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写实性的水墨人物画创作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5
任惠中:水墨人物画写生随感▲ 画家任惠中水墨人物画写生随感文/ 任惠中到现实生活中画的水墨人物写生,不是对客观物象的描摹,不是自然状态的抄袭,它是观察、认识、分析、感悟的一个全方位的表现过程,更是一个体验、感觉、发现并能捕捉到的最鲜活生活本质的过程。
写生就是要在生活中去寻找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生动内容,写其“生”。
任惠中《惠安女》笔墨是存在于生活中的,笔墨的初始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是一点一滴从生活现象中积累而成的。
生活中的人物与现象,有些零碎无序,不那么集中、显现和突出,这对于我们以写实性为主要特征的中国水墨人物画而言,就要学会梳理、归纳、概括和提炼,不断地从生活中去再发现、再挖掘、再表现那些存在于生活中的点滴笔墨元素,汇聚成一个整合完整的水墨人物形象。
任惠中《老咪淘》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可以汲取前人的笔法、墨法,但不是依据某一方法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前人的观察方式和基本审美理念,虽不能立竿见影,但可能要比学一两招创作方法更本质。
我们不避讳更不排斥已有且成熟的表现方法,并可广学博览。
山水、花鸟、工笔、写意尽可细研精读,互切的某点就可能生出新内容,相叠之下可能产生厚实的气韵。
思想活跃了,因为品读多了而不使头脑僵化;思路敏捷了,因为不局限于某一局部约束而眼界开阔;手法多样了,因为有了更多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丰富的积累滋养出悟性,想出解决这一人物的水墨之“方”,反复锤炼下,在生动的现实生活里顺理成章生成了“法”,想方设法,因而就有了自己解决问题的独到之处。
任惠中《特警战士》对写生中人物形象的个性造型、笔墨化造型,我们要执着,但不应偏执。
在具体的实践中,你会发现很多以往司空见惯而不求甚解的问题,会有所新的发现和感悟,或有源流的思考,或有外延的奇思妙想,也就会有一种蠢蠢欲动的欲望。
让这些朴素而厚实的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笔落墨形而上,依形得势去壮形,依形壮形得造型。
任惠中《雅集图》写生最怕以惯性的“眼光”被看待,那进入不了真实生活状态中的人物形态。
国家美术典藏流民图(局部)艺术可能的范围之内,以诉诸视觉的形象,把人生最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给人以悲剧般的感受。
”[4]从技法上看,《流民图》在人物塑造上既采用了西画崇尚的素描手法,适当采用光影效果以突出真实感,又以中国画白描线条的造型手段增加水墨画的沉稳之风。
蒋兆和利用传统国画的散点构图法,巧妙安排人物关系的呼应开合、高低起伏。
每一组人物都蕴含着一个悲伤的故事,整幅画又以长卷方单勾勒出衣纹以显示人体结构,勾线和皴擦的使用相得益彰,皴擦产生的墨色弥补线条的不足,又产生了丰富的律动效果。
蒋兆和在笔墨繁简、浓淡的交替中展现传统国画的 气质。
在晚年,蒋兆和的创作大多以历史人物肖像为主,其目的是让大众更加重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赋予青少年更强的文化自尊心和自信心。
1981年的《杜甫》(图4)在用笔的藏露之中和线条的圆方之间,表现出这位伟大诗人大气磅礴的精神状态和忧国忧民的内心世界。
在其笔下,这些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得以重生,这些作品也流露出蒋兆和对历史和人生坚定不移的美好信念。
综上所述,蒋兆和以传统为基,选择性地接受西画。
他超越了对中国画和西画素描的纠结,着眼于整个艺术对人生密码的探究。
他超脱了具体细节的论争,发出了对中国历史观和思维方式的叩问,故意味深长[7]。
他的艺术创作一直坚持以人为本、为民众写生的现实主义精神。
中国美术馆藏有的珍贵画作,是蒋兆和直面人生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扩大了现实主义题材在世界美术画坛中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1]李朴园. 艺术大会于艺术运动[M]//李朴园. 艺术论集. 上海:光华书局,1930:176. [2]李月辉. 崇高而苦涩的美:浅谈蒋兆和的艺术精神[J]. 魅力中国,2010(9):189-190. [3]蒋兆和. 蒋兆和画册[M]. 北平:[出版者不详],1941:自序一. [4]刘曦林. 真善美的长河[M]//刘曦林. 蒋兆和研究.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353. [5]乔乐. 蒋兆和水墨人物画《流民图》研究[D]. 青岛:青岛大学,2021:18. [6]王金秀. 浅谈蒋兆和写意人物画的造型特征[J]. 青春岁月,2014(19):39. [7]刘曦林. 《蒋兆和研究—关于蒋兆和研究的文献选编》编者弁言[J]. 书画世界,2015(1):32-36. 约稿、责编:金前文、史春霖扫码阅读栏目更多内容图4 蒋兆和 杜甫纸本设色 91cm×128cm 1981 中国美术馆藏。
探析当代水墨人物画创作的情感与形式摘要从绘画艺术的功能角度来讲,其艺术创作的根本目的在于表达人的主观情感。
通过情感的表达显现出绘画作品的感染力,从而形成绘画艺术的生命。
水墨人物画是中国绘画的一种,它通过视觉艺术与观众进行情感上的沟通,引起欣赏者情感的艺术审美。
关键词:绘画作品视觉艺术水墨人物画感染力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情感对于绘画艺术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这是由于绘画艺术的宗旨就是关于人类情感的描写。
它能够使绘画作品拥有非凡的感染力,而当代水墨人物画创作更是以写实主义突出了人物的情感,并体现出当前文化语境,画家通过对水墨人物画内在情感敏锐而深刻的体验进行创作,以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水墨人物画艺术发展的规律,从而描绘出更加富有情感、并生动具体的水墨艺术形象。
一当代文化语境对水墨人物画所起的作用水墨人物画作为中国画表现形式之一与时代语境紧紧相连,更注重情感寄托和价值意义。
当代文化语境变化对中国水墨人物画欣赏者也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有一部分欣赏者单纯从欣赏视角在欣赏水墨人物画时得以美的享受和心灵愉悦,也有一部分欣赏者只是为了消费,他们对这些水墨人物画的观赏不会从深入进行挖掘和体味,只是简单地在绘画表面上获得暂短的感性刺激和享乐,当然还有的欣赏者只是为了投资,他们在选择水墨人物画作品时,只在乎作品投资价值,完全不会考虑作品的审美意义。
而对于中国水墨人物画来说,其创作的完整性在于创作者和欣赏者的紧密结合,如我们看到一幅水墨人物画作品时,一般都要对其进行品头论足,寻找作品的精妙之处,当然也会发现其中的缺陷,以此生出许多潜在的艺术情趣,至此,一幅绘画才算真正创作完成。
而正如我们上面所论述的一样,由于欣赏者的角度不同,具有极高意象化和符号化艺术形式的水墨画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所以,突出水墨人物画的情感表现,以真正体现出中国水墨人物画的艺术审美价值,是当代水墨人物画创作必须重视的重要内容,它要求绘画者对生活保有独特的敏感度,体现出现代化进程的特点,注重写实与传统文人画以及外来文化的融合,使情感表现形式由单一转向多元发展。
浅析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写实性”及我的创作实践摘要当今我们的世界正在快速的发展之中,我们正在受着全世界各国文化的熏陶。
诚然,当代工笔人物画也在各国文化交流中发展前行。
在西方的写实性油画、摄影、素描、日本画等的影响下,使得当社会的人们越来越青睐于写实性绘画,更加喜爱写实性工笔人物画。
从我学习绘画开始,在工笔人物画的实践中都充分感受到了“写实性”所具有的魅力。
它不仅仅是将事物的形态照搬照抄的描绘出来,而是作者在不断地摸索、提炼的过程中,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去感受它,通过写实的手法表现浓厚的思想感情,从而创作出属于极具特色的绘画风格。
所以,认真的去研究工笔画中的写实性因素也是我未来进行工笔画创作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工笔人物画;写实性;新时期;多元化;创作研究AbstractIn our world today is in rapid development, we are affected by the culture around the world. Admittedly, realistic painting figure painting to the culture communication development all over the world. Western realistic oil painting, photography, drawings, Japanese painting, and so on, the influence of realistic painting makes people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today's world, a more realistic painting figure painting, love so as to embody the importance of honesty. Since I learn painting, fine brushwork figure painting practice is fully felt the "real" is the charm. It is not only the drawing form of copying of things, but the author in the continuously grope, refining, go deep into the thing itself, to feel it, and to give the thoughts and feelings, to create our own characteristic style of painting. So serious and realistic factors research of claborate-style painting to claborate-style painting creation is also my future has very realistic significance.Key words:realistic figure painting; realistic; new period; diversified; Creative research目录TOC \o "1-3" \h \u HYPERLINK \l _Toc5915 摘要IHYPERLINK \l _Toc5199 Abstract IIHYPERLINK \l _Toc5647 目录IIIHYPERLINK \l _Toc17793 一、概述当代工笔人物画的现状1HYPERLINK \l _Toc26232 (一)工笔人物画的演变1HYPERLINK \l _Toc31936 1.古代时期1HYPERLINK \l _Toc8276 2.近现代时期1HYPERLINK \l _Toc19585 3.当代时期2HYPERLINK \l _Toc25772 (二)当代工笔人物画的艺术特色2HYPERLINK \l _Toc25026 二、“写实性”在当代工笔人物画中的体现3 HYPERLINK \l _Toc1711 (一)当代工人人物画的写实造型3HYPERLINK \l _Toc15506 (二)当代工笔人物画的“随类附彩”3HYPERLINK \l _Toc345 (三)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创新技法3HYPERLINK \l _Toc18723 三、何家英与冷军作品写实性分析4HYPERLINK \l _Toc12162 (一)相同点4HYPERLINK \l _Toc17377 (二)不同点5HYPERLINK \l _Toc24782 四、我的写实性工笔人物画创作与实践6HYPERLINK \l _Toc2060 结语7HYPERLINK \l _Toc23010 参考文献8HYPERLINK \l _Toc11869 谢辞9一、概述当代工笔人物画的现状(一)工笔人物画的演变1.古代时期工笔人物画从唐代开始繁盛起来。
美术艺术研究 Research on Art and Art133创作启示·浅谈水墨人物画的写生与创作徐丙速(成都师范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摘要:现代写实水墨人物画创作要在继承传统绘画精神的同时,也要体现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对于现阶段对水墨人物画写生与创作的学习,进行理论上的总结,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水墨人物画;写生;创作一、我的水墨人物画创作过程我的毕业创作大体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首先,我通过写生收集素材。
根据写生来创作,这基于对对象的感受,中国画中好的写生本身就是创作,写生不是简单的描绘、照抄,而是有创造性的发挥。
这就要求我们无论画什么起码能够很接近对象,尤其是水墨人物画,对象是有生命的,有血有肉的人,你首先要尊重对象,而不可以拿他来玩弄绘画技巧、手段,要把他的精神面貌、性格特征、身份地位、形象特点把握住。
然后,画出创作草图,安排构图,控制黑白关系,直至画成素描小稿。
遇到细节上的问题就回到写生中去补充、修改。
毕竟,写生是素描小稿的最初来源,然而写生只是静止地观察与描绘形体,这不是创作的全部,我们靠写生获得相应的观察方法和造型能力,而创作的途径是速写、记忆的综合方法。
素描小稿大致完成后就可以放大稿了,如果素描小稿上的一些问题没有解决,放大后问题会更加突出。
最后,根据大稿在宣纸上落墨。
我学习过速写、素描,但在中国画上的笔墨功夫欠佳,这会破坏整个创作的效果,往往是一幅画的素描效果还行,一上笔墨就感觉力不从心。
记得初学国画时,老师就强调“写意画的落笔要有胆量”。
胆子小是因为画的少,大量写生有益于造型能力的提高,但必须以不影响中国画的笔墨技巧为前提。
由此可见,写生是创作的重要环节,要从对象中来,尊重对象。
李可染先生非常重视写生,他认为“写生是最重要的一环”,要通过写生“掌握自然规律”,因为自然规律能指引人“发现前人没有发现的东西”。
而中国画中所谓“写生”,不能等同于西画的方法,必须结合传统绘画的写生方法,还要学会从对象中挖掘新的表现方法。
《论卢沉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造型与笔墨的关系》篇一一、引言卢沉,作为当代中国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的杰出代表,其作品以生动的造型和独特的笔墨技巧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本文旨在探讨卢沉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中造型与笔墨的关系,分析两者在作品中的相互影响和融合,以期为读者提供一种新的理解和欣赏卢沉艺术的角度。
二、卢沉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的造型特点卢沉的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以真实、生动、形象的造型特点著称。
他善于捕捉人物的瞬间神态,通过精准的线条和构图,将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在造型上,卢沉注重细节的刻画,同时也善于运用整体构图来营造画面的氛围和情感。
他的作品既有写实的特点,又融入了现代艺术的元素,使得画面既具有现实主义的精神,又富有现代审美价值。
三、卢沉现实主义水墨画的笔墨技巧笔墨是中国画的灵魂,也是卢沉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的重要表现手段。
他的笔法灵活多变,既有传统的笔法技巧,又融入了现代绘画的元素。
在墨色运用上,卢沉善于运用浓淡相宜的墨色来表现人物的肤色、衣着和背景等元素,使得画面层次丰富、色彩和谐。
此外,他还善于运用不同的线条来表现人物的形态和神态,使得画面更加生动传神。
四、造型与笔墨的关系在卢沉的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中,造型与笔墨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造型为笔墨提供了表现的基础和依据,而笔墨则通过线条、墨色等手段来表现造型的细节和情感。
两者在画面中相互融合、相互衬托,共同构成了卢沉作品的独特风格。
在具体作品中,卢沉常常通过精准的造型来突出人物的形态特征和神态变化,再运用灵活多变的笔墨技巧来表现这些特征和变化。
这种造型与笔墨的相互融合使得画面既具有现实主义的写实性,又富有现代艺术的审美价值。
五、结论综上所述,卢沉的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以生动的造型和独特的笔墨技巧为特点,使得作品既具有现实主义的精神又富有现代审美价值。
在作品中,造型与笔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卢沉作品的独特风格。
通过对卢沉作品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他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将传统与现代、写实与抽象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郭建明的画张江舟写实水墨人物画形成于上世纪初,是中国传统水墨与西方透视绘画方法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绘画样式,它是中国绘画这一百年来重要的成果之一。
郭建明是我所熟悉的青年艺术家中写实水墨人物画的一个典型代表,对于绘画,他孜孜于此并不断苦苦追寻。
他的所学、所悟、所思使他充分认识到笔墨在写实水墨人物画中的重要性,因而他的画作透出一种非常清晰的文脉关系。
在我看来,郭建明的写实水墨人物画创作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扎实的传统功力。
这种传统功力既来自于郭建明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继承学习与深度挖掘,在中国传统笔墨的精神、艺思、语言和技巧等方面所作的努力,以及他长期对文人画的研习而形成的笔墨样式。
还离不开现代艺术教育。
建明曾在艺术学院受到严谨、系统而全面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有着良好的人物画造型基础。
且懂得如何与中国笔墨很好的结合,这为他以后的艺术道路提供了很大便利。
壮阔的精神气象。
大开大合的构图、强烈的黑白浓淡对比、大场面铺排等共同构成一种壮阔精神气象,散发出浓烈而深刻的时代气息。
这与郭建明曾经的当兵经历有关,因此审美感受和社会关注点多契合于民族大爱大美,而不是“忧思缠绵”的主观个人情感,画家的这种思想反映于纸面,画作自然形成一种宏观的精神境界。
深切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之于中国人物画,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人物画缺乏人文关怀和情感承载,表达将会是非常匮乏和空白的。
郭建明画大量的社会底层的人物,矿工、农民、藏胞……感悟他们的喜怒哀乐,画他们在高速发展的社会大环境下,都市文明进程中的生活状态和精神,正是有了这种人文关怀,使得他的绘画具有了现实文化意义,整体透出一种非常强的人文关怀,这也是一个人物画家应当具备的品质,同时亦是绘画意义所在。
总之,在我看来,建明不仅是画画的好,他还是一个有思想、有责任、有灵魂的画家。
当前,刺激感官的画作很多,让灵魂为之颤动的少之又少,我想,郭建明属于后者。
同时他还是一个有学术追求和启示意义的青年画家,希望在以后取得更大的成果。
浅谈当代水墨人物写生感悟
当代水墨人物写生是以当代人物为对象进行创作的一种水墨画形式,是中国传统水墨
画与现代人物形象的结合。
当代水墨人物写生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的观察和表达,传递出艺术家对当代社会的思考和感悟。
本文将从人物形象、表达方式以及社会意义等方
面进行探讨。
当代水墨人物写生的人物形象多样而真实。
传统的水墨画更多地描绘了历史人物和自
然景物,而当代水墨人物写生则更注重对当代人物形象的观察和表达。
现代人物形象丰富
多样,可以是普通百姓、工人、农民、学生,也可以是艺术家、企业家、政治家等不同社
会阶层的人物。
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刻板印象,而是以丰富的细节和真
实的表情来传达人物的个性与情感。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绘,艺术家不仅可以展示当代人
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也可以在思想上引起观者的共鸣。
当代水墨人物写生的表达方式更加自由多样。
相比传统的水墨画,当代水墨人物写生
更注重形式的多元化和创新性。
除了传统的水墨笔触之外,艺术家还可以结合其他不同的
材料、技法和表现手法,如水彩、颜料、色彩、线条等,来表达人物形象的特点和气质。
艺术家也可以运用现代绘画的手法,如抽象、写实、写意等,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和内
心世界。
这种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使当代水墨人物写生更加生动有趣,更适应了当代社会的
审美需求。
水墨人体写生步骤水墨人体写生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技法,以简洁的笔触和墨色表现人体的形态、姿态和神情。
这种绘画方式注重捕捉瞬间的气息和动态,通过精神的把握和笔墨的运用,表现出人体的美感和生命力。
下面将介绍水墨人体写生的步骤。
第一步:准备工作在进行水墨人体写生之前,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和材料。
首先,准备一支纯毛的毛笔,以及一些不同粗细的宣纸。
其次,需要一些水墨颜料和水盘。
此外,还需要一个合适的绘画场所和模特。
第二步:捕捉人体的整体形态在进行水墨人体写生时,首先要观察和捕捉人体的整体形态。
可以从远处观察人体的轮廓和姿态,注意人体的比例和平衡。
通过用轻盈的笔触勾勒出人体的轮廓,使其呈现出流动的感觉。
第三步:把握人体的骨骼结构在继续写生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人体的骨骼结构。
可以用粗笔勾勒出人体的主要骨骼,如脊柱、肩膀和髋部等。
通过准确的构图和线条,使人体的形态更加立体和有力量感。
第四步:表现人体的肌肉和曲线人体的肌肉和曲线是水墨人体写生中的重要部分。
可以用墨色勾勒出人体的肌肉线条和曲线,表达出肌肉的丰满和柔软感。
要注意在写生过程中避免过度描绘肌肉细节,保持笔触的简洁和流畅。
第五步:捕捉人体的神情和表情水墨人体写生不仅要表现人体的形态和姿态,还要捕捉人体的神情和表情。
可以通过细致的线条和墨色,表达出人体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要注意在写生过程中观察和感受模特的表情变化,用笔墨捕捉其中的细微之处。
第六步:运用水墨的特点水墨人体写生的特点之一就是运用水墨的特点。
可以利用水墨的渗透性和流动性,在绘画过程中产生独特的效果。
可以运用水墨的深浅和浓淡,来表现人体的光影和质感。
同时,要注意控制水墨的用量和墨色的变化,使作品更加丰富和有层次感。
第七步:勤于实践和观察水墨人体写生是一门需要不断实践和观察的艺术。
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掌握水墨人体写生的技巧和表现手法。
同时,要勤于观察生活中的人体,注意捕捉人体的各种动态和变化。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观察,可以提高水墨人体写生的水平和创作能力。
当代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的现状与思考
徐展
【期刊名称】《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年(卷),期】2022()9
【摘要】现实主义为20世纪的中国画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使其在之后的发展中呈现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以徐悲鸿为代表的画家们经过独特的艺术实践和探索,创作出了很多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的水墨人物画艺术作品,给中国画的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
在我国文化和艺术多元化发展背景下,当代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也以一种良好状态不断发展。
以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的特征为切入点,分析当代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的发展概况,并提出当代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艺术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对当代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艺术创作与发展进行相关探索。
【总页数】3页(P21-23)
【作者】徐展
【作者单位】天津美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1
【相关文献】
1.关于新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的思考与实践
2.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的当代特征管窥
3.浅议当代写实性水墨人物画发展现状
4.在美术教学中对当代水墨人物画创作的思考
5.浅谈当代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创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写实水墨人物画笔墨结构的书写性水墨画是中国画的代表之一,其中水墨人物画更是具有独特风格和魅力。
水墨人物画的表现手法主要体现在笔墨结构上,因此,书写性对于水墨人物画的呈现非常重要。
水墨人物画的笔墨结构可以分为以点、以线、以区和以大区四种类型。
以点形成人物面部的轮廓、皮纹、眼睛等细节,以线表现人物的服饰、头发、胡须等轮廓,以区刻画人物的肌肉、骨骼和衣纹等,最后通过以大区为基础的表现方法来塑造出水墨人物整体形象和气氛。
二、笔墨结构的书写性特点1.点形结构以点形结构为主要手法的水墨人物画,逐渐推动了笔墨的书写性和创造性。
点形结构的书写性特点是非常突出的,聚散分明,勾画出了人物面部的细节。
在点的书写中,掌握点的大小、形状和分布情况,不仅能丰富人物画的形态和意境,更能体现出人物的气氛和情感。
例如,在绘画古代风貌时,通过用圆形大点勾画出古代人物的瞳孔,达到憨态可掬、迷人动人的效果。
线形结构在水墨人物画中也被广泛应用,它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极强的表现力。
线的书写性特点主要表现在粗细、长短和曲直度上,巧妙的细节刻画和流畅的线条贯穿,赋予了人物画以神韵和形象。
例如,在表现女子的发髻时,可以用弯曲的线条来写实发髻的柔软和轻盈,更能表现出女性的温柔和婉约。
区形结构是在笔墨层次上的,是通过颜色和笔法形成人物画的一种表现手法。
区形结构的书写性特点主要表现在表现能力上,需要掌握服装和人物的构造、肌肉和骨骼的运动情况,然后选择合适的画笔和颜料来绘制。
例如,在表现武士时,要通过强烈的笔触和鲜艳的颜料来表现出人物的肌肉和骨骼,表现出他的勇猛和无畏。
大区形结构是笔墨结构中的最高级别,需要掌握构图和意境,强调整体感和空间感。
大区结构的书写性特点主要表现在笔墨的厚度和协和程度上,水墨人物画需要通过不同线条和颜色的变化,来表现出达到人物整体形象和气氛的要求。
例如,在表现古代女子的宫廷生活时,需要用深浅不一的大面积黄和轻巧流畅的绿色线条,来表现出一种宫廷女人的丰腴和慢篆气息。
写实水墨人物画的缘起与发展有种观点否认水墨人物画有写实的必要,认为在古法程式上发展非写实造型已足够了。
理由是写实造型对笔墨发挥限制太大,其效果也无法与西画的逼真写实相抗衡。
因此有必要先回顾一下写实主义在20世纪中国产生并得到大力发展的文化历史背景与深刻社会原因。
对传统中国文化价值的重估与未来命运的疑虑,而引发对其各方面作整体性检讨,是中国文化精英界在19世纪末关于中国文化何去何从的大论争的焦点,而中国画的发展问题,则是其中的一个小局部。
“经世致用”本是儒家思想传统,它是奠定二千余年中国封建社会超稳定社会结构的思想基础,也是中国文化偏重经验理性的操作模式,而晚清的“经世致用”已突破了这一传统:由个人的修养转向集体成就的追求,由道德政治上的改良转向制度文化的变革。
“呜呼,今日欲为天下事,必自欧洲始,以欧洲大国为富强之纲领,制度之枢纽,舍此无以师其长而成一变之道。
”(11)绘画也被列入师泰西之长而成其变的一个方面,甚至比戏剧,音乐更早地提上向西方学习的日程。
其原因之一是中西绘画在视觉上差异鲜明,给当时绘画界以外的精英文人以很大震动(可见,不懂画的人,却兴风作浪,且往往“威力无比”);其次是绘画既有精神、心理因素,又有工具材料与技艺因素,且连带工艺实业的发展。
晚清文人实际视西画为“艺技”“术数”,无关道德之本源,无伤衣冠礼仪之大体。
故康有为在意大利大声疾呼:“吾国画疏浅,远不如之,此事当变法。
”(12)“今宜取欧画写形之精以补吾国之短”。
(13)激进的陈独秀则把“革命”推向一切文化领域,他称王石谷为“中国恶画的总结束”只有先“革王画的命”才能改良中国画,而改良的唯一良方是“断不能不采用洋画写实精神,画家必须用写实主义,才能发挥自己的天才,画自己的画,不落古人窠臼”。
(14)1918年,23岁的徐悲鸿发表了《中国画改良之方法》一文,声称“中国画学之颓败,至今日已极矣,凡世界文明,理无退化。
独中国画在今日,比20年前退50步,300年前退500步,500年前退400步,700年前退千步,千年退800步,民族之不振,可慨也夫”(15)(其思维完全建立在科学之上)。
水墨人物实训报告心得引言水墨人物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瑰宝,它以鲜明的墨线和变化丰富的墨色表现人物的神态和气质。
本次实训中,我学习了水墨人物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并通过实践,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墨人物绘画水平。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一下我在水墨人物实训中的心得和体会。
实训内容实训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学习水墨人物的基本技法,包括用笔、作画顺序、创作墨色等;第二部分是通过实践绘制水墨人物,并通过老师的评价和指导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心得体会1. 观察与把握在绘制水墨人物之前,观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过观察,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物形态、神态和气质,有助于我在绘画中更准确地表达出来。
因此,在实训中,我时常坐在公园或者咖啡馆,观察周围的人物,用心捕捉他们的每一个细微表情、姿态和动作。
2. 运用墨色的变化水墨人物画最大的特点就是墨色的变化。
通过合理运用墨色的浓淡和深浅,可以表现人物的立体感和光影效果。
在实训中,我学习了如何调配不同浓度的墨水,如何掌握墨色的明暗变化。
通过不断尝试和练习,我逐渐掌握了运用墨色的技巧,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3. 着墨和留白的处理水墨人物画的着墨和留白是极为重要的要素。
在实训中,我学会了如何合理地利用着墨和留白来表现人物形态和空间感。
在绘制人物的眼睛、嘴唇等细节时,利用留白来突出光亮效果;而在绘制头发、衣物等颜色较深的部分时,则使用着墨来表现阴影和层次感。
通过因地制宜地运用着墨和留白,我能够更好地表现人物的形态特点,使画面更具有立体感。
4. 用笔的技巧用笔的技巧在水墨人物画中也非常重要。
在实训中,我学到了怎样运用勾线、洒墨、点墨等技法来绘制不同种类的线条,并使线条更具有变化和表现力。
例如,通过变换笔锋厚度和用力,可以画出不同粗细的线条,表现人物不同部位的轮廓和纹理。
通过不断练习和尝试,我逐渐掌握了用笔的技巧,并在画作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结语通过本次水墨人物实训,我不仅学到了水墨人物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86关于水墨人物画创作□ 王首麟我认为水墨人物画的造型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首先创作者要了解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历史,此外还要了解来自西方绘画的影响、工具材料的改进、书法对中国画的影响等等。
中国画不会走抽象的路,至少不是主流,但也不是具象写实。
水墨人物画一定要画成写意的,无论用笔快慢都有道理。
李可染用笔厚重行笔很慢,黄宾虹用笔浑厚华滋多为慢行笔,而黄胄用笔却是疾风暴雨式的,讲究速度即是力量,但他们都画出了优秀作品。
用笔的不同,源于画家的个性以及他们对生活对笔墨的理解。
用笔分中锋、侧锋、逆锋,有苍茫老辣、灵动飘逸之分。
用墨与用笔分不开,没有一个用笔不好而用墨好的画家。
面对模特,可以很理智地把墨调得很匀,或先慢慢勾勒,成像。
也可笔上含水,笔尖蘸墨,信笔成像,纸上晕化。
或泼彩、泼墨写其大形,或以浓墨、焦墨拢形,以气泼墨。
所谓泼墨仍然是用大笔写成,注意墨的节奏感。
用墨要有浓淡干湿的变化,不能一种墨色画到底。
一幅画要充满墨与色、墨与笔、墨块与线的矛盾变化与冲突,使画面跌宕起伏,要丰富之后再统一和谐。
即《书谱》中的“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
用笔用墨主要靠实践体会,不断探索,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写意画要大胆落笔、细心收拾,虽说已王首麟,1954年生,辽宁人。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民族美术艺委会委员,中国线描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副院长,云南九三书画院院长,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艺术创作研究所所长。
出版有《当代中国美术家精品集—王首麟》《百杰画家—王首麟》《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丛书—王首麟水墨人物精选》《大家系列·王首麟中国画集》等。
CHINESE ARTISTS IN PAINTING & CALLIGRAPHY·当代名家王首麟滇东山民纸本设色2008年款识:滇东山民。
近年来,余多次下乡采风写生,对偏僻山乡的农民尤为关注,其民风之淳厚,其生活之艰辛,无不牵动着我心。
浅谈写实性的水墨人物画创作
张俊霞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研究生
【摘要】在中国画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受“诗、书、画、印相结合”这一观念的影响和书法用笔的融入,传统人物画在写实性方面始终未能达到一定的高度。
写实人物画应广泛吸收写实技法,适应其表现力和视觉张力,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当前人们的欣赏水平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不能只有书写式的轻松小品,更要有既能反映东方艺术博大精深又能贴近时代的写实性作品。
摄影的高度发达与西方写实性绘画的导入,使中国民众对绘画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写实要求极大提高,增强水墨人物画的写实性成为必然。
一个时期以来,有相当—部分人认为写实性绘画业已过时。
其实作为视觉艺术来讲,写实性绘画永远不会过时,况且中国绘画历来不追求绝对写实,形神兼备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
将写实性的元素加入到现代水墨人物画的创作中,融合传统水墨创作出贴合时代要求的作品,并且在创作实践中解决现代水墨人物画创作写实性表现的问题。
【关键词】水墨人物画写实写意
水墨人物画是中国画的一个分支,以传统中国画的材料作为媒介。
既然是人物画顾名思义是以人物作为表现的题材和表现的内容。
然而现代水墨人物画是在吸收了西洋造型技巧和造型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中国人物画的表现形式,与传统水墨的写意人物画有区别也有联系,是将西方的素描技法与中国画传统的笔墨相互糅合、
相互包容而形成的一种兼具东西方绘画特征的现代水墨人物画形式。
我们读中国绘画史就不难发现,中国人物画并未走过真正的写实的道路。
宋代以前的中国人物画主要以古典工笔人物画为主,追求“以形写神”和“形神兼备”,这种审美法则一直占据中国画的主导地位。
宋代以来,文人画逐步兴起,花鸟和山水成为画家们表现的主题。
主张将书法的用笔技法融入绘画,倡导诗、书、画、印相结合,书画同源的说法便由此产生,并成为一种法则一直受到重视。
这种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造型的束缚,甚至于“逸笔草草,不求形似”。
这种形式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社会根源。
古代画家多为文人雅士,__________其文学修养较深,能诗善书,以花鸟草虫为表现素材,由于其主题性不强,寓意隐晦,更易符合文人雅士们抒发感情之需要。
花鸟草虫的描绘又有其随意性,不需要过分写实和肖似,形象可以简化概括,更能发挥写的功能。
诗词可以更直接更清晰地表达作者的情怀,这就更加促进了诗、书、画相结合这一形式的发展,书与画的关系日趋紧密。
然而就是这种形式,对人物画的写实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诗、书、画、印的结合削弱了人物在画面中的分量,书法的书写性技巧为人物的真实性塑造带来困难。
长期以来。
形的准确性和形象的真实性,在诗书画相结合的形式下,难以引起画家们的足够重视。
写实性问题在传统水墨人物画中,也就没能得到真正解决。
然而现代的水墨人物画创作中,写实性的问题是否应该得足够的重视呢?通过在自己创作的实践与体验种。
让我深深感受到现代水墨
人物画应该融入写实性元素,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水墨人物画的表现力和重量感,克服水墨画易出现的轻、薄、弱的弊端。
在世人的观念中可能习惯性的认为,西洋画“写实”,中国画“写意”。
我想这只能从大的审美倾向上来区分,可是如果具体到风格流派和艺术表现手法,则西画中也不乏大写意者,如印象派诸家。
莫奈画的大教堂与李可染先生所作西域写生,有异曲同工之妙;毕沙罗的风景画里,我们亦可以感受到黄宾虹式的浑厚华滋。
中国古代的画家,也有很多写实的高手。
我们也有自己写实人物画的大家和传世经典,《卓歇图》、《重屏会棋图》、《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以及不胜枚举的肖像画杰作。
然而,中国的艺术,无论是戏剧、绘画,都有着自身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国画的写实同西画里的写实,还是大不一样的。
中国画之写实,不在于完全模拟客观对象:一是它的艺术表现目的不在于此。
二是中国画材料工具之特点,使其艺术表现的形式有别于西方之模拟自然的形式。
我认为中国画的写实,应该是由表及里的写实。
这点在我的创作过程中感受颇深!我在创作陕北老农的过程中,创作起初我也并没有认定在我创作中的人物一定要采要那种形式来表现,“写意”或“写_______实”都有可能。
只是单纯的想要做出有感染力的作品!起初在表现形式上我更多的是采用写意性的表现手段,因为能比较快的看到画面效果。
并且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水墨人物画似乎就应该是用写意的方式来表现才会更有中国画的味道,我甚至觉得写实就“不中国”了!可是我反复尝试出来的写意作品,除了
“味道”之外缺乏较强塑造力、重量感甚至准确的造型。
可谓“徒有笔墨”毫无感染力可言,这与我的意愿正好是相悖的。
当我画到迷茫的时候,会到图书馆开始查阅资料、浏览画册。
学习绘画大师们的表现手法,研究他们如何将造型、构图、笔墨运用、色彩渲染很好的融合到一起去创作有感染力的作品的。
此时我看到油画大师罗中立的作品《父亲》,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罗中立的《父亲》以纪念碑式的宏伟构图,饱含深情地刻画出了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深深的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罗中立也由此被誉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画坛的一面旗帜。
从社会价值的角度来看罗中立的《父亲》是不可取代的,他一旦诞生了。
就属于历史了。
而我认为我能从它的这幅作品中借鉴到的是他超写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我想正是这样的写实性创作手法才得以创作出如此震撼人心的作品!领悟之后我也开始慢慢试着转变我的观念、调整创作方向,将节奏放慢,严谨的造型,注重细节的刻画,尝试写实性的表现我的水墨人物,发现画面的效果慢慢起色!人物形象渐渐鲜活起来!可能有人担心高度的“写实会失去水墨画的特点,会沦为油画的亚种,”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和担忧的问题。
其实后来我发现这种担心大可不必。
我们借鉴的只是一种写实方法,东、西方绘画在材料、工具、技巧以及画家本人所受的文化背景的熏陶上,都存在许多差别,永远会保持一定的距离。
而且,中国绘画不会像西方写实绘画那样,完全受制于客观物象,所谓写实性表现也只是建立在以形写神
的基础之上,遵循“贵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法则,是带有传统中国画笔墨基因的写实。
当今是一个艺术多元化时代,多种艺术形式同时并存,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强调水墨人物画的写实性表现,并不否定意笔造型和笔墨存在的价值,__________只是希望能有一种更具表现力的中国水墨人物画形式,与写意人物画并行发展,以适应人们不断变化的审美需求。
参考文献:
王西军,寓“写实”于水墨————艺术教育学术论坛2006,(9)98-99
吴宪生,度物取真写形传神———中国画学研究形神与笔墨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342—48
刘国辉,写实人物画的若干问题———中国画学研究品格与意境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301—06
王赞,写生与当代中国画(续)———《美术》2005.(09)期9-10359文化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