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_人体着装与服装的机能
- 格式:ppt
- 大小:10.30 MB
- 文档页数:50
一、服装与人体的关系大家知道服装结构设计与人体结构有紧密的关系。
主要表现在人体的长度和围度将决定服装规格的大小;“人的体型特征是服装结构的依据,人体体表的起伏决定服装收省、打褶的位置和程度”1;人体的运动将控制服装最低放松量的多少等。
服装的放松量就是为了适应人体的变化而设置的,例如人体的上、下肢有伸屈、回旋运动,躯干有弯曲、扭动运动等,这些运动都会引起运动表面长度的变化。
如果这种表面长度是作伸长变化就必须在该部位放一定的松量。
◆影响服装加放量应受到以下几个因数的影响:1、外套内衣服的总厚度。
2、不同地区的生活习惯和地区环境。
3、款式特点和要求。
4、衣料的性能和厚度。
5、工作性质及活动需要。
6、个人爱好与穿着要求。
◆例如,胸围松量主要考虑生理放松量和运动放松量。
1)生理放松量:据相关资料测得成人(胸围为85cm)作深吸气时,胸围的变化量为0.9—4.8cm,平均为2.1cm;作深呼气时,胸围变化量为-1.0—0.2cm,平均为-0.8cm,两者相加为3cm。
再考虑皮肤弹性因素,得出胸围最小松量为4cm左右;2)运动放松量:当人体手臂向前运动时,男女背部体表均有28%的伸长率;人体屈背手臂向前交叉抱于胸部时,胸部有47%的伸长率;平时一些生活中的小动作如吃饭等也有10.3%左右的伸长率,所以考虑日常活动服装的背部松量约为3.5m。
所以,既能满足生理需求又能满足运动需求的服装胸围的放松量为8—10cm,这也是结构设计胸围所采用的基本放松。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服装与人体静态的关系人体表面凹凸起伏,服装穿在身上时,由于重力的作用,面料随着人体外型的线条向下垂落,有的部分贴体,另一部分则空荡不贴体。
人体上部的某些部分可以把衣服“支撑起来”,使该部位的衣服贴在人体上。
如颈根、肩膀等部位。
人体侧面也有一些部分可以把衣服支撑起来,如背、胸,腹,胯、臀等部位;人体各处的凹陷部分,则大多架空而处于空荡不贴身状态,如乳下弧线、腰节、臀股沟、上衣低摆、裤子下口等部位。
一、服装与人体的关系大家知道服装结构设计与人体结构有紧密的关系。
主要表现在人体的长度和围度将决定服装规格的大小;“人的体型特征是服装结构的依据,人体体表的起伏决定服装收省、打褶的位置和程度”1;人体的运动将控制服装最低放松量的多少等。
服装的放松量就是为了适应人体的变化而设置的,例如人体的上、下肢有伸屈、回旋运动,躯干有弯曲、扭动运动等,这些运动都会引起运动表面长度的变化。
如果这种表面长度是作伸长变化就必须在该部位放一定的松量。
◆影响服装加放量应受到以下几个因数的影响:1、外套内衣服的总厚度。
2、不同地区的生活习惯和地区环境。
3、款式特点和要求。
4、衣料的性能和厚度。
5、工作性质及活动需要。
6、个人爱好与穿着要求。
◆例如,胸围松量主要考虑生理放松量和运动放松量。
1)生理放松量:据相关资料测得成人(胸围为85cm)作深吸气时,胸围的变化量为0.9—4.8cm,平均为2.1cm;作深呼气时,胸围变化量为-1.0—0.2cm,平均为-0.8cm,两者相加为3cm。
再考虑皮肤弹性因素,得出胸围最小松量为4cm左右;2)运动放松量:当人体手臂向前运动时,男女背部体表均有28%的伸长率;人体屈背手臂向前交叉抱于胸部时,胸部有47%的伸长率;平时一些生活中的小动作如吃饭等也有10.3%左右的伸长率,所以考虑日常活动服装的背部松量约为3.5m。
所以,既能满足生理需求又能满足运动需求的服装胸围的放松量为8—10cm,这也是结构设计胸围所采用的基本放松。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服装与人体静态的关系人体表面凹凸起伏,服装穿在身上时,由于重力的作用,面料随着人体外型的线条向下垂落,有的部分贴体,另一部分则空荡不贴体。
人体上部的某些部分可以把衣服“支撑起来”,使该部位的衣服贴在人体上。
如颈根、肩膀等部位。
人体侧面也有一些部分可以把衣服支撑起来,如背、胸,腹,胯、臀等部位;人体各处的凹陷部分,则大多架空而处于空荡不贴身状态,如乳下弧线、腰节、臀股沟、上衣低摆、裤子下口等部位。
服装结构与人体的关系
服装结构与人体的关系是指服装与人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关系。
服装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具有审美价值。
在使用服装的过程中,服装的结构设计直接关系到其在人体上的舒适度、美观度和功能性,服装结构与人体的关系非常重要。
服装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人体的生理特点。
人体的形体特征各异,每个人的身材、体型、肌肉和骨骼的发育情况都不同。
服装的设计应该基于对人体结构的了解和分析,合理地考虑不同身体部位的尺寸比例和活动范围,确保服装的合体性和舒适度。
在上衣的设计中,要考虑到肩部和胸部的曲线以及手臂的活动范围,合理安排衣物的弧度和尺寸,使得服装在活动时不会束缚人体的自由度。
服装结构与人体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在服装的功能性上。
不同种类的服装有着各自的功能需求,比如运动服装需要考虑到人体的运动范围和透气性,职业装需要考虑到人体的形象要求和工作环境的要求。
服装的结构设计要根据服装的使用场景和功能需求来选择和配置各种结构元素,使得服装在满足基本功能的能够充分体现人体的特点和需求。
服装结构与人体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服装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人体的生理特点、审美需求和功能需求,通过尺寸比例、色彩搭配、材质选择等方面的设计来实现与人体的和谐互动。
只有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才能使得服装更好地服贴人体、展现人体的美感和实现功能需求,提升人体的舒适度和形象感,使得服装成为人体的第二层肌肤。
工效学重点第一章、绪论1、人类工效学:研究如何使人—机—环境系统的设计,符合人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心理特点,以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有效地、安全地、健康舒适地进行工作与生活的科学。
2、服装工效学:从适合人体各种要求的角度出发,对服装创造提出要求,以数量化情报形式来为创造者服务,使设计尽可能最大限度地适合人体的需要,达到舒适、卫生的最大状态。
3、服装工效学的核心人-机-环境的定义:“人”——参与系统过程的人,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
“环境”——人所处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物理环境、化学环境等等。
“服装”——人穿戴的一切内容,包括成品的材料品质、织造手段、整理工艺、着装技巧等。
4、衣服如何适应人:(1) 舒适感和满意:运动服要透气,活动量要大(2)有益健康:孕妇服装材料最好是天然的,而且不能过于紧身,装饰太多(3)安全性:登山服颜色要鲜明,要防风保暖,防水(4)高效能:孕妇防辐射服第二章、人体特征1、三条基准线:前正中线、后正中线、重心线2、三个基准面:(1)矢状切面: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2)额状切面:前后(3)水平切面:上下矢状面:所以与矢状切面平行的面水平切面:所有与基准水平切面平行的面3、关节:(1)一轴关节:仅绕X或Y方向单方向转动(肘关节)(2)二轴关节:可绕X+Y、X+Z、Y+Z两个方向转动(腕关节)(3)多轴关节:可绕X+Y+Z三个方向旋转(肩关节、股关节)4、女性皮下脂肪的沉积部位:臀、腹、大腿内侧、腰、胸部5、头身比:以头长为度量单位来衡量身长及其他肢体长度头身比:1:7/ 黄金比例:3:56、正常体与非正常体的区别:正常体——人体的腰节长、上体长、下肢长、上臂长、胸高点等基本符合正常比例;人体的肩宽、胸围、腰围、臀围等基本符合正常比例;骨骼与肌肉发育相对平衡非正常体——(特殊体型)按起因分:遗传型、职业型、残疾型按部位分:挺胸体、溜肩体、粗头颈、O型腿(1)挺胸体—躯体实际厚度与标准体相近,但躯体向后倾斜,胸部前突,身体的中心轴线向后倾斜。
第一章什麽是服装•一基本概念•①服装•②成衣•③时装•④高级时装•⑤高级成衣•⑥制服•⑦平面裁剪•⑧立体裁剪•⑨原型裁剪•①服装:是衣裳,衣服的称谓;广义上指人类穿戴装扮自己的行为是着装之后的一种状态,是由人,衣服包括饰物和着装方式三个要素构成。
•②成衣:指近代按标准号型成批量生产的成品的衣服。
•③时装:时髦的具有鲜明时代感的流行服装,相对一定历史时期定型的常规服装而言变化较为明显新颖装束,具有流行性与周期性。
•④高级时装;19世纪中叶由查尔斯。
夫莱戴里克。
沃斯创立以上层社会的贵夫人为顾客的高级女装店及其设计制作的高级手工女装。
是由高级的材料,高级的设计高昂的价格,高级的服用者和高级的使用场所等要素构成的。
•⑤高级成衣;是高级时装设计师以中产阶级为消费对象,从前一年发表的高级时装中选择便于成衣化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运用高级时装的制作技术,小批量生产的高档成衣。
制服: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一定的社会集团或阶层,在某种统一意志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制度或法规穿用的一定样式的衣服。
具有象征意义.⑦平面裁剪;指通过平面制图的方式制出衣片纸样,再把这个板放在衣料上裁剪的方法.(多用于批量生产)⑧立体裁剪:把衣料或其他代用品(一般用平纹组织的白色生棉布或棉麻交织布)直接在人体或人体模型上用大头针和剪刀一边进行衣服造型一边裁剪的方法.(多用于高级定制服或较立体的造型)⑨原型裁剪:指裁制衣服时所依据的基础样型。
原型是以人体尺寸和外形为依据,原封不动的把立体的人体体型再现于纸面上,是人体体表的平面展开图,再根据设计意图利用原型进行修正调整的方法。
•①高级时装与高级成衣的区别服务阶层不同;高级时装是以上层社会贵夫人为主要顾客,高级成衣是以中产阶级为主要顾客。
高级时装标新立异,设计师的概念之作。
引导潮流。
高级成衣占据主流是为大众潮流的风向标。
高级时装专人专用,从设计,面料到工艺都是独一无二的。
价格高昂,手工艺复杂。
高级成衣小批量生产,设计独特制作精良工艺相对简单,价格相对低些.②平面裁剪与立体裁剪的区别和用途•平面裁剪是间接制作方法,可利用经验理论工式进行操作,不必依靠人体或人体模型。
服装人体工学教案(2022简版)第一章服装人体工程学与设计导论第一节人体工程学定义一、人体工程学的概论人体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也称人类工程学、人间工学或工效学。
工效学原出希腊文“工作、劳动”和“规律、效果",也即研讨人们劳动、工作效果、效能的规律性。
1、人体工程学是由6门分支学科组成,即:人体测量学、生物力学、劳动生理学、环境生理学、工程心理学、时间与工作讨论2、学科名称的确定欧洲:人类工程学、工效学(Ergonomics)工效学Ergonomics = ERGON (工作、劳动)+NOMOS (规律、规章)美国:人类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人类因素工程学(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o前苏联:工程心理学日本:人间工学中国:人体工程学、人机工程学、工效学、工程心理学其他我国:人机掌握学、机械设施采用学、宜人学等。
3、人体工程学的定义依据国际工效学会所下的定义,人体工程学是一门“讨论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讨论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讨论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平安和舒适等问题的科学”。
4、人体工程学的讨论目的使人类制造出最大物质文明生产力的同时,制造最相宜的环境。
5、人体工程学的讨论内容:包含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内容。
6、人体工程学对设计学科的作用:1)、为设计中“人的因素”供应人体尺度参数,体现现代设计目的是为人而不是为产品。
2)、为设计中“产品或物品”的功能与效能供应科学依据,现代设计的产品如不考虑人体工学的需求,那创意活动是失败的。
3)、为设计中考虑“环境因素”提高设计标准。
从而达到设计中“便利”、“舒适”、“牢靠”、“平安”、“价值”、“效率”、“卫生与环境”的要求。
其次节服装人体工程学概论服装人体工程学的概念:服装人体工程学是讨论人体特征及服装与人体相互关系的分支学科;其讨论对象是“人一服装一环境”的系统,从适合人体的各种要求动身,对服装设计和制作提出要求,使设计尽最大可能地适应人体的需求,达到舒适卫生的状态。
服装人体工学教案(2013简版)第一章服装人体工程学与设计导论第一节人体工程学定义一、人体工程学的概论人体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也称人类工程学、人间工学或工效学。
工效学原出希腊文“工作、劳动”和“规律、效果”,也即探讨人们劳动、工作效果、效能的规律性。
1、人体工程学是由6门分支学科组成,即:人体测量学、生物力学、劳动生理学、环境生理学、工程心理学、时间与工作研究2、学科名称的确定欧洲:人类工程学、工效学(Ergonomics)工效学 Ergonomics = ERGON(工作、劳动)+NOMOS(规律、规则)美国:人类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人类因素工程学(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
前苏联:工程心理学日本:人间工学中国:人体工程学、人机工程学、工效学、工程心理学其他国家:人机控制学、机械设备利用学、宜人学等。
3、人体工程学的定义按照国际工效学会所下的定义,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科学”。
4、人体工程学的研究目的使人类创造出最大物质文明生产力的同时,创造最适宜的环境。
5、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内容:包含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内容。
6、人体工程学对设计学科的作用:1)、为设计中“人的因素”提供人体尺度参数,体现现代设计目的是为人而不是为产品。
2)、为设计中“产品或物品”的功能与效能提供科学依据,现代设计的产品如不考虑人体工学的需求,那创意活动是失败的。
3)、为设计中考虑“环境因素”提高设计标准。
从而达到设计中“方便”、“舒适”、“可靠”、“安全”、“价值”、“效率”、“卫生与环境”的要求。
第二节服装人体工程学概论服装人体工程学的概念:服装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体特征及服装与人体相互关系的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人—服装—环境”的系统,从适合人体的各种要求出发,对服装设计和制作提出要求,使设计尽最大可能地适应人体的需求,达到舒适卫生的状态。
一、服装与人体的关系大家知道服装结构设计与人体结构有紧密的关系。
主要表现在人体的长度和围度将决定服装规格的大小;“人的体型特征是服装结构的依据,人体体表的起伏决定服装收省、打褶的位置和程度”1;人体的运动将控制服装最低放松量的多少等。
服装的放松量就是为了适应人体的变化而设置的,例如人体的上、下肢有伸屈、回旋运动,躯干有弯曲、扭动运动等,这些运动都会引起运动表面长度的变化。
如果这种表面长度是作伸长变化就必须在该部位放一定的松量。
◆影响服装加放量应受到以下几个因数的影响:1、外套内衣服的总厚度。
2、不同地区的生活习惯和地区环境。
3、款式特点和要求。
4、衣料的性能和厚度。
5、工作性质及活动需要。
6、个人爱好与穿着要求。
◆例如,胸围松量主要考虑生理放松量和运动放松量。
1)生理放松量:据相关资料测得成人(胸围为85cm)作深吸气时,胸围的变化量为0.9—4.8cm,平均为2.1cm;作深呼气时,胸围变化量为-1.0—0.2cm,平均为-0.8cm,两者相加为3cm。
再考虑皮肤弹性因素,得出胸围最小松量为4cm左右;2)运动放松量:当人体手臂向前运动时,男女背部体表均有28%的伸长率;人体屈背手臂向前交叉抱于胸部时,胸部有47%的伸长率;平时一些生活中的小动作如吃饭等也有10.3%左右的伸长率,所以考虑日常活动服装的背部松量约为3.5m。
所以,既能满足生理需求又能满足运动需求的服装胸围的放松量为8—10cm,这也是结构设计胸围所采用的基本放松。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服装与人体静态的关系人体表面凹凸起伏,服装穿在身上时,由于重力的作用,面料随着人体外型的线条向下垂落,有的部分贴体,另一部分则空荡不贴体。
人体上部的某些部分可以把衣服“支撑起来”,使该部位的衣服贴在人体上。
如颈根、肩膀等部位。
人体侧面也有一些部分可以把衣服支撑起来,如背、胸,腹,胯、臀等部位;人体各处的凹陷部分,则大多架空而处于空荡不贴身状态,如乳下弧线、腰节、臀股沟、上衣低摆、裤子下口等部位。
应急执法着装管理制度规定范文应急执法着装管理制度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执法人员的着装管理,提高执法形象,增强执法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国家机关、地方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农业、医疗、消防、公共安全等执法部门的执法人员。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执法人员,是指依法进行执法工作的从业人员。
第四条执法人员应当严守法律法规,爱岗敬业,依法履行职责,协助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第五条着装管理是指通过规定、指导、监督等手段,确保执法人员的着装规范,并营造健康、和谐、舒适的工作环境。
第六条执法人员的着装应当注重实用性、专业性和形象性相统一,服饰应当整洁、庄重、得体。
第二章着装规定第七条执法人员的服装应当根据具体岗位特点确定,包括:(一)制服:指特定岗位需要统一着装的执法人员。
制服的颜色、款式、面料、处理工艺等应当符合岗位工作特点和形象要求。
(二)制式服:指根据执法部门制定的标准统一使用的服装。
其颜色、款式、面料、处理工艺等应当符合制定标准。
(三)便服:指除制服、制式服外的其他服装。
便服应当整洁、得体,不得过于奢华或过于朴素。
第八条执法人员着装应当与执法任务相适应,服装不得影响执法人员履行职责和工作保障。
第九条执法人员着装应当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注重舒适性、透气性、防护性,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十条执法人员着装应当符合公共道德和社会风尚,尊重民俗习惯和文化传统。
第三章着装指导第十一条执法部门应当建立着装管理系统,制定详细的着装标准和指导意见,包括颜色、款式、尺码、搭配等方面。
第十二条执法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和开展着装培训,提高执法人员对着装管理的认识和执行水平。
第十三条执法部门应当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着装管理监督,确保督促执法人员按照规定着装。
第十四条执法人员应当遵守着装规定,不得擅自更换或修改服装款式、面料等,如有需要应当经执法部门批准。
第四章着装管理第十五条执法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着装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严格执法人员的着装管理。
服饰色彩的机能性服饰以色彩来实现某种特定使用功能,称为机能性配色,机能性配色是以实用为设计目的的,使用的目的不同对服饰色彩的机能性要求也不同。
相对于日常生活装来讲,劳动保护服是侧重于机能性配色的,所以在色彩设计上要先满足用功能,其次考虑审美功育巨。
色彩的机能,一方面是从物理的角度,利用面料对光的吸收、反射性能,对生物体进行保护;另一方面,是从生理的角度,根据人对色彩平衡的要求,对视觉进行调节,或针对视觉特征从某方面有目的地给以利用。
色彩的机能有很多种,最主要的有如下儿种:①防护机能。
防护机能是利用物质对光的不同反射吸收率,在一定程度上来防御对人体有害的过最辐射。
阳光可以带给人和其他生物能量,但人对能最的需求有一定限度,太少或太多都会直接影响肌体的健康。
人们都知道在炎热的夏季穿浅颜色的衣服比较凉快,这是因为浅色吸光少。
服装卫生学的试验表明: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衣服的颜色直接影响着衣服的内气候,影响的程度根据颜色的明度变化增减,颜色越浅,吸热越少,颜色越深,吸热越多。
在广岛事件后的调查中发现,原子弹发出的强辐射对穿白色及浅色衣服的人伤害较轻。
有许多穿花纹面料衣服的人,其皮肤所受的损伤在暗色花纹部分重于明色花纹部分。
由此证明颜色对强辐射也有抵御作用。
防化服的白色,就是出于这种功能性考虑的。
②警视机能。
警视机能是利用传播性能好的长波长色光及可视度高的配色,引起人们视觉的足够重视,以达到唤起他人注意,有利于联系及便于救助等目的。
在野外从李风险作业人的劳动保护服多取此类功能性配色。
如海上作业服、森林防护作业服多用橙色、橙红色。
我国南级考虑队员的服饰主要使用橙红色、红色,这也是安全保护性措施之一。
现在黄色也被用作安全色,因为黄色的明视度高。
在日本,为了交通安全,小学生的帽子、书包广泛采用黄色,以便过路的时候引起司机的注意,减少交通事故。
近年,中国为视觉残疾人生产的盲杖也考虑到这一点,涂上了红、白相间的两种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