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存储方案设计原则

存储方案设计原则

存储方案设计原则
存储方案设计原则

存储方案设计原则

设计是把一种设想通过合理的规划周密的计划通过各种感觉形式传达出来的过程。以下是的存储方案设计原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CAP理论

2000年Eric Brewer教授提出了著名的CAP理论,即:一个分布式系统不可能满足一致性,可用性和分区容错性这三个需求,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

xx年MIT的Seth Gilbert 和 Nancy lynch两人证明了CAP理论的正确性。

根据CAP理论,一致性(C),可用性(A),分区容错性(P),三者不可兼得,必须有所取舍。

因此系统架构师不要把精力浪费在如何设计才能同时满足CAP 三者的完美分布式系统,而是应该研究如何进行取舍,满足实际的业务需求。

C: Consistency(一致性),任何一个读操作总是能读取到之前完成的写操作结果,也就是在分布式环境中,多点的数据是一致的; A: Availability(可用性),每一个操作总是能够在确定的时间内返回,也就是系统随时都是可用的;

P: Tolerance of work Partition(分区容忍性),在出现网络分区(比如断网)的情况下,分离的系统也能正常运行;

对于分布式存储系统而言,分区容错性(P)是基本需求,因此只有CP和AP两种选择。CP模式保证分布在网络上不同节点数据的一致性,但对可用性支持不足,这类系统主要有BigTable, HBASE,MongoDB, Redis, MemcacheDB, Berkeley DB等。AP模式主要以实现"最终一致性(Eventual Consistency)"来确保可用性和分区容忍性,但弱化了数据一致性要求,典型系统包括Dynamo, Tokyo Cabi,Cassandra, CouchDB, SimpleDB等。

2、Eventual Consistency(最终一致性)

简而言之:过程松,结果紧,最终结果必须保持一致性。

从客户端考虑数据一致性模型,假设如下场景:

存储系统:它在本质上是大规模且高度分布的系统,其创建目的是为了保证耐用性和可用性。

进程A:对存储系统进行读写。

进程B和C:这两个进程完全独立于进程A,也读写存储系统。客户端一致性必须处理一个观察者(在此即进程A、B或C)如何以及何时看到存储系统中的一个数据对象被更新。

根据以上场景可以得到如下三种一致性模型:

强一致性:在更新完成后,(A、B或C进行的)任何后续访问都将返回更新过的值。

弱一致性:系统不保证后续访问将返回更新过的值,在那之前要先满足若干条件。从更新到保证任一观察者看到更新值的时刻之间的这段时间被称为不一致窗口。

最终一致性:这是弱一致性的一种特殊形式;存储系统保证如果对象没有新的更新,最终所有访问都将返回最后更新的值。如果没有发生故障,不一致窗口的最大值可以根据下列因素确定,比如通信延迟、系统负载、复制方案涉及的副本数量。

客户端一致性模型的变体有:

因果一致性(Causal consistency):如果进程A通知进程B 它已更新了一个数据项,那么进程B的后续访问将返回更新后的值,且一次写入将保证取代前一次写入。与进程A无因果关系的进程C的访问遵守一般的最终一致性规则。

“读己之所写”一致性(Read—your—writes consistency):这是一个重要的模型。当进程A自己更新一个数据项之后,它总是访问到更新过的值,绝不会看到旧值。这是因果一致性模型的一个特例。

会话一致性(Session consistency):这是上一个模型的实用版本,它把访问存储系统的进程放到会话的上下文中。只要会话还存在,系统就保证“读己之所写”一致性,系统保证也不会延续到新的会话。

单调读一致性(Monotonic read consistency):如果进程已经看到过数据对象的某个值,那么任何后续访问都不会返回在那个值之前的值。

单调写一致性(Monotonic write consistency):系统保证同一个进程的写操作顺序执行。要是系统不能保证这种程度的一致性,就非常难以编程了。

3、BASE理论

BASE,即Basically Availble(基本可用)、Soft—state (软状态)、Eventual Consistency (最终一致性)。BASE的英文意义是碱,而ACID是酸,有点水火不容的意思。

关系数据库的ACID模型拥有高一致性和可靠性,丧失可用性。ACID,即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隔离性(Isolation)、持久性(Durability)。其中的一致性强调事务完成时,数据库处于一致的状态。对于很多应用来说,一致性要求可以降低,而可用性(Availability)的要求则更为明显。从而产生了弱一致性的理论BASE。 BASE模型反ACID模型,完全不同ACID模型,牺牲高一致性,获得可用性或可靠性。它仅需要保证系统基本可用,支持分区失败,允许状态在一定时间内不同步,保证数据达到最终一致性即可。BASE思想主要强调基本的可用性,如果你需要高可用性,也就是纯粹的高性能,那么就要以一致性或容错性为牺牲,BASE思想的方案在性能上还是有潜力可挖的。

4、I/O五分钟法则

1987年,Jim Gray 与 Gianfranco Putzolu 发表了"五分钟法则"的观点,简而言之,如果一条记录频繁被访问,就应该放到内存里,否则的话就应该待在硬盘上按需要再访问。这个临界点就是五分钟。看上去像一条经验性的法则,实际上五分钟的评估标准是根据投入成本判断的,根据当时的硬件发展水准,在内存中保持1KB的数据成本相当于硬盘中存储400秒的开销(接近五分钟)。这个法则在

1997 年左右的时候进行过一次回顾,证实了五分钟法则依然有效(硬盘、内存实际上没有质的飞跃),而这次的回顾则是针对 SSD 这个"新的旧硬件"可能带来 * 。

随着闪存时代的来临,五分钟法则一分为二:是把 SSD 当成较慢的内存(extended buffer pool )使用还是当成较快的硬盘(extended disk)使用。小内存页在内存和闪存之间的移动对比大

内存页在闪存和磁盘之间的移动。在这个法则首次提出的 20 年之后,在闪存时代,5 分钟法则依然有效,只不过适合更大的内存页(适合64KB 的页,这个页大小的变化恰恰体现了计算机硬件工艺的发展,

以及带宽、延时)。

根据数据结构和数据特点的不同,对于文件系统来说,操作系统倾向于将 SSD 当作瞬时内存(cache)来使用。而对于数据库,倾向于将 SSD 当作一致性存储来用。

5、Amdahl定律和Gustafson定律

这里我们以S(n)表示n核系统对具体程序的加速比,K表示

串行部分计算时间比例。

Amdahl 定律的加速比:S(n)=使用1个处理器的串行计算时间 / 使用n个处理器的并行计算时间,S(n) = 1/(K+(1—K)/n) = n/(1+(n—1)K)

Gustafson定律的加速比:S(n)=使用n个处理器的并行

计算量 / 使用1个处理器的串行计算量,S(n) = K+(1—K)n

通俗的讲,Amdahl定律将工作量看作1,有n核也只能分担1—K的工作量;

而Gustafson定律则将单核工作量看作1,有n核就可以增加n (1—K)的工作量。

这里没有考虑引进分布式带来的开销,如网络和加锁。从性能价格比的角度看,并不是越分布越好。

内容仅供参考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及指导思想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及指导思想

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及指导思想 第一节编制目的 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我公司组织有关的工程技术人员认真阅读招标文件,熟悉施工图纸,并对工程现场情况实地勘察后精心编制的。编制时对工程工期、工程质量、项目管理机构设置与劳动力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配备、主要技术方案、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季节性施工等诸多因素做了充分考虑,突出其科学性、适用性及针对性。体现了我公司对本工程施工的总体指导思想和施工部署。 我们将依据本施工组织确定的原则,本着对建设单位高度负责的态度,从严控制工程质量,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认真做好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并据此编制出详细的施工方案,用以指导和规范工程施工,确保优质、高速、安全、文明地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 第二节编制原则及施工原则 1.认真贯彻执行公司“科学管理创优质,顾客为本树形像”的质量方针和“顾客为本,安全第一,质量至上,文明施工”的工作原则。 2.积极响应招标文件,充分理解并严格遵守招标文件、合同约定的各项条款内容及其工程技术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程工期要求,确保实现工程目标。 3.严格执行有关管理部门各项标准规范,坚持施工工艺与施工规范、投标文件与设计要求相符合相统一,力求达到完善。

4.坚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良好、持续运行,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质量保证措施,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施工全过程严格监督控制,灵活实施动静结合的管理原则,以科学的方法实施动态管理。 5.坚持项目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经过对施工任务的合理划分及对劳力、设备、材料、资金、技术、信息的优化组合,实现工期、质量、安 全、文明、效益最好效果。 6.坚持诚信原则、系统管理原则、实事求是原则,紧密与建设方及其代表、监理、建筑行政管理部门配合,自觉接受甲方及监理、建筑行政管理部门管理,及时纠正和处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7.根据工程实际统筹规划、科学组织、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运用网络计划技术控制施工进度,采用先进、配套的施工设备和技术,合理组织平行、交叉、流水作业,力求均衡生产,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期和质量。 8.遵循施工队伍专业化和综合管理的原则,在组织施工时,以专业施工队伍为基本形式,采用综合管理手段,以实现施工人员技术潜能充分发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第二章工程施工总目标 1.工期目标: 除工程施工遇不可抗拒因素、建筑方对工程量增加、设计变更增加工程量、非乙方原因影响工期外,自合同签订后甲方批准开工之日

系统总体设计原则汇总

1.1系统总体设计原则 为确保系统的建设成功与可持续发展,在系统的建设与技术方案设计时我们遵循如下的原则:1、统一设计原则统筹规划和统一设计系统结构。尤其是应用系统建设结构、数据模型结构、数据存储结构以及系统扩展规划等内容,均需从全局出发、从长远的角度考虑。2、先进性原则系统构成必须采用成熟、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并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技术、软件产品和设备。在设计过程中充分依照国际上的规范、标准,借鉴国内外目前成熟的主流网络和综合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以保证系统具有较长的生命力和扩展能力。保证先进性的同时还要保证技术的稳定、安全性。3、高可靠/高安全性原则系统设计和数据架构设计中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和可靠。4、标准化原则系统各项技术遵循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和相关规范。5、成熟性原则系统要采用国际主流、成熟的体系架构来构建,实现跨平台的应用。6、适用性原则保护已有资源,急用先行,在满足应用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建设成本。7、可扩展性原则信息系统设计要考虑到业务未来发展的需要,尽可能设计得简明,降低各功能模块耦合度,并充分考虑兼容性。系统能够支持对多种格式数据的存储。 1.2业务应用支撑平台设计原则 业务应用支撑平台的设计遵循了以下原则:1、遵循相关规范或标准遵循J2EE、XML、JDBC、EJB、SNMP、HTTP、TCP/IP、SSL等业界主流标准2、采用先进和成熟的技术系统采用三层体系结构,使用XML规范作为信息交互的标准,充分吸收国际厂商的先进经验,并且采用先进、成熟的软硬件支撑平台及相关标准作为系统的基础。3、可灵活的与其他系统集成系统采用基于工业标准的技术,方便与其他系统的集成。4、快速开发/快速修改的原则系统提供了灵活的二次开发手段,在面向组件的应用框架上,能够在不影响系统情况下快速开发新业务、增加新功能,同时提供方便地对业务进行修改和动态加载的支持,保障应用系统应能够方便支持集中的版本控制与升级管理。5、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系统能够支持硬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多个层面的可扩展性,能够实现快速开发/重组、业务参数配置、业务功能二次开发等多个方面使得系统可以支持未来不断变化的特征。6、平台无关性系统能够适应多种主流主机平台、数据库平台、中间件平台,具有较强的跨系统平台的能力。7、安全性和可靠性系统能保证数据安全一致,高度可靠,应提供多种检查和处理手段,保证系统的准确性。针对主机、数据库、网络、应用等各层次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和可靠性策略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8、用户操作方便的原则系统提供统一的界面风格,可为每个用户群,包括客户,提供一个一致的、个性化定制的和易于使用的操作界面。 9、应支持多CPU的SMP对称多处理结构 1.3共享交换区数据库设计原则 1.统一设计原则为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合理性、一致性和可用性,在全国统一设立交换资源库基本项目和统一编码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并制定统一的交换资源库结构标准。 2.有效提取原则既要考虑宏观决策需要,又要兼顾现实性,并进行业务信息的有效提取,过滤掉生产区中的过程性、地方性数据,将关键性、结果性数据提交集中到交换区数据库中。 3.保证交换原则统一设计数据交换接口、协议、流程和规范,保证数据通道的顺畅。 4.采用集中与分布式相结合的系统结构根据XX电子政务网络发达,地区经济差异性等特点,交换区采用集中与分布式相结合的数据库系统结构,并逐步向大型集中式数据库系统过渡。这些与外部系统交换的数据也需要从生产区数据得到,也就是说需要XXXX数据和各XXXX 数据的采集不只是局限于XXXX和XXXX原定的指标。 1.4档案管理系统设计原则

一个小型局域网网络工程的设计与方案

一个小型局域网网络工程的设计与方案 、需求分析 设计、建造、安装并一个小型局域网网络工程完成的任务可以分为以下4 个部分: (1)准备阶段 在准备阶段中,应分析网络工程项目,明确网络工程的建设目标,并完成分组和角色分工,为网络工程的设计和实施做好准备。 (2)网络工程设计在网络工程设计阶段,按照网络工程设计的步骤,进行网络设计和详细规划,并进行综合布线设计。 (3)网络工程施工 在网络工程施工阶段,按照网络工程设计方案,在实验室模拟公司环境进行网络工程施工。 (4)网络测试和验收 实现小型局域网设计、建造、安装必须按照一定的系统总体设计原则,网络系统总体设计目标是最大限度的满足应用系统的需求,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建立网络系统主要是完成将所有网络设备连网工作,即通过网络设备将信息点与中心网络系统可靠地连接起来,为当前的各种应用环境系统和应用软件系统提供运行环境支持。开放性:采用开放性的网络体系,以方便网络的升级、扩展和互联;同时在选择服务器、网络产品时,强调产品支持的网络协议的国际标准化; 1、可扩充性:从主干网络设备的选型及其模块、插槽个数、管理软件和网络整体结构,以及技术的开放性和对相关协议的支持等方面,来保证网络系统的可扩充性; 2、可管理性:利用图形化的管理界面和简洁的操作方式,合理地网络规划策略,提供强大的网络管理功能;使日常的维护和操作变得直观,便捷和高效; 3、安全性:内部网络之间、内部网络与外部公共网之间的互联,利用VLAN/ELAN防火墙等对访问进行控制,确保网络的安全; 4、投资保护:选用性能价格比高的网络设备和服务器;采用的网络架构和设备充分考虑到易升级换代,并且在升级时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硬件设备和软件投资; 5、易用性:应用软件系统必须强调易用性,用户界友好,带有帮助和查询功能,用户可以通过Web查询。 本课题设计主要有如下几个要求: ①针对网络工程项目地理位置、网络应用需求、信息点数量、网络性能需求等情况写出需求说明书; 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编写网络设计方案,画出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图,同时编写IP 地址/VLAN 规划表、 用户及权限分配表、网络设备选型配置计划、信息点分布情况表;

方案设计的原则

方案设计的原则 所谓的原则是指,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准则。那么方案设计的原则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搜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方案设计的原则任何事情在做之前都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网站建设也不例外,明确好目标,下一个就是与客户或者企业沟通需要在网站上展示的形象以及如何去介绍企业的产品和服务。 沟通是个重要的途径,网站的方案建设还需要与客户之间做好更多的沟通,有了这样一下双向的平台,帮助企业策划出一份切实可行的网站设计方案,做到满足客户的需求,为企业网站的商业运作提供一个好的信息服务平台。 根据网站建设的功能与目的性来规划网站里面的内容,除了一些最基本的简介和联系方式,还需要产品和服务内容的介绍。 如果是电子商务类的网站建设还应设计一个会员注册和服务信息内容、商品的搜索及确认下单内容、保密和相关帮助内容都是必不可少的。 网站的设计内容是能够吸引客户浏览的重要因素,但如果内容和栏目太多,需要多方面的考虑这个内容的删减或分类。 网站设计的方案里面应该尽量去避免使用过多的图片

和体积过大的图片,形式和语言要设计出符合整个页面的内容,要做到把丰富的内容以及多样的形式统一组织成一个页面结构,但又需要体现出页面丰富内容的含义所在。 网站设计的主题还需要鲜明,对于这份网站建设方案的构思创意要做出总体的方案和定位。设计出来的网站要符合企业的整体形象,做到行业内的一致规范。 另外还要对网站的建设过程中的组织结构进行规划,企业建设网站的目的是面对消费者,所以网站建设还应以消费者为中心主旨去进行规划设计。 企业设计网站的目的是希望网站能比传统渠道更能带来效益和优势,那么网站的建设结构要清晰明了,网站上面的导向要一目了然便于使用。 其中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能让客户在浏览企业网站的时候找到自由前进与后退,这样才能使客户浏览网页的时候更好的去了解这家企业的业务内容和服务项目。 网站的清晰结构也能更好的为企业做好业务推广工作,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和效益,所以整个网站在建设的时候需要遵循原则来设计。 每一个设计出来的网站要有技术的支持和安全保障,设计出来的网站功能要具备稳定性以及后续的问题解决方案在其中,为客户设计出一个有安全措施的网站。 方案设计的原则网络设计不仅要求能够满足目前

方案设计步骤

方案设计步骤 一、设计前期 1.明确任务深度及要求(工作定性:概念方案、报审、报 规。。。) 概念方案 2.理解资料(相关规范,案例及甲方设计要求) 建筑与景观结合 要求:1.建筑与景观的融合 2.省际形象(陕西省东立面) 3.文案(历史典故、文化) 4.大景观体系塑造 5.广场、坡地交通流线组织 3.整理文件(区位图、地形图、用地范围、高程、道路等) 已有文件:1.地形图2.区位图3.高程4.道路5.现场照片 位置条件:1.用地范围 4.整理总图(退线、间距等技措各种要求) 用地范围、用地红线待定 5.列出方案限制条件 6.明确方案设计目标或主题 7.思考方案难点或矛盾点 8.确定问题解决顺序及原则(最重要需满足问题、其次重 要。。。)

9.结合上述综合因素找出方案切入点 10.跟业主沟通确定 二、设计过程 1.按比例打印总图,手绘草图划分主要功能要点 2.确定主要功能区域,大致核算指标及用地以保证方案的 方向正确性 3.功能细化,过程中考虑间距、日照、消防等规范要求 4.主要部分推敲时思考空间效果及景观 5.各功能的平面及竖向的可行性和可深化性 6.推敲过程中遇到问题需明确问题性质 7.影响方案可行性及主要要求的需重新开始 可修改性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后面细化时完善,保证问 题在可控范围内 8.推敲时有新想法和思路可尝试,但必须满足要求及设计原则 9.方案细化,核查错误及计算详细指标 10.与业主沟通确认 三、方案深化 1.确定方案后整理资料,解决设计过程中遗留问题 2.完善方案,根据要求细化,满足进行下一过程的要求 3.SK模型推敲,地形图包括周边环境及现状 4.明确基本尺寸及要求

核心筒设计要求

高层核心筒设计注意事项 1.核心筒的结构以剪力墙为主,也可以用密柱 2.高层剪力墙的厚度一般都大于等于250.((8度及以上地区上地区)),所以画图最好至少画到300,一般底层厚顶层薄,逐渐过渡逐渐过渡。画图时,内边线不动,向外扩边。 3.若使用若使用V A V小型中央空调系统,需要加空调机房机房,风机盘管系统,不需要加空调机房,室内净高最少2.4米。 4.强电弱电有自己的管井,最好上下楼层对齐,至少要有一个900*300相重叠。 5.水有冷冻水和冷却水,可以合并,能节省点面积 6.消防管井消防管井高层要单独做,靠近消火栓,用防火门,供给消防栓喷淋 7.残疾人的卫生间门要双向开,新建的1400*1800,老的是1000*2000的规格 8.如果往室外排风的话,排风和新风最好不靠在一起 9.卫生间管道井里的水管数有8根 10.消防电梯的数量设置:15001500平方米以下,设置1个; 1500-2000平方米,设置两个(面积各地算法不同,上海是楼层的建筑面积减去管道井的面积来计算) 11.防烟楼梯间若和防烟电梯合用前室,面积要大于等于10平方米,前室和楼梯间里都要有正压送风,楼梯间的压强要大于前室的,用乙级防火门;不合用,即仅是防烟楼梯间的前室,面积大于等于6

平米平米,楼梯间加送风,前室不加送风。 12.卫生间里的(大便器+小便器))/洗手盆=2:1 13.管弄井可以放马桶水箱,宽400 14.消防电梯下要有消防水池 15.一般塔式高层办公楼标准层建筑面积大约1000m2~1500m2,有两个独立疏散楼梯就足够了,以1500m2一个标准层来计算,办公楼一般差不多20m2一个人(按北京公布的办公楼使用面积:办公人均6m2;会议2.3m2;;辅助用房1.8m2;服务用房1.4m2;人均使用面积人均使用面积是是11.5m2,合建筑面积大约是是16.5m2),即使以10m/人计算的话,每层最多150人,只需要1.5m宽的楼梯,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宽的楼梯》规定楼梯净宽应不小于1.2m,所以设计两个净宽1.2m的楼梯即可。防烟楼梯间也要约0.8m2的正压送风风道及6m2的前室,其中一个楼梯可与消防电梯合用一个10m2的前室。 16.《办公建筑设计规范》也规定建筑高度超过75mm的办公建筑电梯应分区或分层使用。根据多年的设计经验,为了有效使用电梯,一组电梯的提升高度不宜超过50m。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100m以上的建筑应设置避难层的要求,50m左右开始设一个避难层是一个合理的分段。50m高度大约是15层,这一高度还相当于两个24m低层防火规范的高度。人们遇到火灾时,向上或向下走24m也是合理的。 17.没有必要所有的电梯都通到地下室,除货梯和消防梯有功能

企业网络工程设计方案

企业网络工程设计方案第一章网络系统设计概述 1.1项目背景 为了适应业务的发展和国际化的需要,积极参与国家信息化进程,提高管理水平,展现全新的形象,某厂准备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机构内部网,实现信息的共享、协作和通讯,并和属下个部门互连,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建设现代化的企业应用系统,实现智能型、信息化、快节奏、高效率的管理模式。 在本方案中,我们借鉴了大型高端网络系统集成的经验,充分利用当今最成熟、最先进的网络技术,对该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与实施提出方案。 1.2需求分析 为实现上述目标,可以把整个系统建设分成两个部分,即:网络平台建设和Internet/Intranet平台建设。 (1)网络平台是建立在结构化布线基础上的最基本的平台。可靠的网络平台是Internet/Intranet系统及应用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网络平台的设计应包括局域网的设计、广域网的设计。 (2)Internet/Intranet平台包括Intranet、Internet和Extranet。三者的关系如图: Extranet Intranet Internet Internet/Intranet系统具有客户端单一界面、易于使用的特点。在中中国港湾建设总公司的平台建设中,Extranet部分对应于与各合作伙伴信息交流的相关部分。 网络系统主要是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以IP 和Intranet技术为技术主体、以核心交换机为交换中心、下属部门信息网络系统为分节点的多层结构、提供与各种职能相关的、功能齐全、技术先进、资源统一的网上应用系统,进一步

可扩展成为多功能网络平台。 总体目标是建立该企业的办公业务信息网络交换平台,集成下属各部门信息网络系统,功能齐全、技术先进、集成化的网络系统。 (一)设计网络需求如下: (1) 信息的共享; (2) 公司管理; (3) 办公自动化; (4) 高速Internet 冲浪。 (二)企业办公网主干和信息点需求及分布 拟建的企业网络主要涉及到四幢建筑物:行政楼(含附近的门卫)、 生产车间(含附近的厂区办)、运输楼(含附近的工段办)。这四幢建筑物之间拟通过光缆连接。网络中心和机房设在行政楼内。信息点需求为:行政楼:801个(含门卫1个) 生产车间:364个(含厂区办4个) 运输楼:20个(全为工段办) 主干网接入全球互联信息网外接(Internet),各子网再接入主干通信网。主干网接入Internet的方式可是有线综合宽带网,速率可在100Mbps左右。主干为千兆光纤线路,其它线路为超五类双绞线。 (三)投资预算 要求投资在20万元以内,包括局域网设计(可利用原有宽带设备),交换机设备,综合布线等。 1.3编制依据 《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国家保密局1988 年 2 月26 日印发) (国家保密局1999 年12 月29 《计算机信息国际联网保密管理暂行规定》 日印发) 《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技术体制》 《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工程实施技术要求》 IEEE 工业标准:802.1d,802.1p,802.1q,802.1x,802.3,802.3u,802.3z 支持路由协议:IP 的RIP v1/2,OSPF,BGP-4;IPX 的RIP 多址广播协议:IGMP,DVMRP,PIM-DM,PIM-SM 网络管理协议:SNMP,RMON,RMON2

网络方案设计原则

网络方案设计原则 方案设计在整个项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师要根据各方面的要求,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设计出初步的方案。以下是网络方案设计原则,欢迎阅读。 网络方案要充分满足用户需求,应考虑以下几点设计原则: 网络设计不仅要求能够满足目前企业使用的要求,而且还应适应未来若干年以后的网络发展需要。网络平台应具备多网络协议的支持能力,以避免原有网络设备投资的浪费。 网络系统应是一个安全系统,并具备各种安全保卫手段和措施,如通过VLAN的划分和交换机过滤技术来保证网络安全性。 为保证网络能够适应未来若干年的网络发展,网络中的硬件与网络协议都应采用与国际标准兼容的开放协议。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新技术不断产生,同时为保证对新技术的支持,设备的投资和资源在不断地增加。为避免设备投资的膨胀,方案要求网络硬件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及最佳的适用性。 网络要求具有较高的容错性能,网络设备要求具有高性能的容错技术(如对Spanning-Tree协议的支持),以确保网络系统不间断运行。 根据网络设计的原则,同时为确保网络系统的顺利运行

和适应未来技术的发展,方案设计一般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网络系统在设计时应采用国际标准协议,如网络传输协议TCP/IP、IPX/SPX等,支持SNMP、RMON等网络管理协议、支持VLAN 标准,支持基于策略的服务RSVP、等。 所选择的网络设备应是国际及国内网络工程中采用的主流产品,即要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可扩展性、可升级并且具有可维护替换性。 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和系统复杂程度的增加,网络管理和故障排除变得越来越困难。方案应提供先进的网络管理工具,通过图形界面对网络设备进行集中化统一管理。 网络系统应充分考虑用户的管理和使用水平,达到运行速度快,易于管理。网络设备要求配置合理,能够满足管理者对现代化管理的一般要求,能够实现视频会议、视频点播、多媒体教学和实验等,能以较小的投资获得最高的回报。 行业业务特征决定了网络设备的需求,也决定了网络设备的技术选型要求。 大型企业(500节点以上):大型企业具有跨地域、跨行业、多层次和全方位等特点,业务内容覆盖面广,网络数据传输量大,数据交换能力强,首先要满足企业内部通信的需要,建立网络平台。并且要求网络系统不宕机,稳定可靠,不间断运行。要在注重考虑高性能、可管理性、高可靠性、

设计中的重点难点及关键技术问题的把握控制及相应措施

设计中的重点、难点及关键技术问题的把握控制及相应措施 在本项目的设计重点问题的决策上,充分听取甲方意见,在规范许可范围内尽量满足甲方要求,做到:分析问题不主观、解决问题不拖延、修改方案不厌烦、承担责任不推诿。公司成立了专门针对本次项目的项目小组,在设计的重点问题中集合各个专业,会同甲方,施工方等进行磋商力求设计出高质高量的工程项目设计。 针对本项目的难点技术: 1)与甲方、施工方紧密配合,因地制宜分析、修改、补充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议。作为施工预先控制,现场人员将及时协助甲方、监理、施工单位,制定、审查施工方案,尤其在土方造型,苗木种植等难点和部位一定到场协助。而且,从保证质量的前提出发,尽量提供在类似工程中的有效经验,为加快施工进度提供技术服务。 2)施工期间与监理和施工单位搞好团结协作,在不违反国家规范,不降低工程标准,不影响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积极采纳合理化建议,努力降低工程造价,配合各方做好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 3)不按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的,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向甲方反馈,若遇影响工程的重大技术问题及时向甲方提交备忘录。 4)施工交底前,作好全部设计工作的完善和修改工作,并派出项目负责人、项目主管经理及各专业负责人参加交底。设计施工交底包括对施工图设计交底、加工及安装技术交底,负责将设计内容、设计意图、设计中技术要点向甲方和施工方作详尽介绍,并认真听取甲方及施工方对设计提出的问题,作好记录,并做出合理准确答复,形成纪要。 5)变更设计 (a).施工阶段发生的变更设计及设计原则、工程规模、设计标准等较重大的设计变更,必须经过甲方、工程监理方、设计方、施工方四主方召开会议讨论研究,做出决议,进行变更设计。上述情况的变更若属设计方或甲方原因,

项目管理组织设计方案(文稿)

项目管理组织设计方案 一、项目组织原则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组织必须严格遵循下述原则: ?基本原则 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实施。 ?具体原则 项目组织根据项目具体要求设计出严密、合理、可行、科学、可实施性强的方案。 每个阶段必须有明确的《阶段计划》,包括:阶段目标、阶段时间进度、工作任务和人员的任务等内容。 每个阶段必须有《工作日志》、《考勤登记》、《工作完成情况登记》和必要的《工作备忘》等文档材料。 每个阶段的结束都必须进行评审和确认,对本阶段的工作进度、质量和完成情况进行评审,形成《阶段评审确认书》,为下一阶段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每一阶段的运作过程必须是有组织、责任明确、顺畅执行和留有书面记录的。 二、项目组织结构 我公司针对本项目将成立跨部门的项目团队,项目团队采用矩阵式的

结构,一方面增加对客户需求的响应速度;另一方面得到各专业部门的专业指导,获得专业部门的支持。 针对此项目我公司将成立项目组负责项目实施,项目组织机构如下图所示(以下的组织机构描述中暂没有包括用户方的项目人员): 此项目组织结构有如下特点: ?项目经理是项目的唯一负责人。 ?系统测试小组经理向项目领导小组负责而不向项目经理负责,这样可以保证测试的独立性。 ?项目管理专员向项目领导小组负责,使得质量保证活动具有独立性。 三、主要管理人员分工 项目领导小组是项目的指导者,其职责如下: ?负责指导项目实施;

?任命项目经理,为项目组调配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 ?审查项目管理计划; ?审查项目进度报告和项目进展情况; ?与用户方的就重大问题进行协调; 项目经理是项目的责任人,对项目的质量、成本和进度负责。其职责为: 依据合同,充分了解并确认用户需求,对项目结果满足用户需求负责;制定确认测试方案,在得到用户方确认后与用户方完成验收确认测试;负责制订项目计划,分解项目阶段,确定任务优先级,合理利用资源,对项目实施计划和人力成本预算的执行负责,对于计划执行中的难点及时向项目领导小组报告并通报项目管理专员; 代表公司与用户、设备厂商建立项目合作关系,及时、有效地与用户沟通,以便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得到用户的支持与配合; 对项目信息的及时准确沟通负责,确保项目计划和项目进度能够准确及时传递给项目有关人员,包括项目组成员,领导小组,用户以及销售人员; 依据项目管理流程,组织项目各阶段任务的实施,指导项目组成员工作,确保项目组成员能够履行各自职责,对项目阶段任务的完成和质量负责; 对项目组成员的绩效进行考核; 跟踪项目进度,提交项目进度报告,对项目进度实施控制;

机械结构设计准则汇总

机械结构设计准则汇总 第一部分、塑料件 1、概述: 注塑件设计的一般原则: z 充分考虑塑料件的成型工艺性,如流动性; z 塑料件的形状在保证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有利于充模,排气,补缩, 同时能适应高效冷却硬化; z 塑料设计应考虑成型模具的总体结构,特别是抽芯与脱出制品的复杂程 度,同时应充分考虑到模具零件的形状及制造工艺,以便使制品具有较 好的经济性: z 塑料件设计主要内容是零件的形状、尺寸、壁厚、孔、圆角、加强筋、 螺纹、嵌件、表面粗糙度的设计。 1.1、常用塑料介绍 常用的塑料主要有 ABS、AS、PC、PMMA、PS、HIPS、PP、POM 等,其 中常用的透明塑料有 PC、PMMA、PS、AS。高档电子产品的外壳通常采用 ABS+PC;显示屏采用 PC,如采用 PMMA 则需进行表面硬化处理。日常生活中 使用的中底挡电子产品大多使用 HIPS 和 ABS 做外壳,HIPS 因其有较好的抗老 化性能,逐步有取代 ABS 的趋势。 1.2、常见表面处理介绍 表面处理有电镀、喷涂、丝印、移印。ABS、HIPS、PC 料都有较好的表面处 理效果。而 PP 料的表面处理性能较差,通常要做预处理工艺。近几年发展起来 的模内转印技术(IMD)、注塑成型表面装饰技术(IML)、魔术镜(HALF MIRROR)制造技术。 IMD 与 IML 的区别及优势: 1、 IMD 膜片的基材多数为剥离性强的 PET,而 IML 的膜片多数为 PC。 2、 IMD 注塑时只是膜片上的油墨跟树脂接合,而 IML 是整个膜片履在树 脂上。 9 3、 IMD 是通过送膜机器自动输送定位,IML 是通过人工操作手工挂。 1.3、外形设计 对于塑料件,如外形设计错误,很可能造成模具报废,所以要特别小心。外 形设计要求产品外观美观、流畅,曲面过渡圆滑、自然,符合人体工程。 现实生活中使用的大多数电子产品,外壳主要都是由上、下壳组成,理论上 上下壳的外形可以重合,但实际上由于模具的制造精度、注塑参数等因素影响, 造成上、下外形尺寸大小不一致,即面刮(面壳大于底壳)或底刮(底壳大于面壳)。可接受面刮<0.15mm,可接受底刮<0.1mm。所以在无法保证零段差时,尽 量使产品:面壳>底壳。 一般来说,上壳因有较多的按键孔,成型缩水较大,所以缩水率选择较大, 一般选 0.5%。 底壳成型缩水较小,所以缩水率选择较小,一般选 0.4%。

网络工程设计方案资料

一、需求分析 二、网络体系设计 三、设备选型 四、网络管理与安全 五、综合布线与设计 六、报价 (1)

1.1网络需求 山东劳动技术学院信息点分布 2、2栋教学楼机房61个*48 85间理论教室每间1个 4栋教学楼全部是理论教室,共47间,每间教室至少2个信息点 教师办公200个信息点 行政楼2000个信息点 宿舍楼180个信息点*12栋 共6660个信息点 (2)

基本功能 DNS、E-mail、Web、BBS、BOLG、考试 划分VLAN,通过三层路由相互通信 设置权限 所有计算机接入Internet 网络需求 知名厂商主流产品 核心交换机应考虑扩展性,并且考虑光纤接口,核心交换机应支持VLAN划分,支持三层交换,支持多样化的管理,支持对服务质量的优化 二级交换设备选择性能价格比较高的适合配线间使用的交换机,应有相应的千兆上连端口,支持VLAN及多样化管理和服务质量优化。 千兆为主干,10/100到桌面,合理划分VLAN、规划IP分配和实现三层交换间路由 (3)

设计原则: 1)先进性原则 2)开放性原则 3)可管理性原则4)安全性原则 5)灵活性和可扩充性6)稳定性和可靠性 (4)

(5)

vlan主机数解释网络号 vlan18核心层10.0.0.0/24 vlan2-vlan6248*61二、三栋机房1-61192.168.0.0/26-192.168.15 vlan6385二、三栋理论教室192.168.16.0/25 vlan64-vlan11049*47四栋理论教室1-47192.168.17.0/26-192.168.2 vlan111200教师办公室192.168.29.0/24 vlan112-vlan121200*10行政楼部门1-10192.168.30.0/24-192.168.3 vlan122-vlan130132*9宿舍楼1-9192.168.40.0/24-192.168.4 (6)

设计提案书标准格式

personal use study and not for commercial 1.封面 2.第一部分:总述 对整个方案的定义和方向性把握。直接强调出方案的重点目标。配合具象的装饰图片阐释清楚企划的调性和核心理念。 3.第二部分:区位分析 对企划对象的所在区位进行分析,地理位置、人文环境、经济状况、交通及其他配套资源。4.第三部分:平面图展示及改造方向 此部分主要结合设计基本步骤中的“环境分析”及“格局分析”对所企划对象的周边环境,做更细一级的深入分析,并举出利弊。扬长避短,列出大概的处理方法。 5.第四部分:规划后的平面展示及功能划分。 由“功能决定形式”的设计基本原则,首先拿出规划后的总体功能布局。并结合环境条件、结构条件、功能性服务条件,确立规划后功能的完整性和实用性。

在每个功能分区,简要的说明其作用和设计细节。 6.第五部分:分区功能分析,及分属功能罗列。 在此部分应逐层逐分区对各个功能分区所具备的作用,及附属功能或功能内容进行详细专业的罗列,并做具象感性的例举。 7.第六部分:动线分析及推演(场景模拟) 此部分主要重点是对空间使用者(例如:经营方、消费方、服务方、体验方、使用者、来访者等各个使用诉求人群。)在假设的场景中如何运动以达到各自的使用目的的行为分析。要结合详尽的功能及使用惯例进行一定的虚拟描述,以造成“身临其境”的体验过程。以满足详尽的使用情况为前提,充分阐释设计规划的合理性和专业性。 8.第七部分:风格定位 方案的设计风格是装饰设计的重要组成,也是一个室内设计方案的灵魂所在。运用图文组合的方式,说明详细的设计风格定位。此处应结合案例所在地的人文环境,地理环境,建筑条件,及案例在经营或者运行过程中的客观需求或预计需求。一定要扣合实际的形式需要,要有出发点。商业项目中,更应该考虑与市场营销共生的关系。 9.第八部分:元素和设计灵感 主要阐释的是装饰形式上采用的各类元素和设计灵感,结合素材图片和处理手法,以及在空间中所起的作用(功能和形式上)。 10.第九部分:实例及意向图片展示 初次提案可能不会有翔实的效果图,所以实例及意向图片展示,是影响甲方直观判断定夺的重点部分。应结合上述各个分析,取出非常详尽或贴切的意向图片,阐释清楚将来方案的发展方向和风格调性。这可能是决定甲方选择的关键一步。 11.第十部分:效果图展示 此部为效果图的展示环节,尽可能按照之前功能或推演讲述时的流程排好效果图,可运用一些优美的版式(须与整体提案册风格协调)来更好的组合有限的图片。注意,在此环节中,空间取景位置应交代清楚,让受众清楚所处视角是位于方案的具体方位。 12.第十一部分:材质与配色 此部运用面料图块及材质样本的有序组合排版,主要说明空间套色组合和饰面、面料形式的运用规则。也需要在此环节注重新材料的运用和新工艺的使用的设计功底。 13.第十二部分:家具设计与陈设设计

文创产品设计思路六个原则

文创产品设计思路六个原则 从“吃住行游购娱”到“商养学闲情奇”,旅游的升级换代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加快。游客对于景区的文化内涵与文化体验需求不断提升。由此,设计感十足、独具特色、承载了景区文化内涵的特色文创商品逐步走俏,在游客心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一个优秀的文创产品,既具有产品实用功能性,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精神文化,能够带给人生活的便利与文化的认同归属感。因而,景区文创产品设计也逐步成为景区营销中重要的载体。 一、景区文创产品的重要作用 1.制造话题 旅游商品通过文化创意的加成,形成了一个个病毒式的营销案例。当下传播最厉害的渠道即是互联网端的口碑传播,年轻人群构成了互联网上口碑传播的主要力量,旅游文创商品与年轻人群的传播痛点完美契合,故宫这几年的全面文创,尤其是文创商品,不仅为故宫带来了产品销量的增加,更在年轻人中形成了一股话题浪潮,在游客中代表传统的故宫仿佛获得了新生,也让文化以一种更新的方式影响着新一代人群。 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举办的活动,不仅销售文化创意产品,也制造了足够的话题为景区吸引游客。在台湾,由荷兰设计师霍夫曼设计的18米高的黄色小鸭停泊在高雄港,一个月内吸引了近400万人次参观。 2.传播景区文化 通过文化创意产品的传播,还可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次以物质形态真正地融入现代人日常生活当中,将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起到重要的作用。这样的文创产品不但越来越受到游客们的欢迎,同时更能促进景区“高频消费”。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各色各样的文化创意产品与早已将文化、设计深深植入其品牌中,在有大开脑洞的文化创意产品吸引眼球的同时,也有深挖传统文化的文化创意产品通过一次次国际大奖将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3.带动旅游景区发展 台湾是以文创为核心发展的地区,具有价值的旅游文化创意产品是每一个景区吸引游客,形成话题的必备妙招。 台湾乡村旅游的特色就是注重品牌与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比如说酒庄,像水果、稻米这些农产品都可以做酒,于是监管粮食的部门就会辅导农民转型做乡村酒庄,甚至会扶持这些乡村酒庄去参加国际上的竞赛。

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

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 ①配套投产,根据建设项目的生产工艺流程、投产先后顺序,都要服从施工组织总设计的规划和安排。安排各单位工程开竣工期限,满足配套投产; ②确定重点,保证进度; ③建设总进度一定要留有适当的余地; ④重视施工准备,有预见地把各项准备工作做在工程开工的前头; ⑤选择有效的施工方法,优先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确保工程质量和生产安全; ⑥充分利用正式工程,节省暂设工程的开支; ⑦施工总平面图的总体布置和施工组织总设计规划应协调一致、互为补充。 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施工条件设计(或称施工组织基本概况); 2、施工组织总设计; 3、各个建筑物等单位工程的施工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目录 一、编制说明 二、编制依据 三、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及规模

2、工程范围及内容 3、建筑与结构 4、电气工程 5、给排水工程 6、采暖工程 7、材料做法 8、工期要求 9、质量要求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11、自然条件 12、施工条件 13、相关单位 二、施工总体组织及规划1、总体主导思路 2、项目管理组织 3、施工队伍部署及任务划分4、施工准备 5、各部门职责 6、施工总平面布置 7、总体施工组织方案 8、施工工期目标规划 9、工程质量目标规划

10、安全、文明施工与环保目标规划 三、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1、总工期计划安排 2、工程项目阶段性目标计划 3、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四、劳动力计划安排 五、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 六、主要材料(设备)供应进度计划 七、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技术及措施 1、施工测量 2、基坑(槽)土方开挖与回填 3、基础工程施工 4、模板工程 5 、钢筋工程 6、砼工程 7、砖砌体工程施工 8、室内墙面、天棚装修 9、窗安装 10、普通地砖地面 11、外墙外保温 12、脚手架工程 13、屋面防水施工

总体设计原则

1.1.1.总体设计原则 为确保系统的建设成功与可持续发展,在系统的建设与技术方案设计时应遵循如下的原则: 1.1.1.1. 标准化原则 软件设计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软件工程和行业标准,保证系统质量,提供完整、准确、详细的开发文档。系统建设中充分考虑了“标准和开放”的原则,要支持各种相应的软硬件接口,使之具有灵活性和延展性,具备与多种系统互连互通的特性,在结构上实现真正开放。平台广泛采用遵循国际标准的系统和产品,以便于与其他网络系统的互联和扩展,同时易于向今后的先进技术实现迁移,充分保护用户的现有投资,其综合反映在可移植性、互操作性、系统独立性和集成性。 1.1.1. 2. 可行性原则 选择成熟技术是保证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手段。要尽量采用现有成熟、可靠的网络、服务器等硬件产品和软件系统平台及产品。除此之外,考虑部分冗余设计、备份方案等措施。 1.1.1.3. 实用性原则 系统要力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充分考虑各业务层次、各管理环节数据处理的实用性,把满足用户工作和管理业务作为第一要素进行考虑。充分利用已有的软硬件资源,从实用性角度出发,按用户实际需要提供服务,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业务的实用性上。 1.1.1.4. 先进性原则 系统构成必须采用成熟、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并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技术、软件产品和设备。在设计过程中充分依照国际上的规范、标准,借鉴国内外目前成熟的主流网络和综合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以保证系统具有较长的生命力和扩展能力。保证先进性的同时还要保证技术的稳定、安全性。

1.1.1.5. 成熟性原则 系统要采用国际主流、成熟的体系架构来构建,实现跨平台的应用。确保系统符合信息化技术发展的趋势,具有明显的技术先进性。从技术层面讲,项目建设立足于先进技术,以SOA架构思想为指导,上构建一个合理、开放和基于标准的系统,使系统不但能够满足当前的需求,而且能够满足以后的发展。在保证系统实用性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可升级性、平台无关性和可扩展性。项目建设中所选用的软硬件系统可以方便地实现集成,使集成的应用系统降低系统维护的难度和要求,也方便用户日后的应用和管理。 1.1.1.6. 适用性原则 本次项目将遵循实用性建设原则,要能够充分利用现有投资,包括软硬件环境和业务系统。对于原有的业务数据接入整合可通过标准化接入方式,即以服务的形式进行改造式接入;或通过非标准化接入方式,即通过松耦合式的接口连接方式实现,两种方式均可实现对原有数据的充分利用。 1.1.1.7. 稳健性原则 保证应用系统方案可靠、稳定,提供365×24小时的连续运行,年平均故障时间<1天,平均故障修复时间<1小时。应用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容错能力,保证局部出错不影响全系统的正常工作。 1.1.1.8. 可扩展性原则 为适应将来的发展,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系统可以实现服务不间断的升级和应用扩展。充分考虑业务规模和结构的发展变化,系统规模的扩大和保护投资。系统构架和应用开发均具备可扩展性,能够随着应用的逐步完善和信息量的逐渐增加不断地进行扩展,整个系统可以平滑地过渡到升级后的新系统中。同时在软件系统的开发中,各个功能模块可重复利用,降低系统扩展的复杂性。 1.1.1.9. 可维护性原则 使用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和工具。利用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和工具是软件开

存储方案设计原则

存储方案设计原则 设计是把一种设想通过合理的规划周密的计划通过各种感觉形式传达出来的过程。以下是的存储方案设计原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CAP理论 2000年Eric Brewer教授提出了著名的CAP理论,即:一个分布式系统不可能满足一致性,可用性和分区容错性这三个需求,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 xx年MIT的Seth Gilbert 和 Nancy lynch两人证明了CAP理论的正确性。 根据CAP理论,一致性(C),可用性(A),分区容错性(P),三者不可兼得,必须有所取舍。 因此系统架构师不要把精力浪费在如何设计才能同时满足CAP 三者的完美分布式系统,而是应该研究如何进行取舍,满足实际的业务需求。 C: Consistency(一致性),任何一个读操作总是能读取到之前完成的写操作结果,也就是在分布式环境中,多点的数据是一致的; A: Availability(可用性),每一个操作总是能够在确定的时间内返回,也就是系统随时都是可用的; P: Tolerance of work Partition(分区容忍性),在出现网络分区(比如断网)的情况下,分离的系统也能正常运行;

对于分布式存储系统而言,分区容错性(P)是基本需求,因此只有CP和AP两种选择。CP模式保证分布在网络上不同节点数据的一致性,但对可用性支持不足,这类系统主要有BigTable, HBASE,MongoDB, Redis, MemcacheDB, Berkeley DB等。AP模式主要以实现"最终一致性(Eventual Consistency)"来确保可用性和分区容忍性,但弱化了数据一致性要求,典型系统包括Dynamo, Tokyo Cabi,Cassandra, CouchDB, SimpleDB等。 2、Eventual Consistency(最终一致性) 简而言之:过程松,结果紧,最终结果必须保持一致性。 从客户端考虑数据一致性模型,假设如下场景: 存储系统:它在本质上是大规模且高度分布的系统,其创建目的是为了保证耐用性和可用性。 进程A:对存储系统进行读写。 进程B和C:这两个进程完全独立于进程A,也读写存储系统。客户端一致性必须处理一个观察者(在此即进程A、B或C)如何以及何时看到存储系统中的一个数据对象被更新。 根据以上场景可以得到如下三种一致性模型: 强一致性:在更新完成后,(A、B或C进行的)任何后续访问都将返回更新过的值。 弱一致性:系统不保证后续访问将返回更新过的值,在那之前要先满足若干条件。从更新到保证任一观察者看到更新值的时刻之间的这段时间被称为不一致窗口。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

三施工组织设计原则 (一) 施工组织设计原则的基本原则 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时,首先要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对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和政策;严格遵守国家和合同规定的工程竣工及交付使用期限;合理安排工程开展程序和施工顺序。建筑施工的特点之一是产品的固定性,因而使建筑施工在同一场地上同时或者先后交叉进行。没有前一阶段的工作,后一阶段的工作就不能进行,同时它们之间又是交错搭接地进行;顺序反映客观规律要求,交叉则反映争取时间的努力。因此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方案优化的原则 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优化施工方案是工程施工管理的行动指南。在施工方案的编制中,对雨水沟、雨污水管线、道路恢复等施工方案综合比选,从而选定一种较好的施工方案。 2、安全第一的原则 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中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本工程施工内容主要包括新建雨水沟、雨污水管线和道路恢复,必须在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3、优质高效的原则 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根据我们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承诺的质量目标,贯彻执行质量管理方针,积极推广和使用“四新”技术,确保创优规划和质量目标的实现。施工中强化标准管理,加强内部核算管理,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确保工期的原则 根据招标文件对本工程的工期要求,编制科学的、可行的、周密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实行网络控制,组织各工序之间的施工顺序,实施进度监控,特别要抓住重点控制工序和部位,确保实现工期目标,满足业主要求。 5、科学配置的原则 根据本工程的工程量大小及各项管理目标的要求,在施工组织上,科学配置施工要素,选派有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组织专业化施工队伍,投入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确保建设资金的周转使用,选用优质材料,确保人、财、物及设备的科学合理配置。 6、合理布局的原则 从合理利用临时占地、便于施工、搞好文明施工等多角度出发,合理调配工程材料进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