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方法与结果
- 格式:pdf
- 大小:212.30 KB
- 文档页数:3
第九章煤层气资源与选区评价煤层气的开发建立在资源储备的基础上,科学客观地评价煤层气资源及其地域和层域分布特征,查明控气地质因素和开采地质条件,正确地预测未知区的含气量,采用合理的计算方法测算煤层气资源量,是进行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评价的重要内容。
应用于煤层气资源量的计算方法有多种,主要包括体积法、递减分析法、物质平衡法、数值模拟法。
后三种方法均需要有已生产若干年的生产井所测得煤层气产出的动态变化数据。
第一节煤层气资源/储量的分级一、资源量/储量的定义煤层气资源量:根据一定的地质和工程依据估算的赋存于煤层中的,具有现实经济意义和潜在经济意义的煤层气数量。
煤层气地质储量:在原始状态下,赋存于已发现的具有明确计算边界的煤层气藏中的煤层气总量。
原始可采储量(简称可采储量):地质储量的可采部分。
是指在现行的经济条件和政府法规允许的条件下,采用现有的技术,预期从某一具有明确计算边界的已知煤层气藏中可最终采出的煤层气数量。
二、煤层气资源/储量的分级从资源的勘查程度和地质认识程度将煤层气资源/储量分为待发现的煤层气资源量和已发现煤层气资源量两级。
待发现煤层气的资源量:地质勘探工程控制程度较低,目前尚不能提交地质储量的煤层气资源量部分。
根据地质可靠程度分为推定的、推断的和预测的3级。
推定资源量:煤炭资源控制程度高,一般达到精查和详查程度,有大量的煤芯解吸资料、煤层气试井资料、矿井瓦斯涌出量或抽放资料以及煤样等温吸附资料,煤层含气性和分布规律基本查明,对控气地质因素、煤储层参数已有一定认识。
推断资源量:煤炭资源控制程度中等,一般达到普查或找煤阶段,有少量的煤芯解吸资料和等温吸附资料,煤层含气性和分布规律仅靠少量控制点和控气地质因素分析推断并取得初步认识,对煤储层参数有初步了解。
预测资源量:煤炭资源勘探程度低,一般在找煤阶段以下,煤系和煤层的分布主要靠物探资料控制,无煤层含气性资料,煤层含气性和分布特点采用类比法推测。
煤层气含气量评价标准
1. 含气量的定义,煤层气含气量是指单位煤层或煤层气藏中所
含天然气的量,通常以标准条件下的体积或质量来表示。
2. 含气量的分类,根据含气量的不同,煤层气可以分为低、中、高等含气量级别,一般以每吨煤中所含的标立方米天然气或每立方
米煤层中所含的标立方米天然气来表示。
3. 含气量评价标准,对于不同含气量级别的煤层气资源,通常
会有相应的评价标准。
例如,低含气量煤层气一般指每吨煤中所含
的天然气量在一定范围内,中、高含气量煤层气则有相应的标准和
划分。
4. 影响因素,煤层气含气量评价标准还需要考虑影响含气量的
因素,如煤层孔隙度、渗透率、煤层厚度、煤质等因素对含气量的
影响,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准确评价煤层气资源的丰度和可采储量。
总的来说,煤层气含气量评价标准是一个综合考量煤层气资源
丰度的指标,需要结合煤层气地质特征、勘探数据和实际生产情况
来进行科学评价。
这些评价标准对于确定煤层气资源的价值和开发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煤层气储层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赵胜绪摘要:本文在总结前人对煤层气储层评价工作的基础上,综述了煤层气储层评价参数组合及获取方法,提出了一套新的煤层气储层评价体系。
主要包括以下3大类16项参数: ①煤层气储层地质参数;②煤层气储层物性参数;③煤层气储层封盖参数。
进而提出了煤层气储层评价标准。
又综合对比分析了目前煤层气储层评价使用的评价方法,本文采用了基于GIS的多层次模糊数学综合判别法。
该方法突出了层次分析法的系统性优势,与模糊综合评判法巧妙结合,充分发挥GIS技术展示空间数据在综合评价方面的功能优势。
但是该方法不可避免地又涉及到赋权问题,客观性在此表现较差。
如果将熵权法的赋权优势与基于GIS的多层次模糊数学综合评价体系相结合,则可创造一种精确度、可信度更高的煤层气储层评价方法。
关键词:煤层气储层评价评价参数获取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选择1 前言煤层气产业是近20年在世界上崛起的新型能源产业,我国煤层气的资源量位列世界第三,在深埋2000米以内的煤层气预测总资源量为30万亿至35万亿立方米[1]。
中国的煤炭资源和煤层气资源非常丰富,煤层气勘探开发活动空前活跃。
但由于煤储层条件差异变化大,煤层作为储气层与常规天然气储层相比有许多显著的差别。
要取得煤层气勘探开发的突破,必须提高煤层气勘探开发工作的决策水平,建立一套适合中国的煤层气储层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因此,本文在总结前人对煤层气储层评价工作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目前对煤层气储层评价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及使用的评价方法,建立了一套新的煤层气储层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现有的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对比,提出建设性改进建议。
2 煤层气储层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2.1煤层气储层评价参数组合及获取方法煤层气储层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整个评价过程中,需要地质工程、气藏工程、钻井工程和生产工程技术人员互相配合。
在实际工作中,对煤层气储层评价参数的大部分或者全部不可能都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特别是在煤层气勘探开发初期,由于技术、工程手段、实验方法和仪器等方面的限制,仅能获取有限的煤层气储层评价参数。
新一轮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取得丰硕成果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煤层气》
【年(卷),期】1998(000)001
【总页数】1页(P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1
【相关文献】
1.第六届全国认知科学会议取得丰硕成果 [J], 夏炎
2.新一轮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方法与结果 [J], 刘成林;朱杰;车长波;杨虎林;樊明珠
3.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渔业科技推广促进年活动取得丰硕成果 [J], 陈学洲;高勇
4.最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结果公布——中国煤层气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 [J],
5.云南展团在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推介活动上取得丰硕成果 [J], 高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煤层气资源的经济评估与资产价值评估研究煤层气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常规能源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对于开发和利用煤层气资源,进行经济评估和资产价值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重点探讨煤层气资源的经济评估和资产价值评估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首先,经济评估是指对煤层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评价,包括煤层气开发的整体成本、收益、盈利能力等指标的分析。
经济评估的目的是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使他们能够判断煤层气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否具有可行性,从而为资源分配和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煤层气资源的经济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成本评估,包括煤层气勘探、开采、加工、运输等各个环节的成本估算。
其次是收益评估,包括煤层气开采后的产量和销售价格的估算,以及各种政策和市场环境变化对收益的影响。
还有盈利能力评估,包括投资回报率、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指标的测算,用于评估煤层气资源的投资价值。
最后还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对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环境风险等。
在煤层气资源的经济评估中,需要使用一些经济学和工程学的方法和模型来进行数据分析和计算。
例如,常用的方法包括投资评价指标法、收益成本法、敏感性分析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对煤层气资源的经济效益进行全面评估,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
除了经济评估,资产价值评估也是煤层气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资产价值评估是对煤层气资源的市场交易价值进行估算,旨在确定资源的真实价值。
资产价值评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资源评估,即对煤层气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评价和估算。
其次是市场价值评估,即根据市场需求和供给情况对资源进行价值测算。
最后是资产负债评估,将煤层气资源作为一种资产,对其进行财务和会计评估。
资产价值评估需要考虑一系列的因素,如市场需求和供给、资源质量和可采储量、技术和成本等。
在评估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些专业的评估模型和统计方法,如市场比较方法、收益资本化方法、现金流折现方法等。
煤层气含气量评价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煤层气是指存在于煤层中的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资源。
煤层气的产量与煤层中的含气量密切相关,因此对煤层气的含气量进行准确评价十分重要。
为了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煤层气含气量评价标准。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煤层气含气量评价标准。
一、国际标准1. 美国煤炭地质钻孔组织(USBRL)标准美国煤炭地质钻孔组织(USBRL)是美国一家专门从事煤炭地质勘探和煤层气资源评估的机构。
该组织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煤层气含气量评价的标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USBRL 876-91 煤层气含气量评价规范》。
该规范详细规定了煤层气的取样、实验分析、含气量计算等方面的要求,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澳大利亚煤层气协会(ACGA)标准澳大利亚煤层气协会(ACGA)是澳大利亚负责煤层气开发和利用的权威机构,也制定了一系列与煤层气含气量评价相关的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ACGA CSG1-14:煤层气含气量评价方法》等,为煤层气含气量的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指导。
1.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标准2. 《煤层气资源分类和评价规范》该规范是中国煤层气资源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详细规定了煤层气资源的分类、评价标准和技术要求。
在进行煤层气含气量评价时,可以参照该规范进行操作,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煤层气含气量评价标准的制定是确保煤层气资源评价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保障。
各国和地区在煤层气开发利用过程中,均应严格遵守相应的标准规范,以便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煤层气资源,实现可持续能源发展的目标。
【2000字】以上文章所提供的关于煤层气含气量评价标准的相关信息具有指导意义,并且详细介绍了国际和国内煤层气含气量评价的标准和规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二篇示例:煤层气是一种天然气,在煤层中存在,并且具有可燃性。
煤层气的含气量是评价煤层气资源丰度和开发利用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煤层气地质条件的评价与勘探方法煤层气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在我国受到了高度的关注和重视。
然而,要实现煤层气的大规模开发利用,首先必须对其地质条件进行充分的评价和认识。
本文将从煤层气的形成、分布规律以及勘探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煤层气的形成煤层气是由煤层内的有机质在高温高压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热化学反应生成的气体。
其中,主要包括甲烷和少量的其他烃类气体。
其形成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有机质生、成熟、排出和运移。
有机质生: 有机物来源于沉积物中的残渣和生物遗体等。
在特定条件下,这些有机质会被埋藏在地下数千米深处的煤层中,并慢慢经历煤化作用。
成熟: 随着时间的推移,埋藏在深处的有机质逐渐开始热化,温度一般在60℃以上,当温度达到150℃-200℃时,有机质开始开裂反应,生成大量的烃类化合物,包括甲烷、乙烷等。
排出: 煤层内的气体主要由煤基和孔隙两种类型组成。
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气体开始向孔隙中排出。
由于孔隙结构的不同,煤层气有着不同的运移方式。
运移: 煤层气在煤层内的运移方式包括渗流运移和扩散运移。
前者主要是由于孔隙压缩和气体的浸润引起的,后者则是由于气体的分子扩散引起的。
以上是煤层气的形成过程。
对于煤层气的勘探和开发过程,必须深入了解这一过程以及其分布规律。
二、煤层气的分布规律煤层气的分布规律与煤层的性质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煤层气具有以下特点。
1. 气体含量较低。
煤层中的气体含量通常在10%-30%之间,相对于其他气田而言较低。
2. 储层复杂多样。
煤层的储层结构复杂,煤的孔隙结构也是多样的。
不同类型的煤层具有不同的储层特征,从而对勘探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孔隙结构十分重要。
煤层中的气体主要储存在煤层的孔隙中,因此,煤层的孔隙结构对于煤层气的勘探和开发有着重要的影响。
4. 区域分布具有差异性。
煤层气在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煤层中的分布规律不尽相同,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精细区分。
以上是煤层气的分布规律。
七年级上册数学行程问题应用题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学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
数学应用题是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际问题,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中,行程问题应用题是七年级上册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将结合一些例题深入探讨七年级上册数学行程问题应用题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一、行程问题的概念行程问题是实际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问题之一,它涉及到人们在时间、空间等方面的移动和交通问题。
在数学中,行程问题通常包括两个或多个移动物体在不同时刻出发并且以不同的速度移动,要求求出它们相遇或到达目的地的时间、距离等相关问题。
行程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掌握速度、时间、距离等数学概念,并灵活运用代数方程和图形等工具进行求解。
二、行程问题的解决思路1. 确定问题类型:行程问题通常包括直线行程问题、环形行程问题、追及问题等不同类型,学生需先根据题目条件确定问题类型,然后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
2. 建立方程:根据问题条件,学生需要建立行程物体的运动方程,常用的方法有代数方程、图表法等,通过方程建立解决行程问题的数学模型。
3. 解决方程:求解建立的方程,得出行程问题的具体答案。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行程问题可能需要通过代数方程组进行求解,这就需要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技巧。
三、典型例题分析1. 直线行程问题小明和小红分别从甲地和乙地同时出发,小明的速度是每小时8公里,小红的速度是每小时12公里,如果小明2小时后与小红相遇,求甲地到乙地的距离。
解题思路:我们要明确这是一个直线行程问题,小明和小红都是在直线上以不同的速度向着相向的方向移动。
我们可以建立小明和小红的运动方程:设小明和小红相遇的时间为t小时,则小明行程的路程为8t公里,小红行程的路程为12t公里。
根据题意,小明2小时后与小红相遇,可以列出方程:8*2+8t=12t解方程得到t=4带入t=4求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为8*4=32公里。
煤层气测试方法的分析评价方法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在各式各样的生产活动中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也是逐年增长的,所以对此进行综合性的考虑,更多的是采用煤层气进行重要的能源供给工作。
对于煤层气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主要是天然气,并且随着煤层气的不断利用,在最近一段时间内能够很大程度上解决我国资源面临的稀缺的问题,并且煤层气的利用与煤炭和石油的使用比较起来,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更小。
以下内容则是对煤层气的应用情况以及分布范围对测试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工作。
根据以上工作得出的结论进行总结,选择最适用的测试方法,为今后的煤层气的更好的使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经济实力;煤层气;天然气;测试方法;分析;评价;生态环境一、煤层气的分布及测并技术的发展现状煤层气在我国应用较为普遍,因为其作为清洁能源,能够有效的与生态环境有机的融合为一体。
并且煤层气的俗称为瓦斯,是绿色能源的一种形式,还能够为我国长期以来以低碳环保的形式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起到关键性作用。
通过相关的数据显示,我国存在着大量的煤层气资源,因此在今后的工作当中,要更多的对我国的煤层气资源进行定位以及相对含量的测量工作。
长期以来有相关工作人员对资源开发工作进行经验总结,与天然气资源的开发有所区别,相比较之下,开发煤层气资源的工作相对比较复杂和繁琐,而且最主要和最关键的一个程序就是在开发煤层气资源之前进行试井工作,该项工作的目的就是通过此方法对施工地区进行层次性的测量和识别,从而有效的掌握该区域内的煤层的特征,与此同时还可以得到资源的分布状况和储层状况等信息。
然而在开采煤层气的收尾工作阶段,由于长时间暴露在空气当中,会有一部分的煤层气的稀释,从而影响到对煤层气资源分布状况等信息的判断,因此要有效的对煤层气的各个参数进行有效而准确的测量,最后对测量方法进行评估。
根据我国在资源勘察的结果进行分析,现阶段,我国仍然存在大量的煤层气资源,并且分布的范围也较为宽广,就目前探索出来的煤层气资源量大约有三十一点四六万亿立方米。
中国煤层气地质与资源评价中国煤层气地质与资源评价煤层气是与煤伴生、共生的气体资源,指储存在煤层中的烃类气体,以甲烷为主要成分,属于非常规天然气。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中国煤层气地质与资源评价,希望大家喜欢!我国地壳运动具有多期叠加性,构造活动具有多样性,成煤和煤化作用地质条件复杂,煤层气富集成藏条件具有诸多特殊性。
本文通过系统总结我国煤层气地质背景和成藏富集规律,建立了一套以体积法和区带综合评价方法为主的评价方法体系和相应的参数体系,评价获得全国42个主要含气盆地埋深2000m以浅煤层气地质资源量36.81×1012m3,埋深1500m以浅煤层气可采资源量10.87 × 1012m3,集中分布在地质资源量大于10000×108m3的鄂尔多斯、沁水等9个盆地。
优选出沁水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2个最有利区带,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宁武、安阳-鹤壁、松藻4个有利区带,准南、伊犁等11个较有利区带。
煤层气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部分游离于煤孔隙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的烃类气体,是煤的伴生矿产资源,是近一二十年在国际上崛起的洁净、优质能源和化工原料。
煤层气俗称“瓦斯”,热值高于通用煤1-4倍,1立方米纯煤层气的热值相当于1.13kg汽油、1.21kg标准煤,其热值与天然气相当,可以与天然气混输混用,而且燃烧后很洁净,其燃烧几乎不产生任何废气,是上好的工业、化工、发电和居民生活燃料。
煤层气空气浓度达到5%-16%时,遇明火就会爆炸,这是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根源。
煤层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其温室效应约为二氧化碳的21倍,对生态环境破坏性极强。
煤层气的开采方式包括地面钻井开采和井下瓦斯抽放,前者是常见的煤层气开采方式。
在采煤前,对煤层中的瓦斯进行开采和抽放,可以大大减少风排瓦斯的数量,降低煤矿对通风的要求,煤矿瓦斯爆炸率将降低70%到85%,改善矿工的安全生产条件。
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具有一举多得的功效:洁净能源,商业化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为国家战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