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案 函数图像的对称变换

学案 函数图像的对称变换

学案  函数图像的对称变换
学案  函数图像的对称变换

学案7 函数图像的对称变换

一、课前准备: 【自主梳理】

1、(1)函数()y f x =-与()y f x =的图像关于 对称; (2)函数()y f x =-与()y f x =的图像关于 对称; (3)函数()y f x =--与()y f x =的图像关于 对称.

2、奇函数的图像关于 对称,偶函数图像关于 对称.

3、(1)若对于函数()y f x =定义域内的任意x 都有()()f a x f b x +=-,则()y f x =的图像关于直线 对称.

(2)若对于函数()y f x =定义域内的任意x 都有()2()f a x b f a x +=--,则()y f x =的图像关于点 对称.

4、对0a >且1a ≠,函数x

y a =和函数lo g a y x =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 5、要得到()y f x =的图像,可将()y f x =的图像在x 轴下方的部分以 为轴翻折到x 轴上方,其余部分不变.

6、要得到()y f x =的图像,可将()y f x =,[)0,x ∈+∞的部分作出,再利用偶函数的图像关于 的对称性,作出(),0x ∈-∞时的图像. 【自我检测】

2

3、函数x

y e =-的图象与函数 的图象关于坐标原点对称. 4、将函数1

()2

x f x +=的图象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得曲线C ,曲线C '与曲线C 关于直线y x

=对称,则C '的解析式为 .

5、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R ,则函数(1)y f x =-与(1)y f x =-的图像的关系为关 于 对称.

6、若函数()f x 对一切实数x 都有(2)(2)f x f x +=-,且方程()0f x =恰好有四个不同实根,求这些实根之和为 .

二、课堂活动: 【例1】填空题:

(1

(2)对于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有下列命题,其中正确的序号为 . ①若函数()f x 是奇函数,则(1)f x -的图象关于点(1,0)A 对称;②若对x R ∈,有

(1)(1)f x f x +=-,则()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1x =对称;③若函数(1)f x -的图象关

于直线1x =对称,则函数()f x 是偶函数;④函数(1)y f x =+与函数(1)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1x =对称.

(3)将曲线lg y x =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曲线C .如果曲线C '与C 关于原点对称,则曲线C '所对应的函数式是 .

(4)当1a >时,已知1x ,2x 分别是方程1x

x a +=-和lo g 1a x x +=-解,则12x x +的值

为 .

【例2】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1)12

lo g ()y x =-;(2)12x

y ??

=- ???;

(3)2log y x =;(4)21y x =-.

【例3】(1)将函数12

lo g y x =的图象沿x 轴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图象C ,图象C '与C 关

于原点对称,图象C ''与C '关于直线y x =对称,求C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 (2)已知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R ,并且满足(2)(2)f x f x +=-.

①证明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2x =对称;

②若()f x 又是偶函数,且[]0,2x ∈时,()21f x x =-,求[]4,0x ∈-时()f x 的表达式.

三、课后作业

1、函数3

(1)1y x =++的对称中心是 .

2、如果函数()y f x =的图象与函数32y x =-的图象关于坐标原点对称,则()f x = .

3、设()3

x a

f x +=,若要使()f 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则a = .

4、已知函数()sin 2c o s 2 ()f x a x x a R =+∈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方程为12

x π

=

,则

a =

5、已知函数2

()f x x b x c =-+,(0)3f =,且(1)(1)f x f x +=-,则()x

f b 与()x

f c 的大小关系为 . 6、函数321

x y x +=-

+在(),a -∞上单调递减,则实数a 的范围为 .

7、若函数()y f x =的图象过点()1,1,则(4)f x -的图象一定过点 . 8、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的图象关于点3

,04?

?

-

???成中心对称,对任意实数x 都有3()()02

f x f x ++

=且(1)1f -=,(0)2f =-,则(0)(1)(2)(2009)f f f f ++++= .

9、设函数2

()sin (

)2c o s

14

6

8

x

x

f x ππ

π=-

-+.

(1)求()f x 的最小正周期;

(2)若函数()y g x =与()y f x =的图像关于直线1x =对称,求当4

[0,]3x ∈时()y g x =的

最大值.

10、设曲线C 的方程是3

y x x =-,将C 沿x 轴、y 轴正方向分别平移t 、s (0)t ≠个单位长度后得到曲线1C . (1)写出曲线1C 的方程;

(2)证明曲线C 与1C 关于点(,)22t s

A 对称;

(3)如果曲线C 与1C 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证明:3

4

t

s t =-.

学案7 函数图像的对称变换

参考答案

【自我检测】

1.原点 2.x 轴 3.x

y e

-= 4.2lo g y x = 5.直线1x = 6.8

【例1】(1)必要不充分条件 (2)①③ (3)lg (1)2y x =--++ (4)1- 【例2】(1)作12

lo g y x =的图象关于y 轴的对称图形.

(2)作12x

y ??

= ???

的图象关于x 轴的对称图形.

(3)作2lo g y x =的图象及它关于y 轴的对称图形.

(4)作2

1y x =-的图形,并将x 轴下方的部分翻折到x 轴上方.(图略) 【例3】(1)21x y =--

(2)①证明:设()00,P x y 是函数()y f x =的图象上任意一点,则00()y f x =.

点P 关于直线2x =的对称点P '的坐标应为()004,x y -. ∵[][]00000(4)2(2)2(2)()f x f x f x f x y -=+-=--==. ∴点P '也在函数()y f x =的图象上. ∴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2x =对称.

②解析:由()21f x x =-,[]0,2x ∈及()f x 为偶函数,得()()21f x f x x =-=--,

[]2,0x ∈-;当[]2,4x ∈时,由()f x 图象关于2x =对称,用4x -代入()21f x x =-,

得()(4)()24127f x f x x x -==--=-+,[]2,4x ∈,再由()f x 为偶函数,

得()27f x x =+,[]4,2x ∈--.故[](]

27 , 4,2()21 , 2,0x x f x x x +∈--??=?--∈-??.

课后作业:

1.()1,1- 2.23x -- 3.0 4

.3

5.()()x

x

f b f c ≤ 6.(],1-∞- 7.()3,1 8.0

9.解:(1)()f x =sin

c o s

c o s

sin

c o s

4

6

4

6

4

x x x π

π

π

π

π

--

3in

c o s

2

4

2

4

x x π

π

-

in (

)4

3

x π

π

-

故()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T =

24

π

π

=8.

(2)在()y g x =的图象上任取一点(,())x g x ,它关于1x =的对称点(2,())x g x - . 由题设条件,点(2,())x g x -在()y f x =的图象上,从而

()(2)in [

(2)]4

3

g x f x x π

π

=-=

--

[

]2

4

3

x π

π

π

-

-

o s ()4

3x π

π

+

当304

x ≤≤

时,

23

43

3

x π

π

π

π≤

+

,因此()y g x =在区间4

[0,]3

上的最大值为

m

a

x

c o s 3

2

g π

==

10.解:(1)曲线1C 的方程为3

()()y x t x t s =---+;

(2)证明:在曲线C 上任意取一点111(,)B x y ,设222(,)B x y 是1B 关于点A 的对称点, 则有

12

12

,

2

2

2

2

x x t y y s ++==

,∴1212,x t x y s y =-=-代入曲线C 的方程,

得22,x y 的方程:3

222()()s y t x t x -=---

即3

222()()y x t x t s =---+,可知点222(,)B x y 在曲线1C 上. 反过来,同样证明,在曲线1C 上的点A 的对称点在曲线C 上. 因此,曲线C 与1C 关于点A 对称.

(3)证明:因为曲线C 与1C 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

∴方程组3

3

()()y x x

y x t x t s

?=-??=---+??有且仅有一组解, 消去y ,整理得223

33()0tx t x t t s -+--=,这个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且仅有一个根,

∴4

3

912()0t t t t s ?=---=,即得3

(44)0t t t s --=, 因为0t ≠,所以3

4

t

s t =-.

《函数对称性的解题方法归纳》

函数对称性的解题方法归纳 讲函数的对称性主要是讲奇偶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函数与反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前者是函数自身的性质,而后者是函数的变换问题。下文中我们均简称为函数的变换性。函数的对称性在近几年高考中屡见不鲜,对于解决其它问题也很有帮助,同时也是数学美的很好体现。现通过函数自身的对称性和不同函数之间的对称变换这两个方面来探讨函数对称性有关的性质。 1. 函数自身的对称性探究 设函数 )2()2(),()(x f x f x f +=-∞+-∞上满足在,)7()7(x f x f +=-,且在闭区间[0,7]上只有0)3()1(==f f (1)试判断函数)(x f y =的奇偶性; (2)试求方程0)(=x f 在闭区间[-2005,2005]上根的个数并证明你的结论。 分析:由)7()7(),2()2(x f x f x f x f +=-+=-可得:函数图象既关于x =2对称,又关于x =7对称,进而可得到周期性,然后再继续求解,而本题关键是要首先明确函数的对称性,因此,熟悉函数对称性是解决本题的第一步。 定理1 函数)(x f y =的图像关于直线x =a 对称的充要条件是)()(x a f x a f -=+即)2()(x a f x f -= 证明(略) 推论 函数)(x f y =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的充要条件是)()(x f x f -= 定理2 函数)(x f y =的图像关于点A (a ,b )对称的充要条件是 b x a f x f 2)2()(=-+ 证明(略) 推论 函数)(x f y =的图像关于原点O 对称的充要条件是0)()(=-+x f x f 偶函数、奇函数分别是定理1,定理2的特例。 定理3 ①若函数)(x f y =的图像同时关于点A (a ,c )和点B (b ,c )成中心对称(b a ≠),则)(x f y =是周期函数,且b a -2是其一个周期。

超经典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和对称变换总结

二次函数图象的几何变换 内容基本要求略高要求较高要求二次函数 1.能根据实际情境了解二次函数 的意义; 2.会利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 图像; 1.能通过对实际问题中的情境分 析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能从函数图像上认识函数的性 质; 3.会确定图像的顶点、对称轴和 开口方向; 4.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求出二 次方程的近似解; 1.能用二次函数 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 2.能解决二次函 数与其他知识结 合的有关问题; (1)具体步骤: 先利用配方法把二次函数化成2 () y a x h k =-+的形式,确定其顶点(,) h k,然后做出二次函数 2 y ax =的图像,将抛物线2 y ax =平移,使其顶点平移到(,) h k.具体平移方法如图所示: (2)平移规律:在原有函数的基础上“左加右减”. 二、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变换 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一般有五种情况,可以用一般式或顶点式表达 1. 关于x轴对称 2 y ax bx c =++关于x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 y ax bx c =---; ()2 y a x h k =-+关于x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 y a x h k =---; 2. 关于y轴对称 2 y ax bx c =++关于y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 y ax bx c =-+; ()2 y a x h k =-+关于y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 y a x h k =++; 3. 关于原点对称 2 y ax bx c =++关于原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 y ax bx c =-+-; ()2 y a x h k =-+关于原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 y a x h k =-+-;

高中函数的图像变换

函数图象变换 一.平移变换(0,0>>k h ) 1.左右平移:“左+右-” (1)将函数()y f x =的图象 ,即可得()y f x h =+的图象; (2)将函数()y f x =的图象 ,即可得)(h x f y -=的图象; 2.上下平移:“上+下-” (1)将函数()y f x =的图象 ,即可得()y f x k =+的图象 (2)将函数()y f x =的图象 ,即可得k x f y -=)(的图象 例如:将函数x y 2log =的图象 即可得)2(log 2+=x y 的图象 将函数x y 2log =的图象 即可得2log 2+=x y 的图象 变式1:将函数x y 2log 2=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函数________________的图象. 变式2:将函数x y 3=的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函数23-=x y 的图象. 二.翻折变换 1.要得到函数|()|y f x =的图象,可将函数()y f x =的图象位于x 轴下方的关于x 轴对称翻折到 x 轴上方,其余部分不变(不保留x 轴下方的部分). 2.要得到函数(||)y f x =的图象,先作出()y f x =)0(≥x 的图象,再利用偶函数关于y 轴对称, 作出0>a A ) 1.将函数()y f x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原来的A 倍,即可得)(x Af y = 的图象.(1>A 时伸长,10<a 时缩短,10<

函数的对称性

函数的对称性 知识梳理 一、对称性的概念及常见函数的对称性 1、对称性的概念 ①函数轴对称:如果一个函数的图像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像能够完全重合,则称该函数具备对称性中的轴对称,该直线称为该函数的对称轴。 ②中心对称:如果一个函数的图像沿一个点旋转180度,所得的图像能与原函数图像完全重合,则称该函数具备对称性中的中心对称,该点称为该函数的对称中心。 2、常见函数的对称性(所有函数自变量可取有意义的所有值) ①常数函数;②一次函数;③二次函数;④反比例函数;⑤指数函数;⑥对数函数;⑦幂函数;⑧正弦函数; ⑨正弦型函数sin()y A x ω?=+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⑩余弦函数;⑾正切函数;⑿耐克函数; ⒁绝对值函数:这里主要说的是(||)y f x =和|()|y f x =两类。前者显然是偶函数,它会关于y 轴对称;后者是把x 轴下方的图像对称到x 轴的上方,是否仍然具备对称性,这也没有一定的结论,例如|ln |y x =就没有对称性,而|sin |y x =却仍然是轴对称。 ⒂形如(0,)ax b y c ad bc cx d +=≠≠+的图像是双曲线,其两渐近线分别直线d x c =- (由分母为零确定)和直线a y c =(由分子、分母中x 的系数确定),对称中心是点(,)d a c c -。 二、抽象函数的对称性 【此类问题涉及到了函数图象的两种对称性,一种是同一函数自身的对称性,我们称其为自对称;另一种是两个函数之间的对称性 ,我们称其为互对称。】 1、函数)(x f y =图象本身的对称性(自对称问题) (1)轴对称 ①)(x f y =的图象关于直线a x =对称 ?)()(x a f x a f -=+ ?)2()(x a f x f -= ?)2()(x a f x f +=-

函数图象的对称变换

课题:函数图像的对称变换(2课时) 学情分析:相对于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对称变换是学生的难点,对于具体函数,学生还有一定的思路,但结论性的结果,学生掌握的不是很好。 教学目标: (1) 通过具体实例的探讨与分析,得到一些对称变换的结论。 (2) 通过一定的应用,加强学生对对称变换结论的理解。 (3) 能数形结合解决想过题目。 教学过程: 欣赏图片,感受对称 一、师生共同分析讨论完成下列结论的形成。 1、(1)函数()y f x =-与()y f x =的图像关于 对称; (2)函数()y f x =-与()y f x =的图像关于 对称; (3)函数()y f x =--与()y f x =的图像关于 对称. 2、奇函数的图像关于 对称,偶函数图像关于 对称. 3、(1)若对于函数()y f x =定义域内的任意x 都有()()f a x f b x +=-,则 ()y f x =的图像关于直线 对称.

(2)若对于函数()y f x =定义域内的任意x 都有()2()f a x b f a x +=--,则()y f x =的图像关于点 对称. 4、对0a >且1a ≠,函数x y a =和函数log a y x =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 称. 5、要得到()y f x =的图像,可将()y f x =的图像在x 轴下方的部分以 为轴翻折到x 轴上方,其余部分不变. 6、要得到()y f x =的图像,可将()y f x =,[)0,x ∈+∞的部分作出,再利用偶函数的图像关于 的对称性,作出(),0x ∈-∞时的图像. 二、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分析点评 2 3、函数x y e =-的图象与函数 的图象关于坐标原点对称. 4、将函数1()2x f x +=的图象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得曲线C ,曲线C '与曲线C 关于直线y x =对称,则C '的解析式为 . 5、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R ,则函数(1)y f x =-与(1)y f x =-的图像的关系为关 于 对称. 6、若函数()f x 对一切实数x 都有(2)(2)f x f x +=-,且方程()0f x =恰好有四个不同实根,求这些实根之和为 . 二、典例教学 【例1】填空题: (1 (2)对于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有下列命题,其中正确的序号为 . ①若函数()f x 是奇函数,则(1)f x -的图象关于点(1,0)A 对称;②若对x R ∈,有

函数图像变换与旋转

函数图像变换与旋转 一.平移变换: 1.y=f (x )→y=f(x±a )(a>0) 原图像横向平移a 个单位(左+右-) 2.y=f (x )→y=f(x)±b(b>0) 原图像纵向平移b 个单位(上+下-) 3.若将函数y=f (x )的图像右移a ,上移b 个单位,得到函数y=f (x-a )+b 二.对称变换: 1.y=f (x )→y=f(-x) 原图像与新图像关于y 轴对称; 对比:若f=(-x )=f (x ) 则函数自身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 2.y=f (x )→y=-f(x) 原图像与新图像关于x 轴对称; 3.y=f (x )→y=-f(-x) 原图像与新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对比:若f (-x )=-f (x )则函数自身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4.y=f (x )→y=f -1 (x )原图像与新图像关于直线y=x 对称; 5.y=f (x )→y=f -1(-x )原图像与新图像关于直线y=-x 对称; 6.y=f (x )→y=f(2a-x )原图像与新图像关于直线x=a 对称; 7.y=f (x )→y=2b-f (x )原图像与新图像关于直线y=b 对称; 8.y=f (x )→y=2b-f (2a-x )原图像与新图像关于点(a ,b )对称; 三.翻折变换: 1.y=f (x )→y=f(|x|)的图像在y 轴右侧(x>0)的部分与y=f (x )的图像相同,在y 轴的左侧部分与其右侧部分关于y 轴对称; 2.y=f (x )→y=|f(x)|的图像在x 轴上方部分与y=f (x )的图像相同,其他部分图像为y=f (x )图像下方部分关于x 轴的对称图像; 3.y=f (x )→y=f(|x+a|)变换步骤: 法1:先平移|a|个单位(左+右-)保留直线x=a 右边图像,后去掉直线x=a 左边图像并作关于直线x=a 对称图像y=f (x )→y=f(x+a )→y=f(|x+a|) 法2:先保留y 轴右边图像,去掉y 轴左边图像,并作关于y 轴对称图像,后平移|a|个单位(左+右-)y=f (x )→y=f(|x|)→y=f(|x+a|) 四.伸缩变换: 1.y=f (x )→y=af(x)(a>0)原图像上所有点的纵坐标变为原来的a 倍,横坐标不变; 2.y=f (x )→y=f(ax)(a>0)原图像上所有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1a ,纵坐标不变;

北京--正弦函数图象的对称性(檀晋轩)CASIO

课题: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五)——正弦函数图象的对称性 教材: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科书(必修)第一册(下) 授课教师: 北京市第十九中学 檀晋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正弦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及其代数表示形式,理解诱导公式x x sin )sin(=-π(∈x R )与x x sin )2sin(-=-π(∈x R )的几何意义,体会正弦函数的对称性. 2.在探究过程中渗透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以及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具体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利用信息技术研究并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之间合作与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正弦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及其代数表示形式. 【教学难点】 用等式表示正弦函数图象关于直线2π= x 对称和关于点)0,(π对称.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 【教学手段】 计算机、图形计算器(学生人手一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展示生活实例 对称在自然界中有着丰富多彩的显现,各种对称图案、对称符号也都十分普遍(见下图).

2.复习对称概念 初中我们已经学习过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 轴对称图形——将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 中心对称图形——将图形绕一个点旋转180°,所得图形与原图形重合. 3.作图观察 请同学们用图形计算器画出正弦函数的图象 (见右图),仔细观察正弦曲线是否是对称图形? 是轴对称图形还是中心对称图形? 4.猜想图形性质 经过简单交流后,能够发现正弦曲线既是轴对 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并能够猜想出一部分对 称轴和对称中心.(教师点评并板书) 如何检验猜想是否正确? 我们知道, 诱导公式x x sin )sin(-=-(∈x R ),刻画了正弦曲线关于原点对称,而x x cos )cos(=-(∈x R ),刻画了余弦曲线关于y 轴对称. 从这两个特殊的例子中我们得到一些启发,如果我们能够用代数式表示所发现的对称性,就可以从代数上进行严格证明. 今天我们利用图形计算器来研究正弦函数图象的对称性.(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师生共同探讨正弦曲线的轴对称性质,第二阶段学生自主探索正弦曲线的中心对称性质. (一)对于正弦曲线轴对称性的研究 第一阶段,实例分析——对正弦曲线关于直线 2π=x 对称的研究. 1.直观探索——利用图形计算器的绘图功能进行 探索 请同学们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正弦曲线和直线 2 π=x 的图象,选择恰当窗口并充分利用画图功能对问题进行探索研究(见右图),在直线2 π=x 两侧正弦函数值有什么变化规律?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操作、观察、归纳、交流,最

函数图象变换的四种方式

函数图象变换的四种方 式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函数图象变换的四种方式 一,平移变换。 (1)水平平移: 要由函数y=f(x)的图象得到函数y=f(x+a)的图象,只要将f(x)的图象向左平移a个单位。 要由函数y=f(x)的图象得到函数y=f(x-a)的图象,只要将f(x)的图象向右平移a个单位。 (简记:左加右减,这里的a>0。) (2)上下平移: 要由函数y=f(x)的图象得到函数y=f(x)+a的图象,只要将f(x)的图象向上平移a个单位。 要由函数y=f(x)的图象得到函数y=f(x)-a的图象,只要将f(x)的图象向下平移a个单位。 (简记:上加下减,这里的a>0) 二,对称变换。 (1)y=f(x)与y=f(-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所以由f(x)的图象得到f(-x)的图象,只需将f(x)的图象以y轴为对称轴左右翻折就可得到f(-x)的图象。(简记:左右翻折) (2)y=f(x)与y=-f(x)的图象关于 x轴对称。 所以由f(x)的图象得到-f(x)的图象,只需将f(x)的图象以x轴为对称轴上下翻折就可得到-f(x)的图象。(简记:上下翻折) (3)y=f(x)与y=-f(-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所以由f(x)的图象得到-f-(x)的图象,只需将f(x)的图象以原点为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就可得到-f(-x)的图象。(简记:旋转180度) 三,翻折变换。 (1)如何由y=f(x)的图象得到y=f(|x|)的图象? 先画出函数y=f(x) y轴右侧的图象,再作出关于y轴对称的图形 (简记:右不动,左对称) (2)如何由y=f(x)的图象得到y=|f(x)|的图象? 先画出函数y=f(x)的图象,再将x轴下方的图象以x轴为对称轴翻折到x轴上方去。 (简记:上不动,下上翻) 四,伸缩变换。 (1)如何由函数y=f(x)的图象得到函数y=af(x)的图象?(a>0) 可将函数f(x)的图象上每个点的纵坐标变为原来的a倍,横坐标不改变,就可得到函数af(x)的图象。 (2)如何由函数y=f(x)的图象得到函数y=f(ax)的图象?(a>0) 可将函数f(x)的图象上每个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1/a倍,纵坐标不改变,就可得到函数f(ax)的图象。

函数图像变换(整理)

函数的图象变换 函数图象的基本变换:(1)平移;(2)对称;(3)伸缩。 由函数y = f (x)可得到如下函数的图象 1. 平移: (1)y = f (x + m) (m>0):把函数y =f (x)的图象向左平移m 的单位(如m<0则向右平移-m 个单位)。 (2)y = f (x) + m (m>0):把函数y =f (x)的图象向上平移m 的单位(如m<0则向下平移-m 个单位)。 2. 对称: ? 关于直线对称 (Ⅰ) (1)函数y = f (-x)与y = f (x)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2)函数y = -f (x)与y = f (x)的图象关于x 轴对称。 (3)函数y = f (2a -x)与y = f (x)的图象关于直线x = a 对称。 (4)函数y = 2b -f (x)与y = f (x)的图象关于直线y = b 对称。 (5)函数)x (f y 1-=与y = f (x)的图象关于直线y = x 对称。 (6)函数)x (f y 1--=-与y = f (x)的图象关于直线y = -x 对称。 (Ⅱ)(7)函数y = f (|x|)的图象则是将y = f (x)的y 轴右侧的图象保留,并将y =f (x) 右侧的图象沿y 轴翻折至左侧。(留正去负,正左翻(关于y 轴对称)); (8)函数y = |f (x)|的图象则是将y = f (x)在x 轴上侧的图象保留,并将y = f (x) 在x 轴下侧的图象沿x 轴翻折至上侧。(留正去负,负上翻;) 一般地:函数y = f (a+mx)与y = f (b -mx)的图象关于直线m 2a b x -=对称。 ? 关于点对称 (1) 函数y = - f (-x)与y = f (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2) 函数y = 2b -f (2a -x)与y = f (x)的图象关于点(a,b)对称。 3. 伸缩 (1) 函数y = f (mx) (m>0)的图象可将y = f (x)图象上各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缩小到原来的 m 1倍得到。(如果00)的图象可将y = f (x)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缩小到原来的m 1倍得到。(如果0

(完整word)高考专题函数对称性

函数对称性 一知识点精讲: I 函数)(x f y =图象本身的对称性(自身对称) 1、)()(x b f x a f -=+?)(x f y =图象关于直线2 2)()(b a x b x a x +=-++=对称 证明:函数)(x f y =图象上的任一点00(,)P x y (满足00()f x y =)关于直线a b x +=的对称点为 (Q a b +∴点Q 推论1推论2推论32、f ((Q a b +∴点Q 推论1推论2推论3II 1、y 2、y 345.函数证明:函数()y f a x =+图象上的任一点00(,)P x y (满足00()f a x y +=)关于直线2b a x -= 的对称点为00(,)Q b a x y --,Q 000[()]()f b b a x f a x y ---=+= ∴点Q 在函数()y f b x =-的图象上;反之函数()y f b x =-的图象上任一点关于直线2 b a x -= 的对称点也在函数()y f a x =+图象上.从而函数()y f a x =+与()y f b x =-的图象关于直线2 b a x -=对称. 推论1:函数)(x a f y +=与)(x a f y -=图象关于直线0=x 对称 推论2:函数)(x f y =与)2(x a f y -=图象关于直线a x =对称 推论3:函数)(x f y -=与)2(x a f y +=图象关于直线a x -=对称

6若函数)(x f y =的定义域为R ,则函数()y f a x =+与()y f b x =--的图象关于点( ,0)2 b a -对称. 证明:函数()y f a x =+图象上的任一点00(,)P x y (满足00()f a x y +=)关于点(,0)2 b a -的对称点为00(,)Q b a x y ---,Q 000[()]()f b b a x f a x y ----=-+=- ∴点Q 在函数()y f b x =--的图象上;反之函数()y f b x =--的图象上任一点关于点(,0)2 b a -的对称点也在函数()y f a x =+图象上.从而函数()y f a x =+与()y f b x =--的图象关于点(,0)2b a -对称. 二典例解析: 11x (log 2f 解析:)(x f -(log f 234 5 解析:的,故6、设y )2(x f =解析:)2(x f 是由2 1=x ,=x 7个实根之和为解析:)(x f y =的图象关于直线3=x 对称,故五个实根,有两对关于直线3=x 对称,它们的和为12,还有一个根就是3。故这5个实根之和为15,正确答案为15 8、设函数)(x f y =的定义域为R ,则下列命题中, ①若)(x f y =是偶函数,则)2(+=x f y 图象关于y 轴对称; ②若)2(+=x f y 是偶函数,则)(x f y =图象关于直线2=x 对称; ③若)2()2(x f x f -=-,则函数)(x f y =图象关于直线2=x 对称; ④)2(-=x f y 与)2(x f y -=图象关于直线2=x 对称, 其中正确命题序号为_______。 解析:①错)2(+=x f y 关于直线2-=x 对称,②对③错若)2()2(x f x f -=-,则函数)(x f y =图象关于直线0=x 对称;④对正确答案为②④

函数图像变换及应用

上节课知识检测 一、基本内容 1.利用描点法作函数图像 其基本步骤是列表、描点、连线,具体为: 2、会画基本函数图像(一次(两点想x 取0,,y 取0(或X 取1))、反比例(三点(x 取1/2、1,2)对称轴、对称中心)、二次(对称轴\顶点\开口)、幂(四点x 取0,1/2,1,2对称)、指数(三点x 取-1,0,1)、对数(三点Y-1,0,1)、对勾(两部分相等时X 值点)、三角(x 取五点;对称轴、对称中心)) 3.掌握画图像的基本方法:(1)描点法(2)图像变换法.平移、伸缩、翻折 (3)讨论分段法 (1)平移变换: y =f (x ) ――――――――――→a >0,右移a 个单位a <0,左移|a |个单位 y =f (x -a ); y =f (x ) ―――――――――→b >0,上移b 个单位b <0,下移|b |个单位 y =f (x )+b . (2)伸缩变换: y =f (x ) 1 011 1ωωωω <<>????????→,伸原的倍 ,短原的 长为来缩为来 y =f (ωx ); y =f (x ) ――――――――――――→A >1,伸为原来的A 倍0

函数图象的三种变换

. 函数图象的三种变换 函数的图象变换是高考中的考查热点之一,常见变换有以下3种: 一、平移变换 2,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x设f(x)例1 (1)y=f(x),y=f(x+1)和y=f(x-1)的图象,并观察三个函数图象的关系; (2)y=f(x),y=f(x)+1和y=f(x)-1的图象,并观察三个函数图象的关系.解(1)如图 (2)如图

点评观察图象得:y=f(x+1)的图象可由y=f(x)的图象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y=f(x-1)的图象可由y=f(x)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 y=f(x)+1的图象可由y=f(x)的图象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 y=f(x)-1的图象可由y=f(x)的图象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 小结:

二、对称变换的图象,并观察两个函数图)-xy=f(x+1,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y=f()和x例2设f(x)=象的关系.1的图象如图所示.=-x+x与y=f(-)+y解画出=f(x)=x1 由图象可得函数y=x+1与y=-x+1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点评函数y=f(x)的图象与y=f(-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函数y=f(x)的图象与y=-f(x)的图象关于x轴对称; 函数y=f(x)的图象与y=-f(-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三、翻折变换 例3 设f(x)=x+1,在不同的坐标系中画出y=f(x)和y=|f(x)|的图象,并观察两个函数1 / 6

. 图象的关系. 解y=f(x)的图象如图1所示,y=|f(x)|的图象如图2所 示. 点评要得到y=|f(x)|的图象,把y=f(x)的图象中x轴下方图象翻折到x轴上方,其余部分不变.例4 设f(x)=x+1,在不同的坐标系中画出y=f(x)和y=f(|x|)的图象,并观察两个函数图象的关系. 解如下图所 示. 点评要得到y=f(|x|)的图象,先把y=f(x)图象在y轴左方的部分去掉,然后把y轴右边的对称图象补到左方即可. 小结: 保留x轴上方图象y?f(x)????????y=|f(x)|. 将x轴下方图象翻折上去保留y轴右侧图象y?f(x)?????????y=f(|x|). 并作其关于y轴对称的图象如图:

一次函数图象的变换对称.doc

一次函数图象的变换——对称求一次函数图像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后的解析式是一类重要题型,同学们在做时经常做错,下面我介绍一种简便的方法:抓住对称点的坐标解决问题。 知识点: 1、与直线y=kx+b关于x轴对称的直线l,每个点与它的对应点都关于x轴对称,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设l上任一点的坐标为(x,y),则(x, -y)应当在直线y=kx+b上,于是有-y=kx+b,即l:y=-kx-b。 2、与直线y=kx+b关于y轴对称的直线l,每个点与它的对应点都关于y轴对称,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设l上任一点的坐标为(x,y),则(-x, y)应当在直线y=kx+b上,于是有y=-kx+b,即l:y=-kx+b。下面我们通过例题的讲解来反馈知识的应用: 例:已知直线y=2x+6.分别求与直线y=2x+6关于x轴,y轴和直线x=5对称的直线l的解析式。 分析:关于x轴对称时,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y轴对称时,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某条直线(垂直坐标轴)对称时,则相关点 解:1、关于x轴对称 设点(x , y )在直线l上,则点(x , -y )在直线y=2x+6上。 即:-y=2x+6 y=-2x-6 所以关于x轴对称的直线l的解析式为:y=-2x-6. 关于直线对称。 2、关于y轴对称 设点(x,y)在直线l上,则点(-x,y)在直线y=2x+6上。 即:y=2(-x) +6 y=-2x+6 所以关于y轴对称的直线l的解析式为:y=-2x+6.

3、关于直线x=5对称(作图) 由图可知:AB=BC则C点横坐标:-x+5+5=-x+10 所以点C (-x+10, y) 设点(x,y)在直线l上, 则点(-x+10, y)在直线y=2x+6上。 即:y=2(-x+10)+6 y=-2x+26 所以关于直线x=5对称的直线l的解析式为:y=-2x+26. 总结:根据对称求直线的解析式关键在找对称的坐标点。 关于x轴对称,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y轴对称,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某条直线(垂直对称轴)对称,可见例题 中分析的方法去求对称点。 练习:1、和直线y=5x-3关于y轴对称的直线解析式为,和直线y=-x-2关于x轴对称的直线解析式为。 2、已知直线y=kx+b与直线y= -2x+8关于y轴对称, 求k、b的值。 答案:1、y=-5x-3;y=x+2 分析:设点(x,y)在直线上,则点(-x,y)在关于y轴对称的直线y=5x-3上,所以直线为y=-5x-3;设点(x,y)在直线上,则点(x,-y)在

函数图像的四种变换形式

函数图像的四种变换 1.平移变换 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 ( ) (a x f y x f y+ = ?→ ? =沿x轴左移a个单位; ) ( ) (a x f y x f y- = ?→ ? =沿x轴右移a个单位; a x f y x f y+ = ?→ ? =) ( ) (沿y轴上移a个单位; a x f y x f y- = ?→ ? =) ( ) (沿y轴下移a个单位。 2.对称变换 同一个函数求对称轴或对称中心,则求中点或中心。 两个函数求对称轴或对称中心,则求交点。 (1)对称变换 ①函数) (x f y=与函数) (x f y- =的图像关于直线x=0(y轴)对称。 ②函数) (x f y=与函数) (x f y- =的图像关于直线y=0(x轴)对称。 ③函数) (a x f y+ =与) (x b f y- =的图像关于直线 2a b x - =对称 (2)中心对称 ①函数) (x f y=与函数) (x f y- - =的图像关于坐标原点对称 ②函数) (x f y=与函数) 2( 2x a f y b- = -的图像关于点(a,b)对称。 3伸缩变换 (1)) (x af y=的图像,可以将) (x f y=的图像纵坐标伸长(a>1)或缩短(a<1)到原来的a倍,横坐标不变。 (2)) (ax f y=(a>0)的图像,可以将) (x f y=的横坐标伸长(01)到原来的1/a倍,纵坐标不变。

4.翻折变换 (1)形如)(x f y =,将函数)(x f 的图像在x 轴下方的部分翻到x 轴上方,去掉原来x 轴下方的部分,保留原来在x 轴上方的部分。 (2)形如)(y x f =,将函数)(x f 在y 轴右边的部分沿y 轴翻到y 轴左边并替代原来y 轴左边部分,并保留)(x f y 轴左边部分,为)(y x f =的图像。 习题:①做出32y 2++=)(x 的图像 ②做出3+=x y 的图像

三角函数图象的对称性

三角函数图象的对称性质及其应用 观察三角函数的图象,不难发现它们都具有对称性 ,虽然历届高考中关于三角函数图象的对称性问题屡有涉及,但教材中却是一个盲点。为此,本文谈谈三角函数图象的对称性质及其应用。 一、正弦曲线和余弦曲线都是轴对称图形 性质1、函数)sin(?ω+=x A y 和)cos(?ω+=x A y 的图象关于过最值点且垂直于x 轴的直线分别成轴对称图形; )sin(?ω+=x A y 对称轴方程的求法是:令1)sin(±=+?ωx ,得 2ππ?ω+=+k x )(Z k ∈,则ω ?π22)12(-+= k x ,所以函数)sin(?ω+=x A y 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为ω?π22)12(-+=k x ; )cos(?ω+=x A y 对称轴方程的求法是:令1)cos(±=+?ωx ,得π?ωk x =+)(Z k ∈,则ω?π-= k x ,所以函数)cos(?ω+=x A y 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为ω?π-=k x 。 例1、函数)62sin(3π+ =x y 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方程是( ) (A )0=x (B )32π=x (C )6π-=x (D )3π=x 解:由性质1知,令1)62sin(3±=+ πx 得262πππ+=+k x )(Z k ∈,即62ππ+=k x )(Z k ∈,取1=k 时,3 2π=x ,故选(B )。 例2、函数)3 3cos(21)(π+=x x f 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是 解:由性质1知, 令1)33cos(±=+ πx 得ππk x =+33)(Z k ∈,即93ππ-=k x )(Z k ∈,所以)3 3cos()(π+=x x f 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是9 3ππ-=k x )(Z k ∈。 二、正弦曲线和余弦曲线都是中心对称图形 性质2、函数)sin(?ω+=x A y 和)cos(?ω+=x A y 的图象关于其与x 轴的交点分别成中心对称图形; )sin(?ω+=x A y 的对称中心求法是:令0)sin(=+?ωx ,得

函数图像的三种变换

函数图像的三种变换 函数在中学数学及大学数学中都是极其重要的内容,函数思想是解决函数问题的理论源泉; 函数的性质是解决函数问题的基础,而函数的图象则是函数性质的具体的直观的反应。在高中阶段函数图象的变化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 、平移变换 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表现在函数图象的形状不变,只是函数图象的相对位置在变化,其平移方式可分为以下两种: 1、 沿水平方向左右平行移动 比如函数)(x f y =与函数)0)((>-=a a x f y ,由于两函数的对应法则相同,x a x 与-取值范围一样,函数的值域一样。以上三条决定了函数的形状相同,只是函数的图象在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置不同,如何将函数)(x f y =的图象水平移动才能得到函数)0)((>-=a a x f y 的图象呢?因为对于函数)(x f y =上的任意一点(11,y x ),在)(a x f y -=上对应的点为),(11y a x +,因此若将)(x f y =沿水平方向向右平移a 个单位即可得到)0)((>-=a a x f y 的图象。同样,将)(x f y =沿水平方向向左平移a 个单位即可得到)0)((>+=a a x f y 的图象。 2、沿竖直方向上下平行移动 比如函数)(x f y =与函数)0()(>+=b b x f y ,由于函数)(x f y =函数)0)((>=-b x f b y 中函数y 与b y -的对应法则相同,定义域和值域一样,因此两函数形状相同,如何将函数)(x f y =的图象上下移动得到函数)(x f b y =-的图象呢?因为对于函数)(x f y =上的任意一点(11,y x ),在)0)((>=-b x f b y 上对应的点为),(11b y x +,因此若将)(x f y =沿竖直方向向上平移a 个单位即可得到)0)((>=-b x f b y 的图象。同样,将)(x f y =沿竖直方向向下平移a 个单位即可得到)0)((>=+b x f b y 的图象。 函数图象的平移变化可以概括地总结为: (1)函数)(x f y =的图象变为)0,0)((>>-=-b a a x f b y 且的图象,只要将)(x f y =的图象沿水平方向向右平移a 个单位,然后再沿竖直方向向上平移b 个单位即可。 (2)函数)(x f y =的图象变为)0,0)((>>+=+b a a x f b y 且的图象,只要将)(x f y =的图象沿水平方向向左平移a 个单位,然后再沿竖直方向向下平移b 个单位即可。 (3)函数)(x f y =的图象变为)0,0)((>>+=-b a a x f b y 且的图象,只要将)(x f y =的图象沿水平方向向左平移a 个单位,然后再沿竖直方向向上平移b 个单位即可。 (4)函数)(x f y =的图象变为)0,0)((>>-=+b a a x f b y 且的图象,只要将)(x f y =的图象沿水平方向向右平移a 个单位,然后再沿竖直方向向下平移b 个单位即可。 函数图象的平移的实质是有变量本身变化情况所决定的。 3、例题讲解 例1. 为了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把函数的图象上所有的点( ) A. 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 B. 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 C. 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 D. 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 分析 把函数 x y 2=的图象向右平移3个单位,然后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就得到函数123-=-x y 的图象。 故,本题选A 例2 把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1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后,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是( ). (A ) (B ) (C ) (D ) 分析 把已知函数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 即把其中自变量换成,得.

函数对称性

函数对称性 一 知识点 I 函数图象本身的对称性(自身对称) 若,则具有周期性;若,则具有对称性:“内同表示周期性,内反表示对称性”。 1、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推论1: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推论2、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推论3、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2、的图象关于点对称 推论1、的图象关于点对称 推论2、的图象关于点对称 推论3、的图象关于点对称 II 两个函数的图象对称性(相互对称)(利用解析几何中的对称曲线轨迹方程理解) 1、与图象关于Y轴对称 2、与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函数 3、函数与图象关于X轴对称 4、函数与其反函数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5.函数与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推论1:函数与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推论2:函数与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推论3:函数与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二典例解析: 1、定义在实数集上的奇函数恒满足,且时, ,则________。 2、已知函数满足,则图象关于__________对称。 3、函数与函数的图象关于关于__________对称。 4、设函数的定义域为R,且满足,则的图象关于__________对称。 5、设函数的定义域为R,且满足,则的图象关于__________对称。 6、设的定义域为R,且对任意,有,则关于__________对称,图象关于

__________对称,。 7、已知函数对一切实数x满足,且方程有5个实根,则这5个实根之和为() A、5 B、10 C、15 D、18 8、设函数的定义域为R,则下列命题中,①若是偶函数,则图象关于y 轴对称;②若是偶函数,则图象关于直线对称;③若,则函数图象关于直线对称;④与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其中正确命题序号为_______。

(完整版)高中数学中的函数图象变换及练习题

高中数学中的函数图象变换及练习题 ①平移变换: Ⅰ、水平平移:函数()y f x a =+的图像可以把函数()y f x =的图像沿x 轴方向向左 (0)a >或向右(0)a <平移||a 个单位即可得到; 1)y =f (x )h 左移→y =f (x +h);2)y =f (x ) h 右移→y =f (x -h); Ⅱ、竖直平移:函数()y f x a =+的图像可以把函数()y f x =的图像沿x 轴方向向上 (0)a >或向下(0)a <平移||a 个单位即可得到; 1)y =f (x ) h 上移→y =f (x )+h ;2)y =f (x ) h 下移→y =f (x )-h 。 ②对称变换: Ⅰ、函数()y f x =-的图像可以将函数()y f x =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即可得到; y =f (x ) 轴 y →y =f (-x ) Ⅱ、函数()y f x =-的图像可以将函数()y f x =的图像关于x 轴对称即可得到; y =f (x ) 轴 x →y = -f (x ) Ⅲ、函数()y f x =--的图像可以将函数()y f x =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即可得到; y =f (x ) 原点 →y = -f (-x ) Ⅳ、函数)(y f x =的图像可以将函数()y f x =的图像关于直线y x =对称得到。 y =f (x ) x y =→直线x =f (y ) Ⅴ、函数)2(x a f y -=的图像可以将函数()y f x =的图像关于直线a x =对称即可得到 ③翻折变换: Ⅰ、函数|()|y f x =的图像可以将函数()y f x =的图像的x 轴下方部分沿x 轴翻折到x 轴上方,去掉原x 轴下方部分,并保留()y f x =的x 轴上方部分即可得到; Ⅱ、函数(||)y f x =的图像可以将函数()y f x =的图像右边沿y 轴翻折到y 轴左边替代原 y 轴左边部分并保留()y f x =在y 轴右边部分即可得到 ④伸缩变换: Ⅰ、函数()y af x =(0)a >的图像可以将函数()y f x =的图像中的每一点横坐标不变纵坐 标伸长(1)a >或压缩(01a <<)为原来的a 倍得到;y =f (x )a y ?→y =af (x ) Ⅱ、函数()y f ax =(0)a >的图像可以将函数()y f x =的图像中的每一点纵坐标不变横坐 标伸长(1)a >或压缩(01a <<)为原来的1 a 倍得到。f (x )y =f (x )a x ?→y =f (ax ) 1.画出下列函数的图像 (1))(log 2 1x y -= (2)x y )2 1(-= (3)x y 2log = (4)12-=x y (5)要得到)3lg(x y -=的图像,只需作x y lg =关于_____轴对称的图像,再向____平移 3个单位而得到。 (6)当1>a 时,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x a y -=与x y a log =的图像(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