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有轨电车应用模式及地区适用性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492.14 KB
- 文档页数:4
现代有轨电车与城市发展适应模式研究发表时间:2020-04-13T17:07:00.583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17期作者:安娜王琦张笑林[导读] 近年来,现代电车作为国内外城市复兴的一种交通方式,在动力,经济,安全,可靠性,环保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摘要:近年来,现代电车作为国内外城市复兴的一种交通方式,在动力,经济,安全,可靠性,环保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它是“和谐交通”和“高效交通”的重要体现,对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本文简要分析了有轨电车与城市发展的适应模式。
关键词:有轨电车;城市发展;适应模式 1 现代有轨电车特征分析通常,现代电车具有以下三个优点。
首先,现代电车既环保又节能。
其系统采用电力牵引,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这是一种绿色的交通方式,符合现下中国主要城市日益严酷的空气环境状况。
其次,它具有稳定性、舒适性、安全可靠性,并且施工周期短,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准铁路”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并建立交通网络。
随之,可以大大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和共享率,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的交通结构的形成。
第三,大力支持TOD模式,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有利于新区和城市更新区的发展。
同时它也具有以下缺点:作为中等容量的运输系统,其成本高,投资压力大;大部分情况下无法实现与常规公共交通系统的道路资源共享,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常规公共交通的道路资源。
2 现代有轨电车与其他公交方式的对比分析 2.1 能耗现代有轨电车的单位能耗与大运量的地铁系统较为接近,而采用橡胶轮胎行走的常规公交车辆单位能耗是有轨电车的3倍多,BRT系统是有轨电车的2倍多。
纯电动车由于采用电能驱动,因此能耗也比较低。
2.2 排放有轨电车、地铁、纯电动车都无直接的废气排放。
综合考虑发电、炼油等生产过程的间接排放,在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方面,以电力驱动的公共交通方式如有轨电车、地铁、纯电动车等远远小于以内燃机驱动的公共交通方式,如普通公交等。
区域治理前沿理论与策略采用新型绿色能源超级电容的现代有轨电车对落实国家能源战略、促进能源清洁化发展意义重大。
因此,需按机器技术特点与实用性研究。
一、有轨电车分类及运能我国现行《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规定,有轨电车系统包括传统有轨电车、导轨式胶轮电车和新型有轨电车,其均属低运量系统。
(1)传统有轨电车(或称“街车”):在城市街道路面专用轨道运行,多与道路交通其他车辆混行,旅行速度通常只有10~15km/h。
(2)导轨式胶轮电车:是早期法国劳尔公司生产的胶轮电车,采用法国标准,俗称“劳尔车”,国内最早在天津使用,其技术标准和运用经验尚待进一步总结,推广应用的前景需进一步验证。
(3)新型有轨电车:也称现代有轨电车,是在传统有轨电车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系统,采用新型有轨电车车辆(以模块铰接式低地板有轨电车为特征),主要在城市街道路面或高架桥上运行,线路采用半封闭形式或地面专用轨道,旅行速度可达15~25km/h,运能可达0.6万~1.5万人次/h。
二、新型有轨电车技术特点1车辆构成模块化—采用3、5或7模块的低地板模块式车辆。
(2)车辆结构轻型化—采用铝合金车体和新型转向架结构。
(3)车辆技术现代化—VVVF(变压-变频)牵引技术、独立轮转向架、空心轴和弹性车轮。
(4)车辆功能人性化—发展70%或100%低地板。
(5)系统设备简单化—车站设备简单,甚至只有雨棚。
三、现代有轨电车定位1城市公共交通骨干该类型主要为欧美等国应用,作为城市公交体系的骨干构成,承担城市居民公交出行大部分客流,线路成网且覆盖城市主要客流集散点、交通走廊和重点功能区。
典型应用城市为南特、墨尔本、第戎、鲁昂等,我国由于现代有轨电车研究与建设起步较晚,现尚无城市公交骨干应用先例。
2城市轨道交通补充对于骨干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无法覆盖的地区,以现代有轨电车方式满足居民出行需求、提供集约化公交服务,该类型作为中高运量城市轨道系统辐射范围内的轨道系统补充,是骨干公交网旅客运输的辅助服务体系,城轨运输体系的毛细血管。
总666期第四期2019年2月河南科技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现代有轨电车在郑州都市区公共客运系统中的适用性研究武同乐1王辉虎2(1.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0;2.郑州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00)摘要:现代有轨电车作为一种新型中等运量的城市地面轨道系统,在都市区一体化公共客运交通层次体系中处于中间层级,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基于现代有轨电车的主要特征,从城市经济、道路资源、交通需求、运营组织和环境影响5个方面,分析现代有轨电车对城市的适应性。
结合郑州都市区公共客运系统层次分工,提出了现代有轨电车在郑州都市区公共交通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和适用性。
关键词:现代有轨电车;都市区;公共交通;功能定位;适用性中图分类号:U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19)04-0129-03Applicability of Modern Tram in Public Passenger TransportSystem in Zhengzhou Metropolitan AreaWU Tongle1WANG Huihu2(1.Henan Provincial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Ltd.,Zhengzhou Henan450000;2.Zhengzhou City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Research Center,Zhengzhou Henan450000)Abstract:As a new type of medium-volume urban ground track system,modern trams are at the intermediate level in the integrated public passenger transport hierarchy of metropolitan areas,as a connecting link between the preced⁃ing and the following.Based on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trams,the adaptability of modern trams to cities was analyzed from five aspects:urban economy,road resources,traffic demand,operation org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bining with the hierarchical division of public passenger transport system in Zhengzhou metropoli⁃tan area,the function orientation and applicability of modern tram in Zhengzhou metropolitan area public transport system were put forward.Keywords:modern tram;metropolitan area;public transportation;function orientation;applicability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规模的日益壮大,城市拥堵、能源危机和汽车碳排放等问题进一步恶化,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已经成为各城市的共识。
【特稿】现代有轨电车基本特征及适用性研究【地铁节能】2016(第四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性节能研讨会将于4月22日-23日在深圳召开在中国轨道交通网策划主办的“2015(第二届)中国现代有轨电车发展与实践研讨会”上,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毛励良先生就现代有轨电车基本特征及适用性研究,发表了主题演讲。
演讲结合了珠海、东莞、沈阳等多地有轨电车的发展实例,从现代有轨电车国内发展概况入手,阐述了现代有轨电车基本特征、现代有轨电车适用性、现代有轨电车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等问题。
一、国内发展概况1.国内现代有轨电车建设及规划情况从2003年至2014年年底,国内已有约50个城市或地区运营、建设或规划设计有轨电车,其中沈阳、广州、南京、苏州、天津、上海、长春、大连8个城市已运营有轨电车,青岛、北京西郊线、淮安、珠海、南京、沈阳、深圳、福建武夷山、成都新津等多个城市正在建设有轨电车,成都、郑州、武汉、长春、杭州、广州、合肥、青岛、武汉、重庆、泰州、常州、佛山、福州、厦门、贵阳、昆明、三亚、海口、包头、西安、宁波、徐州、长沙、株洲、泰州、宿迁、泉州多个城市正在设计或规划。
国内现代有轨电车规划总规模约5000km,其中北京规划约500km;广州规划约1000km;上海规划约1000km中低运量系统,其中700-800km现代有轨电车;深圳龙华新区和龙岗新区各规划约51km和48km;沈阳浑南新区规划约139km;武汉大汉阳地区和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各规划约190km和135km;西安西咸新区规划约180km,临潼区初步规划约80km;珠海规划约157km;苏州高新区规划约90km;郑州各区共504km;成都规划约625km,其中骨干线约130km;长沙湘江新区规划约198km。
2.建设基本情况根据中国轨道交通协会2014年统计信息,截止2014年末,我国累计有22个城市建成投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101条,3155公里。
现代有轨电车的适用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和交通问题的日益严重,有轨电车作为一种成熟的城市轨道交通工具,在城市交通中的地位逐渐凸显。
相比其他轨道交通工具,有轨电车运营成本低、投资回报周期短、施工周期短、环境影响小等优势明显。
尤其是在一些历史文化城市和新兴城市中,有轨电车可以更好地融入城市环境,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
因此,对有轨电车的适用性进行研究,可以为城市交通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建议。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研究现代有轨电车的适用性,探讨其在不同城市环境下的适用情况、建设成本、运营效益等重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为城市交通建设提供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的方案。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 有轨电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2. 有轨电车在城市环境下的适用性分析;3. 城市交通建设中有轨电车的投资成本、建设周期、运营效益等关键指标;4. 影响有轨电车适用性的因素分析;5.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
本文将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数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对有轨电车的适用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四、预期研究成果本文将通过对现代有轨电车适用性的研究,得出有轨电车在城市交通建设中的优势和劣势,为有轨电车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也为城市交通建设提供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的发展方案。
五、拟定研究计划及进度安排1. 第一周:了解有轨电车的基本情况,确定研究目标和研究方向;2. 第二周:收集、整理和阅读有轨电车相关的文献资料;3. 第三周:实地调查有轨电车在不同城市环境下的实际应用情况;4. 第四周:分析有轨电车在城市交通建设中的投资成本、建设周期、运营效益等关键指标;5. 第五周:分析影响有轨电车适用性的因素,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6. 第六周:撰写论文初稿,进行修改和完善;7. 第七周:撰写论文终稿,并进行论文答辩。
六、预期研究难点1. 如何准确评估有轨电车在城市环境下的适用性;2. 如何对有轨电车的投资成本、建设周期、运营效益等关键指标进行量化评估,并与其他轨道交通工具进行比较;3. 如何解决有轨电车在城市交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的优化建议。
现代有轨电车适应性与功能定位浅析一、现代有轨电车与城市适应性分析1.现代有轨电车系统特征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有轨电车不论从车辆性能、舒适性、环保要求和外观等方面都发生了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进。
主要特点如下:(1)造价费用相对较低有轨电车的造价根据浑南建设经验费用约在1亿元/公里,包括了铺设路轨以及车辆采购的费用。
地铁造价约5~6亿元/公里,有轨电车造价仅是地铁的1/6左右。
建设一条地铁可以建设4至8条等距长的现代有轨电车线路,并可以一次建成网,发挥轨道交通的网络效应,带动沿线土地开发。
(2)有轨电车造价低的同时,建设周期相对也短。
现代有轨电车建设周期仅为地铁的1/4到1/2,同时后期运营维护的费用也远低于地铁系统。
有轨电车的造价比地铁便宜,也不比公交高。
虽需要一次性投资较大,但从长远发展看,有轨电车的造价与公交相近。
现代有轨电车寿命周期达30年,是公交车辆10年周期的3倍。
以30年为一个周期,有轨电车的投资花费和公交的花费十分接近。
(3)建设路权形式多样现代有轨电车有别于轻轨,且比轻轨的城市形象更好。
轻轨属于专属路权,现代有轨电车是一种复合路权,在现有的道路隔离带上,设置线路,不会占用现有公路资源,不会对道路交通带来压力。
沈阳浑南有轨电车以路中式、独立路权为主,车辆行驶在道路中央,利用原有道路中央分隔带设置有轨电车车行道。
比如在沈阳的中央绿化带的地段,有轨电车直接在绿化带上经过,社会车辆可在有轨电车的双侧分道正常行驶,互不影响;同时,车道还可作为景观绿化,美观又现代如果路中间没有绿化带,有轨电车也会“占一还一”:在路中间占一排道的同时,在路外侧扩一排车道还给社会车辆。
同时,由于施工期短,对交通影响不大。
(4)交叉口混行处理灵活虽然有轨电车具有专属路权,但遇到转弯、交通路口等地段时,就会与社会车辆有所交叉。
为了给社会车辆创造更多的通行方便,在与社会车辆混行的路段,有轨电车的轨道卧在正常的路面以下,可保证社会车辆、非机动车、行人的正常出行。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城市现代有轨电车地区适应性研究院系:路桥与港航工程学院专业名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班级:112082 学号:25姓名:周强指导老师:彭涌涛完成时间:2014 年 3 月25 日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交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由此将中运量的轨道交通现代有轨电车重新运用于城市交通中。
城市现代有轨电车作为介于地铁与常规公交方式之间的公交系统,在我国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对城市现代有轨电车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认识,主要从特点、与其他公交对比、案例分析三个方面论述了现代有轨电车的适应条件和在江苏典型城市的适应性,为城市建设现代有轨电车提供参考和依据。
城市现代有轨电车地区适应性研究目录第一章有轨电车概述第一节有轨电车发展的历程1.1快速发展阶段1.2衰落阶段1.3再发展阶段第二节城市现代有轨电车概述2.1 城市现代有轨电车发展现状与趋势2.2 城市现代有轨电车改进的方面2.2.1 城市现代有轨电车与现有交通工具的配合协调2.2.2运输能力的提升2.2.3轨道结构的改良2.2.4车辆设备2.2.5机电及运营设备第三节城市现代有轨电车的特点3.1经济性特点3.2节约能源特点3.3环境保护特点3.4运营的安全性特点3.5便捷性特点第四节城市现代有轨电车与其它公共交通对比分析4.1能耗方面4.2排放方面4.3运营能力方面4.4造价方面4.5建设周期方面4.6运营成本方面第二章国内外城市现代有轨电车适应性案例分析第一节国外城市现代有轨电车案例分析第二节国内城市现代有轨电车案例分析第三节城市现代有轨电车地区适应条件总结第三章江苏省典型地区城市现代有轨电车适应性研究第一节苏南地区城市现代有轨电车的适应性研究第二节苏中地区城市现代有轨电车的适应性研究第三节苏北地区城市现代有轨电车的适应性研究第四章对城市现代有轨电车适应性的总结与展望第一章有轨电车概述第一节有轨电车发展的历程1.1快速发展阶段有轨电车是由电力驱动,在轨道上行驶的轻型小编组轨道交通车辆,最多不超过3节。
现代有轨电车适应性与功能定位浅析一、现代有轨电车与城市适应性分析1.现代有轨电车系统特征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有轨电车不论从车辆性能、舒适性、环保要求和外观等方面都发生了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进。
主要特点如下:(1)造价费用相对较低有轨电车的造价根据浑南建设经验费用约在1亿元/公里,包括了铺设路轨以及车辆采购的费用。
地铁造价约5~6亿元/公里,有轨电车造价仅是地铁的1/6左右。
建设一条地铁可以建设4至8条等距长的现代有轨电车线路,并可以一次建成网,发挥轨道交通的网络效应,带动沿线土地开发。
(2)有轨电车造价低的同时,建设周期相对也短。
现代有轨电车建设周期仅为地铁的1/4到1/2,同时后期运营维护的费用也远低于地铁系统。
有轨电车的造价比地铁便宜,也不比公交高。
虽需要一次性投资较大,但从长远发展看,有轨电车的造价与公交相近。
现代有轨电车寿命周期达30年,是公交车辆10年周期的3倍。
以30年为一个周期,有轨电车的投资花费和公交的花费十分接近。
(3)建设路权形式多样现代有轨电车有别于轻轨,且比轻轨的城市形象更好。
轻轨属于专属路权,现代有轨电车是一种复合路权,在现有的道路隔离带上,设置线路,不会占用现有公路资源,不会对道路交通带来压力。
沈阳浑南有轨电车以路中式、独立路权为主,车辆行驶在道路中央,利用原有道路中央分隔带设置有轨电车车行道。
比如在沈阳的中央绿化带的地段,有轨电车直接在绿化带上经过,社会车辆可在有轨电车的双侧分道正常行驶,互不影响;同时,车道还可作为景观绿化,美观又现代如果路中间没有绿化带,有轨电车也会“占一还一”:在路中间占一排道的同时,在路外侧扩一排车道还给社会车辆。
同时,由于施工期短,对交通影响不大。
(4)交叉口混行处理灵活虽然有轨电车具有专属路权,但遇到转弯、交通路口等地段时,就会与社会车辆有所交叉。
为了给社会车辆创造更多的通行方便,在与社会车辆混行的路段,有轨电车的轨道卧在正常的路面以下,可保证社会车辆、非机动车、行人的正常出行。
现代有轨电车应用模式及地区适用性研究訾海波 过秀成 杨 洁(东南大学交通学院,210096,南京 第一作者,硕士研究生)摘 要 在对现代有轨电车技术经济特点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现代有轨电车的应用与实践,总结现代有轨电车的三种应用模式。
分析影响现代有轨电车作用发挥的城市内部及外部因素,提出现代有轨电车的四种发展地区。
针对南京市现代有轨电车适用性进行实证研究,认为适当修建现代有轨电车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是合理可行的。
关键词 现代有轨电车;应用模式;适用性分析中图分类号 U482.1O n the App li cation and A daptab ility of M odern T ra m carZ iH aibo,G uo X i ucheng,Y ang Ji eAbstrac t B ased on an ana ly sis o f t he techn i ca l and econom ic charac teristi cs o f m odern tram car s y ste m,as w e ll as t he expe r-i ence s o f its app licati o n and prac tice at hom e and abroad,t h is paper s u m s up t hree ki nds o f app licati on m o de s.Then,w it h an analy sis o f t he i n ternal and ex t e rnal urban facto rs i m pacted on m odern tra m,t h is paper puts fo r w ard fo ur k i nds o f adap t ab ilit y a rea fo r d i fferen t city sca l e s.A t l a s,t by tak i ng t he m odern tra m ca r i n N an ji ng C ity as a de m o nstra tion study on t he adapta-b ilit y,this paper argues that an appropr i a t e constructi o n o fm od-e rn tram w ill re lieve t he pressure on urban traffic reasonab l y and feasi b l y.K ey words m odern tra m car;app licati on m ode; adap t ability ana l y sisF i r st-author s address T ranspo rtati o n Co llege,So ut heast U-n i ve rsit y,210096,N an ji ng,Ch i na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是解决当前中国城市交通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
在一些有条件的大、中型城市,应该鼓励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但是由于各城市经济能力、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在选择轨道交通形式时就应该因地制宜。
经过全面的技术改造、管理形式变革的现代有轨电车,已经不同于传统的有轨电车,更凸现其节能、环保的特点,受到普遍的关注。
国内一些城市如长春、大连、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都根据城市客运交通需求提出建设现代有轨电车的要求。
本文在对现代有轨电车系统技术经济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其应用模式及地区适用性,这对现代有轨电车系统的合理引入,以及构建多层次综合交通体系有着重要意义。
1 现代有轨电车的特点1.1 技术经济特性比较现代有轨电车是由电气牵引轮轨导向的低地板式电动车辆,运行在专用轨道上,采用平交道口和优先信号的中低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1]。
其与其它公共交通方式的技术经济特性比较如表1所示。
1.2 现代有轨电车的优缺点分析现代有轨电车是在传统有轨电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采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经不断完善形成的一种介于公共汽车和轻轨之间的中低运量轨道交通系统。
其技术性能介于常规道路公交和轻轨之间,具有运行可靠、舒适、节能、环保等特点。
其优缺点如表2所示。
表1 现代有轨电车与其他公共交通方式比较[2-4]指标常规道路公交快速道路公交现代有轨电车轻轨地铁运营速度/(km/h)12~1520~3018~2525~4025~40运能/(万人/h)<0.50.8~1.2,个别>3.00.8~1.51~33~6造价/(亿元/km)<0.20.2~1.00.2~0.61~23~5相对建设周期短较短较长较长长车辆折旧率高较高低低低能耗高较高较低低低环境污染高较高低低低路权共享部分或专有路权部分或专有路权专有路权专有路权表2 现代有轨电车优缺点分析技术组成优势分析负面影响现代化车辆较高的平均车速,人性化的服务设施,流畅的外观造型,利于提升公交的服务水平灵活性运营根据客流需求特征采用不同的编组方式,可提高使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服务范围不能随意改变,机动性差智能化系统通过信号控制实现交叉口信号优先,可提高运输效率,保障行车安全建设复杂,成本较高多样性路权与汽车共用路面,可采用专用路、专用道、混合使用等多种路权形式及敷设方式,灵活性强对路面结构的整体性和强度不利环保性燃料采用电力牵引,不产生废气,可减少环境污染电力架空线影响城市景观2 现代有轨电车的应用模式及地区适用性2.1 现代有轨电车的应用模式现代有轨电车应成为中等城市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也应作为大城市中大运量交通工具的辅助,应该在我国推广[5]。
不同类型的交通方式在公共交通体系中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
根据城市规模、交通需求、土地利用规划等因素的差异,现代有轨电车在不同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中有着三类典型的应用模式。
1)现代有轨电车成为整个公交的主体。
以现代有轨电车系统作为整个城市公共交通的主体,承担着城市中大部分客流量,辅以常规道路公交,形成现代有轨电车的运输网络,支撑起整个城市的公共交通体系。
其典型城市有墨尔本,城市总人口达350万,有轨电车线网规模达230km。
其功能是提供市区的服务,为铁路车站提供驳运,连接郊区与核心区,成为整个城市公交体系的主体。
2)现代有轨电车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整合与协调。
对于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尚未敷设的交通走廊,从满足需求、提高运输效率的角度出发,发展现代有轨电车,与地铁、常规道路公交共同承担公交客流。
其典型城市为布拉格,有3条地铁线和31条有轨电车线,2003年的客运量分别占41.4%、30.2%。
有轨电车担负新老城区的主要交通流向的接驳,是承载整个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
3)现代有轨电车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功能的延伸和补充。
有轨电车布设在地区性主要客运走廊上,未形成独立的网络,仅作为城市轨道交通或道路公交的延伸、加密或者补充,接驳快速轨道交通,实现点到点的客流运输。
其典型城市有天津。
它通过发展 有轨电车+常规公交 的公共交通模式,强调有轨电车的接驳集散功能,发挥津滨轻轨的作用,强化开发区的东区与塘沽城区的联络。
2.2 现代有轨电车的地区适用性进行现代有轨电车地区适应性分析时,首先应从整个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结构优化的角度出发,分析外部影响因素(城市经济、城市空间结构和政策环境等)对现代有轨电车功能发挥的推动和阻碍作用;其次,探讨城市交通内部影响因素(通道客运量、道路、用地条件等)对现代有轨电车地区适用性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现代有轨电车地区适应性影响因素分析如表3所示。
表3 现代有轨电车地区适用性影响因素分析因素分类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对现代有轨电车地区适用性的促进和制约作用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城市经济中小城市经济受限,以现代有轨电车提高常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大城市利用现代有轨电车的投资优势,配合快速轨道交通建设城市空间结构大中城市组团式空间布局,要求加强外围组团与中心组团联系;大城市外围组团内部成为相对独立的新城,适用于现代有轨电车政策环境现代有轨电车的优势使其有提高公交优先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作用通道客运量现代有轨电车适用于单向断面流量在1万pcu/h以下的低走廊,或在1~3万pcu/h的中强度走廊配合轨道交通和巴士快速交通道路用地条件占用路面资源,不适用于大中城市主城范围等道路资源紧缺的地区由于现代有轨电车是介于常规道路公交与大容量轨道交通之间的一种交通方式,具有对环境无污染、运力大、运行成本低、方便、快捷、舒适、安全等特点。
从国内外的应用情况来看,它在以下四个地区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1)中小城市用于承担主城区内部较大的交通需求。
中小城市由于城市规模比较小,人口密度比较低,同时经济实力有限,难以承担快速轨道交通建设所带来的财政压力,可以在城市的主城区内建设现代有轨电车。
如法国格勒诺布尔市现代有轨电车每天可运输63000名旅客,在相同运营费用情况下,可大幅度提高运输能力。
2)大城市加强市区外围地区与主城区之间的联系。
城市规模的扩大,使得原有的空间组织模式发生改变,向开敞型、组团式发展。
现代有轨电车的优点决定其比较适用于加强主城和新城之间的联系,促进沿线地区的发展。
如墨尔本以有轨电车作为连接城市中心区和外围区的主要公共交通方式。
3)大城市主城外围的新城及工业开发区内部。
由于城市产业布局的调整,外围新城及工业开发区的快速发展,都将对区内公共交通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如天津泰达工业开发区内部规划 有轨电车+常规公交 的公共交通模式,以形成多层次、立体化、智能化的交通体系,带动区域发展。
4)大城市主城外围的新城及与周边城镇之间。
随着主城外围组团的进一步发展,带动周边的城镇开始活跃,相互之间的联系开始加强,传统的道路公交已不能满足需求,需要现代有轨电车来加强联系,进行联合发展,并与其它大容量的轨道交通网络进行有效的衔接。
2.3 现代有轨电车在城市中的使用趋势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机动化的进程,国内大多数城市的空间布局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
在国内大中城市中,新城区、开发区的建设成为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这有利于现代有轨电车在城市中的使用。
1)在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背景下,现代有轨电车的灵活多变特点能很好地适应连接新旧城之间以及新区内部的优质、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服务需求。
2)城市交通堵塞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考虑到城市交通投资的约束,现代有轨电车能与其它轨道交通相互协调,共同承担城市的交通需求,以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竞争力,提高城市生活质量。
3)在道路资源充分、施工条件良好的新城区,应尽量实现现代有轨电车路权专用,以提高运行速度和断面运能,实现快速、大容量的运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