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 格式:ppt
- 大小:345.50 KB
- 文档页数:39
第七章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目录第一节一、概述二、流行病学三、病因与发病机制四、临床表现五、临床分型六、诊断与鉴别诊断七、病程与预后八、治疗第二节偏执性精神障碍一、病因二、临床表现三、诊断与鉴别诊断四、治疗和预防第三节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目的与要求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较全面地认识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要求:1、掌握精神分裂症的概念、临床表现及各种临床类型的主要特点。
2、熟悉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3、了解精神分裂症病因与发病机制和偏执性精神障碍及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特点。
时间安排1、精神分裂症的概念5分钟2、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15分钟3、临床表现20分钟4、临床分型10分钟5、诊断和鉴别诊断15分钟6^病程和预后5分钟7、治疗与预防10分钟8、偏执性精神障碍10分钟9、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特点5分钟10、小节5分钟3、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特点思考题1、精神分裂症概念?2、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3、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及临床亚型有哪些?4、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5、偏执性精神障碍及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特点是什么?第一节精神分裂症一、概述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为特征。
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部分病人有认知功能损害。
多起病于青壮年,缓慢起病,病程迁延,慢性化倾向和衰退的可能。
E. Kraepe I i n (1896)关于“早发性痴呆”(dement i a praecox)的诊断概念:1.早年发病。
2.思维障碍、言行怪异、情感淡膜、意志减退等症状。
3.慢性病程,以精神衰退为结局。
E. Bleuler(1911)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概念:基本症状(原发症状——4A症状):1、孤独性(自我封闭性)Autism2、矛盾状况:Ambivalence3、情感(Affect)淡漠4、联想(Association)障碍附加症状(继发症状):妄想、幻觉、紧张症状及其他怪异行为等。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A1 型题1. 有关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的作用机制,以下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阻断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受体还能拮抗中枢去甲肾上腺素受体B.阻断中枢神经系统5-羟色胺受体C.阻断中枢去甲肾上腺素受体D.阻断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受体和5-羟色胺受体E.阻断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受体和乙酰胆碱受体2. 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幻觉是A.幻听B.幻视C.幻味D.幻触E.幻嗅*3.关于Ⅰ型精神分裂症,下列何种说法是错误的A. 以阳性症状为特征B. 对抗精神病药物反应良好C. 无认知功能改变D. 预后差E. 生物学基础是多巴胺功能亢进4. 关于精神分裂症单纯型,下列何种说法不正确A. 多在青少年期起病B. 病程缓慢C. 生活疏懒D. 兴趣及活动逐渐减退E. 常伴有幻觉、妄想5. 下列抗精神病药物哪一种为非经典药物A. 氟哌啶醇B. 奋乃静C. 奥氮平D. 舒必利E. 氯丙嗪6.关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点,错误的是A. 多数在青壮年发病B. 自知力丧失C. 常慢性起病、病程多迁延D. 偏执型是最常见类型E. 常有意识障碍和智能障碍7. 使用过量氯丙嗪的精神病患者,如使用肾上腺素后,主要表现为A. 升压B. 降压C. 血压不变D. 心率减慢E. 心率不变8.有关经典药物(又称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的特点,下列何种说法是错误的A. 阻断中枢多巴胺D2受体B. 可以产生锥体外系副反应C. 不产生催乳素的水平的升高D. 可以产生心血管副反应E. 可以产生肝脏副反应*9.对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非经典药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能够有效地控制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B.除能拮抗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受体外,还能拮抗中枢去甲肾上腺素受体C.在治疗精神病的阳性症状方面不如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D.多数药物锥体外系副作用相对较多但其他副作用较少E.主要包括奋乃静、氯丙嗪、利培酮10.不属于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的是A.言语性幻听B.影响妄想C.思维破裂D.思维贫乏E.紧张性木僵11.不属..于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症状是A.急性肌张力障碍、B.静坐不能C.震颤麻痹综合征D.意识障碍E. 迟发性运动障碍12.临床上最常见的幻觉是A. 幻视B. 幻触C. 幻听D. 幻味E. 幻嗅14. 关于妄想,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B. 是一种不符合事实的信念C. 是病人坚信不移的信念D. 是一种可以通过讲事实,摆道理进行说服的信念E. 是和他的文化水平相符合的信念15. 原发性妄想主要见于下列哪种疾病A. 恐惧症B. 抑郁症C. 神经衰弱D. 精神分裂症E. 强迫症16. 关于病理性象征性思维,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属于思维内容障碍的一种B. 正常人不可能出现象征性思维C. 是思维形式障碍的表现之一D. 与文化背景有关E. 可以被人们共同理解14. 关于妄想,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B. 是一种不符合事实的信念C. 是病人坚信不移的信念D. 是一种可以通过讲事实,摆道理进行说服的信念E. 是和他的文化水平相符合的信念15. 原发性妄想主要见于下列哪种疾病A. 恐惧症B. 抑郁症C. 神经衰弱D. 精神分裂症E. 强迫症16. 关于病理性象征性思维,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属于思维内容障碍的一种B. 正常人不可能出现象征性思维C. 是思维形式障碍的表现之一D. 与文化背景有关E. 可以被人们共同理解*23.按幻觉产生的条件分类,以下哪种幻觉不包括在内A.功能性幻觉B.反射性幻觉C.入睡前幻觉D.心因性幻觉。
精神病学教学大纲Psychiatry(供五年制临床本科医学专业使用)前言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已成为临床医学教育的主干科目,是研究精神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康复、预防以及与其它临床学科关系的一门科学。
新近的资料表明:各类精神障碍的疾病负担(burden of disease)业已高居我国疾病总负担(CBD)的首位,而我国综合医院各科医生对精神障碍的识别率、正确诊断率及精神疾病接受合理治疗的比例却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而解决上述矛盾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加强医学生对精神病与精神卫生知识的学习。
本课程的基本目的:①在毕业后的临床实践中能够识别常见的精神障碍并能提出合理的处理方法和进一步治疗的建议。
②在临床诊疗活动中有精神卫生的基本理念,能综合考虑精神因素与躯体状况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改善临床服务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本大纲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郝伟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第7版《精神病学》配套使用,适用于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教学。
大纲所列教学内容可通过课堂讲授、见习、自学、讨论、计算机多媒体等等方式进行教学。
总学时为3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6学时,见习4学时。
本课程考核采用笔答考试方式为主,其成绩可占总成绩的60%,考试题型有名词解释、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病例分析等。
平时成绩占40%。
平时成绩采用课堂讨论形式和课后作业评定。
教学学时分配教学内容理论学时课实验学时数第一章绪论 1.0第二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4.0第三章精神障碍的检查与诊断自学第四章精神障碍的分类、诊断标准 1.0第五章器质性精神障碍 4.0 2.0第六章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0第七章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6.0 2.0第八章心境障碍 2.0第九章神经症性障碍 2.0第十章躯体形式障碍及分离(转换)性障碍自学第十一章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自学第十二章应激相关障碍 2.0第十三章人格障碍与性心理障碍自学第十四章自杀、危险性评估及危机干预自学第十五章会诊-联络精神病学与精神科急诊自学第十六章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 2.0第十七章躯体治疗自学第十八章心理治疗自学第十九章精神障碍的预防与康复自学第二十章精神病学与法律问题自学合计26 4总计30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熟悉精神病学的概念、任务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