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树”为话题的作文讲评
- 格式:ppt
- 大小:139.50 KB
- 文档页数:6
树的作⽂评语 我们应该保护地球上的每⼀棵树⽊,因为树可以吸收⼆氧化碳,净化空⽓,下⾯是店铺整理的⼀些关于树的作⽂评语的相关资料,供你参考。
树的作⽂评语精选 1. ⼼⾥过程真实细腻,⼈物的想法态度在读者⾯前⼀览⽆遗。
2. 感情真实细腻,⾔语感⼈⾄深,确是发⾃作者内⼼的肺腑之⾔。
3. 从⾃我反思中寻求⼈⽣得失,在悔悟中流露真情,字句铿锵有⼒,震撼⼈⼼。
4. 语⾔简朴,感情平淡,情意不够深切。
5. 感情过于浓烈,不似有感⽽发,反倒是搔⾸弄姿,⾃作 6. 情感缺乏深度,未能以景传情,未能由事⽣情,感情虽潜藏于⽂中,但未能深⼊挖掘。
7. ⼼理刻画不够⽣动具体,未能有⼒地表现⼈物的思想态度,好恶观。
8. 事理反复从不同⾓度,不同⽅⾯来强调作者的观点,说理充分透彻,⽴意鲜明。
9. 引⽤名⼈名⾔经典事例,具有较强的说服⼒,更能有⼒地表达作者的观点。
10. 论据充分有⼒,分析透彻合理,哲理性较强。
11. 例证丰富,选材得当,描述详略得当,较具说服⼒。
12. 逻辑推理能⼒较弱,证据不够确凿充分。
13. 未能写真事说真话诉真情,塑造真实的个性,表现独特的个体。
14. 语句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辞优美,叙写形象⽣动鲜明,语⾔表达能⼒较强。
15. 语⾔简明扼要⾔简意赅⾔⾄意达精炼有⼒笔⼒尽现,寥寥数语便能传递⼈物的神采。
16. 语⾔平滑晓畅,刻画细致,描写⽣动;句意含蓄委婉,暗含深意。
读毕如酒后余⾹,不绝于⼝。
17. 语⾔活泼,风趣幽默,令⼈忍俊不禁。
18. 语⾔基本通顺,偶有不畅。
19. 语⾔不够晓畅,句意含混模糊,佶屈聱⽛,令⼈费解。
20. 语句啰嗦,⾔不达意,只详不略,赘话连篇。
树的作⽂评语推荐 1. 过程详细,结尾却简略不全。
结构不合理,给⼈以虎头蛇尾之感。
2. 构思不合常理,内容漏洞百出,不能反映⽣活的真实。
3. 情节⼤起⼤落,转换太快,不够连贯⾃然。
4. 修辞⽐喻⽣动形象贴切,本体与喻体形神相似,⽂章的趣味性与说服⼒都⼤⼤增强了。
新学期地第一天,我翻看科学书地第一页,看到了一颗大树,我觉得很好奇,我仔细观察了那棵树,有树叶、树枝、树根.这颗树真大啊,树叶很多,一片一片地叠在一起,就像一把撑开地大伞,又像金字塔一样高大,树叶是绿色地,绿得发亮,夏天地时候我们可以在树下乘凉,在树下玩泥巴.冬天地时候,我们可以在树下打雪仗,堆雪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大树地树枝是张开地,就像手掌一样撑起一片片树叶,小鸟把家安在树枝上,经常在哪里玩耍.七星瓢虫在树上抓虫子.秋天到了地时候,树上挂满了果实.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大树地树根很粗壮,我想大树地年龄应该很大,树下地小草围绕着大树,一年一年,小草绿了又黄了,黄了又绿了,大树地叶子也跟着绿了又黄了,黄了又绿了,等到大树长到一百年地时候,大树是什么样子呢?是不是跟云一样高呢?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先来对作文进行一个总评.总地来说,本文是一篇非常优秀地作文.可以说是一篇不用提升、不用改动就已经非常非常优秀地作文.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本文中,小作者没有华丽地词藻,而是用很质朴地语言写出了一棵大树.这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一篇优秀地作文,并非需要靠好地字词来作支撑,只需要深入了解并掌握一篇好作文地核心要求就可以;二是妈妈发挥地作用.大家从妈妈地感言中也看到,妈妈地辅导是轻描淡写地,是轻松自在地,这与妈妈长久地积累与熏习不无关系.换句话来讲,当妈妈们有了一桶水地时候,轻轻晃出一瓢,倾出一杯,就容易得许多.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所以,还是要提醒在座学习地妈妈,学习作文,一定不要让孩子从好词好句入手.抄词抄句是一项最烦人、最伤眼、最无效地功课,一定不要以为有了好词好句才能写出好作文,这是一种错误偏激地观点.要从根本上入手,从条理、结构、思路、章法上入手,要从整体上入手.这个道理,就如一个建筑师一样,是从整体地结构入手而不是从一砖一瓦入手一样.错误偏激地观点一定要破,不破则不立.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大家可以看到一个普遍地现象:全国地小学生,几乎都在玩了命地抄词、抄句,而结果是全国地小学生是玩了命地头痛作文.这不能不说明抄词、抄句是一个贻害人地方法.小学六年地时间,小朋友语文学习地大部分时光都用于抄字、抄句,不能不让人心痛时间地浪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首先说结构.从本文来看,小作者地结构意识很棒,这也是与学会思维导图有密切关系地.什么叫思维导图?说白了,就是提纲地图形化.什么叫提纲地图形化?说白了,又是思维地图形化.作文是一项思维地训练,平时我们讲,思路思路,就是思想地通路.理通则文通,文通则理通.这里地“理”是什么?就是逻辑思维.逻辑思维通顺了,文章自然就通顺了;文章通顺了,则又反映了逻辑思维地通顺.我们讲过,结构就是章法、是脉络、是顺序、是思路.说白了,归根到底就是思维逻辑.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我们来看作文地头:新学期地第一天,我翻看科学书地第一页,看到了一颗大树.我觉得很好奇,我仔细观察了那棵树,有树叶、树枝、树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再来看本文地脚:等到大树长到一百年地时候,大树是什么样子呢?是不是跟云一样高呢?中间地部分是以三个对称段地形式展开地,分别写了树叶、树枝与树根,而且三个对称段都是围绕着主题“大”来写地.通过这样地结构分析,可以看出来小朋友地作文结构严谨、表达清晰——这一切反映在思维上,就是思维地缜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二,关于对称.我们在书中,或是在平时讲地理念中,一直在讲对称地作用:对称是文章地主干.有一个建议,对于学龄前、或是低年级地孩子地作文启蒙,一定要从对称开始.这也是我们在《作文,多大点事儿——基础篇》中举了大量地蒙学读物,来讲对称重要性地原因.从细微处来看,对称有两个基本地因素,一个是“对”,一个是“韵”.唐诗宋词中“对”与“韵”体现得最为充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低龄小朋友所学地儿歌中,体现也最为充分.比如我们常说地: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都充分地体现了“对”与“韵”这两个要素.还有: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真可爱.所以,对于启蒙阶段地孩子来讲,“对”与“韵”地训练一定要启蒙好.这将会让小朋友地作文朗朗上口,富有节奏.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我们来看原文中地对称:树叶、树枝、树根——对称一片一片——对称像一把撑开地大伞,又像金字塔一样高大——对称夏天……在树下玩泥巴.冬天……在树下打雪仗,堆雪人——对称小鸟……把家安在树枝上,七星瓢虫……在树上抓虫子——对称.一年一年——对称小草绿了又黄了,黄了又绿了,大树地叶子也跟着绿了又黄了,黄了又绿了……小草与大树——对称。
作文讲评《桂花树》(四)在讲课前,先来分享一些妈妈的感想:广西-好妈-:昨晚指导我儿子修改他参加比赛的作文,用上了对称之类的手法,今天儿子说他的作文被老师选上参加比赛了。
北海-小龙妈-:我儿子这次期中考试分的作文只被扣分,真是刘姥姥进大观园,头一回呀!以前都是扣-分。
为了让大家有一个听课的延续性,我们再把今天白天作文的点评发上来,大家比对参照一下。
先来看原文:桂花树(群,上海新妈,一年级)我家旁边有一棵桂花树。
秋天到了,桂花树上开满了桂花。
有的藏在树叶里面,有的露出一个个小眼睛。
一朵朵桂花像一个个小圆点,又像一个个萤火虫。
每朵桂花虽然很小,但她有四个花瓣一个花蕊合在一起。
许许多多的桂花聚集在一起,像一朵朵云彩。
整个桂花树就像一个大灯笼,树干像灯笼的提手,树叶组成圆形的灯笼,黄色的花朵就是灯笼的火光。
当风吹来的时候,就好像小朋友们把灯笼的开关打开了,桂花的香味随着火光飘到我的鼻子里,香喷喷的,就好像我的心里也长了一棵桂花树。
我喜欢桂花树,小朋友们,你们也喜欢桂花树吗?我们再来看一下今天白天点评的提升文:我家旁边有一棵桂花树。
秋天到了,桂花树上开满了桂花。
它们有的藏在树叶里面,有的露出一点,像眯起来的小眼。
有的干脆就开满,像睁着大眼睛看着你。
桂花的叶子像是花的眉,花又像是眉毛下面的眼。
夜晚的时候,朵朵桂花又像一只只荧火虫。
柔和的月光洒在桂树上,连树影都显出幽雅的美。
在点评文中,有几个方面需要大家注意。
第一方面:我们把眼光放在孩子的亮点上。
孩子的原文中,把桂花比成了眼睛,所以我们就结合这个亮点,就把桂花比成大眼小眼眯眼瞪眼。
同时我们还用了一个摆关系、讲意境的技法,把花比成眼睛,把叶子比成眼睛上的眉毛。
这样写就相映成趣,既增加了文字,又有了意境之美。
第二方面:在原文中孩子还把桂花比成了萤火虫,那么我们就在孩子的这个亮点的基础上,扩大战果写出了晚上的桂花。
在修改文中,我们使用了这个技法,我们称之为写黑以白、对比鲜明的技法。
初中关于树的作文评语在初中阶段,孩子们的作文就像一棵棵正在努力生长的小树苗,充满了生机与可能。
而当他们写到树这个主题时,更是展现出了各种各样有趣的想法和独特的视角。
有的孩子会把树比作坚韧的战士,无论风雨如何侵袭,都坚定地站立在那里。
他们会详细描述树干的粗糙,仿佛那是战士历经沧桑的铠甲;树叶在风中的摇曳,就像是战士挥舞的旗帜。
但也许在描写细节上,会忽略掉一些关键的部分,比如树根在地下的盘根错节,那可是战士稳固的根基呀。
这时,我可能会写下这样的评语:“把树想象成战士这个角度很棒哟!让我仿佛看到了那英勇的身影。
不过,如果能再写写树根的努力生长,这棵‘战士树’就更加完美啦,加油!”还有的孩子会写自己和一棵树的故事,回忆小时候在树下玩耍的欢乐时光。
他们能生动地描绘出和小伙伴们在树荫下捉迷藏,笑声在树叶间回荡。
但可能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会有点流水账的感觉,缺少对情感的深入挖掘。
我大概就会批注:“哇,在树下玩耍的场景真让人向往!要是能多说一说当时内心的感受,比如在树的陪伴下那种安心和快乐,这篇作文一定会更动人的。
”曾经有一篇作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学生写的是校园里的一棵老银杏树。
他写道:“秋天的时候,那金黄的叶子就像一把把小扇子,风一吹,簌簌地落了一地,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
”这描写多美呀!可再往后看,他对于树的描写就戛然而止了,开始去写同学们在树下捡叶子做书签的事情。
我给他的评语是:“开头对银杏树秋天的描写简直太惊艳啦!但后面如果能时不时再穿插一些对树的描写,比如同学们捡叶子时,树枝轻轻晃动,好像在和大家告别,是不是会让整个画面更丰富呢?期待你修改后的作品哟!”另外,也有孩子会在作文中抒发对树的赞美之情,感慨树的无私奉献。
比如提供氧气、遮风挡雨、美化环境等等。
想法是很好,可表达上却显得有些空洞,只是不停地重复着“树是多么伟大”这样的话。
对此,我会这样说:“能看到你对树的敬意,很棒!但如果能具体说一说树是怎么提供氧气的,比如通过光合作用的过程,或者讲讲在某个暴雨天,树是如何为大家挡住风雨的具体场景,是不是更能让我们感受到树的伟大呢?”有个同学写自家院子里的桃树,从春天桃花绽放的娇艳,到夏天桃子成熟的喜悦,写得很有条理。
升格作文讲评《珍藏这棵树》5篇第一篇:升格作文讲评《珍藏这棵树》升格作文讲评《珍藏一棵树》评改[真题回放]物质上的珍藏,给人一种踏实感;精神上的珍藏,给人一种甜蜜感。
美丽的,美好的,可以珍藏;真挚的,真诚的,可以珍藏。
最温馨的珍藏是回忆,最难忘的珍藏是真情。
一纸贺卡,一张照片,一支钢笔,一枚邮票;一个微笑,一席话语,一缕思念,一丝感动……经过珍藏,陶冶了情操,升华了思想。
请以“珍藏____________”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请先补充完整题目再作文;⑵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⑶不少于600字;⑷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
(2007年襄樊市中考作文题)[失误原文]珍藏一棵树(三类文)郁闷的5月总是这样,转眼间,太阳躲藏了起来。
(开头稍显突兀,点出“珍藏一棵树”的价值并以此强调带给自己的心灵启示与影响,可能会更好。
此处还应把景物加以描绘拓展,这样不仅能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受,还能使文章富有文采。
)这是暴风雨来临前的预兆,然而我无心欣赏这些。
我刚得到消息,这次推荐上重点高中的名额没有我,这个消息的到来是早晚的事儿。
(没有被推荐上重点高中,心里肯定是不舒服的,应把此时的心理细致地写出来。
这也可以为后面思想受到洗礼奠定基础,实为必不可少之笔。
)一阵狂风刮过,大地一片狼藉。
只看见几棵老槐树的叶子在风中飘动着。
(后句描写老槐树不合实际,也与文意不符。
对暴风雨来临前的描绘不够,应写出老槐树恐惧暴风雨的情态,借以反衬那棵垂柳英勇无畏的精神。
)突然,一道闪电划破天空,紧接着一个雷,不一会儿,暴雨铺天盖地而来。
我赶紧躲到一家屋檐下。
它建在那个小坡上,是一幢红墙小楼,在楼的前面是一望无际的秧苗延伸得很远。
有一条弯弯的小河,在楼前几十步的地方有一个稍大一点的塘,河水与天的色彩混合在一起,模糊一片。
就在那小河上,挺立着一棵柳树。
(此段对柳树位置和作者所观察角度的叙写尚清晰,但语言不够简练。
)两年前那个夏天我也曾来过这里。
“深山里的大树”作文讲评材料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一棵在深山里长了好多年的大树,被修剪了枝叶后移栽到城市新建的公园里。
人们围看它,议论着。
一个说:“没有这次移栽,它不会被人赏识的。
要被人赏识,就是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一个说:“修枝剪叶,伤根破皮,到这里还要重新扎根生叶,还要适应环境, 移栽是要付出代价的啊!”一个说:“是金子在哪里都人发光,何必要离开白己的故土呢?”……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何联想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特征鲜明。
②不得套作和抄袭。
材料作文的审题时最难的,因为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难于理解,不同的人,理解的角度不同,理解能力不同,理解就不同,虽然材料的写作角度不唯一,但是写作的角度总是有数的,不能随便去写,因此材料作文跑题的情况比较多。
审题方法多种多样,以下介绍一•种最基本的方法。
在审题的时候,注意抓住材料的主要事件,研究是什么人(或什么物)?做了什么事?为什么这样做?把这个“为什么”找到了,抓住了,这个''为什么”就是你写作的屮心。
以上面这片新材料作文为例,我们通过阅读材料,运用以上的审题技巧可以找到如下角度:一、从第一个人的说法可以得到这样一些观点什么人(物)——树。
做了什么事——深山里的一棵大树,被移栽到城市新建公园里,受到人们的赏识为什么——因为改变环境可以带来成功——改变环境可以改变生存状态可以得到如下写作角度:——要灵活变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给自己一个舞台——要会表现白己。
——酒香也怕巷了深。
——学会推销自己。
二、从第二个人的说法可以得到如下观点:什么人(物)——树。
做了什么事一一离开原来的环境,付出了代价。
为什么一一改变环境需要付出代价---- 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可以得到如下观点:——生活屮,总有些必要的丧失——谈代价、谈付出等等三、从第三个人的说法可以得到如下观点:什么人(物)——树。
我喜欢的植物是大树作文评语以下是对这篇《我喜欢的植物是大树》的作文的口语化评语:
哇,作者对大树的喜欢真是不得了!开篇就把大树比作生命的
守护者,这个想法真是太酷了!文章写得很流畅,读着就让人感觉
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看作者对大树的描述,真是细致入微啊!说到大树的枝繁叶茂、根深蒂固,我好像都能看到那棵参天大树就在眼前。
这种写法真是
让人身临其境!
说到大树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作者真是一语中的!用科学的
语言和严谨的逻辑,把大树的好处说得一清二楚。
既有感情,又有
理性,真是让人佩服!
哇,那些比喻和排比真是太棒了!把大树的枝叶比作绿色的伞盖,根系比作大地的血管,真是既形象又生动。
大树与小树作文讲评T一、教学内容本次作文讲评以学生所写的《大树与小树》作文为依托,针对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和指导。
教材章节为《中学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作文训练,具体内容为对比写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对比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作文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对比写作的手法和技巧。
难点:如何在生活中发现对比素材,以及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主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投影仪、电脑、投影幕布。
学具:学生作文《大树与小树》、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组大树与小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大树与小树的差异和联系。
2. 作文展示:挑选几篇学生在课堂上的作文,通过投影仪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互相观摩和学习。
3. 作文点评:针对展示的作文,进行逐一点评,指出了学生在作文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并给出改进意见。
4. 讲解对比写作:通过实例讲解对比写作的手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如何发现生活中的对比素材,并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主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现场构思一篇以《大树与小树》为主题的作文,并进行简要的写作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大树与小树对比写作1. 对比手法:大小、高矮、粗细、叶繁叶茂与光秃秃等2. 对比主题:成长、奋斗、磨难、生命力等3. 对比写作技巧:突出特点、注重情感、寓情于景等七、作业设计1. 题目:以《大树与小树》为主题的对比作文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作文讲评课通过图片引入、作文展示、点评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对比写作的手法和技巧,并能在实际写作中运用。
但在课后,部分学生可能仍存在对对比写作的掌握不够熟练的问题,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和指导。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更多的对比素材,并运用对比手法进行写作,提高作文水平。
同时,可以组织一次作文比赛,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优秀高中作文点评大全:读《树》有感而发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点评:提两个建议。
第一,标题改一改,可以叫做“读《树》有感”,或者干脆叫“有感而发”,而“读树有感而发”这样的句子很一些拗嘴。
第二,因为有感而发,所以思想可以天马行空,但一定要围绕“读《树》”来写。
比如最后一段,“能像一棵树,挡住一些渐寒的风”后结束全文就可以,后面那句话就有些画蛇添足。
或者把后面那句话放在本句的前面,最后突出本句话,会使得作文归到“读《树》有感”这个主题上。
原文欣赏:不是所有的树都要成材,不是所有的路都有岔口。
风轻轻一吹,就把我从一个路口吹到了另一个路口。
一棵上了年纪的树和一个上了年纪的人一样,世界在他们的眼里已经没有什么色彩了,那些喧闹与纷繁已经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在他们眼里只剩下一些天空的颜色。
我的生命也许就是这些桀骜不驯的树,恣意生长,淡淡黄尘中,暖暖阳光里,像云一样飘着。
没有人会记得我,作为一棵树,是没有必要记住这些的,泥土记住了这一切。
一棵树曾经承载过的一切,泥土都承载过,除非它死了,泥土也会是它最后的微笑。
谁也不知道自己的一辈子有多长,谁也不知道树最后会长成什么样,也许最终成不了材,也许最终只剩下一片残叶,但年轮记住了,岁月刻下了,每个成长的瞬间,我们曾经的无奈与沉默。
无意于苍老,而生命却一段段地远去。
儿时,为了吃到树上的果子,总是未等到成熟就爬上树的顶端,迫不及待摘下青涩的果子,和着青涩的我,一起品味淡淡的苦。
想起童年这些美好的小幸福,会有些淡淡的感伤。
曾经带给我温暖与觊觎的这些果树现在早已经被砍掉了,燃烧后化作灰烬。
想起自己的一段段岁月,曾经那样被无奈搁浅,有一天生命也会像树一样消失。
多年以后,我们是否还会像儿时那样,吃到那些青涩的果子,怀想着那些纯真的岁月,会独自一点点地微笑。
而时光背后的我们,如烟花般老去。
我们无法左右树的生长,也无法知晓自己生命的长度。
但是我们可以不让心灵荒芜。
写一棵树的作文评语
以下是为这篇以树为主题的作文所写的评语,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这篇作文读起来真有意思!作者用轻松幽默的大白话,仿佛在跟我们唠家常一样,讲述了关于一棵树的故事,让人感觉特别亲切。
文章开头就很吸引人,与结尾形成了巧妙的呼应,让整个主题显得很完整。
而且作者没有讲那些大道理,就是实实在在地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这点很棒!
文中对真实例子的细节描述十分丰富,比如[具体事例]的部分,把[相关动作、场景等]都描绘得特别生动,让我仿佛身临其境,亲眼看到了那棵树的样子。
在人物互动和对话方面,也处理得不错,通过[人物的对话内容],不仅展现了人物的性格,还让这棵树的存在更加有意义。
不过呢,要是能在描述树的形态或者特点的时候,再多运用一些比喻、拟人之类的修辞手法,可能会让这棵树更加活灵活现。
还有就是,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偶尔感觉情节的推进有点仓促,如果能把节奏再放慢一点,把一些情节再展开说一说,就更完美啦!
总体来说,这是一篇很有个性、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继续加油,期待作者能写出更多精彩的作品!
---
希望以上评语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能提供这篇作文的具体内容,我可以为您生成更有针对性的评语。
关于树的作文加评语春天的树,是花儿们选美的舞台;夏天的树,是蝉儿们唱歌的教室;秋天的树,是水果们睡觉的摇篮。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有关树的作文和评语,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关于树的作文篇一灰褐色的树干,深绿色的树冠,这就是我们村头的大榕树。
春天,榕树吐出嫩黄的叶子,渐渐地叶子由嫩黄变成淡绿、深绿。
郁郁葱葱的榕树引来了许多鸟在上面做巢,叽叽喳喳的鸟儿呼朋引伴,在树上高声歌唱,那声音可真好听。
大榕树的树下垂着无数的树根那树根像极了老爷爷苍白的胡须。
夏天,太阳像个老大老大的火球,光线灼人连狗也停止了吠叫,伸着长长的舌头躲在台阶下的阴凉处不肯出来。
这时大榕树下成了我们最爱去的地方,大榕树为我们遮挡住了强烈的阳光,给我们带来了夏日里的一丝清凉,我们在树下快乐的玩耍。
而那树上扯着噪子不知疲倦叫着的知了,总会引来无数调皮淘气的男孩子爬上树,他们总喜欢逮上几只知了带回家,关在笼子里听它知了知了地叫着。
秋天,榕树结果了,风一吹果实就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这时我们轻轻地摇一摇树干,果实就噼哩啪啦地往下掉。
这些果实小小的,颜色很漂亮:有绿的、红的、黄的。
这些果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快乐。
瞧,那些调皮的男孩子们捡起这些果实把它们塞在口袋里,然后便开始“豆子大战”大家拿着果实攻击。
那果实打在身上很疼,所以大家总是边打边躲,唯恐成为果实攻击的目标。
这时的大榕树下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战场”。
而我们女孩则喜欢挑一些好看的果实带回家,用针和线小翼翼地把这些果实串成链子,那小小的果实手链戴在手上美极了。
这就是我们村的大榕树,我爱我们村的大榕树。
简单评语:文章采用总分总的构段方式,描写了村头大榕树春夏秋的不同特点以及它给我们带来的快乐,表达了我对大榕树的喜爱之情。
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内容详略得当。
小作者在描写时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语句更加生动形象,值得一读。
关于树的作文篇二不知不觉离开老家的日子已有几年了,在我很小的时候,院子里就有一棵大树。
(银杏树)作文讲评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校园里种了不少的树。
两年的样子,好多的树长得已经足够粗壮了,只有一排树,稀稀拉拉的,异常的枯瘦奇小。
一样的阳光,一样的水土,甚至风,甚至呵护,都是一样的,为何它们偏偏长成那样的情形呢?一打听,这种树的名字叫银杏。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本,确定标题,不少于800字;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要求】细读材料,标出材料里的关键词语,思考可以怎样立意。
【选择恰当的立意】(1)厚积薄发(2)不要以貌取人,不以外表论英雄(3)成功需要长久积累(材料中“积累”得不明显,所以属于基本符合题意)(4)不要急功近利、争奇斗艳。
(材料中长得粗壮的树不是批判的对象)(5)大器晚成(6)是金子就一定会发光(7)因材施教(8)不要用统一的标准衡量不同的人(9)平凡也伟大(10)知耻而后勇(11)不经历挫折、磨难、风雨怎能成才(12)现在不等于将来、不要以现在的成绩评价学生的未来、对学生要一视同仁思考:从下列立意中找出最符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的立意,并谈谈你的理由.【总结方法】练习【2012·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
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
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
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
”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
”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绝望极了,认为他们肯定回不来了。
看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
描写树的作文加批语描写树的作文加批语窗外的那棵树,是一棵饱经风沙的树;窗外的那棵树,是一棵不显眼的树;窗外的那棵树,是一棵努力汲取营养的树。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描写树的加批语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描写树的作文加批语一在树木中,我喜欢桂花的香气十足,我喜欢松树的高大挺拔,喜欢桃树的桃花香。
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春天的报时者——柳树了。
春天,其它树都还没有长出叶子来,而柳树却已经长出了许许多多的叶子。
柳树的枝干是细细长长的,叶子也是细细长长的,不像松树的叶子是尖尖的,也不像桂花的叶子大大的。
柳树高高的,主干细细的,枝干软软的,它总是会在春天来临的时候告诉人们。
夏天,你走在河边的时候,总会看到一排排的.柳树耸立在河边。
闻一闻就能闻到一种淡淡的香味。
它的树顶上可以闻到一种香香的味道,但是不能确定到底是从哪里散发出来的。
秋天,其它树的叶子都掉光了,但是,柳树的叶子依然清翠,从中,我看到了柳树的神奇。
冬天,柳树的叶子都掉光了,只剩下了光秃秃的树干。
柳树,这个被人称为弱女子的树,是多么的美丽。
我喜欢你!点评:这篇状物的文章小作者选取柳树作为描写对象。
文章开篇欲扬先抑,引出作者喜欢的柳树。
接下来作者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对柳树进行细致生动的描写。
文章结尾作者直抒胸臆,表达对柳树的喜爱之情。
描写树的作文加批语二当你看到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着一排排生机勃勃的绿树,你也许情不自禁地赞叹大自然那非凡的创造力。
绿树把美好献给了人们,然而枯树也有其可爱之处,虽然它青春已逝,生生命衰竭。
枯树好像经历风雨的老人,走到了人声的极点;如坠落了的太阳,要从天幕上消失。
它那枯枯的身姿,也是一个饱满的生命,也曾有一段美丽的岁月,也曾有自己轰轰烈烈的事业,也曾受到人们的注目和赞美。
当它还是绿油油的时候,它点缀了整个世界,造福了这个世界。
它那娇嫩的叶子不断的吸收二氧化碳,吐出清新的氧气。
它美丽的花朵,散发出醉人的芬芳。
人们争先恐后的去摘它的花朵,一心装饰自己,却没有想到这育花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