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度和经纬网定位
- 格式:doc
- 大小:81.00 KB
- 文档页数:6
考点梳理:纬线和纬度一、纬线的定义和特点1. 定义: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
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
2. 特点:二、纬度的确定和分布规律1. 纬度的确定规定地球中间的赤道为0°纬线,从赤道向南北两个方向逐渐增加到90°,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南北极点分别为90°S和90°N。
2. 纬度的分布规律纬线越长,度数越小;纬线越短,度数越大。
纬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
度数相同的纬线除赤道以外各有两条,并且这两条纬线到赤道的距离相等。
北纬度南纬度越向北越大越向南越大赤道0°北极 南极90°20° 10°10° 20°90°3. 纬度带的划分人们规定,全球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4. 南北半球的划分地球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经线和经度一、经线的定义和特点1. 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
2. 特点二、经度的确定和分布规律1. 经度的确定本初子午线的经度为0°,是经度的起始线。
从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180°,称为东经和西经,0°经线以东为东经,用“E”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W”表示。
2. 经度的分布规律从0°经线开始,东经度数向东逐渐增大到180°,西经度数向西逐渐增大到180°。
东经180°和西经180°重合为一条经线。
3. 东西半球的划分国际上以20°W和与其相对的160°E所组成的经线圈来划分东西半球。
利用经纬网定位一、经纬网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
《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利用经纬网定位》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观察经纬仪和地球仪,从形状、长度、指示方向三方面分析总结经纬线的特点。
2. 观察经纬仪和地球仪,找出特殊纬线及其标度,分析总结纬度的变化规律。
3. 观察地球仪和板图,分析总结经度的变化规律4. 利用地球仪和多媒体课件,理解并记住半球的划分,学会判断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5.利用地球仪和地图判读某地的经纬度并能确定方向,学会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
6. 通过了解利用经纬网定位的应用,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二、教学重点1. 经纬线特征、经纬度特点,利用经纬网定位三、教学难点2. 东西半球的划分,利用经纬网定位四、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谈话法、比较法、观察法五、教学过程对,这些都需要搭载GPS定位系统来实现,而GPS定位数据则是基于经纬度来呈现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经纬度的相关知识。
出示主题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利用经纬网定位读出主题学生明确主题,知道本节课的任务回顾旧知教师指地球经纬仪提问:地轴、北极点、南极点、赤道、经线和纬线一起回答为新课做准备一、世界的人口分布一、纬线和纬度1. 小组合作——我来动手贴2.指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一起总结纬线的特点3.列表总结归纳纬线的特征教师补充讲解:(1)纬线的指示方向(借助手势画纬线和经线,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对应)(2)同一条纬线上的点的位置关系是正东正观察地球仪,动手贴纬线学生积极回答,跟着教师思路学生搜集刚才所学信息,总结学生思考理解判断A在B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能力一是合作内容简单,避免个别小组交流花费时间过长,二是师生互动,快速融入课堂。
让学生学会列表总结的学习方法历年来的教学经验发现,学生初学时不明白什么是指示方向。
实际上如果先指明经线的方向,学生更容易理解。
在这里先讲纬线的话,只好借助于学生已西。
过渡:纬线有多少条?怎么区分这些纬线?人们给它标注了度数,称之为纬度。
接下来,认识纬度的特点。
地理备课教案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学科七年级上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课题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利用经纬网定位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利用地球仪,知道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并能够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2.熟知经纬网的构成,能够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3.完成相关作业。
教学重点经线与纬线、经度和纬度、经纬网等初步概念的掌握。
教学难点教学具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以下是主要是重点内容。
有些有关师生双边活动的内容略)一、复习(提问)1. 从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2. 地球仪有什么作用?3. 什么是两极?4. 我们看地图时怎样辨别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
二、新授1.导入同学们,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是漫长的,是一个认识不断提升的过程,是一对科学不断探索的过程。
我们用地球仪可以方便地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其分布。
地球仪上有经线和纬线组成的经纬网,我们确定一个地方的位置,就是看它的经纬度,那么,什么是经线、纬线?经度和纬度又是怎么回事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来了解这方面的内容。
2.新课⑴.纬线和纬度①赤道: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
②纬线: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在南北极缩成一点。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③纬度:在地球仪上可以画出无数条纬线,为了区别出各条纬线,人们给它们标定出不同的度数,这就叫做纬度。
赤道是纬度的起始线,纬度为0°。
从赤道向北和向南,各分90°,称为北纬和南纬,分别用“N”和“S”表示。
北极和南极各为90°。
④低、中、高纬度划分(略)⑤南北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活动:1. 观察地球仪,说说纬线有什么特点。
想想纬线可以有多少条?2. 在地球仪上找出赤道,并结合图1.8,说明赤道是一条重要的纬线。
⑵.经线和经度①.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
地球经纬网判断位置的方法
地球经纬网是通过经度和纬度来确定地球上任意位置的方法。
经度是指从地球的中心点往东或往西的角度,它的取值范围是-180到180,以本初子午线为0经线,逆时针方向为正。
纬度是指从地球的赤道往北或往南的角度,它的取值范围是-90到90,赤道为0纬线,向北为正向,向南为负向。
使用地球经纬网可以通过给定的经度和纬度来精确定位地球上的任意位置。
经纬度坐标的表示方式是使用度(),分('),秒('')来表示角度。
例如,北京的经纬度为3954'N,11624'E,表示该地处于北纬39度54分,东经116度24分。
使用地球经纬网进行位置判断时,需要具体的经纬度信息,可以通过卫星导航系统(如GPS)、地图软件或者通过测量等手段获取。
根据给定的经纬度信息,可以在地图上找到对应的位置,或者使用逆地理编码(将经纬度转化为地址)的方式确定具体的位置信息。
经纬网的画法思考:不考虑海陆、地形、冰雪等条件影响,有人从极点附近(含极点)某地出发,依次向正北走5千米,正东走35千米,正南走5千米,正好回到原地。
从极地上空看向东走时: A 、 (顺、逆)时针走了一个完整的圆C 、 (顺、逆)时针走了一个小于360 °的圆弧D 、 (顺、逆)时针走了一个大于360 °的圆弧思考:不考虑海陆、地形、冰雪等条件影响,有人从极点附近(含极点)某地出发,依次向正北走5千米,正东走35千米,正南走5千米,正好回到原地。
考虑此人是如何走法才能达到此目的?向东走的特点? (用图示出)1、判读东西方位(1)两相比较的点同是东经,则数值大的在东面,数值小的在西面; (2)两相比较的点同是西经,则数值大的在西面,数值小的在东面;(3)两相比较的点分别位于东经和西经,要用两地东西经度之和的大小来辨认;2、判读地理坐标南、北极点的判断方法是: ①看极点处的字或字母。
②看箭头所示的地球自转方向。
若箭头是顺时针方向,则极点是南极;若箭头是逆时针方向,则极点是北极。
③看图中标注的经度度数。
若东经度数沿顺时针方向增大,则极点为南极点;若东经度数沿逆时针方向增大,则极点为北极点。
④看极点及其附近的海陆分布。
我们知道,南极地区是大陆,北极地区是大洋。
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敦港出发驶向大西洋, 4月15日,载着1316名乘客和891名船员的豪华巨轮“泰坦尼克号”与冰山相撞而沉没,这场海难被认为是20世纪人间十大灾难之一。
船上的报务员在这紧急关头发出求救信息:“SOS !“泰坦尼克”号和冰山相撞,请求立即救援。
位置:北纬41度46分,西经50度14分。
SOS ! SOS !”“卡帕西亚”号和“奥林匹克号”收到电报后开足马力,向事发地点全速靠近,营救落海乘客。
请问:为什么“卡帕西亚”号和“奥林匹克号”能够在茫茫大西洋中找寻到事发现场?讨论:如果两位同学从南极分别以相同的速度沿东经30度和东经50度经线向北走能否相遇?两人在什么地方距离最远?1、在哪里建造房屋窗户的朝向均为北?2、关于经线和纬线的正确叙述是: A 、所有经线都与本初子午线平行 B 、所有纬线圈的长度都不同C 、所有的经线圈和纬线圈都能平分地球D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3、某地东面为东半球,西面为西半球,北面为北半球,南面为南半球,请问此地的经纬度位置。
经纬网定位方法(三定:定位置、定方向、定距离)(一)定位置(利用经纬网)①判断经纬线;方格状经纬网图上横线为纬线,竖线为经线;极地为中心俯视图,极点为圆心,纬线为同心圆,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的放射线.②判断经纬度:方格状经纬网图中标注的纬度数值由南向北增大的为北纬度,由北向南增大的南纬度;无论是侧视图还是极地俯视图,由西向东(沿地球自转方向)增大的为东经度,由西向东(沿地球自转方向)减小的为西经度;南北纬判断:极地俯视图,中心为北极点,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均为北半球,半球范围内各点均为北纬度;中心为南极点,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均为南半球,半球范围内各点均为南纬度;③极点的判断:(1)根据圆心注记:标注”北”或”N”为北极(2)根据自转方向:顺时针为北半球,逆时针为南半球(3)经度变化规律:首先东经度增大的方向或者西经度减小的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然后根据”北顺南逆”原则可判断;(4)根据极地附近海陆分布:海洋为北极,陆地为南极(逗号形状)(5)根据极地光照图(晨昏线图):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夏半年)北极附近出现极昼;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冬半年)南极附近出现极昼;(二)定方向--利用经纬网判断地图上的方向(1)经纬网上经度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①同一经线上的两点方向为正南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方向;②若两点不在同一经线上也不在同一纬线上,既要判断两点的南北方向,又要判断两点的东西方向,判断过程分两步走:第一步:根据纬度变化(北纬度增大的方向往北,南纬度增大的方向往南),北纬度地点在南纬度的北侧;第二部:判断东西方向,东西方向只有相对.沿着地球自转方向,经度差小于180°(劣弧、小于半球)情况下,位置偏东的地点在东,位置偏西的点在西;两地同在东经度,度数大的在东,度数小的在西;同在西经度,度数大的在西,度数小的在东;③地球上任意两点间最短航行路线的判断:地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为球面上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长;(1)特殊大圆;赤道、晨昏线、经线圈,其最近航线就是沿着这些大圆走劣弧;(2)同时位于北半球或南半球的两点,一般先向高纬度走,然后再向低纬度走;分别位于南半球和北半球的两地则按照沿着过大圆的劣弧方向走即可;(三)定距离(利用经线\纬线长度)①两点位同一经度:长度=同一经线上两点的纬度差×111 KM;②两点位于同一纬度:长度=同一纬线上两点的经度差×111×cosØ KM; Ø为当地所在纬度③两地经度和纬度均不同,可想假设两地经度相同或纬度相同,再用数学上的勾股定理进行计算(考试一般忽略经度差或者忽略纬度差,根据①和②计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