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弯板及火工矫正工艺
- 格式:ppt
- 大小:431.00 KB
- 文档页数:48
火焰矫正工艺1. 火焰矫正基本参数1.1 火焰选择火焰矫正一般采用的是氧—乙炔比为 1.1~1.2的中性焰或氧—乙炔比不大于1.25的氧化焰,为防渗碳等不良影响,尽量避免使用碳化焰。
1.2 加热温度及冷却介质火焰矫正的加热温度可分为低温(500~600oC)、中温(600~700o C)、高温(700~850o C)。
进行低温矫正时,可用水直接冷却;中温矫正时,用水或在空气中冷却;高温矫正时,在空气中冷却。
钢材矫形加热温度不允许超过850o C,严禁过热。
钢材表面的颜色与加热温度的关系见下表:2. 火焰加热方法2.1 点状加热法加热区域为一定直径的圆状点形。
按工件变形情况可采用一点或多点加热,圆点直径一般为30mm左右,加热点距离为50--100mm。
2.2 线状加热法加热时火焰沿直线方向移动,同时在宽度方向上作一定的横向摆动;一般加热宽度为20—90mm,板厚小时取窄一些。
2.3 三角形加热法加热区域为三角形,根据变形量的大小,确定三角形的形状和面积。
3. 火焰矫正的工艺过程3.1 正确的测量变形值,并在其部位划好记号。
3.2 根据具体变形情况和加热区域来选择火焰矫正的操作方法(点状、线状、三角、梯形、矩形等),确定是否需加支撑、重铊、千斤顶等工具,估计需几把烤具同时进行等。
3.3 火焰矫正过程要分几次(批)进行。
首次(批)加热区的数量要小于预计的总数。
每次加热后必须冷却至室温,测量变形大小,再确定下次(批)加热区的位置和数量。
4 火焰矫正的注意事项4.1 火焰矫正的效果如何主要有三个因素:加热位置、加热温度、加热区的形状。
)4.2 加热温度不宜过高甚至烧化金属。
矫正时要随时注意观察金属的颜色,当达到要求温度时要立刻将火焰抬高或移开。
4.3 火焰矫正时,不允许在300oC~500o C时锤击,主梁腹板、上下盖板尽量避免火焰加热后正锤打方法矫正变形。
4.4 火焰矫正加热区应远离梁中心和在主梁的最大应力截面处(如焊缝区域等)。
船体火工矫正原则工艺1. 火工矫正的作用原理船体结构的火工矫正,就是利用金属局部受热后,所引起的新的变形去矫正原先的变形。
而非始4)利用刚性约束能加大热塑变形量的原理进行矫正。
如果取水冷却的火工矫正办法,让周围的金属尽量保持冷却以提高周围约束的刚性,从而增大矫正效果;5)利用预应力进行矫正。
如果用辅助工夹具等,以使冷金属区域预先有一个附加的应力压缩加热区金属,促使压缩应力提早达到屈服点,而加快热塑变形以增大矫正效果。
2.2 加热方法方 法优缺点、适用范围线状加热法加热线宽度一般为钢板厚度的0.5~2倍,矫正质量好、效率高,适用于矫正板架、变形“瘦马”变形,板架的起伏波浪变形等.点状加热法各点直径一般不小于15mm,变形量越大,点与点距离越小,一般为50~100mm,加热参数易掌握、但速度慢、工效低.三角形加热法适用于矫正较大构件的弯曲变形.2.3 按冷却方法划分方 法优点、适用范围常规矫正法(空冷法)用于矫正各种钢结构。
水火矫正法用于矫正低碳钢等。
2.4 火工矫正参数1)火工矫正参数包括火焰性质、火焰功率、加热温度、加热区规格、火焰至工件表面距离;火焰一般采用氧-乙炔焰。
2)钢板四边波浪变形时,加热长度一般为板宽的1/2~1/3,加热距离视变形越大,距离越近,一般50~200mm。
矫正厚钢板弯曲变形时,加热深度不超过板厚的1/3。
3)加热点至工件表面的距离应以能获得最高的热效率为宜。
水火矫正厚度为5~6mm 钢板时,水火间距离为约25~30mm。
4)低碳钢火焰矫正时,常采用600°C~800°C的加热温度,一般不超过850°C。
一般凭钢材的颜色判断加热温度,见下表:颜色温度(°C)深褐红色 550~580褐红色 580~650暗樱红色 650~730深樱红色 730~770樱红色 770~800淡樱红色 800~830亮樱红色 830~900橘黄色 900~1050暗黄色 1050~11503. 火工矫正的时机、范围及处理方法4. 火工矫正的工艺要求4.1矫正前工作状态的要求。
火工矫正工艺标准1、火工矫正就是通过火焰加热作用,使钢材较段短部分的纤维伸长;或使较长部分的纤维缩短,最后迫使钢材反变形,以使构件达到平直及一定几何形状要求,并符合技术标准的工艺方法。
2、火工矫正的原理是利用钢材的塑性、热胀冷缩的特性,以外力或内应力作用迫使钢材的反变形,消除钢材的弯曲、翘曲、凹凸不平等缺陷,以达到矫正之目的。
3、火工矫正的主要形式有:校直:消除材料或构件的弯曲;校平:消除材料或构件的翘曲或凹凸不平;矫形:对构件的一定几何形状进行整形。
4、火工矫正常用的加热方法有点状加热、线状加热和三角形加热三种。
点状加热根据结构特点和变形情况,可加热一点或数点。
线状加热时,火焰沿直线移动或同时在宽度方向作横向摆动,宽度一般约为钢材厚度的0.5~2倍,多用于变形较大或钢性较大的结构。
三角形加热的收缩量较大,常用于矫正厚度较大、钢性较强的构件的弯曲变形。
在十字柱的矫正中常用的是三角形加热和线状加热。
5、温度控制:低碳钢和普通低合金钢的热矫正加热温度一般为600~900℃,800~900℃是热塑性变形的理想温度,但不得1超过900℃。
如加热温度再高,会使钢材内部组织发生变化,晶粒长大,材质变差。
普通低合金结构钢在加热矫正后应缓慢冷却,严禁使用水冷。
具体温度的控制通过钢材表面呈现的颜色来判断。
详见表1:6、火焰矫正用工具。
火焰矫正用烤枪的技术性能,见表2。
7、三种火焰的最高温度。
射吸式焊矩利用氧气和丙烯混合气体点燃后燃烧产生火焰,调节氧和丙烯的混合比例,可以获得三种不同性质的火焰。
此三种火焰氧、丙烯体积比和可达最高温度见表3。
表1温度与颜色对比表表2 烤枪的技术性能2表3 三种火焰氧丙烯体积比和可达最高温度碳化焰因丙烯没有完全燃烧,易使钢材碳化,特别对熔化的钢材有加入碳质的作用,因此火焰矫正时应尽量避免采用。
对于变形较大部位的矫正,要求加热深度大于5mm,那么就需要较慢的加热速度,此时宜用中心焰矫正较为适当。
火工校正工艺.docx火工校正主要是用来消除钢板扎制、热切割、焊接产生的残余应力和变形。
在焊接钢结构制造中最主要是用来对焊接变形的校正。
2 火工校正的原理火焰矫正是利用金属热胀冷缩的物理特性,采用火焰局部加热金属,热膨胀部分受周围冷金属的制约,不能自由变形,而产生压塑性变形,冷却后压塑性变形残留下来,引起局部收缩,即在被加热处产生积聚力,使金属构件变形获得矫正。
3 焊接变形的种类3.1 纵向收缩变形构件焊后在焊缝方向产生收缩。
焊接结构焊后出现的收缩变形是难以修复的,必须在构件下料时加放余量。
3.2 横向收缩变形构件焊后在焊缝横向产生收缩。
焊接结构焊后出现的收缩变形是难以修复的,必须在构件下料时加放余量。
3.3 角变形构件焊后,构件的平面围绕焊缝发生的角位移。
主要是由于焊缝截面形状不对称,或施焊层次不合理致使焊缝在厚度方向上横向缩量不一致引起的。
3.4 波浪变形薄板焊后易产生这种失稳变形,形状呈波浪状。
产生原因是由于焊缝的纵向和横向收缩在拘束度较小结构部位造成较大的压应力而引起的变形,或由几个互相平行的角焊缝横向收缩产生的角变形而引起的组合变形,或由上述两种原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变形。
3.5 弯曲变形构件焊后发生弯曲。
弯曲变形是由纵向收缩引起和或横向收缩引起。
3.6 扭曲变形焊后沿构件的长度出现螺旋形变形,这种变形是由于装配不良,施焊顺序不合理,致使焊缝纵向和横向收缩没有一定规律而引起的变形。
4 火焰加热对材料性能的影响w(C)小于0.25%的低碳钢,在通常火焰加热、冷却(包括水冷)时,不易获得马氏体组织,仍保持钢材原来组织,即铁素体加珠光体,因此这种钢火焰矫正加热、冷却对力学性能影响不大。
低合金钢采用火焰局部加热空冷对力学性能无显著影响、且疲劳试验对刚度也没有影响。
但如冷却速度过快也能出现低碳马氏体组织,影响力学性能。
所以火焰矫正应控制加热温度和冷却速度。
船体火工矫正工艺1总则1.1本工艺适用于修船中焊接过程所产生的应力与变形,或由于海损局部变形;而无须进行挖补修理时可采用火矫正的方法进行修复。
1.2火工矫正即对钢板及构件进行局部加热,对弯曲或凹凸变形的部位的有限区域进行加热与冷却,产生收缩来调整构件的平直度及光顺度。
1.3本工艺也适用于造船中部件的合拢及分段合拢中的分段矫正及船台合拢后的局部矫正工作。
2火工矫正常用基本方法及技术要求。
2.1长条形加热法。
2.1.1用于钢板变形区,用氧乙快作直线或曲线形状的加热带,施于骨架背面或骨架背面的两侧。
2.1.2对于厚度大于6mml^上的钢板加热带要尽量靠近骨架。
2.1.3加热温度常用70cH 8OOC,最高85OC。
对板厚2〜4mm薄板,加热温度不大于700 c为宜。
2.1.4长条也可烧成口字形或〜〜形。
根据变形部位及变形特点灵活掌握。
2.2短条形加热法。
2.2.1加热线施于变形凸起的一面。
2.2.2加热温度常用708 803,最高85OC。
对板厚2〜4mm薄板,加热温度不大于700 c为宜。
2.2.3矫正变形时由近骨架处问中部变形大处移动,加热温度则由外向里渐增。
2.2.4矫正焊缝变形时,宜成交角以改善应力分布、a =35°〜40°。
2.2.5适用于板厚为2〜6mmiW板及T型构件。
2.3楔形加热法。
2.3.1适用于T型构件I型构件及其它型材的弯曲变形。
也适用矫正分段自由边缘的变形。
2.3.2加热区域的尺寸:hw (1/2 〜2/3)H a =30°2.3.3加热顺序:由两端向中间进行。
楔形加热的起点应从尖角开始。
2.3.4 加热要充分,保证使整个厚度烧透。
加热温度:常为 以免造成平面内的弯曲。
2.3.5 第二次加热需待第一次冷却后进行。
2.3.6矫正较大的变形时,可用锤击或兼施外加压力。
3修造船中常用的几种典型矫正工艺。
3.1 T 型构件的矫正。
3.1.1 对各种^^接后T 型材的弯曲变形采用矫正方法: a.面板凹入纵向弯曲。
火工矫正工艺1.范围本工艺规定了火工矫正工艺的准备工作、工艺要求、矫正后的检查。
本工艺适用于低碳钢、低合金钢材料的板架、T型构件的矫正。
2.矫正前的准备2.1 焊接成的T型、I型构件和基座等的矫正工作应在其上船安装之前进行;2.2 分段(刚性不足者除外)或总段的变形,应在离胎架前进行矫正。
矫正前,其内部结构的装配和焊接工作必须全部完成;2.3 仅作定位焊或尚未施行封底焊的结构,不得进行火工矫正;2.4 矫正刚性不足的单个结构时,必须注意作临时性加强;2.5 矫正前,要考虑工件原来的加工状态。
冷加工板内部存在压应力。
矫正冷加工板时的收缩量一般小于热加工板;2.6 当工作环境气温低于-10o C时应停止矫正操作;在夏日进行的矫正时,应考虑到日照对变形的影响。
3.一般要求3.1 火焰矫正时,通常采用中性焰,如果加热深度要求小时,可用氧化焰。
3.2 火焰矫正的加热方法及适用范围见表1:表1 火焰矫正的加热方法及适用范围3.3 根据结构材料性能、变形情况及技术要求,选择合理的矫正方案和矫正参数。
不宜在结构上形成很大的封闭式加热圈(如“井”字型、“回”字型和“目”字型);3.4 为了避免因局部加热而引起立体分段或全船的总变形,矫正操作应尽可能对称于船体中线面和剖面中轴同时进行;在高度方向上则应自上而下进行;3.5 在矫正几幅毗邻并列的变形时,应间隔一幅(俗称“跳格”)进行。
这样,间隔幅度内的3.6 在矫正具有开孔或自由边缘的板架结构时,应先矫正板架的变形,后矫正开孔或自由边缘的变形;3.7当矫正厚板的加热速度较慢时,应不断摆动加热嘴,变动火焰位置,同时氧气压力不宜太高;3.8当矫正厚度小于5mm的薄板时,若需敲击,则应用木槌,且用力不能过猛;3.9在焊缝上不可直接加热和进行敲击。
在焊缝热影响区(距焊缝约30~50mm范围内),应尽量避免敲击。
若必须敲击时,应在焊缝位置垫以带槽平锤;3.10矫正时,用锤敲击的速度应随温度的减低而减缓,敲击位置也逐渐由加热区的外援移至中心。
火工矫正原则工艺标准1. 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船体火工矫正的原理和基本方法、矫正加热方法、矫正冷却方法、船舶建造过程中典型特征的火工矫正方法。
1.2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在建的所有船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CB/T4000-2005《中国造船质量标准》3. 术语和定义无4. 工作原理火工矫正时利用金属局部加热,出现加热区域受到周围冷金属的限制而无法自由膨胀产生塑性变形,在冷却过程中又引起收缩变形,从而消去原有的变形。
5. 基本要求5.1 加热温度的选择(附录表2 高强度钢火工矫正温度)。
5.2 加热温度的确定可使用温度计检测和肉眼判断相结合的方法(附录表1温度与火色)。
5.3 焊接成的T型、工型、肋板、围壁板和各种基座等的矫正工作应在其安装前进行。
5.4 矫正工作必须在一个分段或总段内零部件的装配和焊接工作结束后进行。
以免因为焊接变形而再次矫正,钢板焊接的接头仅作定位焊或尚未施行封底焊出,不允许进行矫正。
5.5 拼板的对接边缘应预先进行矫正以利于装配。
5.6 在焊接热影响区域内(距离焊缝50mm范围内),原则上不允许进行加热矫正。
5.7 凡参加火工矫正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考试合格。
经有关部门认可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
6. 火工矫正常用方法6.1 按加热方法分表1常用的矫正加热方法方法 图 示描述圆点 加热 矫正 法1)一般用在板型结构变形区域。
如上层建筑围壁板、箱形梁、柱及圆管的弯曲变形。
带状加热矫正法1) 一般用在板架凸弯区域,加热区呈带状。
细分为以下四种:线状加热法,十字状加热法,格子状加热法,放射状加热法 2) 加热宽度一般为钢板厚度的4~5倍,矫正质量好、效率高,适用面广方法图示描述圆点加热矫正法1)一般用在板型结构变形区域。
如上层建筑围壁板、箱形梁、柱及圆管的弯曲变形。
三角形加热法1)又称楔形加热,其加热区域呈三角形.2)一般用于矫正焊接组件,如T型,I型,L型截面以及骨架分段的自由边缘的变形3)适用于矫正较大构件的弯曲变形6.2 按冷却方式分表2常用的矫正冷却方法方法适用范围常规矫正法(空冷法)用于矫正各种钢结构水冷矫正法一般用于薄板的矫正、低碳钢、高强度低合金钢等7. 船舶建造过程中的典型变形的火工矫正方法由于船体结构十分复杂,故产生的变形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根据其变形的特性,可以归纳为典型的几类。
船体水火矫正工艺水火矫正 900~600度隔一副配以夹具或锤击过烧,过热,骨架处背烧点状加热,线状加热,条状加热,楔形加热面板角弯曲变行,纵向弯曲变形,自由边,开口周边的失稳矫正,一、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船体矫正二、工艺内容船体焊接的变形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即使焊接以前采取了各种措施,往往仍难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因此,校正变形也就成为必要的工序了。
矫正变形的方法甚多,如辊压校正,锤击校正,水火矫正等。
目前,船厂以水火矫正应用较多,该法甚为简便、灵活。
水火矫正是利用氧乙炔焰将钢材局部加热,随即用水冷却,使之收缩,以达到消除变形的目的。
图a 是用点状加热矫正钢板局部凹凸变形,图b 是用线状加热矫钢板波浪式变形。
点状加热法中,加热点的直径通常为20~30mm,加热点中心间距约为60~80mm加热时间约为30秒左右,使钢材温度达到600度左右。
线状加热法中,加热宽度约20mm,加热速度约160mm/分。
两种加热法都需在钢材达到一定温度后用水急冷,方可达到最大的矫形效果。
1 在火工矫正中,一般应掌握的原则1.1 板厚小于5mm的,宜用木锤敲击,用力不可过猛,以防产生锤痕。
1.2 在矫正数幅毗邻并列板的变形时,应间隔一幅进行。
这样间隔度内的变形挠度因相邻板幅的收缩而减小,以利加速矫正。
且应先从钢性较大的结构开始矫正。
1.3 加热处从变形最低处开始,顺次向变形较大处移动。
1.4 加热的温度要超过600度,使钢材进入塑性变形范围,但要小于900度。
当加热温度超过900度时,会使钢材晶粒粗大,钢材性能将显著降低,且在这一温度下急冷,可能出现淬火组织,这种现象称为“过热”。
1.5 当一次加热未达到目的时,待冷却后可进行第二次加热,但不宜超过三次,否则将使钢材表面质量恶化,性能下降,此种现象称为“过烧”1.6 对一般船用钢材,矫形时可用水急冷,低合金钢在850度以下时可用水急冷,“902”钢材应控制在700度以上时可用水急冷。
材料热加工工艺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威海东海船舶修造有限公司(2)T型材产生拱变形时使用三角形加热法矫正,三角形的位置视变形情况定。
(3)用直线法矫正T型材拱变形(4)T型材旁变形的矫正方法:在面板上进行三角形加热,加热三角形位置在外凸一侧,当腹板刚度较大时,可在腹板合适位置垂直进行线状加热,以减小腹板对面板变形的牵制。
(5)T型材变形较严重是,需先矫正严重的变形,在矫正另一种变形。
2.上层建筑结构的矫正顺序(1)先矫正上下层的甲板,后矫正上下层间的围壁。
(2)整个上层建筑矫正从下层向上层依次矫正。
(3)上层建筑甲板,围壁矫正时,先进行整体粗矫,是构架报纸正确形状,后对每一板架内凹凸进行精矫,在围壁靠近上下甲板的地方各留200mm左右的距离不作加热处理。
(4)薄板才用点状及条状加热法,特殊部位用三角加热法。
(5)局部火工矫正顺序①先骨架,后板格。
②先易后难,逐步矫正,从变形较小的板开始矫形,逐步向变形较大的部位过渡,以及从钢性较大的部位逐步向钢性较小的部位过渡来进行火工矫正。
3.外围壁板变形矫正前后分段或总段装焊完毕后,在大接缝处由于纵向结构的气割,装配以及大接缝处的焊接引起外围壁的变形可按如下方法矫正。
(1)先在纵向结构反面进行条状加热,接着在纵向结构一侧向变形最大处进行点加热,一边加热一边用木锤敲击,其背面需用平铁锤垫住。
(2)板材变形较大时,可用辅助工具,如下图。
每次顶3~4mm 最后顶出可越过板平2~3mm,作为冷却后除去外力时的回弹量,一般需由两个人协调操作,一人在壁板外火工,一人在板壁内操作。
见图5-54.甲板变形的矫正甲板的变形,一是板格内纯在凹凸变形,二是小尺寸甲板,纵骨的变形,板格的凹凸变形较大是,以甲板下的纵壁或强横梁处的位置作为矫正基面(见图5-7);甲板,壁板纵骨的变形适当的采用圆管加油泵的方法(见图5-8)。
(1)在甲板凹变形一侧的甲板骨架上采用条状加热矫正;(2)在凸变形处进行点加热,用木锤槌平;(3)在纵骨(球扁钢)变形处前后两侧进行缩火操作。
火工矫正通用工艺1.2.11当矫正厚板的加热速度较慢时,应不断摆动加热嘴,变动火焰位置,同时氧气压力不宜太高;1.2.12当矫正厚度小于5mm的薄板时,若需敲击则应采用木锤,且用力不可过猛;1.2.13在焊缝上不可直接加热和进行敲击,在焊缝热影响区(距焊缝约30~50mm 范围内)也尽量避免敲击,若必须敲击时应在焊缝位置垫以带槽平锤;1.2.14矫正时,用锤敲击的速度应随温度的减低而减缓,敲击位置也逐渐由加热区的外缘移向中心,对钢材而言,在加热区呈暗红色(约550~600℃)起至手触钢板表面无剧烫感(约250~300℃)这段温度范围内,属于所谓“脆性区”应暂停敲击;1.2.15当矫正变形需要重复加热或多次加热时,下次加热应在上次加热完全冷却后进行,低碳钢的重复加热次数不宜超过5次;1.2.16经矫正的结构,应力求表面光滑平顺,在进行敲击之处,不得留有凹凸不平或残留的局部变形以及明显的锤印。
1.3几种典型特征的火工矫正1.3.1板架的“瘦马”变形此种变形采用长条形火工矫正法,变形若较严重则采用双条,若变形较小,只需采用单条直接施于骨材背部的中心,但加热温度不宜过高,约在700左右℃;1.3.2波浪变形第一阶段在位置①处用长条形加热法进行“背烧”第二阶段在位置②处用长条法、短条法或十字形进行加热,当变形不能完全矫正时,再加热位置③直至矫正为止;1.3.3失稳变形先矫正开孔附近的板和扶强材的变形,再根据变形情况用短条或楔形法按图示程序进行加热矫正,必要时可辅以锤击;1.3.4对接焊缝的起折变形当焊缝成一直线时,用长条形水火矫正法在焊缝两边加热,见图(a)当焊缝有纵向变形时,应先用短条法矫正纵向弯曲,如图(b),后再用长条形法矫正起折变形1.3.5型材弯曲1.3.5.1横向弯曲先用短条法在腹板上凸起的一面加热,再用短条楔形法加热面板凸弯的一边,当变形较大时可辅以外力工具;1.3.5.2纵向弯曲对图(a)自腹板高度2/3处开始向下用短条或楔形法加热;对图(b)先自腹板高度1/2处用楔形法向上加热,接着在面板的同一位置用宽条沿全宽度内加热,并且要求烧透;要求:加热的次序应从弯曲较小的部位开始,面板加热位置必须与腹板加热位置对准。
钢铁件变形的水火矫正1.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钢铁零部件变形的矫正。
2.目的规范指导钢铁零部件变形的矫正。
3.设备、工具3.1设备:吊车、铆工平台、乙炔瓶、(包括乙炔气表),氧气瓶(包括氧气表);3.2工具:烤把、烤嘴(2#~3#,4#~6#)压马、手锤(1kg)、大锤(3~4kg)、平锤、水壶、垫铁(1~10mm)若干、平板尺(500mm)、卷尺(10m)、直角尺、气带。
4.工艺准备4.1看懂图纸,用平板尺、钢卷尺、直角尺测量出变形量;4.2检查乙炔瓶及乙炔气表氧、气瓶及氧气表是否正常,检查烤把及气带是否正常;4.3将待矫正的零部件吊放到平台上;4.4用水壶装好冷水,放在平台附近;4.5点燃烤把,调整好火焰。
图1条形线加热5.工艺过程5.1板料矫正;5.1.1板料变形一般多数是在单方向或者双方向上的弧形变形。
将待矫正板料扣放在平台上(中间凸起面朝上,视变形程度沿凸起一面进行加热),如果厚度为5mm以上,进行条形线加热,如图1。
此时所用烤嘴及焰尖与钢板距离如表1;表1钢板厚度小于5mm时,如图2进行半圆或者点状加热。
此时所用烤嘴为2#~3#,焰尖距钢板距离为1mm左右,加热温度为900℃左右,直观加热部位颜色为淡红色。
以上操作中,一边加热一边用水壶点水,水与火的距离50~100mm。
在矫正过程完了,薄板件可能出现褶皱,此时可用平锤加上手锤或大锤矫正;5.1.2板料对接后出现角变形,此时欲矫正,应将此板扣在平台上,沿焊缝进行水火矫正。
见图3。
矫正方法、焰尖离铁板距离、烤嘴型号见表1及5.1.1项有关数据;5.1.3板料矫正后,如果出现矫枉过正,可翻过来重新矫正。
方法同5.1.1直到矫正合适为止;5.1.4板料矫正适用于变压器箱体,箱沿,储油柜等板料下料后及焊接后的整形。
图2半园或点状加热图3对接后的板料变形,沿焊缝水火矫正5.2型钢件的矫正;5.2.1槽钢变形的矫正;将待矫正槽钢放到平台上,使凸出一面朝上用压马间隔一定距离压住,由两个人用两只烤把同时加热,见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