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对圆锥滚子轴承轴向游隙的设计与测量

  • 格式:pdf
  • 大小:189.88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对圆锥滚子轴承轴向游隙的设计与测量

县鹏宇,刘 锋

(甘肃海林中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中心,甘肃 天水 741018)

摘要:对面对面和背对背两种结构的配对圆锥滚子轴承轴向游隙的设计思路及方法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其测量方法,有助于轴承设计时隔圈公差的确定。

关键词:配对圆锥滚子轴承;结构;轴向游隙;尺寸链;测量

中图分类号:T H 133.3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0-3762(2010)09-0045-03

符号说明

T 1,T 2)))圆锥滚子轴承的装配宽度

B )))配对圆锥滚子轴承的总宽度

B c )))配对圆锥滚子轴承无游隙时的总宽度D A )))轴承的轴向游隙B 1,B 2)))单套轴承内圈宽度

C 1,C 2)))单套轴承外圈宽度B 3)))外隔圈宽度

C 3)))内隔圈宽度

H 1,H 2)))单套轴承装配宽度与内圈的宽度差D c

B )))无轴向游隙时的配对圆锥滚子轴承总宽度公差

D B )))配对圆锥滚子轴承总宽度公差D T 1,D T 2)))单套轴承宽度公差T 0)))正向测量时单套轴承的装配宽度T c)))反向测量时单套轴承的装配宽度

配对圆锥滚子轴承是由两套圆锥滚子轴承和内、外隔圈组成,具有结构简单,组配灵活的特点。通常有面对面和背靠背两种组配方式,轴承的轴向游隙可以通过修配内隔圈或外隔圈来实现。由于轴承内、外隔圈结构的设计已在设计方法和多种文献中有过论述,在此不做探讨。这里主要介绍轴向游隙的设计、调整方法和测量方式。

1 背对背结构

背对背配对圆锥滚子轴承结构如图1所示。两套轴承作用中心呈/O 0形,这样的结构不但刚性好,而且还可承受倾覆力矩,轴向游隙的调整可以通过配磨内隔圈或外隔圈来完成,以下就两种配磨方法分别进行论述。

收稿日期:2010-04-07;修回日期:2010-05-

06

图1 背对背配对圆锥滚子轴承结构图

1.1 配磨内隔圈调整轴向游隙法

在这种方法中,轴承的总宽度中包含有轴向游隙,所以不但要保证轴承的总宽度,还要保证轴向游隙。轴向游隙为:

D A =(B 1+B 2+B 3)-(T 1+T 2+C 3)

(1)

轴向游隙D A 在尺寸链中为封闭环,封闭环的公差等于所有组成环的公差之和。由于轴向游隙的公差一般在0.05mm 左右,这样小的公差再分配到6个组成环中,将使每个组成环公差很小,在实际生产中难以实现,而且也不经济。为了满足轴向游隙的要求,可以通过修磨内隔圈来实现。

首先,计算出配对轴承不含游隙时的总宽度公差D c

B ,其是由两套轴承的装配宽度T 1,T 2的公差和外隔圈宽度公差保证的。为了满足D c

B 的要求,必须对相关的尺寸公差进行压缩,一般情况下对单套轴承装配宽度压缩一半即可。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轴承在配磨内隔圈时,保证单套轴承的内、外组件与外隔圈可以完全互换,只要配磨后的

ISSN1000-3762CN41-1148/T H 轴承 2010年9期

Bear i ng 2010,No .9

45-47

轴向游隙在规定的范围之内,配对轴承的D c

B 就可达到设计要求,这样减少了内隔圈配磨时的磨削量,提高了配套的效率。外隔圈公差按下式计算:

D C 3=D c

B -D T 1-D T 2

(2)

例如,内径为30~40mm 的圆锥滚子轴承,配对后轴承总宽度公差D c

B =+0.100~+0.550mm ,轴向游隙为0.100~0.140mm ,除去轴向游隙后轴承的总宽度公差为0~+0.41mm 。一般单套轴承在该尺寸段的装配宽度公差为0~+0.200mm ,须将单套轴承宽度公差压缩到0~+0.150mm ,根据(2)式可以确定出外隔圈的宽度公差为0~+0.110mm ,同时可将内隔圈的宽度公差适当地压缩到-0.05~0mm ,便于内隔圈配磨尺寸的统一,减少分组数。

1.2 配磨外隔圈调整轴向游隙法

该结构中配对轴承的总宽度公差是由两套轴承的内圈宽度公差和内隔圈公差保证的,总宽度公差中不含轴向游隙,一般不需要再对单个轴承外圈的宽度公差、装配宽度公差进行压缩,内隔圈的宽度公差可以根据配对轴承总宽度公差和两内圈的公差计算得到:

D B 3=D B -D B 1-D B 2

(3)

例如,内径为30~40mm 的圆锥滚子轴承,其配对轴承总宽度公差为+0.100~+0.550mm ,单个内圈的宽度公差为-0.120~0mm ,内隔圈的公差计算出来为+0.340~0.550mm 。1.3 轴向游隙的测量方法

1.3.1 小批量生产轴向游隙配磨方法

该方法是通过测量单套轴承装配宽度与内圈的宽度差的方式计算出来,采用以下公式:

D A =B 3-(H 1+H 2+C 3)

(4)

轴承的轴向游隙值D A 为轴承内、外隔圈的差值减去单套轴承装配宽度与内圈的宽度差,在这种方法中,只有当C 3

一般对于小批量生产的产品,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对每一套轴承进行编号,根据轴向游隙的范围,确定出轴承隔圈修磨尺寸,最后再对内隔圈和外隔圈进行编号,将其合套成为符合要求的配对轴承。

1.3.2 大批量生产轴向游隙配磨方法

对于大批量生产的产品,若采用1.3.1所述方法,生产效率极低,为此可以采取下述的测量方

法,步骤如下:

(1)背对背配对轴承测量轴向游隙原理图如图2所示。取出内隔圈,在上部轴承加上一载荷,让表尖对在载荷块上平面中部,消除轴承端面跳动对测量的影响,转动轴承外圈,使上、下轴承的滚子与内、外滚道基本完全接触,下部轴承的滚子球基面与内圈挡边完全接触,并将测量表对零位,

然后将轴承移出测量区域。

1)载荷块;2)上部轴承;3)内隔圈;4)外隔圈;5)下部轴承;6)仪表

图2 背对背测量轴向游隙原理图

(2)装入分选的内隔圈,再次加上载荷,让表尖对在载荷块平面中部,转动轴承外圈,记录仪表的读数(注意在测量时需要加上一定的载荷),测量出基本轴向游隙值D c

A 。

(3)将上部轴承取下,正、反测量轴承的装配宽度T 0,T c

(图3),计算两者的差值D T ,即D T =T c

-T 0(注意在测量时还需要加上载荷,这样测量才会准确,具体的载荷块结构设计本文不再探讨)

图3 单套轴承正、反向测量轴承装配宽度

配对轴承实际的轴向游隙值D A =D c

A +D T 。若轴向游隙大于设计要求,则根据超出的数值,调整隔圈的宽度,配出符合要求的轴向游隙。

轴承外圈在下内组件在上测量单套轴承宽度时,由于内组件圆锥体的自锁作用,滚子球基面与内圈挡边不能够完全接触,此时所测量出的轴承装配宽度要大于正常的数值,即D c

A 存在虚值,但步骤(3)可消除轴向游隙的虚值。这种测量方法无论对于配磨内隔圈法还是配磨外隔圈法,都是适用的。检测数据比较见表1。

#46#5轴承62010.l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