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建设和谐文化(新教材修改版)
- 格式:ppt
- 大小:24.50 MB
- 文档页数:88
建设和谐文化教案第一章:和谐文化的概念与内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谐文化的概念与内涵让学生认识到和谐文化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和谐文化的情感1.2 教学内容和谐文化的定义与特征和谐文化的重要性和谐文化在我国的发展现状1.3 教学过程1.3.1 导入:讲解和谐文化的概念与内涵1.3.2 讲解和谐文化的重要性1.3.3 分析和谐文化在我国的发展现状1.3.4 学生分享自己对和谐文化的理解与感悟1.3.5 总结与展望:培养学生热爱和谐文化的情感第二章:和谐文化的核心价值观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谐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和谐文化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积极践行和谐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意识2.2 教学内容和谐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仁爱、诚信、公平、正义、和合、感恩等和谐文化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案例2.3 教学过程2.3.1 导入:讲解和谐文化的核心价值观2.3.2 举例说明和谐文化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3.3 学生分享自己践行和谐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经历与感悟2.3.4 讨论与反思:如何更好地践行和谐文化核心价值观2.3.5 总结与展望:培养学生积极践行和谐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意识第三章:和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和谐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和谐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意识3.2 教学内容和谐文化的传承方式:传统节日、习俗、艺术、文学等和谐文化的创新方式:现代科技、跨界融合、创意表达等和谐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3.3 教学过程3.3.1 导入:讲解和谐文化的传承方式与创新方式3.3.2 举例说明和谐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3.3.3 学生分享自己对和谐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看法与建议3.3.4 小组讨论:如何结合现代科技传承与创新和谐文化3.3.5 总结与展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和谐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意识第四章:和谐文化在个人修养中的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谐文化在个人修养中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和谐文化对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将和谐文化融入个人修养的意识4.2 教学内容和谐文化在个人修养中的体现:礼貌、礼仪、道德、情感等和谐文化对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将和谐文化融入个人修养的方法与途径4.3 教学过程4.3.1 导入:讲解和谐文化在个人修养中的应用4.3.2 举例说明和谐文化对个人修养的重要性4.3.3 学生分享自己将和谐文化融入个人修养的经历与感悟4.3.4 小组讨论:如何更好地将和谐文化融入个人修养4.3.5 总结与展望:培养学生将和谐文化融入个人修养的意识第五章:和谐文化在社交场合的应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谐文化在社交场合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和谐文化在社交场合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运用和谐文化处理社交关系的意识5.2 教学内容和谐文化在社交场合的体现:沟通技巧、礼貌用语、尊重他人等和谐文化在社交场合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运用和谐文化处理社交关系的方法与途径5.3 教学过程5.3.1 导入:讲解和谐文化在社交场合的应用5.3.2 举例说明和谐文化在社交场合的重要性5.3.3 学生分享自己在社交场合运用和谐文化的经历与感悟5.3.4 小组讨论:如何更好地运用和谐文化处理社交关系5.3.5 总结与展望:培养学生运用和谐文化处理社交关系的意识第六章:和谐文化在家庭生活中的应用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谐文化在家庭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和谐文化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将和谐文化融入家庭生活的意识6.2 教学内容和谐文化在家庭生活中的体现:亲情、孝道、和睦、互助等和谐文化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将和谐文化融入家庭生活的方法与途径6.3 教学过程6.3.1 导入:讲解和谐文化在家庭生活中的应用6.3.2 举例说明和谐文化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性6.3.3 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庭生活中运用和谐文化的经历与感悟6.3.4 小组讨论:如何更好地将和谐文化融入家庭生活6.3.5 总结与展望:培养学生将和谐文化融入家庭生活的意识第七章:和谐文化在社会组织中的应用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谐文化在社会组织中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和谐文化在社会组织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运用和谐文化参与社会组织的意识7.2 教学内容和谐文化在社会组织中的体现: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等和谐文化在社会组织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运用和谐文化参与社会组织的方法与途径7.3 教学过程7.3.1 导入:讲解和谐文化在社会组织中的应用7.3.2 举例说明和谐文化在社会组织中的重要性7.3.3 学生分享自己在社会组织中运用和谐文化的经历与感悟7.3.4 小组讨论:如何更好地运用和谐文化参与社会组织7.3.5 总结与展望:培养学生运用和谐文化参与社会组织的意识第八章:和谐文化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谐文化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和谐文化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和谐文化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意识8.2 教学内容和谐文化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等和谐文化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和谐文化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方法与途径8.3 教学过程8.3.1 导入:讲解和谐文化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8.3.2 举例说明和谐文化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8.3.3 学生分享自己参与和谐文化在我国社会发展的经历与感悟8.3.4 小组讨论:如何更好地参与和谐文化在我国社会发展8.3.5 总结与展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和谐文化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意识第九章:和谐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意义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谐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和谐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和谐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意识9.2 教学内容和谐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意义:促进文化交流、维护文化多样性、推动世界和平等和谐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和谐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方法与途径9.3 教学过程9.3.1 导入:讲解和谐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意义9.3.2 举例说明和谐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重要性9.3.3 学生分享自己参与和谐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经历与感悟9.3.4 小组讨论:如何更好地参与和谐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交流与发展9.3.5 总结与展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和谐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意识第十章:和谐文化的未来发展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谐文化的未来发展让学生认识到和谐文化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和谐文化未来发展的意识10.2 教学内容和谐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创新、传承、国际化等和谐文化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和谐文化未来发展的方法与途径10.3 教学过程10.3.1 导入:讲解和谐文化的未来发展10.3.2 举例说明和谐文化未来发展的重要性10.3.3 学生分享自己对和谐文化未来发展的看法与建议10.3.4 小组讨论:如何更好地参与和谐文化未来发展10.3.5 总结与展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和谐文化未来发展的意识重点解析本文教案旨在建设和谐文化,涵盖和谐文化的概念与内涵、核心价值观、传承与创新、在个人修养与社交场合的应用、家庭生活与社会组织中的应用、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全球化背景下的意义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十个方面。
建设和谐文化教案第一章:和谐文化的概念与内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谐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让学生理解和谐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热爱和谐文化,积极建设和谐社会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和谐文化的定义与特点和谐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和谐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1.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展示和谐文化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和谐文化的兴趣。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和谐文化的概念与内涵,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和谐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二章:和谐文化的要素与构建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谐文化的要素。
让学生学会如何构建和谐文化。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和谐文化建设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和谐文化的要素:道德、艺术、科学、教育等构建和谐文化的方法与途径讲解:教师讲解和谐文化的要素,引导学生了解各个要素的作用。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构建和谐文化,提出具体实施方案。
分享:每组分享自己的实施方案,互相交流与学习。
第三章:和谐文化与社会发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谐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让学生认识到和谐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培养学生积极建设和谐文化的意识。
3.2 教学内容:和谐文化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和谐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和谐文化对社会和谐的推动作用3.3 教学活动:案例分析:教师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和谐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和谐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提出自己的观点。
分享与总结: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教师进行总结与点评。
第四章:和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
让学生学会如何传承与创新和谐文化。
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勇于创新的意识。
和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意义和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方法与途径4.3 教学活动:讲解:教师讲解和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各个方法与途径。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传承与创新和谐文化,提出具体实施方案。
第13课建设和谐文化认知目标:1.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谐文化的涵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2.理解不同文化的社会作用、建设和谐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情感态度目标:1.感受文化的多样性,增进积极参与文化生活的情感。
提高健康审美情趣和培育乐观、豁达、包容的精神。
3.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提高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运用目标:1.辨析身边的文化现象,增强自控力,自觉抵御不良文化的侵蚀,选择优秀的文化熏陶自己。
2.正确对待不同性质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出一份力。
重点:1.文化的多样性。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对个人的意义。
难点:1.辨析不同文化具有不同的作用。
2.理解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对个人的意义。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案,搜集相关案例资料。
学生:预习;查阅并搜集与文化相关的资料(比如龙文化,中美文化符号、各国建筑等)和代表本地方的典型文化资料,做好发言准备;了解感动中国人物。
导入美妙、动感、激昂的音乐引领我们进入文化百花园。
探究一——体味文化:展示图片。
目的:通说图片讲解,感受文化的丰富多样,增加感性认识。
刮痧(中医、西医)。
目的:思考中西文化差异,培养尊重、包容、开放、豁达胸怀。
情境表演:礼节文化。
思考:什么原因造成了国家、民族间交往方式的差异?目的:深刻感受文化对我们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实践活动的影响。
主题发言:说一说我的业余文化生活。
讲一讲我的家乡特色文化。
探究二——鉴别文化:展示庸俗和高雅文化图片。
目的:在比较中辨别是非、美丑,提高认识。
1.大家评一评谁更美?为什么?2.社会上频频出现“网络红人”,如芙蓉姐姐,伪娘现象,恶搞历史人物等,你们怎么看待这些现象?3.先进、健康的文化对个人和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4.愚昧、低俗的文化对个人和社会发展有哪些危害?5、怎样对待不同性质的文化?探究三——建设文化:案例:孔子学院的兴起。
1、孔子学院兴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