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1-1营养物质
- 格式:ppt
- 大小:1.47 MB
- 文档页数:28
六大营养素人类需要的营养素:食物中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的物质叫营养素。
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大营养素”)是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前三者在体内代谢后产生能量,故又称产能营养素。
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分别是:糖类、油脂、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其中,糖、蛋白质和脂肪是供给能量的物质。
六大营养素主要来自九大类食物:谷类、蛋类、奶类、根茎类、肉类、鱼虾和贝类、豆类、干果类、蔬菜和瓜果类。
六大营养素的特性:1、糖类糖是保护肝脏、维持体温恒定的必要物质。
组成糖类的三元素是淀粉、蔗糖、葡萄糖。
糖类给人体提供70%的热量,一般每天250~750g的主食,就可以满足人体热量的需求。
机体各个组织中都有一定的糖储备,所以,一般孩子在参加一般性体育活动时,不需要额外补充糖,只有在孩子参加大运动量活动,或长时间的耐力活动时,要适当增加主食的摄入。
因为运动中热量消耗较大,如果长期供能不足,会导致身体消瘦、机体抵抗力减弱。
2、脂肪脂肪是人体内含热量最高的物质。
脂肪主要有四大功能:维持正常体重、保护内脏和关节、滋润皮肤和提供能量。
一般人体日需脂肪占食物总热量的15%~30%。
一般正常活动的人每天摄入25g左右的油脂就可以满足生理需要,长时间参加活动可以增加到每天30~36g。
但要注意,如果活动量不足,额外摄入的热量就会转变为身体的脂肪,使孩子发胖,而不是长出结实的肌肉。
3、蛋白质蛋白质是少年儿童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
瘦肉中蛋白质含量最多。
一般的摄入量是每天每公斤体重1.5~2克,但在孩子参加体育锻炼时,蛋白质的需要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一般要求达到每天每公斤体重2~3克。
因为肌肉纤维的加粗和肌肉力量的加大,必须依赖肌肉中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而且最好是动物蛋白。
但要注意,肌肉大小和力量的增长主要是练出来的,而不是吃出来的。
4、水水是“生命之源”。
人体每天需水量为2700~3100mL,体内会产生代谢水,其他食物也含有水,所以每天的饮水量应该为1300~1700ml。
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本专题内容包括《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和《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三节内容。
知识内容包括人体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过程、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结构特点、合理营养的含义、食品安全的注意事项,本章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是极其重要的探究实验,必须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
2.本节内容在教材上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的掌握直接关系到下一节内容物质的循环的学习。
二、学情分析1.学生在饮食上存在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偏食、挑食、不吃早餐等,希望通过本专题的复习,能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合理膳食。
2.学生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种类,以及如何饮食有一定的理解。
但在知识的分类、比较、归纳总结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方面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2.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概述食物消化和营养物质吸收的过程。
3.描述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结构特点。
(二)能力方面1.掌握“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方法。
2.形成一定的归纳总结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认同小肠的形态结构是与它承担的功能相适应的。
2.认同消化系统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是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难点: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结构特点。
五、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的内容分为两大环节:课前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
课堂时间有限,所以把比较简单的合理营养和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放到课前自主完成,课上订正答案,做题巩固。
并且把简单零碎的知识充分整合,利用平衡膳食宝塔把合理营养和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结合起来;消化系统的组成与食物的消化整合,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巩固;合作探究环节分小组合作完成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消化系统的组成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实验、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结构特点。
合作探究中采用多种方式缓解学生疲劳,巩固理解:1.整合知识:人体的消化系统组成与食物的消化整合一起。
苏教版生物7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一、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1.蛋白质: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每天要摄取足量多的蛋白质,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生命活动。
瘦肉、鱼、蛋、豆、奶、含大量的蛋白质。
2.糖类:是细胞的主要成分,是主要的供能物质。
含糖植物:小麦、水稻、玉米、高梁,甘薯,马铃薯、藕、甘蔗、甜菜。
3.脂肪:能够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可贮存。
猪肉、羊肉、蛋、大豆和花生等含有较多的脂肪。
4.维生素:(1)维生素量:很小。
(2)功能:维护人体健康,促进人体生长发育,调节生命活动。
(3)缺乏症 VA:夜盲症 VB1:患脚气病 VC:患坏血病 VD:患佝偻病。
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富含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
因此,在平常生活中宜多食用水果和蔬菜。
5.水和无机盐。
(1)水:是主要的无机物,主要来自于饮用水、饮料和食物中获得,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
量:60%~70%。
①少于20,人体缺水而死亡。
②补充:水在调节体温、排泄废物等方面还起着重要作用。
(2)无机盐。
对人体具有生要作用。
①成分:S、P、K、Ca、Mg、Fe、Mn、Zn、B、Mo、Cl等。
②量:占人体体重的5%左右。
③功能:参与人体的各种代谢活动,是人体生长发育和其他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
二、我国公民的膳食中比较容易缺乏含钙、铁、碘的无机盐。
1.鲜奶、蛋和豆类中含有较多钙。
多食用含钙丰富的食物,可预防佝偻病,老人骨质疏松症,2.动物肝脏、肉、蛋、豆类含铁较多,可预防贫血症。
3.海产品含碘较丰富,海带、紫菜、带鱼。
4.纤维素、纤维素也是人体营养素之一,人体长期缺乏纤维素,将会提高肠癌、胆结石、高血脂等病的发病率。
三、淀粉等糖类,是人类食物中的主要能源物质。
人体所需的能量通常有一半以上来自糖类。
淀粉等多糖和蔗糖、麦芽糖等二糖,在人体内首先要被分解为单糖 ( 如葡萄糖 ) 后才能被利用。
葡萄糖经氧化分解产生能量以供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需要,多余的葡萄糖可以在体内转变为脂肪贮藏起来,作为备用能源物质,这也是人们吃含大量糖类的食物后容易发胖的原因。
六大营养素•人类需要的营养素: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
食物的成分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通常称为六大基本营养素。
•六大营养素的特性:1.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1)蛋白质的多样性: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极为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从几万到几百万。
构成氨基酸的基本元素有氢、氧、碳、氮,但不同种类的蛋白质中可能含有其他元素,如血红蛋白。
(2)蛋白质的存在:主要存在于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血液和各种酶中,许多植物(如大豆、花生) 的种子里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3)氨基酸在人体内的转化: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
氨基酸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循环,一部分氨基酸被氧化,生成尿素、二氧化碳和水等排出体外,同时放出热量供人体活动的需要。
每克蛋白质完全氧化放出约18kJ的能量。
另一部分氨基酸再重新形成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蛋白质,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
(4)蛋白质的功能:a. 血红蛋白的作用:人体内氧气的传输者,起载体作用。
正常呼吸时,在肺部,血红蛋白中血红素的Fe2+与氧结合成为氧合血红蛋白,随着血液流到机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放出氧气,供体内氧化用。
同时血红蛋白结合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携带到肺部呼出。
人的呼吸作用就是这样反复进行的过程。
血红蛋白+O2→氧合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也能与一氧化碳结合,而且结合能力很强,大约是氧气的200~300倍。
结合了一氧化碳的血红蛋白很难再与氧气结合,人就会因缺氧而中毒,甚至窒息死亡。
b. 酶的作用:酶是一类重要的蛋白质,是生物催化剂,能催化生物体内的反应。
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类反应,而且反应一般是在体温和接近中性的条件下进行的。
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高效性的特点。
(5)蛋白质的变性当蛋白质分子受到某些物理因素(如高温、紫外线、超声波、高电压等)和化学因素(如酸、碱、有机溶剂、重金属盐等)的影响时,其结构会被破坏,导致其失去生理活性(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初中⽣物知识点总结之⼈体的营养⼈体需要的六⼤营养素是:糖类、油脂、蛋⽩质、⽔、⽆机盐和维⽣素。
其中,糖、蛋⽩质和脂肪是供给⼈体能量的物质。
下⾯是⼩编为⼤家带来的初中⽣物知识点总结:最新⼈体的营养,希望能帮到⼤家!初中⽣物知识点总结:最新⼈体的营养六⼤营养物质:糖类、蛋⽩质、脂肪、⽔、⽆机盐、维⽣素。
脂肪:⼈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富含脂肪的⾷物:花⽣、动(植)物油、肥⾁、⼤⾖等。
糖类:⼈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富含糖类的⾷物:蔗糖、⼤⽶、⼩麦、馒头、马铃薯、红薯等。
蛋⽩质:为⽣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提供原料富含蛋⽩质的⾷物:奶、蛋、鱼、⾁等。
⽔: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约占体重的60﹪-70﹪。
维⽣素:⼈体需求量少,不能供能,但⽣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
描述⼈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1、消化道由上到下依次是:(1)⼝腔——⽛齿的咀嚼磨碎⾷物,⾆的搅拌使⾷物和唾液混合。
(2)咽和⾷道——⾷物的通道,没有消化作⽤。
(3)胃——通过蠕动,使⾷物和胃液混合,并初步消化。
(4)⼩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肠的起始部位为⼗⼆指肠)。
(5)⼤肠——使⾷物残渣推向肛门(⼤肠的起始部位为盲肠)。
(6)肛门2、消化腺(1)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淀粉、麦芽糖)。
(2)胃腺——分泌胃液,能初步消化蛋⽩质。
(3)肠腺——分泌肠液,能消化糖类、蛋⽩质和脂肪。
(4)胰腺——分泌胰液,能消化糖类、蛋⽩质和脂肪。
(5)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
注意:唾液腺、胰腺、肝脏位于消化道外,胰腺和肝脏分泌的消化液注⼊到⼗⼆指肠后与⾷物接触。
胃腺和肠腺位于消化道内。
肝脏是最⼤的消化腺。
概述⾷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1、⾷物的消化蛋⽩质:消化始于胃,最终被消化成氨基酸。
糖类:消化始于⼝腔,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
脂肪:消化始于⼩肠,最终被消化成⽢油和脂肪酸。
2、吸收⼩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决定这个功能的结构特点是:1)成⼈⼩肠⼀般有5-6⽶,是消化道中最长的⼀段;2)⼩肠内有许多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状突起——⼩肠绒⽑,⼤⼤增加了⼩肠的吸收⾯积。
生物人教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 (1)种类。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六大类。
其中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属于有机物。
营养物质水克无机盐毫克蛋白质克 淀粉克 脂肪克 C维生素克面粉 12.7 224.1 11 71 1.5 — 黄豆 10.2]670.5 35 18 16 — 辣椒 91.9 18.92 1.4 3.7 0.3 62 花生 48.6 263.1 12 5.2 25 14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种类不同,不同食物含每种营养物质的多少也不同,即不同食物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例1】下列物质中属于食物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物质有( )。
①蛋白质 ②脂肪 ③糖类 ④水 ⑤无机盐 ⑥维生素 A .①②③⑤⑥ B .①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②③④⑤⑥ A × 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所以,①②③④⑤⑥都是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物质,选项C 是正确的。
B ×C √D × 答案:C 2.蛋白质 (1)作用。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蛋白质也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但供能不是蛋白质的主要作用。
(2)缺少蛋白质的病症。
如果儿童长期缺乏蛋白质,会发育不良,生长迟缓等。
如果成人长期缺乏蛋白质,会出现体重减轻,抵抗力下降,创伤修复缓慢,贫血和肌肉萎缩等现象。
(3)食物来源。
食物中蛋白质含量丰富的有奶类及奶制品、蛋类、瘦肉、鱼虾类、豆制品等等。
【例2】关于蛋白质的作用,错误的叙述是( )。
A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B .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C .蛋白质可被分解,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 .蛋白质是储备的能源物质 解析:A ×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人体健康知识点
食品与营养
- 营养物质分类: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 饮食均衡:合理搭配各种食物,保证身体获得全面的营养。
- 主要营养物质作用: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脂肪储存能量,蛋白质修复和建设组织,维生素和矿物质维持机体正常功能。
- 膳食纤维:帮助消化,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 饮食常识:适量摄入水果、蔬菜,多喝水,少食高糖高脂食物。
健康与卫生
- 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睡眠,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烟酒等不良惯。
- 锻炼对健康的影响: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维持良好心血管功能。
- 生活环境与健康:保持卫生环境,避免空气、水污染及对身
体有害的物质。
- 预防疾病的措施:接种疫苗,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传染病的
传播。
心理健康
-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良好的心理状态对身体健康有积极影响。
- 压力与心理健康:合理应对压力,进行适当的放松和调整。
- 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等,需要及时寻求帮助。
- 心理健康的调节:培养兴趣爱好,与他人交流,保持积极心态。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关于人体健康的主要知识点。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第一课时双柳高中刘畅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中的一个探究实验。
实验目的是让学生独立制订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操作,测量食物中有能量,明确某些食物中含有能量,进一步地比较实验测量数据,明确不同的食物所含的能量不同。
通过本实验,学生不但能够学习使用温度计、酒精灯,还了解到实验会有误差,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这些可以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兴趣和生物科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下期的学生,已经具备相应的生物学知识基础,并且对本实验中的“能量”有科学的认知,即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但是如何感受到化学能的存在,他们可能并没有思考过。
同时,能量的多少怎样测定更是难点。
学生在七年级上期已经使用过一些实验器具,但没用过温度计、酒精灯,在本实验中要培训学生使用,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课下培训。
此外,学生已经具备了生物探究实验一般步骤的知识,对于本实验的进行具有一定的帮助。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说出食物中主要的营养物质。
2.学生能说出通过燃烧食物的方法,来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3.学生能总结出科学测量、减小实验误差的有效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开放性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说出有创造性的见解。
2.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尝试,总结出几条科学研究的注意事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体验探究实验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参与、进取、创新。
2.引导学生关注实验室卫生,培养学生注意环境卫生良好品质。
3.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误差产生原因,培养学生严谨的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学习一种简易测定能量的方法,了解不同食物所含能量是不同的。
2.对探究数据的处理,如何减少实验的误差。
难点:1.学生对所测得的数据解读和分析。
2.分析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
五、教学方法根据以上分析,选择实验法、多媒体展示法、小组合作法、启发式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参与则采用情境体验法、合作探究法、分析比较法。
生物初中一年级第三节课生物的营养与生长生物初中一年级第三节课:生物的营养与生长生物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体,它们通过吸收营养物质,实现自身的生长与发育。
在初中生物的第三节课中,我们将学习生物的营养与生长过程,探索它们在生物体内的机制。
一、生物的营养类型生物根据其获取营养的方式,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自养营养、异养营养和寄生营养。
1. 自养营养自养营养是指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自制有机物质的过程。
植物通过叶绿素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并释放出氧气。
这个过程发生在植物的叶子中的叶绿体中。
2. 异养营养异养营养是指动物通过摄食其他生物或有机物质来获取能量和营养物质的过程。
动物通过口腔、食道、胃等消化器官将食物消化成小分子物质,通过血液循环来运送到各个细胞,提供能量和营养。
3. 寄生营养寄生营养是指某些生物通过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从宿主体内获取营养的过程。
寄生生物依靠宿主体提供的营养物质生存和繁殖。
二、生物的生长过程生物的生长过程包含增长和发育两个部分。
1. 增长增长是指生物体体积、体重、大小的增加。
动植物的增长靠细胞的质量和数量的增加来实现。
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形成新的细胞,从而使生物体增大和发育。
2. 发育发育是指生物从受精卵到成熟个体的巨大变化过程。
在发育过程中,生物会经历由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由幼体到成体的转变。
三、生物的营养与生长的关系生物的营养与生长是密切相关的。
通过摄取各种营养物质,生物能够获得能量和建造自身组织所需的物质,促进细胞分裂和增殖,从而实现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
1. 营养物质对生长的影响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营养物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组分,它们对于细胞分裂和生长至关重要。
缺乏任何一种营养物质都会导致生物生长发育异常或停滞。
2. 营养过剩对生长的影响过度摄入营养物质,特别是脂肪和糖类,会导致肥胖和相关疾病。
这种情况下,虽然细胞数量增加,但细胞质量减小,不能实现正常的生物生长和发育。
初一生物上册人体的营养部分的知识点初中的生物不难,学生们要一步步脚踏实地的学习,下面是整理的初一生物上册人体的营养部分的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况下,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维生素A:促进人体正常的发育,增强抵抗能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缺乏时,皮肤粗糙,夜盲症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缺乏时,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
缺乏时,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缺乏时,佝偻病(如鸡胸、X形或O形腿等)、骨质疏松症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如:钙:儿童缺乏导致佝偻病,鸡胸,O型腿,中老年人会骨质疏松、磷:缺乏导致厌食铁:构成血红蛋白,缺乏导致贫血缺碘:甲状腺肿大或者儿童智力发育障碍2、消化和吸收1)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分泌消化液,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2)小肠的结构特点: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肠壁构造(由内向外):黏膜、黏膜下层、肌肉层、浆膜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a)最长;b)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c)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d)有各种消化液。
3)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一、人的由来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森林古猿进化为人类的过程:森林大量消失,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
下到地面上生活的那部分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前肢则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
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
用火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复杂而精巧的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又促进了脑的发达,使他们能够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困难;大脑中主管语言的区域日益完善,丰富的语言,使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2.人的生殖1.男性生殖系统:主要器官是睾丸,其功能是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附睾能贮存和输送精子;输精管是输送精子的管道;前列腺和精囊腺能分泌黏液。
2.女性生殖系统:主要器官是卵巢,其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是输送卵细胞的管道,也是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3.生殖过程: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
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就是怀孕。
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 8 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
怀孕到 40 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3.青春期1.青春期的身体变化: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另外,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
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2.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
教案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出示学习目标三、任务驱动任务一:分析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1.食物来源2.食物中的营养成分3.比较人体细胞中所含的物质与食物中的营养物质4.你的细胞的成分来自食物任务二:营养物质的作用引用上海的传染病专家张文宏教授说的一段话“在暂时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最有效的药,那就是人的免疫力。
”如何通过饮食来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呢?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它们有哪些作用?怎样才能“吃出健康,吃出智慧”呢?从而导入新课。
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自己每天常吃的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种类和数量不同。
2.通过分析食物来源,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3.通过分析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能辨别广告等媒体宣传中的伪科学。
任务一:分析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
1.写下你吃的早餐,并通过一位同学的早餐,分析食物中生物的名称及来源。
2.挑选平时喜欢吃的食物,并参考教材第38-39页“常见的食物成分表”进行比较,分析食物中有哪些营养物质。
3.填写表格并对细胞中的组成成分和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进行比较,分析人体细胞中所含的成分与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关系。
4.“你是你吃出来的”。
你能根据以上表格,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问题引入:生活中你可能会有这样的问题,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为什么需要点滴葡萄糖液呢?讲解糖类的食物来源及作用。
判断:糖都是甜的吗?甜的都是糖吗?问题引入:为什么少年儿童和伤病员需要多吃一些奶、蛋、鱼、肉等食物呢?讲解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及作用。
激发学生认知冲突明确学习目标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人类的食物主要来源于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食物中有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各不相同,人体细胞中所含的物质均来源于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了解糖类的作用及食物来源了解蛋白质的作用及食物来源了解脂肪的作用及食物来源。
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六大类-初中生物
1)能源物质:①蛋白质:主要为人体生长发育、细胞修复及更新提供原料;也为人体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②脂肪:一般作为人体备用的能源物质储存在体内;保温;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
③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2)非能源物质:④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
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⑤无机盐:含量不多,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
⑥维生素: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无机盐的种类及缺乏时的症状1)含钙的无机盐: 佝偻病(儿童)、骨质疏松症(中老年人)(牛奶)
2)含磷的无机盐: 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
3)含铁的无机盐: 缺铁性贫血(乏力、头晕)(动物肝脏、菠菜)4)含碘的无机盐: 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出现障碍(海带、紫菜、碘盐)
5)含锌的无机盐: 生长发育不良
3、维生素的种类、作用及缺乏时的症状和食物来源
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会影响生长发育,甚至患病。
1) 维生素A: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皮肤干燥、干眼症、夜盲症(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