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各种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1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15
船舶各种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完整版在船舶运输过程中,面临各种潜在的危险和意外情况。
为确保航行的安全和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船舶应当制定各种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
本文将介绍船舶各种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的内容和重要性。
第一部分:火灾应急预案1. 火灾预防措施- 船舶应安装火灾报警器、灭火器等消防设备,并定期维护检查。
- 船员应接受消防知识培训,了解火灾的原因、防范方法以及灭火技巧等。
2. 火灾应急计划- 当发生火灾时,船员应立即报警,并采取紧急撤离措施,确保人员的安全。
- 同时,船员应根据火灾的性质和位置,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如使用灭火器、喷雾系统等。
第二部分:海上溢油应急预案1. 溢油预防措施- 船舶应定期检查石油罐、管道等设备,确保其完好无损,并进行必要的维修和更换。
- 船员应注意储存和操作石油产品时的安全规范,避免意外泄漏。
2. 溢油应急计划- 当发生海上溢油事故时,船员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并采取措施封堵漏油口、设置油布等抑制泄漏。
- 同时,船员应配合海洋环境保护机构进行清洁作业,减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第三部分:海难救生应急预案1. 救生预防措施- 船舶应配备足够数量和种类的救生设备,如救生艇、救生衣等,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 船员应接受救生训练,熟悉救生设备的使用方法。
2. 救生应急计划- 在发生海难事故时,船员应迅速启动救生预案,并按照指示进行撤离和求救。
- 若船员被困在船舱内,应尽量寻找安全出口,并确保氧气供应,等待救援。
第四部分:水手伤病应急预案1. 伤病预防措施- 船员应接受必要的体检,确保身体健康,并遵守船舶上的安全操作规定。
- 船舶上应配备基本的医疗设备和药品,以应对一些常见的轻微伤病。
2. 伤病应急计划- 当船员在船上受伤或生病时,船上应当有专门的医疗人员或有关培训的船员负责进行基本的急救。
- 船员若情况严重需要进一步治疗时,船舶应立即向附近的港口或救援中心求助,进行及时转移。
结语船舶各种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是保障船舶安全的重要措施。
船舶各种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完整版在广阔的海洋上,船舶航行面临着诸多潜在的风险和突发情况。
为了保障船舶、船员以及货物的安全,制定全面、有效的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至关重要。
以下将详细介绍船舶常见的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
一、火灾应急预案火灾是船舶面临的严重威胁之一。
一旦发生火灾,迅速而有效的应对措施能够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1、预防措施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设备、炉灶等易引发火灾的设施。
确保船舶上的消防设备齐全且处于良好状态,如灭火器、消防栓、消防水带等。
对船员进行消防知识培训,包括如何正确使用消防设备和遵循消防程序。
2、应急响应发现火灾后,立即拉响火灾警报,通知全体船员。
船员按照预定的分工,迅速采取行动。
如关闭通风系统、切断电源、启动消防泵等。
组织灭火小组,使用合适的消防设备进行灭火。
如果火势无法控制,应及时发出求救信号,并准备弃船。
3、后续处理火灾扑灭后,对火灾现场进行仔细检查,防止复燃。
评估损失,记录火灾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处理情况,以便后续分析和改进。
二、碰撞应急预案船舶碰撞可能导致船体破损、进水甚至沉没,必须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1、预防措施保持正规瞭望,使用雷达、AIS 等设备及时发现来船。
严格遵守航行规则,避免危险驾驶行为。
定期检查船舶的导航设备和通信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2、应急响应发生碰撞后,立即评估船舶受损情况和人员伤亡情况。
如船体破损进水,应迅速启动排水系统,并组织堵漏小组进行堵漏。
及时向附近的船舶和岸基救援机构发出求救信号,报告碰撞的位置、船舶状况和人员情况。
3、后续处理等待救援期间,尽量保持船舶的稳定和浮力,做好弃船准备。
救援到达后,配合救援人员进行救援和处理工作。
对碰撞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改进航行安全措施。
三、搁浅应急预案船舶搁浅可能导致船体受损、货物损失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1、预防措施熟悉航行区域的海图和水深情况,合理规划航线。
保持船舶的良好操纵性能,定期检查舵机等设备。
2、应急响应一旦搁浅,立即停止主机,评估搁浅的程度和船舶的受损情况。
船舶各种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完整版船舶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但在航行过程中,突发事件可能会导致事故发生,威胁船舶的安全和乘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应对突发事件,船舶需要制定各种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
本文将详细介绍船舶各种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
一、火警应急预案火警是船舶上常见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灾,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应对,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此,船舶应制定火警应急预案。
该预案应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火警报警与应对措施:船舶应配备火警报警系统,并明确各火警报警点的位置。
同时,火警应急预案中需要包含乘员报警流程、疏散方式和疏散位置。
2. 灭火设备与人员:船舶应配置足够数量和种类的灭火器、灭火器、火箭信号弹等灭火装备。
同时,应确保船上人员熟悉灭火器材使用方法,并制定灭火区域划分和各种灭火装备的使用方法。
3. 火灾扑救流程:火警应急预案中需要包含火灾扑救流程,明确火灾发生时的行动指南、人员组织、灭火顺序等内容。
二、漏水应急预案船舶航行中,舱室漏水是常见的问题之一。
为了保障船舶的安全航行,应制定漏水应急预案。
漏水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 漏水报警与应对措施:船舶应配备漏水报警系统,并明确各漏水报警点的位置。
同时,漏水应急预案中需要包含乘员报警流程、封堵漏水点的方法和封堵材料的选择。
2. 漏水事故处置流程:漏水应急预案中需要明确漏水事故发生时的处理流程,包括组织人员、关闭相应舱室阀门、封堵漏水点等步骤。
三、船舶碰撞应急计划碰撞是船舶航行过程中的一种严重事故,可能会导致船舶沉没、船体破裂等严重后果。
为了应对碰撞事故,船舶需要制定碰撞应急计划。
该计划应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 碰撞后的船舶稳定与漏水控制:计划中需要明确船舶碰撞后,如何保持船舶的稳定以及控制可能引起的漏水情况。
2. 疏散和救援:计划中应包括船舶碰撞后的乘员疏散流程和救援措施,以确保乘员的人身安全。
3. 污染控制:计划中需要考虑碰撞事故引发的可能性污染物泄漏,并制定相应的污染控制措施,以减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船舶各种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完整版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是船舶在遇到危险、灾害或紧急事件时所采取的紧急措施和行动计划。
它们旨在保障船员的生命安全,保护船舶和环境免遭进一步的损失,并确保船舶能够及时恢复正常运行。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船舶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
1. 火灾应急预案与应急计划火灾是船舶上最常见的灾害之一,因此船舶应急预案与应急计划中必须包括火灾的相关内容。
预案中应指定火灾报警系统的使用方法,并列出灭火设备的类型、位置和使用指南。
船舶上的船员应接受火灾应急培训,了解火灾的预防、扑灭和逃生等基本知识。
应急计划中还应包括火灾扑灭的步骤和方法,如首先切断电源、报警和通知指定人员,然后使用适当的灭火器灭火,最后组织乘员有序撤离。
2. 漏油应急预案与应急计划漏油是船舶上可能发生的另一种紧急情况。
船舶应急预案与应急计划中应包括如何预防和应对漏油事故,并减轻其对环境的影响。
预案中应明确漏油事故的报告程序、应急漏油处理设备和队伍的组织与油泄漏的限制措施。
应急计划还应规定如何设置油污染物隔离带、采取油污清理措施、报告相关部门和保护受影响地区的方法。
3. 船舶碰撞与搁浅应急预案与应急计划碰撞和搁浅是可能导致船舶遇险的主要原因之一。
船舶应急预案与应急计划中应包括一系列应对船舶碰撞和搁浅事故的措施。
预案中应设立响应机构,明确责任分工,安排地面救援的协调指挥和船上应急设备的使用方法。
应急计划中还应包括船舶搁浅和碰撞的初步判断、报警程序、承保人联系和事故定责的步骤。
4. 人员伤亡与人员失踪应急预案与应急计划人员伤亡和失踪是船舶遇险时经常发生的情况。
船舶应急预案与应急计划中应设立必要的措施以应对这些事件。
预案中应制定失踪人员搜索和救援的程序,并指定负责协调、报告和通知相关部门的责任人员。
应急计划中还应列出会员伤亡的处理步骤,包括提供紧急医疗援助、联系医疗机构、报案和进行调查。
综上所述,船舶各种应急预案与应急计划的完整版包括了火灾、漏油、碰撞与搁浅、以及人员伤亡和失踪等各方面的紧急情况。
船舶各种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完整版一、引言船舶作为一种重要的运输工具,在航行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突发情况和意外事件,如火灾、海难、恶劣天气等。
为了确保船舶安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制定和实施各种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船舶各种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的完整版本。
二、火灾应急预案1. 火灾发生时的应急流程a) 发现火灾后,迅速向船舶控制室报告,并启动火灾报警系统;b) 采取措施切断火灾发展的途径,如关闭相关阀门、切断电源等;c) 驾驶船舶尽量远离火源,以减少火势蔓延;d) 船舶乘员组织灭火行动,使用灭火器、灭火泵等灭火设备进行扑灭;e) 若火势无法控制,及时通过通信设备请求附近船只和岸上救援。
2. 火灾的应急预防措施a) 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换电线、电缆等易燃物品;b) 加强火灾防护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如消防栓、灭火器等;c) 增加船舶乘员的火灾防范意识,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教育。
三、海难应急预案1. 海难事件的应急流程a) 发生海难事件后,立即启动遇险信号,向相关机构报告并请求救援;b) 乘员迅速穿上救生衣,准备弃船,并确保救生艇处于良好状态;c) 尽量保持船体稳定,避免进一步的损坏和沉没;d) 根据信号标志和声音指引,有序撤离船舶,确保人员的安全;e) 等待救援船只或航空器的到达,并配合救援人员的指导行动。
2. 海难的应急预防措施a) 定期检查和维护船舶的各项安全设备,如救生衣、救生艇等;b) 增加船舶乘员的安全意识,进行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训练;c)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规定,尽量避免发生碰撞、搁浅等事故。
四、恶劣天气应急预案1. 恶劣天气应对流程a) 掌握船舶所在海域的天气预报情况,及时做好防范准备;b) 根据天气情况,调整航速和航向,选择安全的航线;c) 严密监测气象变化,确保及时采取行动避免恶劣天气的威胁;d) 船舶乘员按照相关要求,做好甲板设备的固定和货物的装卸作业。
2. 恶劣天气的应急预防措施a) 提前获悉气象预报,避免进入预警区域或遭遇恶劣天气;b) 加强对船舶各项设备的维护,确保其抵御恶劣天气的能力;c) 配备专业气象设备,提高天气预测和监测的准确性。
一、概述为保障船舶在航行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应急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属各类船舶,包括但不限于客船、货船、油船、化学品船等。
三、应急预案1. 船舶触礁或搁浅应急预案(1)船长应立即组织船员采取以下措施:① 确认船舶搁浅部位,采取紧急制动措施,避免继续搁浅。
② 通知机舱,确保主机和辅机正常工作。
③ 确保船舶稳性,防止船舶倾斜或翻覆。
④ 联系公司指定人员或其替代人员及公司调度室,报告搁浅情况。
⑤ 按照就近港口或海上搜救中心的要求,采取救援措施。
(2)如搁浅情况严重,船长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① 组织船员进行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② 采取紧急排水措施,降低船舶负荷。
③ 如有可能,利用船舶设备进行自救。
④ 如无自救能力,等待救援。
2. 船舶遭遇恶劣天气应急预案(1)船长应立即组织船员采取以下措施:① 发出警报,组织应急并及时抄收当地或附近气象台的天气预报。
② 迅速报告公司指定人员或其替代人员及公司调度室,并根据船位,报告就近港口当局或海上搜救中心。
③ 根据天气预报或气象传真图,综合分析天气情况,作出判断。
及时调整航向、航速,以减轻恶劣天气对船舶的损害。
④ 必要时择就近安全港口避难。
(2)如遭遇自然灾害威胁,轮机长应在机舱指挥轮机员工作,保证主、辅机的工作正常,确保舵机的安全使用。
3. 船舶搁浅事故应急预案(1)船长应立即组织船员采取以下措施:① 指挥操纵船舶,制定脱险方案与公司及对外联络。
② 据事态发展,发布应急指令。
③ 组织船员进行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④ 采取紧急排水措施,降低船舶负荷。
⑤ 如有可能,利用船舶设备进行自救。
⑥ 如无自救能力,等待救援。
(2)大副应听从船长命令,协助船长工作,安排轮机员驳油,将燃油集中,减少不满舱,减少自由液面,保持船舶良好稳性。
四、应急职责1. 船长:负责船舶应急指挥、调度和对外联络。
2. 大副:负责船舶稳性、排水系统等事宜。
船舶各种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完整版一、引言船舶作为水上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航行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可能的危险和突发情况。
为了确保人员的安全和船舶的正常运行,船舶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旨在介绍船舶各种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的完整版。
二、火灾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1. 应急预案火灾是船舶上常见的危险情况之一。
为了防范和处理火灾,船舶应设立火警报警系统,同时指定专门的火警应急小组负责处理火灾事件。
船舶上的应急预案包括事故应急逃生通道、紧急呼叫系统、灭火设备位置和使用方法等内容。
2. 应急计划当发生火灾时,船舶上的乘客和船员应立即按照火警应急预案进行行动。
在火灾应急计划中,包括确定安全区域、密封舱室以防烟气侵入、组织人员疏散和救援等步骤。
三、漏水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1. 应急预案船舶漏水是常见的紧急情况之一,可能导致船舶倾覆和沉没。
为了应对漏水情况,船舶应设立漏水报警系统,并指定应急小组进行应对。
应急预案包括检查防水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确定漏水的位置和原因以及临时堵漏等内容。
2. 应急计划当发生漏水时,船舶上的乘客和船员应按照应急预案进行行动。
应急计划包括关闭相应舱室、启动相应泵设备进行抢排水、堵漏等措施。
四、碰撞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1. 应急预案碰撞是船舶面临的另一种紧急情况。
为了应对碰撞事故,船舶应设立碰撞报警系统,并指定应急小组进行应对。
应急预案包括检查船舶结构的完整性、发现碰撞后及时报警、核实碰撞严重程度和需要进行的维修等内容。
2. 应急计划当发生碰撞时,船舶上的乘客和船员应按照应急预案进行行动。
应急计划包括紧急调整航向、避免进一步的碰撞、密切观察船舶结构的状况并报告相关部门等步骤。
五、污染物泄漏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1. 应急预案污染物泄漏是船舶上的另一个常见紧急情况。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和保护海洋生态,船舶应设立泄漏报警系统,并指定应急小组负责应对。
应急预案包括检查污染物储存设备的完整性、发现泄漏情况后及时报警、确定泄漏物种类和扩散范围等内容。
船舶各种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完整版船舶作为海上运输的重要工具,面临着各种突发事件和危险情况的风险。
为了保障船舶和船员的安全,制定和执行各种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就船舶各种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进行全面介绍。
一、船舶火灾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1. 火灾应急预案船舶火灾是一种常见且严峻的事故,因此需要制定针对性的火灾应急预案。
预案内容应包括:火灾报警系统、逃生通道、灭火器材、应急通讯设备等的配备和使用方法,人员撤离和疏散的程序和顺序,以及火灾控制和扑救的步骤等。
2. 火灾应急计划火灾应急计划是指在船舶起火事故发生时,船员应采取的措施和行动。
例如,当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启动火灾报警系统,同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迅速组织人员疏散并进行初步扑救。
同时,进行火灾扩散控制,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控制和扑灭火势,防止蔓延。
二、船舶沉船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1. 沉船应急预案沉船是航海事故中最严重的一种情况,船舶应急预案应覆盖沉船事件。
预案中需包括船员疏散的程序和顺序,逃生设备的配备和使用方法,以及沉船过程中的紧急救援和求生措施等。
2. 沉船应急计划沉船应急计划是指在船舶遭遇沉船事故时,船员应采取的措施和行动。
例如,当船舶发生严重事故导致沉船时,船员应迅速向船舶管理部门报告,并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疏散和救援。
同时,船员需掌握相关的求生技能,如使用救生衣和救生艇,以确保自身的安全。
三、船舶碰撞和意外漏油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1. 碰撞和漏油应急预案船舶碰撞和意外漏油是常见的航海事故,预案中需包括碰撞事故的报警程序和通知对象,事故后的应急处置方法,以及漏油事故的应急响应和控制措施等。
2. 碰撞和漏油应急计划碰撞和漏油应急计划是指在船舶发生碰撞或漏油事故时,船员应采取的行动。
例如,在发生碰撞事故后,船员需立即报警并通知相关部门,同时评估事故后果和风险,并根据预案进行应急疏散和救援行动。
对于漏油事故,船员同样需要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漏油扩散。
船舶各种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完整版船舶在海上航行时,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紧急情况,如火灾、碰撞、搁浅、恶劣天气、人员伤亡等。
为了保障船舶、人员和环境的安全,制定科学、完善的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将详细介绍船舶常见的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
一、火灾应急预案1、警报与通知一旦发现火灾,立即拉响警报,并通过通信设备向全船人员通报火灾位置、火势大小和危险程度。
2、灭火行动(1)船员应按照预定的灭火分工,迅速取用相应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2)如果火势较小,可使用手提式灭火器、消防水龙等进行扑救。
(3)若火势较大,应启动固定灭火系统,如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等。
3、人员疏散(1)根据火灾的发展情况,及时组织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2)疏散过程中,要确保人员有序,避免拥挤和踩踏。
保持与外界的通信畅通,及时向附近船舶和岸上救援机构求助。
5、医疗救援准备好医疗急救设备和药品,对受伤人员进行及时救治。
二、碰撞应急预案1、警报与报告发生碰撞后,立即发出警报,并向船长报告碰撞的情况,包括碰撞的部位、对方船舶的信息等。
2、损害评估迅速对船舶的损害情况进行评估,包括船体结构、设备损坏、进水情况等。
3、应急排水如果船舶进水,应立即启动排水设备,控制进水速度。
4、人员救助对碰撞中受伤的人员进行救助,确保其生命安全。
5、避免沉没采取措施保持船舶的浮力和稳定性,如调整货物分布、封堵破损部位等。
与对方船舶保持联系,协调救援行动,并向附近的船舶和岸上救援机构请求支援。
三、搁浅应急预案1、警报与报告船舶搁浅后,立即拉响警报,并向船长和公司报告搁浅的位置、时间、水深等信息。
2、损害评估对船舶的搁浅情况进行评估,包括船体搁浅程度、底质情况、设备损坏等。
3、脱浅措施(1)根据搁浅情况,尝试自行脱浅,如调整压载水、利用主机推力等。
(2)如果自行脱浅困难,应等待救援力量的到来。
4、防止污染检查船舶的油舱、水舱等是否有泄漏,采取措施防止油污和污水泄漏造成环境污染。
船舶遭遇恶劣天气/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船舶在海上航行,如遭遇恶劣天气、自然灾害可能或已对船舶安全构成威胁时应:1.发出警报,组织应急并及时抄收当地或附近气象台的天气预报。
2.迅速报告报告就近港口当局或海上搜救中心。
3.根据天气预报或气象传真图,综合分析天气情况,作出判断。
及时调整航向、航速,以减轻恶劣天气对船舶的损害。
必要时择就近安全港口避难。
4.船舶在遭受或面临自然灾害威胁时,轮机长应在机舱指挥轮机员工作,保证主、辅机的工作正常,确保舵机的安全使用。
并做好应急舵的随时转换使用。
按船长指令,安排轮机员驳油,将燃油集中,减少不满舱,减少自由液面,保持船舶良好稳性。
5.船舶遭遇自然灾害或临近自然灾害威胁时,大副听从船长命令,协助船长工作。
安排水手长、木匠检查并关闭所有水密门窗,保持水密。
并通知机舱做好排水系统的使用准备工作,确保排水系统正常使用。
6.对船舶遭遇自然灾害后可能造成的搁浅、碰撞、火灾等事故,应按相应应急预案具体部署,尽全力保证人、船、货安全。
船舶丧失操纵能力应急预案1.船舶在航行中发生丧失操纵能力的紧急情况时,立即发出警报,召集应急,应立即采取滞航(大洋及远离海岸航行)及就地抛锚(沿岸航行,水深适宜)等措施。
2.在采取应急行动的同时迅速报告厂安全质量经理或其替代人及厂调度室,并可据船位报告就近港口国主管机关或海上搜救中心(对船舶、船员生命安全构成威胁时)3 .在狭水道航行时,条件允许可向就近港口机关申请拖轮予以协助。
4.进出港时,可通过引水、代理、或直接向港口主管机关申请派拖轮予以协助,使船舶抵安全水域抛锚。
5.当值驾驶员和值班水手应加强了望,以防本船失控后与他船发生紧迫局面,并按《国际信号规则》和《72避碰规则》的要求显示号灯、号型。
6.当值驾驶员应使用VHF发布本船目前位置,提醒来船注意,并做好各项记录。
7.船长应积极配合引水,征求引水意见(进出港时),沉着指挥。
8.轮机长指挥轮机员迅速进行故障设备抢修工作。
9.求得岸基支持,按厂相关处室或主管人员指示,采取进一步抢救和抢修措施。
10.船舶丧失操纵能力导致的碰撞、触礁、搁浅、燃油泄漏等事故,按相应应急预案进行部署11.船舶发生丧失操纵能力时,按下列应急计划进行部署。
船舶触礁、搁浅应急预案1.船舶航行中发生触礁、搁浅事故时,应立即发出应急警报,报告厂指定人员(安全质量经理)或其替代人员及厂调度室获得指示。
2.据搁浅、触礁事故位置报告附近港口主管机关,事故危及船员、船舶安全时报告海上搜救中心。
3.现场指挥大副即派水手长、木匠等人测量船舶六面水尺,确定搁浅、触礁部位,了解和探测搁浅水域底质。
大副将有关情况报告船长。
4.驾驶台当值人员应详细记录搁浅、触礁时间、概位(船位),显示规定的号灯、号型。
5.木匠测量双层底压载水舱、货舱污水井及干隔舱有无进水,并做好记录。
二管轮测量油舱油位变化情况,并做记录。
6.若船舶因触礁导致进水,应按堵漏应变部署和进水应急计划组织动员排水堵漏。
7.轮机长应立即进入机舱,指挥有关人员检查主机、舵机、辅助机械及尾轴、推进器有无损害,并报告船长,同时注意冷却水吸入阀换至高位。
8.船长应根据各方面反馈的信息,积极采取起浮措施(首、尾吃水调整,减少压载水/淡水,转移燃油,高潮时间计算,估计自力脱浅所需拉力等),并据大副报告的船舶周围情况作出判断是否动车脱浅。
9.若自力脱浅无效,应请示厂,联系代理申请外力协助脱浅。
10自脱浅无效候援期间,船方应尽力固定船位,包括调整载荷及使用锚具。
警惕潮水和风流对船舶强度和稳性的不良影响,防止船舶破损和断裂、打横,被风浪推上高滩,严重横倾及至倾覆。
11.搁浅、触礁发生油污按《船上油污应急计划》处理。
12.搁浅、触礁导致火灾、弃船、人落水应变应急事项时,按相应的应变部署/应急计划进行。
13.二副/或当值驾驶员应详细记录船舶搁浅、触礁、自力脱浅/外援脱浅情况。
船舶进水/堵漏应急预案船舶进水的原因大部是由于搁浅、触礁、碰撞、船舶老旧、水密失灵、造船缺陷、严重横倾、武器攻击等原因引起。
船体破损进水后,如果进水速度大于本船排水速度,船舶安全会受到威胁。
因此,船舶一旦进水,制止进水的方法就是堵漏,以及与其相应的排水、堵漏及应变过程中的伤员救护。
船舶一旦进水,就应按下列程序应急1.发现船舶漏损进水,应立即发出堵漏警报(警铃或汽笛二短一长,连放一分钟)召集船员,报告船长并通知机舱。
全体船员听到警报信号后,按应急计划分工,携带规定携带的堵漏器材,迅速赶赴现场,做好堵漏准备。
2.立即报告厂指定人员或其替代人及厂调度室,并根据所处位置报告附近港口主管机关或海上搜救中心。
3.进水堵漏应急计划中,大副为甲板现场指挥,轮机长为机舱现场指挥。
4.现场指挥大副率领堵漏队和隔离队的队长迅速查明漏损部位、损坏情况和进水量等,并立即报告船长确定施救方案,命令各对人员投入施救。
同时,木匠测量淡水舱、压载舱、污水沟等的水位。
二管轮等测量各油舱液位。
大副率人测定破洞的位置、破洞大小及进水情况。
5.船舶发生漏损后,船长应通知机舱备车,立即采取停车或减速措施,以减少水流和波浪对船体冲击。
若已查明漏损部位,应用车舵配合将漏损部位置下风侧,以减少进水量。
6.一经发现进水部位,应立即通知机舱排水,机舱应积极响应。
同时,三副率领隔离队紧闭进水舱四周的水密门和隔舱阀等,使进水舱与其他舱室隔离,考虑临近舱壁强度,必要时予以加固。
7.堵漏队在水手长和三管轮的率领下,直接担负堵漏和抢修任务,实施行之有效的堵漏措施。
船长和大副根据漏损情况发展,及时调整部署。
8.轮机长率领排水队使用所有水泵(包括便携式水泵)合力排水,并根据情况注入、排出和驳移压载水,保持船体平衡。
9.指派木匠定时量水(并派专人不断观察和记录首、尾吃水)和干舷高度变化,估计进水量和排水量之差,判断险情的发展和大量进水对船舶稳性及浮力的影响。
10.若进水严重和情况紧急,船长应请求第三方援助,条件允许,择地抢滩。
如船长确认堵漏无效,船舶面临沉没时,有权宣布弃船。
11.船长应指示值班驾驶员做好详细记录,向厂和有关当局报告。
12.船舶进水以碰撞/触礁为主,船舶进水应急可按船舶碰撞/触礁(进水)应急计划进行部署船舶碰撞应急预案1.船舶发生碰撞,应迅速发出警报,通知船长和机舱,船舶立即进入应急状态。
2.船长任总指挥,命令大副查明破损部位损坏情况,有无进水、人员伤亡、油污染情况及程度。
3.若碰撞部位在机舱,轮机长应迅速进入机舱,查明碰撞部位及机器受损情况。
4.船长立即向厂指定人员或其替代人员及厂调度室报告。
并根据船舶所处位置向就近港口主管机关或海上搜救中心报告。
5.大副、轮机长指派专人监视破损部位,及时向船长报告监测结果,以便船长确定施救方案和判断是否需要外援。
6.当船撞入另一船船体时,应视情采取慢车顶推等措施减少破洞进水,尽力操船使破洞处于下风舷。
7.若船体破损进水,应组织排水和堵漏,进水严重应选择适当浅滩坐浅。
8.轮机长应负责机舱内的损害控制,即对主机、辅机、舵机等机舱设备的损坏作出估计和抢修,并报告船长。
并按指示安排人员在舱柜之间转移燃油,提供电力和辅助机械的方面的各项服务。
9.碰撞双方应交换有关船名、呼号、船籍港、船舶登记编号和出发港、目的港及货物等情况。
船长应向对方船长递交一份“碰撞责任通知书”要求对方船长签字并盖船章,当对方要求本船船长签署同类文件时,仅应明确批注“仅限收讫”类文字。
10.值班驾驶员应做好各项抢险的详细记录,保存相关海图。
船长负责指导驾驶员谨慎如实的填写航海日志。
11.对方船处于危险状态,在不严重危及本船安全的情况下,应尽力提供援助,包括协助对方船员或协助被撞船舶抢滩。
12.若情况紧急,船长有权请求第三方援助。
如碰撞损坏严重,确属无力抢救时,船长有权宣布弃船。
13.若碰撞引起火灾或油污染,应按火灾应变部署,船上油污应急计划进行部署处理。
14.碰撞导致的船体结构损坏、船壳破损、进水等紧急情况按相应的应变计划进行部署。
15.碰撞导致人员受伤,应立即实施抢救。
船体结构损坏应急预案1.船舶航行中因故发生结构损坏时,应立即报告厂安全经理或其替代人及调度室,并视情报告就近港口主管机关或海上搜救中心。
2.发现船舶结构损坏时,船长首先应采取变向、变速等措施,以减少损坏的进一步扩大。
3.根据海区情况,采取滞航、抛锚等措施以策安全。
4.大副安排人员进行检查监测,查清损坏程度并报告船长,并指派人员检查和关闭水密设施。
5.根据结构损坏程度,船长会同轮机长、大副制定抢修方案。
6.结构损坏严重或情况紧急时,船长应请示厂安排外援。
7.结构损坏导致的消防、弃船、进水/堵漏及污染执行相应的应急预案船舶消防应急预案一.机舱灭火应急预案1.机舱发生火灾,无论火灾大小,无论航行/锚泊/靠泊装卸货物,值班人员应首先击发火井装置并报告轮机长、驾驶台或船长。
2.机舱火井报警发出后,全船人员迅速按照船舶应变部署表到达各自岗位。
轮机长在船长领导下行使机舱应急消防现场指挥职责,并保证与船长的通信联络。
3.轮机长迅速作出判断报告船长采取果断措施。
4.船长迅速报告厂指定人员及调度室,并视情况报告港口主管机关或海上搜救中心。
5.启动消防泵(必要时启动应急消防泵)立即供水,接妥皮龙带、水枪待命。
6.对火势、起火部位不明,可派出熟悉现场的两名探火员,身着消防员装备,携带必要的消防员用具,探明火源位置、火势和火的性质,报告现场指挥、报告船长。
7.如探明为初起小火,应立即组织消防队进行现场扑救。
如小面积油类火,用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扑救,或用水雾水枪利用水雾窒息法灭火;如电器火,应立即切断有关部位电源,切断通风,然后施救。
8.清查有无人员被困,抢救被困人员。
灭火人员注意自身安全保护,防止烟雾窒息或烫伤。
9.立即关闭机舱各区域的防火门,将火势控制在局部区域,以防波及驾驶台、电台、船员生活区等重要部位。
10.在港外或航行中发生火灾,应注意操纵使火区处于下风,如在港池发生火灾,应立即停止装卸作业,报告港口当局,按国际信号规则显示号灯、号型。
11.组织主要力量扑灭火头,控制火势发展。
并按排人员搬移临近火场的易燃、易爆物,防止火势蔓延引发爆炸,并对着火部位周围壁板进行水冷却。
如火灾或抢救措施危及主机安全运转,应立即报告船长。
12. 施救过程中,保持通讯联络畅通(内/外部)13.如火灾无法用小型灭火器和水扑灭,应立即撤离人员,果断封舱,操纵速闭装置,关掉油舱柜速闭阀和滑油柜速闭阀。
现场指挥清点人数、确认人员全部撤离机舱,机舱封闭并报告船长。
14.船长命令三副释放大型CO2系统灭火(或其他大型灭火系统),释放量一次放足。
15.检查机舱封闭情况,保证灭火效果。
封舱至少24小时,不得擅自开启,并及时检查CO2灭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