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物质的分类作业鲁科版必修
- 格式:doc
- 大小:127.00 KB
- 文档页数:4
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一节元素与物质分类知识点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根据元素组成对物质分类2.游离态与化合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时,称为元素的游离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时,称为元素的化合态。
3.“价-类”二维图主要表明氢化物、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类别的物质知识点2物质的分类与物质的性质1.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1)酸性氧化物.(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如:SO2、SO3、CO2、Mn2O7)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
CO2、SO3等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多数酸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①酸性氧化物都能跟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②大多数酸性氧化物能跟水化合生成酸(SiO2除外)③大多数酸性氧化物都可由非金属与O2化合生成点燃例如:①2NaOH + CO2 === Na2CO3 + H2O ②CO2 + H2O === H2CO3③C + O2CO2(2)碱性氧化物.(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如:CaO、MgO、CuO、Fe2O3)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
CaO、Fe2O3等大多数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3)两性氧化物.既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又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两性氧化物。
如Al2O3。
例:1.酸性氧化物也叫酸酐,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硝酸的酸酐的是( )A.N2O3B.N2O4C.NO2D.N2O52.CO2、NO、H2O三者同属于下列的( )A.酸性物质B.碱性物质C.氧化物D.非金属元素3.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2)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3)生石灰与水反应(4)用盐酸除铁锈(5)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例:用七种方法制取MgCl2Ⅰ.Mg + Cl2 ==== MgCl2①Ⅱ.MgO + HCl ==== MgCl2 + H2O ②Ⅲ.Mg(OH)2 +2HCl ==== MgCl2 +2H2O ④Ⅳ.MgCO3+2HCl === MgCl2 +H2O+CO2↑⑥Ⅴ.MgSO4 + BaCl2 === MgCl2 + BaSO4↓⑦Ⅵ.Mg + CuCl2 ==== MgCl2 + Cu ⑧Ⅶ.Mg + 2HCl ==== MgCl2 + H2↑⑨例:试用五种方法制备ZnCl2知识点3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1.分散系.一种(或者多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形成的混合物,叫分散系。
1.下列物质中,不能导电的是()A.熔融氢氧化钠B.石墨棒C.盐酸D.固体氯化钾【解析】KCl固体中虽然有离子,但是离子不能自由移动。
【答案】 D2.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A.MgCl2晶体B.NaCl溶液C.液态氯化氢D.熔融的KOH【解析】NaCl溶液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液态HCl及MgCl2晶体中无自由移动离子,不能导电。
【答案】 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易溶于水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B.纯硫酸能导电C.液态氯化钠能导电D.熔融的液态钠是电解质【解析】A项,电解质与溶解性无关,如酒精易溶于水,但属于非电解质;B项,纯硫酸中只含有H2SO4分子,故不导电;C项,液态NaCl中含Na+、Cl-,故能导电;D项,钠属于单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是化合物。
【答案】 C4.在水溶液中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HNO3===H++N5++3O2-B.MgCl2===Mg2++Cl-2C.Ba(OH)2===Ba2++2OH-D.FeCl3===Fe2++3Cl-【解析】A项HNO3为一元强酸,电离出H+和NO-3,NO-3不可拆;B项两个Cl-不可合并写成Cl-2,应为2Cl-;C项正确;D项FeCl3应电离出Fe3+和Cl -。
【答案】 C5.(2012·福州高一检测)下列物质中都含有氢元素,其中属于酸的是() A.NH3B.CH4C.NaHCO3D.HNO3【解析】NH3、CH4不电离,均为非电解质,而酸属于电解质;NaHCO3电离生成的阳离子不全部是H+,故NaHCO3不属于酸;HNO3电离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故属于酸。
【答案】 D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单质叫做酸B.只有酸电离时,阳离子才是氢离子C.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D.盐电离时一定生成金属阳离子【解析】A项,酸属于化合物,不属于单质;B项,酸式盐(如NaHSO4)也能电离出H+;D项,铵盐电离时不生成金属阳离子。
§2-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鲁科版 必修1 第二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作者:史学强 Email:suifengpiaoguo@ 20011年3月15日§2-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知识梳理】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从本质上看,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从数量上看,110多种元素组成了几千万种的物质。
2.元素的组成形式:(1)单质:同一种元素自身组成的物质叫单质,有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2)化合物:不同的元素之间组成的物质叫化合物。
3.元素的存在形态:(1)游离态:元素以自身形式结合成单质时的存在状态,此时的化合价为零价。
(2)化合态:元素与另外的元素之间结合成化合物时的存在状态,此时的化合价一般为正价或负价。
【知识梳理】2物质的分类1.物质分类的方法:(1)按物质是否由同种物质(分子)组成,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由同种物质(分子)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由不同物质的分子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2)按组成物质的元素的种类把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3)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很多,如按化合物的性质分类,又把化合物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若按化合物在水溶液或在融化状态下是否导电,则可以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若按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则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
按混合物中分散质粒度大小可将混合物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等。
说明:①物质的分类方法和依据很多,按不同的方法可得出不同的类别。
②类别名称只是为了标识不同分类结果的一种定义。
③注意分类依据和分类的对象、类别之间的层级关系和区别。
(4)两种常用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2.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的相互关系(1)金属的化学通性:① 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 ② 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③ 较活泼金属+酸(硝酸、浓硫酸除外)→盐+氢气④ 较活泼金属金属+较不活泼金属的盐溶液→较不活泼金属+较活泼金属的盐溶液(2)氧化物的化学通性:树状分类举例①酸性氧化物+水→含氧酸②酸性氧化物+碱→盐+水③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盐④碱性氧化物+水→碱⑤碱性氧化物+酸→盐+水说明: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
第1课时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物质分类与物质性质一、概念判断(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5小题,每题1分,共5分)1.一种物质只能属于一种类别。
( )提示:×。
分类标准不同,物质所属类别可能不同。
例如Na2CO3既属于钠盐也属于碳酸盐。
2.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
( )提示:×。
也可能是混合物,比如O2和O3的混合物。
3.酸性氧化物一定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 )提示:×。
酸性氧化物SiO2与H2O不反应。
4.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提示:×。
不一定,比如NO2、Na2O2。
5.CO2和NO2均能与H2O反应生成酸,故二者都是酸性氧化物。
( )提示:×。
NO2不属于酸性氧化物。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题2分,共12分)·题组1 物质的分类1.(2021·北京高一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纯碱、烧碱均属于碱B.Na2CO3·10H2O属于纯净物C.凡是能在水中电离出H+的化合物均属于酸D.盐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解析】选B。
纯碱的化学式为Na2CO3,属于盐,烧碱的化学式为NaOH,属于碱,故A错误;碳酸钠晶体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B正确;酸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所以凡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不一定属于酸,如NaHSO4,属于盐,故C错误;盐是指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所以盐类物质不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如NH4Cl,故D 错误。
2.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物与纯净物属于重叠关系B.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C.分解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D.钠盐与碳酸盐属于并列关系【解析】选C。
化合物包含于纯净物中,故A错误;碱性氧化物包含于化合物中,故B错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多种物质的反应为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所以分解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为并列关系,故C正确;阳离子为钠离子的盐是钠盐,阴离子为碳酸根离子的盐是碳酸盐,故Na2CO3既属于钠盐又属于碳酸盐,钠盐与碳酸盐属于交叉关系,故D错误。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一节元素与物质分类1.日常生活中我们用到或见到的物质中,有纯净物也有混合物。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水银B.冰水混合物C.干冰D.消毒用的碘酒解析:A项,水银是汞是纯净物;B项,冰和水是不同状态的水是纯净物;C项,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是纯净物;D项,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是混合物。
答案:D2.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一组是()①明矾②过磷酸钙③漂白粉④水煤气⑤玻璃⑥液氯⑦聚氯乙烯⑧汽油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⑥⑧C.②③④⑤⑦⑧D.③④⑤⑥⑦⑧解析:本题解答可分析各项抓住关键即可做答,例如:液氯是纯净物,故含⑥的都不能选,所以选C。
答案:C3.由不同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可能是()①纯净物②混合物③单质④化合物⑤金属⑥非金属⑦酸⑧碱⑨盐○10氧化物A.①③⑤⑦⑨B.②④⑥⑧○10C.①③D.全部解析:由H和Cl能组成氯化氢(属于酸、化合物、纯净物);由He和Ne组成的混合气体属于混合物;由不同的同位素11H和21H能组成氢气(属于非金属、单质);由不同的同位素23Na和24Na组成的金属钠(属于金属);由Na和Cl组成氯化钠(属于盐);由Na和O、H组成氢氧化钠(属于碱);由钠和氧组成氧化钠,属于氧化物,故选D。
4.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室温时饱和的二氧化碳水溶液,冷却到0℃时会放出一些二氧化碳气体B.20℃,100 g水中可溶解34.2 g KCl,此时K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4.2%C.强电解质在水中溶解度一定大于弱电解质D.相同温度下,把水面上的空气换成相同压力的纯氧,100 g 水中溶入氧气的质量增加解析: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A错;B中KCl的质量分数为34.2 g(100+34.2) g×100%<34.2%,B 错;强弱电解质与溶解度无关,C错;D中使O2的压强增大,则O2溶解在水中的量增加。
第2章分层作业7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物质的分类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B.海水C.硫酸铜D.稀硝酸2.下列各物质的分类、名称(或俗名)、化学式不能完全对应的是( )A.碱性氧化物、生石灰、CaOB.酸性氧化物、一氧化碳、COC.含氧酸、次氯酸、HClOD.正盐、纯碱、Na2CO33.下列关于物质的元素组成或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碱都含氢元素B.酸都含氧元素C.盐都含金属元素D.漂粉精、液氯、干冰均为混合物4.[广东广雅中学高一期中]下图中相邻两种物质均可归属为一类,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甲中两种物质水溶液都呈碱性B.乙中两种物质都是碱性氧化物C.丙中两种物质都是盐D.丁中两种物质都是硫酸盐5.将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其中正确的是( )A.银、干冰、硫酸、纯碱、食盐B.碘酒、冰、盐酸、烧碱、食盐C.铜、氧化铜、醋酸、石灰水、氯化铜D.氢气、二氧化硫、硝酸、烧碱、硝酸钾6.小美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了5种物质(如图所示),相连环的物质间所发生的反应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分解反应B.复分解反应C.化合反应D.置换反应7.物质分类摆放,实验时才更方便取用。
现实验室里有4个药品橱,已经存放下列试剂:实验室新购进一些碘化钾,应该将这些碘化钾放在( )A.甲橱B.乙橱C.丙橱D.丁橱8.下列物质中,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A.COB.CaCO3C.MgOD.稀硫酸9.食品包装袋中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石灰干燥剂”。
(1)“石灰干燥剂”的主要成分生石灰的化学式是,生石灰所属的物质类型是(填序号)。
①金属氧化物②碱性氧化物③碱④碱性干燥剂⑤化合物⑥盐(2)生石灰可做干燥剂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你认为下列内容还必须在这种小纸袋上注明的是(填序号)。
①禁止食用②可以食用③禁止未成年人用手拿④生产日期(4)小纸袋中的物质(填“能”或“不能”)长期做干燥剂,原因是。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物质的分类A组——知能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
分类
组合
碱
酸盐
碱性氧
化物
酸性氧化
物
A Na2CO3H2SO4NaHCO3SiO2CO2
B NaOH HCl NaCl Na2O CO
C NaOH CH3COOH CaF2Na2O2SO2
D KOH HNO3CaCO3CaO SO3
232组中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
故正确答案为D。
答案: D
2.下列图示不正确的是( )
解析:D项应为
答案: D
3.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NO3应属于( )
①酸②氢化物③氧化物④含氧酸⑤难挥发性酸
⑥强氧化性酸⑦一元酸⑧化合物⑨混合物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④⑥⑦⑧
C.①⑨ D.①④⑤⑥⑦
解析:氢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氢;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HNO3为易挥发、强氧化性的一元强酸。
答案: B
4.能满足下列变化要求的物质X 是( )
X ――→+HCl Y ――→Na 2CO 3Z ――→△X
A .Mg
B .Fe(OH)2
C .CaO
D .K 2O
解析: 解题关键要注意X 经过一系列反应后最后又得到X 这一条件。
Y 和Na 2CO 3反应得Z ,则Z 一定为碳酸盐,Na 2CO 3、K 2CO 3一般加热难分解。
加热能分解的碳酸盐,产物一般为金属氧化物和CO 2,而CO 2选项中没有且不与盐酸反应,可见,X 必为金属氧化物。
答案: C
5.以铁、氧化铜、氯化铜溶液、盐酸、氢氧化钾溶液为反应物,两两间发生的反应有(已知Fe 与CuO 在高温下能反应)( )
A .6个
B .5个
C .4个
D .3个
解析: 根据金属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性质判断反应是否能进行。
下图中用线连接的两种间能发生反应:
答案: B
6.下列各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3种不同。
A .CaO ,Na 2O ,CO 2,CuO B .Si ,C ,P ,Cu
C .O 2,Fe ,Cu ,Zn
D .HClO 4,H 2O ,H 2SO 4,HNO 3
(1)以上四组物质中类别不同的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 A .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这四种物质相互作用可生成一种新物质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 2(OH)2CO 3,该化合物属于________(物质类别),该反应中________元素化合价变化(填“有”或“无”)。
解析: (1)A 组中除CO 2外,在通常状况下均为固体或除CO 2外均为碱性氧化物;故选CO 2;B 组中只有铜为金属单质,其余三种均为非金属单质,故选Cu ;C 组中只有O 2为非金属单质其余三种均为金属单质,故选O 2;D 组只有H 2O 为氧化物,其余三种均为含氧酸,故选H 2O 。
答案: (1)CO 2 Cu O 2 H 2O (2)盐(或碱式盐) 有 7.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以Na 、K 、H 、O 、C 、S 、N 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②③⑥的后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由⑩制备O 2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备⑦常用________和________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CO 2转化为Na 2CO 3,可通过酸性氧化物与碱或碱性氧化物反应实现。
(2)实验室制O 2,在MnO 2催化作用下使H 2O 2分解。
(3)实验室制备CO 2常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检验CO 2可用澄清石灰水。
答案: ②H 2SO 4(或HNO 3) ③NaOH(或KOH) ⑥Na 2SO 4(或K 2CO 3或Na 2SO 3或NaNO 3等) (1)2NaOH +CO 2===Na 2CO 3+H 2O (2)2H 2O 2=====MnO 2
2H 2O +O 2↑
(3)稀盐酸 石灰石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变浑浊,即可证明有CO 2生成
B 组——拔高训练
8.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 ) A .一定是纯净物 B .一定是一种单质
C .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D .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解析: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可能是化合物。
由于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因此,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但有些元素能同时形成多种单质,如氧元素能形成氧气和臭氧、磷元素能形成红磷和白磷,因此,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还可能是由一种元素形成的多种单质构成的混合物。
答案: D
9.有些食品的包装袋中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其主要成分是生石灰(CaO)。
(1)生石灰属于哪种类别的物质?
(2)写出生石灰可做干燥剂的理由。
(3)生石灰还可以与哪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列举三例,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4)小纸袋中的物质能否长期持续地做干燥剂?为什么?
(5)在你所认识的化学物质中,还有哪些物质可做干燥剂?举例说明。
答案:(1)生石灰属于金属氧化物,又属于碱性氧化物。
(2)与水反应能吸收水分:CaO+H2O===Ca(OH)2
(3)生石灰还可以与酸、酸性氧化物、盐反应。
CaO+2HCl===CaCl2+H2O,CaO+CO2===CaCO3,CaO+H2O+Na2CO3===CaCO3+2NaOH
(4)不能。
当CaO与水反应全部生成Ca(OH)2后,Ca(OH)2也有吸水性,Ca(OH)2潮解后表面呈黏稠状时,即失去干燥物质的能力。
(5)常用的干燥剂还有浓硫酸、P2O5、碱石灰等。
10.下表有3组物质,每组均有甲、乙、丙三种物质(酸、碱、盐均为溶液)
(1)第Ⅲ组中有一种物质能与第________组中的所有物质反应,这种物质是________。
(2)不能跟第Ⅰ组中任何物质发生反应的第________组物质中的________能与第Ⅲ组中的所有物质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依据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可解此题。
答案:(1)ⅠH2SO4(2)ⅡNaOH 2NaOH+Cu(NO3)2===Cu(OH)2↓+2NaNO32NaOH +H2SO4===Na2SO4+2H2O 2NaOH+MgCl2===Mg(OH)2↓+2Na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