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新国五条解读
- 格式:ppt
- 大小:938.00 KB
- 文档页数:32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2013房改“国五条”一、案例概要:2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
自2009年12月份开始对楼市进行调控以来,政策经历了四次升级,分别是2010年1月的“国十一条”、4月的“国十条”、9月的“9.29新政”,2011年1月的“新国八条”,而这次出台的“国五条”则是第五次调控升级。
“国五条”中稳定房价的新政策包括,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及用地供应、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等五项内容。
这次改革的亮点是:区域限购将被叫停,限购城市或再度扩容、二套房首付利率提高、个人卖房征20%所得税。
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
二、政策本质:2012年需求强劲,楼市火热,价格止跌反弹,土地市场一二线城市升温明显,再度出现地王为遏制房价过快增长,稳定房地产市场,政府在即将换届时再次强调房地产市场调控,出台新国五条,其本质上是对之前所有的政策加以强调和重申,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进一步调控,抑制高房价,向外界表明政府的房产调控决心和力度。
三、房改政策具有多变性,近些年,调控房价的政策不断的出台。
一而再,再而三的调控政策始终未能抑制房价的飞速上涨。
房价过快上涨的直接原因是持续供不应求的市场格局;深层次症结在于:土地供给制度持续约束住房供给增长,而宽松的货币环境和低利率管制则持续激励住房需求。
2005~2013 年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始终未能触及这个要害症结,使我们不得不反复地面对房价过快上涨和反复调控的窘境。
正是这种调控政策频繁多变,不仅会带来市场剧烈波动,影响正常的投资和消费,而且会给民众以及地方政府带来一种对政策的疲倦感以及不信任感,从而加大了在执行过程中的难度。
四、房改政策制定的原则与依据。
房地产调控涉及多方利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房地产商、银行、投机客、自住需求者等等。
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时候要均衡各方利益。
热点七楼市调控——2013新“国五条”实施细则解读一、“国五条”10大核心细则1.对出售自有住房按规定应征收的个人所得税,通过税收征管、房屋登记等历史信息能核实房屋原值的,应依法严格按转让所得的20%计征。
2.对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可根据城市人民政府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和政策要求,进一步提高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
3.已实施限购措施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限购区域应覆盖城市全部行政区域;限购住房类型应包括所有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购房资格审查环节应前移至签订购房合同(认购)前。
4.对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无法连续提供一定年限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限购城市要暂停在本行政区域内向其售房。
5.购房人不具备购房资格的,企业要与购房人解除合同;对教唆、协助购房人伪造证明材料、骗取购房资格的中介机构,要责令其停业整顿。
6.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除拉萨外),要按照保持房价基本稳定的原则,制定本地区年度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并于一季度向社会公布。
7.对执行住房限购和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等政策措施不到位、房价上涨过快的省级政府,国务院要进行约谈和问责。
8.2013年起,各地区要提高商品房预售门槛,从工程投资和形象进度、交付时限等方面强化商品房预售许可管理,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理性定价,稳步推进商品房预售制度改革。
9.全面落实2013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470万套、新开工630万套的任务。
2013年底前,地级以上城市要把符合条件的、有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
10.各地区要大力推进城镇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完善管理制度,到“十二五”期末,即2015年底,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原则上要实现联网。
二、新“国五条”细则三点新意1.限购进一步升级,明确了统一标准。
2.二手房的个调税,由交易总额的1%-2%,从严按差额的20%征收。
2013“新国五条”全解读天橙中国·市场研究中心出品历年房地产政策回顾2003年以来国务院房地产调控政策一览第一阶段(2003年3季度至2007年2季度)效果欠佳,目标不清调控政策方向是控制房地产投资过快增长和房价过快上涨2003.8 18号文《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调控内容:建立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增加普通商品房供应;控制高档商品房建设;加强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继续推进现有公房出售;搞活住房二级市场。
2004.4《关于深化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严格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调控内容:继续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
2005.3 国八条《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调控内容:稳房价不力要问责地方政府负责人;着力增加普通商品房、经适房和廉租房供给;合理拆迁,严控被动性住房需求;正确引导居民合理消费预期。
2005.4 新国八条《加强房地产市场引导和调控的八条措施》调控内容:各地要公布两年商品房和经适房建设规模;依法制止炒买炒卖土地行为;加强对普通商品房和经适房价格调控;完善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加大房地产交易行为调节力度;商业银行要加强对房地产贷款和个贷管理;严肃查处违法违规销售行为;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增强政策透明度。
2006.5 国六条《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的住房价格的意见》调控内容:新开工商品房套型建筑面积90平以下的比重须达总面积的70%以上;购买住房不足5年转手交易按售房收入全额征收营业税;开发商项目资本金比例须达35%才能获得开发贷;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加大对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2年未动工开发的无偿收回;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严查捂盘囤房等行为。
第二阶段(2007年3季度至2008年3季度)有显著效果,目标和手段明确,一致调控政策方向是控制房价过快上涨,提出发展住房保障2007.8《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调控内容: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建立健全城市廉租住房制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严格经济适用住房上市交易管理。
“新国五条”的真实涵义2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五项加强房地产调控的政策,3月1日公布实施细则。
此次出台的“新国五条”,大多数是2011年1月政策的延续,但新增了征缴房屋买卖差价20%的税收和进一步上调二套房首付款比重的措施,以及统一全国各地的限购标准等。
“新国五条”会成为决定未来房地产市场格局的决定因素吗?它究竟向市场发出了哪些明确的信号?重申“坚持调控不动摇”2013年3月1日“新国五条”的出台,使得房地产市场调控毫无悬念地再次成为全国“两会”热门话题。
原因既在于调控数年的房地产市场,依然是牵涉百姓切身利益的焦点,更在于“两会”召开前夕,“新国五条”细则的公布,引发市场强烈反响。
尤其是明确提出了“依法严格按转让所得的20%计征”等细化措施引起社会强烈关注,次日沪深股市大幅下挫,多只上市房地产股股价跌停。
连续七八个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一直上涨,个别城市还很高。
现在政府出台了“新国五条”,政府工作报告也建议今年的政府工作要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
这样的举措非常明确,即打击炒房,让住房回归到居住的功能,而不是投资和金融工具。
这是国家主动释放信号,体现出加强调控的决心。
对于楼市的调控,中央也一直强调,“坚持调控不动摇”。
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明确指出,坚决抑制房地产市场投机、投资性需求,抓紧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体系,健全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加快保障房建设完善分配机制保障房是“十二五”规划中重要的惠民工程,根据规划,我国将在2011年至2015年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到“十二五”期末,全国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
作为五年完成3600万套保障房建设目标的第三年,数量庞大的开工、在建保障房与同样数量庞大的已建成保障房,将令2013年保障房建设工作同时面临继续加快建设和进一步完善分配机制的双重压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2013年保障房建设目标设定在“新开工630万套,基本建成470万套”。
“新国五条”:这一拳出手有多重作者:暂无来源:《检察风云》 2013年第7期文魏雅华陕西电视台经济评论员房价的不断上涨使民怨沸腾,百姓不堪重负,怨声载道。
国家已一而再、再而三地发出警告,如果楼市房价继续上涨,会有更严厉的调控政策出台。
然而,房价依然肆无忌惮地扶摇直上,这回,狼真的来了。
那就是“新国五条”出台了。
2013年3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发布,这一《通知》是2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的“新国五条”的具体实施细则。
《通知》明确表示:一、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
认真落实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城市人民政府抓落实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
对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将进一步提高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
二、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
充分发挥税收政策的调节作用。
税务、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密切配合,对出售自有住房按规定应征收的个人所得税,通过税收征管、房屋登记等历史信息能核实房屋原值的,应依法严格按转让所得的20%计征。
三、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及用地供应。
四、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建设。
五、加强市场监管和预期管理。
《通知》是针对中国楼市持续上涨开出的一剂退烧猛药。
细读“新国五条”,尽管从表面上看,是中国政府过去十年间,对楼市调控政策的延续和深化,但这一次调控,毫无疑义地是十年来出拳最凶狠的一次。
股市的“墨”读那么,“新国五条”这一拳到底有多重?也许,楼市对“新国五条”的反应,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看清,“新国五条”也还要有更具操作性的细则制定,这一段时间大约需要至少两到三个月。
可中国股市的房地产板块的反应,却非常灵敏而强烈。
2013年2月21日,对中国股市来说是一个黑色的星期四。
这一天,脸上还洋溢着春节喜庆欢乐的中国股民们在证券市场交易大厅的大屏幕上,观赏了一部血腥而恐怖的惊悚大片。
好端端的中国股市突然暴跌,上证综指以2378.82点大幅低开,竟低开了19点,跌幅接近1%,让人有一种不祥之兆的预感。
房产新政策国五条新国五条对楼市的影响导读:本文介绍在房屋买房,购房政策的一些知识事项,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今年以来,关于建立房地产的长效机制的信息明显增加。
业内人士认为,房产税改革也离生活愈来愈近,楼盘的调控机制也愈见完善。
新“国五条”;细则的出台,使得二手房交易的成本提高了许多。
新“国五条”细则的出台如同一颗雷炸在二手房市场,掀起一番波动。
房产新政策国五条国五条,是指在2013年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五项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政策措施。
国务院厅于2013年2月26日发布《国务院厅关于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17号)。
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五项调控政策措施,要求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除拉萨外的省会城市要按照保持房价基本稳定的原则,制定并公布年度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建立健全稳定房价工作的考核问责制度。
严格执行商品住房限购措施,已实施限购措施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要在限购区域、限购住房类型、购房资格审查等方面,按统一要求完善限购措施。
新国五条对楼市的影响1、对天津房产的蓝印房冲击较大新国五条出台后,大连等一些城市开始了买房送户口的尝试,这就势必会造成对天津的部分冲击。
而天津的蓝印房分布于天津的几个远郊区县,这必然会带来远郊区县房产需求的减少,因此对于远郊县房产市场影响颇大。
2、对于市区内的楼、门面房、小产权房是间接利好随着三四月份各地对于新国五条的落实,具体的政策出台可能各地根据各地房地产市场的情况会有所不同,但征收差价部分20%个税的提法更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按个人所得税法,1994年新税制实施以来,房产交易的差额个人所得税一直是免征的,但上次调控以来,对转让五年以上,且是家庭自住房的免征个人所得税,五年以内按出售价扣除原价和合理费用后的20%缴,这次新国五条没有提五年以上免征的说法。
这是引起社会巨大恐慌的根源。
但一旦房屋按出售价扣除原价和合理费用后的20%缴的话,一下子使住宅的交易税费跟楼的交易费用一样了,那么以往楼大的弊端就是税费高,往往建在城市的核心区,但房价卖不上去。
2013年新国五条具体内容2013年2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了五项房地产市场调控具体政策措施,即“国五条”。
“国五条”中稳定房价的新政包括,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及用地供应、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等五项内容。
2013年新国五条具体内容2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
据新华社报道,这也是本届政府召开的最后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了五项具体政策措施:措施一: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细则: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除拉萨外的省会城市要按照保持房价基本稳定的原则,制定并公布年度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控制目标。
建立健全稳定房价工作的考核问责制度。
解读:中断一年后再次强调房价调控目标,并明确考核问责制,一方面显示出政府坚持楼市调控不放松,另一方面,也显示出政府层面对于房价的要求依旧是处于合理范围内,这也算是对节前中央经济会议未提及“合理房价”的一个回应。
但此次重提房价控制目标,却并无具体的标准与时间表,如果没有后续的规定出台,执行的意义还有待观察。
措施二: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细则:严格执行商品住房限购措施,已实施限购措施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要在限购区域、限购住房类型、购房资格审查等方面,按统一要求完善限购措施。
其他城市房价上涨过快的,省级政府应要求其及时采取限购等措施。
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扩大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
解读:这条措施为新国五条的重点。
明确提出限购同城区域、限购住房类型,更强调差异化调控,另一方面,也可理解为限购的升级版,从国家层面要求细化限购措施,同时释放限购政策或有可能小规模升级的信号。
再提房产税扩大试点,表明房产税必定作为长期制度进行执行。
但与措施一相同的是,无明确的具体方案规定,进一步收紧还有待观察。
按东莞某业内人士的说法——“房产税扩大试点一直都说的啦”。
从《新国五条》看房地产调控的法律对策了《新国五条》,是指在2013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五项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政策措施。
具体包括:一是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
二是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
三是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及用地供应。
四是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建设。
五是加强市场监管。
其中规定“对出售自有住房按规定应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应依法严格按转让所得的20%计征”,更是让众多房地产开发商和购房民众感受到了“史上最严房地产调控措施”的压力。
一、经济法的价值(一)法的价值探究《新国五条》如何体现经济法价值,首先要弄清楚法的价值。
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和宗教、道德、纪律、政策等上层建筑一样,其基本价值都包括秩序、公平、效率、正义、自由等。
在这些基本价值中间,最基础是秩序,然后是效率,最后是公平和正义。
公平与正义也并不是完全处于同一个层次。
相对来说,公平是衡量正义的一种较为直观的标志。
而正义是更为崇高、更为理性化的价值。
不同的部门法的价值取向也不一样。
史际春、李青山从理念的角度论证“现代行政法理念的核心,是在公共行政无所不在的情况下防止人民、社会不受国家侵害,遏阻其滥权,以实现公平正义”[1]。
而民商法奉行的是个体自由、私人自治。
梁慧星认为“我们可以说近代民法所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都是奠基于民事主体具有的平等性和互换性”“这就是所谓的私法自治和契约自由原则。
”[2](二)经济法的价值经济法的价值侧重点与行政法、民法亦或是刑法是不一样的。
漆多俊认为“经济法原则应主要立足于社会经济总体效率与社会经济总体公平。
”[3]张守文教授从经济法的宗旨论证“经济法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应以促进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为目标;从社会进步和弘扬法制的角度,则应以保障公平正义和社会公益为目标”[4]徐世英、魏琼、瞿向前认为“经济法的创生和发展是以经济体制效率的提高为价值指针的”;“对于外部性行为,从经济体制和道德伦理的角度均做出了否定评判,并且都有相应的规制手段。
“新国五条”利弊专家观点大PK作者:暂无来源:《投资与理财》 2013年第6期继2月20日出台“新国五条”之后,国务院办公厅3月P日发布楼市调控实施细则。
该细则包括提高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个人售房严格按转让所得的2090征税,等等。
此举随后便引起热议,看看大家怎么说。
本刊记者王奇正方全国政协委员,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国五条”刚出台,要先看看市场的反应再说。
政策不可能让13亿人都满意,只能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符合长远利益。
国务院参事、央视财经频道特约评论员姚景源“新国五条”表明了坚持房地产宏观调控决心不动摇,调控的目的还是房地产行业能够平稳、健康地发展。
“新国五条”调控方向是抑制投资与投机,当然这个问题还是要往远看。
煜融投资董事长吴国平这次房地产调控算是打到“七寸—了。
调控是好事,但房价稳定还是大趋势。
这对股市千万别以为是利空啊,这是利好,因为挤出效应这次是真的了,以后股市肯定会有越来越多资金参与进来。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细则对二手房市场特痢是一线城市过热的二手房市场将有非常大的打击。
这必然会使成交量明显下调,经过短暂的过户“末班车”后,二手房成交量必将萎缩,可能会回到2012年年中的平均水平。
中国家庭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甘犁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两个基本症状是供给过剩和价格预期。
3月1日国务院公布的“国五条”实施细则有一大亮点,即价格预期管理。
反方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小年“十条”没管用,“五条”就能管用?为什么N条的蠢招儿接连不断?想用今天的错误证明昨天错误的正确性。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政府收了土地出让金,开发商交了土地增值税,买房人再转让时,仍需按全额缴1%土地增值税;卖房差价再征20%个税,将来再征房产税。
龙虾也就一虾三吃吧?政府您打算在土地增值上几吃啊?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假如城市住房面积250亿平米,每平米均价5千,价值共125万亿,如果当初买入总成本40万亿,那么昨天的新政等于把本来属于老百姓的17万亿转给了政府。
晴空飘来的第一朵黑云2013-03-033月1日晚,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这也是对2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的新“国五条”的细化和补充,体现了调控政策的连贯性和持续性。
相比来看,实施细则比市场预期更加严厉。
比如:规定限购区域应覆盖城市全部行政区域;限购住房类型应包括所有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将提高二套房贷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二手房转让个人所得税应依法严格按转让所得的20%计征;强化预售资金管理等等。
如果说新“国五条”的出台仅仅是稳定市场预期的话,那此次实施细则的发文更表明了中央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坚定决心。
实施细则的出台势必会对当前火热的房地产市场造成一定冲击。
二手房市场交易成本增加,置业需求将被逐步挤出实施细则规定二手房转让从此前房产交易盈利部分的20% 或者总房款的1%(房产证满5年并且是唯一住房的可以免除)统一为转让所得的20%计征。
此前市场普遍按照总房款的1%计二手房所得税。
若这项政策得到严格实施,将直接增加二手房交易成本。
交易税费的上升预计将在短期内明显削弱二手房臵业需求,对投资性需求打击较大,二手房市场成交量将显著回落。
不可忽略的是,新政也将阻碍改善性需求的入市,同时或造成未来租金进一步提升:1、通过提高二手房交易个人所得税意在打击投资投机性需求,但在实际操作中卖方则很可能以提高房价的方式来转嫁成本,从而削弱需求导致成交量下滑;2、原先潜在业主转买为租,从而推升租金走高。
强化信贷政策,结构性收缩二套房贷将影响未来成交实施细则强调差异化个人房贷,规定“对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可根据城市人民政府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和政策要求,进一步提高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
”信贷政策在细则中再次提及,除了强化此前政策的严格执行以外,还针对房价上涨明显的城市二套房贷首付与利率提出从严要求,对近期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将进行结构性施压。
2013.04 Shanghai Economy Finance │ 金融152013.04 Shanghai Economy Views | 观点韩正:新政的主要精神是打击投机、抑制投资、鼓励刚需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指出,房地产调控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我们宏观调控的重要方面。
所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都是为了使房地产市场能够健康发展。
对我们整个国家来讲,特别是大中城市,房价过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通过调控能够有效地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这个政策主要的精神,他的理解首先是要坚决打击投机行为,其次是更加有效地抑制投资行为。
与此同时,所制定的政策应当很好地保护和鼓励广大群众自住的、改善的、刚性的消费需求,这应该得到鼓励和保护,“国五条”也是本着这样一种精神。
就房产交易税收问题,2006年国家税务总局就在经国务院批准的108号文件中,对相关政策有过阐述,上海在2006年就已实施。
此次“国五条”是政策的重申,相信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房地产市场会健康发展。
贾康:“新国五条”会根据新情况不断地动态优化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 “新国五条”中规定,二手房交易中个税按个人所得的20%征收,这项规定对投资需求来说,会产生很大的抑制作用,也会影响成交量,这是房地产调控的一个正面效果。
但不可避免,会对居民改善性购房需求带来抑制作用。
“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新国五条’确实会有一些负面作用。
但在现阶段,管理部门综合考虑后,总得要先解决当前房地产调控中的主要矛盾。
总体来看,这样一个政策,我认为不要孤立地看待。
它在政策组合拳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个措施。
”贾康委员说道。
在贾康委员看来,“新国五条”并非永久不变。
他认为,这个政策会根据新情况,不断地动态优化。
其对于房地产市场将产生何种影响,他表示,“新国五条”关于征收20%的个人所得税,很可能会转嫁到购房人的身上,并从而影响到二手房市场和新房市场。
“对于有刚性需求的购房者来说,如果他非买房不可,就可能会考虑新房市场,这将会增加新房市场成交的热度。
新国五条细则三大新看点附通知全文来源:江淮晨报发表日期:2013-3-2 09:49 已有13397人浏览[0人评论]资讯标签:新国五条细则新国五条细则全文二套房贷政策安装万家热线手机客户端看新闻查店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2011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决策和部署,取得了积极成效。
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仍处在关键时期,房价上涨预期增强,不同地区房地产市场出现分化。
为继续做好今年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认真落实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城市人民政府抓落实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
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除拉萨外),要按照保持房价基本稳定的原则,制定本地区年度新建商品住房(不含保障性住房,下同)价格控制目标,并于一季度向社会公布。
各省级人民政府要更加注重区域差异,加强分类指导。
对行政区域内住房供不应求、房价上涨过快的热点城市,应指导其增加住房及住房用地的有效供应,制定并公布年度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对存在住房供过于求等情况的城市,也应指导其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市场稳定。
要建立健全稳定房价工作的考核问责制度,加强对所辖城市的督查、考核和问责工作。
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省级人民政府稳定房价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对执行住房限购和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等政策措施不到位、房价上涨过快的,要进行约谈和问责。
二、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继续严格执行商品住房限购措施。
已实施限购措施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要在严格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11〕1号)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现行住房限购措施。
限购区域应覆盖城市全部行政区域;限购住房类型应包括所有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购房资格审查环节应前移至签订购房合同(认购)前;对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无法连续提供一定年限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要暂停在本行政区域内向其售房。
从“新国五条细则”浅谈房地产供需市场在楼市上涨预期愈演愈烈之时,国务院2013年3月1日晚颁布楼市调控“新国五条”细则,主要强调二套房首付及个贷比例提高,卖方差额征20%个税和全面限购。
随即,市场马上随风而起,3月4日,新政出台后的首个交易日,购房人纷至沓来,排队过户的二手房交易激增,近50只地产股集体跌停,中介纷纷以赚5000元/笔办理委托服务,进而媒体高度关注、蜂拥报道,全国民众哗然。
2013年3月14日,全国政协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蒋伟新坚决执行“二手房”出售征20%所得税政策,执行至如有问题再完善。
可见,政府有信心今年房价会按调控趋势走。
下面,就新政细则带来的房产市场变动引起的供需关系做简要分析。
表析国五条细则前后税费变化以一套80平方米,初始价值80万、现价200万的住房为例,在不同类型下,税费不同:交易类别国五条细则颁布前(万)国五条细则颁布后(万)税费增加(万)满5年个人唯一住房 2 1%契税=2 无变化满5年非唯一商品房 4 1%契税+差额20%个税=26万22 不满五年商品房13.21%契税+5.6%营业税+差额20%个税=37.224 满五年经济适用房221%契税+差额20%个税+10%综合地价款=4624由此可见,新细则带来的税费变化非常显著。
下面,来看看税费变化给二手房供需市场带来的影响。
图一,S与D的交点即调控前某地区二手房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点图二:S减少,D随之减少,S减少量高于D减少量。
随着二手房交易税费变化,二手房卖家的售房收益减少,售房活动量减缩,从而),然后,购房者的带来市场供给量减少,随之二手房市场价格升高(S’与D交点P1购房刚性需求也随之减少(D’线),P价格再回落。
但综合看来,供给量减少程度高2于需求量减少。
最终,S’与D’形成新的平衡点。
图三,D”需求进一步减少,又形成新的P4二手房价格,开始转入新楼盘随着新细则的强化执行,二手房市场日渐萎缩,D”进一步减少,购房刚需转入新楼盘,将势必促发新开楼盘的涨价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