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7.46 KB
- 文档页数:7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第一课时)三大有机营养物质和能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列举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并理解它们的作用。
2.学生能够描述糖类、脂肪、蛋白质在人体中的作用及其食物来源。
•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2.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和实验活动,提高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情感目标:1.学生能够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的其他生物,增强环保意识。
2.学生能够培养健康的饮食观念,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营养物质的类别、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探究的一般过程及对探究数据的处理。
【教学难点】•探究活动的组织及如何减少实验的误差。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学生分组及分配工作,准备好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各种材料、用具。
2.多媒体课件,包括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准备一些常见的食物样品,用于课堂上的讨论和实验。
•学生准备:1.调查当地人们都常吃哪些食物,并记录下来。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不模仿教材中现成的装置,利用废弃物制作实验装置(其中,锥形瓶、温度计、试管夹、铁勺由教师提供)。
【教学过程】一、课程引入•教师活动:o展示各种食物的图片,如水果、蔬菜、肉类、谷物等。
o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吃食物?食物中有哪些我们身体需要的营养物质?”o引导学生思考食物与人体营养的关系。
•学生活动:o学生分享自己或家人的饮食实例,讨论食物的必要性。
o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食物摄入习惯,讨论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预期效果:o引起学生的疑问:为什么我们要吃食物?o引申出食物中营养的重要作用,为深入学习作铺垫。
二、食物的营养物质•教师活动:o分发“常见的食物成分表”,指导学生查阅表格,找出不同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o提出问题:“你们组所确定的1-2种常吃的食物中各含有哪些营养物质?不同食物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是否相同?数量呢?给你的启示是什么?”o在学生研讨时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相互解答。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教材内容包括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测定食物中的能量以及资料分析、探究活动及进一步探究等学生活动。
本节课利用课本资源,在查阅活动中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这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学习的自觉性加强。
同时也可使学生利用所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有关这方面的问题。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大多数学生比较感兴趣,课堂气氛比较活跃,知识梯度循循渐进,大部分学生能跟上。
但七年级生物学术语和生物实验技能较多,学生容易陷入重视记忆,轻视实验的情况。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的营养物质,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验证、测量、读数据,能够对实验探究的数据、实验验证进行分析处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的观点。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人体需要哪些营养物质;不同营养物质各自的主要作用是什么?2、教学难点:探究的一般过程及对探究数据的处理。
五、教学思路本节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大多数学生比较感兴趣,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首先通过展示美食的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入教学内容。
在讲授食物中对人体起着功能作用的三大营养物质时,通过不断提问让学生联系实际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接着通过探究实验,探究食物中的能量,学生通过实验验证、测量、读数据,能够对实验探究的数据、实验验证进行分析处理。
培养学生合理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及分析实验误差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接着讲授水、无机盐、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
之后拓展了“第七类营养素”膳食纤维的知识,最后进行课堂总结和随堂小练巩固所学知识。
教法:情境创设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学法:自主阅读学习法,分析讨论法探究实验【教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个探究小实验,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Not only rewards success, but also rewards failure.(页眉可删)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 4篇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选自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研究的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食物,学生有直接的生活体验甚至见解。
通过本节的教学能使学生明白生物学是一门生活的科学,生物学就在我们身边。
同时为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的教学打下基础。
本节内容共分为两部分: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教材展示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和资料分析,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直观观察了解各种营养物质广泛存在于食品中,也给学生一个启示,即不能挑食、偏食,否则可能会出现营养不良。
教材还安排了一个探究活动,通过探究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对数据的分析能力等。
针对本节教材内容,我准备通过资料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明白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的其他生物,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掌握测定食物中的能量的科学方法,知道人体所需的能量于食物中的有机物,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真正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提问的权力以及学习、认知和习得的过程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课时安排:2课时本节内容较多,需要理解、记忆、动手的也较多,安排了两课时,本节为第1课时内容。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食物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2、识记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食物,并理解其对人体的作用;3、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资料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直观观察了解各种营养物质广泛存在于食品中。
2、加深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正确的科学态度。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种类和作用;
2.学习如何通过合理搭配食物摄入营养物质;
3.培养学生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
教学内容:
1.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
物质;
2.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及不同食物种类中的含量;
3.如何通过合理搭配食物获得全面的营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约10分钟)
1.引出话题:请学生讨论一下,你们觉得什么样的食物是营养丰富的
食物?
2.激发学生思考:营养物质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二、新知讲解(约30分钟)
1.通过PPT或黑板,讲解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三、案例分析(约20分钟)
1.给学生展示几个不同的饮食方案,让学生分析每种方案中所含的营养物质是否均衡。
2.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不同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3.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份均衡的饮食方案,并解释他们的设计原则。
四、合作学习(约30分钟)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种食物类别,如谷物、蔬菜、水果、肉类等,并探讨这种食物类别中主要含有哪些营养物质。
2.要求每个小组列举出该类食物中营养物质含量较高的代表性食物,并制作海报或PPT进行展示。
3.让学生观察其他小组的展示,并提问、讨论。
五、巩固扩展(约30分钟)
1.设计一道选择题,让学生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回答。
2.进行小组讨论,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或不理解的地方。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5篇海阔凭你们跃,天高任你们飞。
愿你们信心满满,尽展聪明才智;妙笔生花,谱下锦绣第几篇。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知足,要使自己学一点东西,必需从不自满开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1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教学目标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2.了解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来源和缺乏症状。
3.加深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4.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1.营养物质的类别;探究的一般过程及对探究数据的处理。
2.探究活动的组织及如何减少实验的误差是本节的难点。
三、教学准备教师:将学生分成4~5人的小组,选出组长,并分工负责操作、记录、处理数据和发言;准备好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各种材料、用具。
四、课时分配 2课时五、教学过程(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新课第一网认真听题,积极思考并举手回答。
写出两种常吃的食物,查阅课本P41-42“常见的食物成分表”,并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填写在教科书上。
讨论: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呢不同食物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是否相同通过比较、归纳,得出结论。
设疑、提问、引入新课。
巡视,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表格。
大多数学生完成后,引导学生对这两种食物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并引导学生讨论,适时给予鼓励性评价。
1.1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和能量。
那么,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与人体细胞所含物质和能量有什么关系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和来源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且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来源广泛。
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并与同学交流。
举出含糖类较多的食物,写在图IV—18的旁边,再举出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写在图IV—20的旁边。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课题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2)了解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来源和缺乏症状。
2. 能力目标(1)通过探究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的实验,加深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2)通过观看录像,总结营养物质的作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列表归纳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让学生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来自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2)在小组实验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正确的科学态度。
三、重点难点(1)营养物质的类别及其对人体的作用(2)几种供能物质(3)探究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实验,对探究数据的处理;以及如何减少探究活动实验的误差。
四、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据调查,我国中学生中有29%勺人喜欢吃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食品。
但专家指出,洋快餐是导致人们发胖并诱发多种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你知道专家为什么这么说?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
请同学们思考:(1)我们常吃勺各种食物中含有哪些对人体有用勺营养物质,这些物质来自哪些生物,都有哪些作用?2.板书本节课学习勺主题:第一节食物中勺营养物质任务一:食物中含有勺营养物质【问题引导,自主探究】1各学习小组分别写出两种常吃勺食物,并通过查阅教科书第41-42 页“常见勺食物成分表”,把食物勺营养成分填入教材“资料分析”勺表格中。
2. 各学习小组讨论:(1)你们组所确定勺1-2 种常吃勺食物中,各含有那些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各有什么作用呢?(2)不同食物所含营养物质勺种类是否相同?数量呢?给你勺启示是什么?(3)细胞勺生活离不开物质和能量,那么,食物中勺营养物质与人体细胞所含物质有什么关系?(4)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归根结底来源于什么?【展示交流,释疑解惑】1•交流后梳理出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来源(可图表梳理):2•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人体细胞所含物质的来源。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和它们各自的作用以及 主要的代表食物。
2.列举几种无机盐、维生素的缺乏症状。
3.能够利用《食物成分表》查阅常见食物所含营养物质种 类和数量。
4.尝试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以及收集和 处理数据的能力。
2.培养学生评价结果的能力以及反思的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2.重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2.无机盐、维生素缺乏症。
(二)教学难点 组织探究活动——测定花生、核桃种子中的能量。
三、教学策略 (一)突出重点 1.向学生提问:(1)你最喜欢吃哪些食物?(2)你喜欢 吃的这些食物都是来自哪里?通过师生谈话的方式(谈论 法),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意识到“人类 大部分食物源自于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2.指导学生查阅教科书第 38~39 页的“常见的食物成分 表”,将自己常吃的几种食物的营养物质以及数量查找出来, 再通过引导全班讨论(课堂讨论法)一个问题——“不同食 物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是否相同”,得出结论——不 同食物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不相同,大部分食物都含 有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3.引导学生回忆七年级上册关于细胞生活的内容——细 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通过将“细胞生活所需”与“食 物营养物质所含”联系起来(启发法),启发学生得出“人体 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糖类、脂肪、蛋白质”。
4.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读书指导法)教科书第 19~20 页关 于“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内容,在课件里设置一系列填 空题,学生回答加上老师讲授(讲授法)将三者的作用体现 出来。
生物教案之食物中营养物质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了解它们的作用和来源。
2.培养学生合理搭配膳食,关注健康的生活方式。
3.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食物中六大类营养物质的作用和来源。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营养物质的转化过程。
三、教学准备1.教具:食物模型、食物图片、PPT等。
2.学具:实验材料、实验记录表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PPT展示各种食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所含的营养物质。
提问:你们知道食物中都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吗?它们有什么作用?2.讲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介绍食物中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分别讲解每类营养物质的作用和来源。
(1)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维持生命活动。
来源:瘦肉、奶类、豆类等。
(2)脂肪:提供能量,保护内脏,维持体温。
来源:动物脂肪、植物油等。
(3)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参与细胞结构组成。
来源:粮食、蔬菜、水果等。
(4)维生素:调节生理功能,预防疾病。
来源:蔬菜、水果、动物肝脏等。
(5)矿物质:构成人体骨骼、牙齿等组织,维持生理功能。
来源:奶类、豆类、蔬菜等。
(6)水:维持生命活动,调节体温,排泄废物。
来源:饮料、食物中的水分等。
3.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食物中营养物质的转化过程。
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强调合理搭配膳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健康生活方式。
5.课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课堂练习题。
6.课后作业观察日常饮食,记录食物中营养物质的摄入情况,分析是否合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让学生了解了它们的作用和来源。
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理解了营养物质的转化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学生可能对实验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标题:人教版七年级生物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引言:食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提供了我们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
本文将以人教版七年级生物教材中有关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为基础,为学生们呈现一个营养物质的教案,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培养健康饮食的观念。
一、概述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50字左右)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它们在维持机体正常运转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提供能量、维持身体机能等。
二、碳水化合物(200字左右)碳水化合物是食物中最主要的能源来源,可分为简单碳水化合物和复杂碳水化合物两类。
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这两种碳水化合物的来源、功能以及在食物中的代表性食物。
三、脂肪(200字左右)脂肪作为能量的储存形式,具有保护内脏器官、维持体温等重要功能。
本节内容将详细介绍脂肪的分类、来源、功能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四、蛋白质(200字左右)蛋白质是身体组织的基本构成单位,不仅参与能量代谢,还在细胞生长、修复和免疫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
本节将介绍蛋白质的来源、功能以及在日常饮食中的建议摄入量。
五、维生素(200字左右)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有机化合物,虽然在量上需要相对较少,但对人体的健康发育与生理功能发挥十分重要。
这一节内容将介绍维生素的分类、功能、不同维生素的来源以及缺乏维生素可能引发的疾病。
六、矿物质(200字左右)矿物质是人体所需的无机物质,具有许多重要功能,如构成骨骼、参与酶的活性和保持体内正常水平等。
本节内容将介绍常见的矿物质、其在人体中的功能以及通过哪些食物可以摄取到这些矿物质。
七、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搭配(200字左右)本节将介绍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应如何合理搭配。
例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摄入比例应符合一定的标准,同时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均衡摄入也是非常重要的。
结语: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们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并且掌握合理膳食的原则。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第一课时双柳高中刘畅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中的一个探究实验。
实验目的是让学生独立制订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操作,测量食物中有能量,明确某些食物中含有能量,进一步地比较实验测量数据,明确不同的食物所含的能量不同。
通过本实验,学生不但能够学习使用温度计、酒精灯,还了解到实验会有误差,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这些可以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兴趣和生物科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下期的学生,已经具备相应的生物学知识基础,并且对本实验中的“能量”有科学的认知,即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但是如何感受到化学能的存在,他们可能并没有思考过。
同时,能量的多少怎样测定更是难点。
学生在七年级上期已经使用过一些实验器具,但没用过温度计、酒精灯,在本实验中要培训学生使用,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课下培训。
此外,学生已经具备了生物探究实验一般步骤的知识,对于本实验的进行具有一定的帮助。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说出食物中主要的营养物质。
2.学生能说出通过燃烧食物的方法,来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3.学生能总结出科学测量、减小实验误差的有效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开放性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说出有创造性的见解。
2.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尝试,总结出几条科学研究的注意事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体验探究实验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参与、进取、创新。
2.引导学生关注实验室卫生,培养学生注意环境卫生良好品质。
3.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误差产生原因,培养学生严谨的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学习一种简易测定能量的方法,了解不同食物所含能量是不同的。
2.对探究数据的处理,如何减少实验的误差。
难点:1.学生对所测得的数据解读和分析。
2.分析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
五、教学方法根据以上分析,选择实验法、多媒体展示法、小组合作法、启发式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参与则采用情境体验法、合作探究法、分析比较法。
饮食中的营养组分(教案人教版)
引言
本节课将介绍饮食中的营养组分,帮助学生了解食物中的营养
价值,培养良好的饮食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研究目标
- 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组分及其作用
- 学会选择合理的食物组合,保证获得足够的营养
- 培养合理饮食惯,促进健康成长
教学内容
1. 营养概述
- 介绍营养的概念和重要性
- 了解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组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2. 蛋白质
- 介绍蛋白质的功能和来源
- 分类蛋白质为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
- 强调蛋白质在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
3. 碳水化合物
- 介绍碳水化合物的功能和来源
- 分类碳水化合物为简单糖、复杂糖和膳食纤维
- 强调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主要能源来源
4. 脂肪
- 介绍脂肪的功能和来源
- 分类脂肪为饱和脂肪、不饱和脂肪和转化脂肪
- 强调适量的脂肪摄入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5. 维生素和矿物质
- 介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功能和来源
- 强调不同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 强调均衡饮食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教学活动
- 分组讨论:请学生根据自己的饮食惯,列举出一天三餐中的食物,并标注每种食物所含的营养组分
- 讲解案例:通过展示常见食物及其营养组分的案例,让学生
了解食物中的营养价值
- 游戏互动: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通过选择不同食物组合,达到合理的营养摄入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到食物中的营养组分及其作用,
知道如何选择合理的食物组合,以保证获得足够的营养。
通过培养
合理的饮食习惯,将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种类和作用;2. 掌握常见食物及其富含的营养元素;3. 培养学生合理饮食的意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种类和作用;2. 教学难点:饮食习惯的养成和营养物质与健康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教材;2. 食物和营养物质的展示材料;3. 关于营养物质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自主学习1. 学生课前阅读相关教材内容,并做好笔记;2. 学生自主学习课外资料,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种类和作用。
合作探究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常见食物,并分析该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享各自所选食物及其营养物质含量;3. 小组展示各自的调查结果,并由全班讨论总结常见食物及其富含的营养元素。
引导讲解1. 教师利用投影或黑板,给出食物中的常见营养物质分类,并介绍各类营养物质的作用;2. 教师根据学生的合作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思考食物与健康的关系;3. 教师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和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拓展运用1. 教师设计游戏环节,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所学的营养物质知识;2. 教师组织学生分角色进行模拟情景演练,通过演练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
巩固提高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整理笔记,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 学生自主查找相关资料,了解食物与健康的关系,并撰写小结。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课堂讨论和游戏环节中的积极性和发言情况;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考察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整理能力;3. 学习成绩:结合平时表现评价学生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种类和作用有了初步的了解。
小组合作和整体讨论的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利用游戏和模拟情景演练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生物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篇一: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人教版)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目标1. 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2. 了解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来源和缺乏症状。
3. 加深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4. 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认识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观点。
教学重点1. 营养物质类别。
2. 探究的一般过程及对探究数据的处理。
教学难点探究活动的组织及如何减少实验误差。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一、新课导入思考:我们吃过哪些食物?它们都来自哪些生物?为什么我们每天都要进食呢?明晰:肉、蛋、奶、白面??我们吃的粮食、蔬菜和水果等来自植物,肉、奶等来自动物;食物为我们提供营养物质。
二、新课讲授1.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呢?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各有什么作用?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每个同学写出两种常吃的食物,并通过查阅教材第38、39页“常见的食物成分表”,具体了解这两种常见食物的成分。
(学生)写出的食物有米饭、面、牛肉等。
(讨论)这两种食物中各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它们所占比例相同吗?(小结)这两种食物中都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多少不同。
问题:糖类、脂肪、蛋白质对人1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体有什么作用呢?它们又是靠哪些食物提供的呢?2. 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阅读)教材第19、20页相关内容。
(讨论)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和能量,那么,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与人体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有什么关系?小结: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类提供的。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最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2. 使学生明白每一类营养物质的作用及其食物来源。
3. 培养学生健康饮食的习惯,提高营养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2. 各类营养物质的作用3. 食物来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每一类营养物质的作用及其食物来源。
2. 教学难点: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作用及食物来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2. 利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营养物质的作用及食物来源。
3. 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食物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2. 新课导入:介绍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每一类营养物质的作用及其食物来源。
4. 实例分析: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了解其含有的营养物质。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作用及食物来源。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调查家庭成员的饮食习惯,分析其摄入的营养物质是否均衡。
8. 课后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食物中六大类营养物质的认识及其作用和食物来源的了解。
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
3. 评价指标:学生参与度、理解程度、应用能力。
七、教学准备1. 准备食物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
2. 准备PPT课件,展示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3. 准备课后作业模板,引导学生调查家庭成员的饮食习惯。
八、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食堂,了解食堂食物的种类及其营养成分。
2. 邀请营养师到校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3. 开展家庭饮食调查活动,培养学生关注家庭成员饮食健康的意识。
教案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出示学习目标三、任务驱动任务一:分析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1.食物来源2.食物中的营养成分3.比较人体细胞中所含的物质与食物中的营养物质4.你的细胞的成分来自食物任务二:营养物质的作用引用上海的传染病专家张文宏教授说的一段话“在暂时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最有效的药,那就是人的免疫力。
”如何通过饮食来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呢?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它们有哪些作用?怎样才能“吃出健康,吃出智慧”呢?从而导入新课。
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自己每天常吃的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种类和数量不同。
2.通过分析食物来源,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3.通过分析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能辨别广告等媒体宣传中的伪科学。
任务一:分析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
1.写下你吃的早餐,并通过一位同学的早餐,分析食物中生物的名称及来源。
2.挑选平时喜欢吃的食物,并参考教材第38-39页“常见的食物成分表”进行比较,分析食物中有哪些营养物质。
3.填写表格并对细胞中的组成成分和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进行比较,分析人体细胞中所含的成分与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关系。
4.“你是你吃出来的”。
你能根据以上表格,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问题引入:生活中你可能会有这样的问题,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为什么需要点滴葡萄糖液呢?讲解糖类的食物来源及作用。
判断:糖都是甜的吗?甜的都是糖吗?问题引入:为什么少年儿童和伤病员需要多吃一些奶、蛋、鱼、肉等食物呢?讲解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及作用。
激发学生认知冲突明确学习目标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人类的食物主要来源于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食物中有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各不相同,人体细胞中所含的物质均来源于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了解糖类的作用及食物来源了解蛋白质的作用及食物来源了解脂肪的作用及食物来源。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3篇食物中的营养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知道食物为我们提供六种营养成分: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以及对身体的重要作用。
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了解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观看资料、交流等获取信息,丰富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类别等方面的认识。
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激发探究营养成分的浓厚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中,感受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关注健康、关爱生命和继续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知道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及其作用。
用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三教学准备学生:花生米、白纸;碘酒;淀粉;馒头;熟马铃薯;茄子;莴笋;卢柑。
(分别装在八个小塑料杯中)“多幅食物图片”。
(课前先让学生查找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一)食物含有六种营养成分: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及其作用。
1为什么我们每天要吃不同的食物?各种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食物中的营养》。
(板书课题)2 食物为我们提供了几种营养素?它们的作用不同,在不同食物中的含量也不同。
(1)看完蛋白质录像后回答两个问题:蛋白质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哪些?(板书蛋白质)课件出示几种富含蛋白质食物的图片。
讲解: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主要材料,分为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
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没有蛋白质就没有人的生命,就好像没有砖瓦、水泥、沙子就没有房屋一样,是构成人体的“建筑材料”。
蛋白质也能被分解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蛋白质不足时,消化吸收会出现障碍,如腹泻、肝功能下降和贫血。
营养学家告诉我们:体积越小、肉质颜色越浅的动物越有营养。
(2)播放录像:糖类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富含糖类的食物有哪些?(板书糖类)出示几种富含糖类食物的图片。
讲解:葡萄糖、蔗糖、淀粉都属于糖类。
人教版生物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教学目标
1. 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
源。
2. 了解无机盐和维生素的和缺乏症状。
3. 加深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
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4. 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认识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观
点。
教学重点
1. 营养物质类别。
2. 探究的一般过程及对探究数据的处理。
教学难点
探究活动的组织及如何减少实验误差。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一、新课导入
思考:我们吃过哪些食物?它们都哪些生物?为什么我们每天都
要进食呢?明晰:肉、蛋、奶、白面??我们吃的粮食、蔬菜和水果
等植物,肉、奶等来
自动物;食物为我们提供营养物质。
二、新课讲授
1.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呢?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各有什么作用?今天我和同学
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每个同学写出两种常吃
的食物,并通过查阅教材第38、39页“常见的食物成分表”,具体
了解这两种常见食物的成分。
(学生)写出的食物有米饭、面、牛肉等。
(讨论)这两种食物中各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它们所占比例相同吗?
(小结)这两种食物中都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
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多少不同。
问题:糖类、脂肪、蛋白质对人
1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体有什么作用呢?它们又是靠哪些食物提供的呢?
2. 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
(阅读)教材第19、20页相关内容。
(讨论)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和能量,那么,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与人体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有什么关系?
小结: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类提供的。
葡萄糖、蔗糖、淀粉都属于糖类。
(2)贮存在人体内的脂肪是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3)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过渡)食物中含有能量,这一结论是仅仅靠推测得出的吗?能不能通过实验来测定呢?下面我们就分小组来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3. 探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阅读)教材第20~23页内容。
(讨论)食物中是否确实含有能量?花生种子中含有多少能量?核桃仁和花生仁含的哪个能量多?
师:请各组同学讨论、交流各自设计的探究方案,并按方案进行操作。
(汇报交流)说出实验结论。
(总结)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分析出现误差的原因。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引言)上一节课主要了解了营养物质中富含能量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食物中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也是我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对我们的健康也有重要作用。
二、讲授新课
1. 水的作用
(讨论)为什么水分对我们的生命这么重要呢?
(阅读)教材第22页相关内容。
(回答)因为水分是人体细胞的一种主要成分,约占体重的60%~70%。
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离开水都无法进行,废物也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送出去。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
不管是从含量,还是从作用来看,水都是我们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所以,大家平时一定要注意补充水分,多喝白开水。
(过渡)除水外,无机盐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呢?
2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
2. 无机盐的作用
(1)无机盐的种类
(阅读)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2、23页内容,了解无机盐的种类。
(小结)无机盐的种类很多,我们常见的有含钙的无机盐、含磷的无机盐、含碘的无机盐、含铁的无机盐、含锌的无机盐等。
(2)无机盐的作用
要保持健康,只多补充水分可不够。
有两类营养物质,在我们身体内含量虽不多,但如果缺少了它们,我们就会患各种各样的疾病。
同学们知道它是什么吗?(无机盐和维生素)
无机盐的作用多种多样。
例如,含钙的无机盐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
其他无机盐也各有作用。
教材第23页表1简要介绍了人体缺乏几种无机盐时的主要症状。
请你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将富含这几种无机盐的食物名称填写在该表中“食物”一栏。
3. 维生素的作用
假如一位病人缺钙比较严重,应当补充哪一种维生素呢?
学生思考、回答。
维生素D,可以帮助钙的吸收。
维生素是一类比较简单的有机物,种类很多,其中大多数是人体自身不能制造的,只能从食物中摄取。
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很小,但是它们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
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影响,甚至患病。
教材第24页表2简要介绍了几种维生素缺乏时的症状。
请你查阅有关资料,将富含这几种维生素的食物名称填写在该表中“食物”一栏。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无机盐和维生素,知道了无机盐和维生素对我们身体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改掉偏食的毛病,自觉地合理饮食,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课后作业
教材第24页“练习”第1、2题。
3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2.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
3.了解无机盐和维生素的和缺乏症状。
过程与方法
通过资料分析及阅读相关课文,知道人常吃的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观点。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正确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营养物质的类别、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调查当地人们都常吃哪些食物。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3、预习与无机盐、维生素相关的知识;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丰富以上知识。
教学过程:
1
2
3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