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和尚》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语文课堂三个和尚教学设计【小学语文课堂三个和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能正确理解和背诵《三个和尚》这首童谣。
2. 能够初步理解和使用童谣中的关键词汇。
3. 能够通过参与角色扮演等活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合作与沟通能力。
4. 能够通过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培养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背诵《三个和尚》这首童谣。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与沟通能力,并通过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培养综合素质。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
2. 小组活动所需的相关道具。
3. 班级作品展示区域。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主题相关的视频片段,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回忆与三个和尚相关的知识,并以问答的方式激发他们的思考和猜测。
步骤二:学习与体验(15分钟)1. 教师朗读《三个和尚》,并请学生闭眼倾听,感受童谣的韵律和节奏。
2. 学生跟读童谣,逐句解读关键词汇,并进行朗读练习。
3.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角色,并要求他们在小组内演绎《三个和尚》的情节。
4. 每个小组进行表演,并鼓励其他小组员进行观察和评价,促进合作与沟通能力的培养。
步骤三:创设情境(15分钟)1. 在教室布置一个小和尚的村庄场景,展示学生的作品和创造。
2. 学生参观作品展示区域,并交流和分享他们在小组活动中的收获和发现。
3.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是这个小和尚村庄的一员,我将如何为村庄做贡献?步骤四:情感教育(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与和尚相关的诗词和故事,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2. 鼓励学生自主创作与和尚相关的诗歌或故事,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步骤五:巩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集体朗读《三个和尚》,并互相评价对方的朗读表现。
2. 教师进行课堂点评,表扬优秀的表现,并对整堂课进行总结。
五、教学反思通过设计上述教学活动,学生将在合作与沟通的环境中实际体验童谣的韵律和节奏,理解和运用关键词汇,培养思维和情感的综合素质。
三个和尚教学设计(通用3篇)三个和尚教学设计(通用3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根底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严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那么大家知道标准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为大家的三个和尚教学设计(通用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幼儿尝试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2、体验合作表演的快乐。
3、理解故事《三个和尚》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开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1、制作局部故事表演道具,与幼儿一起布置故事环境。
2、经历准备(1)幼儿能在教师指导下分组和轮换角色表演。
熟悉故事情节,掌握角色间的对话。
对身体动作有一些设想,幼儿能和老师一起复述故事旁白,并适时插入。
(2)教师在组织活动中根据需要及教材特点、幼儿实际情况,深入推敲,钻研教材,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方法。
幼儿讨论各个角色的表现方法和考前须知,思考哪些角色可以让小朋友来表演,可以用哪些形式表现。
合作表演中幼儿不仅要表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还能照顾其他幼儿的表演进度。
1、谈话导人,引导幼儿回忆故事。
教师:小朋友,我们已经表演过了《三个和尚》,其实故事中除了三个和尚,还有很多角色可以有小朋友来演,现在请你们仔细想想,还可以演哪些角色?幼儿:小老鼠!太阳!观音菩萨!火!白云!蝴蝶!水桶!2、尝试表演,并总结局部角色的表现方法及考前须知。
引导幼儿尝试各种表现方法并使用局部道具,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太阳必须要在小和尚来之前出来,同时晚上还要落下,表演太阳的幼儿就要跑来跑去,东升西落;火苗是要等到着火的时候才能出来,而且是从小火越烧越大,幼儿的动作也要从蹲到起再到站,灭了就要全部趴下或躲起来等。
)幼儿1:观音有水的时候就会很快乐,水被小和尚喝完以后就不快乐了,当起大火的时候,观音还有点害怕。
幼儿2:火有许多表现方法,火可以用红色的塑料袋,也可以用红色运用的词汇和情节推理于他们自身,他们对同伴传达信息承受的程度远远高于教师传递知识的信息,因此,要使幼儿的言语信息在同伴的发言中不断丰富起来。
大班语言三个和尚教案教案一:大班语言三个和尚教学目标:1.认识并说出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尚”、“住在一起”、“有一个问题”、“解决问题”等。
2.听懂并正确朗读故事中的句子和短语。
3.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的内容,并参与课堂讨论。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课时安排:1.导入(15分钟)2.故事讲解(15分钟)3.反复听读(10分钟)4.小组活动(15分钟)5.大班讨论(10分钟)6.游戏巩固(10分钟)教法:讲解故事法、听说互动法、合作学习法教具准备:1.故事《三个和尚》卡片。
2.三个和尚卡片。
3.图片卡片:住在一起、有一个问题、解决问题。
具体教学过程:一、导入(15分钟)1.通过图片卡片引导学生回忆和尚的形象和特点。
二、故事讲解(15分钟)1.准备三个和尚卡片,向学生介绍和尚的外貌特点,并用简单的句子描述他们。
2.依次讲解故事的情节:三个和尚住在一起,他们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
3.通过问答的方式检查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三、反复听读(10分钟)1.利用三个和尚卡片和故事卡片,带领学生反复听读故事,加深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四、小组活动(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位“和尚”,其他小组成员扮演和尚的助手。
2.老师给出一个问题,例如:“和尚们要解决什么问题?”。
3.每位小组的“和尚”用简短的语言回答问题,并由助手帮助表达。
4.每个小组依次展示,其他小组听完后给予评价和提问。
五、大班讨论(10分钟)1.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回顾和总结,谈谈他们喜欢这个故事的哪些地方。
2.提出问题,比如:“你们觉得三个和尚是如何解决问题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六、游戏巩固(10分钟)1.进行游戏环节,例如:“和尚寻宝”。
2.老师准备一些宝物图片卡片,学生模仿和尚的方式寻找和收集宝物。
3.游戏结束后,回顾游戏过程,再次复习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所需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合作性,听学生的小组交流和大班讨论,以及学生回答问题和表达意见的能力来评估学生的习得程度。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三个和尚》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理解歌曲《三个和尚》的内容,感受歌曲的韵律和节奏。
2.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人分享和合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三个和尚》,理解歌曲内容。
2.教学难点: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韵律,学会用动作表现歌曲。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歌曲《三个和尚》音频、歌词卡片、图片。
2.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歌曲《三个和尚》,引导幼儿倾听并感受歌曲的韵律和节奏。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三个和尚的故事。
2.歌曲学习教师出示歌词卡片,逐句教唱歌曲《三个和尚》。
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歌曲,如:模仿和尚的动作、表现挑水的样子等。
教师组织幼儿分组练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歌曲表演教师邀请幼儿上台表演,展示自己学到的歌曲和动作。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
4.活动延伸教师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三个和尚要合作才能有水喝?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在生活中,我们如何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五、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通过本次教学,幼儿对歌曲《三个和尚》有了较深入的理解,能熟练演唱歌曲,并能用动作表现歌曲。
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得到了培养,学会了与人分享和合作。
2.教学改进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幼儿对歌曲的节奏掌握不够准确,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节奏的训练。
在活动延伸环节,可以增加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合作案例,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合作的意义。
3.教学感悟本次教学让我认识到,音乐教育不仅仅是让幼儿学会唱歌,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幼儿的成长,用心去引导他们,让他们在音乐的世界里快乐成长。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小朋友们,你们听到歌曲中‘三个和尚’这个词了吗?谁能告诉我,他们在做什么?”“对,他们在挑水。
那我们来一起用手势表现挑水的动作,好不好?”2.教学难点:“听一下这首歌曲的节奏,你们能感受到它的快慢变化吗?我们来一起拍手试试。
大班综合活动《三个和尚》〔整理10篇〕篇1: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三个和尚【活动目的】1. 复习按音乐的节奏念诵歌词,并尝试完好地唱出歌曲。
2. 运用声音、身体的配合,尝试对伴奏局部进展创编。
3. 充分理解感受歌曲角色的情绪和心理体验,懂得勤劳与团结的重要性。
【活动过程】1. 游戏:《看数字找朋友》通过老师的提示,玩‘找朋友’的游戏,能迅速组合成与数字一样人数的小组。
2. 复习歌词和节奏(l)在音乐背景下,观看动画《三个和尚》,回忆故事情节。
(2)复习歌曲节奏,在动作提示下念诵歌词。
3. 学习歌曲网(1)出示图谱,老师演唱歌曲一遍,幼儿看图谱欣赏。
(2)幼儿看图谱学唱歌曲。
(3)幼儿看图谱完好演唱歌曲。
(4)游戏“藏图谱”,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歌曲。
4. 创编伴奏局部(1)幼儿演唱,老师在伴奏局部加上有节奏的声音。
〔弹舌〕(2)通过自由讨论,幼儿尝试在伴奏局部创编有节奏的声音和动作。
(3)个别展示和集体学习相结合,进展完好的演唱和创编的游戏。
5. 全班一起完好演唱歌曲,在伴奏局部充分展示自己创编的声音或动作。
篇2:三个和尚大家都听过《三个和尚》的故事吧,有些人可能都听了几百遍了。
《三个和尚》的主人公就是三个和尚。
他们三个的老大是胖头和尚,老二是瘦头和尚,老三是高头和尚。
三个和尚在林灵寺里生活,他们虽然样貌各不一样,但性格却一样,那就是懒。
为什么说他们懒呢?你看,林灵寺里断水,可他们不但不去挑水,反而在这里推脱责任。
这不,他们又在吵了。
听,胖头和尚正在发怒:“你们两个笨蛋,快去挑水!再不去,留神罚你们抄经书一百遍!”瘦头和尚大声抗议:“你是老大,应该你去!”高头和尚呢,既不想挑水,又不想抄经书,便灵机一动,赶去抄经书之前两脚朝天,晕倒了。
这下他们可乱了,但扔不挑水,在寺里干坐着。
一天过去了,一个星期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一年过去了,可他们还是不知悔改。
终于有一天,胖头和尚忍不住了,发动另外两个和尚一起挑水。
三个和尚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讲述《三个和尚》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和理解能力。
2.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分享和助人为乐的品质。
3.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讲述《三个和尚》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2.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到合作、分享和助人为乐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1.PPT课件2.《三个和尚》故事书3.白板、粉笔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PPT,展示三个和尚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他们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知道的故事,为讲述《三个和尚》的故事做好铺垫。
(二)讲述《三个和尚》的故事1.教师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三个和尚》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
2.讲述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三)讨论与合作1.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三个和尚开始时挑水很吃力,后来却轻松多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实践活动1.教师出示PPT,展示三个和尚挑水的场景,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如何合作挑水。
2.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挑水活动,教师观察并给予指导。
2.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运用合作、分享和助人为乐的经验。
3.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三个和尚》的故事,并讨论如何在家中实践合作、分享和助人为乐。
五、课后反思2.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思考如何更好地运用合作、分享和助人为乐的品质。
六、教学延伸1.开展以“合作、分享、助人为乐”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2.组织学生参观社区,了解社区中的合作、分享和助人为乐的事例。
3.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分享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合作、分享和助人为乐的品质。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2.教师进一步提问:“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引导学生认识到三个和尚开始合作的过程。
教学难点:1.在讨论环节,教师可设计如下对话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合作的重要性:教师:“小和尚们,你们觉得为什么三个和尚开始挑水很吃力呢?”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引导:“那他们后来为什么能轻松挑水呢?”教学过程补充:(二)讲述《三个和尚》的故事1.教师在讲述故事时,可适时插入问题,如:“小和尚们,你们猜猜第一个和尚为什么挑不动水?”“第二个和尚加入后,他们为什么还是感到困难?”“第三个和尚是怎么想的,他们又是如何解决问题的?”(三)讨论与合作教师:“同学们,你们认为三个和尚开始挑水困难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提问:“那他们后来为什么会改变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是的,合作使他们变得更强大。
大班语言三个和尚教案教案一:《三个和尚》活动目标1、教幼儿认写“山”“水”二字。
2、初步理解要团结合作才干做好事的道理。
在生活中也会和他人合作。
3、有挨次的认真看图,能理解图画内容,连贯的讲出图中的故事。
观禅字形占好格写好“山”“水”二字。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理解图画内容,连贯的讲出图中的故事。
写“山”“水”二字。
难点:理解要团结合作才干做好事的道理。
活动预备“三个和尚”歌曲。
事先组织一次拔河竞赛。
一副扁担、两只水桶。
山水的图片活动过程一、导入课题肩挑一担水,唱着“三个和尚”歌曲进教室。
今日我们来讲一讲“三个和尚”的故事。
二、打开书按挨次认真看图讲故事1、画的是什么地方?有几个人?在做什么?说什么?(给三个和尚安个名字)2、讲你喜爱?的那副图。
3、连贯讲解并描述。
(先同桌讲,再让讲的好的幼儿讲。
讲出心理活动和人物间的对话。
)4、问:和尚多了为什么反而喝不上水?幼儿1:他们都想偷懒,不去挑水。
幼儿2:他们谁都不想多干活。
幼儿3:他们不会分工。
幼儿4:他们总是吵架铺张时光。
幼儿5:他们没有好好的合作。
幼儿6:他们不团结……教师:和尚多了反而喝不上水是由于他们不懂的团结合作才干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5、你给他们出出想法怎样做才有水喝?幼儿:他们轮番去挑水。
幼儿2:也可以轮番两人去抬水。
幼儿3:三个人一起去挑,每人一副扁担两只水桶。
谁都不吃亏。
教师:小伴侣的方法真好。
接着我们来识字写字。
三、教幼儿认写“山”“水”二字。
1、出示山水的图片。
幼儿观看图后回答(图上有山有水)2、在山上贴“山”字,在水里贴“水”字让幼儿记字形。
3、看教师在田字格里写“山”“水”二字留意每笔的占格。
幼儿跟教师书空。
4、在练习册上临写后自主写一排。
(教师巡察指导书写)5、同桌互评后展现优秀幼儿的书写。
四、抽表演技能好的三个幼儿表演“三个和尚”结束活动。
2教案二:三个和尚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在沟通、探讨与合作中,体验语言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增加同伴间的合作意识。
三个和尚教案【篇一:三个和尚教案】【篇二:大班语言教案《三个和尚》】大班语言教案:三个和尚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在交流、探讨与合作中,体验语言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增强同伴间的合作意识。
2、发展幼儿的表现、发散思维及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动画课件、水桶扁担。
活动过程:一、听儿歌《三个和尚》引入话题【大家知道三个和尚的故事吗?】二、欣赏ppt《三个和尚》,边看边讨论故事。
ppt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和尚是男的还是女的?和尚每天在庙里干什么?ppt2:小和尚在庙里干什么?小和尚挑来的水有什么用?小和尚是怎样挑水的?我们来试一试,好吗?幼儿尝试挑水桶。
小结:小和尚独自一人住在庙里,必须独立地完成许多事情,你在生活中会独立完成什么事呢?ppt3:现在庙里又来了谁?长和尚是不是来帮助小和尚挑水的呢?为什么?他们两个人是怎样解决用水的?你们知道怎样抬水吗?幼儿尝试抬水桶。
小结:原来两个和尚可以抬水,解决了喝水的问题。
ppt4—ppt5:又有谁来了?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呢?为什么三个和尚却没有水喝,还发生了火灾这么严重的事情呢你对这三个和尚有什么看法?(懒惰、自私,不会合作等)你遇到过这样的人或者事情吗?怎么做不是懒惰、自私?如果你是这三个和尚中的其中一个,你怎么让大家有水喝呢?小结:遇到问题应该积极主动地想办法解决,等、靠、赖着不动可不是办法,大家在一起需要团结。
三、观看《三个和尚》的动画片四、你们知道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事情需要大家团结合作呢?幼儿说说身边的事例,看看ppt。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明白了人不能只想到自己,在遇到问题时,应当团结合作。
那我来考一考小朋友,看看你们团结合作的怎么样?我们一起玩一个《三人快步走》的游戏好不好?幼儿分四组展开比赛。
【篇三:《三个和尚》教学设计】《三个和尚》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本课从图画入手,一边观察图画,一边复述课文故事情节。
通过本文故事的学习,让学生在生活中逐步养成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中班社会教案《三个和尚》 (2)中班社会教案《三个和尚》 (2)精选2篇(一)教学目标:1. 通过讲述故事《三个和尚》,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3. 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故事《三个和尚》。
2. 图片或幻灯片。
3. 角色扮演道具。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教师出示一张图片或幻灯片,上面有三个和尚的图画。
请幼儿看图,猜猜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
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
展示故事:教师讲述故事《三个和尚》。
可以用图片或幻灯片辅助讲述。
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停下来,与幼儿讨论故事中的情节、人物和道德教育意义。
讨论问题:1. 故事中的和尚们都有哪些困难?他们是如何解决的?2. 故事中的和尚们有什么优点和特点?3. 你认为和尚们为什么能够合作解决问题?角色扮演:教师分发角色扮演道具,邀请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小剧场表演。
可以分别扮演和尚、老虎和小动物,让幼儿身临其境地参与其中。
小结: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故事的内容,并总结故事中的道德教育意义。
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感想和体会,促进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延伸活动:邀请幼儿绘制和尚的形象,或完成与故事相关的绘画作品。
可以安排小组活动,让幼儿合作完成绘画任务,并在班级展览中展示作品。
评价方式:观察幼儿在故事讲解、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
记录幼儿的参与度、合作精神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情况。
中班社会教案《三个和尚》 (2)精选2篇(二)参考文本:《三个和尚》是一则非常有趣的寓言故事,它用幽默的方式告诉我们不要自负、优越感会让人失败。
通过这个故事,可以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谦逊和团队合作。
故事大意:从前,有三个和尚,他们分别是大和尚、二和尚和小和尚。
有一天,三个和尚遇到了一只饿狼。
大和尚大喊:“快跑,狼来了!”他们三个各自选择了躲藏的地方。
大和尚躲在了高高的树上,二和尚躲在了大石头后面,小和尚躲在了草丛里。
大班语言三个和尚教案教案内容教学目标1.了解“三个和尚”这个寓言故事。
2.能够听懂该故事并简要复述。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PPT制作:要包含故事的基本情节,以及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以便引起学生的兴趣。
2.打印故事对应绘本,并准备一些小道具(如和尚衣服、铃铛等)。
3.准备游戏素材,如找相同物品、十连环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首先,教师会让学生看一些和尚的图片并让学生简单描述。
然后教师会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僧人吗?”接着用PPT播放相关音乐,营造画面氛围。
2. 故事讲解教师会向学生介绍寓言故事“三个和尚”。
教师可以通过PPT、绘本、图片、视频等方式将故事呈现给学生,帮助他们理解故事情节。
同时,教师可以附加一些互动环节,如“学生边看边说故事中的角色、地点和重要事件”。
3. 教师示范教师会示范“三个和尚”的角色,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些和尚的特征及其各自的人物性格。
教师可以穿上和尚的衣服,并挂在自己的脖子上的铃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 学生表演学生们会被分为三组,每组扮演一个和尚的角色,并跟随故事情节表演。
除了培养他们的表演能力以外,还能帮助培养合作意识。
5. 游戏环节老师会提供一些游戏素材,如找相同物品、十连环等,以加强学生对“三个和尚”故事情节的记忆、理解和表述能力。
6. 教学反思教师会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反思,既可以回顾当天的教学内容,也可以预测到下一节课的教学需求。
教学反思这次教学体验对我来说可谓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在我与学生的交互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合作、创造和互动的重要性。
学生们通过参与游戏、表演和讨论,不仅体验到了和尚的生活,也学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甚至distract 其他小组的学生。
为了保证每个人的参与度,我需要看到每个学生,并及时调整小组活动的方式。
总的来看,这次教学给我的意义非常重大。
教师不仅应该是组织教学和传授知识的人,而且更应该成为一个引导者和激励者。
欣赏歌曲《三个和尚》教学设计欣赏歌曲《三个和尚》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欣赏歌曲《三个和尚》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欣赏歌曲《三个和尚》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德育目标]:教育学生要勇于承担责任[智育目标]:识别和记忆堂鼓、木鱼、小钹三种打击乐器[素质发展目标]: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并表演《三个和尚》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继续指导学生仔细聆听音乐[教学难点]: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时不同情绪设计不同伴奏型教学准备动画片录象堂鼓、木鱼、小钹三种打击乐器学生活动设计演唱歌曲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学过程:(一)播放歌曲《大风车》,拉开《动画城》节目的序幕。
1.播放歌曲《大风车》。
2.教师设问:动画城节目又要开始了,今天播放什么动画片呢?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
3.教师播放器乐曲《三个和尚》,随着音乐发展变化,配乐讲《三个和尚》的故事片段。
前奏部分:“从前,在一座高高的山上,有一座寺庙·····”,主题音乐第一次响起:“一个小和尚,背着行李,兴致勃勃地来到寺庙前,看到空无一人的寺庙,他兴高采烈地打扫、清理、收拾、挑起水来,忙完了这一切,他安静地坐在佛像前念经,念着念着,他打起瞌睡来……”主题音乐第二次响起:“一个瘦和尚,背着行李,也兴致勃勃地来到寺庙前,看到大大的寺庙里只有一个小和尚,他高兴地同小和尚打过招呼,也非常积极地打扫寺庙、清理佛堂、挑起水来,忙完了这一切,两个和尚面对面地在佛像前打坐、念经起来······”音乐到此为止。
“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哪个同学能给我们讲讲?”学生七嘴八舌纷纷补充后面的故事。
大班语言公开课三个和尚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听懂故事,理解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和道理。
2.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和尚”一词并了解和尚的基本形象和生活方式。
3.学生能够通过画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二、教学准备1.故事书《三个和尚》;2.教学画板和画笔;3.三张和尚的图片;4.贴纸和彩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引导学生听故事《三个和尚》,并观察画板上的和尚图片,引发学生对和尚的认识。
2. 教学主题展开(1) 故事主要人物和情节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了解故事中三个和尚的特点和不同反应。
同时,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思考,让学生对大圣、二圣和小和尚的选择和最终结局有一定的了解。
(2) “和尚”一词的意义和基本形象通过展示和尚的图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尚”一词,例如和尚的头发、服饰、手持物等特点。
同时,通过老师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和尚的基本生活方式和信仰。
(3) 通过画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让学生通过画画的方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认为最能代表故事情节的图案。
然后,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作画经验和感受。
3.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和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也能够用画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此外,学生通过故事的学习,对人物选择和故事结局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思考。
四、教学反思本课程的关键是通过故事,让学生了解和尚生活的基本形象和情况,同时让学生通过画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老师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思考。
在画画环节中,老师需要耐心地引导学生,让学生自由发挥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对语言和艺术素养的培养。
三个和尚教案三个和尚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个和尚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个和尚教案1孩子们,在这一个单元里我们已经学习了好几篇童话故事了,看得出来大家对它们十分感兴趣。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老师继续我们的童话之旅吧!——揭题《三个和尚》二、请孩子们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 2、读通句子三、生字认读。
1、请孩子们拿出你手中的生字小卡片考考你的同桌吧。
2、哪些孩子们能够给我们一些字音方面的温馨提示。
3、老师的温馨提示。
尚瓶瘦净四、词语认读。
生意盎然亭亭玉立生意盎然: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亭亭玉立:形容花木形体绽放多姿。
四、词语娃娃找到家了。
1、净瓶里的柳枝生意盎然。
2、净瓶里的柳枝亭亭玉立。
3、选词填空。
生意盎然亭亭玉立 1、这是一朵( )的百荷花。
2、绿树红花,蝴蝶飞舞,好一派( )的景象。
六、请孩子们再一次自由读课文。
1、给老师手里的图片排序。
2、学习 1 自然段(一个和尚挑水喝) 小和尚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他通过自己的劳动得到了什么结果3、学习第 2 自然段(两个和尚抬水喝) 讲了什么,结果怎么样4、学习第 3 自然段(三个和尚没水喝) 发生了什么,结果怎么样5、学习第 4、5 自然段。
寺院发生火灾时,他们三人是怎么样做的,通过这件事有什么结果。
6、揭示了什么道理?(讨论) 说说在生活中你和别人合作干过什么事情?怎么样合作的? 七、生字书写。
1、观察“喝场但掉扑净”2、范写生字喝八、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三个和尚教案2活动名称:三个和尚设计思路:在相互交往中,大班的孩子开始有了合作意识。
他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玩伴,也能与三五个小朋友一起开展合作性游戏。
而且,目前的大班正处于幼小衔接阶段,进入小学后,他们都需要相对比较独立地面对并解决很多的问题,因此引导他们感受齐心协力、团结合作能更好地做好一件事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三个和尚》这个故事材料的寓意比较深,而且它跟所有其他的传统故事一样,离孩子的生活比较远。
西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三个和尚》教案西河世纪小学孙田洁教学目标:1、认读生字,学习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初步懂得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的道理,逐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4、默读课文,讲讲《三个和尚》的故事。
教学重点认读生字词语,朗读课文,初步懂得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的道理,教学难点:在学习、生活中逐步养成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准备1、课件2、歌曲《三个和尚》教学过程:一、讲读课文,明白道理1.范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这段说的是哪个和尚,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和尚。
(1)活泼伶俐。
伶俐是聪明的意思,那活泼伶俐是指什么呢?(2)勤快。
你是从哪儿看出小和尚很勤快的?(3)这一自然段中,你有什么不理解的词语。
“生意盎然”。
出示柳枝图片。
柳枝长得怎么样?小结:柳枝“生意盎然”就是说柳枝长得绿油油的,绿得发亮(4)多么勤快可爱的一个小和尚,因为他的勤快,不仅自己喝到了水,而且净瓶里的柳枝都生意盎然。
让我们一起夸夸这个小和尚。
(齐读第一自然段)(板书)2.不久又来了一个和尚,两个和尚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1)指名说发生了什么事情。
(2)他们是怎样“争执”的?请两个小朋友分别扮演两个和尚。
小结:两个和尚为了喝水和挑水,谁也不让步,谁也不愿吃亏,争个不停,这就叫“争执”。
请学生用“争执”造句。
3.于是两人商量一起抬水喝。
(板书)4.不久又来了一位胖和尚。
他们还有水喝吗?为什么?(齐读第三自然段)(1)读后回答。
(2)连净瓶里的柳枝也枯萎了。
三个和尚居然没了水喝。
(板书)5.直到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儿的时候,一根正在燃烧的蜡烛掉在香案上,寺庙起火了。
(师诵读)(1)指名读出寺庙起火后的紧急。
(2)危急之中,三个和尚是怎么做的?创设情境,理解“争先恐后”。
(3)用“争先恐后”造句。
6.大火很快扑灭了,大火过后,三个和尚明白了什么呢?7.师小结:是呀,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
大班音乐活动三个小和尚教案〔通用17篇〕篇1:大班音乐活动三个小和尚教案大班音乐活动三个小和尚教案活动目的:1、在活动中享受情节表演带来的乐趣,体验同伴互助与合作获得的快乐。
2、能根据乐曲的构造、情绪、形象,创造性地用表情和动作进展表现。
3、学习根据故事情节创编并表演律动。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5、在学会歌曲的根底上初步掌握的玩法,学习按游戏和音乐的.要求,相应的按节奏变换动作,感受游戏的乐趣;活动准备:1、音乐磁带、录音机。
2、活动前听过《三个小和尚》的故事,理解“挑水”、“抬水”等动作。
3、活动前看过幼儿用书,理解了小和尚快乐、生气、难受等不同的情绪。
活动过程:一、老师引导幼儿创编三个小和尚不同的个性化动作。
〔一〕师幼共同回忆故事,并说出故事主要情节及人物情绪。
〔二〕启发幼儿创造性地表现快乐、生气、难受三种个性化表情与动作。
〔三〕老师选出同伴典范,让幼儿互相影响、互相学习。
二、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和图片,结合音乐构造和形象进展动作创编并表演。
〔一〕欣赏A段音乐,感受乐曲构造。
1.引导幼儿创编并表演A1段,一个和尚挑水、玩水、喝水时快乐的动作和表情。
2.引导幼儿创编并表演A2段,两个和尚抬水喝、抢水、生气的动作和表情。
3.引导幼儿创编并表演A3段,三个和尚装病不去挑水、没水喝、难受的动作和表情。
4.幼儿听A段音乐,完好地表演“三个和尚挑水、抬水、没水喝”〔A1、A2、A3〕等动作。
〔二〕老师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创编小和尚们动脑筋、握手言和的动作〔B段音乐〕。
〔三〕老师通过提问启发幼儿动脑筋想出各种取水的方法,来表现小和尚团结协作共同取水的情节,幼儿三人一组,用组合动作进展表现〔A'段音乐〕。
三、幼儿随音乐根据故事情节完好、合拍地进展表演〔一〕幼儿在老师的带着下听音乐完好地表演。
〔二〕幼儿集体创编结尾造型并进展表演。
〔三〕老师采取“退出”的方法,让幼儿完好地、主动地练习动作,享受表演的乐趣。
《三个和尚》优秀教案(通用5篇)《三个和尚》优秀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个和尚》优秀教案(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个和尚》教案1活动目标:1、熟悉歌曲内容,学唱歌曲,唱准附点音符。
2、幼儿能够积极的根据歌词编创动作。
3、让幼儿体会团结劳动以及勤劳的意义。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1、《三个和尚》的故事。
2、多媒体课件、音乐。
3、小和尚头饰。
活动过程:1、律动进入活动室。
教师带领戴着幼儿唱着《聪明的一休》中“咯嘀咯嘀咯嘀咯嘀咯嘀咯嘀”部分双手合拢做和尚作揖状进入活动室,并盘腿坐下。
师:小朋友们,刚刚我们听到的音乐好不好听啊!那下面我们就跟着老师的琴声一起来再念一念。
2、引起幼儿兴趣:师:咦!今天,我们这里怎么来了这么多美女老师呀?小朋友转过身,向我们的美女老师们问声好。
今天既然来了那么多美女老师,那王老师也请来了几位小客人,我们一起来边听故事边看看他们是谁?”背景音乐幕后讲故事,情景表演,引出活动。
从前有座大山,山上有座小庙,庙里有个小和尚。
他每天挑水、念经、敲木鱼,给观音菩萨案桌上的净水瓶添水,夜里不让老鼠来偷东西,生活过得安稳自在。
不久,来了个高和尚。
他一到庙里,就把大桶水喝光了。
小和尚叫他去挑水,高和尚心想一个人去挑水太吃亏了,便要小和尚和他一起去抬水,两个人只能抬一只水桶,而且水桶必须放在扁担的中央,两人才心安理得。
这样总算还有水喝。
后来,又来了个胖和尚。
他也口渴的想喝水,但缸里没水。
小和尚和高和尚叫他自己去挑,胖和尚挑来一担水,立刻独自喝光了。
从此谁也不挑水,三个和尚就没水喝。
大家各念各的经,各敲各的木鱼,观音菩萨面前的净水瓶也没人添水,花草枯萎了,三个和尚就这样一直口渴着。
三个和尚教案[共5篇]第一篇:三个和尚教案三个和尚教学目标:1.理解 12 个生字,以及和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喝、与、争三个生字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准确认读生字,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孩子们,喜欢刚才我们听了儿歌,你知道这首儿歌的名字吗?(三个和尚)尚是个生字,来我们一起读读它。
尚与和组成词的时候,尚就要变成轻声。
读好轻声。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1.想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吗?那让我们打开书自己去读读吧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长句子。
2.老师检查(1)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谁来读,其余同学认真听,看他读准字音没有。
评价然后让学生教读第一自然段里的生字。
(2)理解生词的意思“孩子知道净瓶是什么意思吗?”师画净瓶并画柳枝。
瞧,老师的柳枝长得怎么样呀!对,像这样长得绿油油的充满生命力的东西就能够用“生意盎然”来形容。
让我们也来充满活力地读读这个词语回到句子中,让学生读好这句话。
(3)让我们在一起读读这个自然段。
(4)孩子,你们读懂了这个自然段写了谁吗?写的是他的什么是吗?板书:一个和尚挑水3.不久庙里来了一个——和尚出示“瘦”瘦的反义词是——瘦和尚与小和尚发生了什么事呢?想象一下他们会怎样争执呢?出示生词争执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老师也想读请你认真听,看你发现了什么(老师把“与”读成” 和”)你发现了什么?体会与的意思。
为了解决问题他俩商量怎么办呀?板书:两个和尚抬水喝.认读这段里的生字。
4.和尚越来越多,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现在庙里有几个和尚了?他们又是怎样喝水的呢?板书:三个和尚没水——喝认读这段里的生字生词学写生字喝三、刚才我们认读并记忆了“喝”还有好多生字宝宝,等着我们去理解呢.1.齐读 2.去拼音读 3.抽卡片读 4.开火车读5.指名读记字方法交流用自己喜欢的记字方法记忆字形字音四、给生字找朋友课件出示连词游戏自己给生字找朋友五、自己写生字“与”、“喝”“争” 六、总结七、一个和尚——两个和尚——三个和尚——都说人多力量大,可为什么和尚变多了,反而没有人挑水了呢,反而没谁和呢呢?想知道为什么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去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