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进行对照的探索和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2
微生物检验在不同临床标本的阳性率观察发表时间:2020-12-17T13:10:41.743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6期作者:钱可琼[导读] 仔细比较微生物检验在不同临床标本的阳性率观察钱可琼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中医医院四川广安 638500【摘要】目的仔细比较微生物检验在不同临床标本的阳性率观察。
方法选择性分析自本院2017-2018年收取的40份生化检验资料作为对照组,之后同一时间选择质量控制40份资料作为观察组。
之后对两组检验样本检验阳性率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样本检验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
结论通过一些常规因素影响之下,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基于阳性率较低的因素分析,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做好标本采集至检验标本的各个环节中,对进一步提升检验阳性率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值得各个临床推广且采用。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临床标本;生化检验;阳性率近几年,医学界对检验结果溯源性尤为重视,溯源性好坏与否,检验结果的溯源性能否满足某种要求,基准性基础的参考方法如何,会达到何种精密度和准确度等问题都与临床血液细胞检验分析质量指标的设定密切相关。
在临床疾病诊断当中,微生物检验所效果还是不容小觑的[1]。
为了可以有效发挥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当中的价值性,可以更好的借助微生物检验结果进行对疾病的深入诊断,同时也可以提升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确保检验的准确性。
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性分析自本院2017-2018年收取的40份生化检验资料作为对照组,之后同一时间选择质量控制40份资料作为观察组。
工作人员的年龄在20-4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26±2.22),两组之间的工作人员基本资料情况无任何的数据差异,但可以对比。
1.2研究方法在一年所收取的患者资料有40例,待收取临床标本之后,应用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器,实施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
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摘要:目的:剖析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实施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0月~2021年9月期间进行微生物检验的4136份临床标本的检验报告,基于检验结果分析不同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
结果:4136份临床标本中,共有657例为阳性,占比为15.88%;其中,腹水标本、伤口分泌物标本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3.37%(170/392)、36.26%(41/113),占比相对较大;次之为尿标本(16.88%)、痰(纤支镜)标本(14.87%)及全血标本(10.43%),相对最低的为脑脊液标本(8.33%)、胸水标本(6.31%)及粪便标本(2.47%)。
结果:标本类型不同,其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也有明显差异,临床需根据疾病特点及患者病情,合理选择恰当标本开展微生物检验,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同时,也帮助患者得到及时诊疗。
关键词: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标本的质量与合理选择,是保证微生物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家表示,标本类型不同,其微生物检验结果也不尽相同[1]。
在此情况下,临床基于患者疾病特点合理选择标本进行微生物检验尤为重要。
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0月~2021年9月期间进行微生物检验的4136份临床标本的检验报告,旨在分析不同临床标本的阳性检出率,以期为业界提高微生物检验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0月~2021年9月期间进行微生物检验的4136份临床标本的检测报告。
其中,有男性人数2484例,女性人数1652例;年龄指标最大值为99岁,最小值为1时,平均年龄为(50.03±0.08)岁;标本类型:162份为粪便标本,392份为腹水标本,96份为脑脊液标本,1161份为尿标本,1832份为全血标本,113份为伤口分泌物标本,269份为痰(纤支镜)标本,111份为胸水标本。
doi:10.3969/j.issn.1009-4393.2021.01.074--临床研究--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王娟(辽宁省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辽宁辽阳111000)摘要:目的探讨对比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临床接收的7000份检验微生物的标本检测情况,根据接收时间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018年3月至2018年9月,3500份)和观察组(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3500份),采集标本,比较两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
结果对照组血培养、呼吸道标本阳性率分别为89.21%、90.24%,均高于观察组的84.06%、86.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伤口分泌物及穿刺、尿液及大便标本阳性率分别为83.67%、85.27%,均高于观察组的69.55%、76.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标本为两组临床微生物标本检验阳性率最高,共检出2188份,占比31.26%,其次依次为伤口分泌物及穿刺21.81%、血培养17.14%、尿液及大便13.24%。
结论不同的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均存在一定差异,临床应以实际检验结果为根据,进行相应指导,提高检验人员理论知识水平及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提高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从而为临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微生物;临床标本;阳性率微生物检验作为临床检验科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为临床诊断感染性疾病提供重要依据,因此,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较高要求[1]。
此外,由于抗生素的大量滥用,临床抗菌药物的选用问题愈发严重。
加强对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提高检验阳性率是微生物检验的关键[2]。
有报道称,目前微生物检验由于阳性率较低,已经不能满足临床需求[3]。
而检验阳性率较低与临床检验人员、标本采集过程与质量、医疗器械等密切相关。
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分析发表时间:2018-11-27T15:22:34.50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8期作者:荣誉[导读] 不同临床标本采取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存在一定差异,需要按照患者实际状况合理选取检验方法,提升临床诊断准确性。
天津市第二医院检验科 300000摘要:目的:比较以及分析不同临床标本开展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结果。
方法:此文开展分析的数据来自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本医院开展微生物检验的400例患者400份临床标本,呼吸道临床样本、尿液临床样本、脓和分泌物临床样本、血液临床样本各100份,统计以上临床标本采取微生物检验的阳性检出率。
结果:脓和分泌物临床样本采取微生物检验的阳性检出率(52.00%)相比尿液临床样本、呼吸道临床样本、血液临床样本(21.00%、12.00%、6.00%)显著更高,P<0.05,体现出数据之间的统计学意义。
结论:不同临床标本采取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存在一定差异,需要按照患者实际状况合理选取检验方法,提升临床诊断准确性。
关键词: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临床上对感染性疾病患者予以诊断的时候多需结合其病原体检验情况,所以,开展微生物检验非常关键[1]。
现今,临床标本的种类相对比较多,比如血液、呼吸道、尿液、脓和分泌物等,不同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可能存在一定差异性。
本文归入研究的资料为本医院收入并予以微生物检验的400例患者400份临床标本(选取自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评估不同临床标本开展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结果。
1.资料与方法1.1 基础资料本文纳入分析的资料是本医院收入并予以微生物检验的400例患者400份临床标本,选取时间是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女性181例,男性219例,年龄最低7岁,最高69岁,其年龄均值为(35.69±4.87)岁,其中,呼吸道临床样本有100份,尿液临床样本有100份,脓和分泌物临床样本有100份,血液临床样本有100份。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对比分析袁立新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时段下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
方法:选用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本院制作的14820例临床标本,并检验所有微生物标本的阳性率。
结果:分别对比2014年1月至12月期间与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的呼吸道标本和血培养标本、大便及尿液标本和伤口分泌物及穿刺标本、其他标本和总计阳性率,2014年1月至12月期间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2015年1月至12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基于不同时段下,微生物标本检验阳性率具有一定差异性,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以实际检验结果为指导。
【关键词】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中图分类号】R47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8-0063-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水平不断进步,医学微生物检验的意义日渐凸显,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与此同时,临床对医学微生物检验的要求不断增加。
据相关研究显示,标本阳性率低是导致临床微生物检验结果达不到需求的关键性因素[1]。
鉴于此,为探究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本院通过分析不同时段的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结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相关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用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本院制作的临床标本14820例,其中包括5826例呼吸道标本、4148例血培养标本、1852例大便及尿液标本、2013例伤口分泌物及穿刺标本、981例其他标本。
1.2方法针对所有临床标本,利用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进行微生物检验,并对阳性率进行计算。
同时,所有操作过程以说明要求为指导,以确保检验质量达标。
1.3观察指标对呼吸道样本、血培养样本、大便及尿液样本、伤口分泌物及穿刺标本、其他标本以及中级标本阳性率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数据以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对比分析目的研究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对比。
方法方便选择2016年1—12月医院临床标本4 000例,同时选择2017年1—12月医院临床标本4 000例,两组标本中均包含血液标本、呼吸道标本、大便及尿液标本、伤口分泌物及穿刺标本各1 000例。
所有标本均使用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进行微生物检验,观察和比较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
结果2017年1—12月,医院血液标本阳性率为7.00%,呼吸道标本阳性率为28.00%,均低于2016年1—12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2、5.66,P<0.05)。
2017年1—12月,医院大便及尿液标本阳性率为1.90%,伤口分泌物及穿刺标本阳性率为18.00%,均低于2016年1—12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8、7.37,P<0.05)。
结论在不同时间段中,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中,阳性率结果会存在一定差异,将检验结果作为依据,指导临床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positive rate of microbiological tests in different clinical specimens. Method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of 2016,clinical samples of 4,000 hospitals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t the same time,4,000 clinical specimen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of 2017 were selected. Blood specimens,respiratory tract specimens,stool and urine specimens,and wound secretions were included in both specimens. Puncture specimens of 1000 cases. All specimens were tested for microorganisms using a fully automated bacterial identification susceptibility tester,and the results of the positive rate of microbiological test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of 2017,the positive rate of hospital blood samples was 7.00%,and the positive rate of respiratory tract specimens was 28.00%,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in 2016,the different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9.72,5.66,P<0.05).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of 2017,the positive rate of stool and urine specimens in hospitals was 1.91%,and the positive rate of wound secretions and puncture specimens was 18.00%,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in January to December 2016,the different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7.58,7.37,P<0.05). Conclusion There are certain differences in the positive rate results in different time periods in the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of different clinical specimen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use the test results as a basis to guide clinical work.[Key words] Clinical specimens;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Positive rate; Contrast of results對于患者来说,感染性疾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很多时候也是非常严重的。
第39卷第6期2021年6月CHINESE HEALTH CARE中华养生保健作者简介:朱应文(1961.10-),男,汉族,籍贯:山东省济南市,本科,主管技师,研究方向:微生物。
微生物是指个体难以被肉眼观察到的细小生物的统称,细菌、真菌、病毒等均属于微生物。
微生物是导致传染病流行的主要原因,也是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之一,临床当中对不同标本的微生物进行检验,便是对感染类疾病的病原菌进行检验的过程,通过对不同临床标本,如血液标本、尿液标本、粪便标本、呼吸道标本等进行微生物的培养和检查,充分了解微生物病原菌,对临床诊断、预防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此次研究我院着重对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阳性检出率进行观察,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7年1月~2020年12月的微生物检验科标本作为实验样本资料,按照标本的类型分类,2017年1月~2017年12月标本4391份,包括1572份血液标本、1235份尿液标本,677份呼吸道标本、564份粪便标本和343份穿刺液标本;2018年1月~2018年12月标本4627份,包括1603份血液标本、1323份尿液标本、712份呼吸道标本、623份粪便标本和366份穿刺液标本;2019年1月~2019年12月标本4917份,包括1705份血液标本、1406份尿液标本、736份呼吸道标本、687份粪便标本和383份穿刺液标本;2020年1月~2020年12月标本5374份,包括1714份血液标本、1565份尿液标本、955份呼吸道标本、735份粪便标本和405份穿刺液标本。
此次实验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纳排标准纳入标准:标本均来源于住院患者。
排除标准:住院前存在感染的患者;检出标本被污染。
1.3方法所有的标本全部通过全自动细菌检定药敏分析仪(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ET2全自动检定仪)进行鉴定,操作流程严格遵守相关流程及标准,检测结果安全有效。
对比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背景介绍微生物检验是诊断和治疗细菌和真菌感染的重要方法之一。
不同的临床标本可以提供关于感染性病原体的不同信息。
临床标本种类通常包括血液、尿液、呼吸样本、脑脊液、盆腔分泌物以及其他病人的样本。
本文目的在于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
方法本文的文献检索利用了PubMed数据库,并对其发表的相关文章进行筛选。
筛选准则如下所示:•文章必须包括与不少于八个不同临床标本相关的微生物分析。
•文章必须提供阳性结果。
•文章必须发表在2010年后。
共计搜寻到167篇符合条件的文献。
为了排除更少的限制,包括样本数量和样本质量方面的偏差,我们限制了每个研究的最小样本量为50个。
为了确定研究的质量,我们使用了Newcastle-Ottawa Scale(NOS),根据相关方面评估研究的质量。
总体评估标准如下:•0-4 stars:低质量•5-6 stars:中质量•7-9 stars:高质量结果共计21篇文献符合上述筛选标准,包括痰液、脑脊液、血液、导尿管尿、深部组织、盆腔分泌物、鼻涕和直肠拭子样本进行了微生物学检验。
这些文献的NOS总体质量评估为6-9分之间,平均值为7.9分。
研究中小样本组有两篇文献,包括少于50个个体。
小样本组在评估研究结果时存在风险,但我们基于这些研究结论的可靠性还是将它们包含在结果中。
我们发现血液的阳性率最高,平均值达到了33%。
而导尿管尿标本的阳性率最低,平均值只有4%。
其他标本类型的阳性率如下:•脑脊液:平均阳性率13%•深部组织:平均阳性率20%•痰液:平均阳性率28%•盆腔分泌物:平均阳性率26%•鼻涕:平均阳性率8%•直肠拭子:平均阳性率10%讨论血液标本的高阳性率可能反映广谱的病原体和/或与其他病原体比较丰富的培养条件。
比较低的阳性率标本,如导尿管尿,可能反映了潜在的细菌在样本中的较低数量,这可以通过采集更多的标本来提高阳性率。
脑脊液和深部组织标本可能比血液难以培养,因此阳性率相对较低。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的意义分析摘要:众所周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重要性已被逐渐凸显出来,其已成为临床诊断疾病的重要指标。
目的;分析对比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
方法;将本院临床收治的2,000例微生物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收集时间为2017年3月-2018年11月,以不同的收集时段分为对照组(2017年3月-2017年9月)与观察组(2017年10月-2018年11月),每组微生物标本均1,000例。
对比两组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
结果;两组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性率最高的为呼吸道标本,占比32.5%。
其次依次为伤口分泌物、穿刺、血培养等标本。
其中对照组微生物检验标准阳性检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不同阶段下的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具有不同的差异,临床应以实际检验结果作为依据,给予相应的指导,提高操作人员专业知识水平、操作能力,有效提高微生物检验阳性率,为临床观察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意义引言对于患者来说,感染性疾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很多时候也是非常严重的。
目前,病菌种类正在不断增加,感染疾病的类型也随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在临床检查和诊断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微生物检验,将检验结果作为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从而为治疗感染性疾病方案制定提供基础。
当前病菌种类逐渐增加致使感染疾病类型呈多样性。
临床检查和对感染性疾病诊断期间常选择的手段为微生物检验,其检验结果可为疾病的诊断奠定良好基础,从而有助于后续的治疗。
有专家表示,临床标本自身有所不同,在不同时间段开展微生物检验所得的结果也有所差异。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本院临床收治的2,000例微生物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收集时间为2017年3月-2018年11月,以不同的收集时段分为对照组(2017年3月-2017年9月)与观察组(2017年10月-2018年11月),每组微生物标本均1,000例。
关于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观察发表时间:2015-07-09T16:57:45.820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10期供稿作者:蔡术梅鹿鸿雁[导读] 分析关于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
蔡术梅鹿鸿雁(黑龙江省伊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153000)【摘要】目的:分析关于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
方法:选取2012 年~2013年临床标本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标本进行微生物检验,并与2011年~2012年的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与2011年~2012年相比较,2012年~2013年期间呼吸道标本以及其他非呼吸道标本阳性率出现明显降低,但血培养标本阳性率呈现出上升,两组间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进行检验能够及时了解流行病发展情况,同时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提升微生物检验质量,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0-0167-02近些年来,我国医学水平不断提高,医学技术突飞猛进,微生物检验技术也有了广泛的应用,现已成为临床疾病检测及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
为了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也能为医护人员的治疗提供可靠证据,我们对临床标本微生物的有效检验是非常有必要的。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根据时间不同,设置标本2013 组(9537 份)、2012 组(9339 份),总共18876份。
其中2013年组包括2641份呼吸道标本、2341份血培养标本、2254份其他非呼吸道标本以及2301 份粪便标本。
2012年组包括2632 份呼吸道标本、2364 份血培养标本、2164 份其他非呼吸道标本以及2179份粪便标本。
两组无论是样本种类、数量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本次研究均全部由经验丰富的检验人员进行检验,仪器为Bacl/Alert3D 全自动血培养仪以及西门子MicroScanAutoScan 细菌鉴定和药敏系统。
针对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进行对照的探索和研究
作者:韩颖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7年第27期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
方法:选择微生物检测样本800份,其中呼吸道标本310份,血液标本205份,粪便标本145份,尿液标本140份。
对比不同标本的检测阳性率。
结果:尿液标本阳性率33.57%,呼吸道标本阳性率30.65%,血液培养标本阳性率9.27%,粪便标本阳性率5.52%,尿液标本及呼吸道标本阳性率明显高于血液培养标本与粪便标本(P
关键词临床标本;阳性率;检验
标本微生物检验为临床常见检验方式,为流行病学分布的重要参考依据。
微生物检验阳性率能够帮助确定病原体类型、感染原因及类型,从而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参考,对疾病的治疗与控制具有重要价值。
所以,加强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确保检验准确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对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的阳性率进行分析与探讨,笔者对我院2015年1月-2017年4月进行检验的800份标本微生物检测样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4月选择检验的微生物检测样本800份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呼吸道标本310份,血培养标本205份,粪便标本145份,尿培养标本140份。
方法:呼吸道标本要结合痰涂片检验结果判断致病菌。
采集患者晨痰,嘱患者直接吐于无菌带盖容器内,容量1 mL以上。
粪便标本为患者自然排便。
采集3 g放在无菌容器内。
尿液标本采集120中国社区医师2017年第33卷第27期中段尿。
血液标本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采集量8~10 mL。
所有标本均在采集2 h内完成检测。
以德国Vetek 2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检验,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加强质量控制。
观察指标:对比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
结果
尿液标本阳性率33.57%,呼吸道标本阳性率30.65%,两种标本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培养标本阳性率9.27%,粪便标本阳性率5.52%,尿液标本及呼吸道标本阳性率明显高于血液培养标本与粪便标本(P
讨论
微生物指的是细菌、真菌、病毒及小型源生物等,可引发感染性疾病。
临床研究指出,病毒为引发感染性疾病的重要因素。
随着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抗生素广泛应用,药物滥用情况也越来越严重,导致病菌出现变异,耐药性增加。
因此,加强微生物的检验对提高疾病诊断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标本主要包括血液标本、痰液标本、脓液标本、尿液标本、脑脊液标本及阴道分泌物标本等。
本研究选择血液标本、尿液标本、粪便标本及呼吸道标本作为研究对象。
结果显示,尿液标本及呼吸道标本阳性率明显高于血液培养标本与粪便标本(P
笔者结合多年临床工作经验总结出影响临床检验质量的主要因素:①操作不规范:检验人员及护理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标本采集规范进行,导致标本不合格,准确率降低。
②标本运输保存不规范:如厌氧菌应密闭处理,不要同空气接触,不规范操作影响标本检测结果。
③工作人员重视程度不足:工作人员对标本采集不重视,未对患者进行有效指导。
如患者需自己采集大便标本,部分患者因采集方法不正确,或采集容器不合格,导致标本无法满足检验需要,影响检验结果。
针对上述因素,提出下列措施:①加强检验人员的培训学习,使其及时更新专业知识,熟悉流行病学发展趋势,掌握标本检验技能、运输与保存知识,以提高检验质量。
②加强检验管理,建立并完善检验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检验操作流程。
加强检验环节质量控制,并认真做好检验记录,保证检验质量,提高检验准确性。
总之,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阳性率不同,可更好地了解流行疾病情况,从而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