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汉滨区共进镇魔芋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107.53 KB
- 文档页数:1
魔芋种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问题分析1. 种植资源有限目前我国魔芋的种植面积有限,主要集中在一些特定的地区,如山东、河南、湖北等地。
随着魔芋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种植资源的有限性成为了制约魔芋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2. 技术水平不高目前我国魔芋种植主要还停留在传统种植模式上,缺乏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
这导致了在种植过程中存在病虫害防治不力、产量不稳定等问题。
3. 市场需求不足虽然魔芋在我国的市场需求在逐渐增加,但是由于消费者对魔芋产品了解不足,市场推广不到位,导致了魔芋产品的销售面临较大的压力。
4. 产品附加值不高魔芋产品目前主要以魔芋干、魔芋丝、魔芋粉等形式存在。
这些产品附加值不高,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二、对策建议1. 提高种植技术水平魔芋种植企业应加大对种植技术的研发投入,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魔芋的产量和质量,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2. 扩大种植面积政府应加大对魔芋种植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民扩大种植规模,提高魔芋的种植面积,增加魔芋的产量,满足市场需求。
3. 加强市场推广魔芋企业应加大对市场的开拓力度,提升魔芋产品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消费者更加了解和认可魔芋产品。
4. 提升产品附加值魔芋企业应加强对产品加工技术的研发,推出更多样化、高附加值的产品,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结语:魔芋种植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企业的努力。
只有通过加大科技创新,优化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渠道,魔芋种植业才能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魔芋种植业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摘要魔芋是安康市汉滨区脱贫攻坚中的主导产业之一,为全区脱贫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介绍了安康市汉滨区魔芋产业的基本现状,分析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解决途径,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为安康市汉滨区魔芋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魔芋产业;现状;问题;解决途径;建议;陕西安康;汉滨区中图分类号F326.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21)21-0097-03DOI :10.3969/j.issn.1007-5739.2021.21.036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对安康市汉滨区魔芋产业稳健发展的思考张艳1黄泽群2彭锐3章波4郭文斌1(1安康市汉滨区农业技术推广站,陕西安康725000;2安康市汉滨区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陕西安康725000;3安康市汉滨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陕西安康725000;4安康市汉滨区关庙镇农业综合服务站,陕西安康725000)安康市汉滨区地处陕西南部秦巴山区,属于北亚热带,常年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汉江由西向东横贯境内,形成两山夹一川的基本地貌。
魔芋是21世纪新兴的朝阳产业,是汉滨区脱贫攻坚中的主导产业之一,也是汉滨区重点发展的区域优势产业之一,魔芋净产值达到48480元/hm 2,现已建立全区促进生态改善、农民增收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汉滨区魔芋适生种植区域均处于中高山区,该区域农业技术推广普及率低、农业经济增长较慢,要实现魔芋产业稳步健康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魔芋的生长特性,完善新品种的引进、规范化栽培和种芋基地建设及基础设施配套等工作,加强优良种芋推广、规范栽培技术、配套高产措施,解决魔芋产业长期存在的规模小、病害重、效益低的问题,推进魔芋产业稳健发展。
同时,发展魔芋产业能助农增收,有效解决中高山区农民经济问题。
目前,中高山区广大农户种植魔芋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魔芋产业成为实现当地农民致富的主要产业,为全区脱贫发挥了重要作用。
魔芋种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魔芋(Konjac)是一种特殊的植物,其块茎富含淀粉和纤维素,是一种具有药用和食用价值的作物。
魔芋种植业在我国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魔芋种植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市场需求不足目前,国内魔芋产品的销售主要以干品形式出售,主要用于制作成型食品。
由于国内消费者对魔芋产品的认识度较低,加上竞争激烈,导致市场需求不足,部分魔芋种植户的收入不稳定。
2. 种植技术不够成熟魔芋的种植过程中需要耕种、施肥、浇水、除草等一系列工作。
由于农民的种植技术不够成熟,导致产量和品质难以保证,影响了魔芋行业的整体发展。
3. 产地推广不足魔芋主要产于我国南方地区,如湖南、湖北、四川等地,但是由于产地推广不足,导致魔芋产品的知名度不高,限制了其发展空间。
二、对策建议1. 开拓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针对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魔芋种植户可以通过加工成各种美食进行宣传推广,提高魔芋产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
可以与餐饮企业合作,开发新型的魔芋菜肴,拓展魔芋产品的市场应用。
2. 推广种植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针对种植技术不够成熟的问题,政府可以加大对魔芋种植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力度,引导农民科学种植,提高产量和品质。
同时可以建立魔芋种植合作社,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种植效率。
3. 加强产地推广,提高产地知名度针对产地推广不足的问题,政府可以加大对魔芋产地的宣传力度,推出魔芋产地旅游推介活动,提高产地知名度,吸引更多消费者和游客前来参观购买。
三、结语魔芋种植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随着政府和种植户的共同努力,相信这些问题都可以逐步得到解决。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魔芋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将逐步增加,魔芋种植业的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
魔芋种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魔芋是一种富含植物纤维的食材,具有低热量、高饱腹感和利于健康的特点,因此备受消费者青睐。
随着魔芋市场需求的增加,魔芋种植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随之而来的是魔芋种植业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市场价格波动大、种植技术不够先进、产能过剩等。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魔芋种植业的健康发展。
一、市场价格波动大魔芋种植业存在着市场价格波动大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供需关系不平衡所引起的。
在魔芋种植业刚刚兴起的初期,由于供应量少而需求量大,导致了价格居高不下;然而随着魔芋种植面积的逐渐扩大,市场供应量大幅增加,导致了价格急剧下跌。
市场价格的不稳定性给农民的种植收入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魔芋种植业的稳定发展。
针对市场价格波动大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市场信息化建设,做好市场需求和供应的信息收集和发布工作,使得供求双方能够更为准确地了解市场状况,从而降低市场价格的波动性。
2. 拓展魔芋的多元化应用,提高魔芋的附加值,减缓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影响。
3. 支持农业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的发展,加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帮助农民更好地协调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影响。
二、种植技术不够先进在魔芋种植业中,一些农民仍然使用着传统的种植技术,导致了产量低、质量差的问题。
由于魔芋种植技术并不是十分成熟,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这也给农民的种植产量和收益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针对种植技术不够先进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加大科技投入,引导企业、科研机构和农民合作,开展魔芋种植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工作,帮助农民掌握更为先进的种植技术。
2. 加强技术培训,组织农民参与各种培训班和示范基地,加强农民对魔芋种植技术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的种植技术水平。
3. 支持农民使用现代农业生产工具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收益。
三、产能过剩随着魔芋种植面积的逐渐扩大,产能逐渐过剩,导致了市场竞争加剧,价格持续下跌,给农民的种植收入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汉滨区吉河镇魔芋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罗先军(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吉河镇农业综合服务站,陕西 安康 725000)作者简介:罗先军(1975—),男,专科学历,助理农艺师,一直从事农技推广工作。
[摘要]魔芋作为一种特种经济作物,具有产量高、质量好、用途广泛、经济效益好、无污染等特点,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如何解决好魔芋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症下药,提出解决办法,促进魔芋产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魔芋;产业发展;经济作物近年来,随着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农业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农业生产向经济型、效益型转变。
魔芋作为一种特种经济作物,具有产量高、质量好、用途广泛、经济效益好、无污染等特点。
魔芋制品被广泛应用食品、医药及保健化工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汉滨区吉河镇独特的土壤与气候条件非常适应魔芋的种植及生长,也有悠久种植历史和传统经验。
近年来,该镇已把魔芋产业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经济作物大力推广种植。
但是由于魔芋产业化发展受地理、气候、土壤环境、生长的周期性、疫病风险等因素影响,不同程度制约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1吉河镇魔芋产业发展现状汉滨区吉河镇位于安康市汉滨区西南部,汉江南岸,东临城区,南接晏坝镇,西临瀛湖镇,北与建民镇隔江相望,距安康市区五公里。
辖14个行政村、206个村民小组、2.1266万人,总面积为123.9平方公里。
有耕地3.7万亩,林地1万亩,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低浅山区。
其中魔芋种植主要分布龙潭、汪河、纸坊、自力、天山等6个海拔650米以上自然村适宜魔芋种植。
40%农户有传统种植经验。
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为广大种植户提供了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
从种植技术、引种、资金扶持信贷等方面提供了全程服务,魔域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目前全镇魔芋种植面积约1000余亩,亩年均产鲜商品魔芋3000公斤,年种植0.33亩以上的有200余户。
2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2.1种源短缺、投入巨大近年来,由于魔芋市场价格的飙升和种植面积的迅速增长,造成芋种极度短缺,当地芋种由原来的12-14元/公斤飙升到18-22元/公斤,大大增加了魔芋种植户的生产成本和风险,严重影响魔芋产业的发展。
魔芋种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魔芋是一种常见的植物,被广泛地栽培于中国南方的一些地区。
它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被誉为“长寿菜”。
魔芋种植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魔芋种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魔芋种植业在资源利用上存在着浪费问题。
目前,魔芋种植业主要集中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地区,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适宜魔芋生长。
由于一些农民对魔芋种植技术掌握不够,导致很多资源浪费。
一些农民在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费,导致资源的低效利用。
我们需要通过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减少资源的浪费。
魔芋种植业在市场营销上存在着滞后问题。
目前,魔芋种植业的市场主要集中在一些地方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对于一些高端市场和国际市场来说,魔芋产品的推广和营销还不够到位。
我们需要通过加强营销推广,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使魔芋产品更好地走向国际市场。
魔芋种植业在品种改良上存在着不足问题。
目前,魔芋种植主要以传统品种为主,对于一些耐病性和产量的改良还不够到位。
我们需要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加强品种改良,培育出更加适合市场需求的新品种,提高魔芋的抗病性和产量。
魔芋种植业在环保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目前,一些魔芋种植基地存在着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的过度使用,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我们需要通过加强环保宣传,推广有机种植技术,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魔芋种植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
只有通过加强技术培训、拓展销售渠道、加强品种改良和环保措施,才能使魔芋种植业得到更好地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推动魔芋种植业的健康发展。
魔芋种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魔芋种植业面临着市场需求不足、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销售渠道不畅等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魔芋种植业的发展,也影响了相关农民的收益和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加强市场营销、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拓展销售渠道等措施成为当前魔芋种植业发展的关键。
通过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可以为魔芋种植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魔芋种植业的现状魔芋种植面积逐渐扩大。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种植魔芋作为增收途径。
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的魔芋种植面积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魔芋产量有所提升。
随着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魔芋的产量也在逐渐增加。
目前,某些地区的魔芋产量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为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国魔芋种植业的现状呈现出种植面积扩大、产量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的趋势。
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解决和应对。
2.2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魔芋种植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主要包括市场需求不足、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以及销售渠道不畅。
市场需求不足是制约魔芋种植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对魔芋产品的需求并不十分大,导致市场供大于求,价格波动较大,种植者面临销售困难。
魔芋种植业存在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
部分种植者对魔芋种植的技术了解不够,缺乏科学种植方法,导致产量低、质量差,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管理水平也比较落后,缺乏规范的种植管理措施,容易造成病虫害的发生,影响产量和品质。
销售渠道不畅也是魔芋种植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之一。
由于部分种植者缺乏销售管理的经验,导致销售渠道单一,无法有效推广和销售魔芋产品。
市场竞争激烈,种植者需要更广泛的销售渠道来拓展市场,促进产销对接。
在面对这些问题与挑战时,魔芋种植业需要加强市场营销,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拓展销售渠道等发展对策,才能推动魔芋种植业健康发展,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魔芋种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魔芋,又称为魔芋薯、蒟蒻、葫芦藤等,是一种富含膳食纤维、低卡路里的健康食品。
近年来,由于其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魔芋种植业逐渐受到重视和关注,成为我国较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但是,随着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日益增多,魔芋种植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
因此,本文旨在分析魔芋种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该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有效的参考。
问题一:品种单一目前国内魔芋种植品种主要集中在道地魔芋、金线莲魔芋等品种,品种单一,且大多数品种没有进行高品质的选育和推广工作,难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对策:应积极推广具有高品质、抗病虫、适应性强的魔芋新品种,夯实魔芋产业技术的基础。
同时,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提升魔芋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问题二:生产技术落后魔芋种植技术相对比较落后,较难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生产。
例如,种植过程中缺乏科学施肥、灌溉、病虫防治等技术支持,不稳定的生产环境,加上气候和环境因素不断变化,难以保证魔芋产量和质量的稳定性,导致生产成本较高,影响市场竞争力。
对策:应加强魔芋种植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工作,通过科技创新提高魔芋种植、管理、保护、采摘和加工的技术水平,实现魔芋生产经济、高产、强效、优质、绿色、生态化的目标。
问题三: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由于魔芋采收、加工、贮藏等环节的失控,使得魔芋在商品化过程中品质受到的影响,导致产品口感不佳、质量抽检不合格等负面问题频发,影响了魔芋产品的销售和口碑。
对策:通过加强产业链共性问题的治理,引导企业提升生产流程和产品管理水平,实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可追溯。
同时,应加强对魔芋采收和加工的规范化管理,保证魔芋产品品质和口感稳定性。
问题四:市场定位模糊魔芋市场定位模糊,缺乏品牌和特色,难以为消费者所认知和接受。
由于市场定位模糊,经销商、商家中间环节过多,到达消费者的售价也相对较高,致使产品销售不畅,导致了市场的默默无闻和经济效益的亏损。
农业开发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第11期魔芋产业在精准脱贫中的作用与思考郑清芳(安康市汉滨区农业技术推广站,陕西安康 725000)摘要:在全国精准扶贫攻坚战中,农业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头戏,汉滨区把魔芋产业发展又列为精准扶贫的五大产业之一,较全面的综述了魔芋产业发展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解决途径及对策建议、规范栽培技术,使芋农基本掌握魔芋高产栽培技术,通过发展魔芋产业,让贫困户获得了较为可观的收入,魔芋产业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关键词:魔芋;精准扶贫;策略1 汉滨区魔芋产业发展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1.1 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经过各方面的努力,汉滨区魔芋种植步入快速发展阶段,被全国魔芋协会授予“全国魔芋种植基地重点县(区)”。
根据魔芋生产特点和生长规律,结合生产实际,重点发展适宜魔芋种植区域,确定魔芋发展重点镇,实施板块基地建设,形成五大基地,带动五大板块。
一是以早阳镇为重点,带动共进、石梯、县河等镇魔芋基地板块的形成;二是以茨沟镇为重点,带动谭坝、五里等镇魔芋基地板块的形成;三是以中原为重点,带动叶坪、大河、双溪、沈坝等镇魔芋基地板块的形成;四是以洪山镇为重点,带动石砖、牛蹄等镇魔芋基地板块的形成;五是以双龙镇为重点,带动瀛湖、田坝、晏坝等镇魔芋基地板块的形成。
培育出了中原镇花庙村、东沟口村连片100万m2,五里镇白马石现代农业园区133万m2、茨沟芋王康基地建川示范园连片66.7万m2,双龙镇谢坪村关山示范园66.7万m2的示范基地,规模化生产初见成效。
因此,魔芋产业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2 存在问题 1.2.1魔芋良种繁育体系不完善,种芋质量难保证。
魔芋繁殖系数较低,一般只有3~5倍,基本上是采用挖大留小的方式,由农民自己留种,因此,这种球茎长期无性繁殖,土壤中的细菌、真菌、病毒不断累积侵染,造成带病、退化种芋在生产上长期使用,种芋质量不高,导致发病株率高,产量下降,收益降低,影响魔芋产业发展。
安康市汉滨区马铃薯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通过对安康市汉滨区10个镇马铃薯生产进行大田调研,查找出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以选用优良脱毒种薯、地膜覆盖、合理密植、施足基肥、加强田间管理为重点的技术措施,有效解决了汉滨区马铃薯生产的制约瓶颈。
关键词马铃薯;问题;对策;陕西安康;汉滨区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汉滨区是安康市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域,年平均气温15.1 ℃,年降水量664.0~829.7 mm,无霜期258 d。
但人们长期以来对马铃薯栽培技术重视不够,管理粗放,致使马铃薯产量低,病害多,种质退化。
汉滨区农技中心织技人员以月河川道恒口镇、大同镇、五里镇、张滩镇、大河镇、关庙镇、建民镇、大河镇、中原镇、叶坪镇为重点,进行马铃薯大田生产调研,查找出制约马铃薯生产的限制因素,制定出解决对策,有效解决了汉滨区马铃薯生产的制约瓶颈。
1 存在的主要问题1.1 耕作制度不合理,导致病虫害逐年加重马铃薯在月河川道主要作为蔬菜,春季栽培,生产中与辣椒、茄子、番茄等茄科作物轮作。
这类地块占马铃薯播面积的65%以上。
而马铃薯与茄科作物不易常年轮作,由于轮作方式不合理,造成土壤营养失调和病虫害加剧,导致马铃薯产量降低,品质较差。
1.2 种薯质量差,退化严重汉滨区种植马铃薯多数农户以自留种薯为主,如当年产量高,收获后农户就连续作种薯使用,此种自留种薯的现象占农户70%以上。
而马铃薯如连续多年以自留种薯作种薯使用极易退化,使用年代越久退化现象越严重。
1.3 种植密度偏低经调查,多数种植户马铃薯播种密度仅4.5万株/hm2左右,种植密度偏小,导致群体产量偏低。
1.4 田间管理不当主要存在3个方面问题,一是在施肥上没有按照马铃薯的需肥特点进行科学施肥,一些农户只施基肥,偏施氮肥、施肥量普遍不足、比例不当,不能满足高产的要求。
二是对病虫危害及防治的意识不强,有90%的农户不进行病虫害防治。
三是查、补苗不及时,85%以上地块病虫危害十分严重,缺苗断垄问题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