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吸收塔2011
- 格式:ppt
- 大小:8.11 MB
- 文档页数:66
脱硫吸收塔的工作原理
脱硫吸收塔是一种常见的空气污染物治理设备,主要用于去除燃煤电厂等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硫。
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烟气进入吸收塔:燃煤等工业过程产生的烟气通过烟囱进入脱硫吸收塔。
2. 喷射吸收剂:在塔内,喷射一种称为吸收剂的溶液,通常是一种碱性溶液,如石灰乳。
吸收剂溶液具有较高的碱性,能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发生化学反应。
3. 硫化物吸收:吸收剂溶液喷射到烟气中,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硫酸盐,如石膏。
这个过程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转化为可易于处理的固体废物。
4. 去除固体废物:硫酸盐以悬浮颗粒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通过设备中的分离器或过滤器来去除。
5. 净化后的烟气排放:经过脱硫吸收塔处理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被大幅减少,这样净化后的烟气可以安全地排放到大气中,不会对环境产生过多的污染。
需要注意的是,脱硫吸收塔的工作原理与具体的型号和工艺参数有关,不同的设备在具体操作上可能存在差异。
以上为常见的脱硫吸收塔的一般工作原理介绍。
湿法脱硫工艺吸收塔及塔内件的设计选型1 吸收塔塔型的选择在湿法脱硫工艺中,吸收塔是一个核心部件,一个湿法脱硫工程能否成功,关键看吸收塔、塔内件及与之相匹配的附属设备的设计选型是否合理可靠。
在脱硫工程中运行阻力小、操作方便可靠的吸收塔和塔内件的布置形式,将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目前,在国内的脱硫工程中,应用较多的吸收塔塔型有喷淋吸收空塔、托盘塔、液柱塔、喷射式鼓泡塔等。
国内学者曾在实验室里对各种塔型做了实验测试(见图1),从测试情况看,在塔内烟气流速相同的情况下,喷淋吸收空塔的系统阻力最小,液柱塔的阻力次之,托盘塔的阻力相对较大。
由于喷淋吸收空塔塔内件较少,结垢的机率较小,运行维修成本较低,因此喷淋吸收空塔已逐渐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塔型之一。
图2为喷淋吸收空塔(以下简称吸收塔)的结构简图。
2 喷淋吸收空塔主要工艺设计参数(1)烟气流速在保证除雾器对烟气中所携带水滴的去除效率及吸收系统压降允许的条件下,适当提高烟气流速,可加剧烟气和浆液液滴之间的湍流强度,从而增加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
同时,较高的烟气流速还可持托下落的液滴,延长其在吸收区的停留时间,从而提高脱硫效率。
另外,较高的烟气流速还可适当减少吸收塔和塔内件的几何尺寸,提高吸收塔的性价比。
在吸收塔中,烟气流速通常为3~4.5m/s。
许多工程实践表明,3.6m/s≤烟气流速(110%过负荷)≤4.2m/s是性价比较高的流速区域。
(2)液气比(L/G)L/G决定了SO2的吸收表面积。
在吸收塔中,喷淋雾滴的表面积与浆液的喷淋速率成一定的比例关系。
当烟气流速确定以后,L/G成为了影响系统性能的最关键变量,这是因为浆液循环率不仅会影响吸收表面积,还会影响吸收塔的其他设计,如雾滴的尺寸等。
L/G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吸收区体积、SO2的去除效率、吸收塔空塔速率、原烟气的SO2浓度、吸收塔浆液的氯含量等。
根据吸收塔吸收传质模型及气液平衡数据计算出液气比(L/G),从而确定浆液循环泵的流量。
脱硫吸收塔工作原理
脱硫吸收塔是一种用于烟气脱硫的装置,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烟气进入吸收塔:烟气从燃烧过程中产生,含有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烟气通过烟气进入吸收塔的入口。
2. 喷雾液喷洒:在吸收塔内,喷雾液(通常是含有碱性成分的溶液)通过喷嘴均匀地喷洒到塔内,形成一层喷雾雾化区。
3. 烟气与喷雾液接触:烟气经过喷雾雾化区时,与喷雾液充分接触。
二氧化硫与喷雾液中的碱性成分发生反应,生成硫化钙等可溶性盐。
4. 反应产物收集:通过吸收塔的底部或侧面的收集系统,将反应产物收集起来。
收集系统可以是池底收集或喷淋式等。
5. 再生:收集到的反应产物经处理后即可得到二氧化硫的再生产物,可以用于其他用途或进行进一步处理。
总的来说,脱硫吸收塔通过喷雾液与烟气接触,利用碱性溶液中的碱性成分与二氧化硫反应,将有害气体从烟气中去除,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火电厂脱硫吸收塔运行中产生结垢的原因和解决办法摘要:介绍了火电厂烟气脱硫鼓泡塔系统结垢的问题,分析了运行中发生结垢原因及其产生的机理,提出了脱硫运行中解决结垢的办法。
关键词:结垢;冲洗水管;溶解度;解决办法引言: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会下发了《燃煤发电机组脱硫电价及脱硫设施运行管理办法(试行)》以来,有力的加快了燃煤机组烟气脱硫设施的投运率,极大的减少了二氧化硫排放量。
随着脱硫设施的投运,脱硫系统均出现了系统结垢问题,吸收塔系统结垢已成为影响脱硫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系统内部结垢会严重影响脱硫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必要时需停机处理。
本文以台山电厂4号机组鼓泡式吸收塔(以下简称鼓泡塔)为例,讲解鼓泡塔系统结垢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1. 脱硫系统垢的形成机理1.1 “湿-干”界面结垢的形成“湿-干”界面结垢主要是吸收塔浆液在高温烟气的作用下,浆液中的水分蒸发导致浆液迅速的固化,这些含有硅、铁、铝以及钙等物质,且有一定粘性的固化后的浆液在遇到塔里部件后会粘附沉降下来,随着高温继续作用,致使沉降后的层面浆液逐渐成为结垢类似水泥的硬垢。
在鼓泡式吸收塔中烟气冷却器入口烟道、烟气冷却器喷嘴、吸收塔升气管外壁、吸收塔鼓泡管内部、氧化风喷嘴喷口位置均易形成此类结垢。
如图1所示:图1:鼓泡管内壁结垢1.2 结晶结垢的形成物质从液态到固态的转变过程统称为凝固,如果通过凝固能形成晶体结构,即为结晶。
(1)结晶硬垢在鼓泡式吸收塔内,当塔内石膏浆液过饱和度大于或等于140%时,浆液中的CaSO4将会在塔内各部件表面析出而形成结晶石膏垢,此类石膏垢以吸收塔内壁面和烟气冷却泵、石膏排出泵入口滤网侧居多,以硬垢为主。
(2)结晶软垢当脱硫系统自然氧量和强制氧量不能满足CaSO3●1/2H2O的氧化成CaSO4●2H2O时,CaSO3●1/2H2O的浓度就会上升而同硫酸钙一同结晶析出形成结晶石膏软垢。
软垢在塔内各部件表面逐渐长大形成片状垢层,但当氧化风量足够时软垢很少发生。
第一章项目条件1.1 工程概述本技术方案适用于陶瓷有限公司干燥塔窑炉排出的粉尘、烟气、二氧化硫(SO2)排放超标的问题,通过对现有系统的技术分析,做出改造方案。
为了保护公司周围的生产、生活环境,并使排放的粉尘、烟气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同时满足地方环保总量控制要求,需配套建设成熟高效的布袋式除尘和湿法烟气脱硫装置。
1.2 工程概况本工程属环境保护项目,对干燥塔、窑炉排出的烟气的粉尘、二氧化硫(SO2)进行综合治理,达到达标排放,计划为合同生效后3个月内建成并满足协议要求。
1.3 基础数据喷雾干燥塔窑炉排出的烟气的基础数据窑炉排出的烟气的基础数据第二章设计依据和要求2.1 设计依据2.2 主要标准规范综合标准序号编号名称1 《陶瓷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2 GB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3 GB8978-200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4 GB12348-2008 《工厂企业界噪声标准》5 GB13268∽3270-97 《大气中粉尘浓度测定》设计标准序号编号名称1 GB50034-2013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2 GB50037-96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3 GB50046-2008 《工业建筑防蚀设计规范》4 HG20679-1990 《化工设备、管道外防腐设计规定》5 GB50052-200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6 GB50054-2011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7 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8 GBJ16-2001 《建筑物设计防火规范》9 GB50191-2012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10 GB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 GBJ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12 GB50015-2010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13 GB50017-2012 《钢结构设计规范》14 GB50019-200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15 GBJ50007-20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6 GBJ64-83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17 GB7231-2003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和识别符号的安全知识》18 GB50316-2008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19 GBZ1-2010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20 HG/T20646-1999 《化工装置管道材料设计规定》21 GB4053.4-1983 《固定式钢斜梯及工业钢平台》设备、材料标准序号编号名称1 GB/T13927-2008 《通用阀门压力试验》2 GB/T3092-2008 《低压流体输送焊接钢管》3 GB/T13384-2008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4 GB10889-89 《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5 ZBJ06006-90 《阀门的试验与检验》6 GB4879-99 《防锈包装》7 GB5117-95 《碳钢焊条》8 JB/T4297-2008 《泵产品涂漆技术条件》9 JB/T4735-1997 《钢制焊接常压容器及释义》10 JB/T8097-99 《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11 SH3518-2000 《阀门检验及管理规程》12 GB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施工及验收标准序号编号名称1 GB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 GB50212-2002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 GB50235-2010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4 GB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5 GB50168-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6 GB50169-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7 GB50231-2009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8 GB50235-2010 《工业金属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9 GB50236-2011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0 GB0254-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2.1.2 设计原则(1)依据国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要求对烟气粉尘、二氧化硫(SO2)进行治理,充分发挥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脱硫吸收塔工作原理
脱硫吸收塔是用于从燃烧废气中去除二氧化硫(SO2)的设备。
脱硫吸收塔采用湿法脱硫技术,通过将含有SO2的废气通过吸收液中,利用吸收液中的碱性物质与SO2发生化学反应,将SO2捕捉并转化成溶解于液体中的硫酸盐。
以下是脱硫吸收塔的工作原理:
1.吸收液准备:在脱硫吸收塔中,准备一种碱性的吸收液,通常
是石灰浆液(氧化钙溶液)。
石灰浆液含有碱性物质(氢氧化钙,
Ca(OH)2),可以与SO2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CaSO3)。
2.废气进入吸收塔:含有SO2的燃烧废气从底部或侧面进入脱
硫吸收塔。
3.吸收液喷淋:石灰浆液从吸收塔的顶部喷淋下来,与废气接触。
在这个过程中,SO2会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并转化成
溶解在液体中。
4.SO2吸收:SO2被吸收液中的氢氧化钙捕获,并转化成硫酸
钙。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SO2+Ca(OH)2→CaSO3+H2OSO2+Ca(OH)2→CaSO3+H2O
5.生成硫酸钙:反应产生的硫酸钙溶解在吸收液中,形成硫酸钙
溶液。
6.排放净化后废气:经过吸收塔处理后,废气中的SO2大大减
少。
净化后的废气从吸收塔的顶部或侧面排放出去。
7.产生废液:吸收液中的硫酸钙会逐渐积累,形成废液。
废液中
的硫酸钙通常需要通过后续的处理过程,如过滤、浓缩等,以
回收和处理。
脱硫吸收塔是一种有效的脱硫设备,通过湿法脱硫的方式,能够高效地将SO2从废气中移除,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脱硫吸收塔的作用
脱硫吸收塔是一种用于处理含硫气体的设备,主要作用是吸收烟气中的硫氧化物,如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将其转化为稳定的硫酸盐或硫化物,从而达到净化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的。
脱硫吸收塔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1. 气体引入:含硫气体(如烟气)通过入口进入脱硫吸收塔。
2. 吸收剂制备与供应:吸收剂(如石灰石浆液、氢氧化钠溶液等)在制备系统经过细化、混合等处理后,通过特定的管道进入脱硫吸收塔。
3. 反应吸收:在塔内,含硫气体与细化的吸收剂发生化学反应,将硫氧化物转化为硫酸盐或硫化物。
这个过程主要在塔内的填料层或喷淋层中进行。
4. 再生循环:反应后的吸收剂溶液经过再生处理,从塔内排出,然后循环回到制备系统重新使用。
5. 排放处理:经过处理的烟气通过出口离开脱硫吸收塔,达到净化的目的。
脱硫吸收塔广泛应用于火力发电厂、钢铁厂、化工厂等领域,以降低烟气中硫氧化物的排放,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烟气脱硫吸收塔设计(3)[作者:Admin 来源:博景源点击数:317 更新时间:2007-3-16 ]xxx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烟气脱硫吸收塔设计摘要在概述我国烟气脱硫技术现状,介绍了一些国外的烟气脱硫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前景。
本文针对设计任务书中所给出的烟气含量和脱硫要求,结合我国烟气脱硫的技术现状选择了顺应吸收塔发展潮流的喷淋塔作为设计对象来实现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主要设计吸收塔部分。
本设计用于小型机组的烟气脱硫,这套工艺采用了脱硫、除尘和就地强制氧化同时完成的高性能化组合塔型。
设计塔内烟气的流速为3 m•s-1 ,液气比为18 L•m-3,钙硫比为1.04。
喷淋塔主体、除雾器和再热器依次垂直布置,这样塔的整体布局将会更加紧凑,占地面积较小。
采用价廉易得的石灰石为原料,脱硫产物石膏品质优良,可代替天然石膏使用。
采取了回收与抛弃兼容的处理方法。
本文还介绍了湿式石灰石-石膏烟气脱硫工艺的各个子系统,大致确定了本工艺中选用各子系统的的处理流程、装置和设备。
并对所设计的烟气脱硫工艺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
关键词:湿法烟气脱硫,喷淋塔,石灰石-石膏法ABSTRACTAfter summarizes the flue gas desulphurization technical pres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also introduces some overseas technologies of flue gas desulphurization. This thesis analyzed developing prospect of the flue gas desulphurization technologies of our country. The spray scrubber, which is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absorption tower ,is designed for CaCO3-CaSO4 wet flue gas desulphurization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composition of the fume gas and the desulphurization request. The major mission of the paper is design of the absorber.The system is fit for small-sized unit in thermal .The technology uses the high-performance integral sprayscrubber, in which the function of desulphurization、dedusting and forced oxidation on the spot are possessed simultaneously. The designed velocity of flue gas in countercurrent section is 3 m•s-1. The liquid/gas ratio is 18 L•m-3 and Ca/S ratio is 1.04. Spray tower, mist eliminator, reheaters are arranged one on top of another vertically, therefore the tower area layout of it is more compact and the occupied land area is smaller. The raw material is limestone because of its low-price, the product-gypsum is reliable enough to take the place of natural gypsum. The treatment of part of the gypsum being recovered and part being abandoned was adopt.This thesis introduces the subsystems of the WFGD technology and ascertains 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devices and equipments of every subsystem approximately. And also carries out economical and technical analyze of the WFGD system designed.KEY WORDS:wet flue gas desulphurization(WFGD),spray scrubber,limestone-gypsum technology目录前言 1第1章脱硫方案的选择以及塔体选型 61.1 脱硫方案的选择 61.2 塔型选择 61.3 氧化方式的选择[9] 71.4 石灰石-石膏法WFGD的工艺原理 81.4.1石灰石-石膏法WFGD反应机理 81.4.2 SO2的吸收 10第2章石灰石-石膏法WFGD系统概述 112.1 典型工艺流程 112.2 工艺设备布置 122.3 脱硫风机的布置 13第3章喷淋塔的设计计算 153.1 设计初值 153.1.1 燃煤数据分析 153.1.2 烟气状态 163.2吸收塔喷淋区设计 163.2.1吸收区内径和塔截面积 173.2.2 喷淋塔吸收区喷淋层 183.2.3 喷浆管的设计 193.2.4 喷淋层的雾化喷嘴 193.2.5 喷雾管道的设计与布置 213.2.6喷淋塔烟气入口、出口及多孔托盘 223.3喷淋塔氧化区的设计 243.3.1持液槽 243.3.2喷淋塔氧化槽的隔板 253.3.3 喷淋塔持液槽的搅拌器和挡板 263.3.4喷淋塔氧化区的氧化管道(空气分布器) 27 3.3.5喷淋塔氧化风机 283.4喷淋塔除雾区的设计 293.5泵的选型 303.5.1 循环泵选型 303.5.2 排出泵选型 313.6 塔体的高度设计 323.6.1 持液槽 323.6.2 连接区 333.6.3 吸收区 333.6.4 除雾区 333.6.5 吸收塔总高 343.7喷淋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4第4章子系统分述 354.1 烟气热交换系统 354.2石灰石浆制备系统 384.3 SO2吸收系统 394.4石膏制备及处置系统 424.5废水处理系统 444.6公共系统 45第6章可*性分析 46第7章脱硫系统经济分析 47第8章结论 48致谢 49参考文献 50英语科技论文 52文献翻译 61前言煤炭为我国的第一能源。
目录1工程概况、适用范围 (1)2编制依据 (1)3作业前的条件和准备 (2)4作业的程序和方法 (4)5本作业中执行的强制性条文 (13)6质量标准及检验要求 (15)7作业的安全环保措施 (17)8附录 (22)1工程概况、适用范围1.1工程概况烟气脱硫装置吸收塔罐体直径从顶部到底部依次为Φ15300mm、Φ17330mm高度为42.2m。
主要包括:吸收塔钢本体、吸收塔出口烟道组件、吸收塔除雾器组件、吸收塔喷淋层组件、吸收塔托盘组件、吸收塔入口烟道组件、吸收塔氧化空气管组件、吸收塔搅拌器组件和各类大小管口、吸收塔平台扶梯及其相关管道。
针对本次工程的特点和具体要求,结合本公司其他同类工程的经验,确定吸收塔钢本体施工方案如下:对塔壁,塔底,塔顶的配件预制后,用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
吸收塔的钢本体(不包括底板)安装采用液压提升装置倒装工艺。
1.2工程概况烟气脱硫装置吸收塔主要安装工程量如下表所示:1.3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2编制依据2.1**有限公司提供的脱硫吸收塔本体图纸和有关资料2.2***2.3《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28-20142.4《火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施工及验收规程》DL/T5418-20092.5《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DL/T5417-20092.6《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2部分:锅炉机组DL5190.2-20122.7《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8部分:加工配制DL5190.8-20122.8《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122.9《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2部分:锅炉机组DL/T5210.2-2012 2.10《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8部分:加工配制DL/T5210.8-2009 2.1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11年版2.1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DL5009.1-20142.13液压提升装置相关使用说明书(设备到场后提供)3作业前的条件和准备3.1人员配备3.1.1人员配备人数见下表:3.1.2电、火焊工必须持有焊工合格证。
脱硫系统提高吸收塔运行液位方案一、提高吸收塔运行液位背景从2010-2013年上半年三年半的运行参数来看,脱硫系统进口烟气中的SO2浓度为2500-3900mg/Nm3,根本没有达到设计值4080 mg/Nm3。
在主机满负荷时,脱硫系统脱除效率大部分时间没有达到95%,出口浓度部分运行时间没有达到设计值。
浆池利用率和设计液位:吸收塔实际运行液位在9.7~10.5m,比设计液位低1.5~2.0m,即浆液循环泵的进口液位低,造成泵的出口扬程低1.5~2.0m,在其他阻力损失不变的情况下,喷淋层入口压力降低了2m,喷嘴工作压力低了2m,这样喷嘴的喷淋效果达不到良好的喷射要求,造成脱硫效率偏低;同时,氧化风的利用率降低,达不到理想的氧化效果,受石灰石粉成分和纯度的影响,在工作液位提不到设计液位的前提下,#1吸收塔由原工作压力为0.08MPa的切向喷嘴更换为工作压力0.05MPa的螺旋喷嘴,增加各喷淋层喷嘴数量,提高了20%~30%的覆盖率。
通过#1吸收塔技改投入运行后,从结果分析和停备后喷淋实验看,浆液的喷淋效果不好,喷嘴喷出的锥形不一致,喷嘴实际雾化效果没有完全达到设计要求,与最初预计的效果相差较大。
通过实际运行参数分析,吸收塔实际运行液位偏低是主要原因之一。
吸收塔浆液液位高低关系到浆液循环泵压头,直接影响浆液喷嘴的工作压力、浆池容积和氧化风的利用率。
为此,需要提高#1#2吸收塔运行液位。
二、提高吸收塔运行液位吸收塔设计运行液位是12m,实际运行液位是9.7--10.5米。
没有按设计液位运行,影响浆液循环泵压头,进而影响喷嘴的喷淋效果。
正常运行时,#1吸收塔提高运行液位至11.5--12m,#2吸收塔提高运行液位至11--11.5m,保证喷嘴正常的工作压力,实现喷嘴的最佳雾化效果。
三、提高吸收塔运行液位可能带来的隐患1、吸收塔浆液产生大量泡沫,可能造成吸收塔溢流;2、产生虹吸现象导致浆液溢流;3、负荷较低时烟气蒸发量减小,除雾器定期冲洗会增高吸收塔液位,低负荷段液位不好控制。
脱硫吸收塔入塔管道泄漏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发表时间:2020-06-17T10:09:48.387Z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5期作者:赵镜宏[导读] 本文针对火力发电厂脱硫吸收塔管道系统安全运行对电力生产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的重要影响摘要:本文针对火力发电厂脱硫吸收塔管道系统安全运行对电力生产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的重要影响,遵循设备更新改造与整治完善并举,坚持安全性和可靠性第一、先进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加大科技改造投入,优化配置,不断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和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对吸收塔入塔管道(石膏浆液返回管、石灰石浆液供给管、吸收塔排水坑至吸收塔管道等)在运行中发生衬胶脱落导致腐蚀泄漏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并通过技术改造有效解决吸收塔入塔管道泄漏的实际应用,阐述吸收塔入塔管道泄漏的解决方法关键词:吸收塔;衬胶;腐蚀;泄漏;引言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FGD工艺原理是从锅炉引风机来的全部烟气,在与引风机串联的动叶可调轴流式增压风机的作用下进入吸收塔,烟气自下向上流动,经过塔内烟气入口处的一层浆液托盘和上部三层浆液喷淋层,烟气中的SO2、SO3被自上而下喷出的吸收剂吸收生成CaSO3、CaSO4,并在吸收塔反应池中被强制鼓入的氧化空气氧化而生成石膏。
脱硫后的净烟气经过两级串联的除雾器除去烟气中携带的浆液雾滴后,进入防腐烟囱排入大气。
燃煤电厂脱硫吸收塔入塔石膏浆液返回管、石灰石供浆管、塔体备用管等管道,在运行中易发生管道与塔体连接部位腐蚀泄漏,运行中无法进行彻底处理,只能临时封堵,待机组停运后才能彻底进行焊补后防腐处理,严重影响机组安全运行及污染环境,本文就相关问题作以分析和介绍。
1 吸收塔入塔管道腐蚀现状某电厂#1、2机组于2009年投运,在2011年发生石灰石供浆管入塔管道泄漏,检查发现供浆管于塔壁联接处管道腐蚀穿孔,导致吸收塔浆液外泄,不得已进行打卡处理。
随后石膏浆液返回管、石灰石浆液供给管、吸收塔排水坑至吸收塔管道等入塔管道屡次发生泄漏,虽经历次停机检修时对上述管道进行补焊防腐,但仍然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生腐蚀泄漏,严重影响脱硫系统安全运行和污染环境。