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钢构施工平面布置图
- 格式:doc
- 大小:232.5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七章施工平面布置7。
1 现场条件分析及布置思路7。
1.1 场地现状分析1 场地平整本工程施工可利用场地比较充裕,场地尚未平整,杂草丛生,场地现有部分渣土,需进行清理外运.详见图7。
1。
1;图7。
1.1 场地现状图2 围墙、大门根据现场踏勘情况,本工程所在地已有围墙,施工场地与办公区、生活区设置砖砌围墙。
施工场地内共有两个大门,南侧西侧各一个,南侧大门为主出入口,西侧大门为应急大门平时不使用,管理人员办公区工人生活区各设置一个大门。
3 通电条件根据现场勘查情况,现场西北侧提供2台315KV·A变压器。
4 通水条件根据现场勘查情况,本工程西北方向本工程208号门房位置提供水源接驳点一处,管径DN150,供施工现场使用。
5 排水条件根据现场勘查情况,本工程没有制定雨水污水排放口。
我单位拟在现场沿道路及拟建建筑物周边设置雨水沟和污水沟,间隔50m设置集水坑一个,并在现场东北侧设置雨水收集池和污水收集池各一个,将雨水和污水分别收集后,经过沉淀池三级过滤,统一回收处理利用。
7。
1.2 现场布置总体思路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以现场条件及施工部署为依据,本着“布置紧凑合理、减少拆改,经济节约”及“绿色施工”的原则,具体原则如下:1 施工现场平面分办公设施、生产设施和现场围蔽进行布置。
2 按专业、工种分区,集中管理,高效利用.场地由我单位统一规划布置,统一协调和管理,按专业、工种划分施工用地。
临时存放场地也由我单位统一管理,避免用地交叉、相互影响干扰。
3 利用招标人提供的电力条件,本着尽量节约线路的原则对施工现场临时电路进行合理的布置;根据现场提供用水接驳点,本着绿色文明施工,切实落实保护环境的原则,充分利用水资源,合理收集雨水、施工用水,再通过加压泵泵送进行二次循环利用.4 主要工序优先:优先满足现场关键线路施工需求。
5 合理布置塔吊、施工电梯的位置,利用场内施工道路,合理布置材料堆放场地,减少运输费用和场内二次搬运。
目录一、编制说明及依据 (6)1.1编制说明 (6)1.2编制依据 (6)二、工程概况及特点 (8)2.1总述 (8)2.1施工程序总体设想及施工段划分 (8)三、项目组织管理机构 (9)四、总平面布置 (11)4.1现场平面布置说明 (11)4.2现场平面布置原则 (12)4.3现场平面布置 (13)五、施工总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14)5.1施工段划分及施工程序 (14)5.1.1施工程序 (14)5.1.2施工段划分 (14)5.1.3工序穿插 (14)5.2总工期及进度计划安排 (14)5.3工期保证措施 (15)5.4资源配备计划 (23)六、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29)6.1基础工程 (29)6.2测量工程 (30)6.3脚手架方案 (39)6.4钢筋工程 (44)6.5钢结构加工 (48)6.5.1材料要求 (48)6.5.2作业条件 (50)6.5.3材料的关键要求 (51)6.5.4技术关键要求 (51)6.5.5质量关键要求 (51)6.5.6其他管理要求 (51)6.5.7制作施工工艺 (52)6.5.8焊接H形钢 (58)6.5.9钢构件预拼装 (60)6.6防锈与涂装 (61)6.7钢结构安装 (65)6.7.1柱安装 (65)6.7.2 柱间刚性系杆安装 (65)6.7.3钢梁安装 (66)6.7.4钢联系构件的安装 (67)6.7.5屋面檩条系统安装 (67)6.8彩板安装 (68)6.8.1墙面板安装 (68)6.8.2屋面板安装 (69)6.8.3屋面板施工方法 (73)6.9水电安装工程 (79)七、施工的重点、难点、关键技术、工艺分析及解决方案 (100)八、针对设计图纸、工程量清单及施工管理的合理化建议 (106)九、临时用水、临时用电措施 (106)9.1临时用水方案 (106)9.2临时用电方案 (106)十、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109)10.1质量管理程序 (109)10.2质量保证措施及重点控制 (109)10.2.1 加工制作 (109)10.2.2 安装过程 (110)10.3质量组织机构及责任 (110)10.3.1 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110)10.3.2质量管理体系 (111)10.3.3 职责 (111)10.4防治通病及检测措施 (115)10.4.1材料的关键要求 (115)10.4.2技术关键要求 (115)10.4.3质量关键要求 (115)10.4.5施工过程检查 (115)10.5成品保护 (116)10.6施工质量奖罚制度 (116)十一、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措施 (117)11.1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117)11.1.1安全生产保障措施 (117)11.1.2施工现场保卫 (121)11.2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123)11.2.1 施工现场控制 (123)11.2.2 施工现场防噪声污染措施 (123)11.2.3 施工现场卫生防疫措施 (124)11.3文明施工措施计划 (124)11.3.1、施工现场封闭管理 (124)11.3.2、施工现场管理 (125)11.3.3、办公卫生设施管理 (126)十二、其他施工措施 (128)12.1总包管理的认识及与相关单位协调配合措施 (128)12.1.1、与分包单位及专业工种间的协调配合专项措施 (128)12.1.2、与业主、监理工程师的协调 (129)12.1.3、与设计方协调配合措施 (130)12.2冬雨季施工方案 (131)12.3成品保护和工程保修工作的管理措施和承诺 (141)12.4任何可能的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预案及抵抗风险的措施 (143)12.4.1、报警和通讯 (143)12.4.2、现场抢险 (144)十三、新技术应用与违约承诺 (147)十四、附表 (148)14.1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148)14.2拟配备本工程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149)14.3劳动力计划表 (151)14.4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151)14.5施工总平面图 (153)14.6临时用地表 (155)一、编制说明及依据1.1编制说明我公司将严格按照国家施工规范、标准和相关强制性条文的要求进行施工,遵守业主的指示和要求,竭诚与业主、监理单位及设计单位共同建好本工程。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及施工道路平面图第一节施工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布置【1】布置要求1、现场平面布置要求按工程实施的需要,本工程现场布置分为三个阶段:土方开挖和基础施工阶段、室外工程阶段。
室外工程施工时,除园林和外网单位外各分包材料、设备不再占用室外场地。
办公室移入楼内。
2、施工用地狭小,只能占用本标段范围内的临时用地,承担进场后的场地规划布置、现场临时道路、临时围墙和出入口、临建、临水、临电等临时设施的建设,施工过程中的拆移调整和最后的全部拆除恢复工作。
现场不设置供居住区。
3、做到5个100%:即工地渣土100%覆盖、工地路面100%硬化、出工地车辆100%冲洗车轮、拆除房屋的工地100%洒水压尘、裸露的空地100%绿化或覆盖4、保证满足公共部位的安全和照明,通道照明符合要求,现场(包括各楼层各工作面)排水及时效,保证设备调试和运行的电量、水量储备和提供的接驳点不超过40米,保证提供的临时消防水满足相关要求和足够的水头压力。
5、临电的方案设计从布置上至少满足现场封闭环路,楼内竖向至少满足主体每栋号内隔层布置分配箱,容量设计要满足工程整体需要即满足各独立分包对容量的要求,并在变电站内、各电梯机房处提供临时用电,每处容量不小于50KW并设分配箱。
6、临水的方案设计从布置上至少满足现场封闭环路和相应接驳点,楼内竖向至少满足每栋号内均有一趟竖向消防水并每层设临水接驳口隔层设消防专用接驳口,并配备相应消防器材,容量设计要满足工程整体需要和有关临时消防设施的专项要求。
7、应至少在每四层设置一个配电箱和一个临时水源。
8、工地办公室布置:施工总平面图(基础阶段、主体阶段、装修阶段);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工程施工形象进度图;质量、安全消防、文明施工管理网络图;消防器材布置图。
9、全体现场施工人员应统一佩带工作牌。
10、用钢管脚手架,脚手架走道外侧需设置踢脚板,高度不小于180mm,油漆颜色为红白或黄黑相间色(250mm相间),散水采用硬地坪,外设排水沟。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及说明第一节现场用地及围墙、道路规划第一小节施工现场围墙进场后我单位按文明施工要求在现场设置连续封闭彩板围挡。
高度2.5m。
第二小节现场道路规划及交通组织为了满足施工需求,对施工用临时道路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制定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施工道路和交通运输解决方案,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施工的工作效率。
第三小节场内外道路的特点和要求1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对外运散装材料、工程垃圾和工程渣土及产生扬尘的废弃物等,在装载过程中,采取喷淋压尘等措施。
运输时必须采用封盖严密的工程车辆。
避免车辆对沿途道路造成污染、损坏和噪声干扰。
2场内道路的特点和要求为满足工程所需的混凝土、钢筋、机电设备等顺利完成运输,在场区内设置临时路。
第四小节场内外交通组织1出入口设置出入口大门宽度在10m左右。
进场后在入口处面处设置排水沟,沉淀池,排向市政管网。
现场设专人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现场入口处浇筑200~300mm厚C20混凝土路面,设置沉淀池和车辆冲洗设施。
正对大门入口处,设置醒目提示车辆等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注意施工安全,服从现场人员指挥等。
2场内道路设置现场道路,主要用于施工人员通行及较小型车辆通行,道路每日进行喷淋降尘,日常设专人进行清扫、喷淋、维护等。
3车辆冲洗设施为避免出场车辆车轮带泥,污染场外道路,在出入口位置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并设置沉淀池、冲车泵等。
第二节现场生活、办公设施及构造做法第一小节生活设施1宿舍民工宿舍区设置双层彩板房,宿舍由专职人员进行管理安排。
宿舍内要经常清扫和消毒,保持室内及环境清洁卫生。
宿舍间甬道采取花砖铺装,设置部分绿化。
设置排水沟,保证良好排水,生活垃圾采用封盖密闭容器,严禁乱泼乱倒垃圾、污水。
宿舍实行封闭的物业化管理,建立各项管理制度,设专人负责。
2食堂食堂设置在生活区内,根据宿舍区大小设置食堂,由专人管理。
食堂内要经常清扫和消毒,保持室内及环境清洁卫生。
食堂设专人负责,炊事人员必须由当地卫生检疫部门发放的体检合格证。
钢结构管廊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本工程周边主要为规划用地,现场可利用场地较宽敞,为确保本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避免对临近建筑物、各种管线产生影响和干扰,必须要合理布置施工现场,而且要有科学严密的管理措施,强化精细化管理。
1.1 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原则1、施工平面布置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和空间,精心安排,周密规划,合理布局,尽量布置紧凑,将占地范围减少到最低限度。
2、合理布置起重机械和各种施工设施,科学规划施工道路,最大限度的缩短场内运输距离,尽量降低二次运输费用。
3、采用装配式临建设施-阻燃保温板装配彩板房,提高安装速度,尽快投入使用。
4、各项临建设施要本着“有利生产、经济适用、安全防火、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的要求进行布置。
5、设备和材料场地平面布置按照主体与装饰交叉施工阶段为主进行平面布置,因为该阶段机械、物资投入最大,场地占用面积广。
1.2 施工平面图布置依据1、根据现场的场地大小和拟建工程的位置确定施工平面位置图。
2、施工部署和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
3、总进度计划及资源需用量计划。
4、建筑红线、水源、电源位置。
5、施工现场安全防火标准。
6、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要求。
1.3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任务1、设置围墙及大门,十牌一图与标识、标志、CI形象等;2、搭设库房、食堂、厕所、浴室、以及办公及休息场所;3、接通临时水源;4、接通临时电源,网络及电话线路;1.4 现场围墙及大门1、本施工现场围墙采用彩钢板围挡。
围墙高2.5米,底部300mm砖砌双面贴砖。
2、所有围墙及大门内外都必须按照公司《施工现场视觉识别规范》实施CI形象装饰,大门按照公司工地大门制作规范制作,砖砌围墙内外均需要抹灰刷涂料按照规范装饰。
1.5 现场道路1、现场道路布置原则(1) 施工现场道路应相互畅通,并且与大门连通,以保证各种物资运输畅通无阻。
(2) 施工道路的布置方便各种物资运输及装卸,使物资转运量尽量小,转运路径尽量短。
(3) 在满足现场需要的情况下,施工道路总长度应尽量减少,以降低施工措施费,减少施工成本,使经济指标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