消防设计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自防自救”和“确保重点、兼顾一般、便于管理、经济实用”为原则。
在确保消防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常用设备,减少投资费用,做到保障安全、方便使用、经济合理。
3 消防设计本电站的消防设计主要以机电设备为主,主要包括运行期间的厂房、升压站和生活区。
设置水消防系统和化学消防系统。
消防供水与技术供水合用一套供水系统,消防给水以减压自流供水为主,从12#镇墩处取水,经消力井消能后供给;水泵供水为备用供水,取水口设于尾水渠中。
3.1 火灾危险分类及耐火等级按照《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SDJ278-90)的规定:电站主厂房的耐火等级为二级,火灾危险类别为丁类;主变压器的耐火等级为一级,火灾危险类别为丙类;生产管理区建筑为的耐火等级为二级,火灾危险类别为丁类。
前言由于百龙滩水电站距城镇较远,电厂内电气设备多且分散,厂内储存有透平油与绝缘油,引起火灾的机率大,火灾引起的后果严重、损失巨大。
因此水电站的防火就尤为重要。
本电站防火设计主要依据《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程》(SDJ278-90)和国家有关规范。
2 厂房建筑物与安全疏散通道设计根据“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将工程消防设计与枢纽布置统筹考虑,在设计上合理布置厂区内的设备和建筑物,在各主要设备之间设置防火墙、防火门,保证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和安全疏散通道及出口等,并满足有关规范要求。
2.1 厂房建筑物主要生产和辅助生产建筑物、构筑物的耐火等级按二级考虑,其中泵房等按三级考虑;附属建筑物、构筑物的耐火等级按三级考虑。
上述场所均按规范配置相应的灭火器。
110 kV和220 kV户外式开关站布置在下游右岸平台上,站内的断路器全部采用瓷瓶式SF6断路器。
配置的消防设备有:站内工具间配置2台MFT35推车式干粉灭火器和2个MF4型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开关站出入口设置2个SS100室外消火栓。
3台主变压器均布置在副厂房顶160.10 m高程层,为敞开式布置,防火间距大于10 m。
每台主变均设置水喷雾灭火系统。
消防车道利用交通道路,其宽度为5.5 m,上空障碍物距地面净高大于5 m,回车场地面高程为160.10 m,面积为40.00 m×47.25 m。
2.2 安全疏散通道根据布置需要在厂房115.00 m~145.50 m高程设置6层,各层均有3个疏散口,可通过下游侧左、右两端的楼梯及电梯上至151.50 m高程或直达厂顶160.10 m高程户外地面,还可通过3号机下游的楼梯上至151.50 m高程层。
151.50 m高程层可通过下游侧左、右岸两端的楼梯或电梯上至厂顶160.10 m 高程户外地面。
最远工作点距最近楼梯口距离不超过60 m,各层疏散走道净宽在1.5 m以上,疏散门净宽均在1.2 m及其以上,疏散门采用防火门,各疏散口均安装疏散指示标志。
谈谈水电站消防设计关键词:水电站安全疏散水喷雾系统消防联动控制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对电力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电厂建设。
水电站在我省的能源设施建设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同时,由于水电站大多距离城镇较远,电厂内设备多且分散,厂内储存有透平油与绝缘油,引起火灾的几率大,火灾危险性大,发生火灾后损失严重,影响面广,因此,水电站防火设计就尤为重要。
在此,笔者根据对龙羊峡、李家峡等工程的消防监督实践,提出水电站防火设计方面的几个问题,与同行共同探讨。
1 合理设计水电站消防车道的问题《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SDJ278-90(以下简称《水规》)第3 1 2条,对消防车道的形式及尽头位置作了原则性规定。
消防车道是消防队员能否迅速接近消防重点保护对象、有效实施火灾扑救的关键,因此,对消防车道的设计,要考虑其形式、周围灭火设施等因素。
对地面建(构)筑物来说,要以能够迅速接近所有消防重点保护对象、实施有效灭火为设计原则。
设计中尽量采取环形车道,当设置环形车道有困难时,可沿建筑物长边设置尽头式消防车道和回车场,并要留出足够的施救空间。
如:在施救面上,要尽量减少灭火救援的障碍物,与被救援的建(构)筑物要留出足够的安全间距等。
对非地面建筑来说,《水规》要求消防车道的尽头位置应到达交通洞地面入口处。
但是,水电站非地面建筑的交通洞一般比较长,有的长达数公里,如果只能到达地面入口处,待消防队员携带装备、器材到达消防重点保护对象时,不仅战斗员体力消耗严重,而且延误时间,往往会错过有效控制和扑救火灾的最佳时期,即火灾初期阶段。
笔者认为,应当以消防车出动出水灭火不超过5分钟为原则,考虑到消防队员携带装备的跑行速度、消防车行驶时间和初期火灾延续时间等因素,来量化消防车道的尽头位置与最远点消防重点保护对象间的距离。
2 应当界定水电站建筑高度,明确给出各类建筑的定义水电站建筑可以分为地面建筑和非地面建筑两类,非地面建筑包括地下建筑(含山体内建筑)和坝内建筑等形式。
水电站消防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
为充分利用西部地区水力资源,开发水电这一重要绿色能源作为电力能源补充。
近十年来,西部省区各流域开发水电站如火如荼。
水电站的消防设计工作被提到一个更高的标准,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
本文结合西部某些水电站的消防审查,对水电站合理设置消防设施、有效地保护水电设施设备、保障人员安全疏散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电站厂房;火灾危险性;消防设计中图分类号:TU99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水电站厂房火灾危险性水电站由于设备众多、线路复杂、带油设备繁多,发电机、主变压器、油浸变压器(电抗器)、油开关、电缆、蓄电池等电力、电气设备,柴油发电机、绝缘油和透平油系统等场所火灾危险性大。
水电站厂房地下部分空间密闭,一旦发生火灾,宜造成人员疏散困难,火灾扑救难度大,从而产生社会影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后果严重。
二、水电站消防设计特点1重点突出水电站工艺布置与运行情况不同于其他工业建筑,主厂房空间高大,较长时间的烟气聚集不会影响到人员疏散,而且随着电站管理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大部分场所无人值班或少人值守,人员疏散与民用建筑有所不同。
因此在消防设计中,保证机电设备安全和人员安全疏散应是水电站厂房消防设计的重点。
2消防措施综合运用在消防设计中,首先应突出“防”,争取将火灾危险性降到最低程度;其次合理布置各个功能区,有针对性的对火灾危险性高属丙类的场所、部位进行分隔,采取多重消防灭火保障措施。
在预防-报警-灭火设施启动多重环节保护下,尽量减少火灾蔓延的可能性发生。
3立足自防自救“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是消防工作方针。
水电站一般远离城镇,可借助的社会消防力量有限,消防安全立足自防自救。
在确保消防需要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水消防优势,尽可能与正常使用的设备相结合,重点部位采用先进技术,做到保障安全、使用方便、经济合理。
三、消防设计常见问题分析西部地区水电站厂房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通常为丁类。
【关键字】设计7 消防设计目录7 消防设计7.1 工程概况和消防总体设计方案7.1.1 工程概况茶林河水电站位于慈利县境内,澧水中游,是澧水流域规划确定的第13个梯级电站。
上距县城15km左右,下距三江口水电站约30km。
总装机容量54MW。
工程枢纽由泄洪闸坝,主、副厂房,升压站和斜面升船机等组成。
12孔开敞式泄洪闸布置在河床中间。
闸孔净宽12m,泄洪闸坝段总长187m。
斜面升船机布置在左岸岸坡上,轨距5.0m,地基宽8.0m。
主厂房布置在河床右岸。
共装3台18MW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机组间距为15m。
安装场布置在厂房右端,与进厂公路相接。
安装场净长28.4m。
主厂房总长78.4m,净宽15m。
在主厂房下游侧与其平行布置有副厂房。
副厂房分4层。
第一层为透平油库及透平油处理室;技术供水泵房,消防、生活供水泵房,通风机室等。
高程为68.00m。
第2层高程为74.00m,布置有电缆室。
第3层高程为80.00m,布置有发电机电压配电装置和厂用配电装置。
其中包括励磁变压器,厂用变压器,高压开关柜,低压配电屏等。
此外,还有中控室、继电保护室、直流设备室、计算机室等。
第4层,高程为85.00m,布置有载波通讯设备室、仪表室远动室、电气试验室、以及必要的现场办公、休息室等辅助性生产用房。
升压站为户外式,上坝公路旁边,93.70m高程处。
升压站旁边布置有户内式绝缘油库。
7.1.2 消防设计依据及设计原则茶林河工程的消防设计根据国家、行业颁布的下述现行规程规范:a)《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04-29)b)GBJ16-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c)SDJ278-90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d)DL5027-93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e)GB50193-93《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f)GBJ140-9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h)GBJ19-87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i)SD173-85 《水力发电厂机电设计技术规范》j)SDJQ1-84 《水力发电厂厂房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定》本工程消防设计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和确保重点、兼顾一般、便于管理、经济实用的原则,设计中,严格按照现行规程规范的规定,采用“一防、二断、三灭、四排”的综合消防技术措施,躲免火灾发生,防止火灾蔓延扩散,并迅速灭火、减少火灾损失。
五道河水电站防火设计摘要:河口五道河一级电站设计装机容量2×2500kW,年发电量2378.31万kW.h。
本文介绍水电站的水消防系统、电气灭火系统、化学灭火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水电站;水消防系统;化学灭火系统;设计1 工程概况河口五道河一级电站位于河口县瑶山乡,红河流域支流五道河中游地段,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03°40′~103°42′、北纬20°49′~22°49′。
电站距河口县城约58km,距瑶山乡政府13km,交通条件便利。
河口县五道河一级电站工程,由取水拦河坝、引水渠、前池、泄水道、压力管道及主、副厂房、升压站、尾水渠等工程组成,设计装机容量2×2500kW,年发电量2378.31万kW.h。
工程的机电设备主要集中在电站厂房、升压站和电站管理区内。
电厂内电气设备多且分散,厂内储存有透平油与绝缘油,引起火灾的机率大,火灾引起的后果严重、损失巨大。
因此水电站的防火就尤为重要。
本电站防火设计主要依据《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SDJ278-90)、《小型水力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071-2002)和国家有关规范。
2 设计原则本电站的消防设计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自防自救”和“确保重点、兼顾一般、便于管理、经济实用”为原则。
在确保消防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常用设备,减少投资费用,做到保障安全、方便使用、经济合理。
3 消防设计本电站的消防设计主要以机电设备为主,主要包括运行期间的厂房、升压站和生活区。
设置水消防系统和化学消防系统。
消防供水与技术供水合用一套供水系统,消防给水以减压自流供水为主,从12#镇墩处取水,经消力井消能后供给;水泵供水为备用供水,取水口设于尾水渠中。
3.1 火灾危险分类及耐火等级按照《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SDJ278-90)的规定:电站主厂房的耐火等级为二级,火灾危险类别为丁类;主变压器的耐火等级为一级,火灾危险类别为丙类;生产管理区建筑为的耐火等级为二级,火灾危险类别为丁类。
百龙滩水电站防火设计来源:谢敏,郭淑英摘要:介绍了百龙滩水电站防火设计的依据,以及消防各系统和设施的设计原则、配置参数、设置方式和主要功能等,并探讨水电站防火设计的问题。
关键词:疏散通道;消防水;气体灭火;自动报警;防火设计;百龙滩水电站中图分类号:TU998.1;TV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08X(1999)03-0053-051 前言由于百龙滩水电站距城镇较远,电厂内电气设备多且分散,厂内储存有透平油与绝缘油,引起火灾的机率大,火灾引起的后果严重、损失巨大。
因此水电站的防火就尤为重要。
本电站防火设计主要依据《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程》(SDJ278-90)和国家有关规范。
2 厂房建筑物与安全疏散通道设计根据“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将工程消防设计与枢纽布置统筹考虑,在设计上合理布置厂区内的设备和建筑物,在各主要设备之间设置防火墙、防火门,保证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和安全疏散通道及出口等,并满足有关规范要求。
2.1 厂房建筑物主要生产和辅助生产建筑物、构筑物的耐火等级按二级考虑,其中泵房等按三级考虑;附属建筑物、构筑物的耐火等级按三级考虑。
上述场所均按规范配置相应的灭火器。
110 kV和220 kV户外式开关站布置在下游右岸平台上,站内的断路器全部采用瓷瓶式SF6断路器。
配置的消防设备有:站内工具间配置2台MFT35推车式干粉灭火器和2个MF4型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开关站出入口设置2个SS100室外消火栓。
3台主变压器均布置在副厂房顶160.10 m高程层,为敞开式布置,防火间距大于10 m。
每台主变均设置水喷雾灭火系统。
消防车道利用交通道路,其宽度为5.5 m,上空障碍物距地面净高大于5 m,回车场地面高程为160.10 m,面积为40.00 m×47.25 m。
2.2 安全疏散通道根据布置需要在厂房115.00 m~145.50 m高程设置6层,各层均有3个疏散口,可通过下游侧左、右两端的楼梯及电梯上至151.50 m高程或直达厂顶160.10 m高程户外地面,还可通过3号机下游的楼梯上至151.50 m高程层。
151.50 m高程层可通过下游侧左、右岸两端的楼梯或电梯上至厂顶160.10 m高程户外地面。
最远工作点距最近楼梯口距离不超过60 m,各层疏散走道净宽在1.5 m以上,疏散门净宽均在1.2 m及其以上,疏散门采用防火门,各疏散口均安装疏散指示标志。
3 消防水系统消防水系统主要由消火栓灭火系统和主变水喷雾灭火系统组成。
3.1 厂房消火栓3.1.1 主厂房消火栓的布置主厂房分115.00 m高程层和120.00 m高程层的消防。
主机间与安装间同在120.0 m高程层,其净尺寸:140.60 m×18.50 m×22.50 m,主要设备有现地主控屏、压油罐、桥机等。
按桥机轨顶以下任何部件有2支水枪水柱同时到达的要求,选用8个SG21/65消火栓箱,单列布置在厂房下游边墙内。
消火栓箱内配20 m长的水带和ZQ19水枪。
115.00 m高程层净尺寸:105.60 m×18.50 m×5.00 m,主要设备有调速器的回油箱、机械柜、仪表屏、压油罐、中性点接地柜、机旁动力盘等,在下游墙上布置了6个与120.00 m高程层同规格的消火栓箱。
3.1.2 副厂房消火栓的布置在115.00 m高程层安装间下游副厂房布置2个SG21/65消火栓箱,供低压厂用配电室、消防水泵房和空压机房及楼梯间消防。
145.50 m高程层副厂房布置有空调机房、空调机水泵房、工具间、透平油罐室及油处理室等。
在该层下游0+039.00 m侧的边墙上布置6个消火栓箱,在空调机房及空调机水泵房外布置了2个消火栓箱。
消火栓箱的型号为SG18/50,箱内配20 m水带和ZQ16水枪。
151.50 m高程层主要为电气房间,在走廊下游侧墙上布置了6个消火栓箱,型号为SG18/50。
在厂房左、右端楼梯间115.00 m、120.00 m高程层各布置1个SG21/65型消火栓箱,在145.50 m、151.50 m高程层各布置1个SG18/50消火栓箱。
3.1.3 其他场所消火栓的布置绝缘油罐室布置在160.10 m高程层回车场下游侧,布置2个SS100型室外消火栓。
开关站、船闸上闸首各布置SS100型室外消火栓2个。
3.1.4 主变水喷雾灭火主变采用固定式水喷雾灭火。
每台主变选用ZSTG10/14喷头24个,分3层布置。
3.2 消防给水(1)厂房消防用水量。
按主厂房同时使用2个水枪和充实水柱长度确定的消火栓水量为14.7 L/s,所需水压0.44 MPa。
由于本电站厂房高度较高,按照《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程》(SDJ278-90)的规定,其用水量不应小于25 L/s,按火灾延续时间2 h计算,厂房消防用水量为180 m3。
(2)主变压器消防用水量。
主变消防喷雾强度20 L/(min*m2),水量为40 L/s,火灾延续时间20 min,用水量48 m3,喷头处水压为0.35 MPa。
(3)给水设施(水源)。
厂房消防水源主要取自电站右岸195.00 m高程生活、消防水池,水池消防有效容积为180 m3,可满足消防水量和水压要求。
由于主变布置在160.10 m高程,且喷头处需水压较高。
为满足变压器消防要求,因此在安装间下115.00 m高程消防水泵房内布置了2台200S-95A型消防水泵,直接从上游水库取水,供主变消防,2个取水口的高程分别为118.00 m高程和120.00 m高程,合用1条取水管。
2台水泵互为备用。
水泵参数:流量86 L/s~55 L/s,扬程80 m~94 m,电动机功率110 kW。
4 事故排烟和通风空调系统的防火设计4.1 事故排烟系统的防火设计本电站厂房事故排烟设施与正常排风系统相结合,设置有94.10 m、110.00 m、115.00 m、120.00 m、131.20 m、136.80 m、145.50 m和151.50 m高程层送排风系统,以及透平油罐室、油处理室、蓄电池室、电缆间、电缆廊道和电缆竖井等送排风系统,其中透平油罐室、油处理室采用防爆离心风机排风兼事故排烟。
各送排风系统的风机均与对应的防火阀连锁。
在厂房下游侧左、右端楼梯间和电梯间前室各设正压送风系统,每层设消防送风口,所有消防送风口均与送风机连锁,当火灾发生时,可通过消防送风口上的报警按钮和继电保护屏室的消防控制屏上按钮实现现地和远方控制,同时启动送风机进行正压送风。
4.2 通风空调系统的防火设计通风空调系统设置有主厂房空调送风系统和副厂房151.50 m高程层空调系统,当火灾发生时,可通过现地设备上的停机按钮实现现地控制停机,其中151.50 m高程层空调系统与送回风口上的防火阀实现连锁停机,还与气体自动灭火系统连动,实现自动停机。
5 气体自动灭火系统由于电站设置计算机监控系统及采用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运行方式,为了减少火灾危害,保护电站设备安全,电站采用了气体自动灭火系统。
5.1 气体灭火剂的选择目前,国内气体自动灭火系统主要是采用卤代烷1301气体和CO2气体,特别是卤代烷1301的优越灭火性能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实践的认证。
但上述两种气体介质都不同程度地对人类的环境造成损害,因此,1987年9月11日联合国环境计划署颁布了关于使臭氧层逐渐受损物质的蒙特利尔协议,规定在2005年前完全淘汰卤代烷1301气体灭火剂。
同时1997年底在日本召开的国际环保会议上各国代表又针对造成全球温室效应的CO2进行了严肃的讨论。
鉴于上述情况本电站选择了FM-200洁净灭火气体,主要考虑的因素如下:(1)该气体灭火剂洁净的特性。
①环保的特性:不破坏大气臭氧层、大气存留期短;②人身安全性,可以应用于有人工作的保护区;③不导电,可以带电操作灭火;④无腐蚀性,灭火后不损害被保护的设备或财产;⑤无(低)毒性,灭火剂本身不具毒性,灭火过程遇热产生的分解物的毒性浓度不至于影响生命安全;⑥系统内部压力小(2.50 MPa),管网系统安装方便;⑦自挥发性,灭火后不留残余物,便于灭火善后工作。
(2)应用的成本。
国内权威的气体灭火剂科研机构“浙江化工研究所”已于1997年完成了国产化的工作,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其造价必定低于卤代烷1301灭火剂的水平。
(3)设备灭火介质的先进性和可靠性。
系统设备经过严格的测试和应用实践的证明,设备生产企业通过国际权威质量认证机构的质量体系审核,产品获国家FM和UL认证,并具有国家消防检测中心的检验合格证。
5.2 系统组成形式和设置FM200洁净气体自动灭火系统由气体管网系统和灭火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
气体管网系统主要用于将灭火剂有效地释放在保护区域内,由气瓶、瓶头阀、压力表、称量计、防爆防泄漏膜、止逆阀、管接件、镀锌无缝钢管、喷头等组成。
灭火控制系统主要用于自动探测和控制气体管网系统,由智能探测器、手动释放按钮、系统暂停开关、监视模块、控制模块、释放模块、气瓶启动模块、警铃、疏散灯等组成。
根据电站的布置,在中控室、继电保护屏室、载波通讯室、数字程控交换机室4个房间设置FM-200洁净气体自动灭火系统,按固定的封闭空间划分为4个防护区。
对4个防护区采用独立单元灭火系统,均按全淹没系统设置。
5.3 系统主要设计参数(1)环境温度:管网设计计算的环境温度采用20 ℃;(2)储存压力:2.50 MPa(表压);(3)充装密度:不大于1 150 kg/m3,通过计算确定;(4)FM-200洁净气体的喷射时间:不大于10 s;(5)灭火设计浓度为7%;(6)管网流体计算符合:①喷嘴的设计流量相等;②管网设计为均衡系统;③管网内灭火剂百分比不应大于80%。
(7)储存钢瓶:①容积:230 L和406 L两种;②工作压力:2.50 MPa;③数量:7瓶;④FM-200洁净气体灭火剂充装量:1 962 kg。
(8)管道及其附件:主要有操纵管、连接管和总管,均为镀锌无缝钢管及不锈钢加工件;(9)喷嘴:能使灭火剂以雾状向指定的方向喷出。
喷嘴为360°型,数量28套;(10)气体自动灭火控制器:达到UL/FM认可核准的标准,输出电气讯号引动启动器进而顺利的释放出灭火剂。
备有24 h的备用电源,并拥有手动释放灭火剂的功能。
本电站设置1套。
5.4 操作和控制(1)自动灭火控制器既能利用本系统的探测器,也能与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安全可靠地配合(即当火灾报警控制器分别送来防护区内两种不同类型探测器动作的信号,通过输入输出接口模块引入自动灭火控制器),实现防护区的火灾自动报警。
(2)灭火设施的供电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
(3)有自动控制、手动控制两种启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