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哲学系《958东方哲学与宗教概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 格式:pdf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7
目 录
2009年南京大学哲学系916宗教学概论(含宗教与文化)考研真题(回忆版)
2008年南京大学哲学系916宗教学概论(含宗教与文化)考研真题
2007年南京大学哲学系416宗教学概论(含宗教与文化)考研真题
2006年南京大学哲学系416宗教学概论(含宗教与文化)考研真题
2005年南京大学哲学系416宗教学概论(含宗教与文化)考研真题
2004年南京大学哲学系416宗教学概论(含宗教与文化)考研真题
2003年南京大学哲学系416宗教学概论(含宗教与文化)考研真题
2002年南京大学哲学系506宗教学概论(含宗教与文化)考研真题
2001年南京大学哲学系505宗教学概论(含宗教与文化)考研真题
2000年南京大学哲学系505宗教学概论(含宗教与文化)考研真题
1999年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概论(含宗教与文化)考研真题
1998年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概论(含宗教与文化)考研真题
1997年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概论(含宗教与文化)考研真题
1996年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概论(含宗教与文化)考研真题
1995年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概论(含宗教与文化)考研真题
2009年南京大学哲学系916宗教学概论(含宗教与文化)考研真题(回忆版)
2008年南京大学哲学系916宗教学概论(含宗教与文化)考研真题。
2003年哲学综合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为什么说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2、简述你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
3、我们说,”意识并不是自然界从来就有的,但它却在自然界有着自己深厚的基础和前提,这就是物质形态普遍的反映特性“。
请从物质形态普遍反映特性的角度简述人类意识的起源。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恩格斯说:“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态,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
”试从认识的历史演化的角度说明“三个代表”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2、试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之间的关系。
三、名词解释(任选三题,每题10分,共30分)1、回忆说(柏拉图)2、奥康剃刀(或奥卡姆剃刀)(中世纪哲学)3、温和怀疑论(休谟)4、公意(或总意志)(卢梭)四、论述题(任选两题,每题25分,共50分)1、亚里士多德如何论述美德伦理,他心目中恢宏大度的君子是什么样子的,这与其中庸之道有什么关系?这种美德伦理在今天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2、唯理论和经验论各自的思想特点是什么?英国经验主义与大陆理性主义平行发展,为什么不能相互完全替代?3、什么是康德的”哥白尼革命“?什么叫先天综合判断?此类判断对于自然科学有什么意义?科学能够证明”人为自然立法“的命题吗?2003年现代西方哲学一、名词解释(任选5题,每题12分,共60分)1、绵延(柏格森)2、试错法(波普尔)3、“经验主义的两个教条”(奎因)4、存在先于本质(萨特)5、解构(德里达)6、“自然之镜”(罗蒂)二、论述题(任选三题,每题30分,共90分)1、试论尼采的价值重估理论及其意义,西方社会传统的基督教伦理是否因此而崩溃?2、论述维特根斯坦后期的“语言游戏说”,它与前期的“图像说”有什么关系?这与其关于哲学的根本看法有何联系?3、库恩的科学革命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历史主义科学哲学思想在当代科学哲学中处于怎样的地位?4、评述法兰克福学派的工具理性批判思想,这种批判是否真实地反映了当代西方社会的实质?请稍微详细的阐述你的理由?2004年哲学综合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理论前提是什么?2、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南京大学哲学系历年考博真题(2008—2013年)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中国哲学史(3305)适用专业:中国哲学宗教学2008年(中国哲学专业做A卷宗教学专业做B卷)A卷(每题25分,共100分)1、孔子“仁”的思想内容及其评论2、老子“道”的思想内容及其评论3、王阳明“知行合一”说述评4、试论程朱理学对先秦儒学的丰富和发展B卷(每题25分,共100分)1、荀子天人思想述评2、孟子仁学思想述评3、王充元气自然论述评4、郭象“独化”论述评2009年1、试述墨子对孔子学说的批评,并给予评论(25分)2、老子、庄子思想异同(25分)3、张载“气本论”思想述评(25分)4、试述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并给予检讨(25分)1.孔子“仁爱”、老子“道爱”、墨子“兼爱”之比较(25分)2.魏晋玄学讨论的主要问题并给予评论(25分)3.试述程朱“理本论”与陆王“心本论”异同(25分)4.试述儒学哲学化历程并给予评论:以先秦儒学、宋明儒学、现代新儒学为例。
(25分)2011年1、试论儒学人文主义思想及其特质。
(25分)2、《大学》主要思想内容述评。
(25分)3、王夫之“理势合一”论述评。
(25分)4、试述老子的“道”与宋明理学的“理”之异同。
(25分)2013年1、2、老子辩证法及其评论(25分)3、中国佛学在中国哲学中的地位(25分)4、张载《西铭》的主要思想述评(25分)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中国佛学(2294)适用专业:中国哲学论述题(每题25分,共100分)一、慧远“法性论”思想述评(25分)二、天台宗“三谛圆融”思想述评(25分)三、试从佛学与儒学两个方面论述佛儒交融的内在根据(25分)四、试评析《维摩诘经》对现当代人间佛教的影响(25分)2009年论述题(每题25分,共100分)一、如何理解《心经》中所说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25分)二、竺道生佛性思想述评。
(25分)三、禅宗的中国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5分)四、从王阳明的“本体工夫”看禅学对阳明学的影响。
南京大学2004年哲学综合专业课考研真题试卷
311哲学综合
一、简述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理论前提是什么?
2、“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3、“我们突破前人,前人也突破我们”,运用认识论原理说明你
的认识。
二、思考题
1、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形态》中,实际上和对--实践的唯
物主义者,革命化实际反对和改变事物现状,用马克思主义哲学
谈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的理解。
2、真理是政治权力的运行规则,金钱的游戏规则等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走上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所以试比较马克思主义真理相对性。
三、简答题
1、如何理解“观察渗透理论”?
2、创造性思维的特点与作用?
四、论述题
1、论述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2、论述如何正确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3、科学发展有哪些形式?如何评价西方科学哲学中的科学发展模式?
418科学思想史
一、简述题
1、简述热二律与进化的矛盾,如何认识?
2、如何理解毕达哥拉斯学派在西方科学思想史上的地位?
3、简述笛卡儿派与牛顿派的争论?
二、论述题
1、论述量子力学思想发展的基本体系。
2、论述科学史对理解两种文化的关系有何意义?
3、论述科学与技术联系、区别、相互联系。
4、论述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知识经济到历史必然性。
5、论述网络与社会的关系及其对人的影响作用。
6、从科学技术哲学角度对“新型工业化”的理解。
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生授课计划及课程表注:本学期上课时间:自2014年9月1日至2015年1月4日(共18周)复习考试时间:自2015年1月5日至2015年1月18日(共2周)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生授课计划及课程表注:本学期上课时间:自2014年9月1日至2015年1月4日(共18周)复习考试时间:自2015年1月5日至2015年1月18日(共2周)哲学系外国哲学专业硕士生授课计划及课程表注:本学期上课时间:自2014年9月1日至2015年1月4日(共18周)复习考试时间:自2015年1月5日至2015年1月18日(共2周)哲学系外国哲学专业博士生授课计划及课程表注:本学期上课时间:自2014年9月1日至2015年1月4日(共18周)复习考试时间:自2015年1月5日至2015年1月18日(共2周)哲学系中哲、宗教、东方哲学专业硕士生授课计划及课程表注:本学期上课时间:自2014年9月1日至2015年1月4日(共18周)复习考试时间:自2015年1月5日至2015年1月18日(共2周)哲学系中哲、宗教、东方哲学专业博士生授课计划及课程表注:本学期上课时间:自2014年9月1日至2015年1月4日(共18周)复习考试时间:自2015年1月5日至2015年1月18日(共2周)哲学系逻辑学专业硕士生授课计划及课程表注:本学期上课时间:自2014年9月1日至2015年1月4日(共18周)复习考试时间:自2015年1月5日至2015年1月18日(共2周)哲学系逻辑学专业博士生授课计划及课程表注:本学期上课时间:自2014年9月1日至2015年1月4日(共18周)复习考试时间:自2015年1月5日至2015年1月18日(共2周)哲学系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生授课计划及课程表注:本学期上课时间:自2014年9月1日至2015年1月4日(共18周)复习考试时间:自2015年1月5日至2015年1月18日(共2周)哲学系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生授课计划及课程表注:本学期上课时间:自2014年9月1日至2015年1月4日(共18周)复习考试时间:自2015年1月5日至2015年1月18日(共2周)哲学系伦理学专业硕士生授课计划及课程表注:本学期上课时间:自2014年9月1日至2015年1月4日(共18周)复习考试时间:自2015年1月5日至2015年1月18日(共2周)哲学系伦理学专业博士生授课计划及课程表注:本学期上课时间:自2014年9月1日至2015年1月4日(共18周)复习考试时间:自2015年1月5日至2015年1月18日(共2周)。
2000年考试科目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B卷(限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宗教学专业考生做)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要说明你对哲学党性原则的理解。
2、你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否定”范畴有几种含义?这些含义之间有何联系?3、简析“社会意识”和“精神文明”这两个概念及其关系。
4、剖析“真理是人类经验的自制形式”这一命题的错误实质。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有人说,与毛泽东晚年实行的政策相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行的政策是“后退”了。
你认为这一说法对吗?请运用有关哲学原理说明理由。
2、辨证法、形而上学和相对主义之间有何异同?请举例说明。
3、为什么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请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C卷(限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考生做)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你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否定”范畴有几种含义?这些含义之间有何联系?2、剖析“真理是人类经验的自制形式”这一命题的错误实质。
3、试比较“主体”和“主观”这两个概念。
4、如何理解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辨证法、形而上学和相对主义之间有何异同?请举例说明。
2、试述不可知论的基本观点及其错误实质。
它对人类认识发展有何影响?3、强调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与“矛盾调和论”有何本质区别?请谈谈你的看法。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课一:507 科学思想史一、你从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三定律的过程中,得到哪些科学研究方法的启迪?(25分)二、简述近代生物进化论发展的历史过程。
(25分)三、你如何评价爱因斯坦与哥本哈根学派的争论?(25分)四、简述你所理解的科学史与科学思想史。
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25分)2001年考试科目一:311 马克思主义哲学A卷(限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考生做)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试述相对与绝对的辨证关系。
2、简要说明唯物辩证法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本质内容。
现代西方哲学00 一、名词解释(任选5题,每题8分,共40分)1.人道教(孔德)孔德既反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也反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认为社会应由掌握了实证知识的管理者阶级来领导,他们起着中世纪君主和贵族的作用。
孔德认为人的最高道德责任或道德生活的最高形态就是对人类的爱和为人类服务。
对个人来说,人类是最高的存在物,应当对之服从和崇敬。
孔德把这种崇拜人类――作为爱的化身的道德实体――的宗教称为人道教。
而哲学是基础、政治是目的,而宗教和道德又将哲学和政治等统一起来。
2.社会有机体论(斯宾塞)斯宾塞认为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结构和功能的学问。
在他看来,社会现象也象自然现象一样具有某种齐一性。
他的社会有机体论用进化论来解释社会现象,使社会学生物学化。
社会有机体具有与动物的营养、循环分配和调节相应的三个系统,即劳动阶级、商人阶级和管理者阶级。
但它与动物有机体的最重要差别之一是,动物的各个器官(例如四肢)是为着整体的生存而生存的,而在社会有机体中,整体是为了它的各个部分的存在而存在,社会本身不应成为目的。
维护公民的个人自由(个体性)是社会的根本职责。
国家的调节作用应当是消除个人之间的冲突以及一切对个人自由的侵犯。
跟自然界一样,适者生存是社会进化的原则。
3.柏格森哲学中的理智与直觉与纯粹时间与物理时间相对应,有两种认识途径: 直觉和理智。
直觉通过对内心意识状态的体验把握绵延。
在直觉中, 本能与实在融为一体, “精神直接地洞察精神”,达到了主观与客观的一致。
理智的特征是分析,是从整体到部分、从运动到静止的几何与逻辑的方法。
理智的对象是空间中的事物,这是人类为解决日常生活问题而不得不采取的方法。
理智没有能力处理活的、创造性的、自由的东西, 它们只能是直观的对象。
柏格森认为科学与形而上学有不同的方法与对象, 科学研究物质, 形而上学研究精神。
两者应各得其所。
4.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 如果按“无前提”的标准来衡量, 现象学还原并没有达到真正的始源, 只达到了笛卡儿—康德哲学传统认为不证自明的概念———自我意识。
2005年1.怎样理解维特根斯坦所说的”一个人对于不能谈的事情就应该沉默”?2.试论奎因对于”经验主义两个教条”的批判及其意义。
3.实用主义世界观与近代哲学世界观的区别主要在哪里?这一区别导致了怎样的后果?4.伯林如何论述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的关系,并且把它与英美和欧洲大陆政治哲学的核心理念间的差别联系起来?试评价这些论述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5.当代伦理学中的义务论与功利论的争论经久不息,它们的主要争议点在何处,理论基础的差别何在?试举出其中一方的某个核心观点来说明其论证上的长处和可能的漏洞(比如罗尔斯如何批评功利主义,而功利主义者又是如何反驳他的批评的?)6.今天人们常谈人性化管理和人际行为理论,但在多样化的管理当中,在诉诸人的情感和心理因素的管理思潮中,科学和理性的因素究竟还有多大意义?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先进手段和认识理念对于管理思想的发展是否仍然发生重要的影响?2006年1.罗尔斯后期阐述的政治自由主义与其前期正义理论的主要联系和区别是什么?什么是重叠共识,一个现代多元社会里人们信奉不同的广包学说和信仰体系,发生重大冲突时靠什么来维护基本政治秩序的稳定?宪政主义在今天政治哲学的语境下有没有什么新的解释?2.什么叫自由至上主义?请举出哈耶克、诺齐克或当代其他自由至上主义者当中的一位来分析其在强调个人自由权利时,如何解决自由与平等之间的紧张?试举一种批评自由至上主义的平等理论略作分析。
你认为自由与平等是必然对立的,还是可以平衡兼顾的?为什么?3.什么是“语言学转向”?“语言学转向”的意义在哪里?你是否赞成这一转向,不论赞成与否,请提出你的理由。
4.什么是分析哲学传统?什么是现象学传统?分析哲学传统和现象学传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在你看来,两者是否可能融合?不论你认为能或不能,都请具体给出理由。
5.试述海德格尔“存在论差异”的具体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其哲学史意义如何?请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6.试述胡塞尔意向性理论的理论渊源、基本内容及其在现象学构造中的作用,如何评价其历史地位?2007年1.奎因整体论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库恩的范式理论在哪些方面继承和发展了奎因的思想?2.试比较后期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的同和异.3.当代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主要理论出发点是什么?请选择其中两点进行论述.4.什么是自由至上主义?从哈耶克到诺齐克为什么把自由放在首位,,自由与平等之间的辩证关系如何?5.有人认为,在海德格尔的存在理论中,存在伦理的真空,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6.试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及其意义.2008年1.试论20世纪以来欧陆哲学与英美哲学之间的主要分歧,并列举(一至两个哲学家)说明,融合两大传统的必要性\可能性与前景如何?请谈谈你自己的看法.2.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不断有哲学家对现代科学技术(包括医学)进行哲学批判和伦理学评估,结合自己掌握的材料和自己的哲学思想,请对"物是自由的,不自由的是人”这一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3.英国19世纪功利主义的主要理论出发点和政治结论是什么?请具体论述它对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影响.4.社会有机体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它与社群主义有怎样的联系?试展开论述一个社会当中个人与集体之间的辩证关系.5.罗素的摹状词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斯特劳逊是如何批评罗素这一理论的?6.特根斯坦的反私人语言论证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你对他的论证有何评价?2009年1.哈耶克如何竭力为自由市场经济辩护,论述由国家管制的计划经济实际上是通往奴役之路?他如何坚持自由至上主义和论证程序的公正?在当今西方金融危机背景下,你对自由至上主义有何新的看法?2.罗尔斯为什么把正义看作是最高的政治和道德标准,他所复兴的规范政治哲学在西方当代思想史上起了怎样的历史作用?义务论伦理与功利主义之间长期的争论在罗尔斯哲学中有何体现,在当今有何现实意义?3.近代西方哲学的经验概念和实用主义的经验概念的区别是什么?4.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的内涵及其哲学意义是什么?5.请结合<道德的谱系>和<反基督>中的相关思想,阐明尼采对基督教的批判,你如何评价这种批判?6.请结合<存在与时间>中的相关内容,论述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差异(区分),并着重谈谈你自己的认识.7.请阐释胡塞尔关于意向性的思想,并论述它在现象学运动中所起的作用.2010年1.波普如何从试错法来论证逐步社会工程的社会改良主义理论?为什么政治思想史上一直有人批评革命?比较中外当代思想中的革命与改良理论,系统阐述你自己的看法。
2011年南京大学哲学综合+中国哲学原著真题先给你们看看今年的题目吧,大部分我还记得:(带下划线的以前考过)哲学综合一、简答(4*10')1、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过程。
2、马克思主义哲学条件论的基本观点。
3、谈谈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4、认识的过程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二、论述(2*15')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的批判的哲学?2、论述马克思主义文化论的基本观点。
三、作者(2*8')大同书大学问道德经复性书论衡通书论语(忘了两个,欢迎补充)四、名词解释(4*6')1、五行2、八识3、离坚白4、鹅湖之会五、论述(2*20')1、孟子“仁政”思想评述。
2、程朱理学“理”的主要内涵。
中国哲学原著一、出处或作者(2*15')1、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2、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3、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4、行之非艰,知之惟艰。
5、道不离人,人不离道。
(坛经)6、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7、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
8、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
9、若无心而已,尔介有心,即具三千。
10、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11、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
(王守仁)12、性者,心之理也;情者,性之用也;心者,性情之主也。
(朱熹)13、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孟子)剩下两个忘了二、原著填空(2*10')1、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4、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三、翻译(2*20')1、物无非彼,物无非是。
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彼是,方生之说也。
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
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