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改革方案:语文试题六大变化

高考改革方案:语文试题六大变化

高考改革方案:语文试题六大变化
高考改革方案:语文试题六大变化

高考改革方案:语文试题六大变化

高考改革方案:语文试题六大变化

最近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百年语文的回顾与展望”首届语文教育论坛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温儒敏分析了未来语文高考命题可能发生的六大变化。

变化一:命题将更加科学,更注重考察能力

这里的“能力”,一方面是指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另一方面是指与此相关的思维的能力。

以前的语文考察更注重知识的掌握及其熟练程度,今后的高考仍然会考察知识方面的内容,但比重可能会有所减少,而且考核方式也可能从考察记忆转化到考察运用。

温儒敏说,教育部正在组织相关部门重点研究基础教育语文学科质量检测体系,包括检测工具、模板、手段的制作,虽然主要是面向学业水平考试的,但其某些原理、方法也可供高考语文参照。

估计未来几年,高考语文的命题将从过多依赖经验,转向适当运用先进的测量理论和命题技术。

比如,如何提高语文高考的信度和效度,命题如何设定适当的区分度和难度系数,怎样的题更能考察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各种题型如何搭配,等等,都将会有更科学、更有可操作性的设定。

变化二:命题所依赖的材料范围将大大拓展

温儒敏说,现在全国卷和各省市卷的命题有很多是依赖题库的,而多年建立的题库覆盖的范围偏窄,不足以支持高考语文的改革。因此一些省市可能会致力于题库的建设和扩容。

现在高考语文命题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依赖的材料主要是文学方面的,也就是“文学化”太过了。这当然也受制于整个语文教学的状况。

在温儒敏看来,中学多学点文学是可以的,但不能都是文学。“我看到去年某市的语文卷,六七道大题全都是文学类的,很少涉

及其他领域。这恐怕就不太合适。”

其实这几年有些省市的语文高考已经注意到这一偏向,逐渐拓宽命题的材料来源。

比如,2013年的全国卷和一些地方卷,命题材料覆盖面就比以

往要宽得多,除了文学,还有哲学、历史、科技、社会、经济、时

政等。估计这也会是今后改革的一个方面。

变化三:更加注重逻辑思辨能力的考查

这是多年来语文高考的弱项,现在越来越受到质疑。

几年前温儒敏曾在《人民日报》等媒体呼吁,语文高考特别是作文命题,要适当往理性靠拢。去年全国卷的阅读题,就采用了“非

连续文本”,给一组材料,观点并不连贯,甚至彼此相左,让考生

去辨识、归纳和发挥。

温儒敏表示,新高考语文试卷中这种“非连续文本”材料阅读题会增加,而且分值不低。“有点类似于考公务员的‘申论’,看重

的是思辨能力。可见命题者开始重视朝理性考察这个方向努力。”

现在的学生大量使用网络,思维碎片化、绝对化的现象非常常见,普遍缺乏逻辑思维训练,缺少理性分析能力。高考语文对此责无旁贷,一定会想办法去引导和改善。

变化四:阅读材料量会增加,有意识地考查阅读情况

在温儒敏看来,现在的语文课最大的毛病是“千人一面”:只注重精读精讲,注重做题,读书很少,学过语文却不怎么喜欢读书,

这样的语文课是失败的,语文素养更无从谈起。

“课标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是有针对性的。”

近年来已有个别省市高考语文开始重视考察读书的情况,甚至围绕课外阅读情况的考察来设计试题。

2017年成考高起点语文作文历年真题整理

2017年成考高起点语文作文历年真题整理 导读:本文2017年成考高起点语文作文历年真题整理,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2015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考试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在暴雨中,100多个孩子站成两排,手举雨伞,相向而立,搭起了一座近200米长的遮雨“彩虹桥”。没带伞的孩子,可以通过这座“桥”到食堂就餐。近日,这组拍摄于某中学校园内的温馨照片,在网络中引发热议。部分网友的留言如下: 甲:“这是雨中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乙:“这是不是学校在利用学生作秀?” 丙:“我们为什么不能温情一点看待这件事呢?你没看见孩子们在欢笑吗?” 请根据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014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考试作文 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60分) 进步是文明的动力,是发展的需要。请以“进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2013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考试作文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请结合自己的学习

体会或经历,以“学与思”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012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考试作文 《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荀子》说:“修身自强。”古人的这些论述,是不是在你的心里产生了共鸣?根据以上论述,结合自己的体会或生活经历,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60分) 2011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考试作文 选择,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面对。我们一次一次做出选择,也就意味着一次一次接受生活的邀请,见证生活的丰富与厚重。请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60分) 2010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考试作文 “执着”在佛教的教义中原指对尘世事物的追逐不舍。但是对于尘世中的人来说,执着乃是一种美好的品质。古往今来有成就的人,他们身上往往都凝聚着一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精神。 请以“执着”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50分) 2009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考试作文 1.(20分)我们每个人都有跟别人约会的经历。假如你在一次跟亲

全国高考语文图文转换的综合高考真题分类汇总含答案

一、高中图文转换专题训练 1.下面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标识,请仔细观察标识,理解标识要素的内涵,填写下面介绍词中的空缺部分,每空不多于6个字。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标识由正圆形、写意的司南、①________、北斗星等主要元素组成,充满了浓厚的②________气息。北斗星自古是人们用来辨识方位的依据,司南是我国古代发明的③________的仪器,两者结合彰显了中国古代的④________成就。该标识象征着卫星导航系统星地一体,为人们提供⑤________服务,同时还蕴含着我国卫星导航系统的名字——“北斗”。网格化地球和中英文文字彰显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⑥________的宗旨。【答案】太极阴阳鱼;中国传统文化;辨别方向;科学技术;定位导航;服务全球 【解析】【分析】本题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标识图,请仔细观察标识,理解标识要素的内涵,根据语境填写介绍词中的空缺部分即可。 故答案为:太极阴阳鱼;中国传统文化;辨别方向;科学技术;定位导航;服务全球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和补写句子的能力。图文转换,要求考生将图表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信息,但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这类题答题思路是:先看标题,再看图示,不放过图示中的文字,然后概括答题。补写句子需要学生阅读全文,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和句式填写合适的句子,使之形成一个整体。 2.下面是对三个阶段出生的中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研数据,根据要求答题。 类别身高(平均)体重(平均)身体机能综合素质(基数为100) 80后158.5厘米41.3公斤99.04 90后160.6厘米43.1公斤96.37 00后162.8厘米46.5公斤93.86 (2)根据你对生活的认识,简要说说出现表中现象的原因(不超过20字)。 【答案】(1)90后、00后中学生,平均身高、体重都较80后增加了,但身体机能综合

2018年成人高考语文试题整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是( ) A.《孟子》 B.《论语》 C.《庄子》 D.《老子》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提出者是( )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荀子 3.《谏逐客书》中,“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所采用的修辞方法是( ) A.比喻 B.层递 C.对偶 D.对比 4.《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 A.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 B.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C.满招损,谦得益

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5.“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这段话所用的逻辑论证方法是( ) A.演绎、对比 B.归纳、对比 C.类比、归纳 D.对比、比喻 6.鲁迅在《灯下漫笔》中,用“人肉的筵宴”为喻是为了说明( ) A.中国文明的实质 B.中国精神文明的核心 C.奴化心态 D.中国历史的可怕 7.《郑伯克段于鄢》中“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国之一”的意思是( ) A.参加国之一 B.三个国家中的一个 C.三个国都中的一个 D.国都的三分之一 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原出处是( ) A.《史记》 B.《论语》 C.《左传》 D.《资治通鉴》

9.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中,与刻画南霁云性格的描写无关的是( ) A.博闻强记 B.拔刀断指 C.义不忍食 D.射塔明志 10.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 A.白居易 B.刘禹锡 C.柳宗元 D.李白 11.茅盾的第一篇长篇小说是( ) A.《幻灭》 B.《子夜》 C.《霜叶红似二月花》 D.《虹》 12.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三部曲最著名的是( ) A.《蚀》三部曲 B.“爱情三部曲” C.“激流三部曲” D.“抗战三部曲” 13.“分崩离析”“贻笑大方”“形影相吊”三个成语依次出自( ) A.《季氏将伐颛臾》《庄子·秋水》《陈情表》

成考高起专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

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默.不作声磨.坊蓦.然墨.守成规 B.怦.然心动蓬.勃烹.饪朋.比为奸 C.摇.唇鼓舌遥.望造谣.杳.无音信 D.束.手无策宽恕.赎.罪述.而不作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防范兼收并蓄流离失所过尤不及 B.配给染眉之急貌合神离旗开得胜 C.企盼相机行事手疾眼快置若罔闻 D.滞留曲指可数借古讽今昭然若揭 3.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不管是修缮是重建,对于文化遗迹来说,要义在于保存。圆明园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把它完全铲平,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多么得不偿失。何必要抹去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夜的残梦。吏何况,收拾起来的前夜的残梦,今日的游戏。 A.或即使仅是不是 B.还如果仅是不是 C.还如果不是只是 D.或即使不是只是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深厚的艺术功底,是很难写出高的作品来的。 ②这座经历了数百年风雨的古塔。,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 ③任何人都可能被别人批评和议论,但必须是的和实事求是的。 ④恶劣的自然条件极大地着这个边远小镇的经济发展。 A.晶位侵蚀善煮制约 B,品格侵袭善意限定 C.品格侵蚀诚意限定 D.品位侵袭诚意制约 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消除贫困奖评选表彰活动”,旨在评选表彰那些为中国的扶贫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B.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精神领地,其他人不要以为凭借善良就可以随意闯入。

C.我深切体会到翻译在促进国家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巨大的 D.嘈杂的拍摄现场本来鸦雀无声、一片寂静,大家都用眼神敬意地注视着这位敬业的老导演。 6.填人下面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休养。江岸后面是起伏的山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林。 A.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帆影点点的江面上波光粼粼,B.那儿的景色真美!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江面上帆影点点,波光粼粼,C.那儿的景色真美!六和塔在钱塘江边矗立着,江面上帆影点点,波光粼粼, D.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六和塔在钱塘江边矗立着,帆影点点的江面上波光粼粼,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7—10题。 科学把很大的热情投入到了对忧郁的解析而不是对开怀喜悦的理解当中。研究者们早就知道,愤怒和压抑会让我们生病,甚至死亡。可是.他们猜想.像乐观、好奇和狂喜——那种想张开臂膀,为春天的甜蜜而高歌一曲的冲动——这类的感觉,不仅使人生值得留恋,而且会使寿命极大地延长。他们认为,欢笑可以驱除紧张感对人体产生的锈蚀性影响,欢乐的人比好发脾气和喜欢诉说的人活得更长。 为什么幸福感有利于健康,人体处于狂喜状态时,身体内部有什么事情发生了呢?近来引起科学家注意的是由脑垂体分泌出来的荷尔蒙。可是,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实验仅限于啮齿类动物,行为科学的学者们好像不太情愿去追寻一种可爱药物在人类当中的应用。医生们宁愿把精力集中在一些严肃的事情上,也就是使人们生病的一些东西上。 令人伤心的是,太多科学家都以负面的角度来看待幸福感这个问题。他们认为,幸福之所以被认为有益健康,是因为它能解忧消愁。可是,哪怕最死板的研究者也都知道,真正的喜悦远非只是压抑的缺失;它本身就有其决定性的积极存在状态——一种成熟的、美妙的感觉。研究者们说,他们很难理解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无法在实验室里重现这种感情。你可以让人发火,让人好奇,可是很难让实验者产生幸福感,除非给他们一些致幻剂。 但是有种喜悦的确是可以进行实验室分析的,那就是笑。当你欢笑的时候,你的肌肉、脖颈和肩头都很快地收紧和放松,心率和血压都会增加,呼吸时断时续,更加深沉。当笑声减下来的时候,你的血压和脉搏都有可能会沉下来,慢下来,直到比这场欢喜开始前更为适合健康的体态。大笑还有助于抵消不适感,在一项实验中,给一组学生看杂耍演员的录像节目,他们要比另一组观看插花艺术讲解录像的学生能够忍受更高的电流强度刺激。当然,对一些“病理性大笑”,医生们会用.注射镇定剂来停止它——这时医生们的脸上会凝结着欢欣的微 笑。 7.下面对第十段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家认为,愤怒和压抑是忧郁的两种表现形式 B.科学家认为,为美好的春天高歌是典型的喜悦情境 C.科学家认为,喜悦可以使人留恋生命、延年益寿 D.科学家认为,紧张感是一种有益于生命的情绪 8.下面对第二段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脑垂体分泌出来的荷尔蒙是喜悦状态的生理反应 B.“一种可爱药物”是只对啮齿类动物才有特效的药物

2020年成人高考高起专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0年成人高考高起专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0年成人高考高起专语文试题及答案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都可能会接触到试题,试题可以帮助参考者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好的试题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2020年成人高考高起专语文试题及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语言知识与语言应用(共24分,每小题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词义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荣膺众望所归(众人所敬仰的) 瞻顾韦编三绝(读书刻苦勤奋) B.端倪(事情的眉目) 高山流水(路途艰险难行) 附庸各行其事 C.表帅曾经沧海(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 涵养席不暇暖(奔走忙碌,没有坐定的时间) D.缄口(闭口不说话) 大家风范(人们学习的榜样) 报歉不可企及答案:A 2.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现在的电视连续剧,十几集、几十集的习以为常。 B.这次在浦东的参观尽管浮光掠影,但是仍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他俩同窗八载,一直是相敬如宾,从来没有为琐事吵过架。 D.“新的文化观念”日趋多元化,常常让我们莫衷一是。 答案:D 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冰心作为倡导母爱的著名女作家而受到人们祟敬。 B.浓郁的情韵和深刻的哲理水()交溶,增强了文章魅力,感染着亿万读者。 C.广州因承诺将这次全国采购会办成非赢利的会议而获得了最多的选票。 D.这部传记,以朴实淳厚的语言为世人展示了将军们鲜为人知的人生境遇。 答案:D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许多看到过极光的人在描写极光时往往语焉不详,只说些“美得语言无法形容”之类的话。 B.宽带上是电信业的热门,但推广太慢,这是因为它的价格过高让市民叹为观止。 C.尽管使用纯净水是否有益健康依然是人言啧啧,但纯净水进入千家万户已是不争的事实。 D.以巴冲突愈演愈烈,美伊战争迫在眉睫,中东局势战云密布,这使许多投资者退避三舍。 答案:A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把__________家里受苦的情况都讲了出来。 ②鲁迅主编的刊物__________反动当局查封了。

2015年全国成人高考语文试卷(真题)

2015 年全国成人高考语文试卷(真题)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 I 卷 1 至 4 页,笫 II 卷 5 至 10 页。 第 I 卷(选择题,共 40 分) 注意事项: 1、答第 I 卷前,考生须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规定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试卷中每题只选择一个答案,选出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知识与语言运用。(共 24 分,毎题 4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 毗邻琵琶筚路蓝缕 B. 伶仃拎包身陷囹圄 C. 格式楼阁恪尽职守 D. 拾掇点缀忧心惙惙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乖戾过谦荒无人烟 B.松驰聒噪看风使舵 C.聆听门禁天翻地复 D.双贏户藉言简意骇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支靑年足球队旗鼓相当,比赛进行得非常激烈。 B.大佛湾的上万尊雕像居然无一雷同,这在中国石窟艺术中绝无仅有。 C.为了改变经济困难的现状,老李不得不明珠暗投,开始四处打工。 D.卢梭晚年写的《忏悔录》成为世界文学史上别具一格的名著。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从巴丹吉林沙漠西端的戈壁向北张望,的戈壁一色铁青,稀疏的骆驼草棵棵憔悴,一棵和另一棵之间距离很远,像是的战士,伫立在广漠的戈壁当中,看日月轮转,大风奔流,饱受严寒和烈日侵袭,这仿佛是它们的宿命。 A.一望无边独树一帜根深蒂固 B.阔大无疆孤立无援与生俱来 C.阔大无疆独树一帜与生俱来 D.—望无边孤立无援根深蒂固

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2018年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第Ⅰ卷 一、(24分,每小题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狰狞zhēng诤.言挣.脱峥.嵘岁月铁骨铮铮 .. B.撩拨liáo潦.倒燎.原眼花缭.乱寥.若晨星 C.悭吝qiān歼.灭虔.诚潜.移默化阡.陌纵横 D.缉拿jī编辑.作揖羁 ..旅生涯疾.言厉色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是(). A.积腋成裘猝不及防曲突徙薪群贤必至 B.瓦釜雷鸣歪风邪气目光如聚铤而走险 C.优柔寡断源远流长钟灵毓秀常年累月 D.自立更生遗笑大方弱不经风气势汹汹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勇往直前的汩汩泉水相信,在岁月的过滤与涤荡下自己将永远一脉。 ②由于摆脱了功利之争,田园山水诗人便有了一种恬静的心境。 ③时间的长河无影无形,看不见摸不着,每天都在悄无声息地。 A.清莹淡薄流失B.轻盈淡泊流失 C.轻盈淡薄流逝D.清莹淡泊流逝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是实干家,而不需要那些大巧若拙 ....的智叟式的人物。

B.在俄罗斯流光溢彩 ....的古典文学长廊里?有不少卷帙浩繁的文学巨着值得我们流连。 C.百位知名学者十余年来殚精竭虑 ....,通力合作,《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终于问世了。 D.工作缺乏通盘考虑,目无全牛 ....,顾此失彼,这是许多人干不好工作的重要原因。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出国的时候.父亲送给我的那套石印的前四史,充塞了我的半个行囊。 B.我区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首批改革38个试验区,从今年起进行课改实验。C.他的画作风格清新,色彩丰富,色调和谐,得到画界及评论界的一致好评。D.我国古代,为区别韵文和骈文,凡不押韵、不重对偶和排比的散体文章,一律称之为散文。 6.下列各句与上下文衔接得最好的一句是 鸽子是这城市的精灵。它们眼里,收进了多少秘密呢? A.它们是惟一的俯瞰这城市的活物,有谁看这城市有它们看得清晰和真切呢?每天早晨,有多少鸽子从波涛连绵的屋顶上飞向天空! B.每天早晨,有多少鸽子从波涛连绵的屋顶上飞向天空!它们是惟一的俯瞰这城市的活物,有谁看这城市有它们看得清晰和真切呢? C.它们是惟一的俯瞰这城市的活物,每天早晨,有多少鸽子从波涛连绵的屋顶上飞向天空!有谁看这城市有它们看得清晰和真切呢?

2017年成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年成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阅读《长亭送别》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l一23小题 [端正好]碧云走,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2l、前四句所写的景与送别有何关系?(4分) 22、分析“晓来谁染霜林醉7总是离人泪”的修辞方法与含义。(4分) 23、这段曲词表现了莺莺怎样的情感?(2分) (二)阅读《陈情表》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4—26小题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剌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遗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24、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 除: 猥以: 当: 笃: 25、在这一段中,作者是如何阐明自己的矛盾心理的?(4分) 26、简述这一段的主旨(2分) (三)阅读《晏子春秋》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7—29小题。

灵公①好妇人而丈夫饰②者。国人尽服之③。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裳,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④。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者,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⑤也。”公曰:“善。”使内勿服,不逾⑦月,而国人莫之服。 注①灵公:指卫灵公。②丈夫饰:穿男子服装。 ③尽服之:都跟着穿戴男子服怖。④相望:指国人纷纷埋怨责怪 ⑤为:指“穿” 27、解释下列字的含义。(4分) 公使吏禁之曰使( ) 使内勿服使( ) 女子而男子饰者者( ) 相望而不止者.何也? 者( ) 28、分析“悬牛首于门”和“卖马肉于内“各喻指什么。(4分) 29、灵公有禁不止的原因是什么?它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38小题,共30分。 (一)阅读《风波》中的一段文字,回答30—32小题 现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他相当的尊敬,相当的待遇了。到夏天,他们仍旧在自家门口的土场上吃饭;太家见了,都芙嘻嘻的招呼。九斤老太早做过八十大寿.仍然不平而且康健。六斤的双丫角,已经变成了一支大辫子了;伊虽然新近裹脚,却还能帮同七斤嫂做事,

2020高考语文语言表达图文转换之漫画类+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语言表达图文转换之漫画类 ——高考语言表达图文转换之漫画类 漫画以生活为土壤,以画面为契机,在方寸之间展现生活百态。它是浓缩化的生活。其特点是夸张、象征、幽默、讽刺、典型、以小见大。 漫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标题、画面、画中字。其中标题明示或暗示主题,有无并存;画面是漫画主体,也是寓意所在;画中字提示或补充画面,有无并存。 漫画类高考考点:1.描述漫画内容;2.揭示漫画寓意;3.拟定漫画题目。现仅就前两个考点作一梳理点拨。 解题思路上:观察(整体、局部)→分析(原因)→联想(现实)。 答题方法上:描述—整体及局部特征。寓意—抓住画面特征,联系社会现实。 例一:请描述下面漫画的内容并揭示寓意。 步骤一:观察。整体:老鼠,两个人。 局部:老鼠背着“造假商”袋子,大汗淋漓,脑中想“一场虚惊……”。两 个人戴着红袖章,口大张,手中举着写有“假”“打”二字的牌子。 步骤二:分析。原因:原因:只有口号,没有行动。 步骤三:联想。现实:现实:政令执行者搞形式主义。 组织答案如下: (1)描述:图中有一只老鼠和两个人。左边一只老鼠大汗淋漓,背着写有“造假商”字样的包袱跑在路上,旁边两个戴红袖标的人张口大喊,分别手举写有“假”、“打”二字的牌子,老鼠在想:“一场虚惊,原来不是打假啊……”(描述—整体及局部特征) (2)寓意:漫画运用语言的倒置机趣,本为“打假”却成了“假打”,讽刺了叶公好龙的政令实施者。(寓意—抓住画面特征,联系社会现实) 语言表达是高考题的创新基地,以考点为基础,以生活为土壤,大搞创新,派生出种类繁多的新题型。如漫画题中的拟写标题、公益广告词、评析漫画等。万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万变,掌握要领,便可迎刃而解。 2.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漫画的概念、特点及组成。 2、明确高考漫画题型的命题形式。 3、掌握漫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2018年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第Ⅰ卷 一、(24分,每小题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狰狞zhēng 诤.言 挣.脱 峥.嵘岁月 铁骨铮铮.. B .撩拨liáo 潦.倒 燎.原 眼花缭.乱 寥. 若晨星 C .悭吝qiān 歼.灭 虔.诚 潜.移默化 阡. 陌纵横 D .缉拿jī 编辑. 作揖. 羁.旅生涯 疾. 言厉色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是( ) . A .积腋成裘 猝不及防 曲突徙薪 群贤必至 B .瓦釜雷鸣 歪风邪气 目光如聚 铤而走险 C .优柔寡断 源远流长 钟灵毓秀 常年累月 D .自立更生 遗笑大方 弱不经风 气势汹汹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勇往直前的汩汩泉水相信,在岁月的过滤与涤荡下自己将永远一脉 。 ②由于摆脱了功利之争,田园山水诗人便有了一种恬静 的心境。 ③时间的长河无影无形,看不见摸不着,每天都在悄无声息地 。 A .清莹 淡薄 流失 B .轻盈 淡泊 流失 C .轻盈 淡薄 流逝 D .清莹 淡泊 流逝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是实干家,而不需要那些大巧若拙.... 的智叟式的人物。 B .在俄罗斯流光溢彩.... 的古典文学长廊里?有不少卷帙浩繁的文学巨着值得我们流连。 C .百位知名学者十余年来殚精竭虑.... ,通力合作,《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终于问世了。 D .工作缺乏通盘考虑,目无全牛.... ,顾此失彼,这是许多人干不好工作的重要原因。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我出国的时候.父亲送给我的那套石印的前四史,充塞了我的半个行囊。 B .我区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首批改革38个试验区,从今年起进行课改实验。 C .他的画作风格清新,色彩丰富,色调和谐,得到画界及评论界的一致好评。

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高起专) 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自缢(yì) 伶俜(pīn) 编纂(zuǎn) 载(zǎi)笑载言 B.契(qiè)阔婀娜(nuó) 修茸(qì) 渐(jiàn)车帷裳 C.诘(jié)问诟(ɡòn)厉詈(lì)骂不可遏(è)制 D.解剖(pāo) 吐哺(pǔ) 煦(xū)暖熠(yì)熠发光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 A.锐智禅让厘定原墙周庭才华卓著 B.发祥国萃遨翔与世常辞皇恩浩荡 C.恬退对现逡巡有目共堵泰然自若 D.社稷鬻卖嗜好心悦诚服鼎鼎大名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科学传播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谁这样想,谁就会科学,最终将会危害科学。 ②近几年我国出土了大量先秦时期的典籍,使我们有可能对过去被判为伪书的作品重新加以。 ③每天赛季开始之前,足球队有关人员都要欧洲各国,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去请外援。 A.误解甄别周游 B.曲解鉴别漫游 C.误解鉴别漫游 D.曲解甄别周游 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这次试验眼着就要成功了,大家一定要坚持下去,千万不要懈怠,如果功亏一篑,实在可惜。 B.这些年来,他多次看到那些信誓旦旦的人物,一遇危难,就甩开朋友,甚至落井下石。 C.去年海淀区的六所学校申报高中示范校获得批准,今年又有四所学校申报,真是蒸蒸日上,形势喜人。 D.他这个人急公好义,性情耿直,见到一些低俗、丑陋的事情,绝不轻易放过,不可愤世嫉俗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继互联网、基因等名词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后,作为一种长度单位,“纳米”一词也越来越多地跃入人们的眼帘。 B.近几年来,青少年真、假性近视和眼病的大幅度上升与大屏幕彩电、电脑、游戏机的关系很大。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体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最新统编版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专题练习(及答案)优选

最新统编版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专题练习(及答案)优选 一、高中语文图文转换 1.阅读下面这幅华君武先生的漫画,然后说明画面内容并概括其寓意。 【答案】内容:画中的人全身缠裹着,腰间捆着带子,只露出一张脸。画面上写有画中人的独白:“永不走路,永不摔跤,永处襁褓。” 寓意:该画面讽刺了那种因惧怕失败、磨难和犯错误而自我保护起来,不再敢去进取和奋斗的人,批判了现实生活中逃避主义和“不作为”行为。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题目,图文转化的题目主要有解析徽标、解说题片、描述图片、分析统计图表和漫画等,此题属于分析漫画,分析漫画的题目主要有概括画面的内容,分析漫画的寓意,给漫画添加标题和解说词等题目,答题时首先立足于漫画的内容,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概括,然后注意漫画的劝诫意义,劝诫意义要从漫画夸张的手法中获取。 故答案为:内容:画中的人全身缠裹着,腰间捆着带子,只露出一张脸。画面上写有画中人的独白:“永不走路,永不摔跤,永处襁褓。” 寓意:该画面讽刺了那种因惧怕失败、磨难和犯错误而自我保护起来,不再敢去进取和奋斗的人,批判了现实生活中逃避主义和“不作为”行为。 【点评】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要分析构图要素,结合文字说明,理解漫画的寓意。 2.“象形诗”独具创意,特点鲜明。请概括以下诗作的内容,并阐释这首“象形诗”的创意。 花苞起 花蕊现 花瓣打开 花正艳 一阵风来满地 【答案】内容:描摹了一朵花从含苞到怒放并被风吹落满地的全过程。 创意:用“花”字的由小到大的变化来表现花朵盛开的过程,用对“花”这个字的笔画的拆解来表现花瓣被吹散零落的情状,形象而富有新意。 【解析】【分析】本题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一朵花从含苞到开败的过程。创意之处有两点,一是花字由小到大,表现花朵盛开的过程,二是最后表现花落满地,是将“花”字拆开,摆出散落满地的样子,形象生动。 故答案为:内容:描摹了一朵花从含苞到怒放并被风吹落满地的全过程。

最新成人高考试题(语文)

成人高考(成考)试题 【网络综合- 成人高考(成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文章。“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的是( ) A。《寡人之于国也》B。《秋水》 C。《五代史伶官传序》D。《谏逐客书》 2. “呕出一颗心来。——在我的心里”此诗句出自( ) A。《炉中煤》;B。《再别康桥》;C。《发现》;D。《我爱这土地》 3.《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 A。对比B。类比

C。象征D。烘托 4.《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驳斥司马光诬蔑新法种种谬论的驳论着眼点是( ) A。驳斥论点B。驳斥论据 C。驳斥论证D。驳斥态度 5.《灯下漫笔》中。鲁迅认为中国历史上的“中兴时代”是( ) A。人民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B。人民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C。人民想做主人而不得的时代 D。人民暂时做稳了主人的时代 6.《我爱这土地。的着力刻划的象征形象是( )

A。土地;B。暴风雨;C。鸟;D。温柔的黎明; 7.下列话。是《断魂枪》中孙老者说的( ) A。“下来玩玩。大叔!” B。“功夫早搁下了。已经放了肉!” C。“姓孙的一个老头儿。门外等着老师呢。把我的枪。枪。打掉了两次!” D。“我不逛。也用不着钱。我来学艺!” 8.《故都的秋》的中心旨意是( ) A。记述游览北京的经过 B。描写北京秋天“色彩浓” C。议论北京秋天“回味永” D。赞美北京秋天“色彩浓、回味永”

9.《香市》中写“革命”后香市的败落:社庙的左屋被“公安分局”借去做了衙门。左偏殿上又有“蚕种改良所”的招牌。这种表现方法是( ) A。对比反衬B。侧面烘托 C。类比生发D。象征暗示 10.《往事》中描绘大海的风姿。采用的主要修辞手法是( ) A。比喻B。比拟 C。借代D。层递 11.曹操诗歌的风格特点是( ) A。豪放飘逸B。通俗易懂 C。苍凉悲壮D。清新淡雅 12.作品有“诗史”称誉的盛唐诗人是( )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 大学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我国先秦时期着名的语录体散文集是( ) A.《孟子》 B.《论语》 C.《庄子》 D.《老子》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提出者是( )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荀子 3.《谏逐客书》中,“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所采用的修辞方法是( ) A.比喻 B.层递 C.对偶 D.对比 4.《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 A.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 B.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C.满招损,谦得益 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5.“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这段话所用的逻辑论证方法是( ) A.演绎、对比 B.归纳、对比 C.类比、归纳 D.对比、比喻 6.鲁迅在《灯下漫笔》中,用“人肉的筵宴”为喻是为了说明( ) A.中国文明的实质 B.中国精神文明的核心 C.奴化心态 D.中国历史的可怕 7.《郑伯克段于鄢》中“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国之一”的意思是( ) A.参加国之一 B.三个国家中的一个 C.三个国都中的一个 D.国都的三分之一 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原出处是( ) A.《史记》 B.《论语》 C.《左传》 D.《资治通鉴》 9.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中,与刻画南霁云性格的描写无关的是( ) A.博闻强记 B.拔刀断指 C.义不忍食 D.射塔明志 10.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

2020最全高考语文漫画类图表类徽标类图文转换8种形式归纳

2020最全高考语文漫画类图表类徽标类图文转换8种形式归纳 图文转换成为高考的一种热门题型,这需要引起考生的注意。一起来看图文转换三大类型(漫画类、图表类、徽标类)的题目怎么破! ·漫画类· 典型例题: 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 (1)给漫画拟出标题。要求:切合漫画含意,不得用“无题”做标题。 (2)用一句话说明漫画给你的启示,不超过30字。 易误分析 解答此类试题容易出现的问题是: 1.描述画面时观察不准,从而不能准确地概括漫画有关内容等。如本题中,未注意从屏幕中探出头来的人、“e”形的鱼钩以及写有“优惠”字眼的诱饵等,从而不能从“e”(网购)、“优惠”等角度切入给漫画拟出标题。 2.概括寓意、说明启示时就事论事,不能上升到道德、哲理、人性等层面阐述事理。如本题中,其寓意是网购中的“优惠”多有欺诈性等。 参考答案 (1)钓或欺骗何时休或警惕网购中的“优惠”欺诈 (2)网购要谨慎,细心防范在各种“优惠”条件下店家的欺诈行为。

技法点拨 1.读画面,把握画面要素。 漫画常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勾画出幽默、诙谐的画面,用以说明某种观点。因此应当先对漫画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并提取关键信息,如主要人、物的特征,画中人物的言行等。 2.巧联想,探究画面寓意。 在审读、想象的基础上,将画面信息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深入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挖掘漫画隐含的信息,比如讽刺对象是什么等,再结合漫画整体,进一步提炼画面的寓意。 3.抓关键,客观描述画面。 描述画面,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描述时一定要仔细观察画面上的人或物,抓住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一般有以下几种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主后次等。 ·图表类· 典型例题 (14新课标全国卷Ⅰ)下面是某中学暑期瑶族村考察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易误分析

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总动员29图文转换漫画含答案解析

图文转换漫画 1、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然后从两个方面概括这幅漫画的寓意。 2、阅读下面一幅漫画,根据要求答题。 1.请简要概括漫画的寓意。 2.针对漫画反映的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3、欣赏漫画《城市罐头》,按要求完成题目。 (1)结合漫画标题,用简明的话概括右边漫画的寓意,不超过50 字。 (2)漫画所反映的现实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写一段抒情性文字。要求: 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 不少于 80 个字。

4、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请描述画面主要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 5、下面是一幅漫画,请描述漫画内容并指出漫画的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 6、观察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 2.给漫画拟一个标题。

7、请描述下面这幅漫画的内容并说明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20个字。 8、下面这幅漫画反映了怎样的现象?对此,你有何看法?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0个字。 9、下图是一幅漫画,请先简要描述画面的内容,然后揭示漫画的寓意。 10、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并指出漫画的寓意。

11、请仔细阅读下面的这幅漫画,要求: (1)拟写标题(10字以内); (2)写出漫画的寓意(25字以内)。 (1)标题: (2)寓意: 12、观察下面这幅漫画,然后回答问题。 时间都去哪儿啦 1.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 2.试阐述作者设计这幅漫画的用意。 13、请说明下面这幅漫画的内容并揭示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字。

14、认真阅读下面这幅漫画,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并指出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15、下面是一幅漫画,请根据这幅漫画,完成下列题目。 1.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 2.说说该漫画所蕴含的寓意。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为大家整理了“2020年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方便大家复习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更多请关注我们的更新哦! 选择题 一、语言知识与语言应用(24分,每小题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 A.抢qiang 抢劫抢救呼天抢地抢班夺权 B.当dang 当日当真安步当车当仁不让 C.切qie 亲切切磋切中要害切肤之痛 D.处Chu 处方处境处心积虑处之泰然 参考答案:D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赡养涸泽而渔反聩哗众取宠 B.简练人才倍出作祟励精图治 C.杀戮严惩不贷修葺罄竹难书 D.整饬莫衷一是阔绰积毁消骨 参考答案:C 3.依次在横线上填上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近年来,全省对乱收费现象进行了专项治理,加大了查处力度,使之得到了有效__________。

②然而,当地有关部门仍固执己见,坚持这种破坏历史文化遗产的“旧城改造”,__________ 在1998年拆除了遵义会议会址周围的大片历史建筑。 ③北京的圆明园,自康熙四十八年起,先后__________ 了一百五十多年,荟萃了中外盛景,被誉为“万园之园”。 A.遏制私自修建 B.遏止擅自营造 C.遏止私自修建 D.遏制擅自营造 参考答案:D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假如语言能够生产物质材料,那么夸大其词的人就会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B.你说英语难学,其实无论学习什么,都会遇到一些困难,绝不会一帆风顺。 C.我们的办案人员要深入调查取证,不能片面地听取一家之言。 D.小错误也不能放过,须知集腋成裘,小错积多了,也会对工作造成大的损害。 参考答案:B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正因为阻力极其微弱,空气极其稀薄,所以这里是远程火箭和人造卫星活动的好场所。

2015成人高考语文试题

2015成人高考语文试题 一、语文知识与语言运用。(共24分,每题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 毗连琵琶筚路蓝缕 B. 伶仃拎包身陷囹圄 C. 格式楼阁恪尽职守 D. 拾掇点缀忧心慑慑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乖戾过谦荒无人烟 B.松驰聒噪看风使舵 C.聆听门禁天翻地复 D.双赢户籍言简意骇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两支青年足球队旗鼓相当,比赛进行得非常激烈。 B. 大佛湾的上万尊雕像居然无一雷同,这在中国石窟艺术中绝无仅有。 C. 为了改变经济困难的现状,老李不得不明珠暗投,开始四处打工。 D. 卢梭晚年写的《忏悔录》成为世界文学史上别具一格的名著。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从巴丹吉林沙漠西端的戈壁向北张望,的戈壁一色铁青,稀疏的骆驼草棵棵憔悴,一棵和另一棵之间距离很远,像是的战士,伫立在广漠的戈壁当中,看日月轮转,大风奔流,饱受严寒和烈日侵袭,这仿佛是它们的宿命。 A.一望无边独树一帜根深蒂固 B.阔大无疆孤立无援与生俱来 C.阔大无疆独树一帜与生俱来 D.一望无边孤立无援根深蒂固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电影《侏罗纪世界》公映前一周,制片方为影评人和有关专家组织过小范围试映,结果美言不多。 B.要改变目前教学内容繁、难、偏、重的状况,就必须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冲出课本和教学的误区不可。 C.科学家发现了大脑中能够控制恐惧的区域,这将有助于改进创伤后压抑症和焦虑症的治疗方法。 D.代表们从尚法守信、励学思进、务实求真等方面对如何更好地展现城市精神风貌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6.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贯通的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种梦境往往会被顽皮的鱼鹰搅破。 ②忽然间鱼鹰变得异常机灵,抖着翅膀扑进水里去,山影一时都搅碎了。 ③赶上天气晴朗,水面平得像玻璃,满江就会画着一片一片淡墨色的山影,模模糊糊的,使人恍惚沉进最恬静的梦境里去。 ④这时渔翁站起身伸出竹篙,挑上鱼鹰,一捏它的长脖子,那鱼便被吐进竹篓里去。 ⑤竹筏子的梢上停着几只鱼鹰,神气有点迟钝。 ⑥一转眼,鱼鹰又浮出水面,长嘴里咬着条银色细鳞的鲢子鱼,咕嘟地吞下去。 ⑦江面上不断漂着灵巧的小竹筏子,老渔翁戴着尖顶竹笠,安闲地倚着鱼篓抽烟。 A.①⑦⑥④②⑤③ B.③①⑤②⑦④⑥ C.①⑦②⑥③⑤④ D.③①⑦⑤②⑥④

【高考备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 一、漫画的定义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批评性的图画。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 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因为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具 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所以在语文高考卷中,漫画类的语言运用题、漫画类材料的立 意作文,便成为一种新颖别致的高考题型。 一幅漫画主要由标题、主体、注释三部分构成。 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人们漫画的主题思想,有的虽没有标题但一定有鲜明的主题;主体 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 注释是对画面情景的文字提示或注解。 通过对这三部分的仔细阅读,就能从整体上概括其寓意。一幅好的漫画,在给人们带来愉 快的同时,也给人以思考和警示。 二.如何读懂漫画? 几种漫画的观察角度: 1.人物型漫画 (2)人物的表情——暗示人物的心理 (3)人物的语言——暗示人物的心理和漫画的寓意 2.事物型漫画 漫画中的 物往往是寄予了喻意的, 无人物的漫画却时时透视 出人和人类社会的内容: 人类的思想、人类社会复杂的内容。 漫画家王 者琦画过一幅题

为《某公下蛋》的漫画:一只干部面孔的大肥鸡,屁股后面刚下出来一个小如蛇卵的鸡蛋,而它却张着大嘴喷着口水狂叫着“个大,个个大!” 讽刺了某些领导干部成绩不大,却善于自吹自擂,夸大业绩的现象。 注意: (1)观察事物的本身特征——暗示了漫画讽刺/表扬对象 (2)事物的行为、语言等——暗示漫画的寓意点 3.情节型漫画 一个完整的漫画有时由一幅漫画构成,有时由几幅漫画构成;可以形成情节发展的关系,也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关系: 注意: (1)明确主体——暗示漫画的讽刺/赞扬对象。 (2)尖注几个画面中的发展与变化及不变之处——暗示寓时间、条件、情节的变化。 不变:帽子——暗示其干部身份。 注释“研究研究”——暗示人物的处事方式 变化:人物穿着——逐渐减少,暗示时间的变化 线团——越来越小,离主人公越来越远,暗示应该处理的事情越来越不受重视。(3)结合标题,思考变化原因结果等——暗示漫画的寓意点。 这幅漫画讽刺了领导干部中存在的有事不办,一拖再拖,直至拖到没有为止的官僚主义作风。 练习:这幅漫画的寓意是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