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档案装订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67.50 KB
- 文档页数:6
档案装订标准档案是组织和个人工作生活中重要的信息载体,对于档案的保护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而档案的装订标准则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档案的保存质量和使用效果。
因此,本文将就档案装订标准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说明,以便更好地指导档案管理工作。
首先,档案装订的材料应选择优质的、酸性低的、不易变形的纸张作为装订材料。
纸张应具有一定的韧性和耐磨性,以保证档案长期保存的质量。
同时,装订线应选用优质的棉线或尼龙线,线的粗细要适中,不宜过粗或过细,以免影响档案的装订效果。
其次,档案装订的方式应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
常见的档案装订方式有缝线装订、胶装、铆装等。
在选择档案装订方式时,应根据档案的重要性、保存年限和使用频率来进行合理的选择。
一般来说,重要档案宜采用缝线装订,以保证档案的安全性和稳固性;而一般档案则可采用胶装或铆装的方式进行装订,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约成本。
此外,档案装订的规范也是十分重要的。
档案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装订,如按照年度、文件号、文件名称等进行分类和排序,以便日后的查阅和利用。
同时,在装订过程中,应注意对档案进行整理和翻新,确保档案的整洁和完整。
最后,档案装订的质量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档案装订完成后,应对档案进行质量检查,确保装订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如发现装订不牢固、装订线松动、纸张破损等情况,应及时进行整改和修复,以保证档案的保存质量。
总之,档案装订标准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档案的保存质量和使用效果。
因此,在进行档案装订时,应选择优质的材料,合适的装订方式,规范的装订顺序,并进行质量检查,以确保档案的安全和稳固。
希望本文的介绍和说明能够对档案管理工作有所帮助,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七)装订及时性:要求次月 30日完成上月凭证的装订
4. 会计凭证正面
212mm
会计凭证封面
单位名称:******
会计凭证封面
日期: 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凭证类别:—— 单位名称数:****** 号至 号
册数:自本月共年 月册起至 年本册第日止 册
凭证类别:
凭证号数:自 号至 号
复核人:
册数:
本月共
装订人:
nn~ 册
本册第 年
月
nn~ 册
日装订
会计:
复核人:
装订人:
年 月 日装订
4.1说明
2 9 9 m m
1)会计凭证采用212mm*299mm|用A4凭证,加盖单位名称章2)凭证装订厚度为2-2.5cm.
3)装订打孔位置凭证纵向左上角约 3-4cm
4)会计凭证使用牛皮纸,字体颜色为黑。
5)采用智能自动化铆管装订机
6)装订后包角,待胶水晾干,按公司,年月入档案柜
5•附则
5.1本规范财务管理中心负责解释和仲裁。
5.2文件生效:本文件自年月日生效。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单位会计档案管理,确保会计档案的安全、完整,更好地为单位的财务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会计档案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真实性:会计档案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
(二)安全性:确保会计档案在存放、保管、传输、使用等过程中的安全。
(三)规范性: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制度的规定,规范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
(四)有效性:提高会计档案的利用率,为单位的财务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第二章会计档案的收集与整理第四条会计档案的收集应包括以下内容:(一)会计凭证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其他会计凭证。
(二)会计账簿类: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等。
(三)财务报表类:月度、季度、年度财务报表、会计报表附表、附注和文字说明以及其他财务报告。
(四)其他类:银行对账单、纳税申报凭证、发票收据存根、财务证照、重要文件合同、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以及其他应当保存的会计核算专业资料。
第五条会计档案的整理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一)分类整理:按照会计档案的种类、时间顺序进行分类整理。
(二)装订成册:将整理好的会计档案装订成册,确保整齐、美观。
(三)编制目录:编制会计档案目录,包括档案名称、页数、保管期限等信息。
第三章会计档案的保管与使用第六条会计档案的保管应指定专人负责,实行集中保管。
(一)保管场所:会计档案应存放在安全、干燥、防潮、防虫、防尘的场所。
(二)保管设施:配备必要的档案柜、档案架等保管设施。
(三)防火、防盗、防虫、防潮等措施: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会计档案的安全。
第七条会计档案的使用应遵守以下规定:(一)查阅会计档案需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并办理登记手续。
(二)查阅会计档案应保持档案的整洁、完整,不得涂改、损坏。
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会计内部档案管理,确保会计档案的安全、完整和规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以及其他与会计工作相关的文件和资料。
第三条会计档案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真实性:会计档案应真实反映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不得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
(二)完整性:会计档案应完整记录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不得遗漏。
(三)安全性:会计档案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其安全、保密。
(四)及时性:会计档案应及时归档、整理、保管。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本单位成立会计档案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会计档案管理工作。
第五条会计档案管理领导小组下设会计档案管理办公室,负责会计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六条会计档案管理办公室的主要职责:(一)制定和实施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确保会计档案的规范管理。
(二)负责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查阅和销毁等工作。
(三)对会计档案进行定期检查,确保会计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四)负责会计档案的保密工作,防止泄露单位商业秘密。
三、会计档案的收集与整理第七条会计档案的收集应遵循以下要求:(一)及时收集: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等会计档案资料,应在形成后及时收集。
(二)完整收集:会计档案的收集应全面、完整,不得遗漏。
(三)真实收集:会计档案的收集应真实反映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
第八条会计档案的整理应遵循以下要求:(一)分类整理:根据会计档案的性质、用途和保管期限,对会计档案进行分类整理。
(二)编目整理:对会计档案进行编目,建立会计档案目录。
(三)装订整理: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会计档案资料进行装订,确保其完整性和安全性。
四、会计档案的保管与查阅第九条会计档案的保管应遵循以下要求:(一)安全保管:会计档案应存放在安全、通风、防潮、防火、防盗的专用档案柜(室)内。
2023会计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明细2023会计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明细范文一一、会计年度终了,将装订成册的会计档案进行整理立卷。
各种会计档案应按会计档案材料的关联性,分门别类地组成几个类型的案卷,将各卷按顺序编号。
各类资料整理要求: 1.会计凭证。
(1)按月立卷:每月末将装订成册的凭证,统一登记案卷目录,每月立卷一份。
(2)分散装订:根据凭证号的顺序多少,分散装订,做到整齐、牢固、美观。
(3)装订封面的所有内容要填写齐全,包括:单位名称、年度、月份、起止日期、号码、装订人签章等。
2.会计账簿。
各种会计账簿办理完年度结账后,除跨年使用的账簿外,其它均需整理妥善保管。
(1)会计账簿在办理完年度结账后,只在下一行的摘要栏填写“结转下年”字样,不填其它内容。
(2)会计账簿在装订前,应按账簿启用表的使用页数,核对各个账户账面是否齐全,是否按顺序排列。
(3)活页账簿去空白页后,将本账面数项填写齐全,撤去账尺,用坚固耐磨的纸张做封面、封底,装订成册。
不同规格的活页账不得装订在一起。
(4)会计账簿的装订顺序:会计账簿装订封面账簿启用表账户目录按本账簿页数顺序装订账页会计账簿装订封底。
(5)装订后的会计账簿应牢固、平整、不得有折角,掉页现象。
(6)账簿装订的封口处,应加盖装订人印章。
(7)装订后,会计账簿的脊背应平整,并注明所属年度及账簿名称和编号。
(8)会计账簿的编号为一年一编,编号顺序为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借)款日记账、明细分类账、辅助台账。
3.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编制完成并按时报送后,留存报表均应按月装订成册,年度终了统一归档保管。
4.电子会计档案。
(1)建立电子会计档案备份制度,能够有效防范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人为破坏的影响。
(2)按月备份:每月末将财务服务器自动储存数据分别备份在管理员电脑硬盘和独立硬盘中,月度备份不少于两份。
(3)按年刻录光盘:年终 60 日内,在光盘上刻录上年备份数据后统一归档保管。
(4)单位档案管理机构接收电子会计档案时,应当对电子会计档案的准确性、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进行检测,符合要求的才能接收。
会计档案归档范围及要求会计档案归档范围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会计凭证主要指原始凭证,记帐凭证,汇总凭证,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二)会计帐簿主要指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明细账,总账,固定资产卡片,辅助账簿及外事的会计账簿。
(三)财务报表主要指财务指标快报,月、季会计报表,年度会计报表及文字说明,职工开支花名表。
(四)其他会计文件材料主要指会计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银行对账单及其他应当保存的会计专业资料。
一、组卷(一)会计凭证的组卷手工会计凭证及纸质电算化凭证的组卷均按如下步骤进行:1、排序检查。
凭证在记账、汇总、审核等传递过程中可能产生颠倒凭证号、缺少凭证等情况。
因此,在凭证整理前应将凭证按日期、编号排列,检查各顺序号的凭证是否齐全或颠倒、附件是否漏缺。
缺少凭证或附件要找回;凭证颠倒要重新排列;破损票据应修补,残缺处如有重要内容,应查清补齐或在空白处说明,并签章;虚线连接的票据,应裁开;检查中发现的重要情况应另纸说明作附件放在该凭证之后。
2、拆金属物。
订书钉、大头针、回形针等金属易发生氧化,影响会计凭证的保管,应拆除。
3、折叠接边。
一般来讲,原始凭证应比记账凭证略小,原始凭证要折叠整齐,最好能翻过上一号的记账凭证,就能看到下一号记账凭证的上边和右边。
(1)大幅面票据的折叠。
对于纸张面积大于记账凭证的原始凭证,可按记账凭证的面积尺寸,一般采取先自右向后,再自下向后再次折叠。
注意应把凭证的左上角或左侧面让出来,以便装订后,还可以展开查阅如果装订线内有文字,可采取接边或抄移的方法。
此外,由于原始凭证大于记账凭证时需折叠,小于记账凭证时则贴在记账凭证背面的中间,这样整个凭证就显得整齐了。
(2)中等幅面票据的接边及装订。
对于纸张面积略小于记帐凭证的原始凭证,可采取两种方法,一是直接装订法,即先用回形针或大头针将原始凭证别在记账凭证后面,待装订整本凭证后,抽去回形针或大头针;二是对原始凭证接边法,即用大小适当的毛边纸,将其用粘胶剂贴在原始凭证上,然后再对整本凭证装订。
安徽省会计档案整理要求及案卷格式一、基本概念(一)会计档案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等过程中接收或形成的,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等各种形式的会计资料,包括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传输和存储的电子会计档案。
(二)会计资料归档单位会计管理机构按照规定要求和标准规范,将有关会计资料通过整理立卷的工作过程。
(三)会计资料类别及范围应归档的会计资料分为以下四类:1、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2、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及其他辅助性账簿;3、财务会计报告(财务报表和相关信息),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企业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以及附注。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现金流量表、附注以及决算报告。
4、其他会计资料,包括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纳税申报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格式见附件3)、会计档案保管清册(格式见附件4)、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格式见附件5)、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及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会计资料(如:现金盘点表、支票盘点表、固定资产盘点表、财务印章保管登记表等)。
(四)应纳入文书档案管理的财务工作文件材料1、财务管理制度、规定、办法、总结;2、财务管理工作计划、报告、通知;3、固定资产新增、报废、调拨文件材料;4、生产财务和成本核算文件材料;5、资金管理、价格管理、会计管理文件材料;6、企业税务登记、交纳、减免、返还等工作文件材料;7、企业经营盈亏情况报告、报表(含重要的、一般的);8、企业财务预、决算报告;9、审计工作制度、总结;10、审计意见、审计报告、专项审计通知、报告、批复、结论、调查与证明等文件材料;11、审计工作方案、计划、报告、纪要;12、机关财务预算、年度和年度以上财务计划。
会计档案基础工作规范[打印] 添加到我的收藏第一条为了加强会计档案基础工作,使会计档案基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根据财政部、国家档案局颁布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财会字[1998]32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会计档案基础工作是指会计档案的整理、归档、保管、利用、鉴定、销毁等。
第三条我省的各级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按规定应当建账的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组织(以下简称各单位)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的规定,加强会计档案基础工作,保证会计档案基础工作依法有序进行。
第四条各级财政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共同负责对会计档案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促进各单位加强会计档案基础工作,不断提高会计档案工作水平。
第五条各单位每年形成的会计核算专业材料应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会学[1996]19号)的有关要求,由会计机构(或经办人员)负责整理、归档;各单位的档案部门应积极配合,做好会计档案保管、利用等工作。
第六条会计档案分类应当从本单位实际出发,采用以下方法:(一)年度——形式(名称)分类法,把一年形成的会计核算专业材料按会计凭证类,会计账簿类,财务报告类,其他类分成四类,然后再按不同保管期限分别组成保管单位。
这种办法适用于只有一种会计类型的单位。
(二)年度——组织机构——形式(名称)分类法,把一年形成的会计核算专业材料按单位内设组织机构或独立核算单位分成若干类,然后在每一类内再按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其他结合保管期限分别组成保管单位。
这种方法适用于总预算会计。
(三)年度——会计类型——形式(名称)分类法。
即把一个年度内的会计核算专业材料按税收计划、税收会计、经费会计、单位预算会计等会计类型分开,然后在每一类里分别按会计形式(名称)结合保管期限组成保管单位。
第七条会计凭证整理时每本厚度不超过200页或者两厘米为宜,装订前应清除金属物,在左上角用线装订,再用封纸包角,由会计人员在包角骑缝处盖章,封面没有档号栏的应加盖档号章,立卷后的会计凭证还应加装卷盒(附件一),一卷一盒。
会计档案管理规定(管理办法)会计档案是指会计核算分析的专业材料,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是经济活动中的历史纪录和经济效果的综合反映,是进行会计监督、分析、统计、决策的根据,是集团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单位必须加强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专门的会计档案的立卷、归档、保管、查阅和销毁等管理制度,保证会计档案妥善保管、有序存放、方便查阅,严防毁损、散失和泄密。
为了加强会计档案管理,便于会计档案的保管和查阅,依据国家关于会计档案管理的规定,结合立中集团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一、会计档案的分类:会计档案指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分析报告、银行资料、技改工程项目资料、税务资料、享受各项政策资料、外汇管理资料、及其他与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有关的资料等。
(一)会计凭证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
它包括自制原始凭证、外来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汇总表、记帐凭证(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帐凭证三种)、记帐凭证汇总表等。
(二)会计帐簿会计帐簿是由一定格式、相互联结的帐页组成,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连续、系统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
它包括按会计科目设置的总分类帐、各类明细分类帐、现金日记帐、银行存款日记帐以及辅助登记备查簿等。
(三)财务报告财务报告是反映企业会计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总结性书面文件,主要有:主要财务指标快报,月、季度财务报告、年度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其相关附表、财务情况分析及说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
(四)银行资料银行资料是指企业进行筹资活动过程中发生的重要文件,包括借款合同、借据、担保合同或抵押合同、公证保险等有关资料。
(五)税收资料税收会计资料是指企业照章纳税的重要资料,包括税务登记证、税务登记表、税务登记变更表、发票购领登记簿、增值税专用发票、普通发票存根、纳税申报表、出口退税登记证(表)、出口退税申报表、清算表等、出口退税核销手续、税收年报(决算)等。
会计档案的装订要求一、会计凭证的装订1、凭证的整理会计凭证登记完毕后,应将记账凭证连同所附的原始凭证或者原始凭证汇总表,按照编号顺序折叠整齐,准备装订。
会计凭证在装订之前,必须进行适当的整理,以便于装订。
会计凭证的整理主要是对记账凭证所附的原始凭证进行整理。
会计实务中收到的原始凭证纸张往往大小不一,因此,需要按照记账凭证的大小进行折叠或粘贴。
具体方法:⑴、对面积大于记账凭证的原始凭证采用折叠的方法,按照记账凭证的面积尺寸,将原始凭证先自右向左,再自下向上两次折叠。
折叠时应注意将凭证的左上角或左侧面空出,以便于装订后的展开查阅。
⑵、对于纸张面积过小的原始凭证,则采用粘贴的方法,即按一定次序和类别将原始凭证粘贴在一张与记账凭证大小相同的白纸上。
粘贴时要注意,应尽量将同类同金额的单据粘在一起;如果是板状票证,可以将票面票底轻轻撕开,厚纸板弃之不用。
粘贴完成后,应在白纸一旁注明原始凭证的张数和合计金额。
⑶、对于纸张面积略小于记账凭证的原始凭证,则可以用回形针或大头针别在记账凭证后面,待装订凭证时,抽去回形针或大头针。
⑷、对于数量过多的原始凭证,如工资结算表、领料单等,可以单独装订保管,但应在封面上注明原始凭证的张数、金额,所属记账凭证的日期、编号、种类。
封面应一式两份,一份作为原始凭证装订成册的封面,封面上注明“附件”字样,另一份附在记账凭证的后面,同时在记账凭证上注明“附件另订”,以备查考。
⑸、此外,各种经济合同、存出保证金收据以及文件等重要原始凭证,应当另编目录,单独登记保管,并在有关的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上相互注明日期和编号。
2、凭证的装订凭证装订是指将整理完毕的会计凭证加上封面和封底,装订成册,并在装订线上加贴封签的一系列工作。
会计凭证不得跨月装订。
记账凭证少的,可以一个月装订一本;一个月内凭证数量较多的,可装订成若干册。
并在凭证封面上注明本月总计册数和本册数。
采用科目汇总表会计核算形式的企业,原则上以一张科目汇总表及所附的记账凭证、原始凭证装订成一册,凭证少的,也可将若干张科目汇总表及相关记账凭证、原始凭证合并装订成一册。
会计档案的装订包括哪些会计档案怎么装订
会计档案的装订主要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及其他文字资料的装订。
1、会计凭证的装订。
一般每月装订一次,装订好的凭证按年分月妥善保管归档。
会计凭证装订前的准备工作:①分类整理,按顺序排列,检查日数、编号是否齐全;②按凭证汇总日期归集(如按上、中、下旬汇总归集)确定装订成册的本数;③摘除凭证内的金属物(如订书钉、大头针、回形针),对大的张页或附
件要折叠成同记账凭证大小,且要避开装订线,以便翻阅保持数字完整;④整理检查凭证顺序号,如有颠倒要重新排列,发现缺号要查明原因。
再检查附件有否漏缺,领料单、入库单、工资、奖金发放单是否随附齐全;⑤记账凭证上有关人员(如财务主管、复核、记账、制单等)的印章是否齐全。
会计凭证装订时的要求:①用三针引线法装订,装订凭证应使用棉线,在左上角部位打上三个针眼,实行三眼一线打结,结扣应是活的,并放在凭证封皮的里面,装订时尽可能缩小所占部位,使记账凭证及其附件保持尽可能大的显露面,以便于事后查阅;②凭证外面要加封面,封面纸用尚好的牛皮纸印制,封面规格略大于所附记账凭证;③装订凭证厚度一般1.5厘米,方可保证装订牢固,美观大方。
会计凭证装订后的注意事项:①每本封面上填写好凭证种类、起止号码、凭证张数、会计主管人。
精品文档你我共享Z K Y中国科学院标准ZKY/B002-7-2006会计档案建档规范2005-04—20发布 2006-06—1实施中国科学院发布前言本规范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制定,为《中国科学院档案管理工作标准》的组成部分。
本规范为第一次制定。
本规范由中国科学院办公厅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规范由中国科学院批准。
本规范起草部门:中国科学院办公厅。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靳桂荣、张峥、袁慧、黄丽荣。
ZKY/B002—7—2006会计档案建档规范1 总则1.1 为加强我院会计档案的建档工作,确保会计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充分发挥会计档案为经济业务工作服务的作用,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规定了会计建档工作的基本要求和管理职责,明确了会计核算材料的归档范围、整理立卷、保管与交接和利用的要求。
1.3 本规范适用范围执行《中国科学院档案管理工作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范条文。
2.1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财会字[1998]32号)2.2 《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财会字[1996]17号2.3 GB/Tl8894--2002((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3术语3.1 财务部门(finance department)指本单位的财务核算管理部门。
3.2 会计档案(accounting archives)指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
3.3 会计凭证(accounting voucher)指用来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帐依据的书面证明。
3.4 原始凭证(underlying document)指在经济业务发生时,由业务经办人员直接取得或者填制,用以表明某项经济业务已经发生或其完成情况,并明确有关经济责任的一种凭证。
3.5 记帐凭证(journal voucher)指对经济业务按其性质加以归类,确定会计分录,并据以登记会计帐薄的凭证。
第六节会计档案管理一、会计档案是本行各项业务活动的会计记录和重要史料。
本行会计档案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及其他会计资料。
二、会计档案在形式上可分为纸制档案和电子档案。
纸制档案是以纸为介质保存的会计档案,电子档案指以磁、光盘、硬盘等电子信息载体为介质保存的会计档案。
原始凭证、票据、合同等具有法律效力的资料,应保存纸质档案。
三、会计档案保管地点应具备防盗、防火、防潮、防尘、防有害生物等条件,电子档案保管应具备防磁条件。
按规定需双备份的会计档案应异地分别存放。
四、会计档案由生成、编制部门负责整理、立卷、保管,定期移送管辖行库房封存保管。
五、银行会计档案的保管期分为3年、5年、15年和永久保管。
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从会计档案形成的次年1月1日算起,如果有必要,可以延长,但不能缩短。
本制度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若与外部或本行其他档案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保管期不一致时,按从长原则执行。
同一介质上有不同保管期限会计档案的,应按最长期限保管。
同一会计档案采用不同介质保存的,至少应有一种介质的会计档案满足保管期限的要求。
(一)永久保管的会计档案1. 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决算主、附报表);2. 资本金、股金及股权明细;3. 挂失登记及补发凭单收据;4. 会计档案保管及销毁清册;5. 开销户记录;6. 机构变动交接清册;7. 有权机关查询、止付、冻结及扣划书及相关资料;8. 账销案存记录;9. 机构合并、分设、裁撤、资产评估时的资产负债表、损益报表、财产清单、资本清单和往来账款登记清单,久悬未取转入营业外收入款项的清单;10. 本行认为应永久保管的其他会计资料。
(二)保管15年的会计档案1. 会计凭证及附件;2. 总账及明细核算资料(总账、分户账、单位客户的账户余额积数表、固定资产卡片账、其他辅助账/卡);3. 重要单证(含空白重要凭证)和重要印章的领发、保管和缴销记录;4. 人员及会计档案移交清册(或工作交接登记簿)、会计档案查阅登记簿;5. 各分行本身及汇总所辖会计报表;6. 本行在其他行存款的对账单;7. 已销户的账户资料;8. 银行认为应保管15年的其他会计资料。
会计档案的装订一、会计凭证的装订要求(一)凭证按日装订。
1、一般情况下一个营业机构一天的凭证装订成一册传票;2、如果一天凭证过多的可分若干册装订,过少的可将同一月份若干日(一般不超过10个工作日)的凭证合并装订(用封面隔开),但须按日期序时排列。
用封面隔开时,每天的封面也应进行统计,最后再做一个汇总封面。
注意:不同月份的会计凭证不能装订在一册内(二)按柜员顺序排列一天的传票中,柜员按先库柜员后其他柜员排列,其他柜员按柜员号从小到大排列。
网点汇总记账凭证排列所有柜员传票的后面,按凭证号码从小到大顺序排列。
(三)同一柜员的会计凭证按流水号从小到大顺序排列。
(四)加编顺序号,也就是说的卡号卡号的作用在于,一是表明本册传票共多少张,二是可以和封面填写的凭证、原始凭证及附件张数进行核对。
(五)必须加装统一规格的传票封面,封皮和封底1、传票封面应规范填写。
凭证日期要填全,如从某日到某日,即使一册传票只装订了一天的凭证,也应填写为从某日到某日。
2、保管编号从年初开始到本册的编号,如果一天凭证装订两册以上,则该两册传票顺序编号,不能编成相同号或相同号“-1”“-2”区别。
3、分册装订的必须注明“第几册、共几册”要素。
4、共几册指的是本日传票共几册,第几册指的是本册传票在本日本次的排号。
5、如一天的凭证装订了三本传票,则第一本应填写为“第一册、共三册”,第二本应填写为“第二册、共三册”,第三本应填写为“第三册、共三册”。
二、账簿的装订要求(一)总账按月打印,按月装订。
(二)分户账按月打印,按月装订,账页过多的可分若干本装订,账页过少的营业机构可采用按季或按年的方法装订,排列顺序以账号从小到大排列。
(三)装订成册的账页,在装订处加封,登记账簿封面,注明账簿名称、年度及编号,由装订人员和会计主管人员在加封处盖章,登记《会计档案保管登记簿》入库(柜)保管。
(四)手工登记簿1、连续使用、永久保管的登记簿以一本使用完了为立卷装订时间,封面注明**年**月**日至**年**月**日。
会计档案的整理立卷及装订要求1.会计档案的整理立卷会计年度终了后,对会计资料进行整理立卷。
会计档案的整理一般采用“三统一”的办法,即分类标准统一、档案形成统一、管理要求统一,并分门别类按各卷顺序编号。
1)分类标准统一。
一般将财务会计资料分成一类账簿,二类凭证,三类报表,四类文字资料及其他。
2)档案形成统一。
案册封面、档案卡夹、存放柜和存放序列统一。
3)管理要求统一。
建立财务会计资料档案簿、会计资料档案目录;会计凭证装订成册,报表和文字资料分类立卷,其他零星资料按年度排序汇编装订成册。
2.会计档案的装订会计档案的装订主要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及其他文字资料的装订。
(1)会计凭证的装订会计凭证一般每月装订一次,装订好的凭证按年分月妥善保管归档。
1)会计凭证装订前的准备工作。
○1分类整理,按序列排列,检查日数、编号是否齐全;○2按凭证汇总日期归集(如按上、中、下旬汇总归集)确定装订成册的本数;○3摘除凭证内的金属物(如钉书针、大头针、回形针),对大的张页或附件要折叠成同记账凭证大小,且要避开装订线,以便翻阅保持数字完整;○4整理检查凭证顺序号,如有颠倒要重新排列,发现缺号要查明原因。
再检查附件有否漏缺,领料单、入库单、工资、奖金发放单是否随附齐全;○5记账凭证上有关人员(如财务主管、复核、记账、制单等)的印章是否齐全。
2)会计凭证装订时的要求。
○1用“三针引线法”装订,装订凭证应使用棉线,在左上角部位打上三个针眼,实行三眼一线打结,结扣应是活的,并放在凭证封皮的里面,装订时尽可能缩小所占部位,使记账凭证及其附件保持尽可能大的显露面,以便于事后查阅;○2凭证外面要加封面,封面纸用上好的牛皮纸印制,封面规格略大于所附记账凭证;○3装订凭证厚度一般为1.5厘米,方可保证装订牢固,美观大方。
会计凭证装订后的注意事项:○1每本封面上填写好凭证种类、起止号码、凭证张数、会计主管人员和装订人员签章;○2在封面上编好卷号,按编号顺序入柜,并要在显露处标明凭证种类编号,以便于调阅。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会计凭证的装订工作,确保会计档案的完整、安全和便于查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会计凭证的装订工作。
第三条会计凭证装订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合法、合规、规范;(二)完整、准确、及时;(三)便于查阅、便于保管;(四)责任明确、分工合理。
第二章会计凭证装订范围第四条会计凭证装订范围包括:(一)原始凭证:包括但不限于发票、收据、支票、汇票、银行对账单、现金收付凭证、转账凭证等;(二)记账凭证:包括但不限于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调账凭证等;(三)其他应装订的会计凭证。
第五条以下凭证不纳入装订范围:(一)已经归档的会计凭证;(二)经批准销毁的会计凭证;(三)其他不适宜装订的会计凭证。
第三章会计凭证装订要求第六条会计凭证装订前应进行以下准备工作:(一)对会计凭证进行整理、分类,确保凭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二)对破损、皱褶、污损的会计凭证进行修复、整理;(三)对会计凭证的编号、日期、金额等关键信息进行核对。
第七条会计凭证装订应使用以下材料:(一)装订线:应选用质量良好、耐用的装订线;(二)装订夹: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易于拆装的装订夹;(三)装订机:应选用性能稳定、操作简便的装订机。
第八条会计凭证装订要求如下:(一)装订顺序:按照会计凭证的编号顺序进行装订;(二)装订方式:采用直线装订或曲线装订,确保装订牢固;(三)装订厚度:每本会计凭证的装订厚度不宜超过5厘米;(四)装订封面:封面应标明单位名称、凭证种类、装订日期、装订人等信息;(五)目录编制:编制会计凭证目录,详细记录每本凭证的起止日期、凭证种类、数量等信息。
第九条会计凭证装订完成后,应进行以下工作:(一)核对装订的会计凭证数量与实际数量是否一致;(二)对装订的会计凭证进行质量检查,确保装订牢固、整齐;(三)对装订的会计凭证进行编号,建立会计凭证档案。
会计档案的装订要求
一、会计凭证的装订
1、凭证的整理
会计凭证登记完毕后,应将记账凭证连同所附的原始凭证或者原始凭证汇总表,按照编号顺序折叠整齐,准备装订。
会计凭证在装订之前,必须进行适当的整理,以便于装订。
会计凭证的整理主要是对记账凭证所附的原始凭证进行整理。
会计实务中收到的原始凭证纸张往往大小不一,因此,需要按照记账凭证的大小进行折叠或粘贴。
具体方法:
⑴、对面积大于记账凭证的原始凭证采用折叠的方法,按照记账凭证的面积尺寸,将原始凭证先自右向左,再自下向上两次折叠。
折叠时应注意将凭证的左上角或左侧面空出,以便于装订后的展开查阅。
⑵、对于纸张面积过小的原始凭证,则采用粘贴的方法,即按一定次序和类别将原始凭证粘贴在一张与记账凭证大小相同的白纸上。
粘贴时要注意,应尽量将同类同金额的单据粘在一起;如果是板状票证,可以将票面票底轻轻撕开,厚纸板弃之不用。
粘贴完成
后,应在白纸一旁注明原始凭证的张数和合计金额。
⑶、对于纸张面积略小于记账凭证的原始凭证,则可以用回形针或大头针别在记账凭证后面,待装订凭证时,抽去回形针或大头针。
⑷、对于数量过多的原始凭证,如工资结算表、领料单等,可以单独装订保管,但应在封面上注明原始凭证的张数、金额,所属记账凭证的日期、编号、种类。
封面应一式两份,一份作为原始凭证装订成册的封面,封面上注明“附件”字样,另一份附在记账凭证的后面,同时在记账凭证上注明“附件另订”,以备查考。
⑸、此外,各种经济合同、存出保证金收据以及文件等重要原始凭证,应当另编目录,单独登记保管,并在有关的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上相互注明日期和编号。
2、凭证的装订
凭证装订是指将整理完毕的会计凭证加上封面和封底,装订成册,并在装订线上加贴封签的一系列工作。
会计凭证不得跨月装订。
记账凭证少的,可以一个月装订一本;一个月内凭证数量较多的,可装订成若干册。
并在凭证封面上注明本月总计册数和本册数。
采用科目汇总表会计核算形式的企业,原
则上以一张科目汇总表及所附的记账凭证、原始凭证装订成一册,凭证少的,也可将若干张科目汇总表及相关记账凭证、原始凭证合并装订成一册。
序号每月一编。
装订好的会计凭证厚度通常为1.5cm。
装订成册的会计凭证必须加盖封面,封面上应注明单位名称、年度、月份和起讫日期、凭证种类、起讫号码,由装订人在装订线封签外签名或者盖章。
会计凭证封面由分公司统一格式印制。
会计凭证的装订程序如下:
⑴、整理记账凭证,摘掉凭证上的大头针等,并将记账凭证按编号顺序码放。
⑵、将记账凭证汇总表、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放在最前面,并放上封面、封底。
⑶、在码放整齐的记账凭证左上角放一张8×8厘米大小的包角纸。
包角纸要厚一点,其左边和上边与记账凭证取齐。
⑷、过包角纸上沿距左边5厘米处和左沿距上边4厘米处包角纸上划一条直线,并用两点将此直线等分,再分别等分直线的两点处将包角纸和记账凭证打上两个装订孔。
⑸、用绳沿虚线方向穿绕扎紧(结扎在背面)。
如下图:
⑹、从正面折叠包角纸,并将划斜线部分剪掉。
如下图:
⑺、将包角纸向后折叠粘贴成下图形状。
⑻、将装订线印章盖于骑缝处,并注明年、月、日和册数的编号。
二、会计账簿的装订。
各种会计账簿年度结账后,除跨年使用的账簿外,其他账簿应按时整理立卷。
基本要求是:
1、账簿装订前,首先按账簿启用表的使用页数核对各个账户是否相符,账页数是否齐全,序号排列是否连续;然后按会计
账簿封面、账簿启用表、账户目录、该账簿按页数顺序排列的账页、会计账簿装订封底的顺序装订。
2、活页账簿装订要求:
⑴、保留已使用过的账页,将账页数填写齐全,去除空白页和撤掉账夹,用质好的牛皮纸做封面、封底,装订成册。
⑵、多栏式活页账、三栏式活页账、数量金额式活页账等不得混装,应按同类业务、同类账页装订在一起。
⑶、在账本的封面上填写好账目的种类,编好卷号,会计主管人员和装订人(经办人)签章。
⑷、采用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应在年度终了,用A4纸打印账簿,并按上述规定装订。
3、账簿装订后的其他要求:
⑴、会计账簿应牢固、平整,不得有折角、缺角,错页、掉页、加空白纸的现象。
⑵、会计账簿的封口要严密,封口处要加盖有关印章。
⑶、封面应采用分公司统一格式,封面应齐全、平整,并注明所属年度及账簿名称、编号,编号为一年一编,编号顺序为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借)款日记账、分户明细账。
⑷、会计账簿按保管期限分别编制卷号,如现金日记账全年按顺序编制卷号;总账、各类明细账、辅助账全年按顺序编制卷号。
三、会计报表的装订。
1、会计报表编制完成及时报送后,留存的报表按月装订成册,谨防丢失。
2、会计报表装订前要按编报目录核对是否齐全,整理报表页数,上边和左边对齐压平,防止折角,如有损坏部位修补后,完整无缺地装订。
3、会计报表装订顺序为:会计报表封面、会计报表编制说明、各种会计报表按会计报表的编号顺序排列、会计报表的封底。
4、按保管期限编制卷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