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手法复位
- 格式:docx
- 大小:15.72 KB
- 文档页数:1
股骨颈骨折的手术原则成人股骨颈骨折分型方法包括Garden分型、Pauwel分型等※各型还要分移位和非移位Garden 分型使用最为广泛,简单、易掌握。
I、II型是非移位骨折III、IV型是移位骨折Pauwels 分类法:根据Pauwels角用于判断骨折的稳定性内固定适应症70岁以下的所有股骨颈骨折首选复位内固定术(除外粉碎性骨折)1.年轻的移位骨折者,复位内固定术是首选2.非移位骨折或嵌顿骨折者不行固定术,约10-30%会发生移位3.老年股骨颈骨折:微创技术发展使减少创伤、保留关节的观念越发重要,愈合后的股骨头优于任何关节手术4.Manninger等认为通过早期的复位内固定可以把移位骨折(Garden III-IV型)的股骨头坏死率从30%-40%降低到11%,相当于Garden I – II型内固定的禁忌症•术前有明确的OA等关节本身病变•慢性肾功能不全、甲旁亢等代谢性骨病•严重的骨质疏松•转移性肿瘤内固定要点•手术时机:六小时内对移位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能明显减少股骨头塌陷的发生率•复位:关键步骤,影响最终疗效。
•手法复位应一次成功,避免多次复位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一般首选闭合复位优点:复位成功率高;避免进一步损伤血供缺点:囊内血肿压迫可能引起缺血•切开复位:只适用于闭合复位失败的年轻患者优点:直视下明确复位;可清除囊内血肿缺点:进一步损伤血供•是否要进行常规关节囊穿刺或切开尚无定论内固定的选择AO松质骨螺钉近年来最常使用DHS(Dynamic Hip Screw):适用于极不稳定的股骨颈骨折伴有后方粉碎骨折的、股骨距粉碎骨折等手术技巧尤其是后方有粉碎骨块,更为重要。
对于Garden I 、II型的主张原位固定术后治疗•术后24小时内活动,部分或完全负重•第6、12周门诊摄片以确诊骨折的愈合。
无症状的也要在1、3、5年体检,排除骨不连和缺血性股骨头坏死。
并发症的防治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在伤后6小时内急诊进行,选择合理的内固定物,掌握正确的指征,并且有经验的医生提供准确的复位,熟练的固定操作及微创手术,使患者早期活动可以促使功能恢复,80%的病人可成功治愈•早期再移位1.年轻患者,股骨头仍存活——重新内固定2.骨质量差,功能要求低——双极股骨头置换或人工全髋置换•骨不连或内翻畸形截骨术矫正或人工假体置换•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儿童股骨颈骨折•少见:在儿童骨折中约占1%,占成人股骨颈骨折的0.5%•常由强大暴力外伤所致•大多数伴有移位且不稳定儿童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原则1.嵌插或无移位:行牵引3-6周后用髋外展位人字型石膏固定2.有成角或移位:推荐闭合复位后内固定术,视固定强度选择术后髋外展位人字型石膏固定※骨折的内固定物不应穿出股骨头近端骺线。
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三翼钉内固定术)1. 适应症1、中间型或内收型股骨颈骨折,有移位或有移位倾向者。
2、外展型股骨颈骨折,股骨头有旋转移位者。
2. 禁忌症1、股骨颈粉碎性骨折。
2、高龄、重要脏器有器质性病变,全身情况不佳者。
3. 最佳时间当前手术最佳时间谨遵医嘱。
4. 术前准备1、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年人,术前应全面检查各主要脏器的功能,特别是心血管疾病、肺气肿、糖尿病等,发现脏器疾病者,应给以妥善的治疗。
2、新鲜股骨颈骨折入院后,应即行胫骨结节牵引,以缓解疼痛和协助复位。
3、如无手术禁忌,应尽力在入院后1周内施行手术。
术前在持续牵引下在床边摄股骨颈正、侧位x线片,观察骨折复位情况。
5. 术前注意暂无可参考资料。
6. 手术步骤1、体位:仰卧位。
2、复位:一般多采用闭合复位,方法有二:⑴屈膝、屈髋90°,手持踝,另一前臂插入�N窝内,轻轻摇转以松解骨折端嵌插部分。
然后向上牵引,并在持续牵引下外展、内旋,逐渐伸直伤肢[图2 ⑴ ⑵]。
复位后,可将足跟放在掌心上观察,如复位完善,足无外旋倾向,即可将伤足绑在足托板上(或由专人扶住),维持外展20°~30°、足内旋45°位,使骨折端稳定和股骨大转子、颈和头部在同一水平位。
然后,放好定位用的止血钳或铁丝网板,摄正、侧位x线片检查复位情况。
复位应在室解剖对位;如不符合要求,应重新复位。
复位时严禁使用暴力。
⑵牵引复位:用骨科手术台。
3、定位:绝大部分的伤员是经手法复位后行内固定的。
为保证骨折部位的血运及愈合,术中不要显露骨折端。
三翼钉是循导针钉入的,因此定出导针插入的方向及深浅,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在电视x光机监视插针最为准确。
但无此设备时,为了使导针插入既准备又快速,下面介绍两种简单的定位方法:⑴止血钳法:复位完成后,将直止血钳顶端放在腹股沟韧带与股动脉的交点上,止血钳的方向应尽量与股骨颈的方向一致,用胶布将钳固定,然后摄片检查。
股骨颈骨折须知,献给新来的病友朲苼茹葽 2008-11-08 15:27:32 回复转载到•╱︶緣訂ご玖┈ 生股骨颈骨折《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说:“环跳者,髋骨外向之凹,其形似臼,以纳髀骨之上端如杵者也。
”这里说的“髀骨之上端如杵者”,包括股骨头、股骨颈和大小转子。
髋关节是由髋臼、股骨头、关节囊和韧带所组成的,股骨头呈球形,以股骨颈和股骨干相连,股骨颈轴线和股骨干轴线之间形成一个内倾角或称颈干角,正常值在110。
一140。
之间,颈干角大于正常值为髋外翻,小于正常值为髋内翻(图5—32)。
股骨颈的中轴线与股骨两髁中点间的连线形成一个角度,叫前倾角,初生儿约为20。
一40。
,成年人约为12。
一15。
(图5—33)。
在治疗股骨颈及转子间骨折时,必须注意保持这两个角度,否则会影响髋关节的功能,股骨骨端大部为松质骨,股骨颈长而细,直径仅有2—3cm,处于骨松质和骨密质交界处,为骨折好发部位。
股骨头、颈部的血液供应有三个来源:①圆韧带内的小动脉,它只供应股骨头少量血液,局限于股骨头的凹窝部;②股骨干的滋养动脉升支仅达股骨颈基底部,对股骨颈血液供应很少;③旋股内、外侧动脉的分支是股骨颈的主要血液供应来源。
当股骨颈骨折或股骨头脱位时,均可损伤上述的血液供应,导致骨折不易愈合,并易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一)病因病机股骨颈骨折多由间接暴力所致。
主要是由于扭转应力,股骨颈抵于髋臼后缘而引起。
所谓由跌倒时直接暴力引起者,也只可能是转子部着地的传导应力所造成,暴力不可能直接作用于股骨颈部。
·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人,女略多于男。
股骨颈骨折典型受伤姿势是平地滑倒,髋关节旋转内收,大粗隆部着地,或患肢突然扭转着地,暴力传导至股骨颈引起骨折。
常用的分型法有:1.按骨折部位分型:分为为3种:①头下部:骨折线行经股骨头下。
②颈中间部:骨折线较低,基本上全部行经股骨颈部。
③颈基底部:即股骨颈基底部近大粗隆的骨折,其中以中间部最多见(图5—34)。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复位是治疗该骨折的重要步骤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股骨颈骨折复位技巧:
1. 手法复位:医生使用手法将骨折的骨头重新定位。
这通常需要在X射线或其他影像学检查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正确的复位。
2. 骨钳复位:医生使用骨钳将骨折的骨头重新定位。
骨钳可以通过皮肤切口插入,并用于操纵骨头的位置。
3. 骨牵引复位:通过施加牵引力来重新定位骨折的骨头。
这可以通过使用重力牵引、外固定器或骨牵引装置来实现。
4. 内固定复位:在复位后,医生使用内固定器(如钢板、螺钉或钢钉)将骨头固定在正确的位置。
这有助于稳定骨折,并促进骨头的愈合。
请注意,以上技巧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并且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如果您或他人遇到股骨颈骨折,请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股骨颈骨折(相关知识)股骨颈骨折是指股骨头与股骨粗隆间线之间的一段骨发生骨折。
多发生于老年人,以女性为多。
常出现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股骨颈骨折可能发生在股骨头下、股骨颈中部或股骨基底部。
在股骨颈发生骨折时,骨折线以上的骨组织的血液供给就会大受影响,甚至发生缺血性坏死,影响骨折的愈合连接。
(医治原则)一、非手术医治1.牵引复位可采纳皮牵引、骨牵引、穿防旋鞋到达复位和固定作用。
外展中立位牵引6-8周2.手法复位先作皮牵引或骨牵引,并尽早在X线透视下手法复位二、手术医治1.闭合复位内固定2.切开复位内固定3.人工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一、术前护理〔一〕术前评估1.健康史和相关因素〔1〕年龄、身高、体重、营养状况等〔2〕既往史、近期手术史、目前用药情况〔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呼吸道疾病等〕〔3〕受伤史;受伤时间、原因、地点等〔4〕全身皮肤黏膜情况、活动能力2.专科疾病病症体征:〔1〕畸形患肢外旋、短缩等畸形。
〔2〕髋部疼痛肿胀和纵向叩击痛。
〔3〕患肢的感觉、运动、温度、色泽、血液循环情况、3.辅助检查:各项化验检查,X线、CT、MR检查结果4.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二〕术前护理措施1.按骨科术前护理常规2.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为主,多吃新奇蔬菜和水果,戒烟、戒酒3.患肢行皮牵引或骨牵引制动,护理按相应护理常规4.疼痛护理正确搬运病人,搬运病人必须将身体与髋关节和患肢整个托5.指导功能锻炼指导上肢及健侧下肢全范围活动,患肢行股四头肌、小腿肌肉等长收缩,髌骨被动活动和踝关节屈伸及足部活动6.心理护理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7.协作床上大小便,保持大小便通畅8.加强平安防护9.做好术前打算和术前指导二、术后护理(一)术后评估1.手术情况2.神志、面色、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疼痛、尿量,必要时心电监护3.营养状况: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及患者的进食情况4.心理状况:有无焦虑、失眠、情绪异常等5.切口无出血、伤口引流管是否通畅及引流量、颜色、性质情况6.患肢肢端血供、感觉、活动及肢体肿胀情况,有无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等7.各留置导管的位置、固定是否适宜及通畅情况8.活动能力,对活动的本卷须知了解程度及配合情况9.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10.用药情况,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
·健康护理·51疮、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增高,不仅不利于疾病恢复,且进一步加重病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为了预防和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促进骨折愈合,应及时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而在选择治疗方法之前,临床医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明确患者是否有痛风、糖尿病等疾病,并对其肾功能、肝功能、肺功能、心功能等进行了解;治疗过程中主要原则为复位固定,其手法有人工关节置换术、手法复位等,手法复位可以在X线透视下开展,经过小切口或皮肤,将金属钉逐渐扩大活动范围,进行腘绳肌以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锻炼次数应依据患者骨折部位的具体情况而定,在患者患处不疼痛的情况下,合理增加活动频率。
第二阶段,手术完成后2~4周。
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2~4周患处已经开始愈合,因此其活动锻炼的强度和范围较第一阶段可以适当增强,从而适应愈合进程。
患者在第一阶段原有的锻炼基础上进行后抬腿、直腿调高、俯卧位勾腿练习、主动髋屈伸练习以及抗阻伸膝练习等。
这些练习的前提是保证患者患处未出现剧烈疼痛,循序渐进、缓慢、52第三阶段,术后5周~3个月。
大部分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后5周患处已经基本愈合,因此可以开始进行适当负重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开始时应使用较轻的物品进行练习,注意强度控制,之后慢慢过渡,逐渐加重,逐步提高患肢的适应程度,避免因为强度过高而出现二次损伤。
此外还可以配合平衡练习,进一步促进骨折处功能的恢复。
第四阶段,术后4~6个月。
在患者患处恢复较好的情况下,在此阶段可进行全面康复训练,包括肌肉、韧带、关节等练习,包括蹲起练习、跨步练习、静蹲练习等等。
但是也要注意训练幅度应稳定、缓慢,以免损伤复发。
此外,无论患者采用何种治疗方法,患者术前术后均要经历卧床休息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应加强护理。
在患者进行牵引治疗时,最好使用专用的牵引床,便于调整和操作;将患肢适当抬高,从而减轻患肢肿胀,促进血液回流。
在卧床期间,整个患肢的高度应超过心脏水平,踝关节应高于膝关节。
股骨颈骨折后如何康复作者:徐栋华来源:《祝您健康》2012年第05期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且比较严重的骨折。
老年人肌肉无力,反应迟钝,容易跌倒受伤,又由于骨质疏松,有时跨门槛被绊、转身取物或平地跌倒,都可能导致股骨颈骨折。
大腿股骨是人体最粗大的骨骼,外形有些像手杖。
“手杖”柄即股骨头,顶端光滑,像白玉磨成的圆球。
这个“球”长在粗短的“颈”上,嵌套入骨盆两侧的窝(髋臼)内,形成髋关节。
可以向前后内外各个方向活动,下肢站立、下蹲、行走、奔跑、跳跃等各种动作,都离不开它。
股骨颈骨折后髋部疼痛,不能站立行走。
经x线摄片检查,即可以明确诊断。
由于股骨颈血液供应较差,骨折较难愈合,有三分之一可发生股骨头坏死。
骨折后长期卧床,可诱发多种并发症,如褥疮、尿路结石、脑血栓、坠积性肺炎、创伤性关节炎等,严重影响健康,甚至威胁生命。
为了预防并发症,促进股骨颈骨折的愈合,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在选择治疗方法之前,要进行全面检查,了解全身情况,心、肺、肝、肾等主要脏器的功能,以及是否有糖尿病、痛风。
治疗的原则是复位固定。
方法有手法复位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手法复位可以在X线透视下进行,经过皮肤或小切口,打入金属钉、金属针或金属钉板结合的固定装置,促进骨折愈合。
对难以愈合的股骨颈骨折病人,可以进行人工关节置换。
将已经断下的股骨头取出,换上不锈钢、陶瓷或特殊塑料等材料制成的人工关节。
根据骨折的情况,还可以进行只换股骨头,不换髋臼的半髋置换手术。
此外,还有穿丁字鞋(抗足外旋鞋)、牵引术、粗隆下截骨术,等等。
这些方法,由医生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用。
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方法,病人手术前后都要卧床休息一个阶段,此时应注意加强护理。
进行牵引治疗时,病人最好睡专用的牵引床,其床板可以调节,并附设有滑轮和杠杆等,便于操作、调整。
适当抬高伤肢,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卧床时,整个伤肢要超过心脏水平,踝关节高于膝关节。
要经常翻身,防止骨骼突起处长期受压发红、糜烂,形成褥疮。
(1)牵拉推挤外展内旋正复法:一助手按压两髂前上棘固定骨盆,一助手持小腿下段顺势牵拉。
术者站于患侧以手掌根部向下推挤大粗隆部,同时牵拉小腿之助手在保持牵拉力下,逐步使患肢外展、内旋,即可复位。
若有向前成角错位,可在牵拉下稍抬高患肢,或术者向后按压腹股沟部以矫正远折断向前错位(图10-4-16)。
(2)屈曲提牵内旋外展正复法:一助手按压两髂前上棘固定骨盆,术者站于患侧,一手持小腿下段,将另一前臂横置腘窝部,使膝、髋关节屈曲60°~90°位,然后用力向前提牵,同时将大腿内旋、外展逐步伸直,即可复位(图10-4-17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