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125.79 KB
- 文档页数:8
第10讲走向整体的世界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4—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新航路开辟至20世纪初,是人类社会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共分两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从新航路的开辟到工业革命前(15世纪末至18世纪60年代),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是人类社会开始从传统社会迈向近代社会的前奏。
第二阶段从工业革命到俄国十月革命前(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至1917年),是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时期,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科技文艺等方面向纵深方向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确立,工业文明时代到来。
1.政治:在英、美等国,资产阶级逐渐建立起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继续在欧洲大陆发展;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大大推动了人类的民主化进程。
2.经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逐步发展到工场手工业时期;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伴随着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得到拓展。
两次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工业文明向纵深方向发展,将人类历史推进到“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思想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批判封建思想,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欧洲近代科学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蕴含人文精神的文学艺术逐渐兴起。
近代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
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文学艺术出现了新的成就。
阶段一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文明(15世纪至18世纪60年代)政治方面(1)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此后,逐步出现了责任制内阁和两党制,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发展。
(2)北美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颁布了1787年宪法,确立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确立联邦共和制度,成为历史上伟大的创新。
第9讲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9·某某二模)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一方面对天主教腐败与黑暗及其经院哲学强烈不满,另一方面又对整个基督教基本教义深信不疑。
这反映出( ) A.资产阶级强烈的革命性B.人文主义与基督教基本教义的同一性C.某某改革运动的必然性D.人文主义者摆脱了封建神学思想束缚解析:选B。
材料“一方面对天主教腐败与黑暗及其经院哲学强烈不满,另一方面又对整个基督教基本教义深信不疑”表明人文主义与基督教基本教义是相一致的,故选B项;文艺复兴运动是借助文学艺术等形式进行的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没有体现强烈的革命性,排除A项;某某改革运动的倡导者也是对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深信不疑,故无法体现某某改革运动的必然性,排除C项;材料“另一方面又对整个基督教基本教义深信不疑”表明人文主义者没有摆脱封建神学思想束缚,排除D项。
2.(2019·内江一模)下表是部分物种在亚、欧、美洲传播、种植情况表。
据此可知( ) 品种原产地传入欧洲时间传入中国时间产量烟草墨西哥哥伦布航行后17世纪初中国产量世界第一辣椒墨西哥15世纪末17世纪初中国产量世界第一番茄秘鲁16世纪20年代17世纪初中国产量世界第二花生巴西、玻利维亚16世纪初16世纪30年代中国产量世界第一向日葵北美1510年16、17世纪之交中国产量世界第一B.其传播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C.17世纪中国闭关锁国不可信D.中国农业生产发达世界领先解析:选B。
由表格信息传入欧洲和中国的时间可以判断,这些物种的传播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故选B项;“部分物种”的传播和种植情况,不能说明美洲是世界农业物种的中心,排除A项;17世纪中国闭关锁国,但不是禁止一切对外交往,由政府特许的某某十三行统一管理对外贸易,排除C项;仅由“中国产量世界第一”的信息,不能直接得出中国农业生产发达世界领先,也有可能是种植面积大的原因,排除D项。
第9讲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时空定位】【线索提炼】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15世纪末—18世纪中期)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资产阶级不断壮大,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政治上:欧美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化进程启动,英、美分别确立了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经济上:伴随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欧洲封建制度迅速解体,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发展。
思想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高举人文主义大旗,批判封建思想,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猛烈批判封建专制制度,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科技上:牛顿经典力学理论的提出,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阶段一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一、新航路开辟1.原因(1)主观原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欧洲人对黄金的渴求;传播天主教的热情。
(2)客观原因:奥斯曼土耳其兴起,传统商路受阻;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支持;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增加,地圆学说的流行。
2.过程(1)迪亚士:到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
(2)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
(3)达·伽马:开辟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路。
(4)麦哲伦船队:欧洲→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欧洲。
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3.影响(1)引起“商业革命”,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引起“价格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3)给亚、非、拉人民带来灾难,但大量白银流入亚洲,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4)人类由各民族相对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二、早期殖民扩张1.荷兰: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如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东方香料贸易,17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号称“海上马车夫”。
第10讲资本主义的兴起——14世纪-18世纪中期通史体系建构从15世纪末至18世纪60年代是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时期。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人类社会开始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迈进。
政治上,在英美等国,资产阶级逐渐建立起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经济上,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逐步发展到工场手工业时期;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伴随着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得到拓展。
思想文化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在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下,欧洲的近代科学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蕴含人文精神的文学艺术逐渐兴起。
真题典例深挖考情晰方向1.(2019·全国卷Ⅰ)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
“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答案 D解析根据材料“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并结合所学可知,拉丁美洲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其落后的生产方式传播到拉丁美洲,成了拉丁美洲发展滞后的历史包袱,而北美地区被英国殖民统治,英国工场手工业发达,推动了北美的快速发展,故选D项。
北美的印第安人也受到奴役,排除A项;材料“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说明殖民统治不是原因,排除B项;北美也有非洲和欧洲移民,排除C项。
2.(2019·全国卷Ⅱ)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欧洲()A.文化趋于活跃B.政治变革加速C.市民阶级出现D.新教传播广泛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图片和文字介绍可知,15世纪欧洲许多城市出现了印书坊,这说明当时欧洲文化趋于活跃,A项正确。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11讲《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西方文明(14-18世纪中期)》习题练真题1.(2017·全国卷Ⅱ)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
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
亚当斯此举()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B.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C.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解析美国1787年宪法赋予了总统最高行政权力,总统不仅拥有任命行政官员的权力,也拥有罢免行政官员的权力,因而材料中皮克林被总统罢免职务是总统行使职权的结果,C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反映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加强,而是强调总统行使宪法赋予的权力,A项错误;美国总统的权力在宪法中有明确的规定,权限是明确的,B项错误;材料信息不能说明皮克林属于其他党派,无法反映美国的党派斗争,D项错误。
答案 C2.(2019·全国卷Ⅲ)16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地进行宗教改革,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唯一的首脑。
17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
此举旨在()A.促进信仰自由B.巩固君主立宪C.强化专制统治D.落实《权利法案》解析从材料信息看,16世纪,英国进行宗教改革,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唯一的首脑,这有利于王权的加强。
17世纪六七十年代,英王查理二世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实际是在强化英国国王的至尊地位,而查理二世是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的君主,此举旨在强化专制统治,故选C项;查理二世旨在强化英国国教的地位,并非促进信仰自由,故A项错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故B、D两项可排除。
答案 C3.(2018·全国卷Ⅱ)如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解析奴隶贸易是欧洲早期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对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A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与材料时间不符,B项错误;奴隶贸易不是导致“日不落帝国”产生的原因,C项错误;奴隶贸易达到极盛是因为发展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需要,D项错误。
课时作业(九)一、单项选择题(共12个小题,每题5分,共60分)1.(2017·石家庄市模拟)尽管40年代的革命风暴给予王权以沉重打击,但50年代共和制试验失败,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及政局的长期动荡不安,使国内有产阶级普遍认为,要确保社会稳定和财产安全,必须赋予国王以强大的权力,重建“有效统治”。
由此可见当时英国( )A.议会主权原则已确立起来B.王权神圣而不可侵犯C.存在尊崇王室的民族心理D.议会与国王矛盾尖锐答案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结合史实可以看出,当时应该处于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并没有完成光荣革命,议会主权原则没有确立下来,A项错误;材料只涉及到要给国王以强大权力,并没有说王权是神圣不可侵犯,B项错误;材料表明在经过长期的动荡和共和失败以后,资产阶级希望利用君主来重振国家恢复秩序,表明当时英国存在尊崇王室的民族心理,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议会的存在,以及议会和国王之间的矛盾,D项错误。
2.(2017·贵州省模拟)读《1832-1935年英国内阁中贵族人数变化》表。
对其包含的历史信息分析合理的是( )A.B.英国政治变革呈现出渐进式特征C.英国内阁权力随贵族数量变化而调整D.工业化进程决定英国贵族的地位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A项说法是对材料的曲解,表中能说明的是内阁中贵族人数减少。
B项说法正确,渐进式变革正是英国政治的典型特征。
内阁权力调整是英国社会发展使然,C项说法错误。
英国贵族地位变化取决于社会发展,并非全然是工业化,D项错误。
3.(2017·山西省模拟)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宪法修正案在获得国会或者全国性修宪会议的通过后,还需要获四分之三以上的州的批准方能生效。
这体现了( )A.人民主权原则B.权力制衡原则C.民主共和原则D.州权至上原则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美国政治。
所谓人民主权,即主权在民,体现为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排除A项;权力制衡指权力分属不同部分或部门,彼此牵制,故选B项;美国国家结构实行联邦制,并非州权至上,排除D项;民主共和原则体现在美国实行总统共和制度,排除C项。
单元十二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资本主义(14C—18C) 本单元讲述了工场手工业的世界,时间从14世纪到18世纪末。
又可以分为14-16世纪和17-18世纪两个阶段。
14-16世纪是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兴起的表现主要包括经济上的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思想上的文艺复兴。
17-18世纪是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又被称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这一阶段的总体特征是封建制度的趋向衰亡和资本主义的成长。
具体历史阶段特征如下:1、经济:(1)14世纪前后,资本主义萌芽在意大利出现;(2)15世纪末16世纪初,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早期的殖民活动和重商主义的普及,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步伐加快。
(3)17世纪至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政治:民主与专制斗争激烈,过程曲折。
英法美早期三大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基本的资本主义制度,反映了人类社会民主化和法治化的趋势。
(1)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于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
(2)美国通过独立战争于1787年颁布宪法,确立民主共和制。
3、思想: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作用下,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进行长期的反封建斗争,如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西欧宗教改革、欧洲启蒙运动,维护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
(1)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第一次思想解放,冲破了天主教神学的桎梏,传播了人文主义,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
(2)宗教改革,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使人们是思想得到解放。
(3)启蒙运动,将斗争矛头指向教权主义和专制主义,为资本主义社会提出了一套政治构想,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影响到全世界。
4、科技:在思想解放运动的作用下,近代自然科学出现并不断发展,推动生产力发展。
(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5、国际关系:(1)16世纪前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新航路的开辟使各国的联系加强,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2)16—18世纪,国际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争夺殖民霸权,英国先后打败了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在18世纪中期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2014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资本主义(14C—18C)高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高考试题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
时光飞逝,暑假过去了,新学期开始了,不管情愿与否,无论准备与否,我们已走进高三,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2014高考的新高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资本主义(14C—18C)一、阶段特征:本单元讲述了工场手工业的世界,时间从14世纪到18世纪末。
又可以分为14-16世纪和17-18世纪两个阶段。
14-16世纪是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兴起的表现主要包括经济上的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思想上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政治上的尼德兰革命。
17-18世纪是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又被称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这一阶段,英法美三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制度,欧洲诸国的封建改革客观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早期殖民争夺英国称霸,北美和拉美独立具有双重性质,同时期的亚洲逐渐落伍。
具体历史阶段特征如下:(一)、资义发展——资本主义兴起,封建社会趋于衰落:1、资本主义经济-工场手工业和重商主义(1)14世纪前后,资本主义萌芽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尼德兰等地出现;(2)从生产力上看,资本主义处于工场手工业时代,早期的殖民活动,特别是新航路开辟后的价格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3)从生产关系看资本主义处于原始积累时代,原始积累的手段包括圈地运动,工场手工业,殖民掠夺等。
这一时期,欧洲各国普遍奉行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以推动原始积累。
2、资本主义政治-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1)尼德兰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2)英法美早期三大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基本的资本主义制度。
英国资产阶级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开启了资本主义时代,法国大革命扫荡了法国封建秩序,震撼了整个欧洲,北美资产阶级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具有双重性质。
(3)欧洲大陆诸国进行了封建改革,客观上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9讲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时空定位】【线索提炼】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15世纪末—18世纪中期)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资产阶级不断壮大,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政治上:欧美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化进程启动,英、美分别确立了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经济上:伴随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欧洲封建制度迅速解体,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发展。
思想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高举人文主义大旗,批判封建思想,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猛烈批判封建专制制度,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科技上:牛顿经典力学理论的提出,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阶段一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一、新航路开辟1.原因(1)主观原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欧洲人对黄金的渴求;传播天主教的热情。
(2)客观原因:奥斯曼土耳其兴起,传统商路受阻;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支持;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增加,地圆学说的流行。
2.过程(1)迪亚士:到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
(2)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
(3)达·伽马:开辟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路。
(4)麦哲伦船队:欧洲→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欧洲。
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3.影响(1)引起“商业革命”,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引起“价格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3)给亚、非、拉人民带来灾难,但大量白银流入亚洲,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4)人类由各民族相对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二、早期殖民扩张1.荷兰: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如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东方香料贸易,17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号称“海上马车夫”。
(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9·宣城二模)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一方面对天主教腐败与黑暗及其经院哲学强烈不满,另一方面又对整个基督教基本教义深信不疑。
这反映出() A.资产阶级强烈的革命性B.人文主义与基督教基本教义的同一性C.宗教改革运动的必然性D.人文主义者摆脱了封建神学思想束缚解析:选B。
材料“一方面对天主教腐败与黑暗及其经院哲学强烈不满,另一方面又对整个基督教基本教义深信不疑”表明人文主义与基督教基本教义是相一致的,故选B项;文艺复兴运动是借助文学艺术等形式进行的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没有体现强烈的革命性,排除A项;宗教改革运动的倡导者也是对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深信不疑,故无法体现宗教改革运动的必然性,排除C项;材料“另一方面又对整个基督教基本教义深信不疑”表明人文主义者没有摆脱封建神学思想束缚,排除D项。
2.(2019·内江一模)下表是部分物种在亚、欧、美洲传播、种植情况表。
据此可知() 品种原产地传入欧洲时间传入中国时间产量烟草墨西哥哥伦布航行后17世纪初中国产量世界第一辣椒墨西哥15世纪末17世纪初中国产量世界第一番茄秘鲁16世纪20年代17世纪初中国产量世界第二花生巴西、玻利维亚16世纪初16世纪30年代中国产量世界第一向日葵北美1510年16、17世纪之交中国产量世界第一B.其传播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C.17世纪中国闭关锁国不可信D.中国农业生产发达世界领先解析:选B。
由表格信息传入欧洲和中国的时间可以判断,这些物种的传播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故选B项;“部分物种”的传播和种植情况,不能说明美洲是世界农业物种的中心,排除A项;17世纪中国闭关锁国,但不是禁止一切对外交往,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管理对外贸易,排除C项;仅由“中国产量世界第一”的信息,不能直接得出中国农业生产发达世界领先,也有可能是种植面积大的原因,排除D项。
3.(2019·银川二模)1544年,英国商人威廉·彻斯特与其他商人一起开创了英国的炼糖业;同一时期,商人托马斯·奥弗曼大量投资制皂业,后来成为伦敦最大的制皂业主。
这说明近代英国商人()A.热衷于投资新兴的行业B.推动了英国生产成本外部化C.不断扩大海外市场范围D.具有商人和生产者双重身份解析:选D。
从材料可以看出,英国处于早期殖民扩张时期,材料中的商人既是商人又开创炼糖业、制皂业,由此可以看出近代英国商人既是商人又是生产者的双重身份,故选D 项;材料没有体现英国商人热衷于投资新兴行业,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英国商人推动了英国生产成本外部化,且不符合历史事实,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近代英国商人不断扩大海外市场范围,排除C项。
4.(2019·泸州一模)从16世纪中期开始,法国使用的货币图尔里佛(货币名称)的含银量不断下降,1541年时该货币的含银量是50%,到了1571年则只有17%,1591年则仅有5%。
对该现象影响分析正确的是()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使法国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C.推动了商业中心的转移D.实现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解析:选A。
16世纪随着法国的不断向外殖民扩张,法国用含银量越来越少的货币进行海外贸易,含银量不断下降说明货币价值下降,这是价格革命的表现,促进了法国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的原始积累,故选A项;法国先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后出现货币含银量不断下降的现象,因果颠倒,排除B项;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商业中心的转移,排除C项;西欧封建制度解体的是新航路开辟后的价格革命以及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排除D项。
5.(2019·哈师大附中二模)有学者指出,16世纪“随着欧洲逐渐被划分成一些中央集权的政治单位和宗教单位,大学丧失了它们一贯具有的国际性。
他们变成了地区性的中心,为它们坐落在其版图内的国家服务”。
这反映了当时欧洲()A.民族国家崛起推动大学世俗化B.文艺复兴推动地方教育兴起C.宗教改革使大学丧失学术自由D.人文主义冲击教会学校教育解析:选A。
从材料“随着欧洲逐渐被划分成一些中央集权的政治单位和宗教单位”“为它们坐落在其版图内的国家服务”可知,材料反映了宗教改革推动民族国家的形成,与文艺复兴运动共同促进欧洲大学逐渐摆脱宗教色彩,向世俗化、民族化方向发展,故选A项;文艺复兴推动地方教育兴起,强调的是地方教育,与材料中“为它们坐落在其版图内的国家服务”不符,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宗教改革促进欧洲大学的改变,但没有涉及大学学术自由丧失,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人文主义促进教育世俗化,而非冲击教会学校教育,排除D项。
6.(2019·湖南省长郡中学调研)1689年1月召开的英国“民会国会”以詹姆士“已经退位”和“王位虚悬”为由,决定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继承王位,前者为国王,后者为女王。
议会的这一做法()A.冲击了传统的“王权神授”观念B.使英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C.意在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D.解决了英国国王与议会间的矛盾解析:选A。
根据材料“英国‘民会国会’……决定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继承王位,前者为国王,后者为女王”可知,该做法冲击了传统的“君权神授”,故A项正确;《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国王依旧拥有行政权,故B项错误;这一做法,更多是为了限制王权,确立议会主权,故C项错误;议会的这一做法并不能彻底解决国王与议会的矛盾,故D项错误。
7.(2019·郴州一模)1702年某国国王即位。
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国王厌恶占多数席位的某党派,于是解除了某党派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另一党派人。
这种情况发生在()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解析:选A。
材料“国王即位”说明该国实行君主制,材料“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说明该国实行两党制,1702年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两党制,符合题意,故选A项;法国当时处于波旁王朝统治之下,属于君主专制,排除B项;德国当时处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国家四分五裂,尚未统一,排除C项;美国此时尚未独立,仍是英国的殖民地,排除D项。
8.(2019·南宁二模)恩格尔曼对英国不同时期贩卖黑奴所获得的利润进行了估算,具体情况见下表。
据此可知,奴隶贸易()B.增加了美洲地区的劳动力C.为英国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D.缓解了非洲地区人口压力解析:选C。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英国从奴隶贸易中获利颇丰,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故选C项;材料仅涉及英国从奴隶贸易中获取利润,未涉及各地人口分布、美洲地区的劳动力、非洲地区的人口情况,排除A、B、D三项。
9.(2019·昆明一中摸底)18世纪的欧洲,法国人在反对教会和国家、争取言论自由和人道的斗争中获取快乐;英国的文人则对本国的社会政治体制比较满意;德国的启蒙学者则几乎完全回避政治。
这表明()A.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的传播B.政治环境影响启蒙思想发展C.经济发展程度决定文化差异D.制度构想与政治实践相背离解析:选B。
材料中反映是在18世纪启蒙运动中,法、英、德三国的思想家们对本国政治的不同态度,体现了政治环境对启蒙思想的影响,故B项正确。
10.(2019·唐山摸底)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状况,经济持续增长,中等阶级和工人阶级力量壮大对现存的政治制度形成重大的压力。
中等阶级要求变革,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不相称,希望在“有产”的同时也要“有权”。
于是,英国() A.发生了光荣革命B.颁布了《权利法案》C.形成了责任内阁制度D.改革了议会选举制度解析:选D。
由材料“他们觉得自己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不相称,希望在‘有产’的同时也要‘有权’”可知,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扩大政治权利,英国进行了议会改革,故D项正确。
11.(2019·内江一模)1820年,美国民主派领袖杰斐逊说:“就我所知,社会最高权力的最可靠掌管人只能是人民自己,美国总统制为君主制的‘新版’。
”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美国总统制共和制是虚,君主专制是实B.美国体制由“邦联”到“联邦”,中央权力被削弱C.美国实行的是间接民主,总统是国家权力核心D.美国实行的是直接民主,总统只是国家象征解析:选C。
材料说明美国总统制具有君主制的特征,即总统权力很大,故选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总统共和制,总统为国家元首,掌握最高行政权,排除A项;美国体制由“邦联”到“联邦”,中央权力得到加强,排除B项;美国实行的是间接民主,总统掌握最高行政权,排除D项。
12.(2019·昆明摸底)南北战争后,美国制定并通过了第14条宪法修正案,宣布:全体美国人不仅是他们那几个州的公民,也是美国的公民。
这一修正案()A.维护了美国的共和体制B.解放了美国的黑人奴隶C.扩大了联邦政府的权力D.保障了美国公民的权利解析:选C。
材料强调美国联邦制而非民主共和政体,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美国公民而非黑人奴隶,故B项错误;由材料“全体美国人不仅是他们那几个州的公民,也是美国的公民”可知,扩大了政府的权力,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美国联邦制而非公民的权利,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13.(2019·湖南省长郡中学三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什么是现代国家?近代以来,人们根据源于西方的各种观念,或将建立单一民族国家作为现代国家的标志,或将建立联邦制、地方自治制度作为现代国家的标志,或将建立普选制议会制、两党制多党制作为现代国家的标志。
这些理解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基本上都是从政体即政治运作方式来认识现代国家的。
——摘编自(英)克里斯·皮尔森《论现代国家》材料二英国是一个面向海洋的国家,又是欧洲的一部分,它必须关注欧洲大陆战略格局对它产生的任何有利或不利影响。
在漫长的中世纪和近代初期,英国曾经历了多次的辉煌,但奇怪的是,它在每一次辉煌之后总会跌入衰落的低谷,沦为二流国家。
改变英国这种虚弱状态的是1688年的光荣革命。
之后,英国工业生产能力遥遥领先于其他欧洲国家。
因此,光荣革命后英国的壮大呈现出连续性和加速性。
18世纪,英国的外交和战略方案总是随着内政环境、外交猜测和战略机遇的变化,时而偏向于“大陆趋向”,时而偏向于“海洋趋向”。
——摘编自计秋枫《近代前期英国崛起的历史逻辑》(1)根据材料一的标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美国是如何成为一个“现代国家”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崛起的特点并分析其崛起的原因。
解析:(1)根据材料一“或将建立单一民族国家作为现代国家的标志”“或将建立联邦制、地方自治制度作为现代国家的标志”“或将建立普选制议会制、两党制多党制作为现代国家的标志”信息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