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小学语文表格式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62.51 KB
- 文档页数:6
小学作文表格教案模板(共3篇)篇:小学语文教案表格小学语文教案表格【篇1:小学语文表格教案4】复习四57 58 592 口耳目60 61小学语文表格式设计表格式教学设计模版【篇3:小学语文教案模板(表格)】第2篇:小学轻松制作表格教案轻松制作表格【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表格的组成及制作表格的操作步骤。
二、技能目标:学会制作时间表和美化表格。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教学重点】制作简单的表格【教学难点】合理调整表格【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生活中的表格表格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你能说说见到过的表格吗?(生答:课程表、作息时间表....)2、认识表格3.轻松制作表格(一)、创建表格究竟如何制作课程表呢?1、学生试做(相邻同学可交流)。
2、教师巡视指导。
(1)、插入表格的方法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2)、输入文字:输入文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3)、调整行高、列宽、合并单元格:你是如何调整的?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学课本、自己操作,基本会插入一张表格了。
谁愿意将自己的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生演示汇报师对学生操作步骤归纳细化刚才老师看到有些同学有不同的方法,来试试看。
生1演示第二种插入表格的方法并说操作步骤生2演示第三种插入表格的方法并说操作步骤(二)、编辑表格1.输入文字与调整表格课件出示编辑表格操作方法,学生自主练习2.动手操作,实践感知为自己制作一张简单的课表。
(1)、生操作(2)、师巡视(3)、作品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三)、美化表格这是老师制作的一张表格,和你们制作的表格有什么区别?(生答)我们可以对表格的边框、线条、底纹等进行美化,使其更加美观、清楚。
教师演示美化表格的操作过程,学生练习二、练习巩固制作一张课程表三、课堂,深化认识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生答)第3篇:小学信息技术制作表格教案小学信息技术《制作表格》教案小学信息技术《制作表格》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在word中创建表格的方法。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7 麻雀。
教案(表格式)教学设计了解课文的结构。
】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写老麻雀与猎狗搏斗,最终猎狗被吓跑了。
四、合作探究——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强大力量”1.请回忆老麻雀是如何保护小麻雀的?2.老麻雀为什么能够保护小麻雀?3.老麻雀的举动体现了什么样的力量?4.你觉得这种力量强大吗?为什么?五、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感悟母爱的力量1.我们身边有哪些人或事物体现了母爱的力量?2.你认为母爱的力量有多大?它能够战胜什么样的困难?3.你有什么话想对你的母亲说?六、课堂总结——引导学生梳理课堂收获1.今天我们研究了哪些内容?2.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个角色?为什么?3.你从今天的研究中学到了什么?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
2.画一幅图,表现母爱的力量。
3.写一篇文章,描述你身边的一个人或事物体现了母爱的力量。
并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情感和人文内涵。
二、讲读课文一)研究第一段,指名读课文,读后回答问题: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和地点?时间:打猎回来时。
地点:林荫路上)二)研究第二自然段,自由读课文,读后师生讨论问题。
1.讨论事情的起因。
(课件出示问题)1)猎狗发现了什么猎物?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2)站在地上的小麻雀是什么神态?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无可奈何”是什么意思?“呆呆地”和“无可奈何”这两个词可以用来描写人或动物的哪些方面?(神态、心理等)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麻雀才出生不久,几分钟就从巢里掉下来的?它拍打着小翅膀,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指导朗读:“猛烈”写出了风很大,要重读;“呆呆地”和“无可奈何”写出了小麻雀毫无办法,要突出它没办法,不知怎么办好,声音要拖长一些。
“嫩黄”与“绒毛”要读得稍重一些。
教师示范)学生练,然后指名朗读。
2.讨论事情的经过。
1)猎狗发现小麻雀后,是怎样做的?接着又发生了什么意外情况?(课件出示问题)默读第四自然段。
过程设计一、猜字导入,交流激趣1、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新朋友,有一位朋友啊,他会变!猜猜他是谁?(鸟)来,亲切地喊喊它。
还有一位朋友,喊喊它的名字2、(课件出示牵牛花的图片)(1)结合图片学习:喇叭花嗒嘀嗒①牵牛花,因为外形像喇叭,所以又叫喇叭花,她吹起歌来可好听啦,我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齐读②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红色的都是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2)这些词语放在句子中你能读好吗?出示:“嗒嘀嗒,嗒嘀嗒”,牵牛花吹起了小喇叭。
3、激趣:他们俩在一起(师指板书“小鸟”“牵牛花”,写“和”),会发生一个怎样的故事呢?生:(齐读课题)小鸟和牵牛花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课前都预习过课文吗?那我们现在就同桌合作,你读一段,我读一段,交替着读课文。
如果对方读得好咱们就夸夸他,读得不准确,咱们就帮帮他。
读完课文后练读学习单第一、二题。
2、检查预习,交流学习单第一、二题。
预设(1):交流难读字“蔓儿,缠着”①“蔓儿”学生读得不一定准确,指导读好儿化音。
②这个词可难读了,你读得这么好,教教全班同学吧!像这样字宝宝后面带“儿”字的课文中还有很多,谁也会读?出示:玩儿一点儿一会儿哪儿小小牵牛花,蔓儿长又长,缠在榆树上,使劲爬呀爬。
天刚蒙蒙亮,终到鸟窝旁,冲着小鸟吹喇叭:“嗒嘀嗒,嗒嘀嗒……”吹得小草迎风舞,吹得凤仙乐开花,吹得小鸟眯眯笑,吹得大家乐哈哈!2.书写“缠”、“终”引导观察——教师范写——学生练写——评价反馈——学生再写共同点:都是绞丝旁;左右结构,左窄右宽3、布置作业:多么动听的儿歌,多么感人的故事啊!你们喜欢这个童话故事吗?回家后请带着表情,绘声绘色地讲给爸爸妈妈听,好吗?4.绘本推荐——《贝尔熊的新朋友》、《你好,小刺猬》、《美宝的魔法花园》。
老师这里还有几本特别有意思的绘本要推荐给大家,大家回去后能够美美地读起来!作业设计1.绘声绘色地讲《小鸟和牵牛花》的故事给爸爸妈妈听;2.美读绘本《贝尔熊的新朋友》、《你好,小刺猬》、《美宝的魔法花园》板书设计小鸟和牵牛花讲理由懂礼貌收获友谊。
小学语文下册表格式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表格的基本格式和注意事项,能够运用表格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1.常见表格的结构和组成要素
2.表格的制作方法
3.表格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一张表格,让学生根据表格上的数据进行计算。
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表格中的结构和组成要素。
2.讲解表格的结构和组成要素
教师向学生解释表格的结构和组成要素,包括表头、表体、数据、单位等。
3.讲解表格制作方法
教师把重点放在表格的制作方法上,包括如何设置表格的行列,如何对表格进行格式化,如何添加数据等。
4.讲解表格的注意事项
教师向学生讲解注意事项,例如表格的字体大小和颜色要统一、文字内容要简明扼要等。
5.练习
教师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表格制作和填写,以加深学生对表格制作的理解。
6.张贴
教师让学生把自己制作好的表格张贴在班级公告栏上,供其他同学参考。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情境模拟法
3.演练法
五、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的制表过程,认真评价学生的表格制作质量。
2.听取学生对表格制作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评价学生在班级公告栏上张贴的表格是否规范美观。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表格的基本格式和注意事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准确地制作表格,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教师在讲解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作者:某小学语文老师)。
六年级上册语文表格式教案大全5篇六年级上册语文表格式教案大全5篇语文教案,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引导他们成为具有批判思维和文化自信的现代公民。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六年级上册语文表格式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六年级上册语文表格式教案(精选篇1)一、内容简介:我授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语文a版)第十二册第1课《少年闰土》。
这篇课文选自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文章以精炼的语言文字叙述了“我”回忆起少年时和少年闰土相识、相处、分离的过程,刻画了一位天真可爱、知识丰富、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者为小学六年级学生,通过六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具备了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能力,并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学生能进行探究性学习,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和自身积累,体会文章中词句的意思和表达效果,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目标:这篇课文从课文内容和它在教材中的位置揣摩编者的意图,我认为主要是继续提高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人物形象,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依据新课标要求,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闰土的个性特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能力目标:通读课文,从总体上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的思路。
提高阅读速度;培养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主动参加社会实践的兴趣。
教学重点:品味词句,体会闰土的个性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设计理念和教学方式: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表格式一、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喜爱•帮助学生掌握基本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和表达能力二、教学重点•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强化学生的写作训练三、教学内容1. 课文学习•精选教材中的经典课文,包括散文、诗歌和小说•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2. 词汇拓展•学习和掌握课文中的生词与成语•探索词义和用法,提升学生的词汇水平3. 古文导读•选择一些优秀的古文,进行解读和讲解•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和人物,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4. 阅读理解训练•配合课文,设计多种阅读理解题目•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阅读速度5. 写作训练•给学生提供写作题目,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引导学生进行素材收集、构思与写作,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文材料和教学PPT•确定有关课文的学习目标和重点2. 导入与激发兴趣•通过简短的故事或引言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引导学生思考与课文相关的问题或主题3. 课文学习•分段教授课文内容,让学生跟读并理解•解释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句子结构等,帮助学生理解4. 课文讨论与思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发表意见•学生结合自身经验与学过的知识,积极参与讨论5. 生词拓展与巩固•教师呈现生词和成语,进行讲解与示范•学生进行拓展词义、用法,进行巩固练习6. 阅读理解训练•以课文为基础,设计多种形式的阅读理解题目•学生独立完成题目,然后互相检查与讨论答案7. 写作训练•提供写作题目,告诉学生写作要求和注意事项•学生展开素材收集、构思与写作,督促并给予指导8.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与评价•学生进行课堂内容的反思和自我评价五、教学评估•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阅读理解训练和写作作品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通过教师的反馈和评价,了解自身的学习进步和不足•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文学创作和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语文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旨在全面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语感。
1观潮导学案设计课题观潮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认识“盐、屹”等12个生字,会写“潮、据”等15个生字,会写“奇观、农历”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语句,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课前准备1.搜集整理钱塘江大潮的相关资料和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搜集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激趣导入,析题解题(用时:3分钟) 1.解析课题。
2.板书课题,设疑引读。
1.交流汇报:观潮就是指观看、观赏钱塘江大潮。
2.齐读课题,思考:为什么钱塘江大潮会被称为“天下奇观”?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解读课题,一是从字面入手,二是从内容入手。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用时:12分钟) 1.指导学生初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重点考查“震”“霎”“逐”的读音;指导“贯”“昂”“鼎”的结构。
3.指导集体交流书写要点:“盼”右上部是“八”,不是“人”;“堤”和“堵”左边都是“”,不是“”;“犹”右边是“尤”,不是“龙”。
4.课件出示词语,引导学生交流。
5.检查朗读情况。
1.初读课文,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2.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
3.小组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4.小组讨论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5.指名逐段朗读,同桌合作读。
1.在理解词语时,引导学生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教师可让学生造句,加强对词语的理解。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时,教师要深入了解学情,便于集中指导。
三、朗读课文,理清层次(用时:10分钟) 1.指导学生分段。
2.指导学生归纳段落大意。
1.朗读课文:个人读,同桌互读。
2.小组合作:(1)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来给课文分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优质表格式教案(全册)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优质表格式教案(全册)1白鹭导学案设计课题白鹭课型新授课1.认识“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0个字,会写“精巧、配合”等15个词语。
教学目标2.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3.能结合课文内容感悟“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4.凭借具体的材料,运用电教媒体,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1.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体会白鹭诗画教学重点般的意境美。
2.凭借具体语言材料,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意思。
1.筹办白鹭的图片和视频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课前筹办2.汇集白鹭和作者的有关材料。
(师生)3.借助拼音自学生字词;朗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句、段。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1.引导学生们复古诗《绝句》。
引出“白鹭”,揭题并板书。
一、谈话导入,2.课件出示XXX的《白鹭》,范揭示课题(用时:4分钟)读,指导学生初步感受白鹭的美好。
3.指导学生环绕课题质疑,并梳理问题。
1.简介作者。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了解生字词的意思,了解课文大意。
3.指导学生交流初读情形。
二、初读课文,(1)出示难读和易错的字词,及整体感知(用时:18分钟)时正音。
2)指导学生交流识字成果。
3)指导学生理解生字词。
相机正音。
5.指导学生用文中的句子说出学生举动1.(1)背诵古诗《绝句》。
2)朗读课题。
读准字音。
2.朗读古诗,简单说说对诗中白XXX的初步印象。
3.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有价值的问题。
1.交流课前自己了解到的作者资2.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2)研究小组交流识字成果。
3)小组合作读课文,相互检查、纠错。
3.(1)认读生字词。
①读好“XXX”“哨”等翘舌音。
②读一读易错音节或词语。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上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单元说明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是围绕“一花一鸟总关情”这个主题编排的,由《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四篇课文组成。
目的一是通过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花”“鸟”的内涵,二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善于通过普通事物发现不寻常的“美”,并能根据对事物的描写,抒发自己的感情。
2.本单元重点:(1)通过对比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本单元的4篇文章都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突出了事物的特征,这种手法的运用,使所描述的事物形象更鲜明生动。
如《白鹭》中把白鹭和白鹤、朱鹭、苍鹭进行对比;《落花生》中把花生和桃子、石榴等进行对比;《桂花雨》中把故乡的桂花和杭州的桂花对比;《珍珠鸟》中把大珍珠鸟的“胆小”与小珍珠鸟的“与人亲近”的前后对比,突出了事物形象,令人受到启发。
(2)通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的方式理解重点句子,从而把握住文章的中心意思。
理解课文内容,朗读和背诵课文。
(3)练习写作。
能够抓住事物特点,抒发自己的感情。
1 白鹭2 落花生3 桂花雨4 珍珠鸟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习作我的心爱之物语文园地一第二单元单元说明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这个主题编排的。
主要由《搭石》《将相和》《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三篇课文组成。
目的有两个。
一是指导学生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二是培养学生学习本单元用事件突出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2.本单元重点:(1)通过具体事件突出人物的特点。
本单元的三篇文章都是通过具体事件突出人物特点的。
用事件来体现人物特点,能使人物特点更鲜明。
如《将相和》一文中,通过“渑池之会”“完璧归赵”“负荆请罪”三件事,体现出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识大体、顾大局的特点。
《搭石》则通过搭石,赞美了朴素的民风。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则通过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介绍了比猎豹速度更快的事物,突出了这些事物“快”的特点。
教学设计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4.仿说句子:
今天我们学的这首儿歌每句都是先写——树木,再写——特点,我们能不能也用这种方法说一说其他树木或花朵呢?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仿照课文说句子。
如:柳树枝条像,银杏叶儿像,桃树花开,石榴开花像。
小结:森林王国树木多,棵棵小树是朋友,我们要爱护树木,保护环境,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
四、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柏、棉、杉、化、桂
2.书写要领:
柏:“木”的竖为垂露竖,“白”稍窄些。
棉:左窄右宽,“巾”略宽。
杉:右部三撇起笔在一条线上。
化:“乚”起笔在竖中线上,弯钩不宜长。
桂:右边两“土”横平直,间距均匀。
五、布置作业。
1.在田格本上把“柏、杉、桂、壮、化”各写四遍,并组两个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熟记课后练习中关于树木的谚语。
3.设计一条爱护树木的宣传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