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救治1例特重度烧伤患儿的护理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387.34 KB
- 文档页数:2
1例特重度烧伤病人的急救与护理发表时间:2013-04-15T14:47:58.6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5期供稿作者:许燕[导读] 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快速补液,防止发生休克,患者入科后予以股静脉置管,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成功后,保证了休克期液体的快速补入,避免因病人躁动引起针头脱出。
许燕(江苏省武警总队医院 225000)【关键词】患者烧伤急救护理【中图分类号】R4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6-0199-021 临床资料患者:陈林,性别:男,年龄:34岁,因船舱突然爆炸引起全身多出火焰烧伤一小时于2011年12月18日17时40分入院住烧伤科,患者头面部约9%TBSA,双上肢及手约9%TBSA,双下肢约40%TBSA,臀部约4%TBSA,躯干部约有13%TBSA创面,大部分苍白或焦痂,小部分创面有水泡,创基色红白相间,痛觉迟钝或消失。
2 急救2.1入院前的准备当科室接到急诊室的电话,立即准备抢救工作,备好床单位、气管切开包、吸氧装置、一次性导尿包、心电监护、负压吸引、输液用物、抽血试管以及安排特护护士,特护是由四人组成。
2.2防治休克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快速补液,防止发生休克,患者入科后予以股静脉置管,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成功后,保证了休克期液体的快速补入,避免因病人躁动引起针头脱出。
补液遵循先晶后胶,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胶、晶体溶液交替输入,特别注意不能集中在一段时间内输入单一种类液体,如大量输入水分,会引起水中毒。
因为烧伤后第一个8小时内渗液最快,所以应在首个8小时内输入胶、晶体总量的1/2,其余分别在第2第3个8小时内输入。
同时严格依据尿量、血压、中心静脉压和动脉血气值的变化调整输液速度,并密切观察病人情况。
2.3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入院后立即检查鼻腔、口腔是否阻塞,及时清除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予以氧气吸入,给予去枕平卧,肩部和颈下垫高,使颈部处于过伸位,SPO2为97%。
小儿重度烧伤123例治疗体会
我是一名小儿烧伤科医生,近期经验了治疗123例小儿重度烧伤的过程,深刻地体会到了治疗烧伤的困难和挑战。
以下是我在治疗中的一些体会和心得:
1. 重视早期治疗
小儿重度烧伤的治疗要从伤口初期处理开始,这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及时处理伤口不仅可以避免伤口感染,还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疤痕形成。
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早期治疗,尽快清创、覆盖、止痛、预防感染,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和康复水平。
2. 个性化治疗
小儿重度烧伤病情复杂,治疗方法也需要因人而异。
在治疗中,我们要根据每个病人的伤情和身体状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例如,针对不同程度的烧伤区域,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针对不同的感染风险,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抗感染药物。
3. 全方位的支持和关怀
小儿重度烧伤的治疗不仅仅是医疗行为,还涉及到对病人和家属的全方位支持和关怀。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要时刻关注病人的身体和心理变化,积极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干预,缓解病人和家属的焦虑和不安,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4. 长期的康复治疗
小儿重度烧伤的治疗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
在出院后,我们要继续关注病人的恢复情况,提供必要的康复指导和治
疗,帮助病人尽快恢复健康和正常生活。
总之,小儿重度烧伤的治疗需要医疗团队的综合配合和全方位的支持和关怀。
我将继续努力,为每一位小儿烧伤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一例100%严重烧伤患者成功救治的护理体会[摘要] 目的报道1例100%严重烧伤患者救治过程中出现创面感染、多次植皮手术失败后经过多方努力成功救治的护理体会。
方法回顾其临床资料以及治疗、转归情况,总结出护理体会。
结果通过医护人员精心的治疗护理以及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患者创面感染等得到有效控制,最后创面愈合出院。
结论100%严重烧伤患者的成功救治除了医护人员精心的治疗护理外,家属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也非常的重要。
关键词:100%严重烧伤; 护理;成功救治;体会;1.临床资料患者,女,48岁,以热液烫伤全身多处疼痛2小时为主诉于2020年4月10日入院,入院诊断:1、热液烫伤全身多处100%Ⅱ°-Ⅲ°;2、吸入性损伤。
患者在山上煮笋时不慎坠入高温煮笋锅中,导致头颈面部、躯干部、四肢、臀部烫伤面积达到100%,其中Ⅲ°烧伤面积大于70%。
患者意识清楚,入院后立即开放深静脉通道实施补液抗休克、予禁食、心电监护、吸氧、留置导尿、留置胃管、奥美拉唑预防应急性溃疡、地塞米松抗炎、破伤风抗毒素预防破伤风、急诊全麻下行气管切开术+创面清创后转重症监护室监护治疗,患者脱离呼吸机、病情相对稳定后转回我科继续治疗。
转入后通过观察发现部分创面在继续加深,为了早期去除大量坏死组织降低死亡率,于2020年4月24首次在全麻下行四肢创面切痂异种皮覆盖术+头皮取皮术,术后病情相对稳定。
待患者头皮基本愈合适合供皮后先后进行“四肢创面扩创微粒皮移植术+右下肢削痂异体皮覆盖术+头皮取皮术、全身创面切痂异种(异体)皮覆盖术、创面meek植皮术、创面扩创自体皮移植术、残余创面扩创自体皮移植术”等9次手术,总共取了6次头皮,12次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4次空肠营养管置管术,共行137天的全胃肠营养,行翻身床治疗239天。
患者第四次手术后移植自体皮大部分感染坏死,只有部分生长良好。
第五次手术后因当时连续多天暴雨、环境潮湿,患者创面和导尿管出现“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1例新生儿烧伤护理体会作者:曾秀仁来源:《医学信息》2015年第05期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烧伤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
方法对在我院诊治的1例新生儿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患儿烧伤后对其进行常规检查,并详细询问烧伤原因,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患儿治疗过程中加强其护理,分析患儿护理效果。
结果患儿入科后即给予补液,保温,创面行简单清创纳米银敷料包扎,抗休克,抗感染等处,给予病危护理。
入院后查体:体温36.5℃,脉搏180次/min,呼吸28次/min,体重2.9kg,经过14d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现患儿创面完全愈合出院。
结论新生儿烧伤发病率较高,临床上患儿治疗过程中加强其护理效果理想,能够有效地减轻患儿痛苦,缓解患儿病情,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新生儿烧伤;护理方法;护理效果烧伤在临床上并不多见,一旦发生多为人为因素引起。
从大的角度来说它属于"烫火伤"范畴,主要是由于热毒外袭,造成患儿肌肤灼烂,使得患儿皮肉焦卷,多数患儿烧伤之后会疼痛难熬,严重者将造成伤筋败骨,甚至出现全身症状[1]。
这些烧伤在新生儿中发病率较高,多数患儿需要进行治疗,但是前后临床上缺乏理想的护理方法。
新生儿烧伤新生儿的特点与婴幼儿有着明显的不同,新生儿烧伤后,不但程度深,且全身治疗和局部创面处理有一定特殊性,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在我院诊治的1例新生儿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患儿为女性,年龄为出生后36h,患儿,女,36h,在洗澡时被热液烫伤双下肢3h入我科治疗,创面分布于臀部和双下肢。
创面可见大小不等的水疱,部分疱皮破脱,大部分创面基底部分潮红,湿润,质地柔软,痛觉敏感,呈Ⅱ度,诊断35%特重度烧伤。
研究中,患儿对其护理方案等均完全知情权,实验均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患儿年龄、病情等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患儿烧伤后对其进行常规检查,并详细询问烧伤原因,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加强医护人员专业技能。
1例大面积烫伤新生儿的护理体会患儿女性,1天,体重3.1kg,因被热水烫伤入院。
查体:T36.2℃,P140次/分,R32次/分,神志清醒,呼吸平稳,刺激反应欠佳,哭声尚大,吸吮有力,未解小便,哭时眼泪少。
患儿颈部、背部、臀部、右手肘部、右脚跟多处烫伤,烫伤处皮肤红肿、水泡,四肢肢端冷。
诊断:全身多处热烫伤20%,深Ⅱ度。
入院后经补液、抗炎、创面处理等对症治疗,2个月后出院。
出院时患儿创面已愈合,面色红润,体重4.0kg。
2 护理体会2.1 补液、抗休克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应用套管留置针,可以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儿痛苦,保护血管,并能满足烧伤休克期补液的需要。
根据体重和烧伤面积计算补液量,晶体:胶体=1:1,安排好补液的顺序和速度。
烫伤后的第一个8小时,渗出最快,故应输入第一个24小时总液量的一半,第二、三个8小时输入余量,基础水分则应在24小时内均匀输入。
第二个24小时,晶体、胶体为第一个24小时的半量,基础水分不变[1]。
48小时后,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调节。
2.2 吸氧烫伤时患儿的代谢率增高,氧的消耗增多,故需氧量增多,而且新生儿肺功能的代偿能力低,易引起缺氧。
应密切察病情,必要时吸氧。
2.3 创面的处理新生儿的皮肤娇嫩,在清创时尽量保护创面,减少刺激,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后,再用0.1%新洁尔灭消毒创面,颈、背、臀部创面用羊膜覆盖保护,再用表皮生长因子、654-2、胰岛素等药物促进创面愈合,最后用纱布覆盖包扎。
每日换药一次。
将患儿置于远红外线辐射台上保暖及干燥创面,辐射台上温度32-34℃,并根据患儿的体温调节。
后期患儿创面已长出肉芽组织,且渗出较少,可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浴,再用0.1%新洁尔灭消毒,每日一次。
应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2.4 严密观察病情严密观察患儿的面色、呼吸、四肢肢端有无发绀、发冷,测T、P、R、BP每小时一次,特别应注意尿量。
尿量是判断血容量的一个重要而敏感、可靠的指标,应维持在1ml/kg/h,如低于此指标,表示血液灌注量不足,应加快输速度[2]。
一例烧伤危重病人的护理体会内容摘要:烧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损伤,我在烧伤科护理工作十余年来发现护理是烧伤患者治疗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本文主要介绍对我科收治的一例危重烧伤病人的护理情况,从而说明有效的护理在烧伤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烧伤护理在烧伤患者的救治过程中科学合理的护理是提高治愈率的重中之重,如不严格执行科学的护理措施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所以,在烧伤患者的救治过程中,要根据烧伤的原因、部位、轻重程度、治疗方法等多方面因素科学的进行护理。
下面主要谈谈对我院烧伤科于2012年03月14日收治的一例危重烧伤病人治疗过程中的护理体会。
1.病例介绍患者夏向阳,男, 50岁。
患者于2012年03月14日11时左右在锅炉房中不慎被炉灰烧伤头面颈、躯干、四肢全身多处。
伤后患者神志清,即感创面疼痛、声嘶、胸闷、呼吸困难等。
伤后未经任何处理,即被“120”急救送入我院,收住我科室。
入院诊断结果:1.炉灰烧伤50%;2.吸入性损伤。
入院后患者于2012年3月14日急诊在全麻下行气管切开术。
在2012年3月15日、19日、27日三次气管镜检查结果均为:双侧支气管重度吸入性损伤,双侧支气管化脓性感染。
患者分别于2012年3月21日和4月6日在全麻下行座上,左下肢清创植皮,头部取皮术,右下肢清创术。
2.护理诊断护理诊断是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现存的或潜在的问题或生命体征进行的临床判断,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的护理结果而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
该病例在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诊断结果如下。
2.1疼痛疼痛的原因与患者的烧伤创面大、程度深有关,还有与在治疗过程中烧伤换药的刺激等因素有关。
2.2皮肤完整性受损患者被炉灰烧伤导致皮肤受损缺失,皮肤受损还与患者长期卧床等因素有关。
2.3创面感染患者创面感染主要是烧伤后失去抵御微生物入侵的皮肤屏障,另外也与烧伤换药等侵入性、操作有关。
2.4体温过高患者的提问过高主要与手术和创面感染有关。
2.5呼吸道梗阻或误吸危险与气管切开有关。
一例烧伤患者护理体会
烧伤患者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护士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技能。
下面是我在一例烧伤患者护理中的体会:
病人是一名45岁的男性,因为煤气罐爆炸导致面部、上肢和胸部烧伤。
在入院后,病人的烧伤面积进行了评估,确定为II度深度烧伤,面积约为20%。
病人的痛苦非常强烈,需要给予镇痛和安神药物,并且需要进行密切观察,以防止出现感染等并发症。
在病人的治疗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首先,我们需要在保证患者的休息和舒适的同时,进行烧伤面积的清创和换药。
由于烧伤面积较大,清创和换药需要十分小心谨慎,以避免二次伤害和感染的风险。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需要严格控制患者的卫生,每天对病人进行一次淋浴,并及时更换床上用品和衣物。
此外,我们还需要给予患者足够的营养支持和饮水,以促进伤口愈合和预防脱水。
病人需要高热量、高蛋白和高维生素饮食,同时需要监测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
烧伤患者需要更多的关怀和陪伴,以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和恐惧感。
我们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并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和鼓励。
总之,护理烧伤患者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需求。
我们需要时刻关注病人的情况,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以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1例特重烧伤患者的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0-05-28T08:41:39.07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2期供稿作者:潘学芳杨祥河周昕刘凤琼张丹[导读] 特重大面积烧伤病人抢救、治疗的成功,高质量的护理是关键。
潘学芳杨祥河周昕刘凤琼张丹(四川省绵阳市人民医院四川绵阳 621000)【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02-0171-02【摘要】特重大面积烧伤病人抢救、治疗的成功,高质量的护理是关键。
【关键词】特重烧伤护理患者,男,50岁,因火焰烧伤全身多处,伤后2小时入院。
诊断:(1)特重大面积烧伤95%,其中深II°50%,III°45%;(2)低血容量性休克;(3)吸入性损伤。
入院后立即给予抗休克、抗感染、营养支持、吸氧、清创、使用翻身床定时翻身、高效辐射治疗机照射创面、心理干预、康复指导等治疗。
患者入院后第3、7、35天分别在全身麻醉下行削痂+微粒皮移植+异体(猪皮)皮覆盖以及肉芽创面清创自体皮移植术,手术顺利,住院89天痊愈出院。
一护理1 抗休克的护理采用全国通用公式制定出输液计划:(1)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一条深静脉置管和一条外周静脉,严格按计划输入电解质、胶体、水分以及营养物质。
(2)通过观测心肺功能、尿量、脉搏、血压,及时调整补液速度、量、成分。
(3)对静脉管道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天更换输液管和穿刺点敷贴,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用肝素生理盐水通管每天两次,防阻塞,管子固定良好,防扭曲,避开治疗仪,以防温度过高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经积极抗休克治疗,患者加强了心肺功能维护,减轻了心肌缺氧的损害,增强了心肌泵血功能,提高了血管反应能力,改善了微循环。
2 病室的管理(1)安置患者在单人病房,限制探视人数和次数,防止交叉感染。
(2)空气用三氧消毒机消毒2次/日,每次60分。
(3)物表、墙壁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2次/日。
针对严重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摘要】烧伤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伤害,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本文结合临床经验,探讨针对严重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在急救措施方面,及时有效的处理对烧伤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伤情评估则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了解患者的伤情程度;伤口处理和疼痛管理是烧伤患者护理中的重点,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特点和病情情况进行处理;感染预防是烧伤患者护理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讨论,本文总结出了一些护理体会,并强调了这些临床实践的重要性,为烧伤护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烧伤患者、临床护理、急救、伤情评估、伤口处理、疼痛管理、感染预防、护理体会、临床实践意义1. 引言1.1 背景介绍烧伤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创伤,尤其是严重烧伤患者的治疗更加复杂和困难。
严重烧伤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严重损伤,不仅影响皮肤功能,还可能导致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对于严重烧伤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在临床护理中,针对严重烧伤患者的护理工作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涉及到急救、伤情评估、伤口处理、疼痛管理以及感染预防等方面。
只有通过科学的护理方法和细致的护理操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伤口愈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最终实现患者的康复。
本文旨在总结针对严重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和策略,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护理体会的总结和结合临床实践的意义,进一步提高对严重烧伤患者护理工作的认识和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1.2 研究目的针对严重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而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总结和分享在护理严重烧伤患者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以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康复率。
通过深入探讨急救措施、伤情评估、伤口处理、疼痛管理和感染预防等方面的护理内容,希望能够对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更具体和实用的指导,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严重烧伤患者的护理挑战,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护理水平和技能。
特重度烧伤救治成功的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2-11-13T17:19:33.9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5期供稿作者:王书风[导读] 在进行肢体功能锻炼过程中,尽量避免对创面新生皮肤的碰撞、挠抓、摩擦等,以免损伤。
王书风(河南省郑州新密市中医院河南新密 452370)【中图分类号】R473.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5-0303-02我科于2011年5月29日1pm收治一名熟料烧伤面积达95%||-||| 度的病人,男,23岁,在半小时前在工作中不慎被水泥熟料烧伤全身。
当时疼痛难忍,神志清,精神差。
烧伤创面分布于全身,表皮脱落处基地部呈蜡黄色或白中透红,重度污染,为深||度或浅|||度。
诉口渴,烦躁不安有休克症状,经我科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于2011年10月18日痊愈出院。
现将对此病人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一般护理烧伤患者由于疼痛均有恐惧、焦虑心理,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认真疏导,耐心解释,打消其顾虑,使其增强治疗的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
向患者介绍烧伤的治疗和护理方法,强调面对现实和密切配合的重要性。
让家属及单位多给予患者关心与支持,并提供经济保障,使之无后顾之忧。
给患者以生活上的协助,如协助进食、大小便,保持创面清洁舒适。
1.2生活护理由于患者烧伤面积大,自理能力严重缺陷。
患者休克期过后,针对病情,医护人员根据病人的饮食习惯和营养需要制定出饮食计划,以保证充分的营养摄入,恢复体力加快创面愈合。
让患者少食多餐,进食些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提高机体抵抗力。
饮食后协助患者漱口,每日口腔护理2-3次,由于患者皮肤大面积缺损,失去保护层,体液大量渗出,畏寒,宜保持室温在28-32摄氏度,提供清洁、安静的环境,是病人得到充分休息。
1.3烧伤常规护理患者住院后应着重注意保护创面,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每日紫外线消毒病房二次。
浅谈小儿烧伤的护理体会小儿烧伤合并感染是小儿致死致残的原因之一,优质的住院期护理可以提高救治成功率和治愈率,缩短病程。
标签:小儿、烧伤、护理由于小儿系统脏器功能发育不完善,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反抗力低,以及液体丢失的耐受性差,烧伤后患儿创面大量血浆渗出和电解质丢失,使小儿烧伤伤情严重、复杂,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
因此,及时有效地治疗和观察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现代护理围绕这一课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大大降低了致死、致残百分率。
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科共治疗了90例小儿烧伤病例,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浅谈如下:1、临床资料:90例中,男50例,女40 例,面积在25%以上21例,25%以下69例;年龄最大8岁,最小5个月。
烧伤深度浅Ⅱ度62例,深Ⅱ度28例。
2、护理体会:小儿烧伤均有其特点,90例中大部分为沸水烫伤,少数为明火烧伤,部位为头面部,胸腹部、背部、臀部及大腿部,疼痛剧烈,且有大面积水疱,患儿自制力差,大喊大叫,躁动不安,不配合治疗,家长情绪浮躁激动,有的甚至迁怒于医护人员,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做如下护理。
2.1认真监测患儿的神志、心率、尿量、呼吸注重观察脑水肿及新尿液颜色、性质、数量,尿量能较好地反映组织血液灌注,根据尿量合理调整输液速度及输液量。
对于呼吸道损伤患儿,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给予氧气吸入,凡头面部烧伤或有吸入性损伤的患儿,严密观察呼吸功能,监测血氧变化,床边备吸引器及气管切开包,以便进行气管切开或插管时使用,保证气道畅通无阻。
2.2开辟静脉通路,补充水电解质,纠正体液丢失,配合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在输液中严格执行补液原则,谨慎执行医嘱,认真核算输液总量(生理需要+继往损失量),还要特别注意较大水疱内液体量,这是往往容易忽略的损失量,视年龄和体重,创面渗液多少而随时调节滴速,严密观察心肺功能及失水情况。
注意保护静脉通道,我们采用四肢较大静脉穿刺,穿刺留置于静脉内48~72 h,,从而保证了渗出期液体量的补充。
Infect Inflamm Rep, Vol.19, No.1, March 2018. 42 .面积≤8 cm 2即可满足手术需要,供区不必植皮,直接拉拢缝合即可;皮瓣供区术后会遗留少许瘢痕,而股前外侧供区位置隐蔽,更易被患者接受。
但是,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来源于穿支皮瓣,大都由旋股外血管降支供血,虽然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供血充足可靠,但存在血管变异的可能,从而导致一定程度的术后不良反应[10]。
本组观察结果表明,与前臂游离皮瓣修复相比,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后血管吻合较好,移植皮瓣成活率较高,术后思维反应迟钝及移植组织表面萎缩、溃烂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语音、瘢痕、进食以及感觉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
可见,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是修复口腔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有效手段。
但本研究只对患者进行了6个月的随访,对于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口腔肿瘤术后组织缺损修复中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参 考 文 献[1] 张志愿. 口腔颌面外科学[M].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25(4):165.[2] 刘志勇. 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临床手术治疗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7):4044-4045.[3] 崔永珍,常利民,孙志刚,等. 应用足跟外侧皮瓣修复跟腱区Ⅳ度烧伤创面的效果观察[J]. 感染、炎症、修复,2015,16(2):91-92.[4] 邓娜, 何巍, 李锐,等.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5, 33(2):197-200.[5] 翁学君,陈葵. 游离皮瓣移植术后的护理体会[J]. 感染、炎症、修复, 2011, 12(2):109.[6] 陈丹, 杨凯, 陈睿,等. 两种游离皮瓣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 重庆医学, 2014(12):1445-1447.[7] 任振虎, 吴汉江, 谭宏宇,等.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用于口腔癌老年患者的探讨[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5, 50(10):607-610.[8] 谭孟婷, 杜友红, 彭福森. 带股外侧皮神经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6(1):33-34.[9] 张杰, 孟箭, 庄乾伟,等. 前臂皮瓣与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效果比较[J].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7, 15(1):59-62.[10] 杨何平,张洪武,陈海蒂,等. 股前外侧嵌合皮瓣与串联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的疗效比较[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6,30(4):447-452.(收稿日期:2017-07-16)1例严重烧爆复合伤救治体会刘顺财 杨福旺(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烧伤整形科,广西 桂林 541002)收治1例严重烧爆复合伤患者,以烧伤专家负责制的多学科协作原则进行联合抢救成功,现将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一例大面积烧伤病人护理体会2018年11月28日,张家口市发生一起爆炸事件,其中1名特重度烧伤(总面积97%,III度70%,深II度27%)患者入住我科。
在我院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之下,患者的病情逐渐得到了缓解,而病人的护理体会如下所示。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1岁,于2018年11月28日 00:40时许所在现场不明原因爆炸致全身广泛烧伤,伤后由他人救起送来我院,急诊科给予行气管切开,保证呼吸道通畅,静脉补液等治疗后,以“全身烧伤”收入我科。
初步诊断:1、特重度烧伤(总面积97%,III度70%,深II度27%)2、烧伤休克;3、吸入性损伤(重度);4、爆震伤;5、混合气体吸入中毒;6、急性肾损伤;7、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在病人进入医院之后针对病人的病情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且通过对病人病情的分析进行了相应的护理治疗、经各级专家、医生、护理人员以及医院各个科室的共同努力之下,病人的病情逐渐得到了缓和,身体的综合指标也慢慢恢复了正常。
2 护理体会2.1 通过对患者气管进行相关手术来帮助患者们脱离呼吸不顺的困境患者入院后,急诊科立即给予气管切开术。
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由于烧伤和吸入性损伤直接损伤皮肤和呼吸道天然屏障,肠粘膜缺血缺氧,易发生全身感染[1]。
在病人进行气管手术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病人不受到感染,手术全程要注意进行无菌操作。
每次抽吸使用1根吸痰管,不能反复提拉。
通过患者不同的颈部水肿要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更好的缓解患者呼吸不顺方面的情况。
使用呼吸机过程中,每4小时监测气囊压力,保持气囊压力在安全范围内。
2.2更好解决病人们自身的血量无法供应的问题在患者们受到一定程度的烧伤之后,皮肤组织由于得到了大量的破坏,所以导致自身血量受到大量的流失,为了保证病人不会因为失血过多而导致休克,医院采取静脉通道来帮助患者们进行血液的运输,保证患者自身的血液可以维持身体各项机能的需求和运转。
在针对病人进行全面的检测之后,对病人进行相应的护理,其中包括各种补液的补充,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针对患者的尿量以及cvp进行严格的控制,更好的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